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7711A - 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及混合电路 - Google Patents

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及混合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7711A
CN101567711A CNA2009101321808A CN200910132180A CN101567711A CN 101567711 A CN101567711 A CN 101567711A CN A2009101321808 A CNA2009101321808 A CN A2009101321808A CN 200910132180 A CN200910132180 A CN 200910132180A CN 101567711 A CN101567711 A CN 10156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d
output
input
node
multipl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321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让-皮埃尔·布齐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SAS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6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20Reducing echo effects or singing; Opening or closing transmitting path; Conditioning for transmission in one direction or the other
    • H04B3/23Reducing echo effects or singing; Opening or closing transmitting path; Conditioning for transmission in one direction or the other using a replica of transmitted signal in the time domain, e.g. echo cance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2Reducing cross-talk, e.g. by compens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8Anti-side-tone circuits
    • H04M1/585Anti-side-tone circuits implemented without induc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38Interface circuits for coupling substations to external telephone lines
    • H04M1/74Interface circuits for coupling substations to external telephone line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due to line fa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远程接收信号与本地发射信号之间的近端串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模拟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以在所述发射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之间提供非相关,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混合电路。

Description

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及混合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双向传输中的混合电路设计和串扰消除技术。
背景技术
双向传输装置的实现使得显著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容量,从而给经营通信网络的公司以及通信服务提供商带来了很大兴趣。然而,这种传输的使用意味着要处理附加的技术问题。在有线传输的情况下,主要问题之一是在所述线路的两端出现并导致所述信号质量变差的串扰现象。实际上,因为使用相同的线路来发射和接收信号,所以必须采用一些装置来将较强的近端发射信号与较弱的远端接收信号分开。用于将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分开的电路称作混合电路。
图1示出了两个混合收发器之间的有线连接。包括混合电路2的第一混合收发器1在同一有线线路3上产生和发射第一信号V1(V1与要发射的数据信号Vt1相对应)并接收另一信号V2(V2与从远程混合收发器5产生和发射的信号Vt2相对应)。
为了得到与接收信号V2相对应的信号电压Vr1,混合收发器1仅需要从线路3上的混合信号Vb(Vb=V1+V2)中减去其产生和发射的信号V1。
以同样的方式,具有混合电路6的第二混合收发器5发射信号Vt2并得到与V1相对应的信号Vr2。
例如,可以利用根据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混合电路来实施这种将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分开的操作。
将与V1+V2相对应的混合信号Vb耦合到减法器7的正输入,而将与V1相对应的信号耦合到负输入,以在输出Vr1上得到与接收信号V2相对应的信号。
相对于线路阻抗(line impedance)(Zi)来选择不同模拟组件(Ra,Ze)的阻抗值。
主要问题是,这些组件的阻抗是固定的,而线路的线路阻抗Zi可能依据传输参数(线路的长度、有线线路类型……)而发生很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分离并不完美,导致了接收信号中发射信号的残余贡献,这被称作近端串扰(NEXT)。因此,近端串扰(NEXT)的根源在于,在有线线路3上发射和接收不同的干扰信号。上述有限线路包括:诸如双绞线(TP)、同轴链接(coaxial link)、印刷电路板上的微带(microstrip)或带状线(stripline)之类的介质。
为了改进信号传输,必须找到对所述传输参数的折中或者必须对本地混合设备的组件加以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一次调节,此时该调节必须允许有足够的余量来考虑诸如温度或供给的值之类的环境参数的下降(derating)。更复杂的方法提出了使用已开发出来的数字自适应滤波器的技术。然而,为了确定这些滤波器的系数,所述技术需要外部专用计算器,因此这些技术是昂贵的并难以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前述缺点,以及提供一种用于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及混合电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远程接收信号与本地发射信号之间的近端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模拟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以在所述发射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之间提供非相关。
