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37065U - 一种双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37065U
CN202737065U CN 201220357859 CN201220357859U CN202737065U CN 202737065 U CN202737065 U CN 202737065U CN 201220357859 CN201220357859 CN 201220357859 CN 201220357859 U CN201220357859 U CN 201220357859U CN 202737065 U CN202737065 U CN 202737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nt cavity
cavity
circular waveguide
waveguide
tee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578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贺
李保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Vic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Vic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Vic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Vic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578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37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37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370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器,包括腔体、设置在腔体顶端的盖板和设置在腔体底端的法兰,法兰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波导接口的波导口,位于波导口上方的腔体内设置有波导T型接头,位于波导T型接头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接收接口,位于波导T型接头另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发射接口,位于波导T型接头一侧的腔体内部和位于波导T型接头另一侧的腔体内部均设置有多个通过耦合槽级联的谐振腔,位于接收接口下方的谐振腔内和位于发射接口下方的谐振腔内均设置有内导体,盖板上设置有多个调谐螺钉。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提高了带外抑制度,减少了电磁信号的传输损耗,增大了传输距离,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信道中完成收发异频功能的双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双工器多采用三端口同为同轴口或同为波导口,或者接收接口和发射接口采用同轴口,公共端口采用波导口,但是内腔采用的仍是波导滤波器设计方法。
三端口均采用同轴口:同轴馈线的损耗大于波导馈线损耗,这样降低了整机接收灵敏度,传输距离相对小。
三端口均采用波导口:接收接口和发射接口如果采用波导口,将增加与整机内部级联器件的端口转换装置,增大了整机结构尺寸,不便于产品的小型化、集成化。
接收接口和发射接口采用同轴口,公共端口采用波导口,输入输出端口采用同轴口,但内腔设计采用波导滤波器设计,端口形式与项目产品一致,但是内腔设计采用波导滤波器设计方式,耦合腔间级联不灵活,不便于增加交叉耦合,而使得滤波器带外抑制度指标不能大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工器,其体积小、重量轻,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提高了带外抑制度,减少了电磁信号的传输损耗,增大了传输距离,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设置在腔体顶端的盖板和设置在腔体底端的法兰,所述法兰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波导接口的波导口,位于所述波导口上方的腔体内设置有波导T型接头,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接收接口,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另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发射接口,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一侧的腔体内部和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另一侧的腔体内部均设置有多个通过耦合槽级联的谐振腔,位于所述接收接口下方的谐振腔内和位于所述发射接口下方的谐振腔内均设置有内导体,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伸入到腔体内且用于对谐振频率进行调节的调谐螺钉。
上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一侧的腔体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和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另一侧的腔体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均为3~8个。
上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一侧的腔体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为6个且分别为通过耦合槽串联的第七圆波导谐振腔、第八圆波导谐振腔、第九圆波导谐振腔9、第十圆波导谐振腔、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和第二同轴谐振腔,所述第七圆波导谐振腔与所述波导T型接头相接,所述第七圆波导谐振腔、第八圆波导谐振腔和第九圆波导谐振腔9按照依次远离波导T型接头的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十圆波导谐振腔、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和第二同轴谐振腔按照依次靠近波导T型接头的方向排列成另一排,所述第二同轴谐振腔为位于所述接收接口下方的谐振腔。
上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圆波导谐振腔9与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通过耦合槽相连。
上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另一侧的腔体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为7个且分别为通过耦合槽串联的第一圆波导谐振腔、第二圆波导谐振腔、第三圆波导谐振腔、第四圆波导谐振腔、第五圆波导谐振腔、第六圆波导谐振腔和第一同轴谐振腔,所述第一圆波导谐振腔与所述波导T型接头相接,所述第一圆波导谐振腔、第二圆波导谐振腔、第三圆波导谐振腔和第四圆波导谐振腔按照依次远离波导T型接头的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五圆波导谐振腔、第六圆波导谐振腔和第一同轴谐振腔按照依次靠近波导T型接头的方向排列成另一排,所述第一同轴谐振腔为位于所述发射接口下方的谐振腔。
上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波导谐振腔与第六圆波导谐振腔通过耦合槽相连。
上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固定连接在腔体顶端。
上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通过第二紧固螺钉9固定连接在腔体底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腔体内部设置波导T型接头、圆波导谐振腔和同轴谐振腔,构成了一种内腔为混合结构的双工器,便于实现小型化、集成化、轻便化。
2、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多个谐振腔的连接灵活,便于增加交叉耦合,通过设置主耦合通道,并增加交叉耦合通道,在有限的体积结构限制下,提高了带外抑制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公共端口设置为波导口,能够方便地与带有标准波导接口的传输线直接连接,减少了电磁信号的传输损耗,从而提高了接收机灵敏度,在原发射功率不变的同时,增大了传输距离。
5、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提高了带外抑制度,减少了电磁信号的传输损耗,增大了传输距离,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波导T型接头和多个谐振腔在腔体内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板;            2—腔体;             3—法兰;
4—内导体;   5-1—第一圆波导谐振腔;    5-2—第二圆波导谐振腔;
5-3—第三圆波导谐振腔;        5-4—第四圆波导谐振腔;
5-5—第五圆波导谐振腔;        5-6—第六圆波导谐振腔;
5-7—第七圆波导谐振腔;        5-8—第八圆波导谐振腔;
5-9—第九圆波导谐振腔;        5-10—第十圆波导谐振腔;
5-11—第十圆波导谐振腔;       6-1—第一同轴谐振腔;
6-2—第二同轴谐振腔;  7—波导T型接头;    8—第一紧固螺钉;
9—第二紧固螺钉;       10—调谐螺钉;       11—接收接口;
