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7387A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7387A
CN101507387A CNA2008101692930A CN200810169293A CN101507387A CN 101507387 A CN101507387 A CN 101507387A CN A2008101692930 A CNA2008101692930 A CN A2008101692930A CN 200810169293 A CN200810169293 A CN 200810169293A CN 101507387 A CN101507387 A CN 101507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ing device
mentioned
secondary shearing
lift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92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7387B (zh
Inventor
濑川卓二
奥田史郎
东泰一郎
板仓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85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5121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07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7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7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7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对副切断装置的安装形态加以改进、能够在维持正副切断装置的割取作业的良好程度的同时使切割残留株的株高度一致的联合收割机的割取前处理构造。设有在比割取植立禾秆的主切断装置(9)低的位置上对植立禾秆作用的副切断装置(14)。副切断装置(14)受升降框架(13)升降自如地支承。将副切断装置(14)和主切断装置(13)构成为,在一边进行切割高度调节一边作业行进的情况下,将副切断装置(14)维持为不与主切断装置(9)的升降动作联动的状态,在畦边旋转时,使副切断装置(14)与主切断装置(9)的上升动作联动。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相对于行进机体升降操作自如地构成、割取植立禾秆的主切断装置、和在比上述主切断装置低的位置上对上述植立禾秆作用的副切断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设置位于上下的正副切断装置的理由是,为了仅将禾秆的带粒部投入到脱谷装置中而用正切断装置将带粒部切断,并且为了不将比带粒部靠下方的茎秆部向脱谷装置投入而用副切断装置将根部分切断而向田面上排出。
上述正副切断装置在割取输送装置中安装在割取框架上(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4-97079号公报的段落号[0021],图2~图3)。
正副切断装置安装在割取框架上,如果为了进行切割高度调节而使割取前处理装置相对于机体上下运动,则正副切断装置也一边维持它们的上下间隔一边上下运动。
这样,不论长短秆都能够通过正切断装置仅将带粒部切断,但由于副切断装置将比正切断装置的切断高度低一定间隔的部分切断,所以残留在田场中的割株如果是长秆则较长、如果是短秆则较短地被切断而残留。
这样,在田场的管理上,在切割残留物中出现不均匀,所以有时也受到割取作业不充分的判断,在割取作业的形态中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对副切断装置的安装形态加以改进、能够在维持正副切断装置的割取作业的良好程度的同时使切割残留株的株高度一致的联合收割机的割取前处理构造。
本发明的特征结构是,在具备相对于行进机体升降操作自如地构成、割取植立禾秆的主切断装置、和在比上述主切断装置低的位置上对上述植立禾秆作用的副切断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中,使上述副切断装置支承在摆动自如地装备在行进机体侧的升降框架上而升降自如地构成,具备联动机构,通过上述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控制上述副切断装置和上述主切断装置,以使得如果上述副切断装置与上述主切断装置的上下间隔不到既定间隔则将上述副切断装置维持为不与上述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联动的状态,如果变为上述既定间隔以上,则使上述副切断装置与上述主切断装置的上升动作联动。
在根据植立禾秆的长短将正切断装置上下运动调节等的情况下,正切断装置与副切断装置的上下间隔被抑制为不到既定间隔,所以副切断装置不联动,不使切割高度变动。
由此,由正切断装置割取了带粒部的植立茎秆被副切断装置以一定的割株高度割取,所以残留在田场中的割株高度为一定。
另一方面,在使割取前处理部较大地上升时,正切断装置与副切断装置的上下间隔为既定间隔以上,所以联动机构作用,副切断装置也上升。由此,在畦边的旋转时副切断装置不会与田场面等干涉。
以上,在副切断装置必须发挥功能的割取时,能够以一定的适当的高度进行植立茎秆的割取。
