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5386A -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5386A
CN101575386A CNA2008101062461A CN200810106246A CN101575386A CN 101575386 A CN101575386 A CN 101575386A CN A2008101062461 A CNA2008101062461 A CN A2008101062461A CN 200810106246 A CN200810106246 A CN 200810106246A CN 101575386 A CN101575386 A CN 101575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gel
silicon
compound
dioxide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62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5386B (zh
Inventor
姜涛
吴林美
邹恩广
宁英男
何书艳
罗明检
赵成才
张丽
郎笑梅
张明辉
李洪兴
付义
赵增辉
高宇新
张丽洋
王立娟
李红
杨国兴
刘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062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5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5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5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5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5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硅胶载体通过如下处理:将二氧化硅置于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以高纯氮气为载气,升温至200~800℃,程序升温脱水4~10小时;在脱水后的二氧化硅中加入烷烃溶剂,并加入烷基金属化合物,蒸发掉烷烃溶剂,按重量比Al/Si=0.05~0.1∶1;在经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硅中加入烷烃溶剂、至少一种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含有卤素原子的给电子体化合物改性剂,加热蒸发掉烷烃溶剂;将钛化合物、镁化合物和给电子体的反应产物负载在处理后的硅胶上,并以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用于乙烯气相流化床聚合,具有聚合活性高、聚合产品松堆密度高、细粉少等优点,可生产高质量的聚乙烯树脂。

Description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高活性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钛系Ziegler-Natta催化剂是生产聚烯烃的主要催化剂,由该催化剂生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类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气相法聚乙烯工艺生产低密度聚乙烯产品所用的催化剂基本上都是钛/镁体系Ziegler-Natta催化剂,如美国UCC公司的M-1催化剂。该催化剂是一种非均相催化剂,通过向一种或多种惰性、颗粒状的载体上负载催化剂母体和其他添加剂,如给电子体,能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其他性能。微球形硅胶(平均粒径10~100μm)作为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中,特别是在气相法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中,目前已大量应用的硅胶种类有美国Grace公司的SYLOPOL948、SYLOPOL955、XPO-2402以及Crosfielld公司的SD490,这些硅胶的比表面积一般在250~300m2/g,有的甚至更低,因此其在应用于负载催化剂时,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了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例如,在美国专利US4293673、US4303565、US4303566、US4303771中公开了一系列以上述类型硅胶为载体的适用于气相流化床乙烯聚合工艺的催化剂。目前此类已经广泛商业化应用的催化剂大多是将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和给电子体化合物负载在SYLOPOL955牌号的硅胶上,在工业化气相流化床装置上乙烯聚合的活性一般在3500g PE/g Cat左右,但在用于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时则由于催化剂停留时间的缩短而活性显著降低,从而导致乙烯聚合物的灰份升高而影响了乙烯聚合物的品质。因此提高此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提高乙烯聚合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如果仅将硅胶的比表面积提高,虽然催化剂在用于烯烃聚合时活性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硅胶的比表面积增加,其孔径必然减小,其他的性能均出现明显的降低,例如氢调敏感性、乙烯与其他α-烯烃的共聚性能等,有关内容在美国专利US3225023已有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硅胶,用至少一种含卤原子的硅烷、至少一种含卤原子的给电子体化合物改性剂对硅胶进行改性处理,然后用改性处理后的硅胶负载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和给电子体化合物,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
本发明涉及的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由催化剂载体、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其特征是以改性二氧化硅为载体,其中至少含有一种含钛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该含钛活性组分为一种包括至少一种钛化合物、至少一种镁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给电子体的反应产物,以烷基铝作为助催化剂。所用的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10~50μm,优选为15~25μm,比表面积为280~700m2,优选为400~600m2/g,比表面积过小会影响活性组分的负载量。采用下列步骤对二氧化硅载体进行改性处理:
(1)将二氧化硅置于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用无水、无氧的氮气吹动流化,逐步升温至200~700℃,优选为500~700℃,恒温脱水4~10小时。
(2)在脱水后的二氧化硅中按5~50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烷烃溶剂,并加入烷基金属化合物处理载体表面的羟基,室温下搅拌1~4小时,加热蒸发掉烷烃溶剂,得到流动性较好的活化二氧化硅;按重量比Al/Si=0.05~0.1∶1。
(3)在经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硅中按5~50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烷烃溶剂,按0.01~0.1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至少一种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按0.01~0.1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至少一种含有卤素原子的给电子体化合物改性剂,室温下搅拌1~4小时,加热蒸发掉烷烃溶剂,得到流动性较好的改性二氧化硅;
