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4062A - 皮带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皮带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04062A CN101504062A CNA2009100016511A CN200910001651A CN101504062A CN 101504062 A CN101504062 A CN 101504062A CN A2009100016511 A CNA2009100016511 A CN A2009100016511A CN 200910001651 A CN200910001651 A CN 200910001651A CN 101504062 A CN101504062 A CN 1015040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 mentioned
- belt pulley
- bearing support
- suppor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20—Mountings for rollers or pulle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 belts; with V-bel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4—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 driving or driven pulle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皮带传动装置,其是将皮带传动装置中的两个皮带轮的轴心平行度的调整,以不影响皮带张力的方式进行。在具有平皮带(9)及将该平皮带悬挂的两个皮带轮(6、8)的皮带传动装置(1)中,上述皮带轮内,至少一个皮带轮是经由角度调整手段(凸轮单元(48))被轴向支持于由支持构件(13a、13b)支持的轴承体(14)上;该皮带传动装置(1)构成为,上述轴承体(14)的角度调整时的摇动中心轴心50c通过被轴向支持于该轴承体的皮带轮(8)中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中心点(P),即由该皮带悬挂周面(15)形成的假想圆柱体的中心点(在该假想圆柱体的轴心上且该假想圆柱体的厚度的中央点),且相对包含两个皮带轮的回转轴心(6a、8a)的假想平面正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各种机械装置的传动装置而被利用的皮带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平皮带以及将该平皮带悬挂的两个皮带轮的皮带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平皮带的皮带传动装置中,必须提高悬挂该平皮带的多个皮带轮相互间的轴心平行度的精度。如果该多个皮带轮彼此间的轴心平行度不够,则在皮带轮的皮带悬挂周面上,皮带偏向一侧方向,被突设于该皮带轮的皮带悬挂周面的两侧边的缘部和平皮带的一侧边滑动接触,特别是不仅平皮带的侧边磨损而显著地降低耐用寿命,且由于磨损粉的飞散,而无法在要求干净环境的无尘室内使用。因此,虽然在皮带轮的皮带悬挂周面上的自动调心效果可期待,而且在皮带悬挂周面的两侧边不需要皮带脱落防止用的缘部的桶形凸面(crown)皮带轮的使用等也被考虑,但不管怎么样,基本上必须提高各皮带轮相互间的轴心平行度的精度。因此,可对皮带轮进行角度调整的皮带传动装置被要求,但作为现有的这种皮带传动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公知对支承皮带轮的固定支轴本体进行角度调整的皮带轮角度调整机构、对于被支承在固定位置的固定支轴调整皮带轮的回转轴心的角度的皮带轮角度调整机构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847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被记载的现有的皮带轮角度调整机构对支承皮带轮的固定支轴本体进行角度调整的装置中,由于在从皮带轮向横侧方分离的固定支轴中间位置,通过被外嵌于该固定支轴的环状偏心凸轮的回转操作,将该固定支轴的一端部作为支点调整该固定支轴的角度,因此随着皮带轮的回转轴心的角度调整,该皮带轮的位置大大地变动,其结果,在该皮带轮和另一皮带轮之间被悬挂的平皮带的张力大大地变动,必须重新调整皮带的张力。又,在对于固定支轴进行皮带轮本体的回转轴心的角度调整的装置中,由于通过在支持皮带轮的回转轴心方向的两个场所的轴承的一方和固定支轴之间安装的环状偏心凸轮的回转操作,将另一轴承的中心位置作为支点进行皮带轮的回转轴心的角度调整,因此,虽然与前者的装置相比,伴随皮带轮的回转轴心的角度调整的该皮带轮的位置的变动量小,但是在必须调整皮带张力方面相同。因此,在皮带的张力调整后,将该皮带传动装置运转并观察皮带的横向移动的程度,在根据该结果进行皮带轮的角度调整的情形下,每次调整皮带张力是不可或缺的,从而作业性非常差。
[解决问题的技术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的皮带传动装置。在此采用后述的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第一方面的皮带传动装置1具有平皮带9以及将该平皮带9悬挂的两个皮带轮6、8,上述皮带轮6、8中的至少一个皮带轮8,经由角度调整装置(30、39、48)被轴向支持于由支持构件13a、13b支持的轴承体14上;该皮带传动装置1构成为,上述轴承体14的角度调整时的摇动中心轴心50c通过被轴向支持于该轴承体14的角度调整对象皮带轮8中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中心点P,即,在由该皮带悬挂周面15形成的假想圆柱体的中心点P(在该假想圆柱体的轴心上且该假想圆柱体的厚度的中央点),并且与包含两个皮带轮6、8的回转轴心6a、8a的假想平面S正交。
