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1090B -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1090B
CN106001090B CN201610433375.6A CN201610433375A CN106001090B CN 106001090 B CN106001090 B CN 106001090B CN 201610433375 A CN201610433375 A CN 201610433375A CN 106001090 B CN106001090 B CN 106001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ant
heavy metal
heavy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33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1090A (zh
Inventor
毛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ast China new energy exploration Co., Ltd. (Jiangsu nonferrous metals East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813 team)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ast China New Energy Exploration Co Ltd (jiangsu Nonferrous Metals East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813 Tea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ast China New Energy Exploration Co Ltd (jiangsu Nonferrous Metals East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813 Team)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ast China New Energy Exploration Co Ltd (jiangsu Nonferrous Metals East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813 Team)
Priority to CN2018110166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7691B/zh
Priority to CN201610433375.6A priority patent/CN106001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0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1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1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2101/00In situ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方法是:第1步,在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再在所述的表面放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养护;第2步,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第3步,再在所述的地表位置再次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并进行植物养护;第4步,循环进行第2步~第3步的步骤,直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下降到设定水平。该方法通过吸附材料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同时通过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对富集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再将植被送入无害化处理,可以实现反复循环地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矿山既是资源集中地 ,又是天然的土水生态环境污染源。在开采过程中流失的重金属Pb、Hg、As、Cd、Cr等是土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毒害元素。。随着矿山开采年份的增加,矿山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不断积累,污染现象日趋严重。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后,扩散迁移比较缓慢,且不被微生物降解,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过程后,容易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当其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通过土壤—植物(作物)系统,经食物链为动物或人体所摄入,潜在危害性极大。因此,金属矿山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各种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并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影响它的活性和对植物的有效性。因此,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形态之间的转化对重金属的环境效应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基本积累机制,常把土壤中重金属分为5种存在形态:(1)可交换态;(2)碳酸盐结合态;(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有机结合态;(5)残留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中,各种形态的重金属有着不同的重新分布特征。一般地,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重金属有比较强的生物活性,而残留态重金属在自然条件下,由于与土壤矿物质有较强的结合力而不易于从土壤颗粒中释放出来,具有较低的生物活性。
目前,国内外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使其稳定或固定,降低其活性,使其钝化,脱离食物链,以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利用各种技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达到回收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双重目的;三是利用各种防渗材料,如水泥、粘土、石板、塑料板等,将污染地区与未污染地区隔离,以减少或阻止重金属的迁移和扩散。
CN101961726A公开了一种锦葵在修复矿山土壤及污泥的镉、铅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将锦葵种植于重金属污染的矿山土壤或污泥中即可。利用锦葵对镉、铅等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将其种植于矿山土壤或污泥中,可吸收积累镉、铅等重金属,并将其大部分转运到地上部分,以达到修复矿山土壤和污泥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但是上述的方法中,由于植被刚刚种植时,存在着生长速度慢、吸收效果低的问题,导致植物在种植初期对于重金属的吸收效率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矿山开采后植被稀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吸附-生物联合修复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吸附材料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使植物的种植初期吸收效果低的问题被减轻,并且吸附材料中包含有肥料,随着时间推移,可以缓慢释放并降解,促进植物生长,而通过吸附材料的吸收,使得重金属被富集,当吸附材料开始降解时,植物已经基本生长完善,可以开始大规模吸收被富集并释放的重金属,实现了同时通过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对富集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再将植被送入无害化处理,可以实现反复循环地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
