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4274A -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4274A
CN101534274A CN200810101809A CN200810101809A CN101534274A CN 101534274 A CN101534274 A CN 101534274A CN 200810101809 A CN200810101809 A CN 200810101809A CN 200810101809 A CN200810101809 A CN 200810101809A CN 101534274 A CN101534274 A CN 101534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user data
phase
phi
non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1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4274B (zh
Inventor
熊军
刘先锋
王策
路成业
徐铁铸
范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018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4274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0667 priority patent/WO20091119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4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4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1Reduction thereof using phase offsets between sub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包括: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的φk,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k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k中选择一个φk,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为选定φk大小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装置,包括φk存储单元、φk选择单元和φk旋转单元。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可以非常明显的降低信号的峰均比,同时算法的运算量可以减小,算法复杂度可以降低。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R)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载波多用户应用是指,同一个小区内有多个载波承载用户数据传输,每个载波可承载多个移动用户的数据传输。所述多载波分为主载波和辅载波,其中只有主载波有公共控制信道,每个辅载波都有各自的专用控制信道。当采用单天线发送多载波多用户数据时,多载波数据经过叠加后,再由发射机发送。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支持多载波多用户的应用,它对同一个小区支持的多个载波有如下约定:在发送多载波数据前,主载波和辅载波使用相同的扰码和基本训练序列(Midamble)码插入承载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载波内承载的用户数据插入的Midamble码都是基于所述基本Midamble码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
可见,由于采用单天线发射的多载波数据插入的Midamble码基于同一基本Midamble码移位得到,因此,在多载波数据叠加时,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明显增高,从而使得信号PAR过高。
为了解决多载波数据叠加时,信号PAR过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和多载波统一相位旋转两种解决方案。
图1是现有技术中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的实现框图。
如图1所示,在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中,多个载波内的用户数据
Figure A200810101809D0005095543QIETU
(表示载波N内的第K个用户的用户数据)经过调制、扩频加扰、并插入Midamble码后,每个用户的用户数据组成一个子序列,所有载波承载的所有用户数据构成一个N*R(N为载波数,R为每一载波内承载的用户数)的子序列集合,进入峰值优化相位选择装置进行相位旋转因子的选择。峰值优化相位选择装置根据子序列中用户数据的特征,采用自适应算法计算子序列对应的相位旋转因子θi,i=1、2......NK,将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θi大小的角度后,将每一载波内的用户数据叠加,经过内插滤波处理后,再将多载波叠加,然后经过直流交流转换(DAC)发射出去。
可见,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在基带内对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时,根据每一用户的用户数据的特征由自适应算法得到该用户数据的相位需要旋转的角度大小,即相位旋转因子,由于所述相位旋转因子随机性较大,因此,降低了各个用户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互相关性,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多载波数据叠加后信号的PAR。
若不对多载波数据进行相位旋转,则在多载波数据叠加时,用户数越多,叠加之后的信号PAR越高,而在采用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对多载波数据进行相位旋转后,由于相位旋转因子的随机性较大,将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所述相位旋转因子大小的角度后,使得不同用户数据的Midamble码部分随机化,因此,用户数的增加并不会使信号的PAR明显增加,因此,用户数越多,使用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对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后,多载波数据叠加后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降低越明显,从而使信号的PAR降低越明显。
然而,由于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中针对每一个用户均采用自适应算法计算相位旋转因子,因此运算量大,系统实现困难。
多载波统一相位旋转采用固定的相位旋转因子进行相位旋转,这些相位旋转因子预先计算好并存储在物理层中,相比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而言,降低了运算量。
多载波统一相位旋转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预先存储相位旋转因子,为所有载波承载的所有用户中、当前具有用户数据的用户统一编码,得到用户索引,根据每一个用户的索引为该用户选择对应的相位旋转因子,将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选定相位旋转因子大小的角度。
图2是现有技术中进行多载波统一编码的示意图。
TD-SCDMA系统是按照时隙来发送用户数据的,每个时隙上不一定所有载波都有用户数据,而且每个载波中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采用多载波统一相位旋转方法时,每一载波需要获知其他载波中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以便进行多载波统一编码,确定本载波内有用户数据的用户的索引,根据所述索引选择对应的已存储相位旋转因子。
