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3461A -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3461A
CN101513461A CNA2009101191912A CN200910119191A CN101513461A CN 101513461 A CN101513461 A CN 101513461A CN A2009101191912 A CNA2009101191912 A CN A2009101191912A CN 200910119191 A CN200910119191 A CN 200910119191A CN 101513461 A CN101513461 A CN 101513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sequela
drop pill
radix
apople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191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英明
林小琪
宋建平
姜生
王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IQ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IQ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IQ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IQ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1191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3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3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3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抗中风滴丸,主要药物成分为黄芪80~140重量份,当归6~20重量份,赤芍6~30重量份,川芎6~20重量份,桃仁6~2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用水和乙醇作提取溶剂,加浓醇沉淀蛋白质,树脂,多糖,再用正丁醇萃取法与树脂柱分离法来富集药液中的黄酮和苷类,每一个步骤都测定成分的变化,并进行质量标准实验,稳定性实验,指纹图谱实验。本发明制剂工艺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疗效确切。用于中风和中风后遗症引起的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肢体麻木,遗尿不禁,半身不遂等疾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抗中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中风和中风后遗症引起的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肢体麻木,遗尿不禁,半身不遂等疾病,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背景
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是当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危害生命的常见病。在我国几大城市调查表明,中风类脑血管发病率每年都有增加,而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人民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中风类疾病的治疗药市场前景好,而化学药对中风的治疗多以溶栓为主,有一定的副作用,价格又高,对年老,体弱和恢复期的治疗没有合适的药物。中医药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产业,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本发明抗中风滴丸即是在我国古方中开发应用。
本发明抗中风滴丸以古方“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参考部颁标准“消栓口服液”的有关剂量和工艺,进行有效部位制剂的研制。“消栓口服液”的原方是清代王清任(公元1768-1831)所创“补阳还五汤″。近几年广东、上海等医院用该方剂治疗气虚血瘀类中风1002例,总有效率96.4%,优于血管扩张药,优于脉通和对症治疗组,治疗中风偏瘫,总有效率93%,通过药理试验确认,该方据有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流动力学,抗氧化,抗炎和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该药还可以改善脑血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使老年痴呆症有所改善。“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部颁标准的“消栓口服液”质量标准简单,制剂工艺简单,生产工艺不尽合理,没有发挥原方剂的功效,使该药效果不显著,没有发挥原方的优势,有必要从工艺上、剂型上加以改进,目前有医院制剂室将此方做成注射剂应用,患者疗效很好。中药注射液疗效明显,已经被广大群众接受,但是复方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在对大量患者调查后发现,大多数中风类病人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临床治疗应当选择方便、速效的剂型,滴丸剂较为合适。而且滴丸疗效显著高于口服液,避免注射液的副作用,发明人用中药现代化的手段改进消栓口服液,研制了抗中风滴丸,使“补阳还五汤”的显箸疗效得到发挥。