在畦边旋转时等的不需要割取作业的情况下,能够联动于正切断装置而使副切断装置上升退避,能够将正副切断装置没有预料地与障碍物干涉的情况避免于未然。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使上述升降框架相对于上述机体升降自如地安装,横跨装备上述主切断装置的输送装置和装备上述副切断装置的升降框架,设置进行限制以使上述主切断装置与上述副切断装置的上下间隔成为一定以上的连接部件,构成上述联动机构。
通过将主切断装置设置在相对于机体升降动作的输送装置上、将副切断装置安装在安装于机体上的升降框架上,将主切断装置与副切断装置分离,能够设为即使主切断装置通过切割高度调节而上下运动、副切断装置也不联动的状态。
并且,在畦边旋转时等,需要使副切断装置与正切断装置同样地从田面退避到上方,所以用连接部件将升降框架连结在输送装置上,使正切断装置与副切断装置联动。因而,如果输送装置与升降框架的上下间隔变为既定间隔以上,则连接部件发挥功能,使升降框架联动于输送装置的上升动作。
这样,通过进行限制以使主切断装置与上述副切断装置的上下间隔成为一定以上的连接部件将升降框架与输送装置联动,所以能够通过机械的联动机构成本便宜地构成。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设有将上述主切断装置与上述副切断装置向离开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机构。
通过施力机构,在使副切断装置与主切断装置不联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施力机构可靠地维持该非联动状态,在使副切断装置与主切断装置联动的情况下,能够克服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进行,作用力不会阻碍联动。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将上述副切断装置可上下位置调节地安装在上述升降框架上。
由于能够相对于通过联动机构相对于输送装置联动的升降框架再上下调节副切断装置,所以能够适当地设定用副切断装置的切断高度,能够使割株的高度一致,能够使割取作业的完成更好。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结构是,在具备相对于行进机体升降操作自如地构成、割取植立禾秆的主切断装置、和在比上述主切断装置低的位置上对上述植立禾秆作用的副切断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中,使上述副切断装置支承在摆动自如地装备在行进机体侧的升降框架上而升降自如地构成;具备联动机构,将副切断装置相对于上述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自如地切换操作为副切断装置与上述主切断装置的升降操作联动而升降的联动状态、和副切断装置与上述主切断装置的升降操作分别独立地升降自如的联动解除状态。
根据本结构,作为装备副切断装置的对象,不是如以往那样选择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行进机体上的主切断装置,而利用摆动自如地装备在行进机体侧的升降框架,将副切断装置直接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行进机体上。
因此,副切断装置能够得到与主切断装置的摆动动作无关而独自地设定对地高度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即使进行主切断装置的切割高度的变更操作,由于副切断装置的切断高度与其无关地被维持为既定的状态,所以不需要如使副切断装置支承在主切断装置上的以往构造那样的、用来修正伴随着主切断装置的切割高度变更的副切断装置侧的高度变化的检测机构及控制机构。
尽管如此,由于是具备自如切换操作副切断装置相对于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的联动机构的结构,所以在产生了使副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与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联动的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操作上述联动机构,从联动解除状态切换操作为联动状态。结果,在越畦行进时等,可以联动于必然被提起操作的主切断装置的动作而使副切断装置也追随动作,能够不需要特别的控制机构而进行符合各种使用形态的副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
因而,关于副切断装置的高度位置控制,通过能够任意地选择不受主切断装置侧的切割高度调节的影响的控制动作、和联动于主切断装置侧的高度位置变更动作的控制动作,不需要用来检测副切断装置的相对机体的姿势或对地高度位置等的各种传感器类、或用来修正的控制机构,具有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单化及部件件数的削减的优点。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上述副切断装置装备有橇体,接地随动而构成,并且具备将副切断装置向上升侧摆动施力、以使得在上述橇体接触在地面上的范围内减轻该橇体与接地面之间的面压的施力机构。
根据本结构,由于副切断装置装备有橇体而接地随动,所以副切断装置的对地高度通过橇体沿着地面滑行而自动地被控制为追随于地面的变化的高度,不需要特别的高度检测机构及高度控制机构。