上述构成的本发明,如第二方面所述那样,优选作为上述各皮带轮6、8使用桶形凸面皮带轮实施,如第三方面所述那样,优选在上述各皮带轮6、8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两侧设置皮带脱落防止用缘部16,平皮带9的两侧边具有不与上述皮带脱落防止用缘部16接触的宽度。
又,如第四方面所述那样,上述皮带轮由马达驱动的传动侧皮带轮8和驱动被动体(行走车轮3)的被动侧皮带轮6构成,通过上述轴承体14传动侧皮带轮8被轴向支持,在该轴承体14上安装驱动该传动侧皮带轮8的马达2,该马达2和传动侧皮带轮8能够构成为一体地进行角度调整。
又,如第五方面所述那样,在上述轴承体14上设置以夹持被轴向支持于该轴承体14的皮带轮8的方式被配置的两侧板31a、31b,以分别邻接于该两侧板31a、31b的外侧的方式配设上述支持构件13a、13b,将该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分别通过和上述摇动中心轴心50c同心的支轴50轴向支持于上述支持构件13a、13b,并且在上述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以及分别和其外侧邻接的上述支持构件13a、13b之间分别安装角度调整装置(30、39、48),可设置将上述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以及分别和其外侧邻接的上述支持构件13a、13b分别固定的固定装置(50、51、52a、52b)。
另外,如第六方面所述那样,在上述角度调整装置(30、39、48)上,设置在和上述摇动中心轴心50c平行的轴心的周围可自由回转固定地被支持在上述支持构件13a、13b的回转体44、被突设于该回转体44的偏心位置的偏心回转凸轮46以及以该偏心回转凸轮46嵌合的方式被设置于上述轴承体14的被动孔39,上述被动孔39在连结上述摇动中心轴心50c和上述回转体44的轴心的方向上能够形成为长的长孔。
又,如第七方面所述那样,将上述轴承体14角度自由调整地支持的上述支持构件13a、13b,在连结上述两皮带轮6、8的皮带悬挂方向上,可自由移动固定地支持于固定机框12a、12b。在此情形下,如第八方面所述那样,可设置对上述固定机框12a、12b、对于该固定机框12a、12b被位置调整的上述支持构件13a、13b以及对于该支持构件13a、13b被角度调整的上述轴承体14的三者共同锁紧固定的固定装置(50、51、52a、52b)。又,在采用如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所述的结构的情况下,如第九方面所述那样,上述皮带轮由马达驱动的传动侧皮带轮8以及被安装于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车轮驱动轴5的被动侧皮带轮6构成,上述传动侧皮带轮8配置于上述被动侧皮带轮6的正上方,上述固定机框12a、12b立设于支承上述行走车轮驱动轴5的基台10上,上述支持构件13a、13b的下侧边由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自由调整高度地被支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有关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皮带传动装置,在为了提高皮带轮相互间的轴心平行度的精度进行皮带轮的角度调整时,由于该皮带轮将其皮带悬挂周面的中心点,即由该皮带悬挂周面形成的假想圆柱体的中心点(在该假想圆柱体的轴心上且该假想圆柱体的厚度的中央点)作为支点,沿着被皮带传动的包含两个皮带轮的回转轴心的假想平面倾斜,所以两皮带轮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不产生变化,由于在现实上被调整的角度很少,因此和两皮带轮的皮带接触的皮带悬挂周面间的距离也几乎不产生变化。因此,在皮带的张力调整后,使该皮带传动装置运转并观察对于皮带轮的皮带的横向移动的程度,即使根据该结果进行皮带轮的角度调整,也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皮带的张力变动几乎没有,提高皮带轮相互间的轴心平行度的精度的作业容易且有效地进行。
在第一方面中,虽然对于角度调整对象皮带轮的角度调整时的摇动中心轴心赋予条件,但关于该摇动中心轴心的条件在数值上并不一定完整,只要在实质上以可期待上述那样的作用的程度大致满足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条件,就被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又,第一方面记载的本发明的构成,对如第二方面所述那样可期待各皮带轮对于皮带的自动调心效果的桶形凸面皮带轮的情形特别有效。当然,具有齿的确动皮带(タイミングベルト)和具有沟的桶形凸面皮带轮的组合,或没有齿的平皮带和没有沟的桶形凸面皮带的组合也可。进而,根据第三方面的构成,即使在发生类似皮带在皮带轮的皮带悬挂周面上大大地横向移动的任何突发事故的情形,因为皮带从皮带轮的脱落被避免,所以可预先防止由该皮带传动装置驱动的被驱动体的突然停止,或者脱落的皮带导致的二次事故。当然,在通常运转时,可达到提高皮带轮相互间的轴心平行度的精度,皮带的侧边和皮带轮侧的缘部的滑动接触不产生。
又,根据第四方面的构成,因为驱动被动体的被动侧皮带轮回转轴心位于一定位置,所以该被动侧皮带轮和被动体利用任意的传动装置可连动连结,由于马达驱动的传动侧皮带轮和该马达一体地被调整角度,因此可将该传动侧皮带轮直接附着于马达的输出轴。亦即,皮带传动装置介于从马达到被动体为止的传动系统的构成简单,可便宜地实施。
