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5112B - 用于传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5112B
CN102325112B CN201110127165.1A CN201110127165A CN102325112B CN 102325112 B CN102325112 B CN 102325112B CN 201110127165 A CN201110127165 A CN 201110127165A CN 102325112 B CN102325112 B CN 102325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ic shift
shift value
user
sequence
delivery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71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5112A (zh
Inventor
朴亨根
金一圭
高祚
张甲石
李孝石
金永勋
方承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filed Critical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
Publication of CN102325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5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74Code shifting or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92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e.g. acknowledgement by energy bur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04L5/0021Time-frequency-code in which codes are applied as a frequency-domain sequences, e.g. MC-C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Abstract

当终端在通信系统中生成上行链路信号时,该终端随着时间对用于区分其自身与另一终端的序列进行跳频。该终端通过将传送码元乘以与该传送码元对应的传送时间的序列来生成上行链路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传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申请是下列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0780040815.0
申请日:2007年08月31日
发明名称:用于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生成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生成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通信方法中,由于不同用户针对数据信道使用不同的频率,所以在不同用户之间不存在干扰。用于对于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率的方法被称为频分复用(FDM)。然而,通过使用代码来标识用户的码分复用(CDM)适于参考信号或控制信道。由于CDM可以有效使用用于参考信号或控制信道的资源,所以CDM优于FDM。CDM被分类为通过OFDM码元单位直接扩展(spread)的时域CDM、和在一个OFDM码元内在频域中扩展的频域CDM。
在频域CDM中,在传送相同序列之前,不同用户将相同序列乘以具有不同相位斜率的复正弦波。此时,使用复正弦波而非Hadamard矩阵的原因在于可以通过接收器处的信号处理来保证用户之间的正交性。由于在频域中将任何序列乘以具有随着频率线性增加的相位的复正弦波与时域中的循环移位相同,所以用于乘以复正弦波的处理被称为循环移位处理或循环延迟处理。
可以通过副载波之间的频差和传播信道中的延迟扩展的函数,来给出当使用频域CDM时、在一个OFDM码元中可以同时许可的用户的数目。此时,每个用户的循环移位的粒度被设置为大于传播信道中的延迟扩展。在蜂窝通信环境中,由于难以估计最大延迟扩展,所以任意地设置最大延迟扩展的值。相应地,任何用户的信道延迟扩展可以大于蜂窝通信环境中的循环移位,并因此可能发生用户之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减少用户之间的干扰的信号传送方法和设备。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终端中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传送码元乘以用于区分所述终端与另一终端的第一序列,并且在第一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传送码元。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二传送码元乘以用于区分所述终端与其他终端的第二序列,并且在不同于第一传送时间的第二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传送码元。第二序列不同于第一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终端中生成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随着时间对用于区分所述终端与其他终端的序列进行跳频;以及通过将传送码元乘以与该传送码元对应的传送时间的序列来生成上行链路信号。
此时,该序列可以与用于区分该终端与其他终端的代码和基本序列的乘积对应,并且可以随着时间对该代码进行跳频。可替换地,所述序列可以是通过对基本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而生成的值,并且可以随着时间对该循环移位进行跳频。可替换地,可以基于所述终端属于的小区、随着时间来对该序列进行跳频。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生成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多个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序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用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序列;将用于第二终端的第二序列设置为不同于第一序列;以及根据传送时间来设置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的跳频图案。
此时,可以设置所述跳频图案,使得第一传送时间的第一序列不同于第二传送时间的第一序列,并且第一传送时间的第二序列不同于第二传送时间的第二序列。可替换地,可以设置所述跳频图案,使得当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邻时、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不相邻。
另外,该第一序列可以与基本序列和用于第一终端的代码的乘积对应,并且该第二序列可以与基本序列和用于第二终端的代码的乘积对应。
此时,可以通过用于第一终端的代码来将该第一序列给出为利用第一循环移位来对基本序列进行移位而生成的序列,并且可以通过用于第二终端的代码来将该第二序列给出为利用第二循环移位来对基本序列进行移位而生成的序列。另外,所述跳频图案可以是用于随着时间对第一和第二循环移位进行跳频的图案。此外,可以设置用于随着时间改变基本序列的图案。