并且,由于上述橇体具备将副切断装置向上升侧摆动施力以减轻该橇体与接地面之间的面压的施力机构,所以即使在田场面较软的情况下也容易维持接地面基准下的切割高度,具有容易在难以受田场的软硬带来的影响的状态下确保需要的切割高度的优点。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切换操作副切断装置相对于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的联动机构的操作部设在乘坐于驾驶座席中的操纵者的手达到的范围的驾驶座席附近。
根据本结构,由于将切换操作副切断装置相对于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的联动机构的操作部设在乘坐于驾驶座席中的操纵者的手达到的范围中,容易进行作业行进中的操作,所以具有能够迅速地进行作业开始时或作业结束时、或者向其他田场移动机体时等、想要进行主切断装置与副切断装置的联动动作的时候的向联动状态的切换的优点。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切换操作副切断装置相对于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的联动机构构成为,在下端侧具备相对于上述副切断装置的连接部,在比该连接部靠上端侧的中间部位具备能够将主切断装置和副切断装置连接及解除连接的连结部,在比该连结部靠上端侧具备能够人为地操作上述连结部的操作部。
根据本结构,由于联动机构支承在副切断装置上,所以能够通过目视操作部而简单地识别联动机构的连结部是被操作到连接状态的状态、还是被操作到连接解除状态的状态。即,当在连接解除状态下进行作业行进时,操作部因为田场面的凹凸变化等而频繁地上下运动,在连结部的连接状态下没有该操作部的相对的上下运动,所以能够在行进作业中确认联动状态的有无。此外,在越畦时等,如果需要在上述联动状态下使主切断装置上升动作,则虽然没有操作部的相对位置变化,但如果是联动被解除的状态,则在主切断装置的上升时操作部不追随,所以能够很快识别其联动是解除状态。
这样,不需要特别的显示机构而能够识别联动状态的有无,所以具有在使用简单的构造的同时、能够在忘记操作或误操作较少的状态下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表示联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联动机构的概略正视图。
图4是表示副切断装置的上下调节机构的要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表示副切断装置的上下调节机构的要部的纵剖正视图。
图6(a)是表示副切断装置与主切断装置的上下间隔不到既定间隔、将副切断装置维持为不与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联动的状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副切断装置与主切断装置的上下间隔超过既定间隔、副切断装置联动于主切断装置的升降动作而上升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8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下部处理装置部分的正视图。
图10是表示下部处理装置部分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下部处理装置的支承构造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下部处理装置的支承构造与联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下部处理装置的支承构造与联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施力机构的切口侧视图。
图16是表示联动机构的作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7是表示联动机构的作用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2 行进机体
9 主切断机构
11 输送装置
13 升降框架
14 辅助切断机构
22 气体弹簧(施力机构)
23 链节(连接部件)
B 联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中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面,该联合收割机在通过左右一对的履带式行进装置1的驱动而行进的行进机体2的前部,可绕左右方向的第1轴心X1上下摆动地连结着割取割取对象禾秆并朝向后方输送的割取输送装置3,在行进机体2上搭载对来自该割取输送装置3的割取对象禾秆实施脱谷处理、并且对通过该脱谷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实施选别处理的脱谷装置4、以及储存来自该脱谷装置4的谷粒的谷粒箱5等,在行进机体2的谷粒箱5的前方部位形成搭乘驾驶部6,构成为将稻或麦等作为割取对象禾秆的全秆投入形。
如图1及图2所示,割取输送装置3构成为,随着行进机体的行进,装备在其前部左右两端上的分禾器7梳分为割取对象禾秆和非割取对象禾秆,配备在割取输送装置3的前部上方的旋转卷轮8将由左右的分禾器7梳分的割取对象禾秆朝向后方扒搂,装备在割取输送装置3的底部上的理发推子形的主切断装置9将割取对象禾秆的既定部位切断,配备在主切断装置9的后方的螺旋钻(オ—ガ)10将主切断装置9的切断后的割取对象禾秆汇集到左右方向的既定部位,并且在该既定部位处朝向后方送出,从该既定部位到脱谷装置4的前上部的输送装置11将来自螺旋钻10的割取对象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通过横跨该输送装置11和行进机体2架设的液压式的缸12的动作而绕左右方向第1轴心X1上下摆动,通过该上下摆动,进行变更主切断装置9相对于割取对象禾秆的高度位置的切割高度调节。
