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8780B -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8780B
CN101518780B CN 200810220712 CN200810220712A CN101518780B CN 101518780 B CN101518780 B CN 101518780B CN 200810220712 CN200810220712 CN 200810220712 CN 200810220712 A CN200810220712 A CN 200810220712A CN 101518780 B CN101518780 B CN 101518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lexing agent
microcapsules
plant
microcapsule
sylv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207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8780A (zh
Inventor
谢志宜
陈能场
徐胜光
徐燕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 2008102207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8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8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8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8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87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的芯材为络合剂,壁材采用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可避免微胶囊施入植物根区因包膜壁材无法降解所造成的二次污染。本发明的络合剂微胶囊增加了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且可控制络合剂的释放,具有优良的缓释效果,从而控制重金属的急剧增溶,减少重金属及络合剂对植物的毒性,同时降低了施用络合剂的环境风险。本发明采用溶液蒸发法,不但操作简单,所用试剂成本低廉,而且可将微胶囊的粒径控制在纳米范围内,同时不需要提高温度也不需要使用引起相分离的凝聚剂此外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微粉化处理芯材,减少了络合剂突释,同时也可以降低微胶囊的粒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螯合诱导修复污染土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据报道,仅在西欧就有1,400,000处土壤被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140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将影响人类健康。如铅能伤害人的神经系统,特别对幼儿的智力发育有极其不良的影响;镉的毒性很大,在人体内蓄积会引起泌尿系统功能变化,还会影响骨骼发育,如1955年发生在日本神通川地区的“痛痛病”,就是因为该地区的土壤—植物系统受到镉的污染;1953年日本水俣氮肥厂的乙酸乙醛反应管排出含有氯化甲基汞的汞渣流入水体,有毒物质被鱼、虾、贝类食入后,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了“水俣事件”的发生。
在我国,随着污灌面积不断扩大,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沈阳、兰州、桂林、萍乡等地重金属污染均较明显;湖南株洲的冶炼厂和化工厂附近地区的重金属汞、镉、铅的含量均超标,对人和家禽健康危害很大。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环保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对其治理成为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绿色环境净化技术—植物修复。所谓植物修复就是利用植物(尤其是超级累植物)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或其它污染物,以实现消除或降低污染程度,修复环境的综合环境生物技术,主要包括3种类型:植物提取、植物挥发和植物稳定,其中植物提取更具有永久性和广域性的特点而成为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植物修复方法。但植物提取的成功与否还依赖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而大部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较低,能够直接被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研究表明如果向土壤中施加络合剂(如EDTA、DTPA、EGTA、柠檬酸等)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提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促进植物吸收,这种将络合剂用于植物修复的技术被称为螯合诱导修复(Chelate-induced phytoextraction),目前已成为植物修复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络合剂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金属在土壤中因被强烈吸附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问题,但目前络合剂的加入大都采用将络合剂配成一定浓度溶液后再施入土壤,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络合作用使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迅速增加,但在一定时间内植物只能吸收土壤中很少一部分的重金属,而其它未被植物吸收的大量活化了的重金属仍残留在土壤中,并且由于重金属的移动性增强,也导致了这些残留重金属随时间逐渐下移,污染地下水或地表水,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潜在危害,而且在土壤微生物等的作用下,络合剂会逐渐丧失有效性,这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由此可以看出解决络合剂施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问题是关系到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发展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中国专利No.02148882.7中李海峰等采用硅酸盐和一些粘合剂造粒包裹EDTA来控制其释放,但是包裹的EDTA在短期内就释放完全(水中最多3天,土壤中16天),其原因可能是包裹材料的问题。