12—发射接口;          13—波导口;         14—耦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腔体2、设置在腔体2顶端的盖板1和设置在腔体2底端的法兰3,所述法兰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波导接口的波导口13,位于所述波导口13上方的腔体2内设置有波导T型接头7,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侧壁上设置有接收接口11,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侧壁上设置有发射接口12,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内部和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内部均设置有多个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谐振腔,位于所述接收接口11下方的谐振腔内和位于所述发射接口12下方的谐振腔内均设置有内导体4,所述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伸入到腔体2内且用于对谐振频率进行调节的调谐螺钉10。
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和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均为3~8个。具体地,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为6个且分别为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第七圆波导谐振腔5-7、第八圆波导谐振腔5-8、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第十圆波导谐振腔5-10、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和第二同轴谐振腔6-2,所述第七圆波导谐振腔5-7与所述波导T型接头7相接,所述第七圆波导谐振腔5-7、第八圆波导谐振腔5-8和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按照依次远离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十圆波导谐振腔5-10、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和第二同轴谐振腔6-2按照依次靠近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另一排,所述第二同轴谐振腔6-2为位于所述接收接口11下方的谐振腔。所述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与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通过耦合槽14相连。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为7个且分别为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第一圆波导谐振腔5-1、第二圆波导谐振腔5-2、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第四圆波导谐振腔5-4、第五圆波导谐振腔5-5、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和第一同轴谐振腔6-1,所述第一圆波导谐振腔5-1与所述波导T型接头7相接,所述第一圆波导谐振腔5-1、第二圆波导谐振腔5-2、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和第四圆波导谐振腔5-4按照依次远离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五圆波导谐振腔5-5、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和第一同轴谐振腔6-1按照依次靠近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另一排,所述第一同轴谐振腔6-1为位于所述发射接口12下方的谐振腔。所述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与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通过耦合槽14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通过第一紧固螺钉8固定连接在腔体2顶端。所述法兰3通过第二紧固螺钉9固定连接在腔体2底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第一圆波导谐振腔5-1、第二圆波导谐振腔5-2、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第四圆波导谐振腔5-4、第五圆波导谐振腔5-5、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和第一同轴谐振腔6-1构成了主发射耦合通道,通过耦合槽14相连的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与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构成了交叉发射耦合通道,主发射耦合通道与交叉发射耦合通道构成了双工器的发射通道,发射信号通过发射接口12传输入双工器的发射通道,再由波导口13传输出去;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第七圆波导谐振腔5-7、第八圆波导谐振腔5-8、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第十圆波导谐振腔5-10、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和第二同轴谐振腔6-2构成了主接收耦合通道,通过耦合槽14相连的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与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构成了交叉接收耦合通道,主接收耦合通道与交叉接收耦合通道构成了双工器的接收通道,接收信号通过波导口13传输入双工器的接收通道,再由接收接口11传输入下级接收设备;收发信号通过波导口13馈线到收发共用天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腔体2内部设置波导T型接头7、圆波导谐振腔5-11和同轴谐振腔6-2,构成了一种内腔为混合结构的双工器;通过设置主耦合通道,并增加交叉耦合通道,在有限的体积结构限制下,提高了带外抑制度;通过将公共端口设置为波导口13,能够方便地与带有标准波导接口的传输线直接连接,减少了电磁信号的传输损耗,从而提高了接收机灵敏度,在原发射功率不变的同时,增大了传输距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2)、设置在腔体(2)顶端的盖板(1)和设置在腔体(2)底端的法兰(3),所述法兰(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波导接口的波导口(13),位于所述波导口(13)上方的腔体(2)内设置有波导T型接头(7),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侧壁上设置有接收接口(11),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侧壁上设置有发射接口(12),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内部和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内部均设置有多个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谐振腔,位于所述接收接口(11)下方的谐振腔内和位于所述发射接口(12)下方的谐振腔内均设置有内导体(4),所述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伸入到腔体(2)内且用于对谐振频率进行调节的调谐螺钉(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和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均为3~8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为6个且分别为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第七圆波导谐振腔(5-7)、第八圆波导谐振腔(5-8)、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第十圆波导谐振腔(5-10)、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和第二同轴谐振腔(6-2),所述第七圆波导谐振腔(5-7)与所述波导T型接头(7)相接,所述第七圆波导谐振腔(5-7)、第八圆波导谐振腔(5-8)和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按照依次远离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十圆波导谐振腔(5-10)、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和第二同轴谐振腔(6-2)按照依次靠近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另一排,所述第二同轴谐振腔(6-2)为位于所述接收接口(11)下方的谐振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圆波导谐振腔(5-9)与第十一圆波导谐振腔(5-11)通过耦合槽(14)相连。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波导T型接头(7)另一侧的腔体(2)内部的谐振腔的数量为7个且分别为通过耦合槽(14)级联的第一圆波导谐振腔(5-1)、第二圆波导谐振腔(5-2)、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第四圆波导谐振腔(5-4)、第五圆波导谐振腔(5-5)、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和第一同轴谐振腔(6-1),所述第一圆波导谐振腔(5-1)与所述波导T型接头(7)相接,所述第一圆波导谐振腔(5-1)、第二圆波导谐振腔(5-2)、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和第四圆波导谐振腔(5-4)按照依次远离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五圆波导谐振腔(5-5)、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和第一同轴谐振腔(6-1)按照依次靠近波导T型接头(7)的方向排列成另一排,所述第一同轴谐振腔(6-1)为位于所述发射接口(12)下方的谐振腔。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波导谐振腔(5-3)与第六圆波导谐振腔(5-6)通过耦合槽(14)相连。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通过第一紧固螺钉(8)固定连接在腔体(2)顶端。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3)通过第二紧固螺钉(9)固定连接在腔体(2)底端。