对理发推子型的副切断装置14进行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使左右的升降框架13绕左右方向第2轴心X2上下摆动自如地延伸到行进机体2的前端位置,将左右的升降框架13的前端部用连结框架15连结,将左右的升降框架13可一体摆动地构成。
在左右的升降框架13的前端上,如图4及图5所示,安装固定着上下朝向姿势的筒状轮毂部16,在筒状轮毂部16内收容有滑动体17。
在左右配置的滑动体17、17的上端上,架设着横向姿势的筒状框架19,在筒状框架19的左端上,收纳有驱动副切断装置14的驱动装置20,并且安装固定有支承副切断装置14自身的传动箱21。通过传动箱21和未图示的从筒状框架19的右侧部延伸出的托架支承副切断装置14的受刃体30。
在形成于受刃体30的上部的包围空间内,载置有左右滑动移动的可动刃32,通过刀头、驱动臂等滑动驱动可动刃32。
为了驱动驱动臂等,在传动箱21的内侧设置传动带轮33,在行进机体2的前端部设置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输送装置11的传动箱兼用的横向支承箱34,在该支承箱34的一端上设置输出带轮35,对副切断装置用的传动箱21动力传递。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横向支承箱34的前方下方,架设有支承左右的升降臂13、13的横向中继箱36,在中继箱36的一端上安装有输入输出中继带轮37A、37B。将设在横向支承箱34的一端上的输出带轮35和设在中继箱36的一端上的输入中继带轮37A用第1传动带38联动连结。跨越设在中继箱36的一端上的输出中继带轮37B和设在传动箱21上的传动带轮33而架设有第2传动带39。
通过以上那样的结构,可对副切断装置14动力传递而构成。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使副切断装置14上下运动的滑动体17上,沿着轴线方向设有阴螺纹部17A,使安装在筒状轮毂部16的下端板上的调节螺栓18螺合在阴螺纹部17A上。调节螺栓18插入在形成于筒状轮毂部16的底壁16A上的插通孔内,通过安装在底壁16A的上面上的轴用止动轮18A绕轴心旋转自如且沿轴心方向不可移动地安装固定。在滑动体17的比筒状轮毂部16突出的上端部上,安装有朝向左右方向的筒状框架19。通过旋转调节调节螺栓18使滑动体17上下运动,通过使左右方向的姿势的筒状框架19上下运动,能够将副切断装置14相对于升降框架13上下调节。
接着,对将副切断装置14向接地侧施力的施力机构S进行说明。如图2~图5所示,从筒状框架19的左端部立设托架19A,横跨托架19A和覆盖螺旋钻10的横向进给的输送箱10A的背面左侧端部架设作为施力机构A的左气体弹簧22。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从筒状箱19的右端延伸出托架40,从托架40朝向更右侧方延伸出支承杆41,横跨支承杆41和输送箱11A的背面中间部而架设右气体弹簧22,通过两气体弹簧22将副切断装置14向接地侧施力。
对联动机构B进行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联动机构B使副切断装置14与主切断装置9构成为,即使主切断装置9为了变更切割高度而进行升降动作,如果副切断装置14与主切断装置9的上下间隔不到既定间隔,则将副切断装置14维持为不与主切断装置9的升降动作联动的状态,如果变为既定间隔以上,则使副切断装置14与主切断装置9的上升动作联动。
作为联动机构B,从筒状框架19立设托架19B,设置横跨托架19B和覆盖输送装置11的输送箱11A的侧面而安装的作为连接部件的链节(chain link)23。
通过这样的结构,如图6(a)所示,在主切断装置9与输送装置11一起为了适当地维持割取禾秆的割取高度而升降动作的情况下,链节23变化为伸长或缩短状态,不会使副切断装置14升降动作。因而,副切断装置14维持对地一定高度。
另一方面,在联合收割机在畦边等旋转动作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主切断装置9与输送装置11较大地对地上升动作。在此情况下,链节23完全伸展,不能吸收主切断装置9与副切断装置14的间隔变动,副切断装置14也上升动作。
对于从行进机体2的前端延伸出的升降框架13设有下限止动件24。如图2及图6所示,从机体前端延伸出托架25,并且在托架25的前端上设有调节螺栓26,在该调节螺栓26的前端上设有大致L字状的下限止动件24。
下限止动件24是将前方向下的倾斜面24A安装固定在升降框架13的下面上、使后方向下的纵壁面24B抵接在调节螺栓26上、为了设定升降框架13的下限位置而构成的。通过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升降框架13的下限位置,维持副切断装置14的距离田面的最低高度。
以上,即使通过气体弹簧22、链节23及下限止动件24使输送装置11绕第1轴心X1上升动作而变更控制切割高度,在链节23的长度没有完全伸长到最大长度的情况下,升降框架13受到气体弹簧22的作用力而被下限止动件24承接,副切断装置14维持着下限高度。
在畦边等处、输送装置11相对于行进机体2较大地上升、主切断装置9被从割取高度上升操作到退避高度的情况下,链节23完全伸长,所以克服气体弹簧22的作用力,通过链节23将升降框架13拉起摆动,副切断装置14也被切换到退避高度。