最近,Shibata{M.Shibata,T.Konno,R.Akaike,Y.Xu,R.Shen and J.Ma,Phytoremediation of Pb contaminated soil with polymer-coated EDTA,Plant andSoil 290(2007),pp.201-208}等发展了五种烯烃聚合物包膜,用造粒机造粒包裹EDTA,此种包膜EDTA对玉米提取Pb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包裹材料是生物难降解材料,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然而,作为重要的优良的缓释控制系统,微胶囊,还没有被用到包裹络合剂来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天然或者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分散的固体、液体,甚至气体物质包裹起来,形成具有半透性或者密封囊膜的微小粒子的技术。包裹的过程即为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形成的微小粒子称为微胶囊(microcapsule)。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聚合法,相分离法、喷雾干燥法、溶剂蒸发法等,通常将成膜材料形成的包覆膜称为壁材或囊壁(一般由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成膜材料内部被包覆的物质称为芯材或囊芯,微胶囊化的效果取决于所采用的方法,而方法和一定的壁材是适应的,因此使用的壁材对微胶囊化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可控制络合剂释放,减少重金属及络合剂对植物的毒性,并同时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且本身包膜壁材能生物降解的络合剂微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不需大型仪器的制备上述络合剂微胶囊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由壁材和芯材组成,壁材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芯材为络合剂。
在上述络合剂微胶囊中: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优选为5∶1~1∶5;所述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优选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共聚物;所述络合剂优选为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乙二胺(氧乙基氮基)四乙酸钠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乙二胺二邻轻苯基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环己烷二胺四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轻乙基替乙二胺三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氨三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乙二胺二琥珀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
上述络合剂微胶囊可采用任何常用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制备,优选溶剂蒸发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得到圆形、均一的、粒径大小为45~65μm的络合剂微胶囊。
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基本包括四个步骤:药物的加入、乳滴的形成、溶剂的去除、微球的干燥及回收,本发明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上述络合剂微胶囊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络合剂磨成粉末状,得到粉末A;将生物可降解壁材加入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B;
(2)将粉末A加入到溶液B中,再加入乳化剂,形成乳化液C;
(3)向上述乳化液C中加入稳定剂并搅拌,蒸发有机溶剂,从而得到络合剂微胶囊;
(4)将上述络合剂微胶囊过滤,清洗,冷冻干燥后,备用。
上述步骤(1)中,粉末A的粒径要尽可能的小,一般选择粒径<10μm。
上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的作用就是溶解壁材,因此可以选择能溶解本发明壁材且沸点比水低的(具有较好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如丙酮、二氯甲烷或两者的混合液(混合比例可以为任意比例,优选体积比1∶1)。
上述步骤(2)中,乳化剂可选择本领域中常用的乳化剂,如负离子型乳化剂、正离子型乳化剂或非离子型乳化剂等都可以。乳化剂的加入量可以为粉末A与溶液B的混合液总体积的1%~5%。
上述步骤(2)中,乳化液C的形成还可以在冰水混合物中超声处理,从而将粉末A/聚合物壁材的分散相破碎得更彻底,便于以后得到粒径更小、更加均匀的微胶囊,超声处理一般2~15min即可。
上述步骤(3)中,稳定剂的作用是使得乳化剂在被分散的液滴周围形成稳定薄膜,防止液滴聚集,可选择任何常用的稳定剂,如聚乙烯醇(PVA)或阿拉伯胶等。
上述步骤(3)中,将乳化液C加入到连续相中,如水相,以上述步骤(1)所用的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粉末A/聚合物壁材的分散相均匀地分散到水相中,这时候采用一定的搅拌速度可以降低乳液液滴的直径,从而减小微胶囊的粒径,然后再通过搅拌作用将分散介质(前述有机溶剂)挥发去除,则可以得到粒径小,而且均匀光滑的微胶囊;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将乳化液C滴加入PVA水溶液中,再通过搅拌逐渐除去有机溶剂;乳化液C的滴加速度可以为1~5ml min-1;PVA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为0.1~1%(质量百分比);滴加过程中的搅拌速率稍快些,可选择400~1200rpm,滴加完毕后,降低搅拌速度至200~500rpm,再继续搅拌60~150min。
上述步骤(4)中,对过滤后的微胶囊可采用水或无水乙醇清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络合剂微胶囊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无毒的聚合物材料作为壁材,避免了微胶囊施入植物根区因包膜壁材无法降解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2.本发明的络合剂微胶囊其芯材络合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微粉化处理,减少了络合剂突释,增加络合剂的包裹率,同时也可以降低微胶囊的粒径;
