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5589B -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45589B CN101545589B CN2009101299452A CN200910129945A CN101545589B CN 101545589 B CN101545589 B CN 101545589B CN 2009101299452 A CN2009101299452 A CN 2009101299452A CN 200910129945 A CN200910129945 A CN 200910129945A CN 101545589 B CN101545589 B CN 1015455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econdary speculum
- light
- luminous tube
- specul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在具备具有发光部(111)以及密封部(1121)和(1122)的发光管(11)、椭圆反射器(12)、覆盖发光管(11)的前侧并将从发光管(11)发射的光束向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副反射镜(13)的光源装置(10)中,发光管(11)的放电发光的发光中心被配置在椭圆反射器(12)的第1焦点位置(L1)上,副反射镜(13)作为与发光管(11)分体的部件构成,当安装到该发光管(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时,副反射镜(13)的外周部分被收纳在由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与发光管(11)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侧端部的线(L3)、(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4年5月24日的中国专利申请200480014170.X“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投影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在两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该发光部的两端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将从该发光管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使其射出的椭圆反射器、以及反射面与该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并覆盖上述发光管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的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向上述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和具备该光源装置的投影机以及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已有利用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放大投影光学像的投影机,这样的投影机可与个人计算机一起在会议等的演示中进行利用。此外,近些年来,为了应对想在家庭中用大画面观看电影等的需求,这样的投影机又被用于家庭影院。
作为这样的投影机的光源,往往使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水银灯等的放电型发光管,这种放电型发光管构成为具备在彼此拉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球状的发光部、以及设置在该发光部的两端的在内部封入了用于向电极施加电压的金属箔的密封部。
这种放电型发光管,例如特开平8-69775号公报(参见[0020]和图2)所述的那样,提出了在发光部的光束射出侧前方部分上形成了蒸镀二氧化硅/氧化铝的反射兼保温膜的放电型发光管。
按照这样的放电型发光管,由于从发光部发射的光束在反射兼保温膜上转换成热而使发光部内部的温度上升,所以具有能够使卤素等的发光管内部的添加物的蒸气压稳定从而防止由于放电型发光管引起的投影机的投影图像的色不均匀、照度不均匀等的优点。
然而,现有的放电型发光管,由于反射兼保护膜覆盖有白色的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所以该反射兼保护膜的反射效率低,从而从发光部发射的光的利用效率低,因此存在光源装置的照明辉度降低的问题。
此外,由于反射兼保护膜是利用蒸镀形成的,所以膜的反射面依赖于发光管的球状的发光部的外形形状,因此存在不一定能够形成作为光源光利用的最佳的反射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反射面与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的副反射镜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的光源装置、投影机和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是具备具有在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该发光部的两端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使其射出的椭圆反射器、以及反射面与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并覆盖上述发光管的前侧的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向上述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相对于上述发光部配备在前侧和后侧;上述发光管,其放电发光的发光中心配置在上述椭圆反射器的第1焦点位置上;上述副反射镜作为与上述发光管分体的部件安装在上述发光管的上述前侧的密封部上,上述副反射镜的外周部分被收纳在由连接上述椭圆反射器的第2焦点位置与上述发光管的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前端侧端部的线表示的圆锥的内侧。
按照该发明,由于已将副反射镜被设置成单独的个体,所以反射膜不会象将反射膜蒸镀到发光管的发光部上的情况那样依赖于发光部的外形形状。因此,在能够被设置成使由副反射镜反射的光成为能够在椭圆反射器中有效地利用的那样的反射面形状的基础上,由于能够在发光管、副反射镜和椭圆反射器这三者间进行位置调整,所以在利用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中,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此外,由于副反射镜的外周部分被收纳在由连接椭圆反射器的第2焦点位置与发光管的前侧的密封部的前端侧端部的线表示的圆锥的内侧,所以由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光不会被副反射镜的外周部分和前侧的密封部遮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当设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后侧部分与从上述发光管射出并直接入射到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为θ时,则上述副反射镜按照上述角度θ成为小于等于105°的方式覆盖上述发光部。
按照该发明,由于按照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光束射出方向的后侧部分与从上述发光管射出并直接入射到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为θ成为小于等于105°的方式副反射镜覆盖发光部,所以能够缩短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从而能够使光源装置小型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当设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后侧部分与从上述发光管射出并直接入射到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为θ时,则上述后侧的上述副反射镜的端面是与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后侧部分所成的角度成为比上述角度θ大的倾斜面。
按照该发明,由于副反射镜的后侧的端面形成为,使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光束射出方向的后侧部分与副反射镜的后侧的端面所成的角度,比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光束射出方向的后侧部分与从发光管射出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θ大,因此由于从发光管射出的光束不会被副反射镜的光束射出方向的后侧的端面遮挡而能够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上,所以能够将从发光管射出的光可靠地作为光源光进行利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副反射镜具有朝向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前端侧逐渐缩径的锥台状(truncated conical shape)的外周面。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对于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上述副反射镜的锥台状的外周面的倾斜角度,成为与对于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连接上述第2焦点位置与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前端侧端部的线的倾斜角度大致相等或比其大。
按照该发明,通过副反射镜具有锥台状的外周面,易于防止在副反射镜的外周部分的光的遮挡,特别是通过使对于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锥台状外周面的倾斜角度与对于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连接第2焦点位置与前侧的密封部的前端侧端部的线的倾斜角度大致相等或比其大,由于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副反射镜的外周部分的光的遮挡,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此外,由于通过将副反射镜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上述那样的形状能够确保大的副反射镜的光轴方向剖面的剖面面积,所以能够提高副反射镜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副反射镜的上述反射面采用与上述发光部的外形形状对应的球面状,上述副反射镜的外周面采用在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上在上述反射面的曲率中心的前侧具有曲率中心的球面状。
按照该发明,由于通过在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上使外周面的曲率中心从反射面的曲率中心向光束射出方向前侧偏移,而使得副反射镜的反射面和外周面的厚度在副反射镜的后侧形成得薄而在前侧形成得厚,所以在副反射镜的后侧易于被收纳在由连接椭圆反射器的第2焦点位置与前侧的密封部的前端侧端部的线表示的圆锥的内侧,而在副反射镜的前侧增加了粘接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发光管与副反射镜的粘接强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副反射镜具有将筒状部件的内面研磨加工成与上述发光部的外形形状对应的曲面状并在上述筒状部件的内面形成了反射膜的反射面。
按照该发明,由于通过对通用的筒状部件进行研磨加工而形成反射面,因此能够实现反射面的曲率等的高精度化,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在本发明中,上述副反射镜构成为仿照上述筒状部件的内面的球面状研磨部分地将上述筒状部件的外周部分进行研磨加工的碗形状。
按照该发明,由于通过对副反射镜的外周部分进行研磨加工能够确保外周部分的面精度,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由副反射镜引起的光的遮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此外,通过对内面和外周部分进行研磨加工,不易给构成副反射镜的材料施加机械性负荷,从而能够实现副反射镜的小型化、轻量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当设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后侧部分与从上述发光管射出并直接入射到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为θ时,则上述副反射镜,在将上述副反射镜安装到上述发光管的上述前侧的密封部上时与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后侧部分所成的角度是比上述角度θ大的倾斜角度,而且具有对上述筒状部件的研磨加工了上述反射面一侧的端面进行研磨而形成的倾斜面。
按照该发明,由于对筒状部件的研磨加工了反射面一侧的端面进行研磨而形成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被形成为比将副反射镜安装到发光管的前端侧的密封部上时,照明光轴的光束射出方向的后侧部分与从发光管射出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θ更大的倾斜角度,所以从发光管射出的光就不会在筒状部件的研磨加工了反射面一侧的端面被遮挡而能够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所以从发光部发射的光不会被副反射镜遮挡而能够可靠地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副反射镜是将与上述发光部的外形形状对应的曲面状的内面和外周部分一体地模压成型而构成的,在上述副反射镜的前侧端形成了沿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前端侧方向延伸的颈状部。
按照该发明,由于能够利用模压成型制造副反射镜,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地生产高精度的副反射镜。
此外,由于通过在副反射镜上形成颈状部而能够增大与密封部的粘接面积,所以能够对于发光管牢固地固定副反射镜。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副反射镜按照从上述外周面能够透视上述粘接面的方式进行了透光化。
按照该发明,则能够一边从外部目视粘接面与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剂的填充状况一边按照不使粘接剂向反射面侧溢出的方式将注入量调整为最佳。
因此,就不会因粘接剂而妨害副反射镜的反射性能。除此之外,由于这样地进行粘接剂的注入管理很容易,所以能够使粘接面与密封部的相对的尺寸减小而能够确保大的反射面,从而能够对光源光的利用率发挥作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副反射镜具有与上述发光管的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相对的粘接面,并通过在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与上述粘接面之间涂敷粘接剂固定到上述发光管上。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粘接面没有涂敷形成上述副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反射膜。
按照该发明,由于利用粘接剂固定副反射镜的粘接面和前侧密封部的外周面而能够将副反射镜牢固地安装到发光管的前侧的密封部上,所以不会产生副反射镜与发光管的位置偏移而能够持续最佳的光源光的利用状态。
在本发明中,上述粘接剂在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与上述粘接面之间,可以全体地进行涂敷,也可以间断地进行涂敷。
其中,当间断地进行涂敷时,优选地在使密封部和副反射镜与照明光轴正交的剖面上围绕轴涂敷3乃至4处。