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在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再在所述的表面放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养护;
第2步,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
第3步,再在所述的地表位置再次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并进行植物养护;
第4步,循环进行第2步~第3步的步骤,直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下降到设定水平。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中还包括有植物所需的肥料。
所述的吸收重金属的植物选自巨菌草、蔷薇、红瑞木、杠柳、紫穗槐、绣线菊、柠条、石楠、丁香、小叶女贞、刺槐、榆树、杜英、栾树、柳树、小叶白蜡、扶芳藤、爬山虎、地锦、油松、构树、小桐子、合欢、胡枝子、臭椿或者湿地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称取魔芋精粉30~50份,溶于蒸馏水300~400份中,搅拌均匀成溶胶;再加入无机碱水溶液搅拌均匀,使溶胶pH值为9~13;升温65~80℃下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然后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将凝胶置于冷冻槽中冷冻,再室温融化,冻干后得到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
S2: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1~2份粉碎后,与无机酸溶液5~20份混合,加热75~95℃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残渣用水清洗至pH中性,再将残渣、聚乙二醇0.2~0.4份、水5~8份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浆液,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S3:按重量份计,将S1中得到的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40~60份、S2中得到的改性微晶纤维素10~20份、尿素20~30份、磷酸铵10~20份、硫酸铵10~20份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醇50~60份溶胀,然后加入乙二胺(EDA)5~10份和碳酸氢钠5~10份,在于80℃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交联EDA的微球载体;
S4:按重量份计,在60份交联EDA的微球载体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份溶胀12 h后,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10份、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BMA)4份g、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DCPA)3份、K2CO3 5份、四丁基溴化铵(TBAB) 5份,搅拌下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沙芯漏斗中,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滤2遍抽干,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所述的第S1步中,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
所述的第S2步中,植物纤维选自棉纤维、木纤维、竹纤维、麻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无机酸溶液为盐酸、硫酸或磷酸溶液,酸浓度为0.1~1.0mol/L。
有益效果
该方法通过吸附材料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同时通过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对富集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再将植被送入无害化处理,可以实现反复循环地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1步,在含有镉12mg/Kg、锌34mg/Kg、铅7mg/Kg的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施加量是40g/m2,再在所述的表面放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巨菌草,种植密度是120株/100m2,并对植物进行养护;
第2步,种植30天后,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称取魔芋精粉30份,溶于蒸馏水300份中,搅拌均匀成溶胶;再加入3wt%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均匀,使溶胶pH值为9;在65℃下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然后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将凝胶置于冷冻槽中冷冻,再室温融化,冻干后得到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
S2:按重量份计,将竹纤维1份粉碎后,与1.0mol/L盐酸溶液5份混合,在75℃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残渣用水清洗至pH中性,再将残渣、聚乙二醇0.2份、水5份混合均匀,升温至80℃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浆液,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S3:按重量份计,将S1中得到的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40份、S2中得到的改性微晶纤维素10份、尿素20份、磷酸铵10份、硫酸铵10份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醇50份溶胀,然后加入乙二胺(EDA)5份和碳酸氢钠5份,在于80℃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交联EDA的微球载体;
S4:按重量份计,在60份交联EDA的微球载体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份溶胀12 h后,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10份、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BMA)4份g、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DCPA)3份、K2CO3 5份、四丁基溴化铵(TBAB) 5份,搅拌下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沙芯漏斗中,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滤2遍抽干,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实施例2
第1步,在含有镉12mg/Kg、锌34mg/Kg、铅7mg/Kg的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施加量是40g/m2,再在所述的表面放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巨菌草,种植密度是120株/100m2,并对植物进行养护;
第2步,种植30天后,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称取魔芋精粉50份,溶于蒸馏水400份中,搅拌均匀成溶胶;再加入3wt%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均匀,使溶胶pH值为13;在80℃下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然后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将凝胶置于冷冻槽中冷冻,再室温融化,冻干后得到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