根据第五方面的构成,必须对两个角度调整装置进行相同操作而进行皮带轮的角度调整,但使被角度调整的皮带轮具有充分的强度而可安定地支持。因此,大转矩传达也可靠且稳定安定地进行。
虽然对角度调整装置的构成不作特别限定,但根据第六方面的构成,成为可在邻接的两片板材间简单地构成的角度调整装置,且因为通过回转体的回转操作和操作后的固定操作完成角度调整,所以操作性也优良的角度调整装置被得到。
又,根据第七方面的构成,因为可将皮带的张力调整装置和皮带轮的角度调整装置组合而一体地构成,所以和各别独立而构成的情形比较,可将皮带传动装置全体简单且紧密地构成。在此情形下,根据第八方面的构成,更减少零件数目、可将构造简化,且操作性也可提高。又,根据第九方面的构成,不仅利用皮带传动装置的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车轮驱动系统全体紧密地构成,且皮带的张力调整或皮带轮的角度调整的操作也容易,在该构成上组合第二方面的构成,可构成在无尘室内利用的最合适的搬送设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利用于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车轮的驱动系统的本发明的皮带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其中,图1A为所述皮带传动装置的侧面图,图1B为所述皮带传动装置的正面图;
图2A是以纵剖面表示所述皮带传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侧面图,图2B是表示被使用的皮带轮和皮带的抵接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
图3为图1B的平面图;
图4为表示轴承体和支持该轴承体的一侧的支持构件以及固定机框的分解侧面图;
图5为表示轴承体和支持该轴承体的一侧的支持构件以及固定机框的、图4的X-X线位置的分解纵剖正面图;
图6是表示在图5表示的纵剖位置的组装状态的纵剖正面图;
图7为表示轴承体和支持该轴承体的一侧的支持构件以及固定机框的、图4的Y-Y线位置的分解纵剖正面图;
图8是表示在图7表示的纵剖位置的组装状态的纵剖正面图;
图9为表示轴承体和支持该轴承体的一侧的支持构件以及固定机框的、图4的Z-Z线位置的分解纵剖正面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表示的纵剖位置的组装状态的纵剖正面图;
图11为说明角度调整装置的凸轮单元的正面图以及纵剖侧面图;
图12为表示变形例的侧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皮带传动装置; 2 具有减速机的马达;
3 行走车轮; 4 行走用导轨;
5 行走车轮驱动用回转轴; 6 被动侧皮带轮;
6a、8a 回转轴心; 8 传动侧皮带轮;
9 平皮带; 10 基台;
11 轴承单元; 12a、12b 固定机框;
13a、13b 支持构件; 14 轴承体;
18 固定机框的垂直板; 19 基板;
22 螺栓; 23 凹沟部;
25a~25f 长孔; 26 角形突起部;
28a、28b 松孔; 29、37 支轴插通孔;
30 回转体松配合孔; 39 被动孔;
40 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 44 回转体;
45a 扳手卡合用偏平面部; 45 螺轴部;
46 偏心回转凸轮; 47、51 螺帽;
48 凸轮单元; 50 支轴;
P 皮带悬挂周面的中心点; 50b 支轴头部;
15 皮带轮的皮带悬挂周面;
17 固定机框的水平安装板;
31a、31b 轴承体的两侧板;
7 具有减速机的马达的输出轴;
27a、27b、38a、38b、42 螺孔;
32a、32b 轴承体的垂直连结板;
33a、33b 轴承体的水平连结板;
49a、49b、52a、52b 固定螺栓;
50c 角度调整时的摇动中心轴心;
16 皮带轮的皮带脱落防止用缘部;
S 包含两皮带轮的回转轴心的假想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所附的图示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图1A、1B~图3中,1是作为将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回转力传达至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车轮3的装置而利用的本发明的皮带传动装置,由被固定于在被铺设于地面上等的行走用导轨4上转动的行走车轮3的驱动用回转轴5的被动侧皮带轮6、被固定于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输出轴7的传动侧皮带轮8以及被悬挂于两皮带轮6、8之间的平皮带9所构成。
10是被设置于搬送用行走体的基台,通过被安装在该基台10的轴承单元11,行走车轮3的驱动用回转轴5被支承。12a、12b是被设置于基台10上的左右一对的固定机框,在该左右一对的固定机框12a、12b之间,经由左右一对的支持构件13a、13b轴承体14被安装,在该轴承体14上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以其输出轴7在上述行走车轮3的驱动用回转轴5的正上方大致平行的方式被安装。
如图2B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的被动侧皮带轮6和传动侧皮带轮8上,其皮带悬挂周面15以桶形被膨胀的桶形凸面皮带轮被使用,但根据需要,在平皮带9上使用具有齿的确动皮带,在被动侧皮带轮6和传动侧皮带轮8上,可使用具备在皮带悬挂周面15具有齿的确动皮带的齿部嵌合的沟的具有沟的定时(timing)皮带轮。又,在被动侧皮带轮6和传动侧皮带轮8上,在其皮带悬挂周面15的左右两侧边,可附设皮带脱落防止用的缘部16。当然,皮带悬挂周面15的宽度比平皮带9的宽度宽很多,即使从平皮带9在皮带悬挂周面15的中心被自动调心的状态稍微在皮带悬挂周面15的宽度方向横向移动,以不会有平皮带9的侧边与缘部16滑动接触的忧虑的方式被构成。