可替换地,可以分别基于第一终端属于的小区和第二终端属于的小区、根据传送时间,来设置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的跳频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终端中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将第一传送码元乘以用于区分该终端与另一终端的第一序列、并且用于在第一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传送码元的装置;以及用于将第二传送码元乘以用于区分该终端与其他终端的第二序列、并且用于在不同于第一传送时间的第二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传送码元的装置。第二序列不同于第一序列。第二序列不同于第一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终端中生成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随着时间对用于区分该终端与另一终端的序列进行跳频的装置;以及用于通过将传送码元乘以与该传送码元对应的传送时间的序列来生成上行链路信号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生成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多个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序列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设置用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序列的装置;用于将用于第二终端的第二序列设置为不同于第一序列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传送时间来设置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的跳频图案的装置。
具体来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以及在第二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二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时,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三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以及在第二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其中,与紧接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不同于与紧接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映射器,被配置为将第一序列映射为第一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并且将第二序列映射为第二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发射器,被配置为向基站传送与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和与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二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时,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三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映射器,被配置为将第一序列映射为第一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并且将第二序列映射为第二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发射器,被配置为向基站传送与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和与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其中,与紧接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不同于与紧接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基站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在第二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去映射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序列中的每一个提取码元,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二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时,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三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基站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在第二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去映射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序列中的每一个提取码元,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其中,与紧接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不同于与紧接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当使用频域CDM方法时,可以随机化用户之间的干扰和/或小区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基站中的接收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接收设备中的CDM去映射器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用于提取所期望的用户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由图4的CDM去映射器提取的信号。
图7示出了当使用一般CDM序列时、根据时间的经过的时延域信号。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当对CDM序列进行跳频时、根据时间的经过的时延域信号。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例的探测(sounding)参考信号的传送结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实施例的ACK/NACK信道的传送结构。
图11示出了用于解释小区之间的干扰的图。
图12示出了用于在蜂窝环境中安排数据信道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的示例。
图13示出了位于相同基站处的两个扇区中的数据传送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简单地通过说明的方式而仅已经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来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而全部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相应地,附图和说明书将被认为实际上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贯穿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的是同样的元件。
