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2128A - 便携终端装置及用于其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装置及用于其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2128A
CN101502128A CNA200780028940XA CN200780028940A CN101502128A CN 101502128 A CN101502128 A CN 101502128A CN A200780028940X A CNA200780028940X A CN A200780028940XA CN 200780028940 A CN200780028940 A CN 200780028940A CN 101502128 A CN101502128 A CN 1015021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ound hole
terminal
loud speaker
hous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89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田淳
高桥尚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02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21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H04R1/345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终端装置,例如包括位于壳体侧面的扬声器音孔及位于壳体正面的主显示单元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其中可以增强终端装置正面方向的声压。从容纳在壳体(1)中的扬声器(103)产生的声音通过扬声器音孔(106)被导向终端装置的侧面。凸起部分(109)形成在比扬声器音孔(106)更接近壳体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凸起部分(109)用作声障,用于防止从扬声器音孔(106)发出的声音被导向终端装置背侧。因此,增强了终端装置正面方向的声压。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装置及用于其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例如其中扬声器音孔安装在壳体侧面而主显示单元安装在壳体正面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其上安装有主显示单元的终端正面的方向上的声压指向性进行改进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广泛应用了一种便携电话终端装置,其包括位于壳体内的一个或两个扬声器以及由壳体正面的液晶显示器(LCD)构成的主显示单元。在这种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形成有用于将从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导向壳体外部的扬声器音孔,但因为空间限制,其通常形成在壳体的背面或侧面(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及2)。
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主显示单元安装在壳体正面,而扬声器音孔安装在壳体背面。发声控制构件布置在壳体背面以覆盖扬声器音孔,而用于将从扬声器产生的声音朝向壳体上方发出的开口形成在发声控制构件中。因为上述结构,当胸部口袋中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收到呼叫时,使用者可易于听到从扬声器产生的呼叫声音。
在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扬声器音孔布置在壳体侧面,并且彼此分离,由此改进了立体声效果。图1示出了专利文献2的常规便携电话终端的结构示例,其中扬声器音孔安装在壳体侧面,并且图1(A),1(B)及1(C)分别是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正视图、侧视图及后视图。
参考图1(A),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并且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铰链部分3可转动地连接。
接收器101以及由LCD构成的主显示单元102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正面,而两个扬声器103及104容纳在第一壳体1中。包括数字键盘的键操控单元21以及拾音器22安装在第二壳体2的正面。
参考图1(B),用于将从扬声器103产生的声音导向壳体外部的三个扬声器音孔105至107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侧面。在图1(B)中,扬声器音孔105至107安装为相较于侧面中心更接近背面。虽然图1(B)中未示出,但用于将从扬声器104产生的声音导向壳体外部的扬声器音孔安装在与安装有扬声器音孔105至107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
参考图1(C),由LCD构成的副显示单元108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背面。
图2是沿图1(A)的线a-a′所取的剖视图。参考图2,扬声器103固定至第一壳体1的背面,并且从扬声器103产生的声音通过扬声器音孔106被导向第一壳体1的外部。在图2中,并未示出衬底及电子器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344602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157464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近来,除了最初的呼叫功能之外,已经在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上增加了各种功能。例如,类似于电视电话功能或电视接收功能,还增加了用于在观看主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影像的同时收听从扬声器输出的语音的功能。
在通过使用电视电话功能在观看影像的同时收听从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的情况下,保持壳体正面方向较高的声压非常重要,但这并未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2所揭示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得到考虑。
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用于覆盖扬声器音孔的发声控制构件布置在壳体背面,用于将从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向壳体上方发出的开口形成在发声控制构件中,由此增强了壳体上方的声压,但却不能增强壳体正面(终端正面)的声压。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因为扬声器音孔安装在壳体侧面,故可以提高立体声效果,但却不能增强壳体正面方向的声压。图3(A)至图3(D)示出了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其中扬声器音孔105至107如图1及图2所示布置在壳体侧面的靠背侧。图3(A),3(B),3(C)及3(D)分别示出了在1kHz,2kHz,5kHz,及10kHz的频率下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在以下条件下完成了模拟。壳体1及2的长、宽及厚分别为10cm,5cm及1cm。音孔面积尺寸为15mm2,音孔长度为1mm,并使用1m/sec的粒子速度(particle speed)作为音孔边缘的边界条件。在以壳体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壳体1之后,在10cm的距离处进行声压模拟。
如图3(A)所示,声压指向性在1kHz的低频情况下几乎不会偏向,但声压指向性会在2kHz或更高的频率情况下发生显著偏向。如图3(B)所示,在2kHz的频率情况下,壳体1的正面方向(而非其背面方向)的声压减弱。此外,如图3(C)及图3(D)所示,在5kHz及10kHz频率的情况下,在侧面方向的声压指向性增强,而正面方向的声压愈加减弱。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目的在于使在扬声器音孔安装在终端侧面的便携终端装置中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增强。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第一便携终端装置包括壳体,其中用于将从内置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导向终端侧面的音孔的出口附近的壳体部分被加工为用于使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增强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第一便携终端装置的第二便携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比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沿水平方向突伸出更多。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第二便携终端装置的第三便携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凸起部分形成在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第二或第三便携终端装置的第四便携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倾斜部分形成在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第一或第二便携终端装置的第五便携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槽口部分形成在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第一用于便携终端装置的壳体的特征在于,用于将从内置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导向终端侧面的音孔的出口附近的壳体部分被加工为用于使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增强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第一用于便携终端装置的壳体的第二用于便携终端装置的壳体的特征在于,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比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沿水平方向突伸出更多。