[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以下列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1]表示了作为连接部件23而采用链节23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经由长孔连接的臂或连杆构造。
[2]作为联动机构B,并不一定需要设置下限止动件24及气体弹簧22。
[3]作为施力机构22,除了气体弹簧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螺旋弹簧或扭转弹簧等。
[4]作为联动机构B,不需要设置下限止动件24及气体弹簧22。
[5]在上述结构中,将副切断装置14可相对于升降框架13上下调节地构成,但也可以不将副切断装置14构成为可相对于升降框架13上下调节的结构。即,也可以将安装有副切断装置14的传动箱21直接安装固定在升降框架13上。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的记载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7中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面。该联合收割机在具备左右一对的履带式行进装置102的行进机体101的前部设有割取割取对象茎秆并向后方输送的割取输送系统处理部A。在行进机体101上,搭载有投入从上述割取输送系统处理部A供给的割取茎秆整体并实施脱谷及选别处理的脱谷装置112、及储存来自该脱谷装置112的谷粒并装袋的谷粒装袋装置113等,在行进机体101上的谷粒装袋装置13的前方部位上设有具备驾驶座席115的搭乘驾驶部114,构成将供给处理对象物的整体脱谷处理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如图7及图8所示,割取输送系统处理部A通过上部处理装置103和下部处理装置104构成,所述上部处理装置103具备相对于行进机体101可绕左右方向的第1轴心X1上下摆动地连结的割取输送框架130,所述下部处理装置104具备相对于行进机体101的前部可绕左右方向的第1轴心X2上下摆动地安装的升降框架140。
装备在上述割取输送框架130上的上部处理装置103在前部左右两端装备有随着行进而梳分割取对象茎秆和非割取对象茎秆的分禾器131,具备将导引到两分禾器131、131之间的割取对象的植立茎秆切断的理发推子型的主切断装置132、将割取对象茎秆朝向后方扒搂的旋转卷轮133、将切断后的割取对象茎秆汇集到左右方向的既定部位而向后方输送的螺旋钻134、还有朝向后方的脱谷装置112的入口进行后方进给的给料器135而构成。
并且,该上部处理装置3通过横跨上述给料器135的下方附近和行进机体101侧的固定部架设的液压式的缸111的动作而绕左右方向的第1轴心X1上下摆动,通过该上下摆动,进行改变主切断装置132相对于割取对象茎秆的高度位置的切割高度调节。
上述下部处理装置104如以下这样构成。
对理发推子型的副切断装置141进行说明。如图8至图10所示,在行进机体101的前端侧的左右两侧和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位附近的位置上,朝向前方侧延伸出绕左右方向的第2轴心X2上下摆动自如的升降框架140。并且这些各升降框架140的前端侧形成为上下分支的两股状,将上方侧的分支前端部用横长的连结框架142连结,将下方侧的分支前端部连结在理发推子型的副切断装置141的受刃支承台143上,各升降框架140及副切断装置141在一体连结的状态下可绕上述第2轴心X2摆动地构成。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连结上方侧的分支前端部的横长的连结框架142的左侧端部上,设有将该连结框架142与下方的副切断装置141的受刃支承台143连结的托架144,在该托架144上安装固定有收纳驱动上述副切断装置141的驱动装置120的传动箱121。
在固定于上述受刃支承台143上的受刃体141A的上部,载置有左右滑动移动的可动刃141B,构成为,从上述驱动装置120经由驱动臂、刀头等周知的切割刃驱动机构滑动驱动可动刃141B。
对于内装上述驱动装置120的传动箱21,构成为,通过横跨设于传动箱121的内侧的传动带轮122、和设于机体框架110上的中继箱123上的中继带轮124而卷绕传动带125,横跨中继箱123的中继托架126和从向上述上部处理装置103的传动系统分支传动的输出用托架127卷绕传动链128,来传递发动机动力。
上述下部处理装置104如图9、图10所示,在上述受刃支承台143的右端侧(已割侧)下方具备接地用的橇体145。并且,如图13至图15所示那样构成为,在中央部位的升降框架140与行进机体101之间,具备将升降框架140向上升侧摆动施力以减少上述橇体145的接地压力的施力机构106,来减轻该橇体145与接地面之间的面压。
上述施力机构106由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升降框架140侧的上部支承体160、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行进机体101侧的下部支承体161、和装备在下部支承体161侧的螺旋弹簧162构成。
上部支承体160是在既定长度的轴体部分163的周部隔开既定间隔一体地构成较短的筒状部164的结构,下部支承体161由外嵌在上述上部支承体160的轴体部分163上、并且内嵌在上述筒状部164上的筒轴部165、和外嵌并相对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该筒轴部165上的凸缘状部件166构成。