3.本发明的络合剂微胶囊不但增加了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而且可以控制络合剂的释放,具有优良的缓释效果,从而控制重金属的急剧增溶,减少重金属及络合剂对植物的毒性,同时降低了施用络合剂的环境风险;
4.本发明采用溶液蒸发法,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从而制备得到络合剂微胶囊,该制备方法不但操作简单,所用试剂成本低廉,而且可将微胶囊的粒径控制在纳米范围内,同时不需要提高温度也不需要使用引起相分离的凝聚剂。
附图说明
图1为微胶囊化的和没有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在水中的累积缓释效果对比折线图;
图2为实施微胶囊化和没有实施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后土壤中水溶态Pb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折线图;
图3为实施微胶囊化和没有实施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后土壤中水溶态Cu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折线图;
图4为实施微胶囊化和没有实施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对盆栽玉米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对比柱状图;
其中,1为空白组中盆栽玉米根部的生物量,2为空白组中盆栽玉米地上部的生物量,3和4分别为测试组3.0mmol kg-1水平中盆栽玉米根部和地上部的生物量,5和6分别为对照组3.0mmol kg-1水平中盆栽玉米根部和地上部的生物量,7和8分别为测试组6.0mmol kg-1水平中盆栽玉米根部和地上部的生物量,9和10分别为对照组6.0mmol kg-1水平中盆栽玉米根部和地上部的生物量。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溶液蒸发法制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微胶囊
本实施例的络合剂微胶囊,其壁材选择聚己内酯(PCL),聚己内酯分子量为80000,芯材选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
本实施例的络合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球磨仪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磨成粒径<10μm的粉末,得到粉末A;称取6g PCL(壁材),加入60ml的有机溶剂溶解,形成PCL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为等体积比配制的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液;
(2)称取步骤(1)得到的粉末A 4g,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PCL溶液中,再加入3体积%的乳化剂Span-80(市售),超声10min,形成乳化液C;
(3)将上述乳化液C以3ml min-1的速度通过7号针头滴入500ml 0.5%的PVA水溶液中,同时采用电动增力搅拌器搅拌,搅拌速度为900rpm,滴加完毕后,降低搅拌速度至300rpm,继续搅拌60min,得到微胶囊;
(4)将上述微胶囊过滤,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三次,冷冻干燥后,备用。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络合剂微胶囊,呈圆形,表面光滑均匀,平均粒径约为55μm。
实施例2溶液蒸发法制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微胶囊
本实施例的络合剂微胶囊,其壁材选择聚己内酯(PCL),聚己内酯分子量为80000,芯材选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本实施例的络合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球磨仪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磨成粒径<10μm的粉末,得到粉末A;称取6g PCL(壁材),加入60ml的有机溶剂溶解,形成PCL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为等体积比配制的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液;
(2)称取步骤(1)得到的粉末A 4g,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PCL溶液中,再加入3体积%的乳化剂Span-80(市售),超声10min,形成乳化液C;
(3)将上述乳化液C以3ml min-1的速度通过7号针头滴入500ml 0.5%的PVA水溶液中,同时采用电动增力搅拌器搅拌,搅拌速度为1200rpm,滴加完毕后,降低搅拌速度至300rpm,继续搅拌120min,得到微胶囊;
(4)将上述微胶囊过滤,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三次,冷冻干燥后,备用。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络合剂微胶囊,呈圆形,表面光滑均匀,平均粒径约为47μm。
实施例3溶液蒸发法制备乙二胺二琥珀酸微胶囊
本实施例的络合剂微胶囊,其壁材选择聚己内酯(PCL),聚己内酯分子量为80000,芯材选择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
本实施例的络合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球磨仪将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磨成粒径<10μm的粉末,得到粉末A;称取10g PCL(壁材),加入60ml的有机溶剂溶解,形成PCL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为等体积比配制的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液;
(2)称取步骤(1)得到的粉末A 5g,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PCL溶液中,再加入2体积%的乳化剂Span-80(市售),超声10min,形成乳化液C;
(3)将上述乳化液C以3ml min-1的速度通过7号针头滴入500ml 0.5%的PVA水溶液中,同时采用电动增力搅拌器搅拌,搅拌速度为900rpm,滴加完毕后,降低搅拌速度至300rpm,继续搅拌60min,得到微胶囊;
(4)将上述微胶囊过滤,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三次,冷冻干燥后,备用。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络合剂微胶囊,呈圆形,表面光滑均匀,平均粒径约为52μm。
实施例4络合剂微胶囊在水中的累积缓释效果
