CN101578805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冲突组跳变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冲突组跳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8805B
CN101578805B CN200880002043.6A CN200880002043A CN101578805B CN 101578805 B CN101578805 B CN 101578805B CN 200880002043 A CN200880002043 A CN 200880002043A CN 101578805 B CN101578805 B CN 1015788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transmission
frequency
modul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20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8805A (zh
Inventor
W·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78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8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8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支持使用极少或没有控制开销的数据传输的技术。在一方面,数据根据混合方案发送,混合方案采用了对新分组的传输的组跳变和对未决分组的重传的静态组合的结合。对于混合方案,用户设备(UE)根据跳变图案在不同的传输间隔中分配不同的资源块。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在根据跳变图案确定的资源块上发送。如果存在每个分组的重传的话,就在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使用的资源块上发送该分组的重传。UE进行盲解码,以便恢复向UE发送的分组。在另一方面,采用半静态组分配,向UE分配根据触发事件或定期变化的一组资源块。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冲突组跳变
本申请要求享受2007年1月11日提交的、题目为“A METHOD ANDAPPARATUS FOR COLLISION-FREE GROUP HOPPING IN SDCCH-LESSVOIP OPERATIONS FOR OFDMA SYSTEMS”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84,603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便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发送、广播等等)。这些无线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系统。这样的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FDMA(OFDMA)系统和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基站,基站可支持任何数量的用户设备(UE)的通信。每个UE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UE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指的是从UE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基站定期或偶尔向UE发送数据。基站在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以通知UE即将到来的数据传输。控制信息通常也称为信令。控制信息对于帮助UE接收数据传输是有用的。然而,发送控制信息会消耗宝贵的系统资源,这将减少用于数据传输的系统容量。所以,本领域中存在对于支持使用极少或没有控制信息开销的数据传输的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使用极少或没有控制开销的数据传输的技术。为了避免每次数据传输都发送控制信息,使用特定参数对UE进行预先设置,这些参数例如:(i)可用于发送到UE的分组的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MCS)以及(ii)可用于向UE发送分组的一组资源块。资源块对应于用于发送数据的任何类型的资源(例如,时间、频率、代码等)。UE根据该组MCS,对经由该组资源块接收的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检测可能传送到UE的分组。盲解码是指基于假设的参数并且很可能不知道是否实际发送传输而进行的解码。
在一方面,数据的发送采用混合方案,该混合方案使用的是新分组的传输的组跳变以及未决分组的重传的静态组合的结合。对于该方案,基于跳变图案对UE在不同的传输间隔中分配不同的资源块。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在基于跳变图案确定的资源块上发送。每个分组的重传(如果存在的话)在用于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发送。这一方案提供一定的优势,如下文中所述。
另一方面,使用半静态组分配,为UE分配根据触发事件改变或周期性地改变的一组资源块。根据当前分配的资源块上的负载、UE的数据需求等触发新的分配。根据数据请求,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为UE分配不同数量的资源块。也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将该UE与不同组的UE相关联,以便改善统计复用增益。
在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数据传输。
图3示出一个资源块的静态组合。
图4示出一个资源块的组跳变。
图5示出由伪随机组跳变引起的冲突。
图6示出对于新分组传输进行组跳变以及对于分组重传的静态组合的混合方案。
图7示出根据混合方案发送数据的过程。
图8示出根据混合方案发送数据的装置。
图9示出根据混合方案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10示出用于根据混合方案接收数据的装置。
图11示出半静态组分配。
图12示出使用半静态组分配发送数据的过程。
图13示出使用半静态组分配发送数据的装置。
图14示出使用半静态组分配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15示出使用半静态组分配接收数据的装置。
图16示出节点B和UE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多节点B 110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100。节点B可以是与多个UE进行通信的固定站,也可以称为演进型节点B(eNB)、基站、接入点等。每个节点B 110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UE 120分散在整个系统中。UE可以是固定的或是移动的,并可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用户设备、电台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笔记本计算机、无绳电话等。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比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以交换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比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它不同的CDMA。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实现诸如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
Figure G2008800020436D00031
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采用E-UTRA的UMTS即将到来的版本,其在下行链路采用OFDMA并在上行链路采用SC-FDMA。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这些不同的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是公知的。
为了清楚起见,下文中描述的本技术的各个方面针对LTE,并在下文大多数描述中使用LTE术语。对于LTE,节点B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发送控制信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也称为共享下行链路控制信道(SDCCH)。节点B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发送数据。UE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发送反馈信息。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为清楚起见,在下文中,针对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描述本发明的特定方面。
