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3218A - 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及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43218A CN101543218A CN200910022379A CN200910022379A CN101543218A CN 101543218 A CN101543218 A CN 101543218A CN 200910022379 A CN200910022379 A CN 200910022379A CN 200910022379 A CN200910022379 A CN 200910022379A CN 101543218 A CN101543218 A CN 1015432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ion
- pesticide
- active component
- tebuconazole
- difenoconaz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其包括第一活性成分苯醚菌酯和第二活性成分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或己唑醇;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50~5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为总重量的0.5%~95%,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混配后的组合物较其单剂明显提高了杀菌效果,从而降低了使用剂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扩大了防治谱,药剂特性得到了极强的优势互补,一种药剂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方便用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特别涉及含有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及用于防治植物病害杀菌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苯醚菌酯是一种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渗透作用,且耐雨淋,持效期长。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化学名称为:2-[2-(2,5-二甲基苯氧基)-苯亚甲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由于苯醚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容易对药剂产生适应性变异,使药剂的防效降低。另外,苯醚菌酯的内吸传导能力差,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唑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杀菌谱广、活性高、持效期长。大田用量仅为传统保护性杀菌剂的10%左右。
苯醚甲环唑(英文通用名:Difenoconazole),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恶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
戊唑醇(英文通用名:Tebuconazole),(RS)-1-(4-氯苯基)-4,4-二甲-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
己唑醇(英文通用名:Hexconazole),(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4-基)-已-2-醇
在我国,白粉病、炭疽病等病菌对作物的危害较大且范围广,由于长期单一用药和不科学用药,已经导致许多种病原菌对当前使用的农药产生了抗性,如白粉病菌、炭疽病菌等抗药性十分普遍,一些曾经非常优秀的内吸性杀菌剂对白粉病和炭疽病的防效明显降低或甚至无效。因此,对白粉病、炭疽病等病菌的化学防治又面临新的挑战,为克服病菌的抗药性,急需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杀菌剂新品种。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表明: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混配具有增效作用且能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避免苯醚菌酯单剂使用易使病菌对药剂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使药剂的防效降低甚至无效,克服苯醚菌酯内吸性差的特点。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苯醚菌酯;
B)第二活性成分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或己唑醇;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50~50:1,优选的比例为1:16至1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为总重量的0.5%~95%,优选为20%~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由于苯醚菌酯属于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三唑类杀菌剂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不易诱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优点。两类药剂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各异的作用机制,二者复配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可由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情况和作物状态而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达到防治的目的。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虫或杀菌性能的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谷物、水稻、黄瓜、西瓜、西葫芦、辣椒、甜椒、茄子、番茄、莴苣、草莓、苹果、梨、香蕉、葡萄,以及花卉、中药材和草坪等多种植物的白粉病、猝倒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小麦锈病、香蕉叶斑病、梨黑星病、苹果黑星病、苹果炭疽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白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黑痘病等,同时,对棉花枯萎病、苹果轮纹病、水稻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等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混配后的组合物较其单剂明显提高了杀菌效果,从而降低了使用剂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2、扩大了防治谱,药剂特性得到了极强的优势互补,一种药剂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方便了农民用药;3、该组合物的应用,延缓了单剂抗性的发生与发展,品种作用机理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4、提高了安全性,混配对环境的影响将更低,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试验情况
1、苯醚菌酯与己唑醇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作用
试验采用盆栽法,测定苯醚菌酯和己唑醇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作物为小麦,将小麦盆栽苗培养至3片完全叶后供试验用。每个处理分别选用5盆供试麦苗,在小麦苗上分别用喷雾塔定量喷雾。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另设空白对照,没处理三次重复。喷药24h后用薄层玻璃喷雾器喷雾分别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孢子,然后放入人工气候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70%左右。7天后,分别按照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测定结果表明,苯醚菌酯与己唑醇在配比1:50~50:1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16~10:1之间,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在160以上(表1)。
表1 不同处理对小麦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 EC50(μg/mL) | ATI | TTI | 共毒系数CTC |
苯醚菌酯 | 0.463 | 100.0 | ||
己唑醇 | 0.357 | 129.7 |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20:1 | 0.323 | 143.3 | 101.4 | 141.3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8:1 | 0.268 | 172.8 | 103.3 | 167.3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4:1 | 0.175 | 264.6 | 105.9 | 249.9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1:1 | 0.124 | 373.4 | 114.9 | 324.9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1:2 | 0.098 | 472.4 | 119.8 | 394.3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1:8 | 0.169 | 274.0 | 126.4 | 216.8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1:20 | 0.217 | 213.4 | 128.3 | 166.3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1:30 | 0.254 | 182.3 | 128.7 | 141.6 |