按照该发明,当全体地进行涂敷时,由于利用粘接剂固定前侧的密封部外周全面与副反射镜的粘接面,所以能够牢固地进行发光管与副反射镜的粘接固定,另一方面,当间断地进行涂敷时,由于在该粘接部分上形成了间隙,所以能够以该间隙使发光部与副反射镜的反射面之间的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从而能够进行发光部的冷却。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粘接面被设置成从上述副反射镜的外周面侧朝向上述反射面逐渐接近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那样的锥形面。
按照该发明,由于在将副反射镜安装到发光管的前端侧的密封部上,然后涂敷固定用的粘接剂以进行固定时,易于向密封部的外周面与粘接面之间流入粘接剂,所以能够实现固定作业的容易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粘接面被设置成从上述副反射镜的反射面侧朝向上述外周面侧逐渐接近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那样的锥形面。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锥形面的角度相对于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大于等于1°而小于等于10°。
按照该发明,则当填充在从副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外周面侧逐渐靠近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那样的锥形面与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化后,能够机械性地限制副反射镜相对于发光管向光束射出方向后侧移动。
此外,由于通过锥形面的角度被设置成相对于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为大于等于1°而小于等于10°,能够充分地确保反射面的面积而能够不浪费地利用从发光部发射的光束,所以能够在限制副反射镜的移动的同时对光源光的利用率发挥作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上述粘接面上形成了具有与上述副反射镜的上述反射面连续的面并向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突出的台阶。
按照该发明,由于用台阶部分阻挡注入到粘接面与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剂,所以能够防止因粘接剂溢出而污染反射面。
此外,在反射面侧能够利用台阶部使反射面的面积变大而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并且在外周面侧能够使粘接面与密封部之间变宽,从而能够容易地注入粘接剂。
此外,利用该台阶部分能够在粘接剂固化后机械性地限制副反射镜相对于发光管向光束射出方向后侧移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上述副反射镜上,在上述副反射镜的后侧的端面与上述粘接面的交汇部分上形成有倒角部。
按照该发明,由于通过在副反射镜的粘接面与外周面的交汇部分上形成倒角部,使得在将副反射镜安装到发光管的前端侧的密封部上然后涂敷固定用的粘接剂进行固定时,粘接剂易于流入到密封部的外周面与粘接面之间,所以能够实现固定作业的容易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上述副反射镜上形成了将上述副反射镜的后侧的端面与上述粘接面的交汇部分的棱线切掉而形成的多个槽。
按照该发明,由于当被填充到形成在副反射镜的后侧的端面与粘接面的交汇部分的棱线上的槽内的粘接剂固化后,能够限制相对于发光管副反射镜的旋转而能够防止副反射镜的位置偏移,所以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上述副反射镜的上述粘接面与上述前侧的密封部的外周面之间涂敷的粘接剂按照在上述副反射镜的上述外周面鼓起的方式进行涂敷。
按照该发明,由于粘接剂按照在副反射镜的外周面上鼓起的方式进行涂敷,所以在粘接剂固化后也能够限制相对于发光管副反射镜向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移动。因此,能够将副反射镜可靠地保持固定到发光管上。
此外,通过按照在外周面上鼓起的粘接剂的组合而使锥形面与副反射镜的外周面的交汇部分成为锐角的部分,能够以在该锐角部分从两侧夹住粘接面与外周面的方式填充粘接剂而牢固地进行粘接,从而能够进一步限制副反射镜的移动。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具有在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上述发光部的两端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射出的椭圆反射器、以及反射面与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并覆盖上述发光管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的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向上述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于预先放电发光中心被定位保持在上述椭圆反射器的第1焦点位置附近的发光管,将上述副反射镜插入上述发光管的密封部并使上述发光管点亮的工序;利用上述发光管的点亮检测从上述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照度的工序;边检测上述光束的照度边以使得检测出的照度变为最大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以及在所检测出的照度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
其中,照度的检测,虽然可以直接测定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但也可以测定经由构成使用光源装置的光学设备的光学系统的光束。照度测定,可以由使用CCD摄像机的图像处理进行测定、或者使用照度计进行测定、或者用积分球进行测定。
按照该发明,由于能够一边检测来自发光管直接在椭圆反射器上反射的光束和经由副反射镜在椭圆反射器上反射的光束的照度,一边按照使所检测出的照度成为最大的方式进行副反射镜相对于发光管的位置调整,而以最佳的照度将副反射镜固定到发光管上,所以能够可靠地制造大幅度地提高了光源光的利用率的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具有在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上述发光部的两端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射出的椭圆反射器、以及反射面与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并覆盖上述发光管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的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向上述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于预先放电发光中心被定位保持在上述椭圆反射器的第1焦点位置附近的发光管,将上述副反射镜插入上述发光管的密封部并使上述发光管点亮的工序;检测上述发光管内的上述电极间电弧像和由上述副反射镜反射而形成的电弧反射像的工序;边检测上述电弧像和上述电弧反射像边以使得上述电弧像与上述电弧反射像一部分重叠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以及在上述电弧像与上述电弧反射像一部分重叠的位置上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
按照该发明,由于能够防止由于电弧像与电弧反射像的重叠所伴有的等离子体吸收所产生的发光部内部的温度上升而使两个电弧像对光源光发挥作用,所以能够容易而精密地制造可靠地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的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具有在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上述发光部的两端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射出的椭圆反射器、以及反射面与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并覆盖上述发光管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的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向上述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于预先被保持在上述椭圆反射器上的上述发光管将上述副反射镜插入上述发光管的密封部的工序;检测上述电极像和作为上述副反射镜的反射像而检测的电极反射像的工序;边检测上述电极像和上述电极反射像边以使得上述电极像与电极反射像的偏移成为指定的偏差量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以及在上述电极像与上述电极反射像的偏移成为指定的偏移量的位置上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
按照该发明,由于不必使发光管点亮而能够掌握形成电极像和电极反射像的位置,所以能够省略使发光管点亮的工序。此外,由于电极像与电极反射像偏移指定的偏差量,所以能够防止当使发光管点亮时所产生的由于伴随电弧像和电弧反射像的重叠的等离子体吸收所引起的发光部内部的温度上升,而能够使两个电弧像对光源光发挥所用,所以能够容易而精密地制造可靠地提高了光源光的利用率的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具有在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上述发光部的两端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射出的椭圆反射器、以及反射面与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并覆盖上述发光管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的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向上述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于预先放电发光中心被定位保持在上述椭圆反射器的第1焦点位置附近的发光管,将上述副反射镜插入上述发光管的密封部的工序;根据上述副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曲率计算上述反射面的曲率中心的工序;从上述电极的位置计算上述电极间的放电发光中心的工序;根据所计算出的上述副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曲率中心和上述电极间的发光中心,以使得上述曲率中心与上述发光中心的位置偏移成为指定的偏差量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曲率中心与上述发光中心的位置偏移成为指定的偏差量的位置上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
按照该发明,由于不必使发光管点亮而能够计算并掌握副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曲率中心和电极间的发光中心,所以能够省略使发光管点亮的工序。此外,由于副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曲率中心与电极间的发光中心偏移指定的偏差量,所以能够防止当使发光管点亮时所产生的由于伴随电弧像和电弧反射像的重叠的等离子体吸收所引起的发光部内部的温度上升,而能够使两个电弧像对光源光发挥所用,所以能够容易而精密地制造可靠地提高了光源光的利用率的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或其它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地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在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了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之后向上述密封部和上述副反射镜上涂敷粘接剂并使上述粘接剂固化而进行固定。
按照该发明,由于在进行了副反射镜对于发光管的位置调整后再向密封部和副反射镜上涂敷粘接剂,所以能够在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过程中不会使粘接剂固化而进行位置调整,进而,在位置调整时粘接剂不会污染发光管的其它部分。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或其它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地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使在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之前所涂敷的粘接剂固化而进行固定。
按照该发明,由于在相对于发光管调整副反射镜的位置之前,在密封部与副反射镜之间存在粘接剂,所以能够在进行位置调整的同时使粘接剂融化到密封部与副反射镜的粘接面上,从而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而且能够牢固地进行粘接固定。
本发明的投影机,是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并放大投影光学像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光源装置、或者利用上述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源装置。
按照该发明,由于光源装置具备上述那样的作用和效果,所以能够享有同样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作为大幅度地提高了光源光的利用率的投影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投影机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正视图和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将副反射镜固定在光源灯上的状态的光轴方向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粘接剂的涂敷状态的光轴方向和光轴正交方向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粘接剂的涂敷状态的光轴方向和光轴正交方向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源装置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的副反射镜保持架的结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的副反射镜保持架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副反射镜保持架的把持部形状的正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粘接剂的涂敷方法的模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7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副反射镜的掩蔽状态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0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4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和从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看到的平面图。
图2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光源装置的副反射镜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粘接剂的涂敷方法的模式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电弧像和电弧反射像的偏移量的最佳值判定的步骤的模式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电极像和电极反射像的偏移量的最佳值判定的步骤的模式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发光中心位置与反射面的曲率中心的偏移量的最佳值判定的步骤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的一种方式。
实施例1.