S2:按重量份计,将竹纤维2份粉碎后,与1.0mol/L盐酸溶液20份混合,在95℃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残渣用水清洗至pH中性,再将残渣、聚乙二醇0.4份、水8份混合均匀,升温至90℃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浆液,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S3:按重量份计,将S1中得到的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60份、S2中得到的改性微晶纤维素20份、尿素30份、磷酸铵20份、硫酸铵20份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醇60份溶胀,然后加入乙二胺(EDA)10份和碳酸氢钠10份,在于80℃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交联EDA的微球载体;
S4:按重量份计,在60份交联EDA的微球载体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份溶胀12 h后,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10份、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BMA)4份g、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DCPA)3份、K2CO3 5份、四丁基溴化铵(TBAB) 5份,搅拌下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沙芯漏斗中,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滤2遍抽干,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实施例3
第1步,在含有镉12mg/Kg、锌34mg/Kg、铅7mg/Kg的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施加量是40g/m2,再在所述的表面放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巨菌草,种植密度是120株/100m2,并对植物进行养护;
第2步,种植30天后,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称取魔芋精粉40份,溶于蒸馏水350份中,搅拌均匀成溶胶;再加入3wt%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均匀,使溶胶pH值为11;在70℃下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然后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将凝胶置于冷冻槽中冷冻,再室温融化,冻干后得到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
S2:按重量份计,将竹纤维1份粉碎后,与1.0mol/L盐酸溶液11份混合,在90℃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残渣用水清洗至pH中性,再将残渣、聚乙二醇0.3份、水6份混合均匀,升温至85℃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浆液,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S3:按重量份计,将S1中得到的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50份、S2中得到的改性微晶纤维素15份、尿素25份、磷酸铵15份、硫酸铵1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醇55份溶胀,然后加入乙二胺(EDA)8份和碳酸氢钠6份,在于80℃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交联EDA的微球载体;
S4:按重量份计,在60份交联EDA的微球载体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份溶胀12 h后,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10份、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BMA)4份g、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DCPA)3份、K2CO3 5份、四丁基溴化铵(TBAB) 5份,搅拌下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沙芯漏斗中,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滤2遍抽干,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对照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加入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第1步,在含有镉12mg/Kg、锌34mg/Kg、铅7mg/Kg的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施加量是40g/m2,再在所述的表面放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巨菌草,种植密度是120株/100m2,并对植物进行养护;
第2步,种植30天后,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在于:未进行植物种植,仅仅使用吸附材料。
第1步,在含有镉12mg/Kg、锌34mg/Kg、铅7mg/Kg的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施加量是40g/m2
第2步,从第5天开始,每5天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直到第 30天后;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称取魔芋精粉40份,溶于蒸馏水350份中,搅拌均匀成溶胶;再加入3wt%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均匀,使溶胶pH值为11;在70℃下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然后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将凝胶置于冷冻槽中冷冻,再室温融化,冻干后得到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
S2:按重量份计,将竹纤维1份粉碎后,与1.0mol/L盐酸溶液11份混合,在90℃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残渣用水清洗至pH中性,再将残渣、聚乙二醇0.3份、水6份混合均匀,升温至85℃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浆液,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S3:按重量份计,将S1中得到的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50份、S2中得到的改性微晶纤维素15份、尿素25份、磷酸铵15份、硫酸铵1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醇55份溶胀,然后加入乙二胺(EDA)8份和碳酸氢钠6份,在于80℃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交联EDA的微球载体;
S4:按重量份计,在60份交联EDA的微球载体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份溶胀12 h后,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10份、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BMA)4份g、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DCPA)3份、K2CO3 5份、四丁基溴化铵(TBAB) 5份,搅拌下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沙芯漏斗中,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滤2遍抽干,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单独采用吸附材料时,重金属含量会初期发生下降,但是随着吸附材料的降解,重金属含量又会进一步地提高,这说明采用可降解吸附材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重金属进行富集,然后在后一段时间开始重新释放。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步骤中未通过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改性。
第1步,在含有镉12mg/Kg、锌34mg/Kg、铅7mg/Kg的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施加量是40g/m2,再在所述的表面放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巨菌草,种植密度是120株/100m2,并对植物进行养护;