CN 201220357859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双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7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7859 CN202737065U (zh)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双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7859 CN202737065U (zh)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双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37065U true CN202737065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6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578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7065U (zh)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双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37065U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9324A (zh) * 2013-04-02 2013-07-10 南京赛格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室外单元用7g双工器
CN104201447A (zh) * 2014-09-09 2014-12-10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波导双工器天线口耦合机构
CN104681898A (zh) * 2015-01-21 2015-06-03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极化复用双工组件
CN107910628A (zh) * 2017-10-31 2018-04-13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高抑制双工器
CN113036336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36354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54342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81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77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CN113054354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54358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CN113054353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54355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CN113054380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82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57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131157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13115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131158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9324A (zh) * 2013-04-02 2013-07-10 南京赛格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室外单元用7g双工器
CN104201447A (zh) * 2014-09-09 2014-12-10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波导双工器天线口耦合机构
CN104681898A (zh) * 2015-01-21 2015-06-03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极化复用双工组件
CN104681898B (zh) * 2015-01-21 2017-11-10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极化复用双工组件
CN107910628A (zh) * 2017-10-31 2018-04-13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高抑制双工器
CN107910628B (zh) * 2017-10-31 2021-01-05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高抑制双工器
CN113036336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36354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54342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81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77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CN113054354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54358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CN113054353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054355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CN113054380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82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054357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131157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313115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CN113131158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7065U (zh) 一种双工器
CN102712366A (zh) 用于在飞机中提供射频信号连接的设备
CN208352501U (zh) 一种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
CN106898851B (zh) 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混合电磁耦合双工器
CN201323657Y (zh) 一种多系统合路平台分缆设备
CN201503906U (zh) 同轴腔式收发双工器波导同轴混合端口
CN102364749A (zh) 一种多频合路器
CN202977681U (zh) 一种高效功率合成器
CN204144418U (zh) 用于无线路由器的双频段WiFi天线系统
CN201887761U (zh) 一种Ka波段双工器
CN201117771Y (zh) 低损耗高选择性杂波抑制型基站双双工器
CN203457154U (zh) 天馈系统接入装置及天馈系统
CN104241796A (zh) 同频合路器
CN101557025B (zh) 紧凑型gsm/cdma收发共用合路器
CN201829600U (zh) 一种极化分离器
CN207517893U (zh) 双频共口面卫星通信天线
CN210430050U (zh) 一种同轴腔体双工器
CN208623655U (zh) L波段双通道大功率小型化收发组件
CN107749508B (zh) 单脊波导低通滤波器、波导双工器
CN2805222Y (zh) 一种双工器
CN202009062U (zh) 一种波导双工器
CN202405401U (zh) 多频合路器、发射合路器、接收合路器以及电桥
CN101710835A (zh) 一种多系统合路平台机
CN201466179U (zh) 一种小型双工器
CN201503905U (zh) 毫米波导同轴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