“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周流全身;当归,赤芍,川芎为臣,养血行血,桃仁,红花为佐,破结散瘀;地龙为使,通利经络。益气养血药与活血通络药并用,用于正气虚亏之半身不遂者,甚为相宜。“补阳还五汤″是以补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的方剂。一百多年来广泛应用,效果显著,近年来对该方药理的深入研究和临床的反复探索,加上对方中药量的灵活掌握和化裁,此方应用更趋广泛。
现代药理试验表明,黄芪中含有的总黄酮能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心肌缺血。黄芪的皂甙等成分能增加血浆表面活性及红细胞表面电荷而导致红细胞电泳加速,防止血栓形成。赤芍中的芍药甙,当归中的阿魏酸,川芎中的川芎嗪,桃仁,红花中的黄酮类成分均有一定的耐缺氧,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地龙中的蚓激酶,具有显著的抗凝,溶栓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的药理基础为:(1)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2)改善微循环;(3)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滞性;(4)抑制血小板聚集;(5)溶解血栓或者预防血栓再发;(6)降低血脂;(7)对抗和改善脑缺氧。
发明人对研制的“抗中风滴丸″作了大量的预试验,应用耐缺氧和抗血栓两个药效试验筛选了大量的制备工艺路线,找到了合理的制剂工艺路线,使产品即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服用剂量,滴丸起效时间比口服液快几倍,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口服液。本方剂所用药材均为国家药典所载的正式品种,属常用无毒无致敏性的药材,几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基本清楚,本滴丸药效和毒理试验证实安全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抗中风滴丸,其主要成分为黄芪80~140重量份,当归6~20重量份,赤芍6~30重量份,川芎6~20重量份,桃仁6~2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用水和乙醇作提取溶剂,加浓醇沉淀蛋白质,树脂,多糖,再用正丁醇萃取法与树脂柱分离法来富集药液中的黄酮和苷类,每一个步骤都测定成分的变化,并进行质量标准实验,稳定性实验,指纹图谱实验,本发明制剂工艺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疗效确切。用于中风和中风后遗症引起的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肢体麻木,遗尿不禁,半身不遂等疾病。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抗中风滴丸,在评价黄芪在处方中的量效关系后得出的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占全方的71.4%效果显著。即优选黄芪120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赤芍11重量份,川芎9重量份,桃仁9重量份,红花9重量份。
发明人根据试验证实抗血栓药效和黄芪中的异黄酮苷及赤芍中的芍药苷含量高低呈正相关,用液相色谱准确测定这两个成分含量,作为工艺筛选的化学评价指标,选择小鼠耐缺氧和抗血栓的药效试验作筛选工艺的药理指标,这两个试验速度快,结果可靠。用水,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作提取效果对比试验,结合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优选用水和乙醇作提取溶剂。从药材黄芪中分离得到黄芪甲苷、紫檀烷苷,从川芎中分离得到藁本内酯,当归中分离得到阿魏酸、苯甲酸,从红花中分离得到红花黄色素。药物经过水和60%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含醇70%沉淀,回收乙醇,水溶样品,用正提醇萃取,再上D101树脂柱吸附和分离,最后上Sephadex LH-20凝胶吸附,洗脱,纯化,得到各化合物,并经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仪的测定,分离去杂质,选用浓醇沉淀法,溶剂萃取法,酸碱沉淀法,树脂柱分离法,优选二种分离精制的方法综合应用,加浓醇沉淀蛋白质,树脂,多糖,再用正丁醇萃取法与树脂柱分离法来富集药液中的黄酮和苷类,最终达到精制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不加酸碱,尽量低温操作,以避免生成复合物或衍生物,在分离,过滤,沉淀,洗脱,萃取,柱分离每一个步骤都测定成分的变化,应用了离心机过滤,超微过滤。