(作用)
从扬声器产生的声音通过音孔被导向终端侧面并向外部发出。因为音孔出口附近的壳体部分被加工成用于增强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的形状,故增强了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因此,在观看布置于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影像的同时收听从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的情况下,易于听到从扬声器产生的声音。
就用于增强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的形状而言,例如比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被形成为比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沿水平方向突伸出更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其侧面具有音孔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存在增强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的优点。因此,在观看布置于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影像的同时收听声音的情况下,易于听到声音。这是因为音孔的出口附近的壳体部分被加工成用于增强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的形状。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是示出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构造示例的侧视图及后视图;
图2是示出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扬声器音孔106附近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3(A)至图3(D)示出了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
图4(A)至图4(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构造示例的正视图、侧视图及后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扬声器音孔106附近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6(A)至图6(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扬声器音孔106附近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8(A)至图8(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而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扬声器音孔106附近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壳体
101  接收器
102  主显示单元
103,104扬声器
105,106,107扬声器音孔
108  副显示单元
109,109a,110凸起部分
111  倾斜部分
112  倾斜部
113  槽口部分
2    壳体
21   键操作单元
22   拾音器
3    铰链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中,为了增强正面方向的声压,在比终端侧面的扬声器音孔更接近背面处形成凸起部分。
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而图4(A),图4(B)及图4(C)分别是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正视图、侧视图及后视图。图5是沿图4(A)的线a-a′所取的剖视图。在图4及图5与图1及图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参考图4及图5,在壳体1中内置电驱动模式、电动驱动模式、静电驱动模式或压电驱动模式的扬声器103及104,并且用于将从扬声器103产生的声音导向壳体1的外部的三个扬声器音孔105至107安装在壳体1的右侧面。沿水平方向突伸出的凸起部分109形成在比扬声器音孔105至107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凸起部分109的水平长度例如可以为约2mm,并且凸起部分109的竖直长度可以与其中布置有扬声器音孔105至107的部件的长度相同。凸起部分109的竖直长度可以比其中布置有扬声器音孔105至107的部分的长度更长。虽然在图4及图5中未示出,但三个扬声器音孔安装在壳体1的左侧,并且与凸起部分109具有相同形状的凸起部分110形成在比这些扬声器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
凸起部分109及110起声障的作用,用于防止从扬声器音孔105至107发出的声音被导向壳体背面侧。因此,壳体背面方向的声压减弱,由此增强了壳体正面方向的声压。
图6(A)至图6(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图6(A),图6(B),图6(C)及图6(D)分别示出了在1kHz,2kHz,5kHz及10kHz的频率情况下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当进行模拟时,凸起部分109及110的水平长度及竖直长度分别被设定为2mm及25mm,而其他条件与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模拟相同。
因为声波的波长较长,故在1kHz的频率下效果不明显,但正面方向声压增强了约0.5dB。此外,正面方向声压在2kHz,5kHz及10kHz的频率下增强约2dB至3dB。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实现了对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的增强。因此,当使用者在观看布置于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单元102上显示的影像的同时收听声音时,易于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在比扬声器音孔105至107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形成凸起部分109及110。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扬声器音孔的出口在正面方向上倾斜,由此比扬声器音孔更接近背面侧的壳体部分比正面侧的壳体部分沿水平方向突伸出更多。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其与沿图4(A)的线a-a′所取的剖面形状对应。
参考图7,壳体1的右侧面的背面附近的部分向正面侧倾斜,并且用于将从扬声器103产生的声音导向外部的扬声器音孔106形成在倾斜部分111中。因此,比扬声器音孔106更接近背面侧的壳体部分形成凸起部分109a,其比正面侧的壳体部分112沿水平方向伸出更多。凸起部分109a的端部具有向正面侧倾斜的形状。倾斜部分111的角度例如可以为与正面侧呈约30度。凸起部分109a的水平长度及竖直长度可以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凸起部分109的水平长度及竖直长度相同。虽然图7中未示出,但分别具有与凸起部分109a及倾斜部分111相同形状的凸起部分及倾斜部分形成在壳体1的左侧面。除了上述部分之外,其他部分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
与凸起部分109类似,凸起部分109a用作声障,并防止从扬声器音孔106发出的声音被导向背面方向,由此增强正面方向的声压。
图8(A)至图8(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图8(A),图8(B),图8(C)及图8(D)分别示出了在1kHz,2kHz,5kHz及10kHz的频率情况下声压指向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当进行模拟时,倾斜部分111的角度为30度,凸起部分109的水平长度及竖直长度分别为2mm及25mm,而其他条件与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模拟相同。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正面方向的声压在2kHz或更高的频率下增强了约2dB至3dB。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实现了对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的增强。因此,当使用者在观看布置于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单元102上显示的影像的同时收听声音时,易于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在比扬声器音孔106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形成凸起部分109a。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比扬声器音孔更接近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中形成槽口。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其与沿图4(A)的线a-a′所取的剖面形状对应。