优选地,生成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的步骤包括:产生所述本地发射信号的经幅度校正的第一反馈回路估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从混合信号中减去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经幅度校正的第一反馈回路估计,以获取所述远程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生成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的步骤包括:根据经幅度校正的第一反馈回路估计,产生所述发射信号的经相位校正的第二反馈回路估计。
有利地,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经相位校正的第二反馈回路估计用于阻抗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远程接收信号与本地发射信号之间的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包括:
-输入节点,针对要发射至远程设备的信号,
-输出节点,针对从远程设备接收的信号,
-混合输入/输出节点,用于从远程设备接收信号以及向远程设备发射信号,
-电路,被链接到所述输入节点、输出节点以及混合输入/输出节点,并且被配置为,将输入节点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并且将混合输入/输出节点耦合到所述输出,
其中,所述电路包括:模拟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用于在所述发射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之间提供非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输入节点一方面经由输出电阻器(Ra)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另一方面经由分压器被耦合到地,所述分压器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具有第一分支电阻器,所述第二分支被耦合到地并且将所述第二分支的电阻器与可调节阻抗组件串联;所述混合电路还包括:
-第一反馈回路,包括:
■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的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之间的连接节点以及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以及
■输出,被耦合到主减法器的负输入,所述主减法器的正输入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所述主减法器的输出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的所述输出节点,
-第二反馈回路,包括:
■第一输入、第二输入以及第三输入,分别被耦合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出、输入节点、以及混合输入/输出节点,以及
■输出,被耦合到可调节阻抗组件的控制输入。
优选地,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包括:与第一电阻器串联的电容器,所述第一电阻器和电容器都与第二电阻器并联,所述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连接到地;第一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电阻器与电容器之间;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还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的乘法器,所述乘法器的一个输入被耦合到位于所述分压器的第二分支电阻器与可调节阻抗组件之间的第二连接点,所述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是被耦合到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的输出的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的控制输入,所述乘法器的输出被耦合到所述第一连接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反馈回路包括减法器
■所述减法器的正输入经由第一平均算子被耦合到第一乘法器的输出;所述第一乘法器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的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以及被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
■所述减法器的负输入经由第二平均算子被耦合到第二乘法器的输出;所述第二乘法器的输入分别地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的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以及被耦合到第三乘法器,所述第三乘法器的输入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的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以及经由常数算子被耦合到所述减法器的输出;所述第三乘法器的输出是所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出。
有利地,所述第二反馈回路包括减法器
■所述减法器的负输入经由第一平均算子被耦合到第一乘法器的输出;所述第一乘法器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以及经由延迟算子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的输入节点,
■所述减法器的正输入经由第二平均算子被耦合到第二乘法器;所述第二乘法器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出以及经由所述延迟算子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的输入节点;所述减法器的输出被耦合到常数算子的输入;所述常数算子的输出是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的输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馈回路包括减法器,所述减法器的正输入被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所述减法器的负输入被耦合到第一乘法器的输出;所述减法器的输出被耦合到第二乘法器的第一输入,而所述第二乘法器的第二输入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的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所述第二乘法器的输出经由平均算子被耦合到常数算子;所述常数算子的输出被耦合到所述第一乘法器的第一输入,而所述乘法器的第二输入被耦合到所述连接节点;所述第一乘法器的输出还是所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出。