该系统支持HARQ。对于下行链路的HARQ,节点B向UE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此后,发送一个或多个附加的传输(或重传),直到UE对分组正确解码为止,或已发送最大数量的传输,或遇到其它终止条件为止。HARQ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2示出了下行链路上使用HARQ的数据传输。节点B有数据向UE发送,例如:进行互联网电话(VoIP)呼叫。节点B对分组A进行处理,并在子帧n中在PDSCH上发送分组A的第一次传输。子帧持续1毫秒(ms)或其它持续时间。节点B也在PDCCH上,稍稍领先或与分组A的第一次传输同时发送控制信息。UE接收控制信息并辨认出正向UE发送的一个新分组。随后,UE接收分组A的第一次传输,根据第一次传输错误地对分组A进行解码,在PUCCH上发送否定确认(NAK)。
节点B接收来自UE的NAK,并在子帧n+Q中与控制信息一起发送分组A的第二次传输(或重传)。随后,UE接收控制信息并辨认出发送了分组A的另一次传输。UE接收第二次传输,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对分组A进行正确解码,并发送确认(ACK)。节点B接收来自UE的ACK,处理下一个分组B的第一次传输并以类似的方式在子帧n+2Q中发送下一分组B的第一次传输。
对于HARQ,为分组发送多达T个传输,直到对分组进行了正确解码为止,其中T取决于该系统并且是可配置的。一个分组的第二次传输到最后一次传输都称为重传。尚未正确解码的分组称为未决分组。对于同步HARQ,分组的所有传输在一个交织上发送,该交织包括相隔Q个子帧的多个子帧(如图2所示)。因此,如果分组解码错误,那么在先前传输之后的Q个子帧,发送分组的另一次传输。只要资源可用时,就发送新分组。未决分组的重传具有比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更高的优先级。
如图2所示,节点B在PDCCH上发送控制信息,以便帮助UE接收和在PDSCH上发送的分组并对其进行解码。控制信息显示(i)是为分组发送第一次传输还是发送重传,(ii)码率、调制方案和分组大小,(iii)发送分组的资源。控制信息是有用的,但却消耗较大量的资源。例如:如果不发送控制信息,则VoIP的容量能提高25%。
系统支持较少PDCCH的操作,以便提高容量。对于较少PDCCH操作,使用特定参数对UE进行预先配置,如发送到UE的分组使用的一组调制及编码方案(MCS)和可用于向UE发送分组的一组资源块等。UE根据该组MCS,对经由该组资源块接收的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检测向UE发送的可能分组。使用较少PDCCH操作能够避免控制信息的传输,并因此提高容量。
为UE分配所有资源块的子集用于较少PDCCH操作,以便减少在UE处解码的复杂性。对于LTE,资源块可以是(i)在6个或7个符号周期中包括12个子载波的物理资源块,或(ii)根据已知映射,映射到物理资源块的虚拟资源块。在其它系统中资源块也可以对应于其它类型的资源,如时间、频率、代码等。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总的可用资源块中只有部分(例如,一个资源块)的分配称为组合。根据各种较少PDCCH操作的不同组合方案为UE分配资源块。
图3示出了在每个传输间隔为UE分配一个资源块的情况下的静态组合。传输间隔是在其中向UE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例如:子帧)。传输间隔也可称为:调度间隔、分配的子帧等。给UE分配一个交织,传输间隔在此交织上对应于所有的子帧。
对于图3所示的静态组合的例子,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为UE分配相同的资源块i。在传输间隔t1,UE对资源块i上接收的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确定分组是否已向UE发送。在传输间隔t2中,UE对资源块i上接收的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确定自传输间隔t2开始是否已向UE发送新分组。如果分组没有在传输间隔t1正确解码,那么UE还对在传输间隔t1和t2中在资源块i上接收的两个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确定自传输间隔t1开始是否已向UE发送分组。
通常,如果PDCCH上没有控制信息,除非或者直到分组正确解码为止,否则UE不能辨别是否已向UE发送分组。因此,在每个传输间隔中,UE针对多达T个假设进行盲解码,其中,每个假设对应于不同的传输间隔,在所述传输间隔中可能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用于评估的假设数量取决于最后的传输间隔,其中,在所述最后的传输间隔中分组正确解码并且其中具有每个分组最大数量的传输。
图3示出了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为UE分配单个资源块的例子。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也可为UE分配多个(R个)资源块,并且随后UE针对多达R·T个假设进行盲解码。
多个UE可共享相同的资源块静态组。较大的组尺寸能提高业务统计复用增益,因为更多的UE能够共享更多的资源块。然而,较大的组尺寸会增加解码的复杂性,因为每个UE需要对更多的资源块进行盲解码。较小的组尺寸可降低解码的复杂性。然而,这种解码复杂性的降低的代价是较小的统计复用增益和潜在较低的容量。
使用动态组合能够提高统计复用增益,同时使用较小的组尺寸。动态分组也可称为组跳变。运用组跳变,向UE分配的一组资源块以预定的方式随时间改变。
图4示出了在每个传输间隔为UE分配一个资源块的情况下的组跳变。根据跳变图案确定每个传输间隔中分配的资源块。如图4所示的例子那样,在传输间隔t1中为UE分配资源块i,在传输间隔t2中为UE分配资源块k,在传输间隔t3中为UE分配资源块j,依此类推。在每个传输间隔中,UE针对多达T个假设进行盲解码,其中,多达T个假设对应于多达T个不同的传输间隔,在所述的T个传输间隔中已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
图4示出了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为UE分配单个资源块的例子。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也可为UE分配多个资源块,且UE可针对所有的假设进行盲解码。
为不同的UE分配根据不同的跳变图案确定的资源块。与静态组合相比,组跳变具有更高的统计复用增益,其原因在于在不同的传输间隔中为不同的UE分配不同的资源块。然而,如果对于不同的UE组跳变是伪随机的,那么在给定的传输间隔中,可能为两个UE分配同一个资源块。这些UE的分组重传会发生冲突,并且导致性能降低。
图5示出了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为每个UE分配一个资源块的情况下,由于伪随机组跳变而引起冲突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在传输间隔t1中为UEx分配资源块i,为UE y分配资源块m。在传输间隔t1中,在资源块i向UE x发送分组的一个传输,在资源块m向UE y发送另一个分组的传输。
在传输间隔t2中,为UE x和UE y分配了同一个资源块k。如果在传输间隔t1中这两个UE都正确地对它们的分组进行了解码,并且如果对这些UE有更多可用的分组,那么在传输间隔t2中,在资源块k上发送一个UE的新分组的传输。对另一个UE的新分组的传输将延迟到下一个的传输间隔。如果在传输间隔t1中,一个UE对其分组进行了正确地解码,而另一个UE对其分组进行了错误地解码,那么在传输间隔t2中,就会在资源块k上发送错误解码的分组的重传。另一个UE的新分组的传输将延迟。然而,如果在传输间隔t1中,两个UE都对各自的分组进行了错误解码,那么在传输间隔t2中,只有一个分组的重传在资源块上发送。这两个UE都认为在资源块k上进行各自分组的重传。一个UE会错误地对发送给另一个UE的重传进行解码,并且,很可能即使在今后的传输间隔中发送更多的重传也不能正确地对它自己的分组进行解码。
在一个方面,混合方案包括针对新分组的传输的组跳变和针对未决分组重传的静态分组,使用混合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统计复用增益同时避免分组重传的冲突。这种混合方案也可称为混合组合,用于重传的固定资源块的组跳变等。对于混合方案,根据跳变图案,在不同的传输间隔中为UE分配不同的资源块,例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在每个传输间隔中,在分配给UE的资源块上(如果该资源块可用,例如:不是用于向另一个UE发送重传)向UE发送新分组的传输。如果这个分组的解码错误,那么在下一个传输间隔中,在同一个资源块上发送这一分组的重传。对于分配了该资源块的另一个UE,向该UE发送新分组的传输延迟到下一个传输间隔。
图6示出了混合方案的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为UE分配一个资源块,并在传输间隔t1开始监控。通过在PDCCH上的信号传输或第3层信令消息实现初始化。
在传输间隔t1中,为UE分配资源块i,如果可用的话,就在这一资源块上向UE发送新分组A的第一次传输。在传输间隔t2中,为UE分配资源块k,如果可用的话,就在这一资源块上向UE发送新分组B的第一次传输。如果在传输间隔t1中,对分组A进行了错误解码,则在传输间隔t2中,在资源块i上发送分组A的重传。与传输间隔t2中分配了资源块i的另一个UE的新分组传输相比,这一重传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在传输间隔t3中,为UE分配资源块j,如果可用的话,在这一资源块上向UE发送新分组C的第一次传输。如果在传输间隔t2中,分组A解码错误,那么在传输间隔t3中,在资源块i上发送分组A的第二次重传。同样,如果在传输间隔t2中,分组B解码错误,那么在传输间隔t3中,在资源块k上发送分组B的重传。
在每个随后的传输间隔中,新分组的传输和未决分组的重传可能以类似的方式发生。在图6中所示的例子中,T=3,对每个分组发送多达三次的传输。因此,无论分组A正确解码还是错误解码,分组A都在传输间隔t3中终止。
