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8037B - 在环锭精纺机上输入烧毛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环锭精纺机上输入烧毛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8037B
CN101548037B CN200780043293XA CN200780043293A CN101548037B CN 101548037 B CN101548037 B CN 101548037B CN 200780043293X A CN200780043293X A CN 200780043293XA CN 200780043293 A CN200780043293 A CN 200780043293A CN 101548037 B CN101548037 B CN 101548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upport
ring spinning
spinning fram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32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8037A (zh
Inventor
布鲁诺·阿姆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SLER TEX AG
Original Assignee
AMSLER TEX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SLER TEX AG filed Critical AMSLER TEX AG
Publication of CN101548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8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0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32Regulating or varying draft
    • D01H5/36Regulating or varying draft according to a pre-arranged pattern, e.g. to produce slub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02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4Yarns or threads having slubs, knops, spirals, loops, tufts, or other irregular or decorative effects, i.e. effect ya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在环锭精纺机上制备花式纱或花式股纱的装置和方法,该环锭精纺机配有至少二条捻在一起的支持纱(32),并采用拉伸机引入粗纺纤维(22)。支持纱支撑装置用于接收一个纺纱位置上的每台拉伸机的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31)。支持纱导向(38)用于在纺纱三角前设置的罗拉对的区域中输入至少二条互相有距离的支持纱。

Description

在环锭精纺机上输入烧毛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在纺纱机上,特别在环锭精纺机上制备花式纱、花式股纱的装置和方法。
众所周知,可用环锭精纺机将纱线经编程变粗,这通过有目的地在环锭精纺机的拉伸机中拉伸梳条而改变。这种效应也称为基本烧毛(Grundflammen),并由连贯伸展的单色或多色的纤维辫构成,可编程的纱线厚度达3至10cm。若导入的烧毛有其他颜色的,或在纱线或股线(Zwirn)中含有其他纤维材料的变粗,是与此不同的。在此股线由至少二条支持纱构成,且已通过一台专用设备使其相互缠绕。经导入的烧毛可以连续地、以不同的厚度、在开始或停止工作时编程。不同种类纤维材料的应用,使得相应市场需求的、不同可着色性获得多方面的、灵活的运用。二重和多重拉伸机在出料罗拉的区域中(即“Delivery Roller”)的在一个或同一个的供给点上的经控制的、经编程的、不同的或均匀的经扭转的纤维辫,这已经在前些年发表过了。以下进一步介绍一些在现有技术下已知的方法和装置。如其所示,所有的方法都基于相应优化了的装置。
在二个和多个载体纤维(
Figure G200780043293XD00011
)之间供给的经导入的烧毛,在花式-股纱机上也有的,在用其制备高支数纱线时。缺点是纱锭部分粗、生产单位小且缺少纤维吸出装置,以致不适用于生产细纱线(例如纱线支数为NM30-70)是不合适的。因此若用此方法大量制备花式纱是不经济的。
DE2321762(缩写成(fortan)DE’762)是在1973年以Braschler&Cie.公司的名称发表,涉及一种用于混合纱线的装置。在DE’762中所描述的装置可归因于该发明者以下所公开的发明。DE’762所述是混合粗纱用于生成花式纱的装置,在该装置中不需要连续的基本粗纱。所有的粗纱可以完全一样地变化,且可以同时用多于二条的粗纱进行工作。该装置具有至少二台、分别用于每条粗纱的供给机,一台供粗纱共同使用的起始供给机,一台处在起始供给机和供给机之间的、用于合并导入粗纱的导入装置,一台可用可变速度驱动供给机的工作装置和一台用来个别控制供给机驱动的控制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可用来制备花式纱或花式股纱的。其适合用来安装在纺纱机或捻线机中。该装置只限于不同的粗纱线的加工处理。为了生成不同颜色的烧毛,粗纱线由四重拉伸机间隙地或采用交替的速度输入。该装置的构造相对较复杂。
DE4041301(缩写成DE’301)是在1990年以Amsler-Iro AG的名称发表的,是归因于本专利的发明者的发明。DE’301涉及一种用来在环锭精纺机上制备花式纱的方法和装置。与原有的现有技术不同,DE’301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用来制备花式纱的、可精细控制的纺纱机。制备花式纱所必需的速度变化采用伺服电机和电子控制装置来实现。DE’301所提出的装置适用于在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发明。
DE3206431是在1982年以Zinser Teatilmaschinen AG的名称发表的,展示了一种用来制备花式纱的方法。在拉伸机的入口中梳条用至少一条长丝纱线缠绕。这种经缠绕的梳条采用拉伸机使其变形,以致于长丝纱线破裂。随后该梳条与长丝纱线碎片所绞转的粗纱线卷绕。随后这种经绞转的粗纱线在环锭精纺机上绞转成花式纱。
DE707116是在1938年以Rudolf Landwehr名称发表的,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花式纱,如起圈花线、焊接纱线或卷曲变形纱线的花式股纱纺机。在该花式股纱纺机中可以使用二个前后设置的供给机。后置的、较慢运行的供给机供给基本纤维,而前面的、较快运行的供给机供给用于确定起圈花线或卷曲变形纱线的纤维。为使基本纤维与前置供给机的纤维结合,基本纤维是由较慢运行的供给机供给的,在前置供给机的静止压罗拉上开有槽,该槽让后置供给机的基本纤维通过。该装置仅用于纤维的加工处理。
DE1149650是在1958年以“Hamel,Projektierungs-und VerwaltungsAG”的名称发表的,展示了一种用来制备具有较大的弹性延展性的花式股纱的装置。为实现该目标,需使用弹性材料作为心线,如卷曲变形纱线。心线在二个供给机之间延伸。在后置的供给机的入口前或在入口处就有以均匀一致的或变化的速度输入一条或多条可生成花式的纤维。在后置的供给机的出口之后、在去往捻线装置的路径上由于电压降低心线收缩,可产生所需要的效果。图二描述了一个用来制备具有烧毛效应的花式股纱的实例,例中使用了三个供给机。在第一供给机和第二供给机之间延伸一条弹性的心线。通过另一个供给机输入粗纱,导致在心线中由于减压在它的离开后变粗。在此涉及一种特殊装置,其直至现在没有商业化的产品。问题在于,该装置仅适用于制备上述特殊纱线。