根据另一备选方案,所述第二反馈回路包括减法器,所述减法器的正输入被耦合到所述反馈回路的输出,所述减法器的负输入被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所述减法器的输出被耦合到乘法器的第一输入,而所述乘法器的第二输入经由延迟算子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的输入节点;所述乘法器的输出经由平均算子被耦合到常数算子;所述常数算子的输出还是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的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两个混合收发器之间的双向传输的框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混合收发器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混合收发器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可调阻抗组件的可行实施例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允许产生已校正幅度估计的反馈回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允许产生已校正幅度估计的反馈回路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允许产生已校正相位估计的反馈回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允许产生已校正相位估计的反馈回路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电路的第一可行实施例的框图,示出了混合电路的细节;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电路的第二可行实施例的框图,示出了混合电路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模拟组件”是指不包含任何软件处理、软件处理装置、或其他在内的组件。例如,利用电阻器、电容器、晶体管、逻辑门……来构建所述组件。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乘法器”是指模拟组件,该模拟组件在其输出上提供与连接到其输入的信号的乘积相对应的信号。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减法器”是指模拟组件,该模拟组件在其输出上提供与连接到其正输入的信号减去连接到其负输入的信号而得到的差值相对应的信号。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平均算子(average operator)”是指模拟组件,该模拟组件在其输出上提供与连接到其输出并随时间变化的信号e(t)在周期T上的平均值
Figure A20091013218000111
相对应的信号。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延迟算子”是指模拟组件,该模拟组件在其输出上提供与延迟了预定值的连接到其输入的信号相对应的信号。例如,可以利用模拟组件(延迟传输线)或利用数字组件(对信号进行钟控(clock)的串行锁存器D)来实现所述延迟。可以通过乘以形式为
Figure A20091013218000112
的信号引入该延迟,其中,i表示虚常数,表示信号的相位。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常数算子”是指模拟组件,该模拟组件在其输出上提供与将连接到其输入的信号乘以特定常数而得到的乘积相对应的信号。
出现在不同框图中的箭头表示有线连接,箭头的方向与信号在所述线上传输的方向相对应。
本发明涉及混合电路,所述混合电路一方面在双向连接上发射第一信号,另一方面在同一双向连接上接收与所述第一信号不同的第二信号,同时尽可能地衰减两个信号之间的串扰。
图3示出了用于衰减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远程接收信号与本地发射信号之间的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的一般框图。该电路包括用于发射和接收外部信号的三个连接节点:
-输入节点Vt1,针对要发射至远程设备的信号,
-输出节点Vr1,针对从远程设备接收的信号,
-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用于从远程设备接收信号以及向远程设备发射信号。
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与经由双向连接与网络连接的连接点相对应。
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链接到双向连接,以从远程设备接收信号以及向远程设备发射信号。当需要将信号发射到所述远程设备时,将该信号发送至输入Vt1。当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到信号时,在输出Vr1上传输这个接收信号,并将该接收信号发射至例如未示出的处理装置。
混合电路2还包括:链接到所述输入、输出以及混合输入/输出节点的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将输入节点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以及将混合输入/输出节点耦合到所述输出节点。
有利地,混合电路2仅包括按如下方式组织的模拟组件:
将输入节点Vt1一方面经由输出电阻器Ra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另一方面经由分压器8耦合到地。
分压器具有第一分支10和第二分支12,所述第一分支10具有第一分支电阻器R1,所述第二分支12耦合到地并且将第二分支电阻器R2和可调节电阻组件Za串联,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Za具有控制输入,所述控制输入适于接收与相位相对应的信号以便允许电路2的阻抗调节。根据线路的参数以及根据在应用中满足的其不同长度,以及根据所发射的信号的带宽,来选择在可调节阻抗组件Za中使用的组件值,使得在所述所发射的信号的带宽上,可调节阻抗组件Za接近阻抗线路Zi的性态(behavior)。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混合电路2包括第一反馈回路9,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包括第一输入9a和第二输入9b,第一输入9a和第二输入9b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和第二分支12之间的连接节点Ve、以及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
第一反馈回路9c的输出耦合到主减法器11的负输入。所述主减法器11的正输入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所述主减法器11的输出耦合到混合电路2的所述输出节点Vr1。
该第一反馈回路9被设计用于产生对经由Vb发射至远程设备的信号V1的幅度估计ka.Ve。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混合电路2包括第二反馈回路13,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包括:第一输入13c、第二输入13a以及第三输入13b,它们分别地被耦合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输入节点Vt1以及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
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的输出13d耦合到可调节阻抗组件Za的控制输入。
该第二反馈回路13用于产生对经由Vb发射至远程设备的信号V1的相位估计。将该相位估计馈送至可调节阻抗组件Za,以在没有任何软件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自动地调整混合电路的阻抗。
