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6853B -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6853B
CN101546853B CN 200910050538 CN200910050538A CN101546853B CN 101546853 B CN101546853 B CN 101546853B CN 200910050538 CN200910050538 CN 200910050538 CN 200910050538 A CN200910050538 A CN 200910050538A CN 101546853 B CN101546853 B CN 101546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esonator
die casting
duplex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505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6853A (zh
Inventor
优诺·韩宁森
班特·多克森那
托比扬·阿尔
派尔·夏奎思
梁武昌
朱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0505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6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6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68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2131 priority patent/WO201012459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6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6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13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01P1/2136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ing comb or interdigital filters; using cascaded coaxial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waveguides or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7Manufacturing 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所述压铸双工器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与射频拉远单元RRU壳体一体化压铸成型;所述下腔体的一端设有天馈连接器;所述下腔体在远离所述天馈连接器的一端压铸有下滤波器腔体;所述上腔体上压铸有上滤波器腔体,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中设置有谐振器;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配合在一起;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与所述下滤波器腔体组成滤波器通道;所述下腔体上压铸有传输线凹槽,用于放置连接所述谐振器和所述天馈连接器的传输线。将双工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腔体分别通过模具压铸成型,加工制造简单,并且有效利用了双工器腔体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上使用的双工器一般作为独立单元装配在RRU内部与RRU组成一个整体。但也有将双工器腔体与RRU壳体(散热器)一体化压铸成型。
参见图1,该图为现有技术中双工器腔体与散热器壳体一体化压铸的结构图。
双工器腔体201与RRU散热器101一体化压铸。双工器腔体201使用双工器盖板102来屏蔽。双工器盖板102上的螺孔安装有调谐螺钉及螺母104。双工器的一端有两个天馈7/16连接器103。
上述结构形式的双工器,双工器的调谐螺钉及螺母104会占用一定空间。在RRU分配给双工器的空间一定且有限的情况下,双工器腔体的有效容积将被迫减小,滤波器的插损将因此增大。
有时根据布局和散热的要求,双工器的腔体需要远离天馈7/16连接器103。
参见图2,该图为将双工器腔体压铸在远离天馈7/16连接器端时的示意图。
由于双工器腔体201远离天馈7/16连接器103,因此要设计出双工器腔体201到天馈7/16连接器103的传输线放置通道203,并且要加工传输线放置孔202,以使传输线可以穿过腔体侧壁201b。
传输线放置孔202加工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此孔无法直接实现钻孔。同时,用于穿过连接功率放大器与滤波器电缆的孔204的加工也非常困难。
综上所述,按照目前双工器腔体与RRU散热器一体化压铸的结构形式,当双工器腔体如图2所示需要远离7/16连接器103端时,将遇到上述加工制造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使双工器的加工工艺简单,并且使双工器腔体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铸双工器,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与射频拉远单元RRU壳体一体化压铸成型;所述下腔体的一端设有天馈连接器;所述下腔体在远离所述天馈连接器的一端压铸有下滤波器腔体;所述上腔体上压铸有上滤波器腔体,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中设置有谐振器;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配合在一起;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与所述下滤波器腔体组成滤波器通道;所述下腔体上压铸有传输线凹槽,用于放置连接所述谐振器和所述天馈连接器的传输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工器压铸方法,包括:将下腔体与射频拉远单元RRU壳体一体化压铸成型;在下腔体上远离天馈连接器的一端压铸下滤波器腔体;在上腔体上压铸上滤波器腔体,在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中设置谐振器;在所述下腔体上压铸传输线凹槽。
以上技术方案,将双工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腔体,下腔体与RRU的散热器一体化压铸成型,上腔体也通过模具压铸成型。上腔体上压铸的上滤波器腔体与下腔体上压铸的下滤波器腔体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滤波器通道,上腔体上的谐振器完全位于由上滤波器腔体和下滤波器腔体组成的封闭腔体内,这样有效利用了双工器的腔体空间。下腔体的下滤波器腔体位于远离天馈连接器一端,通过传输线凹槽布置传输线,将谐振器与天馈连接器连接起来。由于连接线凹槽是与下腔体一体压铸成型的,所以加工简单,不需要特殊的钻孔工艺或手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工器腔体与散热器一体化压铸的结构图;