CH519039是在1970年以“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Research Organisation”的名称发表的,展示了一种用来制备由至少二条运行中的梳条构成的、均匀一致的纱线的装置和方法。该梳条从输入点分开而输入到交会点,并在交会点处均匀一致地捻成纱线。用来实施该制备方法的装置中每一梳条均由一台拉伸机从输入点输入到交会点。此外该装置还有在梳条的交会点和输入点之间、均匀改变路径长度的装置。该发明的一种结构形式是,由一台传统纺纱拉伸机配上几组拉伸机构成,其设置使其能向纺纱纱锭的转子输送梳条。纺纱拉伸机是因此经过改动的,即在每二台拉伸机之间和在它们之间只设置一个纱锭。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只有一台拉伸机,适用于加工处理二条纱线。该装置不适合用来制备具有烧毛的花式纱。
JP11350265(缩写为JP’265)在1998年以Suzuki Sangyo KK的名称发表。JP’265主要描述一种纺纱装置,其适合用来连续地纺制不同的纱线。根据已发表的图,在一个纺纱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二个纱线辊,纱线通过纺纱位置的选择和供给器输送。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在环锭精纺机上制备花式纱,特别是花式股纱的方法和用来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提出一种装置,其适合应用于现有的、完全自动化的纺纱机,特别是环锭精纺机,有许多纱锭(通常达1200个),且其操作、纤维输入和监控均非常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提出一种装置,即根据本发明改善的精细环锭精纺机可用于许多种生态纱线(Nischengarnen),此外基本烧毛、核心纱线、具有非弹性长丝的核心纱线、结子线和其他的花式股纱效果。
另一个重点在于,提出一种装置,其在纤维断裂时不会引致有问题的纱线积聚,特别是所述纺纱位置的连续中断。
本项任务通过在独立的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发明而获得解决。
本项任务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即具有至少二种支持纱的花式股纱和由另一条纤维构成的变粗(烧毛),采用特殊的经调整的、特别是经改装的环锭精纺机制备。现有技术下适合用来制备花式纱的环锭精纺机,具有一或多个纺纱位置,每个位置均有一台拉伸机用来拉伸粗纱或多条粗纱。纺纱机的设置使其在拉伸机的某些区域可突然改变供给速度,使得构成纺线的纤维可控制地聚积。为了避免薄处,也可在某些部分进行有控制的过给料或少给料。当拉伸机不再供给纤维时,纺纱过程中断。采用一对穿经罗拉通过粗纱辊的偏转而抽取粗纱,而另一对邻近的、采用皮带辊驱动的罗拉通过带输送绷紧的皮带。在传输方向上,皮带后有一对运送罗拉,其接收带之间延伸的粗纱,并输向运送罗拉后方的纺织三角。在纺织三角中,将至目前为止平行的、互相伸展的粗纺纤维旋转成纺线,纺制中金属环(转子)在圆形的轨道(环)上绕着纱锭转动。将纺织为纱线的纤维在纱锭上的轴套上卷绕成管纱。在这种传统的环形纺纱过程中,由拉伸机生成的纤维形成真正的纺线。拉伸机的拉伸罗拉,皮带和运送罗拉具有不同的进给速度,使得粗纱的纤维均匀地互相拉伸,或者伸展。在生成花式纱时,拉伸机单个区域的绝对的和相对的进给速度会导致纤维的不连续输送并在纺线中出现变粗。然而在传统的花式纱中纤维输入不会完全停止,因为一旦停止纺纱过程要中断。
符合本发明的花式纱基本上具有二条或多条互相捻在一起的支持纱,其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性能。需要的情况下,花式纱还可以有附加的纤维,其在支持纱之间并采用拉伸机在扭转前输入。这些附加的纤维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在局部有变粗(烧毛)的形式。其他的组合也是可能的。附加纤维的输入优选采用环锭精纺机经调整的烧毛形成装置来控制。
在纺织三角区域中,一个纺纱位置的纱线成型过程中,支持纱以确定的侧向距离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持纱通过支持纱输送装置和/或通过连续的或非连续的驱动的罗拉对来输送。同时根据预先确定的顺序有规律地或无规律地采用拉伸机来加工处理粗纺纤维,并采用罗拉对来输送纺纱过程。根据应用领域和所需效果的不同,罗拉对可以是拉伸机的拉伸罗拉或是其他输送装置,如分开的罗拉对或互相紧靠的纺线导向装置。假如必要,至少一个罗拉可具有特殊轮廓的横截面,其适合用来接收、输送和/或夹紧支持纱。在一种结构形式中罗拉对中的一个罗拉有二个环形的槽,其按支持纱的距离设置,并在不对支持纱施压的情况下使其通过。
可用较简单的支持纱输入装置取得良好的结果,该装置在支持纱的运动方向上,在以支持纱绕线轴的方向有一或多个圈环,用于接收一条或多条支持纱。圈环最好是螺旋形的切口,这样,即支持纱可以方便一起地或单条输入。在支持纱的运动方向上,在圈环下方有一分离器,其在工作时位于在支持纱之间,支持纱间互相保持确定的距离。需要的话,分离器的结构设计成适用于插入轴套,轴套由如陶瓷或其他的合适的材料构成。通过用不同直径的轴套可以方便地调节支持纱间的距离。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持纱输入装置在每个纺纱位置有用于调节支持纱的相对距离的偏心轮。偏心轮可以绕着一条轴线转动,该轴线与支持纱大致垂直,偏向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在大约每个环锭精纺机的拉伸机的上方具有一个或多个载体装置,用来接收支持纱的纺线绕制线轴。在该载体装置的设置与纺纱装置现有的元件,特别是移动鼓风机以及粗纱绕制线轴是没有冲突的。至少二条支持纱,在纺纱三角区域中,分别由一台拉伸机通过纤维输入有控制地输入。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在纺线绕制线轴上,各自卷绕二条或多条支持纱,这样一来,在每个纺纱位置处必需的支持纱绕制线轴的数量减少至一个。需要的话,也可以再侧面、前后、上下或相邻设置二个或多个纺线辊,而不是一个,每个纺线辊上仅有一条支持纱,当然这样的设置费用高且对场地的需求大。
与传统的环形纺纱纱线不同,通过拉伸机导入的纤维通常不再具有支承功能,支持纱完全地或部分地取代了它的功能。由拉伸机输入的纤维主要用于产生效果,如在视觉上变粗或用于产生颜色的变化,或用于改变现有的纱线的物理性能。与传统的环形纺纱过程不同,通过拉伸机纤维输入,且根据所需的效果完全地或部分地禁用,或关闭。
为了避免在支持纱断裂时造成不需要的支持纱的聚集,可以安装控制装置,如纤维监控体系,用来在支持纱断裂时,自动地断开该纺纱位置的支持纱输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装置具有通过支持纱的平衡杠杆,与分离装置有效相连。假如现在某处纺纱位置上,成对的方式输入的支持纱中有一条断裂,那么平衡杠杆偏转,通过分离装置也可控制地断开第二条支持纱的输入。此外控制装置最好设计为,即支持纱可方便地穿过,例如其从前面向后面输入,在此用一个楔形物可将纱分离到平衡杠杆的二侧,并到达其应处于的位置。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控制装置是这样装置的,即支持纱在纤维断裂时保持在原位置,并中断输入。然而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更方便的是,控制装置这样设置,即在支持纱断裂时,也分离残留物,支持纱的自由终端卷绕到支持纱的线轴上。这样可以减少因自由的支持纱引致的工作故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二个附加的纤维辊通过根据本发明所构成的纤维输入和控制机制,在运行方向上至少二种支持纱输入到在运送罗拉前。支持纱在运送罗拉之间通过和然后到达纺纱三角,在此其随着转子和管纱的转动成为一条纱线和然后卷绕在管纱上。根据实施方案,支持纱主要是通过驱动的运送罗拉或其他的辅助装置输送。支持纱通过纤维输入设置和保持距离,即采用拉伸机所输入的纤维,在其在纺纱三角中捻在一起以前,至少在某些范围内到达支持纱之间。这使得采用拉伸机所输入的纤维在纺纱三角中成为要生成的纤维的组成部分。根据纤维用拉伸机输入的方式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效果。例如,在连续的输入时获得一条纤维,其由二条支持纱和均匀一致由拉伸机所输入的纤维构成。在此纤维的总厚度为支持纱厚度和经拉伸机所输入纤维的量的合计。在改变采用拉伸机所输入的纤维的量时,获得的纱线的厚度也改变。通过突然的改变拉伸机所输入的纤维量可以获得不同长度和构成的烧毛。也有这种可能性,拉伸机的纤维输入完全地中断,所获得的纱线就只是由支持纱构成。其他的参数还线轴括输入速度和质量流。拉伸机本身,至今为止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输送纤维的,根据所要达到的纱线的效果,获得了第二种功能,如用来生成纱线效果。