采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络合剂微胶囊进行水中的累积缓释效果测试。
准确称取实施例1制备所得微胶囊250mg,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放置恒温箱中,设置温度为30±0.1℃,分别在10、20、30、40、50、和60天时取液2ml,并在取液的同时向释放介质中补加2ml新鲜的去离子水,样品经离心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浓度,并计算出各时刻的累积释放百分率,同时用没有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做对比缓释实验,每个处理平行重复三次。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微胶囊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在水中缓慢释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三十天后,累积释放达到93%左右。但是没有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在水中随时间的累积量是个100%左右的恒量。
实施例5络合剂微胶囊对土壤中重金属移动性的影响
采用实施例1制备所得络合剂微胶囊进行微胶囊对土壤中重金属移动性影响的测试。
本实施例所用供试土壤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取自广东大宝山矿污水灌溉农田,试验前土壤全铅含量为302mg kg-1,全铜含量为986mg kg-1
将实施例1制备所得络合剂微胶囊和土壤混合作为测试样品,按照每kg测试样品中含有3.0mmol、6.0mmo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络合剂微胶囊中的芯材)准备两份测试样品,同时按照每kg测试样品中含有3.0mmol、6.0mmo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准备两份没有微胶囊化的对照样品。
上述测试样品和对照样品均分别取50g,分别放入已装有250ml聚乙烯的容器中,保持土壤具有60%的持水量,静置于30±0.1℃恒温箱中,每个处理平行三个重复,在0.5~60天取样分析水溶态重金属(Cu和Pb)。
如图2和图3所示,施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后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水溶态的Pb和Cu。在实验前期,实施本发明的微胶囊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比实施同量没有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增溶土壤中水溶性Pb和Cu的量降低5~9倍。因此,相对传统的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能控制大量突增的重金属,从而大大减少重金属淋溶到地下水,同时降低其对植物的毒性。实施本发明的微胶囊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土壤中一定量的水溶性Pb和Cu。从而长时间保持低浓度的可溶性的重金属,有利于提高植物修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效率。
实施例6络合剂微胶囊对盆栽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采用实施例1制备所得络合剂微胶囊进行本发明微胶囊对盆栽玉米生物量影响的测试。
通过植物修复技术从土壤中去除的金属离子量是所收获植物的总生物量(BIOMASS)与该金属离子在植物中的富集浓度的乘积。
本实施例的供试土壤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取自广东大宝山矿污水灌溉农田,试验前土壤全铅含量为302mg kg-1,全铜含量为986mg kg-1。土样风干后过7mm筛,每盆土重5kg。
参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微胶囊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测试样品(MCEDTA)、没有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MC EDTA)对照样品,处理量均为3.0、6.0mmol·kg-1两个水平,同时多做一个不施加螯合剂的空白组(Control),采用完全设计,共计5个处理,每个处理平行重复3次。
幼苗在长出4~5片真叶后移栽到供试污染土壤中,每盆2株,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室内盆栽,温度22~32℃,每天浇灌2次,早晚各1次,保持土壤持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移栽25天后在土壤3cm左右添加络合剂(测试组、对照组),实施络合剂后30天收获玉米,根和地上部先在65℃下烘干并称重。
实施络合剂后对玉米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叶片卷缩,黄斑,枯黄等。尤其是实施高剂量的没有微胶囊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6.0mmol·kg-1),两天后,枯黄,奄奄一息。但是实施本发明及低剂量的玉米只受到轻缓的伤害,对其生长没有很大影响。如图4所示,空白处理的玉米根的干物质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实施本发明及低剂量的玉米根的干物质总量之间没有差异,但是显著高于实施高剂量的没有微胶囊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处理。空白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干物质总量高于其他处理;实施本发明的玉米地上部干物质总量高于实施同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处理,尤其是实施高剂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处理。
实施例7络合剂微胶囊对玉米体内重金属含量以及提取潜力的影响
采用实施例1制备所得络合剂微胶囊进行本发明微胶囊对玉米体内重金属含量以及提取潜力影响的测试。
本实施例的供试土壤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取自广东大宝山矿污水灌溉农田,试验前土壤全铅含量为302mg kg-1,全铜含量为986mg kg-1。土样风干后过7mm筛,每盆土重5kg。
参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微胶囊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测试样品(MCEDTA)、没有微胶囊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MC EDTA)对照样品,处理量均为3.0、6.0mmol·kg-1两个水平,同时多做一个不施加螯合剂的空白组(Control),采用完全设计,共计5个处理,每个处理平行重复3次。