改性用的硅烷化合物改性剂的结构为SiRmX4-m,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8的烷基,X为卤素,m为1~3的整数。
改性用的含有卤素原子的改性剂的结构如下:
Figure A20081010624600051
其中:R1~R8为氢、烷基、烷氧基、环烷基、芳基、醛基、酰基、胺基中的一种官能团,R1~R8中至少有一个为卤原子,如F、Cl、Br或I,改性剂优选四氯呋喃。
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组分可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将上述的钛化合物和镁化合物溶解在给电子体中,制备成母液,然后通过浸渍的方法负载在改性处理后的硅胶载体上,较为优选的方法所采用的步骤如下:
(1)将钛化合物和镁化合物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制成母液,其中钛化合物可以在镁化合物之前或之后加入到四氯呋喃中或两者同时加入;
(2)将上述经改性处理后的硅胶载体加入到(1)步的母液中,反应一定的时间后,对其进行干燥,脱除过量的四氢呋喃,一般控制剩余含量在12~18wt%;
(3)将步骤(2)得到的固体物,悬浮于低级烷烃溶剂中,用一种或多种烷基铝化合物进行还原处理,再进行干燥后即制得最终催化剂组分。其中所述低级烷烃溶剂为C3~C9的烷烃,优选C5和C6烷烃,例如异戊烷、戊烷、己烷等;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烷基铝化合物的通式为AlRmX3-m,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8的烷基,X为卤素,m为1~3的整数,优选AlEt3、Al(n-C6H13)3、AlEt2Cl等。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卤代物改进剂可以以任何有效的方式引入催化剂组分中,如(1)在上述制备步骤的硅胶处理过程中引入;(2)在上述制备步骤的催化剂络合物负载于硅胶的过程中引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它是上述含钛的催化剂组分与烷基铝化合物的反应产物,其中所用的烷基铝化合物其通式为AlRmX3-m,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8的烷基,X为卤素,m为1~3的整数,优选AlEt3、Al(n-C6H13)3、AlEt2Cl等。本发明涉及的催化剂适用于各种乙烯的均聚合或乙烯与其他α-烯烃的共聚合,其中α-烯烃可选自丙烯、丁烯、戊烯、己烯、辛烯、4-甲基戊烯-1中的一种。其聚合工艺采用气相法、淤浆法和溶液法,更适合于气相流化床聚合,特别是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24μm,比表面积为570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而后缓慢滴加0.2mL二甲基二氯硅烷和0.3mL四氯呋喃,加完后反应半小时,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和0.64mL 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6.8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E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1.24Wt%、Mg%=4.69wt%、Al%=4.31%、Cl%=18.2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0℃反应2小时。催化剂的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102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产物重量1321g,聚合结果见表3。
实施例2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24μm,比表面积为570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然后缓慢加入三甲基氯硅烷0.2mL和四氯呋喃0.3mL,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和0.64mL 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6.4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氯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1.14Wt%、Mg%=2.81wt%、Al%=4.35%、Cl%=14.39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47,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0℃反应2小时。催化剂的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1983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得到聚合产物781g,聚合结果见表3。
实施例3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24μm,比表面积为570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而后缓慢滴加0.2mL甲基三氯硅烷和0.3mL四氯呋喃,加完后反应半小时,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和0.64mL 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5.9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氯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1.25Wt%、Mg%=3.89wt%、Al%=4.23%、Cl%=18.96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5℃反应2小时。催化剂的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3。
实施例4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35μm,比表面积为323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加二甲基二氯硅烷0.5mL,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和0.64mL 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6.8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氯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0.98Wt%、Mg%=2.89wt%、Al%=4.01%、Cl%=15.31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0℃反应2小时。催化剂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101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3。
实施例5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35μm,比表面积为323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加四氯呋喃0.5mL,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和0.64mL 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6.0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氯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1.34Wt%、Mg%=2.94wt%、Al%=4.10%、Cl%=15.13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0℃反应2小时。催化剂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235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3。