图2以支持6载波的TD-SCDMA系统为例说明了多载波统一编码的方法。其中,CnUm为载波和用户编号,代表第n个载波中的第m个用户上有用户数据,n和m为自然数;索引i代表经过多载波统一编码之后的用户索引,i为自然数。
对于TD-SCDMA系统,一旦系统确定,其支持的载波个数(记为N),以及每一时隙上每个载波最多能够承载的用户数(记为M)就已确定,因此可在系统中预先存储N*M个相位旋转因子,然后按照每一时隙上的用户索引为每个用户选择相位旋转因子。
多载波统一相位旋转方法所采用的相位旋转因子是具有较低互相关性和较高自相关性的正交格雷(Golay)互补序列,按照所述Golay互补序列对用户数据的相位进行旋转后,将增大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叠加后,Midamble码部分的随机性,从而降低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的PAR。
可见,虽然采用多载波统一相位旋转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多载波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的PAR,而且具有较低的运算量,但是,若应用多载波统一编码方法,则在每个时隙发送用户数据前,每一载波都需了解系统中的其他载波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从而获得本载波内用户的索引,根据用户索引选择相位旋转因子,这要求系统中的各载波间相互通信,而载波间通信将造成系统控制难度加大。而且,在硬件实现时,不同载波常常布置在不同的硬件板卡上,载波间通信要求硬件板卡之间通信,即使将载波布置在同一板卡的芯片上,各个芯片之间通信或者同一芯片内部各个载波之间通信都将增大系统的控制难度和硬件实现难度。
由上述分析可见,现有技术中解决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叠加后,信号PAR过高这一问题时,或者运算量过大,或者控制过于复杂,这都使得系统实现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PAR的方法及装置,以减小降低信号PAR的运算量和控制复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PAR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 k 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为选定φk大小的角度。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PAR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存储单元、φk选择单元和φk旋转单元;
所述φk存储单元用于,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 k 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所述φk选择单元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所述φk旋转单元;
所述φk旋转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大小为所述φk选择单元发来的φk大小。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包含存储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在叠加用户数据前,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φk,将所述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φk大小的角度,由于于φk是非线性的,随机性较大,因此,这可降低不同用户数据中彼此互相关性较高部分信号的互相关性,从而降低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叠加后信号的PAR。由于不需要每一次旋转用户数据的相位前,都根据用户数据的特征计算φk,也不需要载波间通信,因此,减小了降低信号PAR的运算量和控制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物理层自适应相位旋转方法的实现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进行多载波统一编码的示意图;
图3是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中进行相位初始化和相位选择的示意图;
图4是N取值与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取值关系的仿真图;
图5是支持多载波多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在物理层采用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降低信号PAR的装置示意图;
图6(包括图6A,图6B和图6C)是支持六载波,每一载波配置4用户的TD-SCDMA系统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前后降低信号PAR的仿真实验效果图和对应的逆累计概率分布图(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function,CCDF);
图7(包括图7A,图7B和图7C)是支持九载波,每一载波配置4用户的TD-SCDMA系统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前后降低信号PAR的仿真实验效果图和对应的CCDF图;
图8是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 k 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为选定φk大小的角度,这种降低信号PAR的方法可称为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
φ k 可以以向量或数组的形式存储多个φk
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φ k 时,通常将所述φ k 存储在对所述载波进行物理层信号处理的同一芯片或处理单元中。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中,每一载波对当前时隙、该载波内有用户数据的用户进行统一编码,得到该载波内的用户索引,根据所述用户索引,或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插入的Midamble码相对于基本Midamble码的偏移(即,相对于基本Midamble码移动的位数),或,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在承载所述用户数据的载波中的建立顺序,或,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的扩频码编号,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为选定φk大小的角度。
图3是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中进行相位初始化和相位选择的示意图。
图3以支持6载波,每个载波能够承载8个用户的系统为例,下面分别对图3中的三列数据进行介绍。
载波和用户编号一列的CnUm,代表第n(n=1、2......6)个载波上承载的第m(m=1、2......8)个用户。
初始化时的相位旋转因子索引一列,表示在对所有载波对应的φ k 进行初始化时,先产生一定数目的φk,且所述φk的数目与所有载波能够承载的所有用户数相同,为这一系列φk赋予索引值,按照所述索引值初始化每一载波对应的φ k ,例如,将索引1至索引8对应的φk初始化为载波1对应的φ k ,以此类推,将索引41至索引48对应的φk初始化为载波6对应的φ k ,初始化时的相位旋转因子索引这一列,在对每一载波对应的φ k 初始化完毕后,不再使用。
相位选择时的相位旋转因子索引一列,表示在对每一载波对应的φ k 初始化完毕后,针对不同载波,为每一载波对应的φ k 包含的φk分别赋予索引,例如,载波1对应的φ k 包含的8个φk的索引依次为索引1至索引8,载波2对应的φ k 包含的8个φk的索引仍然依次为索引1至索引8。在为某一载波内的用户数据选择旋转的相位角度时,从该载波对应的φ k 中,按照所述φ k 中包含的φk的索引选择φk,例如,若载波1内只有C11U1和C1U2有用户数据,则在载波一对应的φ k 中,为C1U1选择索引为1的φk,为C1U2选择索引为2的φk,若载波1内只有C1UI和C1U3有用户数据,则在载波一对应的φ k 中,为C1U1选择索引为1的φk,为C1U3选择索引为3的φk