处理后的药液再制成滴丸,按药粉∶基质1∶1-2,将基质PEG6000或PEG400熔融后,加入药物混合均匀,60-90℃保温,以20-70滴/分钟加入甲基硅油中,收集滴丸即得。每丸重45mg。可以保证两年以上稳定,不变质。滴丸中定量的成分为固形物的60%以上,滴丸样品中分离得到三个以上在液相色谱上有对应峰的成分,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芒柄花素葡萄糖苷。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进行质量标准试验,含量测定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LUNA-C18(150*0.46)cm色谱柱,由于同时测定三个成分,三个峰单作紫外吸收曲线,结合三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选择检测波长为235nm。在制剂工艺的提取阶段,半成品阶段,成品阶段都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经过定性试验,确认本品中的黄酮苷和皂苷占大多数,进而制定紫外比色法测定总苷,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滴丸中总苷的含量要占总固体物的65%以上。
本发明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试验,经过一年半的室温放置,分别在0月,1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进行含量测定和各项检查,结果全部合格。在0月,3月和18月进行三次微生物检查。所作检查全部合格。
本发明进行指纹图谱试验,指纹图谱包括七味药材的指纹图谱,半成品的指纹图谱,滴丸的指纹图谱,七味药材和半成品。滴丸的指纹图谱中找到了七味药材的相对应的成分峰。详见说明书附图。图1为当归指纹图,图2为黄芪指纹图,图3为芍药指纹图,图4为芍药相关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用黄芪120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赤芍11重量份,川芎9重量份,桃仁9重量份,红花9重量份。
用水和乙醇作提取溶剂。从药材黄芪中分离得到黄芪甲苷、紫檀烷苷,从川芎中分离得到藁本内酯,当归中分离得到阿魏酸、苯甲酸,从红花中分离得到红花黄色素。药物经过水和60%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含醇70%沉淀,回收乙醇,水溶样品,用正提醇萃取,再上D101树脂柱吸附和分离,最后上Sephadex LH-20凝胶吸附,洗脱,纯化,得到各化合物,并经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仪的测定,分离去杂质,加浓醇沉淀蛋白质,树脂,多糖,再用正丁醇萃取法与树脂柱分离法来富集药液中的黄酮和苷类,在处理过程中,不加酸碱,低温操作,在分离,过滤,沉淀,洗脱,萃取,柱分离每一个步骤都测定成分的变化,离心机过滤,超微过滤。处理后的药液再制成滴丸,按药粉∶基质1∶1-2,将基质PEG6000或PEG400熔融后,加入药物混合均匀,60-90℃保温,以20-70滴/分钟加入甲基硅油中,收集滴丸即得。每丸重45mg.
进行质量标准试验,选用LUNA-C18(150*0.46)cm色谱柱,选择检测波长为235nm。在制剂工艺的提取阶段,半成品阶段,成品阶段都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以保证本品中的黄酮苷和皂苷占大多数,进而制定紫外比色法测定总苷,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滴丸中总苷的含量要占总固体物的65%以上。初步稳定性试验,经过一年半的室温放置,分别在0月,1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进行含量测定和各项检查,结果全部合格。在0月,3月和18月进行三次微生物检查。指纹图谱试验,指纹图谱包括七味药材的指纹图谱,半成品的指纹图谱,滴丸的指纹图谱,七味药材和半成品。
实施例2
选用黄芪120重量份,当归11重量份,赤芍12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桃仁8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
用水和乙醇作提取溶剂。从药材黄芪中分离得到黄芪甲苷、紫檀烷苷,从川芎中分离得到藁本内酯,当归中分离得到阿魏酸、苯甲酸,从红花中分离得到红花黄色素。药物经过水和60%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至含醇70%沉淀,回收乙醇,水溶样品,用正提醇萃取,再上D101树脂柱吸附和分离,最后上Sephadex LH-20凝胶吸附,洗脱,纯化,得到各化合物,并经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仪的测定,分离去杂质,加浓醇沉淀蛋白质,树脂,多糖,再用正丁醇萃取法与树脂柱分离法来富集药液中的黄酮和苷类,在处理过程中,不加酸碱,低温操作,在分离,过滤,沉淀,洗脱,萃取,柱分离每一个步骤都测定成分的变化,离心机过滤,超微过滤。处理后的药液再制成滴丸,按药粉∶基质1∶1-2,将基质PEG6000或PEG400熔融后,加入药物混合均匀,60-90℃保温,以20-70滴/分钟加入甲基硅油中,收集滴丸即得。每丸重45mg.