在图6所示的设计中,新分组遵循组跳变,而未决分组遵循静态组合。分组的资源块是固定的,直到分组正确解码或已经发送了分组最大数量的传输为止。在分组未决期间,分配了这一相同资源块的所有其它UE的新分组传输将延迟。
在图6所示的设计中,如果资源块可用的话(例如:没有用于另一个分组的重传),则新分组在这一资源块上开始。因此,在任何给定时刻,每个资源块上只有一个分组未决,所以能够避免分组重传的冲突。新分组传输在由组跳变确定的资源块上发送。由于组跳变,混合方案能够实现良好的统计复用增益,并且,同时避免分组重传的冲突。
在图6所示的设计中,不增加UE处的解码复杂性。在每个传输间隔中,UE为多达T个分组评估多达T个假设,所述T个分组在多达T个不同的资源块上发送至UE。在传输间隔t2中,UE对在资源块k上的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潜在接收新分组。如果在先前的传输间隔t1中,UE没能对在资源块i上的分组正确解码,那么UE对在资源i上的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潜在接收未决分组。在传输间隔t3中,UE对在资源块j上的传输进行盲解码,以便潜在接收新分组。如果在先前的传输间隔t2中,UE没能对资源块k上的分组正确解码,那么UE也对资源块k上的传输进行盲解码。同样,如果在先前的传输间隔t2中,UE没能对资源块i上的分组正确解码,那么UE可对资源块i上的传输进行盲解码。通常,在每个传输间隔中,UE针对总共多达T个假设进行盲解码,这T个假设包括(i)对于在分配的资源块上的传输的一个假设,以潜在接收新分组,(ii)对于在可能的多达T-1个其它资源块上的重传的多达T-1个假设。UE以这种方式进行盲解码,直到呼叫结束为止。该盲解码也可通过PDCCH上的新信令传输或新的第3层信令消息来重新设定。
在图6所示的设计中,在给定的传输间隔中,在多达T个不同的资源块上向UE并行发送多达T个分组。在另一种设计中,在任何给定时间,最多向UE发送一个分组。这种设计能够减少平均进行评估的假设的数量,并且能够提高盲解码的可靠性。如果在给定的传输间隔中,UE正确解码一个资源块上分组,那么UE跳过对先前分组的所有假设的盲解码,并释放为这些资源块存储的所有信息。另外,对于下一个传输间隔,UE对在此传输间隔中分配的资源块上的一个新分组传输的一个假设进行盲解码。一般情况下,最多向UE并行发送多达M个分组,其中1≤M≤T。
对于混合方案,跳变可以以各种方式执行。在一种设计中,跳变图案在每个传输间隔中选择新的资源块,并避开用于未决分组的重传的资源块。如果多达M个分组并行发送,那么在M个或更多的传输间隔过去以后,选择相同的资源块。在另一种设计中,跳变图案在每个传输间隔中选择任何的资源块。在这种设计中,如果选择用于未决分组的资源块,那么任何新分组的传输将推迟到随后的传输间隔。
为了清楚起见,针对在每个传输间隔中为UE分配单个资源块的例子描述了混合方案。在每个传输间隔,也可为UE分配多个资源块,然后针对每个传输间隔的所有假设执行盲解码。
图7示出了根据混合方案发送数据的过程700的设计。过程700可由发射机完成,例如:节点B、UE或其它实体。在根据跳变图案选定的相应资源块上发送多个分组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次传输(方框712)。该跳变图案可以是一种伪随机图案或一种预定的图案。分组可以是用于VoIP、多媒体、或其它应用的。每个分组的重传(如果存在的话)在用于该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发送(方框714)。
对于方框712,在每个传输间隔中,根据跳变图案从多个资源块中选择一个资源块。资源块是否可用取决于在这一资源块上是否正发送未决分组的重传。如果可用,在这一资源块上发送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对于方框714,对每个分组发送多达最大数量的重传。保留用于每个分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直到发送了这一分组的全部重传为止。
在一个传输间隔中,在多达M个资源块上并行发送多达M个分组,其中M可以是一或更多。在第一传输间隔中,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第一资源块,在这一资源块上发送第一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在第二传输间隔中,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第二资源块,在这一资源块上发送第二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需要的话,就在第一资源块上发送第一分组的重传。在第三传输间隔中,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第三资源块,在第三资源块上发送第三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需要的话,就在第二资源块上发送第二分组的重传,如果需要的话,就在第一资源块上发送第一分组的另一次重传。
图8示出了根据混合方案发送数据的装置800的设计。装置800包括在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的相应资源块上发送多个分组中每一个的第一次传输的模块(模块812),以及如果存在每个分组的重传的话,在用于所述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发送所述每个每组的重传的模块(模块814)。
图9示出了根据混合方案接收数据的过程900的设计。过程900可由接收机来执行,例如,UE、节点B或其它一些实体。在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的相应资源块上接收多个分组中每一个的第一次传输(方框912)。每个分组的重传(如果存在的话)在用于所述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接收(方框914)。
对于方框912,在每个传输间隔中,根据跳变图案,从多个资源块中选择一个资源块,并对这个资源块上可能的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进行盲解码。对于方框914,在每个传输间隔中,对用于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可能的每个未决分组的重传进行盲解码。
在一个传输间隔中,在多达M个资源块上并行接收多达M个分组,其中M可以是一或是更多。在第一传输间隔中,在第一资源块上接收第一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并对第一分组进行盲解码。在第二传输间隔中,在第二资源块上接收第二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并对第二分组进行盲解码。如果在第一传输间隔中,对第一分组进行了错误解码,那么在第二传输间隔中,在第一资源块上接收第一分组的重传,并对第一分组进行盲解码。在第三传输间隔中,在第三资源块上接收第三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并对第三分组进行盲解码。如果在第二传输间隔中对第二分组进行了错误解码,那么在第三传输间隔中,在第二资源块上接收第二分组的重传,并对第二分组进行盲解码。如果在第二传输间隔中对第一分组进行了错误解码,那么在第三传输间隔中在第一资源块上接收第一分组的另一个重传,并对第一分组进行盲解码。
图10示出了根据混合方案接收数据的装置1000的设计。装置1000包括在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的相应资源块上接收多个分组中每一个的第一次传输的模块(模块1012),以及如果存在每个分组的重传的话,则在用于所述每一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对所述每一个进行接收的模块(模块1014)。
在另一方面,半静态组分配可用于提高性能。运用半静态组分配,为UE分配根据触发事件改变或周期性改变的一组资源块。一般而言,一组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块,并经PDCCH上的信令传输或第3层信令消息进行传送。该组分配在不同的分配间隔中变化。分配间隔是一组资源块的分配有效的时间段。该分配间隔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时间段。
半静态组分配可用于各种组合方案。在一种设计中,半静态组分配使用静态组合,并可称为半静态组。使用半静态组,在分配间隔中,分配的资源块是静态的,类似于静态组合,在不同的分配间隔中分配不同组的静态资源块。半静态组在提高统计复用增益方面超过静态组合,同时避免了分组重传冲突。在另一种设计中,半静态组分配与动态组合一起使用。在另一种设计中,半静态组分配与混合组合一起使用。对于动态组合和混合组合,分配的资源块在分配间隔内动态变化,类似于动态组合,在不同的分配间隔中分配不同的资源组和/或不同的跳变图案。
半静态组分配可用于更新所有组合方案的UE组联合。在一种设计中,定义多组资源块,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向UE分配适当的资源组,这些因素比如向UE发送的数据量,UE的数据需求等。例如,对分配了一组给定资源的全部UE的排队延迟进行监控。如果平均排队延迟(例如)相对于延迟预算足够大,则向一个或多个UE分配另一个较少拥塞的资源组,并向每个受影响的UE发送新的组分配。因此,灵活地向UE分配新的资源组,以便平衡负载、改善延迟和服务质量(QoS),并可能获得其它益处。
在另一种设计中,根据UE的数据需求,向UE分配一组尺寸变化的资源块。例如,对UE的队列长度进行监控。如果队列长度大,例如,大于一个高阈值,那么,就向UE分配一个较大的资源组。相反,如果队列长度小,例如,小于低阈值,那么,就向UE分配一个较小的资源组。只要资源组发生改变,就向UE发送一个新的组分配。
图11示出了半静态组分配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向UE最初分配具有一个资源块的资源组1,并在时刻ta向UE发送组1的分配。此后,该UE对组1中的资源块进行监控。在时刻tb,向此UE分配具有一个资源块的资源组2(例如)以便缓解组1上的阻塞。在时刻tb向UE发送组2的分配,并且,此后UE监控组2中的资源块。在时刻tc,(例如)由于UE具有较大队列,所以向UE分配具有两个资源块的资源组3。在时刻tc向UE发送组3的分配,且UE此后监控组3中的两个资源块。