图2是将双工器腔体压铸在远离天馈7/16连接器端时的示意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压铸双工器第一实施例下腔体结构图;
图4是基于本发明压铸双工器第一实施例上腔体结构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压铸双工器上腔体与下腔体装配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压铸双工器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双工器单个腔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双工器单个腔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压铸双工器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工器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下面结合图3和图4分别介绍下腔体和上腔体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馈连接器均以7/16连接器为例来说明。当然,可以为其他型号的连接器。需要说明的是,双工器上有几个连接器在双工器的下腔体上就要压铸几条传输线凹槽。本发明实施例以两个7/16连接器为例来说明双工器的结构,因此传输线凹槽也为两条。当只有一个7/16连接器时,下腔体上只压铸一条传输线凹槽即可。
参见图3,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压铸双工器第一实施例下腔体结构图。
下腔体301与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散热器306一体化压铸成型。
下腔体301的一端设有两个天馈7/16连接器,分别为第一天馈7/16连接器302,第二天馈7/16连接器303。
下腔体301在远离天馈7/16连接器的一端压铸有下滤波器腔体307。
下腔体301压铸有两条凹槽,分别为第一凹槽305和第二凹槽304,用于放置连接谐振器和天馈7/16连接器的传输线。
参见图4,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压铸双工器第一实施例上腔体结构图。
上腔体401上压铸有上滤波器腔体403,上滤波器腔体403中设置有谐振器402。
上腔体401与下腔体301配合在一起,此时,上滤波器腔体403中的谐振器402恰好位于下腔体301的下滤波器腔体307中。上滤波器腔体403和下滤波器腔体307组成完整的滤波器通道。
参见图5,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压铸双工器上腔体与下腔体装配图。
从图5可以看出,将上腔体401放在下腔体301上,两个腔体正好配合在一起。
由于下腔体301上设置有谐振器与天馈7/16连接器传输线的放置凹槽,并且上腔体和下腔体分离,不用在腔体的壳体上钻孔。上腔体和下腔体分别利用模具压铸成型,减少了制造工序,制造起来简单易于实现。
下面结合图6详细说明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压铸双工器的收、发信号通道及其工作原理。
参见图6,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压铸双工器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天馈7/16连接器中第一天馈7/16连接器302用于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第二天馈7/16连接器303用于接收信号。
谐振器和双工器腔体组成三个滤波通道,见图6,他们分别是:第一接收通道602、第二接收通道601和发送通道603。
为了更好地说明双工器的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6来详细说明。
第一接收通道602的第一个谐振器602a与第一天馈7/16连接器302通过第一条传输线连接。
第二接收通道601的第一个谐振器601a与第二天馈7/16连接器303通过第二条传输线相连。
发送通道603的第一谐振器603a通过连接器接收功率放大器606的信号,最后一个谐振器603b是所述第一接收通道602的第一个谐振器602a;所述最后一个谐振器602a将所述功率放大器606发射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条传输线传送到所述第一天馈7/16连接器302。
所述上腔体401还包括三个信号连接器。
第一个信号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606和所述发送通道的第一个谐振器603a。
第二个信号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收通道602的最后一个谐振器602b和第一个收发信单板连接器605。
第三个信号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接收通道601的最后一个谐振器601b和第二个收发信单板连接器604。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工器具有两个接收通道和一个发送通道。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双工器具有两个接收通道和一个发送通道来介绍的,当然,也可以具有两个接收通道和两个发送通道,即,第一天馈7/16连接器302和第二天馈7/16连接器303均具有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只要双工器的主体结构与本发明的一致,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自锁调谐螺钉是申请号为200810127540.0的名称为“螺钉装置和使用该螺钉装置的空腔滤波器”的发明中公布的螺钉,具体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双工器和现有技术中双工器的区别。
参见图7,该图为现有技术中双工器的截面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双工器腔体705内设置有谐振器。谐振器由谐振帽704和调谐螺杆701组成。调谐螺杆701穿过双工器腔体705的盖板703。调谐螺杆701通过螺母及垫圈702固定在盖板703上。调节调谐螺杆701可以调节单个腔体的谐振频率。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双工器腔体上的盖板703上必须开有螺钉孔,用来装配调谐螺杆701、固定螺母及垫圈702。图7所示701和702突出面板的部分会占用双工器的有效高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工器可以有效利用双工器的空间,双工器分配空间一定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有效高度。
参见图8,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双工器的单腔体结构截面示意图。