苯醚菌酯与己唑醇1:40 | 0.286 | 161.9 | 128.9 | 125.6 |
2、苯醚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作用
试验采用盆栽法,测定苯醚菌酯和戊唑醇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选取生长势一致的三到四叶期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麦苗,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大约5mL。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药剂处理后24h接菌,将采自田间的黄瓜白粉病病叶在黄瓜苗上方均匀抖落分生孢子进行接种,然后将黄瓜苗放入温室中培养。7d后,按照黄瓜白粉病的发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表2 不同处理对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 EC50(μg/mL) | ATI | TTI | 共毒系数CTC |
苯醚菌酯 | 0.5878 | 100.0 | ||
戊唑醇 | 0.4665 | 126.0 | ||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16:1 | 0.5236 | 112.3 | 101.5 | 110.6 |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8:1 | .0.4575 | 128.5 | 102.9 | 124.9 |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4:1 | 0.4365 | 134.7 | 105.2 | 128.0 |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1:1 | 0.4138 | 142.0 | 113.0 | 125.7 |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1:4 | 0.3285 | 178.9 | 120.8 | 148.1 |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1:8 | 0.3043 | 193.2 | 100.0 | 193.2 |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1:16 | 0.2765 | 212.6 | 124.5 | 170.8 |
测定结果表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在配比10:1~1:20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4~1:16之间,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在140以上(表2)。
3、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辣椒炭疽病的作用
试验采用菌丝抑菌率测定方法,测定苯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组合物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将不同处理的药品用无菌水配成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无菌工作台上用吸管吸取1ml药液(以清水为对照)加入到8cm培养皿中,再用注射器加入9ml熔化后约50一60PDA培养基,使药液与培养基混匀,冷却至室温,然后向培养皿中接种直径5mm的辣椒炭疽病菌块,在25培养箱中培养5~7d,待对照长满培养皿后,用游标卡尺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计算药剂的菌丝抑菌率,菌丝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一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X100。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测定结果表明,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在配比50:1~1:50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6:1~1:16之间,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在180以上(表3)。
表3 不同处理对辣椒炭疽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 EC50(μg/mL) | ATI | TTI | 共毒系数CTC |
苯醚菌酯 | 15.84 | 100.0 | ||
苯醚甲环唑 | 10.56 | 150.0 | ||
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6:1 | 8.36 | 189.5 | 102.9 | 184.1 |
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8:1 | 6.57 | 241.1 | 105.6 | 228.4 |
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4:1 | 5.58 | 283.9 | 110.0 | 258.1 |
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1 | 4.65 | 340.6 | 125.0 | 272.5 |
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4 | 3.15 | 502.9 | 140.0 | 359.2 |
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8 | 3.02 | 524.5 | 144.4 | 363.1 |
苯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16 | 3.27 | 484.4 | 147.1 | 329.4 |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以下用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
配方实例
1、悬浮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细,治成悬浮剂。如实例1~2配方。
实例1(10%苯醚菌酯·己唑醇悬浮剂)
苯醚菌酯5%,己唑醇1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5.5%,白碳黑0.2%,硅酸镁铝0.18%,乙二醇4%,硅酮少许,水补足100%。
实例2(25%苯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
苯醚菌酯5%,戊唑醇20%,木质素磺酸钙5%,白碳黑0.3%,乙二醇4%,消泡剂少许,水补足至100%。
2、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实例3(30%苯醚菌酯·己唑醇可湿粉剂)
苯醚菌酯10%,己唑醇20%,木质素磺酸钠8%,扩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白碳黑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
3、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实例4(30%苯醚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15%,戊唑醇15%,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淀粉1.2%,碳酸氢钠1%,膨润土12%,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经粉碎造粒制得可分散粒剂。
实例5(36%苯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4%,苯醚甲环唑32%,烷基萘磺酸钠5%,木质素磺酸钠7%,十二烷基硫酸钠2%,硫酸铵5%,轻质碳酸钙补足100%。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36%苯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水分散性粒剂。
4、水乳剂的配制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和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
实例6(40%苯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水乳剂)
苯醚菌酯10%,苯醚甲环唑30%,聚乙烯醇1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农乳220115%,二甲基甲酰胺15%,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例7(30%苯醚菌酯·戊唑醇水乳剂)
苯醚菌酯15%,戊唑醇15%,聚乙烯醇1.5%,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农乳220115%,二甲基甲酰胺15%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例8(15%苯醚菌酯·己唑醇水乳剂)
苯醚菌酯5%,己唑醇10%,聚乙烯醇0.9%,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8.5%,农乳220115%,二甲基甲酰胺12%,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Claims (5)
1、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苯醚菌酯;