在一般情况下,新的组分配由业务统计复用状况、数据需求等触发,并以相对不频繁的方式发送。半静态组分配允许在信令开销、UE的复杂性和统计复用增益之间进行灵活的权衡。
图12示出了运用半静态组分配发送数据的过程1200的设计。过程1200可由节点B或其它实体执行。定期地或当由事件触发时向UE发送至少一个资源块的分配(方框1212)。在至少一个资源块上向UE发送分组(方框1214)。在一种设计中,至少一个资源块是静态的,并且每个分组的所有传输在一个资源块上发送。在另一种设计中,根据跳变图案,确定至少一个资源块。在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的相应资源块上发送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并在用于所述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发送所述每个分组的所有重传。
根据目前分配的资源块的负载、UE的数据需求、跳变是否用于分配的资源块等等来触发新的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分配间隔中,向UE分配不同数量的资源块。UE也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与不同的UE组相关联(例如)用以改善统计复用增益。
图13示出了运用半静态组分配发送数据的装置1300的设计。装置1300包括:定期地或当由事件触发时向UE发送至少一个资源块的分配的模块(模块1312),以及在至少一个资源块上向UE发送分组的模块(模块1314)。
图14示出了运用半静态组分配接收数据的过程1400的设计。过程1400可由UE或其它实体执行。定期地或当由事件触发时接收UE的至少一个资源块的分配(方框1412)。在至少一个资源块上接收UE的分组(方框1414)。在一种设计中,至少一个资源块是静态的,并且每个分组的所有传输在一个资源块上接收。在另一种设计中,根据跳变图案确定至少一个资源块。在根据跳变图案选择的相应资源块上接收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且在用于每个分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块上接收每个分组的所有重传。在每个传输间隔中,根据在至少一个资源块上接收的传输和重传为新的分组和每个未决的分组进行盲解码。
图15示出了运用半静态组分配接收数据的装置1500的设计。装置1500包括:定期地或当由事件触发时为UE接收至少一个资源块的分配的模块(方框1512),以及在至少一个资源块上接收UE的分组的模块(方框1514)。
图8、图10、图13和图15中的模块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元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或其任意组合。
图16示出了节点B 110和UE 120的设计的方框图,此节点和UE分别是图1中所示的节点和UE中的一个。在节点B 110,传输(TX)数据处理器1614从数据源1612接收一个或多个UE的业务数据。TX数据处理器1614对每个UE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符号映射),以便获得数据符号。TX数据处理器1614还处理UE的信令(例如:分配)以便获得信令符号。
TX MIMO处理器1620使用导频符号对所有UE的数据和信令符号进行复用。TX MIMO处理器1620处理(例如:预编码)经复用的符号并向T个发射机(TMTR)1622a到1622t提供T个输出符号流。每个发射机1622处理各自的输出符号流(例如:进行OFDM)以便获取输出码片流。每个发射机1622对输出码片流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为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便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发射机1622a到162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分别经T个天线1624a到1624t发射。
在UE 120,天线1652a到1652r从节点B 110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将接收信号分别提供到接收机(RCVR)1654a到1654r。每个接收机1654对各自的接收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以便得出抽样,并进一步对抽样进行处理(例如:进行OFDM),以便获得接收符号。MIMO检测器1660根据MIMO接收机处理技术对从接收机1654a到1654r接收的符号进行处理,以便获得经检测的符号。然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1662对经检测的符号进行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将UE 120的解码数据提供到数据宿1664,并向控制器/处理器1670提供经解码的信令。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来自数据源1676的业务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670的信令由TX数据处理器167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1680进行进一步处理,由发射机1654a到1654r进行调节,并向节点B 110传输。在节点B 110,来自UE 120的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1624接收,由接收机16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Demod)1640进行解调,由RX数据处理器1642进行处理,以便获得UE 120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
控制器/处理器1630和1670分别指导节点B 110和UE 120的操作。控制器/处理器1630可执行图7中所示的过程700、图12中所示的过程1200和/或本文所述技术的其它过程。控制器/处理器1670可执行图9中所示的过程900、图14中所示的过程1400和/或本文所述技术的其它过程。储存器1632和1672分别存储节点B 110和UE 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634调度UE的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传输,并提供资源块的分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图、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连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当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软件实现时,该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通过其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包括任何便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但非限制地来说,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存储所需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而且,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个例子,如果用同轴电缆、纤维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该同轴电缆、纤维光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也包含在介质的定义中。本申请所用的磁盘和盘,包括压缩盘(CD)、镭射光盘、光盘、数字多用途光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通过磁性再现数据,而光盘通过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围绕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36)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将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在根据频率跳变图案为所述每个分组选择的频率上进行发送,其中,基于所述频率跳变图案为所述多个分组选择不同的频率;以及
如果存在每个分组的任何重传的话,就在所述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使用的频率上且在与所述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使用的传输间隔不同的传输间隔期间发送所述每个分组的重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第一次传输包括:
根据在所述频率上是否正在发送未决分组的重传来确定所述频率是否可用,以及
如果可用,就在所述频率上发送新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重传包括:
对于每个分组,发送多达最大数量的重传,以及