必须注意的是,这些反馈回路是交织的(interweave)。因此,两个反馈回路互相依赖和影响。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图3所示的混合电路另外包括:可调节阻抗组件Za和两个反馈回路9和13,用于分别产生幅度估计和相位估计。
图4示出了可调节阻抗组件Za的实现的一种可行实施例。
更具体地,可调节阻抗组件Za包括与第一电阻器R串联的电容器C,第一电阻器R和电容器C与第二电阻器R3并联。所述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连接到地,第一连接点Vc位于所述第一电阻器R与电容器C之间。
可调节阻抗组件Za还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的乘法器15,乘法器15的一个输入耦合到位于所述分压器的第二分支电阻器R2与可调节阻抗组件Za之间的第二连接点V3,另一个输入是被耦合到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的输出13d的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Za的控制输入。所述乘法器15的输出耦合到在电容器C与第一电阻器R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Vc。
因此,阻抗组件Za连接到第二反馈回路13的输出13d,以接收相位估计kp。
参考图5,图5示出了第一反馈回路9的第一实施例。
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包括减法器17,所述减法器17的正极输入经由第一平均算子21耦合到第一乘法器19的输出。所述第一乘法器19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以及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
减法器17的负输入经由第二平均算子25耦合到第二乘法器23的输出。所述第二乘法器23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以及耦合到第三乘法器27,所述第三乘法器27的输入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以及经由常数算子28耦合到所述减法器17的输出。所述第三乘法器27的输出是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
图6示出了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需要更少的模拟组件。
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该备选解决方案包括减法器41,所述减法器41的正输入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所述减法器41的负输入耦合到第一乘法器43的输出。
所述减法器41的输出41a耦合到第二乘法器45的第一输入45a,而所述第二乘法器45的第二输入45b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
所述第二乘法器45的输出45c经由平均算子47耦合到常数算子48,所述常数算子48的输出48a耦合到所述第一乘法器43的第一输入43a,而所述第一乘法器43的第二输入43b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点Ve。所述第一乘法器43的输出还是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
在图7中详细描述了第二反馈回路13的第一实施例。
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包括减法器29,所述减法器29的负输入经由第一平均算子33耦合到第一乘法器31的输出。所述第一乘法器31的输入分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以及经由延迟算子35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2的输入节点Vt1。延迟的值是信号周期的一小部分。为了实现高效性,该值必须比输出节点Vr1处的信号与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处的信号之间的延迟更大。优选的值可以是四分之一信号周期。
减法器29的正输入经由第二平均算子39耦合到第二乘法器37。所述第二乘法器37的输入分别耦合到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以及经由所述延迟算子35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2的输入节点Vt1。所述减法器29的输出耦合到常数算子30的输入。
所述常数算子30的输出30a是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的输出13d,因此耦合到Za的控制输入。
图8示出了所述反馈回路13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需要更少的模拟组件。
第二反馈回路13的该备选解决方案包括减法器49,所述减法器49的正输入耦合到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所述减法器49的负输入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所述减法器49的输出49a耦合到乘法器51的第一输入51a,而所述乘法器51的第二输入51b经由延迟算子53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2的输入节点Vt1。
所述乘法器51的输出经由平均算子55耦合到常数算子54。所述常数算子54的输出54a还是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的输出13d,因此耦合到Za的控制电路。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电路的第一配置的总体视图,其中该混合电路将图5的电路作为第一反馈回路9,并将图7的电路作为第二反馈回路13。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电路的第二优选配置的总体视图,该混合电路将图6的电路作为第一反馈回路9,并将图8的电路作为第二反馈回路13。该配置是优选的,因为该配置需要更少的组件,因而更为便宜。
必须注意的是,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现第一反馈回路与第二反馈回路的其他组合,因而后者不限于图9和10所示的组合。
第一反馈回路与第二反馈回路的组合使得可以产生分别与发射至远程设备的信号V1的幅度估计和相位估计相对应的估计信号。因此,通过减法器将信号Vb减去幅度估计,以及使用相位估计的阻抗调节,使得可以得到信号Vr1。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机能。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基于正弦信号(sinusoidal signal)引入不同信号的等式。如通常在双向传输中那样,来自本地侧的信号与来自远程侧的信号不相关,因此,为了使该相同特性对于正弦信号成立,在说明时认为信号的角频率是相近而不同的。认为延迟等于所发射的信号的周期的四分之一,这提供了π/2弧度的相位延迟。
Vt=cos(ωet)
其中,并且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3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4
Vr1=Vb-ka