贯穿以下的详细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包含(comprise/include)”或者诸如“comprises/includes”或“comprising/including”的变形将被理解为暗示了包含所陈述的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每个模块是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的、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方法和上行链路信号传送设备。尽管在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中将使用OFDM调制/解调的系统描述为通信系统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首先,将参考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设备和上行链路信号传送方法。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设备或生成设备的示意框图,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方法或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上行链路信号传送设备包括:CDM映射器110、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器(IFFT)120、并串转换器130、循环前缀(CP)添加器140、数模转换器150、以及射频(RF)发射器160。
参考图2,CDM映射器110将要在传送时间#n处传送的传送码元s乘以用于将其与另一用户(即,终端)的序列相区分的序列并且向频宽分配乘以该序列的传送码元(步骤S11)。由于序列用于利用代码来标识用户,所以在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中序列将被称为CDM序列。可以将与用户#k的传送码元s(k)相乘的CDM序列定义为如等式1所示的向量。
等式1
c ‾ i n ( k ) = [ c i n ( k ) ( 0 ) c i n ( k ) ( 1 ) . . . c i n ( k ) ( N f - 1 ) ] T
如等式2所表达的,CDM序列可以被定义为基本序列与用于标识用户的代码的乘积,并且在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中,用于标识用户的代码将被描述为具有线性相位增加特性的复正弦波。频域中与复正弦波相乘对应于时域中的移位。相应地,通过在时域中将基本序列循环移位Δτin(k)来给出CDM序列
等式2
c ‾ i n ( k ) = c ‾ 0 ⊗ Ψ ‾ i n ( k )
c ‾ 0 = [ c 0 ( 0 ) c 0 ( 1 ) . . . c 0 ( N f - 1 ) ] T
Ψ ‾ i n ( k ) = [ 1 e - j 2 π N f Δτi n ( k ) . . . e - j 2 π N f ( N f - 1 ) Δτi n ( k ) ] T
这里,表示将一个向量的每个元素乘以另一向量的每个元素的操作,in(k)表示由用户#k在传送时间#n处使用的CDM序列的编号,而Δτ表示循环移位的粒度,Nf表示用于传送CDM序列的副载波的数目,并且将基本序列给做向量。
在等式2中,基于CDM的编号in(k)来确定循环移位。例如,当CDM序列的编号in(k)增加“1”时,循环移位增加Δτ。
IFFT 120通过执行逆快速傅立叶变换来将与CDM序列相乘的传送码元变换为时域的传送信号(步骤S12)。并串转换器130将该时域的传送信号转换为串行传送信号(步骤S13),并且CP添加器140将CP添加到该串行传送信号(步骤S14)。数模转换器150将添加了CP的传送信号转换为模拟传送信号(步骤S15),并且RF发射器160将该模拟传送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且通过传送天线170来传送该RF信号(步骤S16)。
接下来,CDM映射器110将不同于传送时间#n的CDM序列的CDM序列设置为传送时间#(n+1)的CDM序列(步骤S17),并且从步骤S11开始重复。CDM映射器110通过随着时间改变CDM序列的编号in(k)(即,通过随着时间改变用于循环移位的循环移位值),来随着时间改变CDM序列可以以查找表的格式来在终端中存储用于改变循环移位值的图案。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使用CDM序列的信道可以是用于在相同时域中向相同频宽分配多个用户的信道。例如,探测参考信号或ACK/NACK信道可以使用CDM序列。探测参考信号是由终端周期性传送的宽带信号,并且被用于对上行链路信道特性进行估计,以用于控制上行链路功率,并且用于对定时进行估计。因此,所有用户通过同时使用相同频宽来传送探测参考信号。ACK/NACK信道是用于通知终端是否已接收到下行链路分组数据的信道,并且必须在低信噪比(SNR)处具有优秀的性能。因此,向ACK/NACK信道分配许多频率和时间资源,并且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接入ACK/NACK信道。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CDM序列可以被应用于探测参考信号和ACK/NACK信道。
在图1中,当CDM序列用于探测参考信号时,传送码元s(k)为“1”;而当CDM序列用于ACK/NACK信道时,传送码元s(k)为要传送的ACK/NACK码元。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基站中的接收设备的示意框图,而图4示出了图3的接收设备中的CDM去映射器的示意框图。图5示出了用于提取所期望的用户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而图6示出了由图4的CDM去映射器提取的信号。
如图3所示,接收设备包括:RF接收器210、模数转换器220、CP去除器230、串并转换器240、快速傅立叶变换器(FFT)250、和CDM去映射器260。
RF接收器210通过接收天线270来从K个终端接收K个用户信号,并且将该K个用户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模数转换器220将该基带信号转换为数字接收信号。CP去除器230从该数字接收信号中去除CP,而串并转换器240将去除了CP的数字接收信号转换为并行接收信号。FFT 250通过执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来将该并行接收信号变换为频域接收信号。CDM去映射器260通过使用用户#k(其中k是从0到(K-1)范围内的数字)的传送时间处的CDM序列来根据频域接收信号估计向量此时,通过用户#k的传送码元与信道向量的乘积来给出该向量。
可以将由FFT 250变换的频域接收信号表达为等式3。
等式3
X ‾ n = [ X n ( 0 ) X n ( 1 ) . . . X n ( N f - 1 ) ] T
= Σ k = 0 K - 1 s ( k ) H ‾ n ( k ) ⊗ c ‾ i n ( k )
H ‾ n ( k ) = [ H n ( k ) X ( 0 ) H n ( k ) ( 1 ) . . . H n ( k ) ( N f - 1 ) ] T
这里,表示将一个向量的每个元素乘以另一向量的每个元素的操作,表示对应于第j个副载波的信道值。
如图4所示,CDM去映射器260包括:基本序列解扰器261、逆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262、时延域提取器263、和离散傅立叶变换器(DFT)264。