保留用于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频率,直到所述分组的所有重传都已发送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定期地或当由事件触发时,向用户设备UE发送至少一个频率的分配;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上向所述UE发送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是静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不同数目的频率被分配给所述UE。
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将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在根据频率跳变图案为所述每个分组选择的频率上进行发送的模块,其中,基于所述频率跳变图案为所述多个分组选择不同的频率;以及
用于如果存在每个分组的任何重传的话,就在所述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使用的频率上且在与所述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使用的传输间隔不同的传输间隔期间发送所述每个分组的重传的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次传输的模块包括:
用于根据在所述频率上是否正在发送未决分组的重传来确定所述频率是否可用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可用就在所述频率上发送新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发送重传的模块包括:
用于对于每个分组,发送多达最大数量的重传的模块,以及
用于保留用于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频率直到所述分组的所有重传都已发送为止的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传输间隔中在多达M个频率上并行发送多达M个分组的模块,其中M是一或更多。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并且其中,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频率跳变图案在第一传输间隔中选择第一频率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一频率上发送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频率跳变图案在第二传输间隔中选择第二频率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二频率上发送所述第二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模块,以及
用于当需要所述第一分组的重传时,在所述第二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一频率上发送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重传的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分组还包括第三分组,并且其中,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频率跳变图案在第三传输间隔中选择第三频率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三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三频率上发送所述第三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模块,
用于当需要所述第一分组的另一次重传时,在所述第三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一频率上发送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另一次重传的模块,以及
用于当需要所述第二分组的重传时,在所述第三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二频率上发送所述第二分组的所述重传的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定期地或在由事件触发时向用户设备UE发送至少一个频率的分配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上向所述UE发送分组的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触发时,发送所述至少一个频率的分配的模块,所述触发基于:至少一个频率的负载、或者所述UE的数据需求、或者是否使用了频率跳变、或者以上各项的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是静态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频率跳变图案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频率的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包括至少两个频率,并且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在传输间隔中在所述至少两个频率上接收至少两个分组的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向所述UE分配不同数量的频率的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将所述UE与不同组的UE相关联的模块。
20.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在根据频率跳变图案为多个分组中的每一个分组选择的频率上接收所述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模块,其中,基于所述频率跳变图案为所述多个分组选择不同的频率;以及
用于如果存在每个分组的任何重传的话,就在所述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使用的频率上且在与所述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使用的传输间隔不同的传输间隔期间接收所述每个分组的重传的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对在所述频率上接收的新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进行盲解码的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如果存在任何未决分组的重传的话,就对在用于所述未决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频率上接收的所述未决分组的重传进行盲解码的模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传输间隔中,在多达M个频率上接收多达M个分组的传输的模块,其中M是一或更多,以及
用于对每个分组进行盲解码的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并且其中,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一传输间隔中在第一频率上接收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模块,以及
用于对所述第一分组进行盲解码的模块。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分组还包括第二分组,并且其中,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二传输间隔中,在第二频率上接收所述第二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模块,
用于对所述第二分组进行盲解码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传输间隔中,对所述第一分组进行错误解码,则在所述第二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一频率上接收所述第一分组的重传,并对所述第一分组进行盲解码的模块。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分组还包括第三分组,并且其中,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三传输间隔中,在第三频率上接收所述第三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模块,
用于对所述第三分组进行盲解码的模块,
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二传输间隔中对所述第二分组进行了错误解码,则在所述第三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二频率上接收所述第二分组的重传,并对所述第二分组进行盲解码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在所述第二传输间隔中对所述第一分组进行了错误解码,则在所述第三传输间隔中,在所述第一频率上接收所述第一分组的另一次重传,并对所述第一分组进行盲解码的模块。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定期地或当由事件触发时,接收用户设备UE的至少一个频率的分配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上接收所述UE的分组的模块。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是静态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频率跳变图案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频率的模块。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不同数目的频率被分配给所述UE。