幼苗在长出4~5片真叶后移栽到供试污染土壤中,每盆1株,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室内盆栽,温度22~32℃,每天浇灌2次,早晚各1次,保持土壤持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移栽25天后在土壤3cm左右添加络合剂(对照组、测试组)。
实施络合剂后30天收获玉米,根和地上部先在65℃下烘干并称重,分别植物粉碎机粉碎至40目,然后采用HNO3/HClO4混合消化,然后用原子吸收测试Pb和Cu的含量。
结果如表1所示,EDTA(包括本发明微胶囊化EDTA和没有微胶囊化的EDTA)处理玉米地上部Pb的含量与空白对照处理比较有显著提高。实施EDTA含量相同的微胶囊化EDTA和没有微胶囊化EDTA的处理,玉米地上部Pb的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其地上部干物质的量之间有显著差异(实施本发明的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的量是实施同量传统EDTA处理的1.2倍~3倍)。因此,实施本发明后玉米对污染土壤中Pb的提取潜能远高于实施没有微胶囊化EDTA和空白处理。实施本发明后玉米对Cu的植物提取具有和Pb类似的趋势。
表1本发明络合剂胶囊对玉米体内重金属含量以及提取潜力的影响结果
Figure G2008102207129D00121

Claims (5)

1.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由壁材和芯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芯材为络合剂,制备方法为溶剂蒸发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络合剂磨成粉末状,得到粉末A;将生物可降解壁材加入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B;
(2)将粉末A加入到溶液B中,再加入乳化剂,形成乳化液C;
(3)向上述乳化液C中加入稳定剂并搅拌,蒸发有机溶剂,从而得到络合剂微胶囊;
(4)将上述络合剂微胶囊过滤,清洗,冷冻干燥后,备用;
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5∶1~1∶5;
所述微胶囊的粒径为45~65μm;
步骤(2)中,所述乳化剂的加入量为粉末A与溶液B的混合液总体积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络合剂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络合剂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乙二胺(氧乙基氮基)四乙酸钠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乙二胺二邻羟苯基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环己烷二胺四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氨三乙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乙二胺二琥珀酸或其钠盐或其钾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络合剂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二氯甲烷或两者的混合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络合剂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稳定剂为聚乙烯醇或阿拉伯胶。
CN 200810220712 2008-12-31 2008-12-31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8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0712 CN101518780B (zh) 2008-12-31 2008-12-31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0712 CN101518780B (zh) 2008-12-31 2008-12-31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8780A CN101518780A (zh) 2009-09-02
CN101518780B true CN101518780B (zh) 2011-09-14

Family

ID=4107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207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8780B (zh) 2008-12-31 2008-12-31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8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033A (zh) * 2012-05-04 2012-08-08 天津师范大学 Nta提高垃圾堆肥基质黑麦草草皮建植效果的方法
CN102640648B (zh) * 2012-05-04 2014-04-23 天津师范大学 Nta提高垃圾堆肥基质高羊茅草皮建植效果的方法
CN106190133A (zh) * 2016-07-19 2016-12-07 东华理工大学 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缓释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9507A (zh) * 2016-09-14 2017-03-08 浙江阿凡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复合修复剂及其在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应用
CN109174961B (zh) * 2018-08-31 2020-04-1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土壤修复用微生物缓释球
CN109328977B (zh) * 2018-11-09 2021-02-26 宁波高新区纯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
CN110681683A (zh) * 2019-10-10 2020-01-14 太仓该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404A (zh) * 2019-12-02 2020-02-25 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环氧树脂的微胶囊快速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713618B (zh) * 2022-06-08 2022-08-23 河北协同化学有限公司 基于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用修复植物促进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08A (zh) * 1992-09-26 1994-07-20 舍林股份公司 由可生物降解的共聚物制成的微粒制剂