以下,基于图4~图11详细说明,固定机框12a、12b为左右对称构造,将垂直板18固着立设于水平安装板17上。而且,该水平安装板17,在被固着于基台10上的左右一对的基板19上,通过将被设置于水平安装板17的安装孔20插通、分别螺合于基板19侧的螺孔21的两根螺栓22被安装。又,在垂直板18,上下方向的一对浅凹沟部23被上下刻设于其内侧面,且在下侧边的中央部领域,缺口孔部24被形成,进而,在四角附近位置以及有一定高度的中央附近的两场所合计的六场所,在上下方向长的长孔25a~25f被设置。
上述支持构件13a、13b为由矩形状的板材构成的物件,在其外侧面,各别嵌合在被设置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上下一对的凹沟部23的上下一对的角形突起部26被一体地突设。该角形突起部26具有不妨碍支持构件13a、13b抵接于垂直板18的内侧面的高度,因此,支持构件13a、13b伴随在凹沟部23内的角形突起部26的上下移动,相对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仅可上下移动地被重叠。在该支持构件13a、13b上,该支持构件13a、13b位于其相对于垂直板18的上下移动范围的下端附近位置时,和接近于垂直板18的前侧边的上下一对的长孔25a、25b的上端附近位置重叠的上下一对的螺孔27a、27b、和接近于垂直板18的后侧边的上下一对的长孔25c、25d的上端附近位置重叠的上下一对的松孔28a、28b、和垂直板18的中央前侧的长孔25e的上端附近位置重叠的支轴插通孔29以及和垂直板18的中央后侧的长孔25f的上端附近位置重叠的角度调整装置的回转体松配合孔30被设置。
轴承体14如图2A、2B~图4所示,由在左右一对的支持构件13a、13b的内侧重叠的左右一对的侧板31a、31b、将该两侧板31a、31b连结一体化的前后一对的垂直连结板32a、32b、以将两垂直连结板32a、32b间的上下阻挡的方式被架设于两侧板31a、31b间的上下一对的水平连结板33a、33b所构成。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如图2A所示,在其一部分被内装于前后一对的垂直连结板32a、32b之间的状态下,在通过螺栓34被固定于后侧的垂直连结板32b的状态下,输出轴7从前侧的垂直连结板32a突出。
而且,在上述构成的轴承体14的左右一对的侧板31a、31b,如图4~图8所示,在以く字形突出的前侧边附近的中央位置,以和支持构件13a、13b的支轴插通孔29重叠的方式支轴插通孔37被设置,在该两支轴插通孔29、37重叠的状态下,与支持构件13a、13b的松孔28a、28b重叠的上下一对的螺孔38a、38b以及和支持构件13a、13b的回转体松配合孔30重叠的被动孔39,被设置于侧板31a、31b的后侧边附近。上述被动孔39用于嵌合角度调整装置的偏心回转凸轮的孔,在水平前后方向具有长的形状。
又,在左右一对的固定机框12a、12b,如图1A、图9以及图10所示,支持支持构件13a、13b的下侧边的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被并设。该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以位于垂直板18的缺口孔部24内的方式,经由被设置于水平安装板17的螺栓插通孔41,螺合于被设置于基台10侧的基板19的上下方向的螺孔42而垂直地立起,在高度调整后,通过锁合螺帽43被固定于水平安装板17上。
在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和在其外侧重叠的支持构件13a、13b之间,角度调整装置被安装。该角度调整装置使用由仅可自转于支持构件13a、13b的回转体松配合孔30而松配合的回转体44、从该回转体44的外侧面以同心状被突设且贯通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长孔25f的螺轴部45、从上述回转体44的内侧面偏心位置被突设且在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被动孔39,仅在前后方向可自由相对移动地松配合的偏心回转凸轮46以及螺嵌于上述螺轴部45的螺帽47所构成的凸轮单元48。又,在螺轴部45的前端侧面,形成有经由该螺轴部45用于回转操作偏心回转凸轮46的扳手卡合用偏平面部45a。
如果说明有关上述构成的皮带传动装置1的组装方法和使用方法,在通过螺栓34安装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外侧,组装支持构件13a、13b和固定机框12a、12b。亦即,如图10所示,在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内侧,将支持构件13a、13b在凹沟部23将角形突起部26嵌合而可自由升降地重合。又,通过将从外侧被插通于垂直板18的前侧上下一对的长孔25a、25b的固定螺栓49a、49b(参考图1A)螺合固定于支持构件13a、13b的前侧上下一对的螺孔27a、27b上,将支持构件13a、13b暂时固定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内侧。在该状态下,角度调整装置的凸轮单元48如图6及图11所示,通过以使其螺轴部45从内侧向外被插通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长孔25f的方式,将回转体44从内侧嵌合于支持构件13a、13b的回转体松配合孔30,将螺帽47螺嵌于从垂直板18的长孔25f向外突出的螺轴部45,暂时固定于固定机框12a、12b以及支持构件13a、13b。