3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包括:
在根据频率跳变图案为多个分组中的每一个分组选择的频率上接收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其中,基于所述频率跳变图案为所述多个分组选择不同的频率;以及
如果存在每个分组的任何重传的话,就在所述每个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使用的频率上且在与所述每个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使用的传输间隔不同的传输间隔期间接收所述每个分组的重传。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在所述频率上接收的新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进行盲解码。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存在任何未决分组的重传的话,就对在用于所述未决分组的所述第一次传输的频率上接收的所述未决分组的重传进行盲解码。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定期地或在由事件触发时,接收用户设备UE的至少一个频率的分配;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上接收所述UE的分组。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是静态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不同数目的频率被分配给所述UE。
CN200880002043.6A 2007-01-11 2008-01-11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冲突组跳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8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8460307P 2007-01-11 2007-01-11
US60/884,603 2007-01-11
US11/971,053 2008-01-08
US11/971,053 US8625652B2 (en) 2007-01-11 2008-01-08 Collision-free group hop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US2008/050854 WO2008086517A1 (en) 2007-01-11 2008-01-11 Collision-free group hop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8805A CN101578805A (zh) 2009-11-11
CN101578805B true CN101578805B (zh) 2014-04-23

Family

ID=3938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04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8805B (zh) 2007-01-11 2008-01-11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冲突组跳变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625652B2 (zh)
EP (1) EP2119083A1 (zh)
JP (1) JP5399266B2 (zh)
KR (1) KR101242036B1 (zh)
CN (1) CN101578805B (zh)
BR (1) BRPI0806479A2 (zh)
CA (1) CA2674064A1 (zh)
RU (1) RU2434338C2 (zh)
TW (1) TW200843401A (zh)
WO (1) WO20080865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3641B2 (ja) * 2007-03-20 2012-04-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通信端末、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KR101505193B1 (ko) * 2007-06-18 2015-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방식의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심볼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70230B (zh) * 2007-06-22 2018-01-02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188920B1 (en) * 2007-09-03 2018-03-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quence hopping in sc-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531503B1 (ko) * 2007-09-10 2015-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harq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US8503465B2 (en) * 2007-09-17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y scheduling and admission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88129B2 (en) * 2007-09-17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ade of service (GoS) different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443630B1 (ko) * 2007-11-09 2014-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본 신호 할당 단위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방법
KR100913099B1 (ko) * 2008-01-07 2009-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KR100925441B1 (ko) 2008-01-07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US8493835B2 (en) * 2008-03-26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virtual resources to physical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03338B1 (ko) 2008-08-11 2016-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19947A (ko)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646249B1 (ko) * 2008-08-11 2016-08-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71566B1 (ko) * 2008-08-11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597573B1 (ko) * 2008-08-11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WO2010032973A2 (ko) * 2008-09-18 2010-03-25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홉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89517B1 (ko) * 2008-09-18 2015-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홉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30491B1 (ko) * 2008-10-10 2014-08-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기의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527977B1 (ko) 2008-10-27 2015-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의 동작 방법