并且,螺旋弹簧162外嵌在下部支承体161的外周部分上,如图12(a)及图15(a)所示,如果升降框架140下降后的副切断装置141成为接近于地面的作业姿势,则上述螺旋弹簧162被压缩,反之,如图12(b)及图15(b)所示,如果升降框架140上升到既定高度以上、副切断装置141从地面较大地离开,则上述螺旋弹簧162的作用力不再作用。图15(b)所示的状态是螺旋弹簧162的自由伸展状态。
上述施力机构106的螺旋弹簧162的向上升侧的作用力设定为,使下部处理装置104的重量与螺旋弹簧162的向上升侧的作用力大体平衡、接地压力稍稍作用在橇体145的接地面上的程度,以便能够减轻在上述接地用的橇体145接触在地面上的作业状态下结实地作用在橇体145上的接地压力。
因而,构成为,能够进行所谓浮动作业状态下的割取作业,以使得如果由于田场面的凹凸变化等使作用在橇体145上的面压稍稍变化、则使下部处理装置104追随地进行升降动作。
如图10及图12、图13所示,上述下部处理装置104通过左右一对的气体阻尼器146连结在上部处理装置103上,构成为,难以进行过于剧烈的升降运动。另外,该气体阻尼器146设定其最大伸长量,以便能够设定下部处理装置104成为最大限度下降状态时的下降极限位置。
用来将装备在上述下部处理装置104上的副切断装置141相对于装备在上部处理装置103上的主切断装置132切换操作为其升降动作联动的状态、和联动解除的状态的联动机构B如以下这样构成。
如图12至图14所示,联动装置B由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连结部件150、和用来将该连结部件150的中间部相对于上部处理装置103切换操作为连接、以及解除连接的状态的卡合操作体151构成。
上述连结部件150在其下端侧具备作为相对于上述升降框架140的另一个分支端侧的连接部152的连接用孔,在比该连接部152靠上端侧的中间部位上,具备沿着连结部件150的长度方向形成的长条的滑动用孔153、和作为在该滑动用孔153的长度方向的范围内、并且在滑动用孔153的下端附近、位于连结部件150的横侧部的连结部154的卡合用孔部154。此外,与设有上述连接部152的下端侧相反的上端部位于驾驶座席115附近,形成为操作者能够握持操作的操作部155。
该连结部件150由具有某种程度的韧性的钢材构成,如果握住其上端侧的操作部155而在机体的左右方向、即正交于连结部件150的板面的方向上稍稍摆动操作,则通过自身的韧性挠曲变形,能够变更操作作为上述连结部154的卡合用孔部与卡合操作体151的相对位置,进行卡合脱离操作。
上述卡合操作体151如图16及图17所示,由弯曲形成为钩状以使在插拔方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在割取输送框架130上的一个脚部156a嵌入到上述连结部件150的滑动用孔153中、使另一侧的较短的脚部156b相对于上述卡合用孔部154卡合脱离自如的卡合片156、和将该卡合片156的上述较短侧的脚部156b从上述卡合用孔部154向拔出侧施力的弹簧157构成。
因而,在连结部件150与卡合操作体151的非卡合状态下,如上述图16(a)及图17(a)那样,卡合操作体151的较短的脚部156b从作为连结部154的卡合用孔部脱离,但如果握住连结部件150的操作部155将连结部件150稍稍向右方操作,则如图16(b)及图17(b)所示,卡合用孔部嵌入到卡合操作体151的较短的脚部156b上。如果在此状态下使上部处理装置103上升,则由于下部处理装置104成为悬挂的状态,所以在此状态下下部处理装置104的重量作用在卡合用孔部154与卡合操作体151的接触面上,即使将手从上述操作部155离开,也维持上述卡合用孔部与卡合操作体151的卡合状态。当然,如果使上部处理装置103下降而下部处理装置104接地,则该下部处理装置104的重量不再作用在上述接触面上,所以上述连结部件150通过自身的韧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上述卡合状态被解除。
在这样构成的联合收割机中,如图12(b)及图14所示,在越畦行进时等,通过操作上述联动机构B将下部处理装置104切换为与上部处理装置103的升降动作联动的状态、并将上部处理装置103上升操作,下部处理装置104也追随而成为被提起的姿势。
另外,图16及图17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58是用来防止插入在上述滑动用孔153中的一个脚部156a从该滑动用孔53拔出的垫圈,附图标记159是防脱销。
[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以下,列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1]作为联动机构B,并不限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示那样的、利用连结部件150的韧性向卡合解除侧施力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构成为利用另外的弹簧材料将连结部件150向卡合解除侧施力的结构。
[2]作为联动机构B,并不限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示那样的、利用连结部件150的韧性向卡合解除侧施力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完全不使用施力机构、而位置变更为卡合位置和卡合解除位置、或另外利用卡合销和销孔等卡合机构卡合脱离。
[3]作为联动机构B,并不限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示那样的、将连接部152、连结部154、以及操作部155利用一系列的连结部件150构成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将上部处理装置103与下部处理装置104用链等连结、通过设在搭乘驾驶部114上的指令开关的操作由电动马达将链卷起、成为使下部处理装置104吊挂在上部处理装置103上的状态、和将链充分地放松而成为容许下部处理装置104的自由的升降动作的状态等、适当的手段。