(投影机的结构)
图1所示的模式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投影机1的光学系统,该投影机1是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并将其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的光学设备,其构成为具备光源装置10、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色分离光学系统30、中继光学系统35、光学装置40、以及投影光学系统50,构成这些光学系统20~35的光学元件被进行了定位调整而被收纳在设定了指定的照明光轴A的光学部件用箱体2内。
光源装置10是将从光源灯11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使其射出从而对光学装置40进行照明的装置,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其构成为具备光源灯11、椭圆反射器12、副反射镜13、以及图示省略的保持它们的灯罩,在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方向后级设置有平行化凹透镜14。另外,该平行化凹透镜14可以与光源装置10一体化,也可以设计成单独个体。
并且,从光源灯11发射的光束由椭圆反射器12将射出方向调整为光源装置10的前方侧而作为会聚光射出,并利用平行化凹透镜14进行平行化而向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射出。
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是将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并使照明区域的面内照度均匀化的光学系统,其具备第1透镜阵列21、第2透镜阵列22、偏振变换元件23、重叠透镜24、以及反射镜25。
第1透镜阵列21具有作为将从光源灯11发射的光束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的光束分割光学元件的功能,其构成为具备在与照明光轴A正交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小透镜,各个小透镜的轮廓形状设定成与构成后述的光学装置40的液晶面板42R、42G、42B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形状呈现大致相似形状。
第2透镜阵列22是由上述的第1透镜阵列21分割的多个部分光束进行聚光的光学元件,虽然与第1透镜阵列21同样地构成为具备在与照明光轴A正交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小透镜,但由于以聚光为目的,所以各个小透镜的轮廓形状没有必要与液晶面板42R、42G、42B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形状相对应。
偏振变换元件23是将由第1透镜阵列21分割的各个部分光束的偏振方向调整为一个方向的线偏振的偏振变换元件。
该偏振变换元件23,图示虽然省略了,其具有使相对于照明光轴A倾斜配置的偏振分离膜和反射镜交替地排列的结构。偏振分离膜使包含在各个部分光束内的P偏振光束和S偏振光束之中的一方的偏振光束透过而反射另一方的偏振光束。被反射的另一方的偏振光束被反射镜折转而向一方的偏振光束的射出方向、即向沿着照明光轴A的方向射出。射出的偏振光束的任何一者都被设置在偏振变换元件23的光束射出面上的相位差板进行了偏振变换,使所有的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都一致化。由于通过使用这样的偏振变换元件23能够将从光源灯11射出的光束调整为一个方向的偏振光束,所以能够提高在光学装置40中所利用的光源光的利用率。
重叠透镜24是对经由第1透镜阵列21、第2透镜阵列22和偏振变换元件23的多个部分光束进行聚光而使之重叠到液晶面板42R、42G、42B的图像形成区域上的光学元件。该重叠透镜24,在本例中,虽然是光束透过区域的入射侧端面是平面而射出侧端面是球面的球面透镜,但也可以使用射出侧端面是双曲面状的非球面透镜。
从该重叠透镜24射出的光束在反射镜25被折转后向色分离光学系统30射出。
色分离光学系统30具备2块分色镜31、32和反射镜33,其具有利用分色镜31、32将从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成红(R)、绿(G)、蓝(B)这3色的色光的功能。
分色镜31、32是在基板上形成了反射指定的波长范围的光束而透过其它波长的光束的波长选择膜的光学元件,配置在光路前级的分色镜31是透过红色光而反射其它色光的分色镜。配置在光路后级的分色镜32是反射绿色光而透过蓝色光的分色镜。
中继光学系统35具备入射侧透镜36、中继透镜38和反射镜37、39,其具有将透过构成色分离光学系统30的分色镜32的蓝色光引导到光学装置40的功能。另外,之所以在蓝色光的光路中设置这样的中继光学系统35,是因为蓝色光的光路长度比其它色光的光路长度更长,要防止由于光的发散等产生的光的利用率降低的缘故。在本例中,虽然由于蓝色光的光路长度长而设计成这样的结构,但当使红色光的光路长度长时,也可以设计成在红色光的光路中设置中继光学系统35的结构。
由上述的反射镜31分离的红色光在被反射镜33折转后通过场透镜41被供给光学装置40。此外,由分色镜32分离的绿色光则原样地通过场透镜41被供给光学装置40。此外,蓝色光则由构成中继光学系35的透镜36、38和反射镜37、39聚光、折转后通过场透镜41被供给光学装置40。另外,设置在光学装置40的各个色光的光路前级的场透镜41,是为了将从第2透镜阵列22射出的各个部分光束变换成相对于照明光轴并行的光束而设置的。
光学装置40,是根据图像信息调制入射的光束以形成彩色图像的装置,其构成为具备作为将成为照明对象的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2R、42G、42B和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十字分色棱镜43。另外,在场透镜41和各个液晶面板42R、42G、42B之间中介配置了入射侧偏振板44,图示虽然省略了,但在各个液晶面板42R、42G、42B与十字分色棱镜43之间中介配置了射出侧偏振板,从而进行由入射侧偏振板44、液晶面板42R、42G、42B以及射出侧偏振板入射的各个色光的光调制。
液晶面板42R、42G、42B是将作为电光物质的液晶密闭封入到一对透明的玻璃基板内的装置,例如,将多晶硅TFT作为开关元件,并根据所提供的图像信号对从入射侧偏振板44射出的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进行调制。进行该液晶面板42R、42G、42B的调制的图像形成区域是矩形形状,其对角尺寸为例如0.7英寸。
十字分色棱镜43,是对从射出侧偏振板射出的以每种色光的方式被调制的光学像进行合成以形成彩色图像的光学元件。该十字分色棱镜43呈现将4个直角棱镜粘合的平面看大致正方形状,在将直角棱镜彼此粘合的界面大致X形地形成了电介质多层膜。大致X形的一方的电介质多层膜是反射红色光的膜,另一方的电介质多层膜是反射蓝色光的膜,通过利用这些电介质多层膜红色光和蓝色光被折转而被调整为绿色光的行进方向,从而对3个色光进行合成。
然后,从十字分色棱镜43射出的彩色图像利用投影光学系统50进行放大投影,从而在省略了图示的屏幕上形成大画面图像。
(光源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光源装置10具备将作为发光管的光源灯11配置在椭圆反射器12的内部的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将光源装置10的光束射出方向作为前侧或前端侧表示,将与光源装置10的光束射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后侧或基端侧表示。
作为发光管的光源灯11由中央部球状地鼓出的石英玻璃管构成,将中央部分作为发光部111,将向该发光部111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延伸的部分作为密封部1121、1122。
在发光部111的内部封入有离开指定距离配置的一对钨制的电极111A、水银、稀有气体和少量的卤素。
在向发光部111的前侧和后侧这两侧延伸的密封部1121、1122的内部分别插入了与发光部111的电极进行电连接的钼制的金属箔112A,并用玻璃材料等密封。在各个金属箔112A上还连接有作为电极引出线的引线113,该引线113一直延伸到光源灯11的外部。
于是,当给引线113施加电压后,如图3所示,通过金属箔112A在电极111A间产生电位差而产生放电,进而产生电弧像D,从而发光部111进行发光。
如图2所示,椭圆反射器12是具备要插进光源灯11的基端侧(后侧)的密封部1121的颈状部121和从该颈状部121扩展的椭圆面状的反射部122的玻璃制的一体成形件。
在颈状部121上在中央形成有插入孔123,在该插入孔123的中心配置了密封部1121。
反射部122构成为在椭圆面状的玻璃面上蒸镀形成了金属薄膜,该反射部122的反射面122A被设计成反射可见光而透过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冷反射镜。
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面122A是具有第1焦点L1和第2焦点L2的椭圆面,在照明光轴A上配置第1焦点L1和第2焦点L2。
配置在这样的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部122内部的光源灯11被配置为使发光部111内的电极111A间的发光中心成为反射部122的反射面122A的椭圆面的第1焦点L1的附近。
并且,当使光源灯11点亮后,从发光部111发射的光束在反射部122的反射面122A进行反射而成为会聚到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上的会聚光。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与照明光轴A大致一致。
这时,由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与光源灯11的光束射出方向前端侧(前侧)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的端部的边界线L3和L4所示的圆锥的内侧部分,成为因在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光束被密封部1122遮挡而不能使光束到达第2焦点位置L2的光束不能利用区域。换言之,所谓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与光源灯11的光束射出方向前端侧(前侧)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的端部的边界线L3和L4,就是在椭圆反射器12被反射而到达第2焦点位置L2的光束之中的与被密封部1122遮挡的光线的边界的边界光线。
在将光源灯11固定到这样的椭圆反射器12上时,将光源灯11的后侧的密封部1121插入到椭圆反射器12的插入孔123内,并配置为使发光部111内的电极111A间的发光中心成为椭圆反射器12的第1焦点位置L1的附近,并向插入孔123内部填充以二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类粘接剂。
此外,当反射部122的光轴方向尺寸变为比光源灯11的长度尺寸短,而如上所述地将光源灯11固定到椭圆反射器12上,则光源灯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就会从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开口突出。
副反射镜13是覆盖光源灯11的发光部111的前侧大致一半的反射部件,如图4所示,其构成为将内面侧设计成球面状的反射面131,外周面132构成仿照反射面131的曲率那样的曲面状的碗形状。另外,在该反射面131上通过蒸镀金属而形成了反射膜,该反射膜与椭圆反射器122A同样成为冷反射镜。
此外,在副反射镜13的碗形状的底面部分上形成了开口部133,将在后面叙述,该开口部133的内周面作为填充与密封部1122的固定用粘接剂的粘接面。
此外,副反射镜13的碗形状的上端侧端面(图4(B)中左侧端面)被设计成随着从反射面131的边缘朝向外周面132的边缘延伸而碗形的高度逐渐减小的倾斜面135。
倾斜面135,如图5(A)所示,是沿着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与从发光部111发射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12上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θ进行倾斜的锥台状。另外,角度θ是与从发光部111射出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12上的光束所成的最大的角度,为了缩短椭圆反射器12的照明光轴A方向的长度,优选地设为小于等于105°。
这样的副反射镜13由石英、氧化铝陶瓷等的无机类材料,或石英、Neoceram(耐热结晶化玻璃)(旭玻璃会社商标名称)等的结晶化玻璃、蓝宝石、氧化铝陶瓷等的材料构成,具体地说,如图4(B)所示,能够通过对外径D1、内径D2的壁厚的圆筒状部件136进行研磨加工而制造。
首先,在将圆筒状部件136的一方的端面研磨成凹曲面状而形成反射面131后,仿照该反射面131研磨凸曲面状的外周面132而进行倾斜面135的研磨。最后,在反射面131上蒸镀形成五氧化二钽(Ta2O5)和二氧化硅(SiO2)构成的电介质多层膜。
如图5(A)所示,对于光源灯11的发光部111的副反射镜13的安装位置设为如下的位置,既、是沿着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与从发光部111发射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12上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θ配置倾斜面135的那样的而且是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132不会从由边界线L3和L4所示的圆锥探出的照明光轴A的正交方向的位置。
此外,在本例中,虽然倾斜面135被设计成沿着角度θ的倾斜面,但如图5(B)所示,只要是被副反射镜13的端面135A遮挡而无法向副反射镜13的反射面131入射的光束的量是少的,也可以将副反射镜13的发光部111侧的端面135A构成为与照明光轴A正交的面。
副反射镜13向光源灯11上的固定,如图5(A)所示,是在粘接面134与光源灯11的前端侧(前侧)的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介入粘接剂137而将副反射镜13粘接固定。另外,粘接剂137在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上要涂敷为使之鼓起。作为粘接剂137的材质与将光源灯11粘接固定到椭圆反射器12上同样,可以采用二氧化硅/氧化铝类的无机类粘接剂。
粘接剂137,如图6(A)、(B)所示,可以间断地涂敷在照明光轴A的周围,也可以如图7(A)、(B)所示,全周地涂敷到照明光轴A的周围。
(光源装置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图8表示制造上述的光源装置10的制造装置60,该制造装置60具备保持架61、光束检测部62和位置调整机构63。
保持架61是保持将椭圆反射器12和光源灯11一体化的光源装置本体的部分,其构成为具有与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开口对应的开口部的框部件。在框状端部上配合保持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开口。
