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5487B -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5487B
CN101565487B CN2009101133391A CN200910113339A CN101565487B CN 101565487 B CN101565487 B CN 101565487B CN 2009101133391 A CN2009101133391 A CN 2009101133391A CN 200910113339 A CN200910113339 A CN 200910113339A CN 101565487 B CN101565487 B CN 101565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ellulose
mierocrystalline cellulose
nitric acid
aqueous ni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3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5487A (zh
Inventor
哈丽丹·买买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113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5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5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5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5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54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是将植物纤维素原料粉碎成块状置入含铈离子引发剂的硝酸水溶液中,搅拌处理,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置入硝酸水溶液中,加入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反应单体及交联剂,搅拌下升温,恒温,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及乙醇进行洗涤,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基础原料是植物纤维素,对粘度较大的植物油及重油的吸油性能较高;所得产物既有纤维素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具备了亲油单体的高吸油性能,从而解决了一般吸油材料不能同时解决高吸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经铈离子引发后,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技术背景
作为工业血液的各种油类,在运输、更换、使用过程中,由于滴漏、泄漏、溅射等原因,会影响工作场所,污染生态环境;在石油工业的采油、炼油以及石油化工、食品工业等的生产过程及机械工业润滑油冷却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污染水环境,危害水生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在餐饮业和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大量油烟气污染大气;日常生活中洗刷厨具,含有食用油的大量废水未做任何处理流入下水道,时间久了,会腐蚀堵塞下水管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些都迫使人类亟需开发大量优良的吸油材料。
目前,国内外均有合成吸油树脂的开发,但侧重点不同,其合成原料可以分成丙烯酸酯类和a-烯烃类。由于后者价格昂贵,故多又采用丙烯酸酯类物质合成。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悬浮聚合及乳业聚合,以丙烯酸酯类物质为原料,油溶性物质为引发剂进行聚合。1966年,美国道化学公司申请了高吸油树脂的专利,日本自70年代后也开始进行研究,触媒化学公司等大公司相继申请了专利,如日本专利JP06-269664、JP07-102248等。其中,日本触媒化学公司已有100吨/年的生产装置。中国专利CN1095727中公开了一种高吸油树脂,以丙烯酸、丙烯酸酯类物质物质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乙二醇丙烯酸酯类为交联剂,以明胶、聚乙烯醇、纤维素、无机盐粉末如碳酸镁、滑石粉、磷酸钙等物质为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等为助分散剂,引发剂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如偶氮类或有机过氧化物类,通过悬浮聚合,合成出了高吸油树脂。在合成高吸油树脂时,单体体系、交联剂体系、引发剂体系、分散体系、聚合体系的任一改变都会导致合成出的高吸油树脂在性能上的不同,如吸油率的改变,以及针对不同的油性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吸油率。一般高吸油树脂,对氯代烷烃吸油率较高,一般在25倍左右,对粘度大的油如重油,吸油倍率则较小,一般只有10倍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植物纤维素浆粕或浆粕厂、造纸厂在制浆过程中由脱脂液带出而沉淀废弃的纤维素,粉碎成块状后置入含铈离子引发剂的硝酸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处理,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置入硝酸水溶液中,加入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反应单体及交联剂,搅拌下升温,恒温,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进行洗涤,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而且所用基础原料是植物纤维素,能够利用棉浆粕、木浆粕、浆粕厂等的废料,综合生产成本较低,且吸油性能,特别是对粘度较大的植物油及重油的吸油性能较高;所得产物既有纤维素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具备了亲油单体的高吸油性能,从而解决了一般吸油材料不能同时解决高吸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困难。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植物纤维素粉碎成块状,加入含铈离子引发剂的硝酸水溶液,温度25℃搅拌处理2-3小时,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纤维素,置入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025倍的铜片,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辛酯或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或甲基丙烯酸十六醇酯或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辛酯或丙烯酸十二醇酯或丙烯酸十六醇酯,加入交联剂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搅拌下升温45-75℃,恒温反应4-7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步骤a中所述植物纤维素为棉浆粕、木浆粕或浆粕厂、造纸厂在制浆过程中由脱脂液带出而沉淀废弃的纤维素,其聚合度为150-1500。
步骤a中铈离子引发剂为硝酸铈铵,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0.015-0.05倍。
步骤a中硝酸水溶液摩尔浓度为0.10-0.35mol/L,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10-25倍。
步骤b中硝酸水溶液摩尔浓度为0.20-0.45mol/L,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5-15倍。
步骤b中的反应单体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1.5-4倍。
步骤b中交联剂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0.012-0.06倍。
步骤b中铜片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0.025倍,以抑制均聚物形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为:
(1)利用植物纤维素为基材,采用悬浮聚合法,与丙烯酸烷基脂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性材料。与传统的单体聚合物制备的高吸油材料相比较,不仅使该产品的综合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由于纤维素细小的内部结构,使吸油材料吸油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2)纤维素接枝共聚物既有纤维素固有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合成聚合物支链赋予的新性能,所以,本发明利用纤维素与丙烯酸长链酯合成的高吸油材料,既有纤维素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具备了长链酯的高吸油性能,从而解决了一般吸油材料不能同时解决高吸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困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a、将聚合度为150的浆粕厂废弃棉棉纤维素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1M/L的硝酸水溶液125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废弃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2M/L的7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人20ml甲基丙烯酸丁酯反应单体,加入0.06g 1,4-丁二醇双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45℃,恒温反应7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0.7
二甲苯      12.8
大豆油      15.3
柴油        13.4
重油        17.1。
实施例2
a、将聚合度为1500的木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35M/L的硝酸水溶液10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3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木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45M/L的7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人加入6g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反应单体,加入0.22g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75℃,恒温反应6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1.5