Claims (8)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相对于行进机体(1)升降操作自如地构成、割取植立禾秆的主切断装置(9)、和在比上述主切断装置(9)低的位置上对上述植立禾秆作用的副切断装置(14),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副切断装置(14)支承在摆动自如地装备在行进机体(1)侧的升降框架(13)上而升降自如地构成,具备联动机构(B),通过上述主切断装置(9)的升降动作控制上述副切断装置(14)和上述主切断装置(9),以使得如果上述副切断装置(14)与上述主切断装置(9)的上下间隔不到既定间隔则将上述副切断装置(14)维持为不与上述主切断装置(9)的升降动作联动的状态,如果变为上述既定间隔以上,则使上述副切断装置(14)与上述主切断装置(9)的上升动作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升降框架(13)相对于上述行进机体(1)升降自如地安装,横跨装备上述主切断装置(9)的输送装置和装备上述副切断装置(14)的升降框架(13),设置进行限制以使上述主切断装置(9)与上述副切断装置(14)的上下间隔成为一定以上的连接部件(23),构成上述联动机构(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上述主切断装置(9)与上述副切断装置(14)向离开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机构(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副切断装置(14)可上下位置调节地安装在上述升降框架(13)上。
5、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相对于行进机体(101)升降操作自如地构成、割取植立禾秆的主切断装置(132)、和在比上述主切断装置(132)低的位置上对上述植立禾秆作用的副切断装置(141),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副切断装置(141)支承在摆动自如地装备在行进机体(101)侧的升降框架(140)上而升降自如地构成;
具备联动机构(B),将副切断装置(141)相对于上述主切断装置(132)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自如地切换操作为副切断装置(141)与上述主切断装置(132)的升降操作联动而升降的联动状态、和副切断装置(141)与上述主切断装置(132)的升降操作分别独立地升降自如的联动解除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切断装置(141)装备有橇体(145),接地随动而构成,并且具备将副切断装置(141)向上升侧摆动施力、以使得在上述橇体(145)接触在地面上的范围内减轻该橇体(145)与接地面之间的面压的施力机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切换操作副切断装置相对于主切断装置(132)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的联动机构(B)的操作部(155)设在乘坐于驾驶座席中的操纵者的手达到的范围的驾驶座席附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切换操作副切断装置(141)相对于主切断装置(132)的升降动作的联动状态的联动机构(B)构成为,在下端侧具备相对于上述副切断装置(141)的连接部(152),在比该连接部靠上端侧的中间部位具备能够将主切断装置和副切断装置连接及解除连接的连结部,在比该连结部靠上端侧具备能够人为地操作上述连结部的操作部(155)。
CN2008101692930A 2008-02-13 2008-10-10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101507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1947A JP2009189272A (ja) 2008-02-13 2008-02-13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前処理構造
JP2008-031947 2008-02-13
JP2008031947 2008-02-13
JP2008218567 2008-08-27
JP2008-218567 2008-08-27
JP2008218567A JP2010051217A (ja) 2008-08-27 2008-08-27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7387A true CN101507387A (zh) 2009-08-19
CN101507387B CN101507387B (zh) 2012-08-29

Family

ID=4100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92930A Active CN101507387B (zh) 2008-02-13 2008-10-10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89272A (zh)