光束检测部62是在使安装到保持架61上的光源装置10的光源灯11点亮时检测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部分,沿着照明光轴A直线状地配置有与构成上述的投影机1的光学元件14、21、22、23、24、41、43、50同样的光学元件和框部件421。另外,光学元件14、21、22、23、24、41、43、50的配置,与投影机1的绿色光的光路长度相吻合。框部件421具有与上述的投影机1的各个液晶面板42R、42G、42B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同形状的开口部,其配置在场透镜的光束射出侧。
此外,在配置在最后级的投影光学系统50的光路后级设置有积分球621,经由这些光学元件14、21、22、23、24、41而通过框部件421的开口部并经由光学元件43、50后的光束,由该积分球621进行照度测定。
位置调整机构63是对于固定到已将副反射镜13安装到保持架61上的椭圆反射器12上的光源灯11进行3维的位置调整的部分,当将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光束射出方向设为Z轴时,则形成能够调整Z轴方向和与该Z轴正交的X轴和Y轴方向、以及对于XY平面内的副反射镜13的倾倒。该位置调整机构63,构成为具备基台631、Y轴方向调整部632、X轴方向调整部633、Z轴方向调整部634、Y轴旋转调整部635、X轴旋转调整部636和副反射镜保持架640。
在基台631上设置有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631A,在该轴部件631A上,Y轴方向调整部632沿着轴部件631A的延伸方向滑动自由地被支持着。
Y轴方向调整部632,虽然图示省略了,但具有与形成于轴部件631A上的齿条进行齿合的副齿轮,当使测微头632A旋转时,Y轴方向调整部632就沿着轴部件631A在Y轴方向进行升降。
此外,将该Y轴方向调整部632的上表面作为工作台632B,在该工作台632B上设置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导轨632C。
在该导轨632C上滑动自由地安装有X轴方向调整部633,该X轴方向调整部633具备工作台633A和测微头633B。此外,当使测微头633B旋转时,工作台633A就沿着X轴方向移动。
在工作台633A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设置有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导轨,在该导轨上,Z轴方向调整部634滑动自由地被支持着。
该Z轴方向调整部634具备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腕部634A和测微头634B,当使测微头634B旋转时,腕部634A在Z轴方向上移动。
腕部634A的前端面,虽然省略了图示,设计成围绕Y轴圆弧状地形成的凸曲面,在该凸曲面上设置有Y轴旋转调整部635。
Y轴旋转调整部635具备本体635A和测微头635B,当使测微头635B旋转时,本体635A沿着凸曲面围着Y轴旋转。
此外,本体635A的前端面设计成围绕X轴圆弧状地形成的凸曲面,在该凸曲面上设置有X轴旋转调整部636。
X轴旋转调整部636具备本体636A和测微头636B,当使测微头636B旋转时,本体636A围绕X轴旋转。
在该本体636A的前端上,通过腕部636C设置了副反射镜保持架640。
副反射镜保持架640,如图9和图10所示,是将副反射镜13保持并定位到光源灯11的发光部111上的部分,具备基部641、一对轴部642和把持部643、644。
基部641具备安装到X轴旋转调整部636的腕部636C上的本体部641A,在该本体部641A的上表面形成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槽状的导轨641B。在本体部641A的下表面设置有空气供给用的接头641D。
在导轨641B上设置有2个在图9和图10中的X轴方向上滑动自由地被支持的滑动块641C,各个滑动块641C彼此靠近、离开地进行滑动。
一对轴部642,是分别支持把持部643、644的支持体,一对轴部642是分别直立设置在一对滑动块641C上的柱状部件。另外,在该一对轴部642的上表面,虽然在图9和图10中省略了图示,分别形成了2处雌螺孔。
如图10所示,把持部643、644是其基端分别固定到一对轴部642的上表面上的在弯曲的前端上形成有把持面的板金加工部件,在各个保持部643、644的基端部分上形成有轴部642向雌螺孔固定用的孔643A、644A。
如图10和图11(A)所示,把持部643具备基端部643B和弯曲部643C,在该弯曲部643C的前端上设置有推压副反射镜13的光束射出开口端面的推压面643D、以及从该推压面643D向面外方向突出而与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接触的2个爪部643E。
这样的把持部643与副反射镜13的大小对应地设定有多种,例如,在安装直径比本实施例更小的小直径的副反射镜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通过变更为前端部分的推压面645D的直径小而爪部645E的形状不同的把持部645,就能够把持各种直径的副反射镜13。
把持部644虽然与把持部643同样具有基端部644B和弯曲部644C,但其前端部被设计成仿照副反射镜13的开口部外周形状的平坦面。
在用上述的把持部643、644保持副反射镜13的情况下,使本体部641的滑动块641C彼此靠近,如图10所示,由把持部643的推压面643D推压副反射镜13的光束射出开口部并且由爪部643E支持该副反射镜的外表面侧。
这时,把持部644用其前端面推压副反射镜13的光束射出开口部外周缘,由此,可以利用把持部643、644把持副反射镜13。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下面,根据图12的流程图说明使用上述的制造装置60制造光源装置10的步骤。
(处理S1)将安装副反射镜13之前的被一体化的光源灯11和椭圆反射器12设置到制造装置60的保持架61上。
(处理S2)将副反射镜13设置到副反射镜保持架640的把持部643、644上。
(处理S3)使光源灯11点亮,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光束。
(处理S4)开始利用光束检测部62的积分球621进行的照度检测。
(处理S5)判定由积分球621检测出的来自光源装置10的光束的照度是否为最大。
(处理S6)当判定为不是照度成为最大的副反射镜13的位置时,则操作位置调整机构63的Y轴方向调整部632、X轴方向调整部633、Z轴方向调整部634、Y轴旋转调整部635、X轴旋转调整部,对副反射镜13的X、Y、Z轴方向的姿势进行调整。
(处理S7)当判定为照度为最大时,如图13所示,首先,使副反射镜13从照度最大位置向发光部111侧移动(图13(A)),在向副反射镜13的粘接面134的外周面132侧端面涂敷了粘接剂之后(图13(B)),使副反射镜13移动,使粘接剂涂敷在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并且按照在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132上粘接剂鼓起的方式使副反射镜13返回到照度最大位置,并使粘接剂固化(图13(C))。
(处理S8)当粘接剂固化后,使光源灯11关闭,从保持架61和副反射镜保持架640上取下光源装置10。
(实施例的效果)
按照上述那样的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效果。
(1)由于副反射镜13设计成与光源灯11分体,所以不会如向光源灯11的发光部111上蒸镀反射膜时那样反射膜依赖于发光部111的外形形状。因此,由于在能够将副反射镜13的反射面的形状设计成能够在椭圆反射器12有效地利用被副反射镜13反射的光那样的反射面形状的基础上,还能够在光源灯11、副反射镜13和椭圆反射器12这3者间进行位置调整,所以在利用副反射镜13的光源装置10中,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2)由于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132与由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和光源灯11的前端侧(前侧)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侧端部的边界线L3、L4表示的圆锥相比被收纳在内侧,所以被椭圆反射器12所反射的光不会被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132和前侧的密封部1122遮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3)由于通过研磨加工圆筒状部件136形成副反射镜13,能够实现反射面131的曲率等的高精度化,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4)由于副反射镜13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的端面被设计成倾斜面135,而从发光部111的电弧像D的发光中心射出的应当直接由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光不会被副反射镜13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的端面遮挡,所以能够可靠地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5)由于仿照副反射镜13的反射面131的球面状研磨部分研磨外周面132,所以能够确保外周面132的面精度而可靠地防止由于副反射镜13产生的光的遮挡。此外,通过对反射面131和外周面132进行研磨加工,在圆筒状部件136加工时就不易给材料施加机械性的负荷,从而能够实现副反射镜13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6)在将副反射镜13固定到光源灯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时,在无间隙地全面地将粘接剂涂敷到粘接面134和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的情况下,能够牢固地将副反射镜13固定到光源灯11上。另一方面,由于通过间断地将粘接剂涂敷3乃至4处可在其它部分上形成间隙,所以能够作为冷却加热后的发光部111的空气的流路,从而在进行发光部111的冷却方面是有利的。
(7)通过在投影机1中采用光源装置10能够设计成可享有上述的效果的投影机1,从而能够进行投影机1的小型化、高辉度化。
(8)由于能够一边检测从光源灯11直接在椭圆反射器12被反射的光束和经由副反射镜13在椭圆反射器12被反射的光束的照度,一边按照使该照度变为最佳的方式进行副反射镜13的位置调整,而能够在成为最佳的照度的位置上将副反射镜13固定到光源灯11上,所以能够可靠地制造大幅度地提高了光源光的利用率的光源装置10。
(9)由于在向副反射镜13的粘接面134和光源灯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涂敷粘接剂时,在使副反射镜13从照度最大位置向发光部111侧移动之后再向粘接面134的外周面132侧端面涂敷粘接剂,并按照使粘接剂填充在粘接面134与反射面132之间的方式再次使副反射镜13返回到照度最大位置,所以在使粘接剂充分地填充到间隙狭窄难以涂敷粘接剂的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的基础上,即使是固化时间短的粘接剂,也能够在单时间内充分地使粘接剂填充到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所以能够在照度最大位置上将副反射镜13牢固地固定到密封部1122上,从而能够制造光利用率高的光源装置10。
(10)由于按照使粘接剂137在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132的外侧鼓起来的方式进行涂敷,所以在粘接剂137固化后,能够相对于光源灯11限制副反射镜13向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图5(A)中右侧)移动。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实施例2.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132是仿照反射面131的曲率的曲面形状,对副反射镜13,通过研磨加工圆筒状部件136而形成了反射面131和外周面132。
对此,如图14和图15所示,实施例2的副反射镜71~74,在其外周面712、722、732、742是大致圆柱形状或大致锥台状这一点上有所不同。这样的副反射镜71~74虽然是对圆筒状部件136研磨加工反射面131而形成,但却能够完全不加工或用简单的切削加工形成外周面712、722、732、742。
如图14(A)所示,实施例2的副反射镜71由圆筒形状的外周面712、作为形成副反射镜71的反射面131一侧的端面的与外周面712垂直的基端侧端面715、作为基端侧端面715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前端侧端面716、以及在圆筒形状的外周面712的中心轴上配置曲率中心的反射面131构成,具有彼此相对的剖面大致为梯形状的剖面形状。该副反射镜71能够通过对圆筒状部件136进行加工而进行制造,仅用反射面131的加工形成副反射镜71,圆筒状部件136的外周面和端面完全不加工,从而外周面712和端面715、716是母材的切断面。
副反射镜71的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前端侧(前侧),其前端侧端面716的端部和外周面712被收纳在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部分内。此外,由于基端侧端面715是相对于照明光轴A垂直的端面,所以虽然从发光部111射出的光束之中的图14(A)所示的角度θa的范围被基端侧端面715遮挡,但基端侧端面715却很小而使从发光部111射出的光的利用率不会变坏。
另外,副反射镜71的前端侧端面715,如图14(B)所示,与实施例1的倾斜面135同样,优选地设计成与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和从发光部111射出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12上的光束所成的角度θ相吻合的倾斜面725。
此外,该副反射镜71,前端侧端面716和粘接面134的交汇部分被施行了倒角加工而形成了锥形面726C。
该锥形面726C是为了使粘接剂易于流入到密封部112的外周面与粘接面134之间而形成的。
此外,如图15(A)所示,副反射镜73,其前端侧端面736与基端侧端面735与副反射镜72的前端侧端面725与基端侧端面726同样,是外周面732位于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的由与边界线L3和L4大致平行的直线表示的锥台状。即,对于外周面73的照明光轴A的倾斜角度与对于边界线L3和L4的照明光轴A的倾斜角度大致相等。副反射镜73可以通过加工圆筒状部件而制造,副反射镜73,进行研磨加工而形成反射面131,并且外周面732整体地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大致锥台状的侧面。如果设计成这样的形状,由于能够将副反射镜73的照明光轴A方向长度尺寸形成得长,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粘接面134的长度,从而增大粘接面积。