参考图5,基本序列解扰器261通过如等式4所表达地将频域接收信号的每个元素乘以共轭基本序列的每个元素来对基本序列进行解扰(步骤S21)。
等式4
Y ‾ n = X ‾ n ⊗ c ‾ 0 *
这里,表示基本序列解扰器261的输出。
IDFT 262通过执行逆离散傅立叶变换来将基本序列解扰器261的输出变换为时延域信号(步骤S22)。假设,向用户#k的CDM序列编号in(k)分配了“k”、并且在相同时域中通过相同频域传送K个用户信号。那么,如图6所示,K个用户信号的信道延迟简档(profile)出现在时延域信号中,并且两个相邻用户之间的时延为Δτ。时延域提取器262提取在传送时间#n向用户#k分配的域,并且将所提取的域的数据移动到原点,以输出用户#k的时延域信号(步骤S23)。DFT 264通过执行离散傅立叶变换,来将用户#k的时延域信号变换为所期望的用户信号(即,用户#k的信号)(步骤S24)。
接下来,将参考图7和图8来描述具有信道延迟扩展的用户的多径对于其他用户的影响。
图7示出了当使用一般CDM序列时、根据时间的经过的时延域信号,而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当对CDM序列进行跳频时、根据时间的经过的时延域信号。
参考图7,具有信道延迟扩展的用户#0的多径对用户#1的间隔具有影响,使得可能在用户之间发生干扰。如果在探测参考信号中出现干扰,则用户#1的信道估计性能劣化。具体地,当用户#0比用户#1具有更大的接收功率时,信道估计性能变差。在此情况下,如果即使经过时间、也向相同用户连续地分配相同CDM序列,则在时延域信号中、用户#0的多径对于用户#1的间隔连续地具有影响,使得用户#1的信道估计性能连续劣化。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实施例,随着时间改变每个用户的CDM序列,使得改变了时延域信号中彼此相邻的用户。结果,可以随机化用户之间的干扰。即,在时延域信号中用户#0的多径对于用户#1的间隔有影响,但是在时延域信号中分别对于用户#2和用户#3的间隔有影响。相应地,用户#0的多径不是仅劣化一个用户的信道估计性能,而是可随机地劣化多个用户的信道估计性能。
接下来,将参考表1和表2来描述用于随着时间向用户分配不同CDM序列的方法。表1和表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CDM序列分配方法。
表1
i0 i1 iN-1
  用户#0   m0(0)   m0(1)   …   m0(N-1)
  用户#1   m1(0)   m1(1)   …   m1(N-1)
  …   …   …   …   …
  用户#(K-1)   mK-1(0)   mK-1(1)   mK-1(N-1)   mK-1(N-1)
这里,in表示传送时间#n的CDM序列编号,而mk(n)表示由用户#k在传送时间#n处传送的循环移位值。如等式5所表达的,mk(n)具有从0到(K-1)的任一循环移位值。
等式5
∀ n , m k ( n ) ∈ { 0,1,2 , . . . , K - 1 } , 0 ≤ k ≤ K - 1
为了随机化用户之间的干扰,两个不同用户在一个时域中使用不同CDM序列。另外,当两个用户在一个时域中使用相邻CDM序列时,两个用户使用彼此不相邻的CDM序列。如表2的示例所示,基站和终端在一个时域中向不同用户分配不同循环移位值,随着时间对所述循环移位值进行跳频,并且向用户分配跳频后的循环移位值。然后,随着时间对CDM序列进行跳频。设置循环移位的跳频图案,使得在一个时域中已使用了相邻循环移位值的两个用户在另一时域中使用彼此不相邻的循环移位值。例如,当如表2所示地设置每个用户的跳频图案时,用户#0和用户#1的循环移位值在传送时间#0处彼此相邻,但是用户#0和用户#1的循环移位值彼此不相邻。
表2
i0 i1
  用户#0   0   3
  用户#1   1   5
  用户#2   2   2
  用户#3   3   0
  用户#4   4   4
  用户#5   5   1
循环移位跳频图案是在基站和终端之间预定的图案。基站在初始接入时向终端通知关于循环移位跳频图案的信息,并且终端和基站可以分别存储循环移位跳频图案。在通信系统中,可以由基站或基站的上游节点来设置循环移位跳频图案。即,基站或上游节点可以对于多个用户设置CDM序列及其循环移位跳频图案。
接下来,将参考图9和图10来描述向探测参考信号和ACK/NACK信道分别应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循环移位跳频图案的示范实施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例的探测参考信号的传送结构,而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实施例的ACK/NACK信道的传送结构。
如图9所示,所有用户在相同时域中通过相同频宽来传送探测参考信号。由于探测参考信号使用应用了表1的循环移位的CDM序列所以向不同用户分配不同CDM序列,从而标识用户。在基站通过使用探测参考信号来估计了每个用户的信道特性之后,基站向每个用户通知具有优秀信道特性的频宽。然后,用户可以通过由基站通知的频宽来传送数据。另外,基站可以通过使用探测参考信号来测量每个用户的接收功率,并且估计每个用户的定时误差。
其间,由于用户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所以如图9所示,终端周期性地传送探测参考信号。然后,基站可以通过使用探测参考信号来周期性地估计信道特性。如参考表1和表2所描述的,当周期性地传送探测参考信号时,基站和终端随着时间对循环移位值进行跳频,使得随机化用户之间的干扰。
参考图10,CDM序列用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信号)、以及根据第三示范实施例的传送结构中的ACK/NACK信号。即,三个OFDM码元用于参考信号,而四个OFDM码元用于在传送七个OFDM码元和Nf个副载波的结构中的ACK/NACK码元。
参考信号的传送时间处的CDM去映射器(图2中的260)的输出是对应传送时间处的信道估计n=1,3,5,而ACK/NACK的传送时间处的CDM去映射器的输出是ACK/NACK码元s(k)与对应传送时间处的信道估计的乘积n=0,2,4,6。然后,基站的接收器利用所述信道估计来对CDM去映射器260的输出进行补偿,并且通过如等式6所表达地对补偿后的输出进行求和来获取对于ACK/NACK码元的估计。
等式6
s ^ = 1 4 Σ j = 0 3 y 2 j ( H ‾ 2 j ( k ) ^ ) *
如图10所示,基站和终端可以通过按照传送时间的顺序来顺序地向参考信号和ACK/NACK信号分配CDM序列,而使用一个循环移位跳频图案。可替换地,基站和终端可以将用于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跳频图案设置为不同于ACK/NACK信号的循环移位跳频图案。作为另一替换方案,基站和终端可以向参考信号和ACK/NACK信号中的任何一个应用循环移位跳频图案。
尽管已经在图10中描述了诸如ACK/NACK码元的四个码元传送相同码元s(k),但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循环移位跳频图案可以应用于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道。当终端向基站传送下行链路信道信息时,使用CQI信道。在CQI信道中,可以通过除了参考信号之外的全体数据块(即,OFDM码元)来传送不同码元。
如上所述,尽管已经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三示范实施例中描述了将K个循环移位值用于K个用户,但是也可以向K个用户分配从多于K个循环移位值中提取的K个循环移位值,并且随着时间对其进行跳频。
另外,基站和终端可以根据小区环境或小区负载来改变循环移位值的数目,并且下面将描述该示范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四示范实施例中,基站和终端将用于循环移位值的整个序列分类为多个组,并且将每组的循环移位值之间的最小差设置为大于1。例如,基站和终端可以将等式5的所有序列划分为如等式7所表达的两个组。然后,当在小区中使用的循环移位值的数目小于或等于(K/2)时,基站和终端利用第一组的序列来设置循环移位值,并随着时间对所述循环移位值进行跳频。由于第一组具有偶数个循环移位值,所以循环移位值之间的最小差为2。当在小区中使用的循环移位值的数目大于(K/2)时,基站和终端利用第一和第二组的序列来设置循环移位值,并且随着时间对所述循环移位值进行跳频。在此情况下,循环移位值之间的最小差为1。