JP2010114537A (ja) * 2008-11-04 2010-05-20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EP3113382B1 (en) 2008-11-14 2017-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6068A2 (ko) 2008-11-14 2010-05-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91876A (ko) 2009-02-11 201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US9622228B2 (en) 2009-05-04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and control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106378B2 (en) * 2009-06-10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downlink information
WO2010151199A1 (en) * 2009-06-23 2010-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ierarchical broadcast service with blind retransmission
US9144037B2 (en) * 2009-08-11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y puncturing transmission of interfering cells
US8724563B2 (en) * 2009-08-24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detecting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9277566B2 (en) 2009-09-14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subframe control channel design
US8942192B2 (en) * 2009-09-15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frame interlac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392608B2 (en) 2010-04-13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271167B2 (en) 2010-04-13 2016-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ation of radio link failure with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cancellation
US9226288B2 (en) 2010-04-13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9125072B2 (en) 2010-04-13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eterogeneous network (HetNet)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s
WO2012036502A2 (ko) * 2010-09-16 2012-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886190B2 (en) 2010-10-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US8638131B2 (en) 2011-02-23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feedback-controlled output driver with minimum slew rate variation from process, temperature and supply
JP5204870B2 (ja) * 2011-04-25 2013-06-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JP5796448B2 (ja) * 2011-10-07 2015-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40192767A1 (en) * 2012-12-14 2014-07-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ll Traffic Transmissions
IL224482B (en) 2013-01-29 2018-08-30 Verint System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keyword spotting using representative dictionary
IL230741B (en) * 2014-01-30 2019-11-28 Verint System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nding keywords by alternating search algorithms
US9369241B2 (en) 2014-02-18 2016-06-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RQ frame data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th HARQ in systems using blind detection
US9999042B2 (en) 2014-03-18 2018-06-12 British Telecomm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mall cell resource allocation
US9729283B2 (en) * 2014-05-08 2017-08-0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lexible retransmissions
US10334571B2 (en) 2014-12-05 2019-06-2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igger frame format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communication
US9977519B2 (en) * 2015-02-25 2018-05-22 Synaptics Incorporated Active pen with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WO2016164912A1 (en) 2015-04-09 2016-10-1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ntention-bas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communication
IL242219B (en) 2015-10-22 2020-11-30 Verint System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keyword searching using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dictionaries
IL242218B (en) 2015-10-22 2020-11-30 Verint Systems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dynamic dictionary
US10742285B1 (en) 2015-11-13 2020-08-1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xplicit multiuser beamforming train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5369A (en) * 1994-06-24 1996-05-07 Metricom, Inc. Method for frequency sharing and frequency punchout in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TE221710T1 (de) 1995-10-23 2002-08-15 Nokia Corp Verfahren zur paketdatenübertragung mit hybridem fec/arq-type-ii-verfahren
US5887022A (en) 1996-06-12 1999-03-23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Peer-peer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system
DE19651707A1 (de) * 1996-12-12 1998-08-20 Altvater Air Data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paketen
MXPA02006411A (es) 1999-12-30 2003-02-12 Qualcomm Inc Sistema hibrido de red celular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es.