可见,采用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时,对应每一载波均存储了φ k ,只需获知本载波内承载的用户数据情况,而不需载波间通信,从而减小了降低信号PAR的控制复杂度和系统实现的难度。
由于多载波统一相位旋转方法中,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有载波对应的相位旋转因子中,选择一个相位旋转因子用于所述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因此,即使所述相位旋转因子是线性的(如正交Golay互补序列),但由于相位旋转因子的选择范围广,选到的相位旋转因子之间的互相关性低,从而仍能很好地降低用户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PAR,但在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中,针对每一用户数据,只在本载波对应的相位旋转因子中,选择一个相位旋转因子用于所述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相位旋转因子的选择范围窄,因此,若相位旋转因子仍然是线性的,而选定的各个相位旋转因子的互相关性高,因此,不能很好地降低用户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不能很好地降低信号的PAR。
经过上述分析,在应用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时,将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的角度需具有较大的随机性,经过仿真实验验证,发现对Zadoff-Chu序列修正后,可得到随机性较好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因此,可将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φk大小的角度。
下面介绍非线性相位因子φk的计算方法。
Zadoff-Chu序列的表达式为:
Figure A200810101809D00121
经仿真试验验证,根据Zadoff-Chu序列得到一系列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将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为所述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大小的角度后,可以降低叠加后的多载波多用户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但①式中对k为奇数和k为偶数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的算法,控制有些复杂。
对Zadoff-Chu序列进行修正,将所述Zadoff-Chu序列定义为:
Z C ′ = exp ( j 2 πr N ( k 2 2 + qk ) ) ,     k=0,1,…,N-1②
其中的
Figure A200810101809D00123
表示修正后的Zadoff-Chu序列,q和r均为任意整数。
经仿真试验验证,若将②式中的r取1,q取0,得到:
Z C ′ = exp ( j 2 π N ( k 2 2 ) ) = exp ( j φ k ) ,   k=0,1,…,N-1    ③
③式所显示的序列实际上就是NEWMANX序列,其相位 φ k = π ( k ) 2 N , 或将相位φk按照下述公式取值: φ k = π ( k ) 2 ( N - 1 ) ; φ k = πk ( k - 1 ) N ; φ k = πk ( k + 1 ) N φ k = π ( k + 1 ) 2 N ; φ k = π ( k + 1 ) ( k - 1 ) ( N - 1 ) , 然后代入③式,将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φk大小的角度后,可以较好地降低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叠加后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的PAR。
实际上,只要φk的表达式表示的相位序列满足非线性条件,即可较好地降低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叠加后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的PAR,因此φk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φ k = π ( k ) R N ,  R>1       ④
④式中,R为大于1的实数,N为自然数,k通常为以载波数和每一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作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且一般k不大于N,例如,可取k=1,2.....N。在φk表达式中,φk的分母为N的一次项,而分子为k(k=1,2.....N)的二次项与π的乘积。
当R=2时,根据④式得到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的计算量小,而且降低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叠加后的信号PAR的效果较好,是本实施例推荐使用的参数。
实际上,根据④式得到的φk不仅适用于降低多载波多用户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而且,只要φk插入的各个信号的互相关性较高,则在这些信号叠加前,将所述信号的相位旋转φk大小的角度,就可较好地降低所述信号叠加后的PAR。这是因为:φk是由非线性表达式得到的,φk的各个取值之间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将互相关性较大的信号的相位旋转φk大小的角度后,可降低所述信号的互相关性,从而降低这些信号叠加后的PAR,这在数值仿真试验中得到了很好地验证。
对于支持多载波多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若同一个小区内的多个载波所承载的信号中都插入由一个基本Midamble码移位得到的Midamble,则各个信号插入的Midamble码的相位分布互相关性较大,若在所述信号的相位旋转根据④式得到的φk大小的角度,则可以使得信号中Midamble码部分的随机性增大,从而降低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的PAR。
下面以TD-SCDMA系统为例,介绍应用非线性相位调节因子的具体方法。
假设在TD-SCDMA系统中,某个小区具有M个载波,每个载波每个时隙上最多承载L个用户的用户数据,在某一载波内,该载波承载的各个用户的φk为(M和L均为自然数):
(1)第一个载波内L个用户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为:
φ k 1 = π · l 2 N , l=0.....L-1,l为第一个载波内各个用户的用户索引。
(2)第二个载波内L个用户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为:
φ k 2 = π · ( L + 1 ) 2 N , l=0.....L-1,l为第二个载波内各个用户的用户索引。
根据(1)和(2)以此类推,可得到第M个载波内L个用户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为:
φ kM = π · ( ML - L + 1 ) 2 N , l=0.....L-1,l为第M个载波内各个用户的用户索引。
即,每一载波对应的φ k 中包含的φk可由下述方法得到:
为每一载波以及每一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编号,将载波的编号与所述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据的相乘,将乘积加上所述载波能够承载的某一用户的编号,将和值平方,然后乘以圆周率π,再除以自然数N,得到一个φk,遍历所述载波能够承载的所有用户,得到所述φ k 中包含的所有φk
上述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取值表达式中,N的取值越大,则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取值越丰富,从而将各个用户数据的相位进行旋转的角度的重复概率越小,使得进行了相位旋转的各个用户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互相关性得以降低,从而降低进行了相位旋转的各个用户数据叠加后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PAR。