等式7
∀ n , m k ( n ) ∈ { 0,2,4 , . . . , K - 1 } , 0 ≤ k ≤ K / 2 - 1
∀ n , m k ( n ) ∈ { 1,3,5 , . . . , K - 2 } , K / 2 ≤ k ≤ K - 1
根据第四示范实施例,当根据时间和小区环境需要少量序列时,从序列之间的最小差大的组中分配循环移位值,使得减少用户之间的干扰。
当无线电信道的时延扩展根据小区的周围环境而不同时,在大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从第一组的(K/2)个序列中分配循环移位值;而在小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从K个序列中分配循环移位值。
图11示出了用于解释小区之间的干扰的图。
当第一用户311将第一基站312的小区#0用作本地小区、而第二用户321将第二基站322的小区#1用作本地小区时,可以在小区#0中接收到由第二用户传送的信号。在此情况下,如果第一和第二用户具有相同的循环移位跳频图案,则可以连续地冲突两个用户的CDM序列。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第五示范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如等式8、表3、和表4所示地、基于用户所属的小区来设置循环移位跳频图案。
等式8
in=[mk(n)+Hc(n)]%K
这里,Hc(n)表示在传送时间#n处向小区#c分配的小区代码值,K表示用户的最大数目,而%表示取模运算。
表3
  i0   iN-1
  用户#0   [m0(0)+H0(0)]%K   [m0(N-1)+H0(N-1)]%K
  用户#1   [m1(0)+H0(0)]%K   [m1(N-1)+H0(N-1)]%K
  …   …   …
  用户#(K-1)   [mK-1(0)+H0(0)]%K   [mK-1(N-1)+H0(N-1)]%K
表4
i0 iN-1
  用户#0   [m0(0)+H0(0)]%K   [m0(N-1)+H1(N-1)]%K
  用户#1   [m1(0)+H1(0)]%K   [m1(N-1)+H1(N-1)]%K
  …   …   …
  用户#(K-1)   [mK-1(0)+H1(0)]%K   [mK-1(N-1)+H1(N-1)]%K
根据第五示范实施例,即使小区#0的用户#k和小区#1的用户#k使用相同mk(n),由于小区#0和小区#1具有不同小区代码,所以两个用户也使用不同循环移位值。相应地,由于属于不同小区的用户在相同传送时间处使用不同CDM序列,所以防止了小区之间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五示范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基本序列固定和跳频循环移位以对CDM序列进行跳频。然而,在跳频循环移位的同时,可以随着时间变化基本序列,使得减少小区之间的干扰。
另外,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循环移位跳频图案可以应用于其中用户位于不同小区或扇区的情况,如用于数据信道的相干解调的数据信道的参考信号。将参考图12和图13来描述该示范实施例。
图12示出了用于在蜂窝环境中安排数据信道的参考信号的方法的示例,而图13示出了位于相同基站处的两个扇区中的数据传送的示例。为了容易描述而在图12中示出了七个基站。
如图12所示,七个基站使用不同的基本序列,即,基本序列编号un。每个基站包括三个扇区,并且所述三个扇区使用通过利用不同值来对相同基本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而获得的序列。尽管已在图12中示出了向每个扇区分配两个不同循环移位值,但是也可以向每个扇区分配一个循环移位值。
参考图13,用户#1在扇区α中传送数据,并且通过频率来区分用户#1与扇区α中的其他用户。以子帧单位来传送数据,并且在每个子帧中两次传送对于扇区α的所有用户公共的参考信号。用户#2在扇区β中传送数据,并且扇区β的数据传送结构类似于扇区α。此时,如图13所示,一个扇区内的用户之间的干扰不存在。然而,扇区α的用户#1和扇区β的用户#2使用相同时间/频率资源,并且分别使用利用不同值来对相同基本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而获得的序列作为参考信号。在这里,当信道中的时延大时,用户之间的干扰可能存在。相应地,本发明的第六示范实施例通过随着时间改变循环移位值来随机化用户之间的干扰。此时,可以随着时间改变基本序列。
表5示出了关于数据信道的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跳频图案和基本序列跳频图案的示例。参考表5,只要传送参考信号,就改变基本序列编号un和循环移位,即CDM序列编号in
表5
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际示范实施例的内容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将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意欲本发明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安排。
不但通过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来实现上述方法和设备,而且相反地意欲通过用于实现对应于本发明示范实施例配置的功能的程序或用于记录该程序的记录介质来实现上述方法和设备。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以及
在第二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
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二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时,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三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
其中,所述多个用户在相同时域中共享相同频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特定传送时间处将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中的每一个分配到特定用户,并且
随着时间对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进行跳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基本序列和与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对应的复正弦波的乘积来定义所述第一序列,并且
通过所述基本序列和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对应的复正弦波的乘积来定义所述第二序列。
4.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以及
在第二传送时间处传送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
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
其中,与紧接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不同于与紧接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
其中,所述多个用户在相同时域中共享相同频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特定传送时间处将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中的每一个分配到特定用户,并且