二甲苯      14.4
大豆油      15.0
柴油        13.5
重油        17.0。
实施例3
a、将聚合度为576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25M/L的硝酸水溶液7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5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30M/L的50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15ml甲基丙烯酸丁酯反应单体,加入1.5ml丙烯酸辛酯及0.16g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75℃,恒温反应5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得到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1.3
二甲苯      12.5
大豆油      14.6
柴油        13.5
重油        16.4。
实施例4
a、将聚合度为432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15M/L的硝酸水溶液5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3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25M/L的2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20ml甲基丙烯酸丁酯反应单体,加入0.1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65℃,恒温反应4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0.5
二甲苯      11.3
大豆油      12.4
柴油        13.2
重油        15.5。
实施例5
a、将聚合度为851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30M/L的硝酸水溶液5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25M/L的4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18ml甲基丙烯酸酯辛酯反应单体,加入0.1g1,4-丁二醇双丙烯酸酯和0.1g二乙烯基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60℃,恒温反应6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2.5
二甲苯      13.3
大豆油      14.4
柴油        15.5
重油        16.5。
实施例6
a、将聚合度为551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15M/L的硝酸水溶液5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5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28M/L的50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6g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反应单体,加入0.3g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60℃,恒温反应6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2.5
二甲苯      11.3
大豆油      15.4
柴油        14.5
重油        16.8。
实施例7
a、将聚合度为176的造纸厂废弃棉棉纤维素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10M/L的硝酸水溶液8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3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14M/L的50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18ml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反应单体,加入0.2g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0.015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45℃,恒温反应7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2.5
二甲苯      13.3
大豆油      14.8
柴油        15.5
重油        16.0。
实施例8
a、将聚合度为170的浆粕厂废弃棉棉纤维素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15M/L的硝酸水溶液125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废弃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25M/L的5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人18ml甲基丙烯酸丁酯反应单体,加入0.06g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43℃,恒温反应6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1.7
二甲苯      12.8
大豆油      15.3
柴油        13.4
重油        17.1。
实施例9
a、将聚合度为1350的木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30M/L的硝酸水溶液11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3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木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40M/L的6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6g丙烯酸十二醇酯反应单体,加入0.20g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75℃,恒温反应6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1.5
二甲苯      14.4
大豆油      15.0
柴油        13.5
重油        17.0。
实施例10
a、将聚合度为656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20M/L的硝酸水溶液65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5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25M/L的60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17ml甲基丙烯酸丁酯反应单体,加入1.3ml丙烯酸辛酯和0.16g二乙烯基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75℃,恒温反应5.5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得到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1.3
二甲苯      12.5
大豆油      14.6
柴油        13.5
重油        16.4。
实施例11
a、将聚合度为952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35M/L的硝酸水溶液65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3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30M/L的4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16ml甲基丙烯酸十六醇酯反应单体,加入0.1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65℃,恒温反应4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得到吸油材料。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2.5
二甲苯      13.3
大豆油      14.4
柴油        14.2
重油        17.3。
实施例12
a、将聚合度为851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28M/L的硝酸水溶液53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5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28M/L的43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16ml甲基丙烯酸酯辛酯反应单体及0.15g1,4-丁二醇双丙烯酸酯和0.15g二乙烯基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63℃,恒温反应6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2.5
二甲苯      13.3
大豆油      14.4
柴油        15.5
重油        16.5。
实施例13
a、将聚合度为551的棉浆粕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15M/L的硝酸水溶液65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棉浆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35M/L的65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22ml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反应单体,加入0.3g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0.012g邻苯二甲基二烯丙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64℃,恒温反应6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用水及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2.5
二甲苯      11.3
大豆油      15.4
柴油        14.5