其次,在将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通过螺栓34安装的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外侧,如上所述地将支持构件13a、13b和凸轮单元48在内侧被暂时固定的左右一对的固定机框12a、12b结合而实现一体化。亦即,如图6所示,以从支持构件13a、13b向内突出的凸轮单元48的偏心回转凸轮46嵌合在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被动孔39的方式,将支持构件13a、13b重合在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外侧,如图8所示,在其两侧板31a、31b的支轴插通孔37、支持构件13a、13b的支轴插通孔29及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长孔25e上,从两侧板31a、31b的内侧插通作为螺栓利用的支轴50,将螺帽51螺嵌于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长孔25e突出的支轴50的前端螺轴部50a上,在支轴头部50b和螺帽51之间,暂时固定相互重叠的轴承体14侧的两侧板31a、31b、支持构件13a、13b及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并且,如图6所示,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后侧上下一对长孔25c、25d,经由支持构件13a、13b的后侧上下一对松孔28a、28b,将固定螺栓52a、52b螺合固定在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后侧上下一对螺孔38a、38b上,从而暂时固定相互重叠的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支持构件13a、13b及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
如上所述,在将支持构件13a、13b和固定机框12a、12b、及角度调整装置的凸轮单元48组装在安装有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轴承体14的两侧的状态下,相对于支持构件13a、13b支持轴承体14的左右一对的支轴50,如图1A、图1B及图2A所示,和相对于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输出轴7的回转轴心,即传动侧皮带轮8的回转轴心8a正交的一个摇动中心轴心50c以同心状相对,凸轮单元48的回转体44也相互以同心状相对。
而且,如图6及图10所示,将左右一对的固定机框12a、12b的水平安装板17载置于基台10侧的基板19上,如先前说明那样,分别通过两根螺栓22固定。之后,将支持构件13a、13b或轴承体14暂时固定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各固定螺栓49a、49b、52a、52b、凸轮单元48的固定用螺帽47及支轴固定用螺帽51松开,在和轴承体14一起将支持构件13a、13b相对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抬起而被上升的状态下,将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如先前说明那样,在左右一对的固定机框12a、12b的水平安装板17上,以支持高度(螺栓头部的高度)成为最低的方式安装。在该状态下,将抬起的轴承体14和支持构件13a、13b一起下降,支持构件13a、13b的下侧边通过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被挡住。
通过以上的作业,因为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在基台10上以最低高度被设置,所以在该状态下,将传动侧皮带轮8安装在从轴承体14的前侧的垂直连结板32a突出于前方的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输出轴7的固定位置上。由于此时的传动侧皮带轮8的回转轴心方向的安装位置重要,因此如图2A所示,在使嵌合于输出轴7的传动侧皮带轮8的轮毂部根据需要经由间隔(スペ—サ)环抵接在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端部侧面的状态下,优选通过安装传动侧皮带轮8于输出轴7,传动侧皮带8被安装于输出轴7的固定位置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传动侧皮带轮8被安装于输出轴7的固定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A、图1B以及图2A所示,成为相对于支持构件13a、13b的轴承体14的摇动中心的左右一对支轴50的摇动中心轴心50c,通过在传动侧皮带轮8中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中心点P,即由该皮带悬挂周面15形成的假想圆柱体的中心点P(在该假想圆柱体的轴心上且该假想圆柱体的厚度的中央点),并且相对于包含两个皮带轮6、8的回转轴心6a、8a的假想平面S正交。