第2步,种植30天后,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称取魔芋精粉40份,溶于蒸馏水350份中,搅拌均匀成溶胶;再加入3wt%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均匀,使溶胶pH值为11;在70℃下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然后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将凝胶置于冷冻槽中冷冻,再室温融化,冻干后得到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
S2:按重量份计,将竹纤维1份粉碎后,与1.0mol/L盐酸溶液11份混合,在90℃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残渣用水清洗至pH中性,再将残渣、聚乙二醇0.3份、水6份混合均匀,升温至85℃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浆液,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S3:按重量份计,将S1中得到的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50份、S2中得到的改性微晶纤维素15份、尿素25份、磷酸铵15份、硫酸铵1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醇55份溶胀,然后加入乙二胺(EDA)8份和碳酸氢钠6份,在于80℃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交联EDA的微球载体;
S4:按重量份计,在60份交联EDA的微球载体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份溶胀12 h后,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10份、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DCPA)3份、K2CO3 5份、四丁基溴化铵(TBAB) 5份,搅拌下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沙芯漏斗中,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滤2遍抽干,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以上实施例1~3、对照例1和对照例3进行试验30天后,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由于植物刚种植时,其自身生长速度过慢,并且需要养分,因此对于重金属的吸收作用较弱,因此在前30天内通过吸附材料对重金属进行富集,可以减轻植物的压力,当吸附材料被降解,重新回到土壤中时,此时植物已经生长较好,具有较好的生长速度和吸收速度,可以对富集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对照例1中,由于未采用植物吸收,导致重金属含量仍然很高;而对照例2中由于未对吸附材料进行改性,导致了先期的富集效果不好,影响到了后期的植物吸收,使重金属含量较实施例3要高。

Claims (1)

1.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在矿山重金属污染表面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再在所述的表面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养护;
第2步,对植物的地表部分进行割除,送入无害化处理工序;
第3步,在所述的表面再次施加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并进行植物养护;
第4步,循环进行第2步~第3步的步骤,直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下降到设定水平;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中还包括有植物所需的肥料;
所述的吸收重金属的植物选自巨菌草、蔷薇、红瑞木、杠柳、紫穗槐、绣线菊、柠条、石楠、丁香、小叶女贞、刺槐、榆树、杜英、栾树、柳树、小叶白蜡、扶芳藤、爬山虎、地锦、油松、构树、小桐子、合欢、胡枝子、臭椿或者湿地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的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计,称取魔芋精粉30~50份,溶于蒸馏水300~400份中,搅拌均匀成溶胶;再加入无机碱水溶液搅拌均匀,使溶胶pH值为9~13;在65~80℃下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然后用蒸馏水浸泡洗涤,将凝胶置于冷冻槽中冷冻,再室温融化,冻干后得到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S2: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1~2份粉碎后,与无机酸溶液5~20份混合,在75~95℃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残渣用水清洗至pH中性,再将残渣、聚乙二醇0.2~0.4份、水5~8份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浆液,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S3:按重量份计,将S1中得到的大孔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40~60份、S2中得到的改性微晶纤维素10~20份、尿素20~30份、磷酸铵10~20份、硫酸铵10~20份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醇50~60份溶胀,然后加入乙二胺5~10份和碳酸氢钠5~10份,于80℃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交联EDA的微球载体;S4:按重量份计,在60份交联EDA的微球载体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5份,溶胀12 h后,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10份、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4份g、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3份、K2CO3 5份、四丁基溴化铵5份,在搅拌下,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沙芯漏斗中,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滤2遍抽干,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所述的S1步中,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
所述的S2步中,植物纤维选自棉纤维、木纤维、竹纤维、麻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无机酸溶液为盐酸、硫酸或磷酸溶液,浓度为0.1~1.0mol/L。
CN201610433375.6A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Active CN10600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6682.XA CN109127691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吸附剂
CN201610433375.6A CN106001090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3375.6A CN106001090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6682.XA Division CN109127691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吸附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1090A CN106001090A (zh) 2016-10-12
CN106001090B true CN106001090B (zh) 2019-02-05

Family