801是所述下腔体(与散热齿一体化压铸),804是所述上腔体
如图8所示,本发明中双工器利用自锁调谐螺钉803,省去了传统调谐螺杆的固定螺母及垫圈,使谐振器可以完全位于双工器腔体内部而不与盖板有金属或非金属的直接连接,双工器的高度可以最大程度地用于设计滤波器腔体。
沿谐振柱805的轴线钻有第一螺纹,谐振帽802的外周壁钻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将所述谐振帽802固定在所述谐振柱上。
沿谐振柱805的轴线还钻有第三螺纹,自锁调谐螺钉803穿过谐振帽802的中心孔可调节地装配在所述第三螺纹上。
可以从双工器腔体804的底部调节自锁调谐螺钉803,从而调节谐振器的频率(RRU装配完成后,此面位于RRU模块内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工器采用模具一体化压铸,降低了加工难度,使制造更简单,而且利用自锁调谐螺钉可以有效利用双工器腔体的空间,减小双工器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工器压铸方法,包括:
将下腔体与射频拉远单元RRU壳体一体化压铸成型;
在下腔体上远离天馈连接器的一端压铸下滤波器腔体;
在上腔体上压铸上滤波器腔体,在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中设置谐振器;
在所述下腔体上压铸传输线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工器压铸方法,将双工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分体式结构,分别来压铸,最后将上腔体和下腔体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双工器腔体的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工器压铸方法压铸出来的双工器中可以包括两个传输线凹槽,对应两个天馈连接器。如果双工器设置一个天馈端口,则只需要一个天馈连接器即可,对应的在双工器的下腔体上压铸一条传输线凹槽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压铸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
所述下腔体与射频拉远单元RRU壳体一体化压铸成型;所述下腔体的一端设有天馈连接器;
所述下腔体在远离所述天馈连接器的一端压铸有下滤波器腔体;
所述上腔体上压铸有上滤波器腔体,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中设置有谐振器;
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配合在一起;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与所述下滤波器腔体组成滤波器通道;
所述下腔体上压铸有传输线凹槽,用于放置连接所述谐振器和所述天馈连接器的传输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包括谐振柱和谐振帽;
所述谐振柱与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一体化压铸,沿所述谐振柱的轴线钻有第一螺纹,所述谐振帽的外周壁钻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将所述谐振帽固定在所述谐振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还包括自锁调谐螺钉;
所述谐振柱上沿轴线还钻有第三螺纹,所述自锁调谐螺钉穿过所述谐振帽的中心孔可调节地装配在所述第三螺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馈连接器为两个,两个天馈连接器中第一个天馈连接器用于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第二个天馈连接器用于接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铸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包括三个通道,分别是:第一接收通道、第二接收通道和发送通道;
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的第一个谐振器与第一个天馈连接器通过第一条传输线连接;
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第一个谐振器与第二个天馈连接器通过第二条传输线相连;
所述发送通道的第一个谐振器接收功率放大器的信号,所述发送通道的最后一个谐振器是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的第一个谐振器;所述最后一个谐振器将所述功率放大器发射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条传输线传送到所述第一个天馈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上还包括三个信号连接器;第一个信号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和所述发送通道的第一个谐振器;第二个信号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收通道的最后一个谐振器和第一个收发信单板连接器;第三个信号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接收通道的最后一个谐振器和第二个收发信单板连接器。
7.一种双工器压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下腔体与射频拉远单元RRU壳体一体化压铸成型;
在下腔体上远离天馈连接器的一端压铸下滤波器腔体;
在上腔体上压铸上滤波器腔体,在所述上滤波器腔体中设置谐振器;
在所述下腔体上压铸传输线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器压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凹槽为两个。
CN 200910050538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Active CN101546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0538 CN101546853B (zh)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PCT/CN2010/072131 WO2010124594A1 (zh) 2009-04-29 2010-04-23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0538 CN101546853B (zh)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6853A CN101546853A (zh) 2009-09-30
CN101546853B true CN101546853B (zh) 2012-12-19

Family