接收支持纱的接收器线轴的设置和安装(准备)优选在现有的粗纱安装以下、拉伸机以上。这样可以避免移动鼓风机的妨碍。另一个优点在于,这些原件可以这样的形式方便地装入到纺纱机中,而不必做大的改动。
导向分离器确定了载体圆柱体的长度方向的所设置的接收器线轴的位置,使得相对于载体圆柱体的无接触的停放位置成为可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的载体圆柱体(给料圆柱体)支承支持纱线轴,该载体圆柱体以相对拉伸机的运送罗拉可调节地正向驱动。支持纱线轴(接收器线轴)沿着套筒平面、至少区域性的直接处在至少一个载体圆柱体之上或与其有效连接。例如,支持纱线轴可同时处在二个前后相连的载体圆柱体上。接收器线轴由导向分离器支持和输入。在需要时,导向分离器有其他的用于支持纱线轴的输入装置,其合适用来接收一种轴,或支持纱线轴的轴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二个相对设置的导向分离器有与载体圆柱体大致径向斜地或垂直地向上运动的输入槽,其以轴向方向互相设置,合适用来安放支持纱线轴的轴。在需要时,输入槽的后面、载体圆柱体远端的区域为鞍形表面,在该表面中载体线轴的轴可放到停放位置,使得支持纱线轴不再与载体圆柱体有效连接。上述的载体圆柱体的设置方法有助于现有花式纱纺纱机的改型,因为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节约空间。
在需要时,在拉伸机的载体圆面积柱体和的运送罗拉之间可以有可变动的插入区域,用于调节支持纱的压力和拉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持纱的压力通过置于载体圆柱体前面的、与载体圆柱体平行的或斜着的弓形板得到抵消。在展开支持纱时弓形板的部分区域与纱线有接触。弓形板的该区域宽度与一个支持纱线轴宽度大致相同。特别是当弓形板以与载体圆柱体的轴成一个角度安置时,可以抵消支持纱的压力。在需要时,弓形板可与触发机制有效连接,通过该机制,可将支持纱线轴方便的用一个把手从停放位置处取出后放到工作位置中。触发机制对支持纱线轴轴颈的两侧起作用时,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载体圆柱体最好成对的、前后相连的、按与纺纱机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与纱锭垂直的)方向设置。根据机器类型不同,可以将载体圆柱体,仅在一定范围内排列或按纺纱机的全长排列。
载体圆柱体最好使用侧面驱动,且基本上以恒定的速度转动,该速度由所属拉伸机的运送圆柱体输入速度相对确定,这样可以保证支持纱的最佳输入。考虑不同的条件情况和纱线压力的计算,驱动速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节(如+/-5%)。在需要时,载体圆柱体可以不连续地方式驱动,避免载体纤维在拉伸罗拉对(如有环形槽的罗拉)中被夹紧,并由转子和管纱的拉伸方向对拉伸起作用。这种形式的设计,使得在环锭精纺机上的生成起圈效果、中继效果和结子线效果成为可能。
载体圆柱体也可由多个部分构成,各个部分在终端互相有效连接。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灵活性,如改安装或发生磨损时。也可以随意地按所要加工处理的支持纱来确定载体圆柱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载体圆柱体的部分采用连接元件有效连接,其同时用作为轴承元件,在此其具有旋转对称的外表面并平放在一个或多个相对于纺纱机的所支持的输入辊上。为了达到提高牵引的目的,载体圆柱体可具有提高牵引的表面,如表面可以有沟纹或涂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叠加接收器线轴,也就是含有二种或多种平行放置的载体纤维。在需要时,可以在接收器线轴上准备一或多对支持纱。从而多处纺纱位置只服务于一个接收器线轴。这样做的优点是可减少必需的支持纱线轴的数量。另一个优点是对于空间的要求很小,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专于棉花的环锭精纺机,该机器的间距(在各个纺纱位置之间的距离)非常小,该距离大约为70-82.5mm。假如有较多的空间,那么可以用二个单个的支持纱线轴来代替多重的支持纱线轴。在拉伸机的运送罗拉和至少一个给料圆柱体之间的确定的并条机控制了所期望的张力,并抵消了压力波动。
一个实施方案中有一种设置在拉伸罗拉区域中的支持纱导向。支持纱导向通过一个支架固定在环锭精纺机的粗纱转变架(Vorgarn-Traversieprofil)处。这保证了支持纱和粗纱的最佳同步。
另一方面,采用纤维监控体系而对支持纱进行积极监控,最好将其设置在运送圆柱体之前。通过纤维监控体系检验,是否所有对于纺纱过程必需的支持纱是有效存在的。假如缺少一条支持纱,那么就中断纺纱过程,如通过有控制地禁止其余的支持纱的输入或反转接收器线轴的驱动。纤维监控体系通常包括纤维传感器和纤维分离装置,其在接收器线轴和载体圆柱体的运送罗拉之间与支持纱一起共同起作用。其位置的设置应优先考虑与纤维材料流的同步,即与纺纱机的拉伸机所输入纤维材料一致,这样可以-例如-优化烧毛的形成。
纤维传感器的一种机械实施方案中,采用纤维预压力工作。通过采用一个通过弹簧预先张紧的、可向左和向右同时对称地偏转的杠杆,控制纤维的存在,通过纤维由于预应力而保持杠杆在中间位置。假如缺少二条载体纤维中的一条,余下的纤维的预应力可以使得杠杆偏转并中断余下的纤维。不保证载体纤维,即不纺织错的纱线。在需要时,可用合适的对中元件以确定的方式来调整杠杆的中间位置,保证直至达到一定的偏转力。在一种结构形式中,采用磁铁来达到该目的,磁铁在中间位置施加一个力到杠杆上,该力足够大,使得杠杆本身在振动或摇动时不会不可控制地偏转的。力的大小在该结构形式中,可通过如磁铁和杠杆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符合本发明的纤维传感器其最大的优点是其方便的(支持纱)可穿入性。其他的结构形式也是可能的。主要方面在于对于在运行中的纺纱机,支持纱应可以方便地穿入。
在需要时,支持纱导向装置在拉伸罗拉的区域中的距离和/或定位中是可精细地调节的。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其位置是在粗纱转变架(Vorgarn-Traversieprofil)处变化地(侧面地偏转)或参照于运送罗拉固定地设置的。
用于构成花式纤维的最好通过经改进的基本烧毛装置输入。这有一个用于所期望的烧毛形式的种类和烧毛顺序的可编程的控制。一个特征是,在一个经匹配的拉伸机的进给运动中在起动和在停止时采用经匹配的坡道。根据目的的不同,在开始时加速输入,在形成烧毛后不仅要停止给料拉伸机,而且还要旋回一些,使得尖端处于运送圆柱体的夹紧点的范围中的残余纤维,不夹杂在烧毛之间从而污染纤维。如所示,纺纱机在正常的生产模式(运行状态)下的正常的纺纱操作简便。对于工作模式“经注射的纱节”有二个元件需单独处置,每个纱锭静止和一个又必须是可继续纺织的。特别是运行中,在纤维断裂和清除时,三个和四个圆柱体纺纱机会出现问题,因为用于每二个纱锭同时在压力下有摆动载体,单个的压力罗拉是不可取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基于此,即解决这问题。特殊的运送圆柱体(压力罗拉)在摆动载体二侧均有取走装置,如以偏心托管的形式,其可以在主动的状态中单个地取走压力罗拉,而第二压力罗拉可继续在正确的位置中进一步工作。从而达到可在所有运行过程中中断每个纱锭的目的。
如上述,符合本发明的花式纱装置,在通常情况下不属于商业上通用的环锭精纺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将其设计为组合构件的形式,可用来改装商业上通用的环锭精纺机。该组合构件主要包括用来接收每个纺纱位置的拉伸机的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的支持纱支撑装置。此外组合构件还含有一个在支持纱支撑装置上所确定的支持纱导向,其用来在纺纱三角前设置的罗拉对的区域中至少二条互相有一定距离的支持纱的进料。组合构件的支持纱导向可以具有内导向,其用于在纺纱三角前的支持纱的偏转。内导向可根据应用领域和环锭精纺机的不同,以罗拉、弓形板或偏心轮或作为有E-形的横截面的元件的形式出现。在一个组合构件的实施方案中支持纱支撑装置具有以环锭精纺机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围绕着它的长轴可转动、经驱动的载体圆柱体,其在纺纱过程期间与至少一个纺纱位置的支持纱线轴有效连接。载体圆柱体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在纺纱过程期间与支持纱线轴的外表面有效连接。其他的实施方案也是可能的。在需要时,每个支持纱线轴有一个取走装置,其用于在支持纱线轴和载体圆面积柱体之间的有效连接的暂时中断,通过支持纱线轴而断开驱动。取走装置可以绕着载体圆柱体或设置的另一个轴转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具有弧形的横截面。载体圆柱体,由多个标准部分构成的,它的终端直接互相地或通过中间元件有效连接,该圆柱体的长度可灵活地依据环锭精纺机的不同而调节。中间元件可用作为不转动的轴承的部分。在一个组合部件的实施方案中,每个支持纱线轴的支持纱支撑装置具有二个互相有一定距离的导向分离器,基本上是垂直于载体圆柱体的,这样,两者之间可设置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其在工作时与沿着外体线的至少一个载体圆柱体有至少暂时的有效连接。导向分离器可具有槽式导向装置,其用于接收支持纱线轴的轴,并与载体圆柱体轴向地设置的。载体圆柱体可用于驱动多个纺纱位置的支持纱线轴。