图4是N取值与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取值关系的仿真图。
如图4所示,星号表示N=48时仿真得到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圆点表示N=96是仿真得到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
由图4可见,N取值越大,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取值越丰富,通常,取N≥M·L,本实施例中取N=ML。
可以将通过数值仿真等方式来计算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将已算出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预先存储在支持多载波多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该系统叠加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前,确定对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角度大小;也可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设置产生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装置,用于根据获得的配置信息,如载波数以及每一个载波最多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在系统叠加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前,产生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则对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角度大小,即为产生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大小。
图5是支持多载波多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在物理层采用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降低信号PAR的装置示意图。
图5所示的装置支持六载波(carrier),每一载波内最多承载八个用户。六个载波使用同一个基本Midamble码,不同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不足以使得Midamble部分的功率降低;同一载波的不同用户对所述基本Midamble码进行循环移位,之后插入到用户数据中,这种循环移位也无法降低各个用户数据之间的互相关性,因此,仍然不能有效地降低用户数据Midamble部分的功率,进而不能有效地降低信号的PAR。
如图5所示,本发明在每一载波内均存储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该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个数不小于(通常取等于)该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
图5中的载波n(n=1、2......6)表示载波编号,Cn_USER_NUM(n=1、2......6)表示当前时隙每一载波内的用户数。系统初始化时,针对每一载波,分别存储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这些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可以是提前算好后在初始化时直接存储在物理层的,也可以是在初始化过程中计算得到,然后存储在物理层的。
图5所示的装置中的每一载波,在载波内承载的用户数据(即图中的数据0......数据2)中插入训练序列Midamble码后,根据当前时隙本载波内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选择该载波对应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将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大小为选定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大小,例如,当前时隙本载波内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为3,本载波内存储了8个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则可从所述8个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选择3个,用于确定对当前3个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角度。将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了选定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大小的角度后,将本载波内的用户数据叠加,再与其它载波内的用户数据叠加结果再次叠加,然后经过DAC发射出去。
同一载波内各个用户数据选择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方法可为:
方法一,基于基本Midamble的偏移与载波内存储的各个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相对应,按照Midamble码分配方案,根据用户数据中插入的Midamble的偏移选择对应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
方法二,根据用户数据在本载波内建立时间的不同,找到对应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例如,载波内先建立的用户数据中插入存储位置靠前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后建立的用户数据中插入存储位置靠后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
方法三,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的扩频码编号选择对应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
对于多载波多用户系统,当采用多载波独立相位预编码时,假设每一个载波最多分配L个用户,那么每一载波至少需分配L个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可将每一载波内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预先存储在本地,本载波内有新用户建立时,对应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被占用,并通过设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标志的状态,来标识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状态,例如将被占用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标志设置为占用,本载波内有用户被删除时,将对应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的标志设置为释放。只有被释放的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才可以再次被使用,这样,每一载波只需要知道该载波内的用户总数即可,无需载波间通信即可完成用户数据的非线性相位旋转。
由于每一个用户的用户数据只对应了一个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因此,将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方法可以为:首先用以无理数e为底数、以φk(表示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和虚数单位j的乘积为指数的exp(jφk),乘以所述用户数据的幅度调节因子之后,再与所述用户数据相乘,与现有技术中先对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然后再与功率调节因子相乘比较,可将乘法运算量减少一半。