ID=41193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50538 Active CN101546853B (zh)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6853B (zh)
WO (1) WO20101245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853B (zh) * 2009-04-29 2012-12-1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CN102378549B (zh) * 2010-08-19 2016-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射频单元散热装置
CN102074776A (zh) * 2010-12-24 2011-05-25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腔体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通信设备以及射频通信装置
WO2012162948A1 (en) * 2011-08-16 2012-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cavity microwave filter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a cavity microwave filter assembly
CN102361114B (zh) * 2011-08-31 2014-01-08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滤波器腔体、腔体滤波器及制造方法和压铸模具
CN103004013A (zh) * 2012-06-21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腔体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94649B (zh) * 2013-01-25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腔体滤波器
CN106159395B (zh) * 2015-04-16 2021-01-08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和射频拉远设备
EP3826442B1 (en) * 2015-12-08 2022-05-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mote radio apparatus and component thereof
CN105710339A (zh) * 2016-05-10 2016-06-29 苏州波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工器的镶套压铸模具
CN109696661A (zh) * 2018-12-18 2019-04-30 宁波泛德压铸有限公司 雷达铝压铸外壳及其生产方法
US11480350B2 (en) 2019-01-31 2022-10-25 Imam Abdulrahman Bin Faisal University Enhanced performanc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O2022147916A1 (en) * 2021-01-08 2022-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heatsink, radio unit, and bas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5416A (en) * 1998-01-08 1999-05-18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Die-cast duplexer
CN2664294Y (zh) * 2003-11-08 2004-12-15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单元双工器的射频装置
CN1838476B (zh) * 2005-03-24 201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悬置微带线滤波器及双工器以及滤波器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CN201060917Y (zh) * 2007-06-18 2008-05-14 北京天瑞星际技术有限公司 铸造成型双工器
CN101546853B (zh) * 2009-04-29 2012-12-1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24594A1 (zh) 2010-11-04
CN101546853A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6853B (zh) 一种压铸双工器及压铸方法
US10873119B2 (en) Filter and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CN202737065U (zh) 一种双工器
WO2009157672A2 (ko) Rf 필터의 공진기 제조 방법 및 그 공진기를 구비한 rf 필터
CN1169256C (zh) 滤波器装置、双工器和通信装置
CN200986958Y (zh) 改进的多腔同轴滤波器
CN208460938U (zh) 一种双频合路器
CN102074776A (zh) 腔体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通信设备以及射频通信装置
CN102683777A (zh) 一种盒体侧边具有连接板的cdma800双工滤波模块
CN201117771Y (zh) 低损耗高选择性杂波抑制型基站双双工器
WO2011065655A2 (ko) 수직 방사체를 가진 내장형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8489338U (zh) 一种带阻带通合路器
CN202004121U (zh) 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设备以及射频通信装置
CN202662753U (zh) 一种gsm紧凑型滤波器
CN107615577A (zh) 谐振杆组件、腔体滤波器及包括该腔体滤波器的通信设备
CN201717350U (zh) 一种宽带腔体功分器
CN212625992U (zh) 一种用于5g基站的poi合路器
CN107615572A (zh) 腔体滤波器及具有该腔体滤波器的射频拉远设备、信号收发装置和塔顶放大器
CN201503898U (zh) Td-scdma频段中与天线一体化的滤波器
CN106450618A (zh) 一种滤波器端口的耦合结构及波导双工器公共端口耦合结构
CN112821021A (zh) 一种薄板焊接式小型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1812908U (zh) 一种整合定向耦合结构的低通滤波器
CN207781854U (zh) 一种一体化滤波器
CN218334264U (zh) 一种合路器信号合路结构
CN204272036U (zh) 一种Ku波段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