US6694469B1 (en) 2000-04-14 2004-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a quick retransmission of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MXPA03000516A (es) 2000-07-21 2004-05-31 Itron Inc Sistema de lectura de medicion de espectro de propagacion utilizando salto de frecuencia de alta potencia/baja velocidad.
US6795413B1 (en) 2000-09-29 2004-09-21 Arraycomm, Inc.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 which traffic is transmitted on the broadcast channel
US20020071402A1 (en) * 2000-12-01 2002-06-13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Llc. Bit error rate in a TDMA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system by using additional transmit slots
US6760587B2 (en) * 2001-02-23 2004-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link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uring soft and softer handoff
US8089940B2 (en) 2001-10-05 2012-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and reliable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KR100827147B1 (ko) * 2001-10-19 2008-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데이터의효율적 재전송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KR100474682B1 (ko) * 2001-10-31 2005-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7139285B2 (en) 2001-12-10 2006-11-21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Frequency hop collision prediction in a multi-channel, bluetooth-enabled 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030185163A1 (en) * 2002-03-27 2003-10-02 Bertonis James G.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able data transmission
US6741554B2 (en) 2002-08-16 2004-05-2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y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277411B2 (en) * 2002-08-21 2007-10-02 D.S.P. Group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TDMA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utilizing frequency diversity
JP2004146883A (ja) 2002-10-21 200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40125776A1 (en) * 2002-12-26 2004-07-01 Haugli Hans C. Peer-to-pee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rogressive dynamic routing
US7181666B2 (en) 2003-04-29 2007-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ser-multiplexing i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with retransmission
JP2004364047A (ja) 2003-06-05 2004-12-24 Seiko Epson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420950B2 (en) 2004-04-05 2008-09-02 Dspg Ltd.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with slotted retransmission on demand
US8085875B2 (en) 2004-07-16 2011-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pilot insertion for chan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10355825B2 (en) 2004-07-21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6173891A (ja) 2004-12-14 2006-06-29 Canon Inc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US7345998B2 (en) * 2004-12-15 2008-03-18 Smart Labs, Inc. Mesh network of intelligent devices communicating via powerline and radio frequency
US7787411B2 (en) 2005-05-10 2010-08-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Gaming console wireless protoc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DE602005025033D1 (de) 2005-05-11 2011-01-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hrträger-scheduling
US7711028B2 (en) * 2005-08-02 2010-05-04 The Mitre Corporation Spectrum shaping using code-hopping CDMA
US20070076666A1 (en) * 2005-10-03 2007-04-05 Riveiro Juan C Multi-Wideband Communications over Power Lines
JP4668823B2 (ja) * 2006-03-28 2011-04-1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装置
US8400998B2 (en) * 2006-08-23 2013-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70424B2 (en) * 2006-11-01 2012-09-18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signaling allocated resources
KR101387499B1 (ko) * 2007-01-09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파수도약을 적용하는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주파수도약방식용 부대역 결정 방법
US8213483B2 (en) * 2007-02-06 2012-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opping structures for broadband pilot signals
US8379583B2 (en) * 2009-01-30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legacy long term evolution user equipment with 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user equip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34338C2 (ru) 2011-11-20
KR101242036B1 (ko) 2013-03-12
WO2008086517A1 (en) 2008-07-17
JP5399266B2 (ja) 2014-01-29
KR20090097216A (ko) 2009-09-15
TW200843401A (en) 2008-11-01
EP2119083A1 (en) 2009-11-18
JP2010516207A (ja) 2010-05-13
BRPI0806479A2 (pt) 2011-09-27
CN101578805A (zh) 2009-11-11
US20080212514A1 (en) 2008-09-04
RU2009130605A (ru) 2011-02-20
US8625652B2 (en) 2014-01-07
CA2674064A1 (en) 200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88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冲突组跳变
CN10194644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基于harq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AU2021204172B2 (en)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for control signals in the uplink
EP2745593B1 (en)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s
EP3554031B1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CN10196076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链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9986543B2 (en)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2365898A (zh) 用于经由上层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78187A2 (zh)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83076A (zh) 用于确定索引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28349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reference signals to a ue in an lte system
CN10194644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可配置的时间线传输控制信息
CN111147190B (zh) 反馈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00202369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Harq-Aware Packet Scheduler
CN10700595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635081B1 (en)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139666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20535676A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リソース配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9037733A1 (zh) 发送或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