在需要时,可以在支持纱线轴上卷绕多对或多组支持纱。这样可减少支持纱辊的数量,或同时从多处纺纱位置处服务一个支持纱辊。然而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在支持纱断裂时会出现问题。对于卷绕多对或多组支持纱需具有相应经匹配的卷绕装置,其具有卷绕头且允许必要数量和支持纱对或组卷绕到支持纱线轴上。在需要时卷绕头是这样设置的,即多种支持纱之间的距离相对可调节。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根据以下的附图得到更清楚的解释。附图是示意性的和简化地示出的:
图1根据本发明的经改进的环锭精纺机的正视图;
图2根据图1的环锭精纺机的侧视图;
图3根据图1的环锭精纺机的透视图;
图4支持纱导向和监控装置的三维视图;
图5支持纱导向和监控装置的功能图;
图6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经简化了的纤维输入装置的斜前视图;
图7图6的细节图D;
图8环锭精纺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图9根据图8的环锭精纺机的截面图;
图10根据图8和9的实施方案的细节透视图;
图11根据图8和9的实施方案的细节侧视图;
图12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斜前视图;
图13根据图12实施方案的斜下视图;
图14图13的细节图E;
图15另一个有L形支撑的实施方案;
图16二个L形支撑;
图17第一支持纱导向装置;
图18第二支持纱导向装置。
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环锭精纺机1的正面(图1)、侧面(图2)和透视示意图(3)的纺纱位置2的拉伸机3。纺纱装置1通常具有许多相邻设置的纺纱位置2,每个具有一个或典型方式地二个上述种类的纱锭(未更清楚地图示出)。纺纱位置2具有相应数量的拉伸机3,其通常在环形纺纱时用作为所要加工处理的纤维的唯一的输入。然而拉伸机3的功能在本发明中是复杂地变化的,在此其初级地应用于效应的生成和不再是初级的纤维进料器。
经示出的拉伸机3具有对称的具有成对方式设置的第一和第二进料罗拉4、5的构造,进料罗拉通过第一驱动轴而驱动。在此第二进料罗拉5二侧地在悬臂架处7设置和通过这在纺纱过程期间采用弹簧力对着第一进料罗拉1而挤压。拉伸机3具有每对第一和第二进料罗拉8、9,通过它们所要加工处理的纤维通常驻机构离开拉伸机,在纤维纺织前离开。第一对进料罗拉8采用第二驱动轴10驱动。第二对进料罗拉9间接地通过第一进料罗拉8驱动,在此其也采用悬臂架7对着第一进料罗拉8挤压。在需要时取走装置,如以楔、偏心轮或杠杆机制的形式具有的,采用它们第二进料罗拉9可单个地暂时地从第一进料罗拉8取走,在此期间相对设置的罗拉进一步有作用联系。在进料罗拉4、5和供给罗拉8、9之间通过第三驱动轴12驱动第一传动带13和通过第一传动带13而设置被除数动驱动的第二传动带14。第二传动带14也在悬臂架处设置,其在纺纱工作时有弹性地对着第一传动带13挤压。第一传动带13通过第一传动带罗拉15和第一传动带输入16在此主要采用三角横截面而撑开。第二传动带14在它的后面的区域(后运行着的)通过被动驱动的第二传动带罗拉18而偏转,其也设置在悬臂架处。在前面的区域中它们通过第二传动带输入19而撑开,其也设置在悬臂架处。传动带输入16、19是这样设置的,即其在纺纱工作中互相挤压传动带13、14。在所示出的示意图中各个对于第二出现的部分对称地设置在悬臂架7处,然而其部分地通过这而覆盖和所以只有各别的是可见的。
在拉伸机3上方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二个粗纱辊20侧面地互相相邻地设置,从它们粗纱21展开和通过偏转22通过给料罗拉4、5而输入到拉伸机3中。粗纱辊20通常在拉伸机3上方在支架或辗开支架(参比图8和9)处垂直悬挂地破裂的。
在拉伸机3和粗纱辊20之间可看到一个支持纱支撑装置,其用于接收在支持纱线轴31上卷绕了的支持纱32。支持纱线轴31是多重的。这意味着,每个支持纱线轴31都平行地互相卷绕二或多种支持纱32,以致于只必需较少的辊。在所示出的结构形式中支持纱支撑装置30线轴包括二个绕着它的长轴转动的经驱动的支持纱圆柱体(支持纱槽)33,其相继地平行于机器长度方向(y-方向)设置的。这些支持纱槽33优选方式地伸展通过多处纺纱位置和所以同时驱动多个支持纱线轴31。支持纱线轴31至少在纺纱工作期间与支持纱辊31有作用联系。随着支持纱辊33的转动支持纱线轴31以恒定的圆周速度驱动,以致于以合适的速度和经控制的压力而给出支持纱。支持纱辊33同时阻止了不期望的过进料和用于控制支持纱32的压力。在需要时支持纱辊33的驱动是这样设置的,即支持纱的相对于纱锭速度的,或(中间的)供给罗拉8、9的速度的相对输入速度以一定公差范围,如+5%至-5%可调节的。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支持纱辊33用作为用于支持纱32的偏转,该支持纱从支持纱线轴31放出和通过拉伸机3的供料罗拉8、9在纺纱三角50前输入纺纱过程中。在需要时支持纱辊33具有牵引提高的表面,如以沟纹或涂层的形式,从而保证了支持纱32的均匀给出。
从轴向方向看支持纱线轴31二侧都有导向分离器34,其确定支持纱线轴31与支持纱辊33的轴向位置。导向分离器34具有弓形的开口35,其主要以角度α径向于支持纱辊33设置的和合适用来输入支持纱线轴31的轴辊36。支持纱辊33通常伸展通过多处纺纱位置和适合用于同时驱动多个支持纱线轴31。导向分离器34在弓形开口35和后端的区域中具有支座37,其适合用来接收支持纱线轴31的轴辊36,以致于支持纱线轴31与支持纱辊33不再有作用联系(静止位置)。
在图2和3中所示出的支持纱线轴31处在这个静止位置(参见图2右),其他处在与支持纱辊33的作用联系(参见图2左)。
在图2和3中可良好地获知,支持纱32围绕着支持纱辊33从支持纱线轴31取走。所示出的实施方案具有用于拉伸机3的每侧分离的支持纱线轴31,其具有第二个平行卷绕了的支持纱32。每个支持纱线轴31可设置经驱动的支持纱圆柱体33,其沿着外体线支持支持纱线轴31和掺杂支持纱的给出。支持纱辊33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主要在本身的高度相继(x-方向)断裂。以x-方向看的在后面所设置的支持纱线轴31的支持纱32用于右边的纺纱位置的供给和前面所设置的支持纱线轴31的支持纱32用于左边的纺纱位置的供给(参见图3)。用于支持纱线轴31的支持装置31是这样构成的,即其后来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可安装入所生成环锭精纺机中,而没有不利地影响它的功能。支持纱线轴31的其他设置和轴承导致相当复杂的构造和这样导致装置的昂贵。
根据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有这种可能性,即不用二个分开的支持纱辊而只用唯一的一个支持纱辊。所示出的实施方案的支持纱辊33可逆转地捻在一起(图2左侧:反时针方向;图2右侧:顺时针方向)。在支持纱线轴31的支持纱32围绕着支持纱辊33取走后,其输入一个支持纱导向装置38。对于支持纱导向装置38与应用领域有关地涉及方便的纱线输入或,如在此所示出的那样,涉及纱线输入-和监控装置38。在需要时有其他的纤维输入。监控装置38用于保证安全,在纺纱工作中总是有二种支持纱32,在此其是这样构成的,即在支持纱32断裂时其他的支持纱32的输入也中断。支持纱导向装置38是这样构成的,即支持纱32在一条纤维给出区域52中以确定的距离a(参见图4)互相输入到纺纱过程中。支持纱导向装置38可以这样构成,即距离a是可以调节的。