通常,移动通信系统为每一个用户配置的功率不同,满足公式20*lg(Tx_amplit(k))=Tx_power(k),其中,Tx_power(k)表示第k个用户的功率,Tx_amplit(k)表示第k个用户的幅度调节因子,不同的用户对应的幅度调节因子不同。将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插入用户数据后,仍需使用户数据达到系统为其配置的功率。可将exp(jφk)与幅度调节因子Tx_amplit(k)相乘,然后再对扩频后的用户数据进行点乘,即可得到用户数据的中频处理结果:
s IF ‾ ( kT ) = ( Σ c = 1 C Σ n = 1 NK ( d n ( c ) · exp ( jφ k ) · Tx _ amplit ( k ) ) f ( t - n T c ) · exp ( j ω c kT ) )
⑤式中,c=1,...C表示载波数目;n=1,...NK表示基带用户数目;
Figure A200810101809D00172
表示第c个载波内第n个用户的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是已经插入了Midamble码的扩频数据;exp(jφk)是以无理数e为底数、以φk和虚数单位j的乘积为指数的密函数;f(t-nTc)是对已经进行了相位旋转的用户数据进行FIR滤波处理的FIR滤波器表达式,ωc是第c个载波的频点。
由于每一载波内的用户数据的相位都旋转了选定φk(不同用户数据选定的φk不同)大小的角度,因此,可有效地降低多载波多用户数据叠加后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信号PAR。
图6(包括图6A,图6B和图6C)是支持六载波,每一载波配置4用户的TD-SCDMA系统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降低信号PAR的仿真实验效果图和对应的CCDF图。
图6A和图6B是对信号进行相位旋转前后的功率对比图,其中,图6A是物理层无相位编码(即无相位旋转)的信号功率图,图6B是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的信号功率图。
从图6A和图6B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后信号的PAR比未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的PAR明显降低了。
图6C是图6A和图6B对应的CCDF图,横坐标是符号功率减去平均符号功率得到的差,纵坐标是按百分(%)数表示的概率。
图6C中曲线1表示未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的逆累计概率分布,曲线2表示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后信号的逆累计概率分布。从图6C可以看出,在物理层未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的PAR为14.8066,PAR@10-3是13.0201dB;在物理层进行了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后,信号的PAR为10.2145,PAR@10-3是8.9575dB。
图7(包括图7A,图7B和图6C)是支持九载波,每一载波配置4用户的TD-SCDMA系统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降低信号PAR的仿真实验效果图和对应的CCDF图。
图7A和图7B是对信号进行相位旋转前后的功率对比图,其中,图7A是物理层无相位编码(即无相位旋转)的信号功率图,图7B是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的信号功率图。
从图7A和图7B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后信号的PAR比未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的PAR明显降低了。
图7C是图7A和图7B对应的CCDF图,横坐标是符号功率减去平均符号功率得到的差,纵坐标是按百分(%)数表示的概率。
图7C中曲线1表示未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的逆累计概率分布,曲线2表示进行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后信号的逆累计概率分布。从图7C可以看出,在物理层未进行相位旋转的信号的PAR为16.5648,PAR@10-3是14.1444dB;在物理层进行了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后,信号的PAR为11.0921,PAR@10-3是8.4292dB。
表一为应用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前后的邻道泄漏功率比测试结果对比表,该表以六载波、每一载波支持4用户或8用户为例,对比性地给出了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没有对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和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的邻道泄漏比测试结果,具体请见表一。
表一
Figure A200810101809D00201
对表一分析可知,在发送用户数据的总功率相近的情况下,经过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与未对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情况相比,其邻道泄露功率比和次邻道泄露功率比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图8是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装置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存储单元801、φk选择单元802和φk旋转单元803。
φk存储单元801用于,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 k 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φk选择单元802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所述φk旋转单元803。
φk旋转单元803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大小为所述φk选择单元802发来的φk大小。
图8所示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φk计算单元804。
φk计算单元804用于,以载波数和每一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作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乘以圆周率π,再除以自然数N,得到所述φ k 包含的φk,将所述φ k 发给φk存储单元801。
φk存储单元801用于,接收并存储φk计算单元804发来的φ k
图8所示的装置中,φk选择单元802可包括第一φk选择模块8021、或第二φk选择模块8022、或第三φk选择模块8023。
第一φk选择模块8021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插入的Midamble码相对于基本Midamble码的偏移,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φk旋转单元803。
第二φk选择模块8022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在本载波中的建立顺序,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φk旋转单元803。
第三φk选择模块8023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的扩频码编号,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φk旋转单元803。
φk旋转单元803可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用以无理数e为底数、以选定φk和虚数单位j的乘积为指数的exp(jφk),乘以所述用户数据的幅度调节因子之后,再与所述用户数据点乘。
