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2530B -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2530B
CN101502530B CN 200910067885 CN200910067885A CN101502530B CN 101502530 B CN101502530 B CN 101502530B CN 200910067885 CN200910067885 CN 200910067885 CN 200910067885 A CN200910067885 A CN 200910067885A CN 101502530 B CN101502530 B CN 101502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senoside
glucoperiplocymarin
crude drug
extract
cortex periploc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678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2530A (zh
Inventor
高秀梅
刘虹
周昆
王怡
刘二伟
潘桂湘
邓雁如
郭浩
毛浩萍
胡利民
张伯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 2009100678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2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2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2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2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2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杠柳毒苷或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和人参皂苷或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以及包含或不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人参皂苷或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的含量足以降低杠柳毒苷产生的毒副作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病。

Description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其中人参皂苷能有效降低杠柳毒苷的毒性,尤其公开了含有杠柳毒苷的香加皮提取物与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中药材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传统用于祛风湿、强筋骨,近年来常用于治疗慢性心衰。杠柳毒苷是香加皮中主要强心苷有效成分,同时也是强心苷中毒造成心律失常的毒性成分,治疗剂量下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缓,剂量过大可致多源性室性早播、心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合理的应用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因此香加皮及其提取物和有效成分杠柳毒苷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如何防止香加皮及其提取物和有效成分杠柳毒苷的毒性,降低使用过程中引起心衰的风险是药物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人参皂苷可以明显降低杠柳毒苷造成心律失常的风险,并且发现来源于不同中草药的人参皂苷均具有类似作用,如含有人参皂苷的五加科植物:人参、西洋参、红参、竹节参、珠子参和三七,均含有人参皂苷Rb1、Rg1、Rg2、Re等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等活性组分。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并且实现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杠柳毒苷或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和人参皂苷或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以及包含或不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人参皂苷或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的含量足以降低杠柳毒苷产生的毒副作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杠柳毒苷和人参皂苷,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人参皂苷与杠柳毒苷的重量比为1∶10至1∶50。
在一个特殊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人参皂苷为人参总皂苷或单体人参皂苷,例如人参皂苷Rb1、Rg1、Rg2、Re等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活性组分。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和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以及包含或不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的含量足以降低杠柳毒苷产生的毒副作用。
在另一个特殊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为五加科植物,例如人参、西洋参、红参、竹节参、珠子参和三七等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例如三七总皂苷。
在另一个特殊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为香加皮提取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人参皂苷和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以及包含或不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足以降低杠柳毒苷产生的毒副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三七总皂苷和香加皮提取物,其中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相当于1∶1至1∶4的生药香加皮∶三七。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急、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人参皂苷的来源不是关键的。从机理上来说,任何来源的各种人参皂苷单体或其混合物都可以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用的杠柳毒苷和人参皂苷的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可以通过商业途径获得,或通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和鉴定。
本发明中所用的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或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并且可以按照现有技术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和鉴定它们。