图4以经放大的示意图示出由图3构成的详细情况C。为了认识拉伸机3具有给料罗拉4、5,进料罗拉8、9和在其中设置的传动带13、14。各个地上部的、被动驱动的进料罗拉4,供给罗拉9和传动带14是在向上可旋转的悬臂架处固定的。纱线输入和监管装置38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采用一个支撑40在侧面可偏转的横夹板41处破裂,采用该横夹板纱线输入装置38,以及在拉伸机3后所设置的粗纱输入(陶瓷输入)24,可侧面地来回运动(用箭头F示意性地示出)。这样就克服了不均匀的供给罗拉8、9的磨损。在需要时纱线输入装置24、38也可以固定地设置的。对于横夹板41涉及一个支撑,其通常设置在拉伸机后平行于机器长度方向运行的。纱线输入和监管装置38的功能在图5中更清楚地得到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种类的纱线22典型地具有至少二个互相绞转的支持纱32,在这些纱线之间由拉伸机3构成的其他的纤维21是编织的。其他的纤维21可以以烧毛23(局部变粗)的形式或连续地捆扎。
为了制备结子线支持纱可从拉伸罗拉去耦,通过拉伸罗拉用切线旋转着的槽(未详细图示出)装置的,在此设置支持纱。旋转着的槽减少了局部的牵引。为了减小磨擦和为了使无问题的相对运动成为可能,槽的内面可具有减小磨擦的涂层。另外或作为补充在槽中可设置分开的辊,其可与拉伸罗拉无关地转动。在这种情况下支持纱导向38不动地设置的和侧面地不进行偏转或拉伸罗拉8、9与横夹板一起偏转。
图5以正面视图(x-方向)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械的支持纱导向-和监管装置38。图示出的实施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即支持纱21可快速地和方便地从前面沿着第一和第二纤维输入区域(纤维输入路径)51穿过。特别地在具有大量纱锭数量的环锭精纺机器时这对于经济地工作是特别重要的。支持纱导向装置38是这样构成的,即支持纱32以一定的距离给出。输入装置可这样构成,即距离是可调节的。
与装置的使用领域有关地支持纱的有效的监管采用纤维监管体系38是重要的,以致于在一种支持纱32断裂时其余的支持纱不再进一步输入和导致纺纱过程的故障。检验纤维监管体系38,是否所有的用于纺纱过程所必需的支持纱32都有效地存在的。假如缺少支持纱32的一种,那么将导致纺纱过程的中断,这样余下的支持纱32的输入也有控制地禁止和返回到所属的支持纱线轴上。纤维监管体系通常具有纤维传感器和纤维分离装置,其在接受器线轴和载体圆柱体的供给罗拉之间支持纱一起共同起作用。位置优选以纤维材料流这样同步化,即采用纺纱机的拉伸机所输入的纤维材料的捆扎用来最佳化烧毛的构成。所示出的纤维传感器38的机械实施方案采用支持纱32的预压力工作。纤维传感器38具有基板44和采用弹簧(未图示出)预压的围绕轴42可转动的经支承的杠杆43。因为杠杆43可向左(图5b)和向右(图5c)均匀对称地偏转,所以可控制支持纱32的存在,这通过支持纱32随着它的预压力杠杆43保持在中间位置(图5a)。现在缺少的是,如图5b和5c所示出的那样,二种支持纱32中的一种,其余的支持纱的预压力是足够的,杠杆43是这样偏转的,即中断余下的纤维。在此所示出的结构形式中杠杆43具有切削楔(Schneidklingen)44,其分离支持纱32。通过断裂支持纱32而保证不纺织错误的纱线。在需要时杠杆43的中间位置43采用合适的对中元件以一定的方式而保证直至达到一定的偏转力。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采用磁铁达到,其在中间位置施加一定的力到杠杆,该力是足够大的,杠杆本身在振荡或振动时可有控制地偏转。力的大小可以在这实施方案中例如采用磁铁和杠杆之间的距离而调节。
图6从斜前面和上面示出了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环锭精纺机1的实施方案。图7示出的是由图6构成的细节。对于共同的描述在图1至4上示出了。与根据图1至4的实施方案不同在图6和7中所示出的变化方案中具有一种简化了的支持纱导向装置45,其由具有二个相邻设置了的支持纱导向通道47、48的输入元件48-6构成。在此输入元件是一件地构成的和具有基本上E-形的横截面。在需要时支持纱导向装置46是这样构成的,即在支持纱导向通道47、48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在支持纱32断裂时纱线输入不中断。这有这样结果,即通常只可加工处理结实的支持纱,其不断裂。其他的情况下昂贵的手动控制是必要的。支持纱导向装置46通过支撑40而在横夹板41处固定和采用采用这在工作期间以y-方向来回运动,从而供给圆柱体8、9均匀地磨损。输入元件46在基底49上设置,其优选由塑料构成。基底是这样构成的,即其可灵活地和方便地固定在支撑40上,如通过阻止或夹紧。支持纱导向装置46优选由耐磨的材料,如陶瓷或硬质金属构成。该装置可进一步简化,当支持纱导向装置46不是横夹板上设置而是设置在固定位置上时。
图8示出的是一个由根据本发明的环锭精纺机1的另一个实施例构成的断面,该环锭精纺机具有多个互相紧邻设置的纺纱位置2。图9、10和11示出了由根据图8的装置构成的部分和断面。在图9中可获知支持纱支撑装置30和拉伸机3的一部分,线轴包括它的驱动轴8、10、12和悬臂架7的支撑条11。图10和11以透视图(图10)和侧面视图(图11)示出在二个载体圆柱体31上方在二个导向分离器34之间的支持纱线轴31。
如由图8获知的那样,纺纱装置1具有相关于yz-平面的对称构造。具有支持纱线轴31的支持纱设置在生成的粗纱插口25下方用粗纱辊20通过拉伸机3而设置。以长度方向(y-方向)沿着环锭精纺机1运动着的移动鼓风机(未图示出)的损害是可避免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这种组成部分可以以这种类型和方式方便地构成生成的纺纱机1,而不必对其进行大的改变。
一个或多个以可调节的对于拉伸机3的供给罗拉8、9的比例经有利驱动的载体圆柱体(进料圆柱体)33携带用于支持纱的支持纱线轴31。载体圆柱体33优选地成对方式地相继地和平行于纺纱机1(横向着纱锭)的长度方向(y-方向)设置。如可获知的那样,载体圆柱体33基本上通过纺纱机1的整个长度而展开,这使得方便的成本低廉的构造成为可能。每二个互相有一定距离相继设置的载体圆柱体33用于接收支持纱线轴31,在此其在载体圆柱体上沿着外体线平放。在支持纱线轴31之间垂直(xz-平面)设置的导向分离器以长度方向(y-方向)设置支持纱线轴31和阻止研磨本身。在此导向分离器二侧地主要具有径向设置的输入槽35,其适合用来接收支持纱线轴31的轴承轴(轴)36。在此输入槽35斜向上运动。输入槽35在后面区域具有一底座,其用来在静止位置接收支持纱线轴31的轴承轴36,在此支持纱线轴31不再与载体圆柱体33有作用联系。载体圆柱体33优选地侧面地通过驱动工作(未更清楚地图示出)可逆地驱动和基本上以恒定的速度转动,以致于保证从支持纱至纺纱位置2的均匀一致的输入。为了达到提高牵引的目的,在此载体圆柱体具有以沟纹的形式的提高牵引的表面。在需要时接收器线轴是多重的。这提供了这优点,即可减少必需的支持纱线轴的数量。一个优点在于,所示出的支持纱线轴31的的装置只需要非常少的地方,以致于该装置本身适合于用于棉花所具有环锭精纺机,其具有约70-75mm的非常窄的分布(在各个纺纱位置间的距离)。拉伸机3的构造基本上相应于图1-4所示的和所以不再进行解释。
每个支持纱线轴31都设置成经驱动的支持纱轴33,其支持支持纱线轴和掺杂支持纱(在此未图示出)的给出。支持纱围绕着支持纱轴33从支持纱线轴31去除和输入到支持纱导向装置38中。在此对于支持纱导向装置38涉及纱线输入和监管装置38,其保证了在纺纱工作中所有必需的支持纱都是存在的,在此其是这样构成的,即在支持纱断裂时其他的支持纱的输入也中断。在一定的应用时,其可以应用方便的支持纱导向。纱线输入和监管装置38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采用支撑40在侧面可偏转的横夹板41处是合适的,采用纱线输入装置38以及在拉伸机3后面所设置粗纱输入可侧面(y-方向)来回地运动(其他的实施方案根据应用邻域也是可能的),以致于避免了进料罗拉8、9的不均匀的磨损。
如特别地由图9获知,在每二载体圆柱体33之间设置有一直梁29(在此作为成型板构成),在此处导向分离器34,如通过插入安装而固定。在此载体圆柱体33由经条压的铝铝材的部分54构成,其在它的末端采用连接元件55而有效地连接(一起共同连接)。连接元件55同时用于相对于载体(悬臂)56的载体圆柱体的无转动的轴承结构和用于驱动电动机的传输。载体56以有规律的距离(在此只是用于了解)相应于部分54的长度在环形粗纺机1处设置。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连接元件55作为压铸零件构成,其用于驱动电动机的传输至少区域方式地射砂造型地具有部分54的轮廓。连接元件55同时用作为载体圆柱体33的轴承工具。出于这目的其具有外轴承面58,其在对此所具有轴承位置59中支承载体56。对于轴承位置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涉及在载体的上部区域的开口,在此设置辊(没有标)。在需要时载体圆柱体33的驱动与载体56成一整体。