如上所述,如果将传动侧皮带轮8安装于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的输出轴7的固定位置,则在该传动侧皮带轮8的正下方且在和回转轴心大致相互平行配置的被动侧皮带轮6之间卷挂平皮带9。之后,在将上述各固定螺栓49a、49b、52a、52b、凸轮单元48的固定用螺帽47及支轴固定用螺帽51松开的状态下,将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螺旋回复而上升,将通过该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支持的支持构件13a、13b及在该支持构件13a、13b上经由支轴50及凸轮单元48连结的轴承体14上升,将被轴向支持于该轴承体14的状态的传动侧皮带轮8平行地上升,调整悬挂在和被动侧皮带轮6之间的平皮带9的张力。相对于此时的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支持构件13a、13b及轴承体14的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通过在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各长孔25a~25d内的各固定螺栓49a、49b、52a、52b的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在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各长孔25e、25f内的支轴50及凸轮单元48的螺轴部45的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被容许。
如果适度的张力被施予于平皮带9,则通过固定锁合螺帽43使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40固定,并且通过拧紧各固定螺栓49a、49b、52a、52b、凸轮单元48的固定用螺帽47以及支轴固定用螺帽51,相对于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固定支持构件13a、13b及轴承体14。此时,角度调整装置的凸轮单元48,如图6所示,由于其偏心回转凸轮46的轴心和回转体44的轴心在同一水平,相对于支持构件13a、13b将支轴50作为中心可在上下方向角度调整地被支持的轴承体14,位于其角度调整范围的大致中央位置,并且如图2A所示,处于与传动侧皮带轮8的回转轴心和被动侧皮带轮6的回转轴心大致平行的状态。
其次,使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运转,经由上述皮带传动装置1进行驱动行走车轮3的驱动用回转轴5的测试运转。此时,由于传动侧皮带轮8的回转轴心8a和被动侧皮带轮6的回转轴心6a完全平行,如果两皮带轮6、8的回转轴心方向的相对位置正确,则通过桶形凸面皮带轮的自动调心作用,基本上,平皮带9在被保持于各皮带轮6、8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状态下转动,因此,不会发生平皮带9的侧边不会与各皮带轮6、8的皮带脱落防止用缘部16滑动接触。
如果两皮带轮6、8的回转轴心6a、8a相互不平行,将两皮带轮6、8的回转轴心6a、8a从横向看时(参考图2A、2B),相对于被动侧皮带轮6的回转轴心6a,传动侧皮带轮8的回转轴心8a在上下方向(沿着包含两皮带轮6、8的回转轴心6a、8a的假想平面S的方向)倾斜时,因为平皮带9以从各皮带轮6、8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偏移的方式横向移动,所以以使此横向移动消失的方式操作角度调整装置的凸轮单元48。亦即,将经由支持构件13a、13b将轴承体14固定在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上的固定螺栓52a、52b、凸轮单元48的固定用螺帽47以及支轴固定用螺帽51松开,将凸轮单元48的螺轴部45利用扳手卡合用偏平面部45a在正逆任一方向上回转操作,相对于如图11所示的回转体44(螺轴部45)的回转轴心44a,使偏心回转凸轮46在其轴心46a从变位至最下侧的最下位水平L到该轴心46a变位至最上侧的最上位水平U为止的范围内,在回转体44的回转轴心44a的周围一边公转一边上下移动。因为凸轮单元48被配设于轴承体14的左右两侧,所以优选将两方的凸轮单元48的螺轴部45利用分别被卡合于扳手卡合用偏平面部45a的两个扳手,同时在同一方向回转操作。
如上所述,如果将凸轮单元48的偏心回转凸轮46一边公转运动一边上下移动,则该偏心回转凸轮46在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被动孔39内一边前后移动一边只有上下动成分被传达至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该轴承体14在左右一对的同心状的支轴50的周围在上下方向被角度调整。其结果,被轴向支持于轴承体14的传动侧皮带轮8,和具有减速机的马达2一起在支轴50的周围在上下方向被角度调整,但此时的传动侧皮带轮8的摇动中心轴心,亦即支轴50的摇动中心轴心50c,如先前说明那样,因为通过传动侧皮带轮8中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中心点P且相对于包含两个皮带轮6、8的回转轴心6a、8a的假想平面S正交,所以即使在该摇动中心轴心50c的周围传动侧皮带轮8被角度调整,由于在现实上其角度调整量非常少,因此两皮带轮6、8的平皮带9抵接的皮带悬挂周面15间的距离实质上也不产生变化。因此,如上所述,即使进行传动侧皮带轮8的回转轴心8a的角度调整,在两皮带轮6、8间被悬挂的平皮带9的张力没有影响,该平皮带9的张力,以预先调整的所期待张力被保持。
如上所述,通过进行传动侧皮带轮8的回转轴心8a的角度调整,由于本来的桶形凸面皮带轮的自动调心作用,如果平皮带9处于被保持在各皮带轮6、8的皮带悬挂周面1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状态,将松开的固定螺栓52a、52b、凸轮单元48的固定用螺帽47及支轴固定用螺帽51锁紧安装,将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和支持构件13a、13b及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三者共同锁紧,将轴承体14相对于基台10完全固定即可。