更具体地说,所述香加皮提取物是指从香加皮中提取得到的含有杠柳毒苷的任何形式的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制备得到的香加皮提取物。同样地,所述三七总皂苷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得的含有人参皂苷的任何形式的三七总皂苷,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制备得到的三七总皂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或本申请中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例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单位剂型用于给药。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或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可以是真溶液类、胶体类、微粒剂型、乳剂剂型或混悬剂型。其他剂型例如片剂、胶囊、滴丸、气雾剂、丸剂、粉剂、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颗粒剂、栓剂、冻干粉针剂、包合物、埋植剂、贴剂或擦剂等。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适合方式给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喷雾吸入、直肠给药、鼻腔给药、阴道给药、局部给药、非肠道给药如皮下、静脉、肌内、腹膜内、鞘内、心室内、胸骨内或颅内注射或输入,或借助一种外植的储器用药,其中优选口服、肌注、腹膜内或静脉内用药方式。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自然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化合物的活性强度、服用时间、代谢速率、病症的严重程度以及诊治医师的主观判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因素可以容易地决定药物组合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杠柳毒苷或含杠柳毒苷的药材例如香加皮与人参皂苷或含人参皂苷的药材的组合物可降低香加皮的毒性。因此,无论将香加皮与含人参皂苷的药材以饮片方式使用,还是分别制成杠柳总苷和总皂苷后使用,或者无论将此配伍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都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病和抗肿瘤的药物当中,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不同浓度香加皮对牛肾上腺髓质细胞儿茶酚胺分泌的影响。
图2显示香加皮和三七不同配伍比例对儿茶酚胺分泌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香加皮提取物和三七总皂苷的制备
500克香加皮,加3000毫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约1000毫升,过滤后,用1000毫升D101大孔树脂吸附,用3000毫升70%乙醇洗脱,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得香加皮提取物30克,其中HPLC法检测杠柳毒苷质量百分含量为1.8%,样品编号:XJP-1。
500克三七,加3000毫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约1000毫升,过滤后,用1000毫升D101大孔树脂吸附,用3000毫升70%乙醇洗脱,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得三七总皂苷60克,HPLC法检测其中人参皂苷Rb1质量百分含量为28%,样品编号:SQZ-1。
实施例二:三七总皂苷配伍香加皮提取物对牛肾上腺 髓质细胞儿茶酚胺分泌的影响
2.1、单用不同浓度香加皮提取物(XJP-1)对牛肾上腺髓质细胞儿茶酚胺分泌影响的实验
在24孔板中培养牛肾上腺髓质细胞,加入香加皮提取物形成不同浓度梯度(质量百分浓度依次为0.00125%,0.0025%,0.005%,0.01%,0.02%,0.04%),比较不同浓度下香加皮提取物对儿茶酚胺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
2.2、香加皮提取物和三七总皂苷(SQZ-1)不同配伍比例对儿茶酚胺分泌影响的实验
在24孔板中培养牛肾上腺髓质细胞,分别加入相当于0.005%香加皮生药的香加皮提取物(XJP-1)和相当于0.005%三七生药的三七总皂苷(SQZ-1)作为对照孔,同时加入提取物XJP-1和SQZ-1配伍的混合物各3孔,相当于生药配伍比例依次为3∶2、3∶4、3∶8、3∶12。比较不同配伍比例对儿茶酚胺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2,CA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之和。
有技术研究发现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的浓度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并且表明降低原儿茶酚胺分泌可以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本实验结果证明,香加皮提取物和三七总皂苷的联合使用使原儿茶胺分泌作用低于杠柳毒苷单独使用时产生的原儿茶胺分泌作用,表明香加皮提取物和三七总皂苷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实施例三.人参总皂苷减低香加皮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
3.1.香加皮提取物灌胃给药小鼠半数致死量试验(LD50)
按表1中所示剂量小鼠灌胃给予香加皮提取物(XJP-1)(按提取收率折算),大剂量组3分钟开始出现震颤、抽搐、角弓反张、翻滚、四肢叉开,口鼻出血、俯卧不动及死亡。用Bliss法测定香加皮灌胃给药小鼠LD50值为66.775克生药/千克(见表1)。
表1.香加皮提取物灌胃给药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061
3.2.香加皮提取物配伍人参皂苷小鼠灌胃给药半数致死量试验(LD50)
人参总皂苷由天津市天中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821;
按表2中所示剂量小鼠灌胃给予相当于所示生药量的香加皮提取物(XJP-1)和三七总皂苷的混和物,香加皮和三七的生药量比为1∶1。大剂量灌胃给药后5分钟开始出现行走不稳、震颤、抽搐、角弓反张、翻滚、俯卧不动等毒性反应。按Bliss法计算LD50值为144.4921(134.19-155.584)。其中香加皮的量为72.2461(67.095-77.792)克生药/千克(见表2)。
表2.小鼠灌胃香加皮+人参后动物死亡情况及LD50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071
病理观察:各组动物死亡即时解剖,存活动物两周后处死解剖,肉眼观察各脏器未见病理学改变,存活动物饮水、饮食正常。
3.3.结论
由表2可见香加皮提取物配伍人参皂苷(生药比例为1∶1)后,给药小鼠中毒症状程度减轻,同等剂量小鼠存活时间延长。配伍人参皂苷后香加皮提取物的LD50值比单纯给予香加皮提取物增加了5.4711克生药/千克,提高了8.1%,表明人参皂苷有降低香加皮毒性的作用。
实施例四: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配伍的急性毒性研究
采用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单用香加皮提取物(XJP-1)和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SQZ-1)不同配比给予动物后的急性毒性反应,找出最低毒性配比。
4.1.单用香加皮提取物灌胃给药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
见实施例三。
4.2.香加皮提取物(XJP-1)∶三七总皂苷(SQZ-1)=1∶2(生药比1∶1),小鼠灌胃给药半数致死量实验(LD50)
按表3所示剂量分别给药,小鼠灌胃给药后大剂量组5分钟开始出现四肢张开、俯卧不动,抽搐,仰卧、翻滚。按Bliss法计算LD50值为151.5134克生药/千克(139.6815-164.3475)克生药/千克,其中香加皮LD50值为75.759(69.844-82.174)克生药/千克(见表3)。
病理观察:各组动物死亡即时解剖,存活动物两周后处死解剖,肉眼观察各脏器未见病理学改变。