其中,A2、A1和Ae是幅度系数,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6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7
表示相位系数。
ka是系数,ωe和ω2是角频率。
为了保证不相关的信号,角频率ωe与ω2是不同的。
在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处得到ka的值: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8
对于αa>>1,ka变成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9
(式1)
采用可调节阻抗Za,R、C、kp电路使得可以对被看作是与电阻R3并联的等效电容的值进行修改。
与R3并联得到的等效电容Ce等于C(1-kp),其中1>kp>0。
与R1、R2和R3相关联的Ce允许修改Ve的相位值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10
与所使用的组件有关,相位值
Figure A200910132180001611
近似等于:
(式2)
其中λ与R1、R2、R3和ωe有关。
在第二反馈回路13的输出13d处,kp的值是: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1
(式3)
结合以上两式(式2)和(式3),kp等于: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2
对于αp>>1,kp变成
通过将ka.Ae(式1)代入前式,kp变成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4
最后,将kp代入(式2),式2变成: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5
所以,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6
因此,根据(式1),
ka=A1/Ae
通过用A1替换ka.Ae并利用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7
替换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8
ka.Ae变成:
因为Vr1=Vb-ka.Ve,所以Vr1变成等于:
Figure A200910132180001710
在混合电路的输出Vr1处的接收信号仅与从远程设备接收的信号V2有关。因此,从需要发射至远程设备的信号的一部分中“删除”了信号Vr1。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两个互补反馈回路的缘故,本发明允许消除包含在另一信号当中的已知信号。这提供了对于目标带宽内的广泛种类的线路而言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由于容易实现,本发明可以提供良好的备选方案,以将单向传输升级为双向传输,从而使链路上的数据速率加倍以降低成本。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远程接收信号与本地发射信号之间的近端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模拟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以在所述发射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之间提供非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的步骤包括:产生所述本地发射信号的经幅度校正的第一反馈回路估计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其中,从混合信号中减去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经幅度校正的第一反馈回路估计,以获取所述远程接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的步骤包括:根据经幅度校正的第一反馈回路估计,产生所述发射信号的经相位校正的第二反馈回路估计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信号的所述经相位校正的第二反馈回路估计用于阻抗调节。
6、一种用于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远程接收信号与本地发射信号之间的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2),包括:
-输入节点(Vt1),针对要发射至远程设备的信号,
-输出节点(Vr1),针对从远程设备接收的信号,
-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用于从远程设备接收信号以及向远程设备发射信号,
-电路,被链接到所述输入节点、输出节点以及混合输入/输出节点,并且被配置为将输入节点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并且将混合输入/输出节点耦合到所述输出,其中,所述电路包括模拟自动反馈驱动校正回路,用于在所述发射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之间提供非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衰减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2),其中,所述输入节点(Vt1)一方面经由输出电阻器(Ra)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另一方面经由分压器(8)被耦合到地,所述分压器具有第一分支(10)和第二分支(12),所述第一分支(10)具有第一分支电阻器(R1),所述第二分支(12)被耦合到地并且将所述第二分支的电阻器(R2)与可调节阻抗组件(Za)串联;所述混合电路(2)还包括:
-第一反馈回路(9),包括:
·第一输入(9a)和第二输入(9b),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连接节点(Ve)以及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以及
·输出(9c),被耦合到主减法器(11)的负输入,所述主减法器(11)的正输入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所述主减法器(11)的输出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2)的所述输出节点(Vr1),
-第二反馈回路(13),包括:
·第一输(13c)、第二输(13a)以及第三输入(13b),分别被耦合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输入节点(Vt1)、以及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以及