由图10和10获知,如何在此作为压铸零件所构成导向分离器34在长条29上设置的和采用采用夹紧连接39在任意位置处固定。也可以良好地获知,如何支持纱线轴31的轴承轴36在一个载体圆柱体33中基本上是以径向运行着输入槽35设置的,以致于支持纱辊31以它的外壳在载体圆柱体33上支承。在导向分离器之间可有退刀装置,采用该退刀装置在支持纱线轴31和载体圆柱体之间的有效联系可方便地暂时地中断,而不必在它的静止位置中在底座37中提高支持纱辊31。退刀装置57在此作为半壳层由具有基本上是弧形的横截面的塑料构成。退刀装置57在载体圆柱体上夹紧和可采用操纵手把绕着载体圆柱体33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在第一位置中支持纱辊31处于与载体圆柱体33有作用联系。在第二位置中具有弧形横截面的退刀装置57的区域至少区域方式地在支持纱线轴31下移动,以致于这不再与转动着的载体圆柱体33结合。
图12和13从斜上方(图13)和斜下方(图12)图示出纺纱装置1该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图14示出了由图13构成的细节E。纺纱装置1很大程度上相应于上述的根据图1-11的实施方案的纺纱装置1,以致于对于所有描述都注意到此点。与上述的实施方案不同的是在此所示出的实施方案具有支持纱导向60,其支持纱32以互相确定的距离a以运行方向在拉伸机3的供给罗拉8、9后面,在由拉伸机2构成的粗纱22的出口点的区域中输入纺纱三角50。在需要时支持纱导向60这样构成,即距离是可调节的。在此粗纱输入60通过支撑60而与横夹板41有效联系的和采这种周期性地侧面地(y-方向)偏转,这样拉伸机2的罗拉不一侧地磨损。与应用领域相关地其可固定地设置。所示出的支持纱导向60具有外输入62和内略多于入63。外输入62围绕着拉伸机2操纵支持纱32和内输入63用来真正地向纺纱三角50输入。在此内输入作为弯形物构成,其绕着轴64通过调节螺旋65以角度和校准可调节地设置的。对于内输入63也可围绕着陶瓷元件或围绕着罗拉,如一个或多个具有或没有环绕着的槽的罗拉。在需要时内输入63是这样构成的,即在支持纱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例如在此内输入63具有二个分开的导向装置,它的距离是可变动地可调节的。所示出的调节螺旋具有这优点,即其可非常方便和快速地穿过。另外或补充地可应用具有主要为E-形的或其他的横截面的导向装置。外输入62也设置在轴64处。内输入63至少具有基本上为E-形式的横截面,其用来输入支持纱。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内输入63绕着轴64可折叠地设置的。在需要时在支持纱导向的区域中有一有效的纤维监管装置(如根据图4),其在支持纱32断裂时有控制地中断支持纱导向流。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在需要时每个纺纱位置2相对方便地可加工处理多于二种支持纱32。出于这目的可能必须匹配支持纱导向60。
在图12和13中示出的是支持纱保持装置30的支持纱圆柱体33的驱动70。每个载体圆柱体54是与带盘71有效联系的,该带盘在此通过马达73的传动带72对向地驱动。支持纱保持装置30可以非常方便地用接收另外的盘线轴(未更清楚地图示出)进行装备,在此去除导向分离器和传动带72这样围绕带盘71设置,即这些可同时驱动。然后载体纤维或增强纤维可以以盘线轴的形式非常方便地用心良苦它的外壳面放在在支持纱圆柱体33上和由此驱动。
图15示出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实施方案。二个拉伸机70是可正确评价的,其侧面地互相有距离地在拉伸机保持盘69处设置。在此在拉伸机70之间二个基本上为L-形的支撑71设置在前端,每一个支持纱导向装置72、73侧面可调节地(y-方向)消耗。通常在二侧上使用相同的支持纱导向装置。然而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二个不同的实施方案72、73。支撑71在它的后端处向上可转动地在基底74处使用。图16示出具有支持纱导向装置72、73的L-形的支撑71,以及以经放大的示意图的基底74。支撑71在右边的图像一半中例如是向上翻转地示出的,从而在其下方所处的元件的视线变得更好是可能的。基底74又在夹子75处设置,采用该夹子基底可根据实施方案在横夹板装置处或另一个环锭精纺机的区域(未进一步图示出)设置。在此在夹子的后部区域以可转动的辊68的形式设置的支持67,其在重的载体或一侧的负载时可有助地接收力矩。
也获知向前展开的以约T-形式的路径76,其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在它的前端具有一侧面展开的横梁77,该横梁又用来接收二个粗纱输入元件。臂77与粗纱输入元件78一起在拉伸机70(参见图15)的罗拉之间嵌入,在此其与支持纱导向装置相关地最佳对准粗纱。在需要时粗纱输入元件78和/或支持纱导向装置72、73相对于它们的支撑71以横向和/或以长度方向可调节地设置的。在此粗纱输入元件具有向上开口的、V-形输入通道79。其他的构成也是可能的。
图17以经放大的示意图示出一种支持纱导向装置73。在此支持纱导向装置73具有以约C-形式的基底80,在该基底处在上方区域中设置有螺旋形的圈环81。在圈环81的下方设置有经多重折叠的输入棒82,其在纺纱工作中嵌入在二个载体纱之间和这二种支持纱互相侧面地有距离的。侧面距离可通过输入棒82的厚度而调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输入棒82正是这样构成的和适合用来接收具有不同的外径的套管(未图示出)。套管优选的方式是由耐磨的材料制备的。支持纱通过圈环81而输入和然后在每侧引入到套管中,以致于套管的直径与支持纱的相对距离是互相确定的。支持纱导向装置73优选地由金属或塑料制备。根据支持纱的数量和设置可以有多于一个的输入棒82。所示出的实施方案可成本低廉地由金属丝(输入棒和套管)和板制备。
图18以经放大的示意图示出支持纱导向装置72。支持纱导向装置72具有基底83,采用该基底其可在一支撑71(参见图15)处固定。经侧面开口的套管84适合用于接收支持纱(未图示出)。在套管下方设置有绕着轴85可转动的椭圆形的输入棒86,其适合用来可变地调节二种通过套管84运行着的支持纱的侧面距离。一种制动机制87嵌入在插口88中,阻止了在支持纱之间的距离的疏忽的调节。该距离可调节,这通过具有椭圆形输入棒的元件向后由支撑抽取,直至插口88不再用制动机制87嵌入。通过绕着轴转动而调节在支持纱之间的新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的组成部分具有模块化的标准的剪切位置,以致于其可变动地共同在一起和匹配于不同的环形纺纱装置。

Claims (24)

1.一种用来制备花式股纱(22)的环锭精纺机(1),在一个纺纱三角中供给速度可控制的拉伸机(3)的后面,用于加工处理由粗纱辊(20)所抽取的粗纱(21),有一个支持纱支撑装置(30)来接收一个纺纱位置(2)的每个的拉伸机(3)的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31),有一个支持纱导向(38、60)用于在纺纱三角(50)前设置有一对罗拉(8、9)的区域中、至少二种互相有距离的支持纱(32)的进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拉(8、9)为拉伸机(3)的拉伸罗拉,所述拉伸罗拉和/或在纺纱三角(50)的区域中所设置的支持纱导向(60)用于互相有距离的支持纱(32)的进料。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支持纱导向(60)具有内导向(63),其用于在纺纱三角(50)前偏转支持纱(3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内导向(60)为辊子或弯形物或偏心轮或E形横截面的元件,作为导向装置用于支持纱导向(60)。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支持纱支撑装置(30)具有在环锭精纺机(1)的长度方向(y)所设置的、围绕着长轴可转动驱动的载体圆柱体(33),其在纺纱过程期间与至少一个纺纱位置(2)的支持纱线轴(31)有有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载体圆柱体(33)对于支持纱线轴(31)设置为:载体圆柱体(33)在纺纱过程期间与支持纱线轴(31)的外表面有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持纱线轴(31)有一取走装置(57),其用于在支持纱线轴(31)和载体圆柱体(33)之间的有效连接的暂时的中断。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取走装置(57)可转动地围绕着载体圆柱体设置,并具有基本上为弧形的横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5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载体圆柱体(33)由多个部分(54)构成,在它们的端部互相有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载体圆柱体的部分(54)通过连接元件(55)而互相有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55)用来支承相对于载体(56)的载体圆柱体(33)。