φk存储单元801还可包括至少一个φk存储模块。
所述φk存储模块,其数目与所述装置支持的载波数相同,且每一φk存储模块对应一个载波,存储包含一定数目φkφ k ,每一载波对应的φk存储模块与对所述载波承载的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模块位于同一芯片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由于在用户数据中插入了随机性较大的φk,因此,使得由单天线发射的多载波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互相关性减弱,从而降低了用户数据中Midamble码部分的功率,进而降低了信号的PAR。
由于多载波独立相位旋转方法中,每一载波只需获知本载波内有用户数据的用户数,从本载波对应φ k 中选择φk,将本载波内的用户数据的相位旋转选定φk大小的角度,而不需与其他载波通信,从而减小了降低用户数据功率的运算量和控制复杂度。
当进行相位旋转时,先将exp(jφk)与用户数据的幅度调节因子相乘,然后再乘积与用户数据点乘时,可进一步地降低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运算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 k 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为选定φk大小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之前进一步包括:
以载波数和每一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作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乘以圆周率π,再除以自然数N,得到所述φ k 包含的φk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插入的训练序列Midamble码相对于基本Midamble码的偏移,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
或,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在本载波中的建立顺序,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
或,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的扩频码编号,从本载波对应的φk中选择一个φk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包括:
用以无理数e为底数、以选定φk和虚数单位j的乘积为指数的exp(jφk),乘以所述用户数据的幅度调节因子之后,再与所述用户数据点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之前进一步包括:
为每一载波以及每一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编号;
将所述载波的编号与所述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目相乘,将乘积与所述载波能够承载的某一用户的编号相加,将和值平方,然后乘以圆周率π,再除以自然数N,得到一个φk,遍历所述载波能够承载的所有用户,得到所述载波对应φ k 的包含的所有φk
6、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存储单元、φk选择单元和φk旋转单元;
所述φk存储单元用于,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φ k ,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 k 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所述φk选择单元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所述φk旋转单元;
所述φk旋转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大小为所述φk选择单元发来的φk大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φk计算单元;
所述φk计算单元用于,以载波数和每一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作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乘以圆周率π,再除以自然数N,得到所述φ k 包含的φk,将所述φ k 发给所述φk存储单元;
所述φk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φk计算单元发来的φ k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φk选择单元包括第一φk选择模块、或第二φk选择模块、或第三φk选择模块;
所述第一φk选择模块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插入的Midamble码相对于基本Midamble码的偏移,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φk旋转单元;
所述第二φk选择模块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在本载波中的建立顺序,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φk旋转单元;
所述第三φk选择模块用于,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的扩频码编号,从本载波对应的φ k 中选择一个φk,将选定φk发给φk旋转单元。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φk旋转单元用于:
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用以无理数e为底数、以选定φk和虚数单位j的乘积为指数的exp(jφk),乘以所述用户数据的幅度调节因子之后,再与所述用户数据点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φk存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φk存储模块;
所述φk存储模块,其数目与所述装置支持的载波数相同,且每一φk存储模块对应一个载波,存储包含一定数目φkφ k ,每一载波对应的φk存储模块与对所述载波承载的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的模块位于同一芯片中。
CN2008101018098A 2008-03-12 2008-03-12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534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18098A CN101534274B (zh) 2008-03-12 2008-03-12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09/070667 WO2009111966A1 (zh) 2008-03-12 2009-03-06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18098A CN101534274B (zh) 2008-03-12 2008-03-12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4274A true CN101534274A (zh) 2009-09-16
CN101534274B CN101534274B (zh) 2011-07-20

Family

ID=4106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18098A Active CN101534274B (zh) 2008-03-12 2008-03-12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4274B (zh)
WO (1) WO200911196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615A (zh) * 2010-11-19 2011-03-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装置及其方法与应用