·输出(13d),被耦合到可调节阻抗组件(Za)的控制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衰减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2),其中,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Za)包括:与第一电阻器(R)串联的电容器(C),所述第一电阻器(R)和电容器(C)都与第二电阻器(R3)并联,所述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连接到地;第一连接点(Vc)位于所述第一电阻器(R)与电容器(C)之间;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Za)还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的乘法器(15),所述乘法器(15)的一个输入被耦合到位于所述分压器的第二分支电阻器(R2)与可调节阻抗组件(Za)之间的第二连接点(V3),所述乘法器(15)的另一个输入是被耦合到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的输出(13d)的所述可调节阻抗组件(Za)的控制输入,所述乘法器(15)的输出被耦合到位于所述第一电阻器(R)与电容器(C)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点(Vc)。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衰减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2),其中,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包括减法器(17)
·所述减法器(17)的正输入经由第一平均算子(21)被耦合到第一乘法器(19)的输出;所述第一乘法器(19)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以及被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
·所述减法器(17)的负输入经由第二平均算子(25)被耦合到第二乘法器(23)的输出;所述第二乘法器(23)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以及被耦合到第三乘法器(27),所述第三乘法器(27)的输入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以及经由常数算子(28)被耦合到所述减法器(17)的输出;所述第三乘法器(27)的输出是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衰减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2),其中,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包括减法器(29)
·所述减法器(29)的负输入经由第一平均算子(33)被耦合到第一乘法器(31)的输出;所述第一乘法器(31)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以及经由延迟算子(35)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2)的输入节点(Vt1),
·所述减法器(29)的正输入经由第二平均算子(39)被耦合到第二乘法器(37);所述第二乘法器(37)的输入分别被耦合到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以及经由所述延迟算子(35)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2)的输入节点(Vt1);所述减法器(29)的输出被耦合到常数算子(30)的输入;所述常数算子(30)的输出(30a)是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的输出(13d)。
11、根据权利要求7、8或10所述的用于衰减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2),其中,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包括减法器(41),所述减法器(41)的正输入被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所述减法器(41)的负输入被耦合到第一乘法器(43)的输出;所述减法器(41)的输出被耦合到第二乘法器(45)的第一输入,而所述第二乘法器(45)的第二输入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所述第二乘法器(45)的输出经由平均算子(47)被耦合到常数算子(48);所述常数算子(48)的输出(48a)被耦合到所述第一乘法器(43)的第一输入,而所述乘法器(43)的第二输入被耦合到所述分压器(8)的所述第一分支(10)与所述第二分支(12)之间的所述连接节点(Ve);所述第一乘法器(43)的输出还是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
12、根据权利要求7、8、9、或11所述的用于衰减近端串扰的混合电路(2),其中,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包括减法器(49),所述减法器(49)的正输入被耦合到所述第一反馈回路(9)的输出(9c),所述减法器(49)的负输入被耦合到所述混合输入/输出节点(Vb);所述减法器(49)的输出(49a)被耦合到所述乘法器(51)的第一输入,而所述乘法器(51)的第二输入经由延迟算子(53)被耦合到所述混合电路(2)的输入节点(Vt1);所述乘法器(51)的输出经由平均算子(55)被耦合到常数算子(54);所述常数算子(54)的输出(54a)还是所述第二反馈回路(13)的输出(13d)。
CNA2009101321808A 2008-04-24 2009-04-23 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及混合电路 Pending CN1015677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290397.2 2008-04-24
EP08290397A EP2112770B1 (en) 2008-04-24 2008-04-24 Method and hybrid circuit for attenuating near-end crosstalk in a bidirectional signal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7711A true CN101567711A (zh) 2009-10-28

Family

ID=3979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321808A Pending CN101567711A (zh) 2008-04-24 2009-04-23 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及混合电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929469B2 (zh)
EP (1) EP2112770B1 (zh)
JP (1) JP2011519218A (zh)
KR (1) KR20110004885A (zh)
CN (1) CN101567711A (zh)
AT (1) ATE531139T1 (zh)
WO (1) WO20091301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389A (zh) * 2021-12-16 2022-03-22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中发射高速信号线布局实现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0304A1 (en) * 2019-11-04 2021-05-14 Elbit Systems Land And C4I Ltd. Signal crosstalk suppression on a common wi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8643A (en) * 1980-04-21 1982-11-09 Siemens Corporation Two to four wire hybrid circuit
US4715064A (en) * 1984-06-22 1987-12-22 Ncr Corporation Adaptive hybrid circuit