表3.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1∶2)灌胃给药小鼠LD50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081
4.3.香加皮提取物(XJP-1)∶三七总皂苷(SQZ-1)=1∶4(生药比1∶2)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实验(MTD)
按表4所示小鼠灌胃给药总生药量54.4g/kg(生药比1∶2),小鼠灌胃给药后部分小鼠出现黑色稀便,活动减少,俯卧不动,药后24h恢复正常。口、鼻、眼无异常分泌物,饮食、饮水均正常,两周内未见动物死亡,动物体重亦与对照组无差别(见表4)。
病理观察:两周后处死动物,解剖,肉眼观察未见各脏器有明显病理改变。
表4.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1∶4)灌胃给药小鼠最大耐受量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091
表5.单用香加皮提取物和与三七总皂苷配伍使用前后灌胃给药
LD50和最大耐受量的结果比较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092
4.4.结论
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按不同比例配比(1∶2和1∶4)灌胃给予小鼠,与单纯给予同等剂量的香加皮提取物比较,小鼠中毒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1∶2)比单纯给予香加皮提取物的LD50值增加,其中香加皮提取物LD50值增加8.984克生药/千克,提高了13.5%。香加皮提取物单独使用时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为40.96克生药/千克,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1∶2)动物不死亡剂量为52.2克生药/千克,而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1∶4)组最大耐受量试验剂量为54.4克生药/千克,即动物不死亡剂量达54.4克生药/千克,又略高于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1∶2)组(见表5)。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香加皮提取物毒性的作用,而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1∶4)的配比降低毒性效果为最佳。
实施例五.三七总皂苷降低香加皮提取物副作用实验
豚鼠不麻醉,记录标准II导联心电图。监测心电图30分钟,心电图正常者腹腔注射给予香加皮提取物和香加皮提取物+三七总皂苷(1∶0、1∶2、1∶4),继续监测其心电图的变化120分钟,记录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情况(见表6)。
表6.三七总皂苷对香加皮提取物导致的心律失常的缓解作用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101
由表6可见,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1∶2)和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1∶4)组的豚鼠在给药后心电异常发生率降低,表明三七总皂可以缓解香加皮提取物导致的心律失常,并且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1∶4)组效果更佳。
实施例六.人参皂苷Rb1降低杠柳毒苷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杠柳毒苷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根据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19967.0中公开的方法制得,经结构确认为杠柳毒苷纯品。
人参皂苷Rb1购自天津市天中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710,含量99.5%。
小鼠灌胃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4小时,腹腔注射给药前不禁食,分别给予杠柳毒苷、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相应比例(1∶0、1∶12、1∶23、1∶46)混合物,给药体积为0.2ml/10g体重。观察给药后动物状态,并记录死亡情况,寻找最大耐受量(见表7)。
表7.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配伍使用前后最大耐受量的比较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111
由表7可见,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1∶23)时杠柳毒苷灌胃和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剂量分别有103和10.78毫克/千克增加到了128.75和12.68毫克/千克,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1∶46)时杠柳毒苷灌胃和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剂量分别有103和10.78毫克/千克进一步增加到了150和12.68毫克/千克。由此证明人参皂苷Rb1可降低杠柳毒苷的急性致死性,并且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1∶46)效果更佳。
实施例七.人参皂苷Rb1降低杠柳毒苷副作用实验
豚鼠不麻醉,记录标准II导联心电图。监测心电图30分钟,心电图正常者腹腔注射给予杠柳毒苷和杠柳毒苷+人参皂苷Rb1(1∶0、1∶12、1∶23、1∶46)混合物,继续监测其心电图的变化120分钟,记录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情况(见表8)。
表8.人参皂苷Rb1对杠柳毒苷导致的心律不齐的缓解作用
Figure G2009100678856D00121
由表8可见,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1∶12)时在给药后的心电异常豚鼠比例由75%降低到70%;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1∶23)时在给药后的心电异常豚鼠比例降低到60%,死亡率由35%降低到20%;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1∶23)时在给药后的心电异常豚鼠比例降低到50%,死亡率降低到10%,由此证明人参皂苷Rb1可降低杠柳毒苷对豚鼠的心脏毒性,并且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1∶46)效果更佳。
实施例八:本发明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配方:杠柳毒苷   1g    人参皂苷Rb1   46g
      制成1000片
取上述配方量的杠柳毒苷和人参皂苷Rb1混匀后,加入适量淀粉、乙基纤维素、乳糖、交联聚维酮,用50%-95%的乙醇制颗粒,干燥后,整粒,加入剩余量的交联聚维酮及硬酯酸镁,压片,即得。
实施例九:本发明组合物胶囊的制备
配方:杠柳毒苷   2g    人参总皂苷   20g
      制成1000粒
将上述配方量的组分粉碎后,加入适量硬酯酸镁,灌胶囊,即得。
实施例十:本发明组合物滴丸的制备
配方:杠柳毒苷   2g    三七总皂苷   20g
将适量聚乙二醇6000或聚维酮在80℃下,加热熔融后,加入上述配方量的组分,搅拌均匀,以液体石蜡或二甲基硅油为冷却液,滴制,即得
实施例十一:本发明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
配方:香加皮提取物   0.5g    人参总皂苷   4g
将上述配方量的组分加入400毫升蒸馏水中溶解,滤过,加入适量单糖浆、苯甲酸钠,再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冷藏,滤过,封装于10毫升安瓶中,100℃灭菌30分钟,即得。
实施例十二:本发明组合物丸剂的制备
配方:香加皮提取物   5g    人参总皂苷   30g