随着时间对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进行跳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基本序列和与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对应的复正弦波的乘积来定义所述第一序列,并且
通过所述基本序列和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对应的复正弦波的乘积来定义所述第二序列。
7.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映射器,被配置为将第一序列映射为第一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并且将第二序列映射为第二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
发射器,被配置为向基站传送与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和与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
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二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时,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三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
其中,所述多个用户在相同时域中共享相同频带。
8.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映射器,被配置为将第一序列映射为第一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并且将第二序列映射为第二传送时间处的频率带宽,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
发射器,被配置为向基站传送与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和与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
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
其中,与紧接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不同于与紧接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
其中,所述多个用户在相同时域中共享相同频带。
9.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基站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在第二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
去映射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序列中的每一个提取码元,
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二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时,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是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紧接在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三用户的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
其中,所述多个用户在相同时域中共享相同频带。
10.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基站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一序列对应的信号,在第二传送时间处接收与来自所述多个用户之中的第一用户的终端的第二序列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一序列具有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一循环移位值,并且所述第二序列具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之中的第二循环移位值;以及
去映射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序列中的每一个提取码元,
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定义所述多个循环移位值,并且
其中,与紧接在第一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不同于与紧接在第二传送时间处的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值之后的循环移位值对应的用户,
其中,所述多个用户在相同时域中共享相同频带。
CN201110127165.1A 2006-09-01 2007-08-31 用于传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325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60084087 2006-09-01
KR10-2006-0084087 2006-09-01
KR10-2006-0134424 2006-12-27
KR20060134424 2006-12-27
KR20070011368 2007-02-05
KR10-2007-0011368 2007-02-05
KR10-2007-0031357 2007-03-30
KR20070031357 2007-03-30
KR10-2007-0052549 2007-05-30
KR1020070052549A KR20080020934A (ko) 2006-09-01 2007-05-30 통신 시스템의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신 방법, 송신 장치, 생성방법 및 생성 장치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408150A Division CN101536447A (zh) 2006-09-01 2007-08-31 用于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生成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5112A CN102325112A (zh) 2012-01-18
CN102325112B true CN102325112B (zh) 2015-02-04

Family

ID=3939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7165.1A Active CN102325112B (zh) 2006-09-01 2007-08-31 用于传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8391250B2 (zh)
EP (2) EP2062408B1 (zh)
JP (1) JP5211057B2 (zh)
KR (3) KR20080020934A (zh)
CN (1) CN102325112B (zh)