CN1354142A (zh) * 2001-10-30 2002-06-19 华南理工大学 含聚氧乙烯支链交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絮凝剂
CN1502235A (zh) * 2002-11-22 2004-06-0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包膜式缓释络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4403A (zh) * 2007-10-26 2008-07-23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1239296A (zh) * 2008-03-07 2008-08-13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溶剂微胶囊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08A (zh) * 1992-09-26 1994-07-20 舍林股份公司 由可生物降解的共聚物制成的微粒制剂
CN1354142A (zh) * 2001-10-30 2002-06-19 华南理工大学 含聚氧乙烯支链交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絮凝剂
CN1502235A (zh) * 2002-11-22 2004-06-0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包膜式缓释络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4403A (zh) * 2007-10-26 2008-07-23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1239296A (zh) * 2008-03-07 2008-08-13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溶剂微胶囊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Shibata等.Phytoremediation of Pb contaminated soil with polymer-coated EDTA.《Plant and Soil》.2007,(第290期),第201-2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8780A (zh)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8780B (zh)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1090B (zh)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MX2012011883A (es) Complejo mineral, sus composiciones, y metodos para utilizar el mismo.
CN106833653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的快速修复方法
CN107311791A (zh) 一种环保型农田土壤重金属钝化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56282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复合修复方法
CN104629769B (zh) 一种环保保水抗蒸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6174A (zh) 一种可钝化土壤重金属的生物炭基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354804A (zh) 一种湿地植物及猪粪复合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其应用
CN108658399A (zh) 一种疏浚底泥重金属稳固化试剂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10982536A (zh) 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和修复方法
CN107090297A (zh) 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45574A (zh) 缓释型抑藻控藻剂
CN110922979B (zh) 一种重金属铅砷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77143B (zh) 一种秸秆废物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及吸附剂
CN103803735A (zh) 一种削减沼液中多种重金属的组合工艺
CN116328734A (zh) 一种同步移除土壤重金属镉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29948B (zh) 一种用于以蓝藻为优势种的小型景观水体除藻的絮凝剂制备方法
CN105561943B (zh) 一种磁性油菜秸秆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433670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及其施用方法
CN108329925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804B (zh) 重金属钝化剂及其制备和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3443935B (zh)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固化微球型肥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252258A (zh) 重金属吸附固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90133A (zh) 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缓释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ianhe District Tianyua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No. 80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Tianhe District Tianyua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No. 80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Prov. Ins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Soil Scien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