实施例6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35μm,比表面积为323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0.64mL TiCl4、174mL四氢呋喃和0.2mL二甲基二氯硅烷和0.3mL四氯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6.0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氯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0.1.34Wt%、Mg%=2.94wt%、Al%=4.10%、Cl%=15.13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0℃反应2小时。催化剂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235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3。
实施例7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35μm,比表面积为323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加二甲基二氯硅烷0.2mL和四溴呋喃0.3mL,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和0.64mL 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6.8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氯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0.98Wt%、Mg%=2.89wt%、Al%=4.01%、Cl%=15.31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0℃反应2小时。催化剂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101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3。
对比例1
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1)称取约20g球形硅胶(美国Grace公司生产,平均粒径为55μm,比表面积为278m2/g),600℃下在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活化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的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异戊烷,将(1)步中经热活化处理后的硅胶10g和5.6mL浓度为1mmol/mL的AlEt3的己烷溶液加入,在20~30℃反应半小时,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成流动性粉末。
(3)在另一带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74g MgCl2和0.64mL TiCl4及174mL四氢呋喃,升温回流搅拌5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母液。
(4)将第(2)步中经改性处理好的硅胶与第(3)步制备的母液混合,回流搅拌1小时,而后用高纯氮气吹扫干燥,得到流动性淡黄色固体粉末,其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为15.1Wt%。
(5)室温下以异戊烷为溶剂,采用AlEt2Cl和Al(n-C6H13)3对步骤(4)所得的反应产物进行预还原,控制AlEt2Cl/THF的摩尔比为0.45,Al(n-C6H13)3/THF为0.20。反应完成后用高纯氯气吹扫干燥,得微黄色固体粉末状催化剂组分。其催化剂组分中:Ti%=0.98Wt%、Mg%=2.89wt%、Al%=4.01%、Cl%=15.31Wt%。
催化剂评价:
乙烯的淤浆聚合:2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乙烯淤浆聚合评价,催化剂的用量50mg,H2/C2H4=0.28/0.75,1mL的AlEt3己烷溶液(1mmol/mL),1L己烷,80℃反应2小时。催化剂合成条件见表1,淤浆聚合结果见表2。
乙烯与丁烯的气相共聚合:聚合在φ150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装置上进行,其催化剂用量为0.2101g,AlEt3:5mmol,600g聚乙烯粉料作为分散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7MPa,温度88℃,混合气的组成(体积%):H2=12.35、C2H4=59.47、l-C4H8=14.57、N2=13.61,聚合4小时,其聚合结果见表3。
表1催化剂的合成条件
Figure A20081010624600151
表2淤浆小试评价结果
Figure A20081010624600152
表3气相流化床小试结果
Figure A20081010624600161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采用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和含卤素的给电子体化合物对硅胶载体进行改性处理,将具有官能团的卤代物改进剂通过化学反应固定在硅胶表面上,使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后,不但没有因载体比表面积的增大影响聚合物的性能,而且反而使催化剂的氢调性能和共聚性能均有所改善。从而解决了传统硅胶载体催化剂在用于气相流化床冷凝技术时活性偏低引起灰份偏高而最终影响聚合物质量的缺点,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催化剂尤其适用于气相流化床的冷凝技术,制备高质量的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的创新点应是硅胶改性的制备方法,所以实施例的重点也应是这部分,请加进去。

Claims (1)

1、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钛化合物、镁化合物和给电子体的反应产物负载在球形或类球形的硅胶载体上,其特征在于:将硅胶载体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活化处理:
(1)将二氧化硅置于气相流化床活化器中,以高纯氮气为载气,升温至200~800℃,程序升温脱水4~10小时;
(2)在脱水后的二氧化硅中按5~50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烷烃溶剂,并加入烷基金属化合物处理载体表面的羟基,室温下搅拌1~4小时,加热蒸发掉烷烃溶剂,得到流动性较好的活化二氧化硅;按重量比Al/Si=0.05~0.1∶1;
(3)在经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硅中按5~50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烷烃溶剂,按0.01~0.1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至少一种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按0.01~0.1mL/g二氧化硅的用量加入至少一种含有卤素原子的给电子体化合物改性剂,室温下搅拌1~4小时,加热蒸发掉烷烃溶剂,得到流动性较好的改性二氧化硅;
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改性剂的结构为SiRmX4-m,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8的烷基,X为卤素,m为1~3的整数;
含有卤素原子的给电子体化合物改性剂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8101062460002C1
其中:R1~R8可以为氢、烷基、烷氧基、环烷基、芳基、醛基、酰基、胺基中的一种官能团,R1~R8中至少有一个为卤原子,如F、Cl、Br或I。