WO (1) WO20080268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5245B2 (ja) * 2006-11-01 2013-08-28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シングルキャリアベースの制御チャネル用のハイブリッドfdm−cdm構造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065714B2 (en) * 2007-01-10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cyclically shifted sequences
US8750917B2 (en) 2007-05-18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54429B1 (en) * 2007-10-02 2012-08-28 Apple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656513B (zh) 2008-12-10 2019-05-03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KR101641971B1 (ko) * 2009-05-15 2016-07-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689039B1 (ko) 2010-01-07 2017-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07875B1 (ko) * 2010-03-05 2017-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주기적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07874B1 (ko) 2010-03-05 2017-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주기적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5501067B2 (ja) * 2010-03-30 2014-05-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受信装置
CN103782535B (zh) * 2011-08-12 2017-02-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蜂窝网络中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10081B1 (ko) * 2012-05-11 2021-02-01 팬텍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706481B2 (en) 2013-03-15 2017-07-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power frequency hopping for D2D discovery
US9356676B2 (en) * 2014-01-30 2016-05-31 Arub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per-user multipath control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gain in MIMO systems
KR102467048B1 (ko) 2015-04-09 2022-11-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히든 노드 문제와 사용자 단말들의 채널 점유를 고려한 상향 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5834135A (zh) * 2016-05-13 2016-08-10 宋国强 一种杀虫灯电网清理方法及装置
US11005620B2 (en) * 2017-06-16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design in 5G new radio
KR102468963B1 (ko) * 2017-11-16 2022-11-21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단말기 디바이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3601A (en) * 1996-05-20 1999-10-05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Variable suppression of multipath signal effects
CN1262824A (zh) * 1998-03-23 2000-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cdma通信系统中产生pn序列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0809A (en) * 1992-04-10 1996-08-27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ple access coding using bent sequences for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US6160803A (en) 1998-01-12 2000-12-12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High processing gain spread spectrum TDMA system and method
US7289494B2 (en) * 2001-12-06 2007-10-30 Pulse-Lin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a wide bandwidth channel using a plurality of sub-channels
US8045935B2 (en) * 2001-12-06 2011-10-25 Pulse-Link, Inc. High data rat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7085328B2 (en) * 2002-12-24 2006-08-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QAM receiver having joint gain, carrier recovery and equalization adaptation system
US7068703B2 (en) 2003-02-18 2006-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 sequences for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376117B2 (en) * 2003-12-02 2008-05-2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rleaving circuit for a multiband OFDM transceiver
US7444134B2 (en) * 2004-02-13 2008-10-28 Broadcom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long training sequen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724777B2 (en) 2004-06-18 2010-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xing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85296B2 (en) * 2004-07-22 2013-02-26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unghee University Multi-carrier CDMA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block-based multi-carrier spreading