又,在上述的传动侧皮带轮8的角度调整,亦即轴承体14的角度调整时,轴承体14的两侧板31a、31b的后侧上下一对的固定螺栓52a、52b,和该两侧板31a、31b一体在支轴50的周围在上下方向作圆弧运动,但这些固定螺栓52a、52b贯通的支持构件13a、13b的松孔28a、28b和固定机框12a、12b的垂直板18的长孔25c、25d,以允许该固定螺栓52a、52b的上下方向的圆弧运动的方式以大直径或宽度大地被形成。又,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传动侧皮带轮8配置于被动侧皮带轮6的正上方,固定机框12a、12b,垂直地立设于支承上述行走车轮驱动轴5的基台10上,但如图12所示,也可以将传动侧皮带轮8配置于被动侧皮带轮6的斜上方,平皮带9以斜方向被悬挂的方式降低皮带传动装置1的高度。
Claims (9)
1.一种皮带传动装置,在具有平皮带以及将该平皮带悬挂的两个皮带轮的皮带传动装置中,上述皮带轮中的至少一个皮带轮,经由角度调整装置被轴向支持于由支持构件支持的轴承体上;该皮带传动装置构成为,上述轴承体的角度调整时的摇动中心轴心通过被轴向支持于该轴承体的角度调整对象皮带轮中的皮带悬挂周面的中心点,且相对于包含两个皮带轮的旋转轴心的假想平面正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上述各皮带轮为桶形凸面皮带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上述各皮带轮在其皮带悬挂周面的两侧具备皮带脱落防止用缘部;平皮带,其两侧边具有不与上述皮带脱落防止用缘部接触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上述皮带轮由马达驱动的传动侧皮带轮和驱动被动体的被动侧皮带轮的两个所构成;上述轴承体轴向支持传动侧皮带轮;在该轴承体,驱动该传动侧皮带轮的马达被安装,该马达和传动侧皮带轮以一体地角度调整的方式构成。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以夹持被轴向支持于该轴承体的皮带轮的方式被配置的两侧板被设置在上述轴承体;以分别邻接于该两侧板的外侧的方式,上述支持构件被配设;该轴承体的两侧板通过和上述摇动中心轴心同心的支轴分别轴向支持于上述支持构件上,且在上述轴承体的两侧板以及分别和其外侧邻接的上述支持构件之间,角度调整装置被安装,将上述轴承体的两侧板以及分别和其外侧邻接的上述支持构件分别固定的固定装置被设置。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上述角度调整装置由在和上述摇动中心轴心平行的轴心的周围可自由回转固定地被支持在上述支持构件的回转体、被突设于该回转体的偏心位置的偏心回转凸轮以及以该偏心回转凸轮嵌合的方式被设置于上述轴承体的被动孔构成;上述被动孔在连结上述摇动中心轴心和上述回转体的轴心的方向上被形成为长的长孔。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将上述轴承体角度自由调整地支持的上述支持构件,在连结上述两皮带轮的皮带悬挂方向上可自由移动固定地被支持于固定机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设置对上述固定机框、对于该固定机框被位置调整的上述支持构件以及对于该支持构件被角度调整的上述轴承体的三者进行共同锁紧固定的固定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中上述皮带轮由马达驱动的传动侧皮带轮以及被安装于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车轮驱动轴的被动侧皮带轮的两个所构成;上述传动侧皮带轮被配置于上述被动侧皮带轮的正上方,上述固定机框被立设于支承上述行走车轮驱动轴的基台上,上述支持构件可将其下侧边通过支持高度调整用螺栓自由高度调整地被支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28423/08 | 2008-02-08 | ||
JP2008028423A JP4577626B2 (ja) | 2008-02-08 | 2008-02-08 | ベルト伝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4062A true CN101504062A (zh) | 2009-08-12 |
CN101504062B CN101504062B (zh) | 2013-07-10 |
Family
ID=4097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16511A Active CN101504062B (zh) | 2008-02-08 | 2009-01-09 | 皮带传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77626B2 (zh) |
KR (1) | KR101201125B1 (zh) |
CN (1) | CN101504062B (zh) |
TW (1) | TWI39764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5068A (zh) * | 2013-06-27 | 2013-10-02 | 宁波安泰绞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行星蜗杆减速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3040B (zh) * | 2011-06-29 | 2015-07-08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皮带式传动装置 |