CN2008101062461A 2008-05-09 2008-05-09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575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62461A CN101575386B (zh) 2008-05-09 2008-05-09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62461A CN101575386B (zh) 2008-05-09 2008-05-09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5386A true CN101575386A (zh) 2009-11-11
CN101575386B CN101575386B (zh) 2011-01-12

Family

ID=41270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62461A Active CN101575386B (zh) 2008-05-09 2008-05-09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538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7227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制法及应用
CN104211844A (zh) * 2013-06-05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流化床法lldpe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543316A (zh) * 2015-09-16 2017-03-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4365A (en) * 1990-05-09 1991-07-23 Quantum Chemical Corporation Silica supported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CN1084337C (zh) * 1999-01-21 2002-05-08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丁二烯气相聚合稀土催化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CN1157419C (zh) * 2000-12-05 2004-07-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7227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制法及应用
CN103087227B (zh) * 2011-11-01 2015-03-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制法及应用
CN104211844A (zh) * 2013-06-05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流化床法lldpe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211844B (zh) * 2013-06-05 2016-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流化床法lldpe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543316A (zh) * 2015-09-16 2017-03-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5386B (zh)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62672B2 (ja) 幅広い分子量を有するポリエチレンの製造
EP2231722B1 (en) Fast activating catalyst
US6303716B1 (en) High-activity catalyst for producing low-, medium- an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s by 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use of the same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U677145B2 (en) Catalyst composition
US6136745A (en) High activity polyethylene catalysts
CN101864013B (zh) 一种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0165A (zh) 一种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5939348A (en) Catalys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olythylene with a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N101575386B (zh) 一种硅胶负载钛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235110B (zh) 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3182B (zh) 一种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EP3149061B1 (en) Process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incompatible catalysts
JPH01247405A (ja) 高密度で幅広い分子量分布のα―オレフィンポリマー製造用触媒組成物
EP3038977B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operability of an olefin polymerization reactor
US6642325B2 (en) Silica gel-supported catalyst component for ethylene (co)polymerization, catalyst therefrom and use of the same
CN104072646B (zh) 一种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880339A (zh) 一种具有宽分子量分布的齐格勒-纳塔型聚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0360B (zh) 一种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US6538078B2 (en) Supported catalyst for ethylene (co)polymerization, preparation and use of the same
US5330951A (en) Catalyst composition for polymerizing alpha-olefin
CA2260026A1 (en) High activity catalyst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ethylene with an intermediat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N106467587B (zh) 用于乙烯聚合制备聚乙烯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A2233659C (en) Catalys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olyethylene with a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KR101956979B1 (ko) 실리카 담지형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올레핀 중합체
CN1485350A (zh) 一种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