B)第二活性成分三唑类杀菌剂;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50~5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占总重量的0.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唑类杀菌剂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或己唑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16~10: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之一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或可湿性粉剂。
5、权利要求1至3任意之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白粉病、猝倒病、炭疽病、叶斑病病害方面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2379A CN101543218A (zh) | 2009-05-06 | 2009-05-06 | 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及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2379A CN101543218A (zh) | 2009-05-06 | 2009-05-06 | 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及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43218A true CN101543218A (zh) | 2009-09-30 |
Family
ID=4119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22379A Pending CN101543218A (zh) | 2009-05-06 | 2009-05-06 | 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及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43218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6332A (zh) * | 2009-12-22 | 2010-12-29 |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 含有己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剂 |
CN102027936A (zh) * | 2010-12-05 | 2011-04-27 | 弥华锋 | 一种含醚菌酯与戊唑醇的水分散粒剂 |
CN102239850A (zh) * | 2011-04-26 | 2011-11-16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吡氟菌酯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CN101785461B (zh) * | 2009-12-18 | 2012-11-07 | 陕西美邦农资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含乙嘧酚与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785471B (zh) * | 2009-12-18 | 2012-11-07 | 陕西美邦农资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含苯醚菌酯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632360B (zh) * | 2009-09-02 | 2013-07-24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含有苯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
WO2015139564A1 (en) * | 2014-03-18 | 2015-09-24 |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 A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trobilurin fungicides and triazole fungicides |
-
2009
- 2009-05-06 CN CN200910022379A patent/CN10154321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2360B (zh) * | 2009-09-02 | 2013-07-24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含有苯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785461B (zh) * | 2009-12-18 | 2012-11-07 | 陕西美邦农资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含乙嘧酚与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785471B (zh) * | 2009-12-18 | 2012-11-07 | 陕西美邦农资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含苯醚菌酯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926332A (zh) * | 2009-12-22 | 2010-12-29 |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 含有己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剂 |
CN102027936A (zh) * | 2010-12-05 | 2011-04-27 | 弥华锋 | 一种含醚菌酯与戊唑醇的水分散粒剂 |
CN102239850A (zh) * | 2011-04-26 | 2011-11-16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吡氟菌酯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CN102239850B (zh) * | 2011-04-26 | 2013-11-13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含吡氟菌酯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WO2015139564A1 (en) * | 2014-03-18 | 2015-09-24 |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 A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trobilurin fungicides and triazole fungicid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00032B (zh) | 一种含有四氟醚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 |
CN101543218A (zh) | 苯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组合物及用途 | |
CN104839168B (zh)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210925B (zh) | 一种含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630679B (zh) | 一种含肟醚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493818A (zh) |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642104A (zh) | 一种含有稻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658175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9938045A (zh) | 含有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和大黄素甲醚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1658171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7372528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957152B (zh)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4617127B (zh) |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355309B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14176087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8338165A (zh) | 一种包含大黄素衍生物与多糖类的杀菌剂组合物 | |
CN103503895B (zh) | 一种含吡唑类化合物与三唑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 |
CN101697722A (zh) |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542648A (zh)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8849923A (zh) |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生物复配杀菌剂 | |
CN103704237B (zh) | 一种含吡唑类化合物与咪唑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 |
CN102630687B (zh) | 一种含烯肟菌胺和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971848B (zh) |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 | |
CN106172453A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724384A (zh) | 一种含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