此外,如图15(B)所示,副反射镜74,其前端侧端面746与副反射镜73的前端侧端面736同样,基端侧端面745是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与基端侧端面745所成的倾斜角度比角度θ大的倾斜角度的倾斜面,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光的遮挡。此外,该副反射镜74的形状如下,即,使对于外周面742的照明光轴A的倾斜角度比边界线L3或L4对于照明光轴A的倾斜角度更为强、即更大,并且使由边界先L3和L4表示的圆锥与外周面742之间的间隙变宽,而且即使相对于光源灯11对副反射镜74进行位置调整,外周面742也不易从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进一步探出这样的形状。副反射镜74可以通过加工圆筒状部件而进行制造,副反射镜74,可以进行研磨加工而形成反射面131,外周面742可以全体性地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大致锥台状的侧面。
具备副反射镜71~74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按照上述那样的实施例2,除了在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1)~(4)、(6)~(10)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11)如副反射镜73、74那样,通过将外周面732、742设计成锥台状,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的遮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光源灯11射出的光的利用效率,而能够从光源装置射出照度高的照明光。
此外,由于通过设计成这样的形状,能够加长副反射镜73、74的照明光轴A方向的尺寸而能够确保大的粘接面的面积,所以能够提高副反射镜73、74对于光源灯11的粘接强度。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12)由于在副反射镜71的情况下没有对外周部分施行加工,所以会使副反射镜71的制造进一步简化。
(13)由于副反射镜71利用倒角加工在作为粘接剂涂敷部分的前端侧端面与粘接面的交汇部分上形成了锥形面726C,所以粘接剂就易于流入到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实施例3.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上述的实施例1的副反射镜13或实施例2的副反射镜71、73、74,如图4和图14、图15所示,对于外周面132、712、732、742与粘接面134之间的交汇部分未施行任何加工。
对此,实施例3的副反射镜76,如图16(A)所示,在沿着外周面132与粘接面134的交汇部分的棱线形成有多个切口槽761这一点上有所不同。
切口槽761按照从副反射镜76的密封部1122插入用的开口部的周缘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各个切口槽761的形状,从正面看为大致三角形状。
这样的切口槽761,在副反射镜76的开口部加工时,可以通过在外周面132的开口部周缘上有意识地使之产生大于等于0.1mm的剁凿(chipping)而形成。另外,在图16(A)中,虽然按照从开口部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在8处形成了切口槽761,但切口槽761的位置、数量可以根据粘接剂137的材质等进行适当的变更。
此外,不仅可以采用利用剁凿而形成切口槽761的副反射镜77,如图16(B)所示,也可以采用在外周面132的开口部周缘上利用砂轮机等形成槽771的副反射镜77。
具备副反射镜76和77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但是,在向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涂敷二氧化硅/氧化铝类的粘接剂137时,按照也向各个切口槽761、槽771内填充粘接剂137的方式,在开口部的外侧的外周面132上鼓起地涂敷粘接剂而进行固定。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3的副反射镜76和77,除了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1)~(10)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14)由于通过在副反射镜76、77的开口部周缘上形成切口槽761、槽771而能够向切口槽761、槽771内填充粘接剂137,所以在粘接剂137固化后,限制了副反射镜76、77相对于光源灯11进行旋转,从而相对于光源灯11定位的副反射镜76、77在粘接剂137固化后,能够防止产生位置偏移。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实施例4.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如上所述,实施例1的副反射镜13,副反射镜13的外周面132是仿照反射面131的曲率的曲面形状,形成为仿照反射面131研磨加工外周面132而使壁厚变为大致均匀(图4(B))。
对此,本实施例的副反射镜81的剖面形状等有所不同。
此外,在向反射面上蒸镀形成电介质多层膜时,进行后述那样的前准备。
在该副反射镜81中,如图17所示,反射面131和外周面811都被设计成球面状,在形成要安装到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的粘接面812的部分,形成了比要形成与发光部111相接的反射面131的端部更厚的壁厚,从而粘接面812的面积变大。
这样的壁厚的不同,归因于外周面811的曲率中心O3和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在照明光轴A上偏移地配置。
这样的副反射镜81,被收纳成几乎占据由上述的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也参见图2)与光源灯11之间的空间。
其中,外周面811的曲率中心O3与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的距离,虽然根据副反射镜81或光源灯11的形状等而变化,但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1.7mm。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111的球中心O4与发光部111内的电极111A间的发光中心O2(图29)大致一致。此外,外周面811被形成为φ14.4mm的球面状,在将副反射镜81安装到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时,使发光部111的球中心O4与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一致,发光部111的球中心O4与外周面811之间的距离被设计成作为包括外周面811的球的半径的7.2mm。由此,副反射镜81的外周部分被收纳于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并且,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的部分与从发光部111发射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12上的光束所成的角度θ成为小于等于105°。
其中,例如,使反射面131和外周面811的曲率中心O1、O3为同轴的副反射镜的外周面,如图17中的2点划线CL1所示,形成前侧的密封部1122侧的粘接面的部分的壁厚尺寸T2与曲率中心O3离开曲率中心O1的副反射镜81的壁厚尺寸T1相比更薄,从而无法确保大的粘接面812的面积。
此外,以与壁厚尺寸T1相同的尺寸设定全体的壁厚的副反射镜的外周面,如图17中的2点划线CL2所示,从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探出,从而遮挡了由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光束。
这样的副反射镜81,例如,虽然可利用厚壁的圆筒状部件136a(在此,外径为φ14mm)的研磨加工而形成,但在反射面131形成后,要移动研磨加工的曲率中心而形成外周面811。
另外,这时也可以沿着副反射镜81的外周面811与粘接面812的交汇部分的棱线形成上述的实施例3那样的多个切口槽761、771(图22(A)、(B))。
然后,虽然在反射面131上蒸镀形成五氧化二钽(Ta2O5)和二氧化硅(SiO2)构成的电介质多层膜,但作为事前准备,用以下的方法实施粘接面811的掩蔽。
图18(A)、(B)表示被掩蔽后的副反射镜81。
如图18(A)所示,粘接面812被涂敷橡胶(或凝胶)状地固化的密封材料SL而被掩蔽。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实施反射面131的电介质多层膜MF蒸镀,则电介质多层膜不会围绕在粘接面812上,从而粘接面812就可以保持平滑。该密封材料SL在电介质多层膜MF形成后被除去。
粘接面812的掩蔽,如图18(B)所示,也可以通过用与副反射镜81的密封部1122插入用的开口部嵌合的夹具J将粘接面812覆盖来进行实施。该夹具J的前端部分被设计成与粘接面812全体进行接触的圆盘状的配合部J1。一边用该夹具J将每一个副反射镜81的开口部堵住以掩蔽粘接面812,一边进行电介质多层膜MF的蒸镀形成。
然后,将这样地制造的副反射镜81安装到光源灯11的密封部1122上,并从外周面811侧涂敷二氧化硅/氧化铝类的粘接剂137。这时,按照在外周面811的外侧鼓起的方式进行涂敷。
具备副反射镜81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4,除了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1)~(10)的效果外,还具有如下效果。
(15)通过按照副反射镜81与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相比被收纳在内侧的方式,使外周面811的曲率中心O3位于从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在照明光轴A上向前侧偏移的位置上,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的遮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光源灯11射出的光的利用效率,能够从光源装置射出照度高的照明光。
此外,由于通过设计成这样的形状,能够在使副反射镜81被收纳于比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位于内侧的范围内、即在上述的光束不能利用区域内加长照明光轴A方向的尺寸而扩大粘接面812的面积,从而能够对于光源灯11牢固地进行粘接。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16)由于在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与光源灯11的外周部分之间副反射镜81朝向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延伸而能够扩大副反射镜81覆盖发光部111的面积,从而能够减小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后侧的部分与从发光部111直接向椭圆反射器12入射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θ,所以能够使椭圆反射器12的照明光轴A方向的尺寸进一步小型化。
(17)此外,由于粘接面812被掩蔽而在向反射面131上蒸镀形成电介质多层膜时电介质多层膜不会零散地附着在粘接面812上,所以能够提高粘接强度。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实施例5.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副反射镜13、71、73、74、76、77、81是以圆筒状部件为基础通过进行切削或研磨加工而制造的。
对此,实施例5的副反射镜在使石英、氧化铝陶瓷等的原材料成为熔融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成型这一点上有所不同。
即,实施例5的副反射镜75,如图19所示,形成了从反射面751和外周面752侧向光源灯11的前端侧(前侧)延伸的颈状部753,在该颈状部753的内面侧上形成有粘接面754。粘接面754形成为随着从反射面751朝向前端侧(前侧)延伸而直径逐渐扩大的锥台状的孔的内周面。从而形成了易于从副反射镜75的前端侧(前侧)注入粘接剂的结构。
此外,副反射镜75的基端侧端面755形成为沿着从发光部111发射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12上的光侧与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的部分所成的最大角度θ的倾斜面,其与外周面752的交汇部分进行了R倒角,从而形成被收纳于由边界线L3和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的形状。
此外,副反射镜75的前端侧端面756构成为R面状的剖面。
这样的副反射镜75的端部形成R面,是考虑到模压时脱模而形成的,使得在脱模时端部不会粘到模具上而反射面751不会发生扭曲等。
具备副反射镜75的光源装置可以利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另外,副反射镜75,由于形成了随着从反射面751朝向前端侧(前侧)延伸而直径逐渐扩大的锥台状的孔的粘接面754,所以只要能够向被位置调整到照度最大位置上的副反射镜75的粘接面754与光源灯11的外周面之间充分地注入粘接剂,则在(处理S7)中也可以省略使副反射镜75移动以使粘接剂融化的作业。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5,除了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1)、(2)、(4)、6)~(10)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18)由于副反射镜75利用模压成型进行制造,所以与加工圆筒状部件的情况比较,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地生产高精度的副反射镜75。
此外,与切削加工、研磨加工比较,由于利用模压成型提高了副反射镜75的形状自由度,所以能够与各种副反射镜形状对应。
(19)通过副反射镜75形成颈状部753,能够确保长的粘接面754,从而能够增大与密封部1122的粘接面积而能够牢固地固定到光源灯11上。并且,通过将粘接面754设计成向前端侧(前侧)扩展的圆锥台内表面形状,易于注入粘接剂,从而能够使粘接固定更加牢固。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20)由于副反射镜75形成了随着从反射面751朝向前端侧(前侧)延伸直径逐渐扩大的锥台状的孔的粘接面754,所以易于从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前端侧(前侧)、从粘接面754与副反射镜75的光束前端侧(前侧)注入粘接剂。