CN102271105A (zh) * 2010-06-04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宽频的中频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2932303A (zh) * 2011-08-12 2013-02-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选择载波旋转相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33653A (zh) * 2011-10-05 2013-04-10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波峰因数的限带噪声的产生
CN104219697A (zh) * 2014-08-18 2014-12-17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信道区分的移动通信系统智能信号管控方法及装置
WO2017133635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2532B2 (ja) * 1998-08-28 2004-02-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ピーク電力抑圧方法
US7139322B1 (en) * 2002-07-15 2006-11-21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s in a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system
DE10325839B4 (de) * 2003-06-06 2012-03-08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und Schaltung zur Crestfaktor-Reduzierung
CN1953361B (zh) * 2005-10-18 2010-05-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发送多载频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992701A (zh) * 2005-12-31 2007-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错型正交频分复用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105A (zh) * 2010-06-04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宽频的中频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1984615A (zh) * 2010-11-19 2011-03-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装置及其方法与应用
CN102932303A (zh) * 2011-08-12 2013-02-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选择载波旋转相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32303B (zh) * 2011-08-12 2015-08-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选择载波旋转相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33653A (zh) * 2011-10-05 2013-04-10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波峰因数的限带噪声的产生
CN103033653B (zh) * 2011-10-05 2016-08-03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波峰因数的限带噪声的产生
CN104219697A (zh) * 2014-08-18 2014-12-17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信道区分的移动通信系统智能信号管控方法及装置
WO2017133635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11966A1 (zh) 2009-09-17
CN101534274B (zh)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4274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82446B (zh) 用于改进ofdm或ordma通信系统中的papr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25112B (zh) 用于传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04242B (zh) 正交时频移位和频谱整形通信方法
CN101359945B (zh)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JP2022538899A (ja) 任意のユニタリ行列の階層構造を使用する通信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6063213A (zh) 用于低峰均功率比多址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10809B (zh)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1366215A (zh) 产生/恢复ofdm/ofdma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U2001220988B2 (en) Efficient spreader for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AU2001220988A1 (en) Efficient spreader for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291168A (zh) 大规模mimo正交时频空间调制下行链路导频设计和信道信息获取方法
CN101383794B (zh)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44040A (zh) 一种mimo通信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EP2827516B1 (en) Scrambling code gene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crambling cod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1278491B (zh) 调制器、滤波器、滤波器增益控制方法和代码调制方法
CN113746771A (zh) 一种基于稀疏傅里叶变换的gmsk重叠通信捕获方法
CN106101047B (zh) 一种基于ofdm的隐匿通信波形生成方法
CN101989971B (zh) 一种带外功率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01262687B (zh) 序列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01442336B (zh)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85234B (zh) 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984615A (zh)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装置及其方法与应用
JP3111411B2 (ja) 擬周期系列を用いた通信方式
CN101677252A (zh) 获取下行突发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6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20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5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