EP0403716B1 (en) * 1989-06-22 1995-09-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cho cancelling device providing adjustment of the echo canceller coefficients during full-duplex transmission
US5541990A (en) * 1994-07-05 1996-07-30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mpensated hybrid
US6618480B1 (en) * 1997-04-30 2003-09-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AC architecture for analog echo cancellation
JP3069335B2 (ja) * 1998-11-26 2000-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メディア多重伝送方法
JP3293029B2 (ja) * 1999-08-20 2002-06-17 株式会社マイクロエムズ 通信装置用2線4線変換回路
US6370191B1 (en) * 1999-11-01 2002-04-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error approximation in blind equalization of data communications
JP2002271481A (ja) * 2001-03-12 2002-09-20 Micro Emuzu:Kk 通信装置用2線4線変換回路
AU2002367364A1 (en) * 2001-12-26 2003-07-24 Globespan Virata Incorporated Simple adaptive hybrid circuit
WO2004114576A2 (en) * 2003-06-19 2004-12-29 Thunder Creativ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crosstalk noise reduction on twisted pair
US7366086B2 (en) * 2003-10-24 2008-04-29 Agere Systems Inc. Crosstalk reduction in a backplane employing low-skew clock distribution
US7333448B2 (en) * 2003-11-03 2008-02-19 Teranetics, Inc. Full duplex transceiver
EP2046004A1 (en) * 2007-10-03 2009-04-08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crosstal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389A (zh) * 2021-12-16 2022-03-22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中发射高速信号线布局实现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70039A1 (en) 2009-10-29
EP2112770B1 (en) 2011-10-26
WO2009130134A1 (en) 2009-10-29
US7929469B2 (en) 2011-04-19
JP2011519218A (ja) 2011-06-30
EP2112770A1 (en) 2009-10-28
KR20110004885A (ko) 2011-01-14
ATE531139T1 (de) 2011-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4007136T2 (de) Sender und Übertragungsverfahren
DE102009018705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inzufügen einer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zu einer Vektorgruppe
DE102010034722B4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über eine differentielle serielle Vollduplexverbindung
DE19742043A1 (de)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digitaler Daten mit mehreren Datentransferraten
DE102010050371B4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r Modulationsfrequenz eines Spreizspektrumsignals
CN103199808A (zh) 一种用于无源器件的互调抵消装置
CN103907290A (zh) 用于发射机至接收机抑制的阻抗平衡
CN103119851A (zh) 噪声滤波器
DE2535900C2 (de) Leitungsschal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Zweirichtungswegs
DE102015010900A1 (de) Serieller Hochgeschwindigkeitsring
EP0019755A1 (de)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Unterdrückung eines Übersprechsignals bei de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über eine Zweidrahtleitung
US20170250730A1 (en) Passive equalizer capable of use in high-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DE102014019983B3 (de) Sensorschnittstellensysteme und -verfahren
CN101567711A (zh) 在双向信号传输中衰减近端串扰的方法及混合电路
JP7046054B2 (ja) Emiが低減された同軸データ通信
DE60124067T2 (de) Hybridschaltung für Breitbandmodem
US7194037B1 (en) Active replica transformer hybrid
DE102013214825B4 (de) Verfahren zum Anpassen der Übertragungseigenschaften eines Signals
EP0948143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ignalübertragung über Stromversorgungsleitungen
DE3715594C2 (de) Anordnung zum Anschluß von Ausgangs- und Eingangsstufen einer Sende/Empfangseinrichtung
JP2008160389A (ja) 信号等化器
CN107707269B (zh) 一种射频频率补偿方法及装置
US1836810A (en) Distortion correction in transmission systems
JP2011519218A5 (zh)
DE10247208A1 (de) Brückenschaltung zur Echounterdrückung in 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