此外,具有这样的形状的粘接面745的副反射镜75,在粘接剂137固化后,能够限制副反射镜75相对于光源灯11向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侧(图19中右侧)移动。因此,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21)在具备副反射镜75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副反射镜75形成有随着从反射面751朝向前端侧(前侧)延伸直径逐渐扩大的锥台状的孔的粘接面754,易于从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前端侧(前侧),从粘接面754与副反射镜75的光束前端侧(前侧)注入粘接剂,从而能够向粘接面754与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之间充分地填充粘接剂137,所以能够省略使副反射镜75移动以使粘接剂融化的作业,从而能够简化制造作业。
实施例6.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6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上述的实施例的粘接面134、812从反射面131到外周面或前端侧端面被形成为相同直径的圆筒形状。
对此,在本实施例的副反射镜84中,在粘接面841被设计成随着从外周面132朝向反射面131延伸逐渐缩径的锥台状的锥形面这一点上有所不同。作为其它结构的外周面等可以应用上述的实施例。
如图20所示,该副反射镜84的粘接面841构成为随着从外周面132朝向反射面131延伸而逐渐缩径的锥台状的锥形面。即,在反射面131侧粘接面841与密封部1122之间变窄,与此相应地反射面131的面积扩大。此外,与反射面131侧相反地在外周面132侧粘接面841与密封部1122之间变宽。
具备副反射镜84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另外,由于副反射镜84形成了随着从反射面131朝向外周面132延伸而直径逐渐扩大的锥台状的孔的粘接面841,所以只要向被位置调整到照度最大位置上的副反射镜84的粘接面841与光源灯11的外周面之间充分地注入粘接剂,则在(处理S7)中也可以省略使副反射镜84移动以使粘接剂融化的作业。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6,除了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22)由于从粘接面841与密封部1122之间宽的外周面132侧注入粘接剂137,并且能够防止在缩径后的反射面131侧的粘接面841附近粘接剂137溢出,从而不会损坏副反射镜84的反射性能。进而,由于反射面131在缩径部分扩展,所以能够对光源光的利用率更发挥作用。
此外,利用缩径后的圆锥部分,在粘接剂137固化后能够机械性地限制相对于光源灯11副反射镜83向光束射出方向后侧移动。
实施例7.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7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在副反射镜的粘接面134、754、812、841上没有形成台阶或突起等。
对此,本实施例的副反射镜83在粘接面831上形成有台阶这一点有所不同。作为其它结构的外周面等则可以应用上述的实施例。
在该副反射镜83中,如图21所示,粘接面831的反射面131侧的端部朝向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了具有与反射面131连续的面的那样的台阶部,该部分被作为台阶部831A。即,该台阶部831A在反射面131侧成为粘接面831与反射面131的交汇部分。
此外,从外周面132与粘接面831的交汇部分到台阶部831A,粘接面831与密封部1122之间变宽。
具备副反射镜83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另外,副反射镜83,由于从外周面132与粘接面831的交汇部分到台阶部831A,粘接面831与密封部1122之间变宽,所以只要向被位置调整到照度最大位置上的副反射镜83的粘接面831与光源灯11的外周面之间充分地注入粘接剂,则在(处理S7)中也可以省略使副反射镜83移动以使粘接剂融化的作业。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7,除了在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23)由于在能够容易地从粘接面831与密封部1122之间宽的外周面132侧注入粘接剂137的基础上,利用台阶部831A阻挡粘接剂137,所以能够防止粘接剂137溢出到反射面131上而污染反射面。
此外,利用该台阶部831A,在粘接剂137固化后能够机械性地限制副反射镜相对于光源灯11向发光部111的光束射出方向后侧移动。
进而,由于在台阶部831A与反射面131的交汇部分也能够反射从发光部111发射的光束,所以也能够对光源光的利用率发挥作用。
实施例8.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8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的粘接面134、812从反射面131到外周面或前端侧端面被形成了相同直径的圆筒形状。
对此,本实施例的副反射镜78,如图22所示,在开口部内周面的粘接面781构成为随着从反射面131朝向外周面132延伸而逐渐缩径的锥台状的锥形面这一点上有所不同。作为其它结构的外周面等可以应用上述的实施例。
这样的副反射镜78被安装到光源灯11的密封部1122上,从外周面132侧涂敷粘接剂137。这时,粘接剂137按照在外周面132的外侧鼓起的方式进行涂敷。
其中,在副反射镜82中,如图23所示,相对于照明光轴A将粘接面821的锥形角度AG1设定为10°。
另外,在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与照明光轴A是平行的情况下,粘接面821相对于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也构成锥形角度AG1。
此外,涂敷到粘接面821与密封部1122之间的粘接剂137,如图24(A)所示,按照在外周面132的外侧从粘接面821圆形鼓起1mm左右(参见图24(A)中的H1)的方式进行涂敷。当从发光部111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看涂敷了该粘接剂137的部分时,如图24(B)所示,粘接剂137成为沿着副反射镜82的密封部1122插入用的开口部的周缘鼓起的部分连续的环状。
其中,锥形角度AG1(图23)能够根据副反射镜82或椭圆反射器12、光源灯11的形状等在大于等于1°而小于等于10°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副反射镜82的密封部1122插入用的开口部的外周面132侧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在密封部1122的最大外径N1上加上0.Smm的尺寸N2。并且,按照使反射面131与粘接面821的交汇部分的棱线与照明光轴A所成的光能够利用角度AG2为小于等于40°的方式充分地确保了反射面131,这时的副反射镜82的开口部的反射面131侧的直径尺寸在图23中表示为N3。
此外,根据副反射镜81和光源灯11的形状或粘接剂137的材质、黏度等适当地填充粘接剂137,例如,照明光轴A方向的粘接面821的尺寸设定为2.94mm,在同方向上的外周面132外侧的粘接剂137的尺寸设定为1mm。此外,粘接剂137按照使其从粘接面821鼓起1mm的方式进行涂敷。
具备本实施例的副反射镜78和82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8,除了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1)~(21)的效果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24)由于粘接剂137按照在副反射镜78的外周面132的外侧鼓起的方式进行涂敷,所以在粘接剂137固化后,能够限制副反射镜78相对于光源灯11向照明光轴A的前端侧(前侧)(图22中右侧)移动。针对副反射镜78向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图2中左侧)的移动,由于粘接面781被设计成向基端侧(后侧)扩展的锥形面,所以只要粘接剂30固化就能够进行限制。因此,按照具有这样的粘接面781的副反射镜78,则在利用粘接剂137固定到光源灯11上时,就能够限制照明光轴A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25)通过使粘接面821与外周面132的交汇部分成为锐角,能够按照在该锐角部分将粘接面821和外周面132从两侧夹住的方式填充粘接剂137而牢固地粘接粘接面,从而即使在作为粘接剂137采用耐热性高而不能充分地确保粘接性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类的粘接剂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限制副反射镜82的移动。
此外,通过将粘接面821的锥形角度AG1设为大于等于1°而小于等于10°,能够更大地确保反射面131而不会浪费地利用从发光部111发射的光束。
因此,按照具有这样的粘接面821的副反射镜81,则在利用粘接剂137固定到光源灯11上时,在能够充分地限制副反射镜82在照明光轴A方向的移动的同时,能够对从发光部射出的光源光的利用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提高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
实施例9.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9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没有特别地对副反射镜的粘接面134、754、781、812、821、831、841的表面实施加工。
对此,本实施例的副反射镜79,如图25所示,将副反射镜79的粘接面791设计成形成凹凸的粗糙面这一点有所不同。作为其它结构的外周面等可以应用上述的实施例。
粘接面791的凹凸可以通过利用加工使表面粗糙或者在材料阶段进行药液处理而形成。
并且,当在该粘接面791上涂敷粘接剂137后,通过粘接剂137进入到凹凸内,在能够与上述同样地限制照明光轴A方向的移动的基础上,还能够限制围绕照明光轴A的转动和向照明光轴A方向的偏移。
具备副反射镜79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9的副反射镜79,除了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26)由于副反射镜79的粘接面791是粘接剂137进入凹凸面的结构,所以在粘接剂137固化后,在能够限制相对于光源灯11的照明光轴A方向的移动外,还能够限制围绕照明光轴A的转动。因此,按照具有这样的粘接面781的副反射镜78,则在利用粘接剂137固定到光源灯11上时,能够限制照明光轴A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照度降低。
实施例10.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0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于副反射镜的外周面没有特别地进行切削、研磨、模压成型以外的加工。
对此,本实施例的副反射镜85,为了能够从外周面851透视粘接面134,对外周面851进行镜面加工实施了透光化,这一点有所不同(图26)。作为其它结构的外周面的外形形状等可以应用上述的实施例。
该副反射镜85,如上所述,虽然通过对由石英、Neoceram(耐热结晶化玻璃)(旭玻璃会社商标名称)等的结晶化玻璃、蓝宝石、氧化铝陶瓷等的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圆筒状部件136进行研磨加工而形成,但通过进一步的研磨对外周面851进行了镜面加工,副反射镜85,如图26所示,从外周面851到反射面131表面的电介质多层膜背面,此外,从外周面851到粘接面134变成透明。
其中,作为镜面加工,也可以采用被膜形成、外周面851的加热处理等。
另外,也可以考虑通过部分性的研磨加工或被膜加工实施透光化而例如仅能够透视从外周面851的该加工部分到粘接面134的反射面131侧的端部。
由于这样的副反射镜85是从透光性的圆筒状部件136割出的,所以即使不进一步平滑地对粘接面134进行研磨等,也能够从外周面851到粘接面134实施透光化,从而能够从外周面851侧看到粘接面134侧。
此外,当然也可以与外周面851大致同样地对该粘接面134进一步平滑地进行研磨或进行加热。
进而,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之间被设定得窄,与此相应地扩大了反射面131的面积。
具备副反射镜85的光源装置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制造装置60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另外,由于副反射镜85可以从外周面851透视反射面131,所以只要一边目视在被位置调整到照度最大位置上的副反射镜84的粘接面841与光源灯11的外周面之间注入的粘接剂的涂敷范围一边进行注入,则在(处理S7)中也可以省略使副反射镜84移动以使粘接剂融化的作业。
按照这样的实施例10,除了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27)按照从外周面851能够透视粘接面134侧的方式加工外周面851而使副反射镜85透光化,从而能够一边目视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之间的粘接剂137的填充状况,一边按照使粘接剂137不会向反射面131侧溢出的方式最佳地调整注入量。
因此,不会由于粘接剂137妨害副反射镜85的反射性能。除此之外,由于这样做使粘接剂137的注入管理容易,所以能够减小粘接面134与密封部1122的相对间的尺寸而扩展反射面131的面积,从而能够对光源光的利用率发挥作用。
实施例11.
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具备上述的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使用制造装置60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上述实施例的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时,使光源灯11点亮,在光束检测部62中用积分球621检测从投影光学系统50射出的光束的照度,并按照使由积分球621检测出的照度变为最大的方式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上述实施例的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
对此,实施例11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如下方面有所不同,即、在对于光源灯11的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中,使用具备检测发光部111内的电极间的电弧像D与由副反射镜13形成的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的光束检测部的制造装置,一边使点亮的光源灯11的电弧像D和电弧反射像DM的图像透过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部122用光束检测部的CCD等的拍摄元件进行拍摄并用图像处理部从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一边按照使由光束检测部检测出的偏移量变为最佳偏移量的方式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