进行质量标准试验,选用LUNA-C18(150*0.46)cm色谱柱,选择检测波长为235nm。在制剂工艺的提取阶段,半成品阶段,成品阶段都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以保证本品中的黄酮苷和皂苷占大多数,进而制定紫外比色法测定总苷,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滴丸中总苷的含量要占总固体物的65%以上。初步稳定性试验,经过一年半的室温放置,分别在0月,1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进行含量测定和各项检查,结果全部合格。在0月,3月和18月进行三次微生物检查。指纹图谱试验,指纹图谱包括七味药材的指纹图谱,半成品的指纹图谱,滴丸的指纹图谱,七味药材和半成品。
说明书附图:图1为当归指纹图,图2为黄芪指纹图,图3为芍药指纹图,图4为芍药相关图。

Claims (7)

1.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药物成分为黄芪80~140重量份,当归6~20重量份,赤芍6~30重量份,川芎6~20重量份,桃仁6~2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药物成分为黄芪120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赤芍11重量份,川芎9重量份,桃仁9重量份,红花9重量份;
2.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类型为滴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黄芪占全方的71.4%效果显著。优选黄芪120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赤芍11重量份,川芎9重量份,桃仁9重量份,红花9重量份;
4.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滴丸,其特征在于,用水和乙醇作提取溶剂,加浓醇沉淀蛋白质,树脂,多糖,再用正丁醇萃取法与树脂柱分离法来富集药液中的黄酮和苷类,每一个步骤都测定成分的变化;
5.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质量标准实验,稳定性实验,指纹图谱实验;
6.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滴丸,其特征在于,每丸重45m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中风滴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主要用于中风和中风后遗症引起的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肢体麻木,遗尿不禁,半身不遂等疾病。
CNA2009101191912A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513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91912A CN101513461A (zh)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91912A CN101513461A (zh)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3461A true CN101513461A (zh) 2009-08-26

Family

ID=4103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191912A Pending CN101513461A (zh)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346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1226A (zh) * 2012-01-07 2013-07-10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桃仁的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6950324A (zh) * 2017-05-18 2017-07-14 山西大学 一种黄芪建中丸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07184908A (zh) * 2017-06-06 2017-09-22 曹国荣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堵塞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8300A (zh) * 2018-11-09 2019-01-22 郝永信 消栓健脑颗粒
CN109307721A (zh) * 2018-10-26 2019-02-05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hplc-qqq/ms法测定龙生蛭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检测方法
CN113893299A (zh) * 2021-10-20 2022-01-07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疏肝弛筋方联合痉挛肌治疗对中风后患者mas及sas的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1226A (zh) * 2012-01-07 2013-07-10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桃仁的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6950324A (zh) * 2017-05-18 2017-07-14 山西大学 一种黄芪建中丸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07184908A (zh) * 2017-06-06 2017-09-22 曹国荣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堵塞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7721A (zh) * 2018-10-26 2019-02-05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hplc-qqq/ms法测定龙生蛭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检测方法
CN109248300A (zh) * 2018-11-09 2019-01-22 郝永信 消栓健脑颗粒
CN109248300B (zh) * 2018-11-09 2021-06-11 郝永信 消栓健脑颗粒
CN113893299A (zh) * 2021-10-20 2022-01-07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疏肝弛筋方联合痉挛肌治疗对中风后患者mas及sas的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3606B (zh) 一种白芍药材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11735896B (zh) 化湿败毒组合物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07271577A (zh) 一种芪苓温肾消囊制剂的有效成分分析方法
CN101513461A (zh) 一种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5889B (zh) 化湿败毒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4713953B (zh) 一种药物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CN104288245B (zh) 抗衰老和增强体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7854507A (zh) 一种从艾叶中提取黄酮类成分的方法
CN103784761A (zh) 一种治疗眩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72261B (zh) 建立仙灵骨葆胶囊的指纹图谱的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12526014B (zh) 一种金茵利胆口服液指纹图谱及其建立方法
CN1923263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8210600A (zh) 一种柠檬苦素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91680A (zh) 一种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074B (zh) 一种花锚提取物、黄芪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剂、应用
CN103156997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42492B (zh)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80000B (zh) 化湿败毒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4042895A (zh)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458954B (zh) 一种菟丝子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及其建立方法
CN107976488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2755383A (zh) 北五味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288907A (zh) 一种延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及新用途
Dai et al. T47D cell-inhibiting indonesian medicinal plants and active constituents of Alpinia galanga rhizome
CN115372517B (zh) 枳实薤白桂枝汤uplc特征图谱的构建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