      制成1000丸
将上述配方量的组分粉碎,混匀,用搓丸法制成丸,干燥、打光,即得。

Claims (7)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由杠柳毒苷或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和人参皂苷或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人参皂苷或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的含量足以降低杠柳毒苷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所述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为香加皮提取物,所述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为三七总皂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和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的含量足以降低杠柳毒苷产生的毒副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由杠柳毒苷和人参皂苷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人参皂苷为人参皂苷Rb1,并且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Rb1的重量比为1∶23或1∶4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人参皂苷为人参总皂苷或单体人参皂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含有人参皂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为三七总皂苷,并且所述含有杠柳毒苷的中药材提取物为香加皮提取物,其中香加皮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相当于1∶1至1∶4的生药香加皮∶三七。
6.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心衰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是由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的药物组合物组成的。
7.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是由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的药物组合物组成的。
CN 200910067885 2009-02-19 2009-02-19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01502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67885 CN101502530B (zh) 2009-02-19 2009-02-19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67885 CN101502530B (zh) 2009-02-19 2009-02-19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2530A CN101502530A (zh) 2009-08-12
CN101502530B true CN101502530B (zh) 2012-05-30

Family

ID=4097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67885 Active CN101502530B (zh) 2009-02-19 2009-02-19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253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7360A (zh) * 2005-10-14 2006-08-16 天津中医学院 一种治疗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7360A (zh) * 2005-10-14 2006-08-16 天津中医学院 一种治疗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小妹等.三七.《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2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2530A (zh) 2009-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2763A (zh) 五层龙提取物在制备保健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CN107006856A (zh) 一种增强耐力、提高抗缺氧耐受力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9753A (zh) 救必应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933346A (zh) 一种降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154A (zh) 一种治疗“三高”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8320B (zh) 一种具有降糖降脂作用的植物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khtar et al. Hypoglycaemic effect of Berberis aristata roots, aqueous and methanolic extracts in normal and alloxan-diabetic rabbits
CN103385931B (zh) 一种降血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02188522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02530B (zh) 含有人参皂苷和杠柳毒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292987B (zh) 药物组合物
CN100418534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9124B (zh)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94277A (zh) 一种丹参丹酚酸a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94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35070B (zh)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53130A (zh) 一种包含梓醇的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010299A (zh) 一种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50496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七和红花复方制剂
CN103263581A (zh) 用于降血糖的双参胶囊
CN103356731A (zh) 含有杜仲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的血塞通片及其应用
CN101926848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036714B (zh) 一种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87436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74010B (zh)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