本实施例的制造装置具备与制造装置60同样的保持架61和位置调整机构63。进而,本实施例的制造装置,具备:对透过发光部111的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部122的发光部111内的电极间的电弧像D和由副反射镜13形成的电弧反射像DM的图像进行拍摄的多个CCD等的拍摄元件、对由拍摄元件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而计算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的图像处理部、以及判定由图像处理部计算出的偏移量是否为最佳偏移量的判定部。
下面,根据图27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具备使用制造装置的副反射镜71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另外,具备上述的实施例的其它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也能够用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处理S11)将安装副反射镜71之前的被一体化的光源灯11和椭圆反射器12设置到保持架61上。
(处理S12)将副反射镜71设置到副反射镜保持架640的把持部643、644上。
(处理S13)如图28(A)所示,按照横跨副反射镜71的前端侧端面716和密封部112的外周面的方式涂敷粘接剂。
(处理S14)使光源灯11点亮。
(处理S15)利用CCD等的拍摄元件对发光部111内部的实际的电弧像D和由副反射镜71形成的电弧反射像DM的图像进行拍摄。
(处理S16)利用图像处理部根据用拍摄元件所拍摄的电弧像D和电弧反射像DM的图像计算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
(处理S17)利用判定部判定由图像处理部计算出的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是否为最佳偏移量。
其中,电弧像D与电弧像反射DM的偏移量的判定如下地进行。即,如图29(A)所示,当在电极111A间形成的电弧像D与在电极111A的反射像111AM间形成的电弧反射像DM偏移过大时,则电弧反射像DM就会离开椭圆反射器的第1焦点位置,就无法将电弧反射像DM作为光源光充分地利用。另一方面,如图29(B)所示,当使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完全一致时,由于等离子体吸收就会产生发光部111内部的温度上升,电弧反射像DM的光量却反而降低。因此,如图29(C)所示,将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稍微偏移而且一部分重叠那样的位置偏移量作为最佳位置偏移量进行选择。
(处理S18)当由判定部判定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不是最佳偏移量时,则操作位置调整机构63的Y轴方向调整部632、X轴方向调整部633、Z轴方向调整部634、Y轴旋转调整部635、X轴旋转调整部而对副反射镜71的X、Y、Z轴方向的姿势进行调整。这时,如图28(B)、(C)所示,首先,重复进行使副反射镜71向光源灯11的前端侧移动然后复原的动作,按照使粘接剂在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和粘接面134之间熔化的方式进行位置调整。
(处理S19)当由判定部判定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是最佳偏移量时,使粘接剂固化。
(处理S20)当粘接剂固化后,使光源灯11关闭,从制造装置上取下光源装置10。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粘接剂,优选地采用能够一定程度地确保固化时间的粘接剂,或优选地采用热固化型粘接剂等的特殊的粘接剂。
按照上述那样的实施例11,则具有如下的效果。
(28)由于一边检测电弧像D和电弧反射像DM的位置偏移量一边进行光源灯11与副反射镜71的相对位置调整,并且按照使光能变为最大的状态的方式进行电弧像D、电弧反射像DM的位置调整,所以能够可靠地提高光源光的利用率。
(29)如果在预先涂敷了粘接剂之后再进行位置调整,则能够进行位置调整并且能够使粘接剂融化到密封部1122的外周面与粘接面之间,从而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而且能够牢固地进行粘接固定。
实施例12.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2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例11中,在光源装置制造时,使光源灯11点亮,一边用拍摄元件621a检测电弧像D和电弧反射像DM的像,一边按照使发光部111内的电极间的电弧像D与由副反射镜13形成的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变为最佳偏移量的方式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副反射镜71的位置调整,。
对此,在实施例12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所不同之处在于,不使光源灯11点亮,一边用CCD等的拍摄元件对发光部111内的一对电极111A与由副反射镜形成的各个电极111A的反射像111AM进行拍摄,一边按照使各个电极111A与反射像111AM的偏移量变为最佳偏移量的方式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
即,如图30所示,用拍摄元件对被离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电极111A和由副反射镜形成的各个电极111A的反射像111AM进行拍摄,一边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确认两电极像111A、111AM的位置而进行位置调整。
虽然基本上与实施例1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副反射镜71的位置调整,但代替使光源灯11点亮而判定所检测出的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是否是最佳偏移量的工序,不使光源灯11点亮而检测电极111A与反射像111AM的偏移量并判定该偏移量是否是最佳偏移量。另外,具备上述的实施例的其它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也可以用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如图30(A)所示,可以认为当电极111A的像与反射像111AM的位置偏离过大时,在其间形成的电弧像D和电弧反射像DM也会偏离过大,从而无法将电弧反射像DM作为光源光有效地利用。
此外,如图30(B)所示,当使电极111A的像与反射像111AM完全一致时,在电极111A间产生的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就会重叠,从而等离子体吸收会变大。
因此,如图30(C)所示,作为位置调整判定的基准,将电极111A的像与反射像111AM一部分重叠那样的位置作为最佳偏移量。
按照上述那样的本实施例,则具有如下的效果。
(29)由于对电极111A及其反射像111AM的像进行拍摄而进行位置调整,所以在不需要使光源灯点亮进行位置调整而能够实现工序的简化的基础上,由于不使光源灯发光,所以即使在从制造装置上取下光源装置时,也能够迅速地取下而保持架等的制造装置的各个部分不会被加热。
实施例13.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3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和部件等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例12中,用拍摄元件对电极111A的像和电极111A的经由副反射镜的反射像111AM进行拍摄,并据此按照使电极111A与反射像111AM的偏移量变为最佳偏移量的方式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
对此,在实施例13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不同之处在于,由一对电极的位置求出发光部111的发光中心O2,进而由副反射镜的反射面图像求出球状反射面的曲率中心O1的位置,并据此按照使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与发光中心O2的偏移量变为最佳偏移量的方式进行对于光源灯11的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1(A)所示,掌握副反射镜71的反射面131的球面状的曲面形状,并据此求出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从而根据离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电极111A的位置求出发光中心O2。
针对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使用X射线分析装置等掌握副反射镜71的内部剖面形状,并进行反射面131的圆弧剖面形状图像的图像处理而能够求出曲率中心O1。此外,也可以从图31(A)的箭头方向利用CCD等拍摄元件取得反射面131的图像,并利用焦点深度求出曲率中心O1。
针对发光中心O2,用CCD等的拍摄元件将一对电极111A作为图像摄入,并进行图像处理而求出电极111A间的中点将其作为发光中心O2。
虽然除了求出曲率中心O1和发光中心O2这一点之外,基本上可以用与实施例11的制造方法同样的步骤进行制造,但代替使光源灯11点亮而对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的偏移量进行检测并判定该偏移量是否是最佳偏移量的工序,不使光源灯11点亮而判定反射面131的曲率中心O1与发光中心O2的偏移量是否是最佳偏移量。另外,具备上述的实施例的其它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也可以用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中心位置的位置偏移量是否是最佳的判定,如图31(A)所示,可以认为当曲率中心O1与发光中心O2偏离过大时,则在其间形成的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也会偏离过大,从而无法将电弧反射像DM作为光源光有效地利用。此外,如图31(B)所示,当使曲率中心O1与发光中心O2完全一致时,由于会有因等离子体吸收而引起温度上升的可能,所以如图31(C)所示,使曲率中心O1与发光中心O2稍微偏移,将预计为电弧像D与电弧反射像DM部分地重叠的相对位置作为最佳的位置偏移的偏差量。
(30)按照这样的实施例13,则与实施例3同样,不必使光源灯点亮而能够将副反射镜71粘接固定到光源灯11的发光部111上。
实施例14.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也包括如下所示的那样的变形。
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例1同样,将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74的基端侧端面形成为沿着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与从发光部111射出并直接入射到椭圆反射器上12上的光束所成的最大角度θ的倾斜面。
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1、73~79、81~85的倾斜面或基端侧端面形成为具有比与实施例2的副反射镜74的基端侧端面745同样的角度θ吻合的倾斜面与照明光轴A的光束射出方向基端侧(后侧)所成的倾斜角度更大的倾斜角度的倾斜面。
也可以在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3~77、78、79、82~85的外周面或前端侧端面与粘接面的交汇部分上,与上述的实施例2同样地形成锥形面726C。
也可以在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1、73~75、78、79、82~85的外周面或前端侧端面与粘接面的交汇部分的棱线上,与上述的实施例3同样地形成切口槽761或槽771。
也可以在向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1、73~77、78、79、82~85的反射面蒸镀电介质多层膜时,与上述实施例4同样地设计成将粘接面掩蔽而使电介质多层膜不会附着在粘接面上。
也可以将上述的副反射镜13、71、73、74、76、77、79、81、85的粘接面与上述的实施例6同样地形成为随着从外周面或前端侧端面朝向反射面延伸而逐渐缩径的锥台状的锥形面。
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1、73~77、79、81、83、85的粘接面与上述的实施例7同样地形成为包括具有与反射面连续的面的台阶部。
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1、73~76、79、81、85的粘接面与上述的实施例8同样地形成为随着从反射面朝向外周面或前端侧端面延伸而逐渐缩径的锥台状的锥形面。
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1、73~78、81~85的粘接面与上述的实施例9同样地加工成在粘接面上形成有凹凸。
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例的副反射镜13、71、73~79、81~84的外周面和/或前端侧端面与上述的实施例10同样地,按照能够透视粘接面的方式进行镜面加工。