ID=570877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3375.6A Active CN106001090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CN201811016682.XA Active CN109127691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吸附剂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6682.XA Active CN109127691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吸附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0010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3428A (zh) * 2016-12-01 2017-04-26 唐秀克 一种利用植物改良铜超标山地的方法
CN106718607B (zh) * 2017-01-15 2019-07-30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一种利用湿地松容器苗直接修复金属废矿渣堆场的方法
CN106694546A (zh) * 2017-02-07 2017-05-24 兰州大学 一种利用榆树处理重金属铜、铅复合污染钙质农田的方法
CN106862251B (zh) * 2017-02-14 2020-04-10 榆林学院 一种土壤重金属Cr和/或Hg的去除方法
CN108555006A (zh) * 2018-01-10 2018-09-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nta配合灌木树种修复旱区碱性土壤铅污染的方法
CN108637008B (zh) * 2018-06-22 2020-09-08 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阶梯释放型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方法
CN110653254A (zh) * 2019-09-27 2020-01-07 兰州大学 一种矿区-绿洲交错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方法
CN111515242A (zh) * 2020-03-27 2020-08-11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一种利用湿地松与铁芒萁联合修复稀土矿山的方法
CN112919661B (zh) * 2021-01-26 2023-04-1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可吸收隔离带
CN113732051B (zh) * 2021-09-15 2022-08-02 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方法
CN113976614A (zh) * 2021-10-14 2022-01-28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一种化学修复、原位生物与植物联合三位一体修复土壤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400C (zh) * 2004-06-18 2007-01-24 武汉大学 生物可降解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284811C (zh) * 2004-06-18 2006-11-15 武汉大学 生物可降解温度敏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030A (zh) * 2008-01-28 2009-08-05 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友好的氧化型疏水葡甘聚糖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871A (zh) * 2010-07-16 2010-12-15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2561264B (zh) * 2012-02-21 2014-10-22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203355732U (zh) * 2013-07-02 2013-12-25 珠海国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重金属吸附凝胶球
JP2015129744A (ja) * 2013-12-04 2015-07-16 英樹 村上 有機酸と糸状菌・放線菌類バイオフィルムを活用した農地土壌除染方法と植物活性化方法
CN105268735B (zh) * 2015-11-12 2018-02-02 浙江大学 一种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7691B (zh) 2021-01-19
CN106001090A (zh) 2016-10-12
CN109127691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1090B (zh)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CN108353563B (zh) 一种利用废弃物为土壤改良剂治理沙漠化土壤的方法
CN102845204B (zh) 中重度碳酸盐盐碱地紫花苜蓿规模化种植方法
CN108658399B (zh) 一种疏浚底泥重金属稳固化试剂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09315103A (zh) 一种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防控方法
CN101518780B (zh)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络合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Effects of pretreatments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straw used as a maintenance-free compressed green roof substrate material
CN110839507A (zh) 一种土岩混合边坡喷播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5797A (zh) 一种以芦苇、鸡粪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吸附剂的方法
CN101253837A (zh) 一种基于污泥堆肥的无土草毯生产方法
CN103058717B (zh) 一种可进行重金属吸附、脱水、造肥的重金属治理工艺
CN101433174B (zh) 一种灌溉方法及系统
CN109047322A (zh)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CN116903414B (zh) 一种自动调理剂在可持续的治理农业面源磷污染中的应用
CN110810199B (zh) 屋顶绿化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2258A (zh) 重金属吸附固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31091A (zh) 利用水解污泥制备多功能城市园林花卉土的方法
CN106219730A (zh) 一种荔枝核资源化应用的方法
CN109258252A (zh) 一种用于植生混凝土的植生基材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92453A (zh) 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植物栽培的方法
CN105112059B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80271B (zh) 一种矿山铬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6365887A (zh) 一种耐盐碱施肥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96520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专用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8210899U (zh) 牧草栽培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2

Address after: 210002 Shimenkan 102,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East China new energy exploration Co., Ltd. (Jiangsu nonferrous metals East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813 team)

Address before: 210002 room 2203, Huo Wa Lane,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203

Applicant before: Mao Qiangp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