12.根据权利要求5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持纱线轴(31)的支持纱支撑装置(30)具有二个互相有距离的导向分离器(34),其基本垂直于载体圆柱体(33)设置的,这样,两者之间可设置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31),其沿着外体线至少暂时地与至少一个载体圆柱体(33)有效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导向分离器(34)具有用于支持纱线轴(31)的轴承轴(36)的导向装置(35),这样支持纱线轴(31)在纺纱工作期间沿着外体线与载体圆柱体(33)有效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35)基本是径向于载体圆柱体(33)设置的。
15.根据权利要求5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载体圆柱体(33)用于驱动多处纺纱位置(2)处的支持纱线轴(31)。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支持纱导向(38)具有用来监控支持纱(32)的存在的传感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支持纱导向(38)具有用来中断支持纱(32)的输入的装置(43)。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支持纱导向(38)具有通过至少二种支持纱(32)保持平衡的杠杆(43),在缺少支持纱(32)时杠杆偏转,中断余下的支持纱(32)的输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支持纱导向的杠杆(43)具有对中元件,保持杠杆(43)在中间位置,直至达到确定的可调节的偏转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环锭精纺机(1),其特征在于,对中元件为磁铁或弹簧。
21.一种用于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31)的支持纱支撑装置(3),用来安装在具有许多纺纱位置(2)的环锭精纺机(1)中,具有:
a.至少一个载体圆柱体(33),其安装后可通过多个纺纱位置(2)沿着机器长度方向(y)延伸,并用于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31)的驱动,和
b.一个载体(56),其安装后可支承绕着长轴自由转动的载体圆柱体(33),
c.一个用于载体圆柱体(33)的驱动装置,
d.导向分离器(34),其安装后基本上垂直于载体圆柱体(33)互相相对地设置为:每个纺纱位置(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31)。
22.一种组合构件,可用于商业上通用的环锭精纺机(1)的改装,有一个支持纱支撑装置(30)来接收一个纺纱位置(2)的每个的拉伸机(3)的至少一个支持纱线轴(31),有一个支持纱导向(38、60)用于在纺纱三角(50)前设置有一对罗拉(8、9)的区域中、至少二种互相有距离的支持纱(32)的进料。
23.一种用来在环锭精纺机(1)上制备花式纱(27)的方法,环锭精纺机由至少二种支持纱(32)和粗纺纤维(22)构成,该方法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a.从至少一个支持纱辊(31)抽取至少二种支持纱(32);
b.在支持纱导向装置(38)中这样对准支持纱(32),即支持纱(32)互相具有距离a;
c.在纺纱过程中通过一对罗拉(8、9)加入互相对准了的支持纱(32)。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持纱(32)围绕着支持纱支撑装置(30)的载体圆柱体(33)而偏转,基本上平行于环锭精纺机(1)的长轴在纺纱位置(2)上方和粗纺纤维悬挂(25)的下方设置。
CN200780043293XA 2006-12-05 2007-12-05 在环锭精纺机上输入烧毛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19732006 2006-12-05
CH01973/06 2006-12-05
PCT/EP2007/063376 WO2008068294A1 (de) 2006-12-05 2007-12-05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zuführen von flammen auf ringspinnmaschin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8037A CN101548037A (zh) 2009-09-30
CN101548037B true CN101548037B (zh) 2012-07-25

Family

ID=39125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329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037B (zh) 2006-12-05 2007-12-05 在环锭精纺机上输入烧毛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122022B1 (zh)
CN (1) CN101548037B (zh)
ES (1) ES2666648T3 (zh)
WO (1) WO20080682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68205T3 (es) * 2009-07-09 2016-04-28 Amsler Tex Ag Dispositivo para hacer hilado con alma
TR201001420A2 (tr) 2010-02-25 2012-02-21 Gökhan Gündüzalp İsmai̇l Bir iplik makinesi çekim ünitesi.
WO2011138754A1 (en) 2010-05-05 2011-11-10 Ismail Gokhan Gunduzalp Traction unit for welded yarn
IT1400663B1 (it) * 2010-06-30 2013-06-28 Marzoli Spa Apparato di azionamento e programmazione di un filatoio ad anelli
CN101956255A (zh) * 2010-08-05 2011-01-26 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 嵌入式复合纺纱细纱机及其纺纱方法
EP2573239A1 (en) * 2011-09-20 2013-03-27 Pinter, S.A. A process for spinning fancy yarn, machine for spinning fancy yarn with said process and fancy yarn produced with said process
CN102534912A (zh) * 2011-12-30 2012-07-04 山东宏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段纺纱及其生产设备