CN (1) CN10150738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8134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938140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93813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6455487A (zh) * 2014-05-28 2017-02-22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3128B2 (ja) * 2013-03-07 2016-11-3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4234A1 (de) * 1983-07-04 1985-04-04 Karl 7968 Saulgau Moosbrucker Messerbalken-maehwerk
FR2730126B1 (fr) * 1995-02-07 1997-04-04 Acker Roger Van Perfectionnements au dispositif de coupe pour moissonneuses- batteuses et moissonneuses-batteuses ainsi perfectionnee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8134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938140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93813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938139B (zh) * 2014-03-26 2018-12-14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938134B (zh) * 2014-03-26 2019-01-04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6455487A (zh) * 2014-05-28 2017-02-22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7387B (zh) 2012-08-29
JP2009189272A (ja) 200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7387B (zh) 联合收割机
US20200008341A1 (en) Cutting unit for an agricultural work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cutting unit
US20080017394A1 (en) Potato Harvester
CN105075501A (zh) 联合收割机
US5694751A (en) Sens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side guidance of self-propelling agricultural machine
DE10123248C1 (de) Ährenheber für Erntemaschinenmähsysteme
JP2010051217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0000180A5 (zh)
JP5155789B2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WO2015135049A1 (en) A floating base-cutter assembly for use on sugar-cane harvesters
KR101945605B1 (ko) 파 수확기
EP2741599B1 (en) High rise crop lifter
JP2019024415A (ja) 移植機
CN205431073U (zh) 玉米收获机
CN1813511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3392453B (zh) 脱谷装置用脱谷筒
JP6257492B2 (ja)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
JP2007116914A (ja) コンバインによる収穫方法とこの収穫方法に使用するコンバイン
ITMO20100275A1 (it) Macchina falciatrice, particolarmente del tipo trainata da un trattore o simile
CN101466258B (zh) 联合收割机
JP2008113623A (ja) 田植機の苗のせ台支持構造
JP4713103B2 (ja) コンバインのサイドデバイダ
CN111937547B (zh) 移植机
CN205017856U (zh) 用于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及联合收割机
CN211721137U (zh) 甘蔗收获机分蔗器与扶蔗器浮动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