US7773535B2 (en) * 2004-08-12 2010-08-1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d loop transmission
KR101261764B1 (ko) * 2004-08-13 2013-05-07 소니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데이터 송신 장치 및 코드 다이버시티 송신기
US7894548B2 (en) * 2004-09-03 2011-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spreading with space-time and space-frequency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E0402210D0 (sv) * 2004-09-13 2004-09-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104379A1 (en) * 2004-11-15 2006-05-18 Qinghua Li Technique to increase a code rate in a MIMO system using virtual channels
CN100512053C (zh) * 2005-05-24 2009-07-08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用户信道冲激响应的方法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US8885628B2 (en) *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8068464B2 (en) * 2005-10-27 2011-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ying scrambling/OVSF codes within a TD-CDMA slot to overcome jamming effect by a dominant interferer
US7848438B2 (en) * 2006-02-14 2010-12-0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JP5044165B2 (ja) * 2006-08-14 2012-10-10 株式会社東芝 マルチアンテナ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機、受信機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3601A (en) * 1996-05-20 1999-10-05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Variable suppression of multipath signal effects
CN1262824A (zh) * 1998-03-23 2000-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cdma通信系统中产生pn序列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11057B2 (ja) 2013-06-12
KR101048498B1 (ko) 2011-07-11
KR20080020959A (ko) 2008-03-06
EP2062408A4 (en) 2011-12-14
KR20080020934A (ko) 2008-03-06
US20130148635A1 (en) 2013-06-13
US8391250B2 (en) 2013-03-05
US20100067613A1 (en) 2010-03-18
WO2008026898A1 (en) 2008-03-06
EP2062408B1 (en) 2015-04-29
USRE49539E1 (en) 2023-05-30
KR101472573B1 (ko) 2014-12-17
EP2911358A1 (en) 2015-08-26
CN102325112A (zh) 2012-01-18
US8902859B2 (en) 2014-12-02
EP2062408A1 (en) 2009-05-27
EP2911358B1 (en) 2017-07-12
KR20110084858A (ko) 2011-07-26
JP2010503260A (ja) 201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5112B (zh) 用于传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17945B (zh) 序列分配方法和序列分配装置
US8149780B2 (en) Multiplexing schem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0447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CN101167321B (zh) 正交频分无线通信系统的导频信号传输
CN101341709B (zh) 用于正交频分无线通信系统的导频信号传输
US75358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ilot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FDM scheme
CN100592648C (zh) 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US79832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 distributing and sequence process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45736B (zh) 通信系统中用以产生前导序列的方法及产生器
US200600092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CN101222268B (zh) 连续频分多址系统跳频发射机、接收机装置及其跳频方法
CN102132519A (zh) 频域pn序列
US8891556B2 (en) Signal for transmission in single-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314870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fram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CN101536447A (zh) 用于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生成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KR100637710B1 (ko) 최대전력 대 평균전력비 및/또는 연산량 감소를 위한선택사상기법의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반송파 통신 방법
KR100581294B1 (ko) 부호분할 다중접속시스템의 송신장치 및 송신데이터처리방법
WO2019028874A1 (en)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OF SYMBOL BLOC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