CN102534895B (zh) * 2012-01-05 2015-04-29 黄山市信达丝线有限公司 一种导丝装置
CN102733019B (zh) * 2012-06-05 2014-09-17 浙江富润纺织有限公司 弹力丝包芯纱中心定位集合器
CN105274669A (zh) * 2014-06-20 2016-01-27 湖北孝棉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嵌入纺与紧密赛络纺相结合的纺纱方法
EP3186419B1 (en) * 2014-08-28 2022-08-24 Amsler S.R.L. Device for producing cladded yarn
EP3350364A2 (en) * 2015-09-18 2018-07-25 Amsler Tex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of a stretch yar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7463A (zh) * 2004-10-12 2005-03-02 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细纱多头纺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941A (en) * 1897-01-12 Doubling and twisting frame
US3334483A (en) * 1965-04-02 1967-08-08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making direct spinner novelty yarn
US3482389A (en) * 1965-04-21 1969-12-09 Teijin Ltd Production of fancy yarn
US3310933A (en) * 1965-06-18 1967-03-28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decorative yarn with slubs therein
US3447307A (en) * 1967-07-06 1969-06-03 Johnathan L Rhyne Yarn of the flake type
US4041690A (en) * 1975-11-05 1977-08-16 Tuscarora Cotton Mill Novelty yar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DE8706333U1 (zh) * 1987-05-02 1988-09-15 Saurer-Allma Gmbh, 8960 Kempten, De
DE4041301A1 (de) * 1990-12-21 1992-06-25 Amsler Iro Ag Spinnmaschine fuer und verfahren zum spinnen von effektgarn
DE19804341A1 (de) * 1998-02-05 1999-08-12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Umwindegarns, Spinn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sowie entsprechend hergestelltes Garn
EP1061167B1 (de) * 1999-06-15 2004-09-22 ' WGF' COLCOTON-Garn Hasenack & Co. Strickerzeugnis wie Strumpf, Strumpfhose, Socke od. dgl. sowie Verwendung von Siro-Garnen zur Herstellung von Strümpfen, Strumpfhosen, Socken und anderen gestrickten elastischen Bekleidungsstücke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7463A (zh) * 2004-10-12 2005-03-02 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细纱多头纺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8037A (zh) 2009-09-30
ES2666648T3 (es) 2018-05-07
WO2008068294A1 (de) 2008-06-12
EP2122022A1 (de) 2009-11-25
EP2122022B1 (de)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037B (zh) 在环锭精纺机上输入烧毛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33704B (zh)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US5085046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at least two drawn rovings to respective ring spinning stations
JP2006519935A (ja) 編み地および編み地を製造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01165239B (zh)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条的设备
TWI471469B (zh) 用於製造針織布的方法和裝置
CN1216076A (zh) 假捻变形机
CN106958057B (zh) 用于生产弹性芯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77774A (zh) 半自动自由端转杯纺纱机
CN108291339A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装置和方法
WO20130291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of staple fibre yarn in a single process of combing, drawing, and twisting
CN1332866C (zh) 一种纤维馈送系统
CN102383229A (zh) 纺织机
CN101688360B (zh) 双捻合股机
CN101205656B (zh) 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
US4567723A (en) Method of spinning staple fibers
KR100427516B1 (ko) 편물, 메리야스 및 유사물 용으로 사용되는 섬유기계로 진입할 때의 둘 이상의 실을 짝형성하거나 케이블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S5916004B2 (ja) 精紡装置
EP3186419B1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cladded yarn
EP1338687A1 (en) Multi-component fancy yar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ts production
CN106460248B (zh) 纺纱准备机
CZ2014834A3 (cs) Způsob navíjení příze na křížovou cívku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způsobu
CN1704512B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01117739A (zh) 准备定长切断的纱线头的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具有纱线头准备装置的纺织机
KR100880019B1 (ko) 원단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