重油        16.8。
实施例14
a、将聚合度为185的造纸厂废弃棉棉纤维素5.0g粉碎成块状,置于250ml活化瓶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15M/L的硝酸水溶液80ml,在25℃下回流搅拌活化2小时后停止,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纤维素,置入摩尔浓度为0.12M/L的54ml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125g铜片以抑制均聚物形成,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20ml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反应单体,加入0.19g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0.018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搅拌下升温至48℃,恒温反应7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所得产物测定吸油倍率结果为:
油品种类    吸油倍率/(g/g)
三氯甲烷    12.5
二甲苯      13.3
大豆油      14.8
柴油        15.5
重油        16.0。

Claims (7)

1.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植物纤维素粉碎成块状,加入含铈离子引发剂的硝酸水溶液,温度25℃搅拌处理2-3小时后,除去多余预处理液,用蒸馏水洗除残余铈离子至pH=7.0,真空抽滤后备用;
b、将步骤a处理的纤维素,置入硝酸水溶液中,加入0.025倍的铜片,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辛酯或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或甲基丙烯酸十六醇酯或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辛酯或丙烯酸十二醇酯或丙烯酸十六醇酯,加入交联剂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搅拌下升温至45-75℃,恒温反应4-7小时后停止,沉淀产物并过滤,分别用水和乙醇各洗涤3遍,温度50℃下烘干,即可得到纤维素基吸油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植物纤维素为棉浆粕、木浆粕或浆粕厂、造纸厂在制浆过程中由脱脂液带出而沉淀废弃的纤维素,其聚合度为150-1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的铈离子引发剂为硝酸铈铵,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0.015-0.0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硝酸水溶液摩尔浓度为0.10-0.35mol/L,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10-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硝酸水溶液摩尔浓度为0.20-0.45mol/L,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5-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反应单体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1.5-4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交联剂用量为纤维素质量的0.012-0.06倍。
CN2009101133391A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5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33391A CN101565487B (zh)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33391A CN101565487B (zh)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5487A CN101565487A (zh) 2009-10-28
CN101565487B true CN101565487B (zh) 2011-01-05

Family

ID=41281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333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5487B (zh)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54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8372B (zh) * 2010-04-23 2014-06-11 苏州天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61729B (zh) * 2011-02-25 2013-01-16 上海交通大学 水溶性多糖与疏水性单体形成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2775558A (zh) * 2012-08-03 2012-11-14 杭州恩光合成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粉体的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66917B (zh) * 2012-08-10 2014-01-22 新疆大学 一种纤维素/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吸油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724564A (zh) * 2012-10-15 2014-04-16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木棉纤维三维网络吸油材料
CN105218763A (zh) * 2015-11-11 2016-01-06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木质纤维接枝聚丙烯酸酯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97372B (zh) * 2022-08-10 2023-09-22 威海银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吸收含油废水的纤维素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5487A (zh) 200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5488B (zh) 一种纤维素基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65487B (zh) 一种纤维素与丙烯酸烷基酯接枝共聚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Sun et 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matters in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DOM) after heat pretreatment with waste sludge
CN102344531B (zh) 一种以秸秆为基材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15355B (zh) 高吸油性树脂及合成方法
CN101891860B (zh) 一种多孔性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764B (zh) 玉米秸穰半纤维素基疏水温敏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603978B (zh) 一种纤维素基吸水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933A (zh) 一种基于地沟油的大分子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33917A (zh) 一种红麻杆/树脂复合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945B (zh) 一种麦秸秆生物基离子交换型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6789A (zh) 一种多功能两性型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Selvama et al.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by an anaerobic process enhanced with recyclable uniform beads (RUB) of seaweed species of Gracilaria
CN103333286A (zh) 一种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149A (zh) 一种多孔微胶囊吸附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Karar Utilising FTIR and gas chromatograph for optimizing lipid extraction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domestic sewage sludge and food waste
CN202936294U (zh) 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设备
Soroush et al. Microwave assisted and conventional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waste seaweed: Comparison of hydrochar properties and energy efficiency
CN101565604B (zh) 一种原位合成癸二酸二丁酯接枝纤维素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
CN105692845B (zh) 一种柚子皮天然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53709A (zh) 一种栲胶接枝共聚阳离子絮凝剂
SIAH Extraction of bio-flocculant from okra using hydrothermal and microwave extraction methods combined with a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CN102701353B (zh) 一种长支链水溶性聚合物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504161B (zh) 一种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88019A (zh) 一种利用泔水油、地沟油制备生物燃料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