在上述的实施例1的具备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虽然在将副反射镜的位置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上后,涂敷粘接剂而相对于光源灯11将副反射镜固定,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与实施例11的具备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同样,采用在调整副反射镜的位置之前涂敷粘接剂,并在副反射镜的位置被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上后使粘接剂固化,从而相对于光源灯11固定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11、实施例12和实施例13的具备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调整副反射镜的位置之前涂敷粘接剂,并在副反射镜的位置被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上后使粘接剂固化,从而相对于光源灯11固定副反射镜,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与实施例1的具备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同样,采用在调整副反射镜的位置之前不涂敷粘接剂,而在副反射镜的位置被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上后涂敷粘接剂并相对于光源灯11固定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仅举出了使用3个液晶面板42R、42G、42B的投影机1的例子,但本发明在仅使用1个液晶面板的投影机、使用2个液晶面板的投影机、或者使用4个或4个以上的液晶面板的投影机中也能够应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使用的是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不同的透过型的液晶面板,但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为相同的反射型的液晶面板。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光调制装置虽然采用的是液晶面板42R、42G、42B,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作为照明使用微型反射镜进行光调制的设备的光源装置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光束入射侧和光束射出侧的偏振板可以省略。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虽然对具备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采用了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其它光学设备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仅举出了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正投式投影机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从观察屏幕的方向的相反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式投影机。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说明的副反射镜形状不过是例示,但总的说来,只要是外形被收纳于由连接从椭圆反射器的第2焦点位置到发光管的密封部端部的线所表示的圆锥的内侧那样的副反射镜,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实施时的具体的结构和形状等,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设计成其它结构等。
本发明除了能够在投影机上利用之外,也可以在其它光学设备上进行利用。
Claims (4)
1.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具有在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和设置在上述发光部的两端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射出的椭圆反射器、以及反射面与上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相对配置并覆盖上述发光管的光束射出方向前侧的将从上述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向上述椭圆反射器反射的副反射镜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于预先放电发光中心被定位保持在上述椭圆反射器的第1焦点位置附近的发光管,将上述副反射镜插入上述发光管的密封部并使上述发光管点亮的工序;
检测上述发光管内的上述电极间电弧像和由上述副反射镜反射而形成的电弧反射像的工序;
边检测上述电弧像和上述电弧反射像边以使得上述电弧像与上述电弧反射像一部分重叠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电弧像与电弧反射像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处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在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之后向上述密封部和上述副反射镜上涂敷粘接剂并使上述粘接剂固化而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上述发光管固定上述副反射镜的工序,使在相对于上述发光管调整上述副反射镜的位置的工序之前所涂敷的粘接剂固化而进行固定。
4.一种投影机,是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并放大投影光学像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利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光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5125/2003 | 2003-05-22 | ||
JP2003145125 | 2003-05-22 | ||
JP2003321447 | 2003-09-12 | ||
JP321447/2003 | 2003-09-12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14170XA Division CN100535740C (zh) | 2003-05-22 | 2004-05-24 |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45589A CN101545589A (zh) | 2009-09-30 |
CN101545589B true CN101545589B (zh) | 2012-06-13 |
Family
ID=3680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1417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5740C (zh) | 2003-05-22 | 2004-05-24 |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
CN20081014990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7382B (zh) | 2003-05-22 | 2004-05-24 | 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CN20091012994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5589B (zh) | 2003-05-22 | 2004-05-24 |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1417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5740C (zh) | 2003-05-22 | 2004-05-24 |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
CN20081014990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7382B (zh) | 2003-05-22 | 2004-05-24 | 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0053574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63272B (zh) * | 2010-11-30 | 2014-12-01 | Ushio Electric Inc |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
JP6631799B2 (ja) * | 2016-07-05 | 2020-01-15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光照射装置 |
JP6954943B2 (ja) * | 2019-03-15 | 2021-10-27 |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 荷電粒子線装置 |
CN113790411B (zh) * | 2021-08-04 | 2024-01-05 | 余姚市泰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防护且角度可调的户外led灯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22976A (ja) * | 1999-12-02 | 2001-08-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ランプ装置 |
JP2002062586A (ja) * | 2000-08-17 | 2002-02-28 |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 反射鏡付きショートアーク放電ラン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27682B1 (en) * | 2000-03-22 | 2001-05-08 | Cogent Light Technologies, Inc. | Coupling of light from a small light source for projection systems using parabolic reflectors |
CN1171121C (zh) * | 2001-05-25 | 2004-10-13 | 普基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高集光效率的集光组件及包括此组件的显示装置 |
-
2004
- 2004-05-24 CN CNB200480014170XA patent/CN10053574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5-24 CN CN2008101499026A patent/CN10138738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5-24 CN CN2009101299452A patent/CN1015455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22976A (ja) * | 1999-12-02 | 2001-08-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ランプ装置 |
JP2002062586A (ja) * | 2000-08-17 | 2002-02-28 |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 反射鏡付きショートアーク放電ランプ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2001—222976A 2001.08.17 |
JP2002—062586A 2002.02.28 |
JP特开平06—289394A 1994.10.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45589A (zh) | 2009-09-30 |
CN100535740C (zh) | 2009-09-02 |
CN101387382A (zh) | 2009-03-18 |
CN1795414A (zh) | 2006-06-28 |
CN101387382B (zh) | 2010-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15403B (zh) |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
US7461954B2 (en) | Lighting system,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lighting system | |
EP1180719B1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 |
CN100405213C (zh) |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 |
JP3982552B2 (ja) | 光源装置、照明光学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103969928A (zh) | 图像投影装置和图像投影方法 | |
JPWO2004085915A1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CN101545589B (zh) |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
CN100545995C (zh) |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 |
CN1627472A (zh) | 光源灯以及投影机 | |
JP3988792B2 (ja) |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EP1684113A1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 |
JP3988790B2 (ja) |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US7281968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irr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source lamp,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le opening parts | |
JP3988791B2 (ja) |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CN100507346C (zh) |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 |
JP2006210362A (ja) |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3933146B2 (ja) | 補助ミラーの製造方法、光源ランプの製造方法、プロジェクタ及び孔開け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2691974A (zh) | 光学装置 | |
US8985787B2 (en) | Projector | |
JP2005071854A (ja) |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2009158228A (ja) | 反射鏡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