CN109646819B (zh) * | 2018-12-29 | 2024-07-16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速器偏摆支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256204A (en) * | 1969-03-20 | 1971-12-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 belt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NL145684B (nl) * | 1971-11-22 | 1975-04-15 | Oce Van Der Grinten Nv | Transportinrichting met een eindloze, enigszins elastische band. |
JP2580462B2 (ja) * | 1993-03-23 | 1997-02-12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ベルト調整装置 |
JPH08226529A (ja) * | 1995-02-20 | 1996-09-03 | Hitachi Ltd | 弾性ベルト用プーリ |
JP2003148566A (ja) * | 2001-11-14 | 2003-05-21 | Mitsutoyo Corp | ベルト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測定機 |
US20050113197A1 (en) * | 2003-11-25 | 2005-05-26 | Xerox Corporation | Bidirectional belt tensioning approach |
-
2008
- 2008-02-08 JP JP2008028423A patent/JP4577626B2/ja active Active
- 2008-10-23 TW TW097140605A patent/TWI397643B/zh active
- 2008-12-05 KR KR1020080122968A patent/KR10120112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
- 2009-01-09 CN CN2009100016511A patent/CN101504062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5068A (zh) * | 2013-06-27 | 2013-10-02 | 宁波安泰绞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行星蜗杆减速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34968A (en) | 2009-08-16 |
KR20090086299A (ko) | 2009-08-12 |
JP4577626B2 (ja) | 2010-11-10 |
CN101504062B (zh) | 2013-07-10 |
JP2009185958A (ja) | 2009-08-20 |
KR101201125B1 (ko) | 2012-11-13 |
TWI397643B (zh) | 2013-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35390B (zh) | 用于制造部件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504062B (zh) | 皮带传动装置 | |
US8047943B2 (en) | Reduction gear transmission | |
CN102642171B (zh) | 包括用于工件的机械表面加工的器件的珩磨机器 | |
EP2798314A1 (fr) | Plateforme stabilisée | |
CN105916722A (zh) | 滚动轴承 | |
CN105429568B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支架 | |
CN106195003A (zh) | 一种弧形导轨轴承单元及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摇摆装置 | |
CN207684737U (zh) | 轨道可伸缩的单轨吊 | |
CN102612628A (zh) | 静止的光电装置的调整装置 | |
CN208103827U (zh) | 顶升机构 | |
TW202100282A (zh) | 傾斜旋轉工作臺裝置 | |
CN206012755U (zh) | 一种伺服履带轮结构 | |
JPH10220466A (ja) | 旋回座軸受 | |
CN212149138U (zh) | 自平衡装置和具有其的电动摩托车 | |
CN218706733U (zh) | 一种链带式翻转机 | |
CN108625258B (zh) | 定向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 |
CN210435291U (zh) | 一种冷墩机中线材送料机构的转接头 | |
KR100579078B1 (ko) | 상부 지지형 로터리 테이블 장치 | |
CN219525357U (zh) | 一种转向器 | |
CN203902847U (zh) | 一种负载的承载平台及拍摄装置、飞行器 | |
CN220164035U (zh) | 一种带有悬浮减振模块的装配式履带底盘 | |
CN211446105U (zh) | 用于经编机的中间传动装置 | |
CN105257714A (zh) | 一种耐损耗式轴承座 | |
CN107869515A (zh) | 轴向轴承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