参考图9,用于向外将从扬声器103产生的声音导向壳体1的外部的扬声器音孔106安装在壳体1的右侧面,而沿水平方向伸出超过正面侧的凸起部分109被形成在比扬声器音孔106更接近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槽口部分113形成在比扬声器音孔106更接近正面侧的壳体部分中。槽口部分113被形成为使得扬声器音孔106的直径随着其接近出口而逐渐增大,由此使声音易于沿正面方向传播。此外,虽然图9未示出,但壳体1左侧的结构与右侧的结构相同。除了上述部分之外,其他部分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
因为凸起部分109a用作声障并且槽口部分113使得声音易于沿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的正面方向传播,故可以增强正面方向的声压。此外,相较于常规便携电话终端装置,可通过形成槽口部分113而不形成凸起部分109来增强正面方向的声压。
已经着眼于折叠式便携电话终端装置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直板式(candy bar-type)或滑动式便携电话终端装置。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扬声器音孔形成在比壳体侧面的中心更接近背面侧处,但其也可形成在正面侧。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实现了对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的增强。因此,当使用者在观看布置于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单元102上显示的影像的同时收听声音时,易于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凸起部分109形成在比扬声器音孔106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并且槽口部分113形成地比扬声器音孔106更接近终端正面侧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诸如便携电话终端装置之类的便携终端装置,其包括壳体正面的显示单元以及壳体侧面的扬声器音孔,并采用在观看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影像的同时收听从扬声器音孔发出的声音的方法。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06年8月3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211666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7)

1.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包括:
壳体,其中用于将从内置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导向终端侧面的音孔的出口附近的壳体部分被加工为用于使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增强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中:
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比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沿水平方向突伸出更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中:
凸起部分形成在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中:
倾斜部分形成在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中:
槽口部分形成在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中。
6.一种用于便携终端装置的壳体,其中用于将从内置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导向终端侧面的音孔的出口附近的壳体部分被加工为用于使终端正面方向的声压增强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便携终端装置的壳体,其中:
比所述音孔更接近终端背面侧的壳体部分比终端正面侧的壳体部分沿水平方向突伸出更多。
CNA200780028940XA 2006-08-03 2007-07-17 便携终端装置及用于其的壳体 Pending CN1015021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1666/2006 2006-08-03
JP2006211666 2006-08-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2128A true CN101502128A (zh) 2009-08-05

Family

ID=3899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8940XA Pending CN101502128A (zh) 2006-08-03 2007-07-17 便携终端装置及用于其的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53471A1 (zh)
EP (1) EP2048894A4 (zh)
JP (1) JP5200934B2 (zh)
CN (1) CN101502128A (zh)
WO (1) WO20080159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40600A (ko) * 2011-10-14 2013-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
US9485337B2 (en) 2012-10-29 2016-11-01 Nec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3662U (zh) * 1980-07-11 1982-02-06
JPH0453393U (zh) * 1990-09-13 1992-05-07
JPH0565196U (ja) * 1992-02-12 1993-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KR960704397A (ko) * 1994-05-17 1996-08-31 이데이 노부유끼 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휴대 전화 장치(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lephone Apparatus)
JP3514857B2 (ja) * 1995-02-06 2004-03-31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ジョンセットの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5832079A (en) * 1996-05-03 1998-11-03 Ericsson Inc. Acoustic horn for use in cellular flip phones
US20020009195A1 (en) * 1999-10-26 2002-0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Holder for mobile telephones
DE60202397T2 (de) * 2001-05-08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Lautsprecher und Mobilendgerät
JP2002344602A (ja) 2001-05-22 2002-1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機器
GB2377116A (en) * 2001-06-29 2002-12-31 Nokia Corp A holder for a portable telephone with an amplifying horn
JP4112848B2 (ja) * 2001-11-21 2008-07-02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携帯電話機におけるスピーカ部の取付構造
US20040259602A1 (en) * 2003-06-18 2004-12-23 Naomi Zac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ound in surrounding area resulting from speaking int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405237B2 (ja) * 2003-10-31 2010-01-27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卓上ホルダ及び視聴システム
JP4461778B2 (ja) * 2003-11-19 2010-05-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機器
JP2006157464A (ja) 2004-11-29 2006-06-15 Kyocera Corp 音響装置
ES2358196T3 (es) 2005-01-26 2011-05-06 Robert Bosch Gmbh Micrófon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48894A4 (en) 2011-04-20
WO2008015901A1 (fr) 2008-02-07
JP5200934B2 (ja) 2013-06-05
JPWO2008015901A1 (ja) 2009-12-17
US20090253471A1 (en) 2009-10-08
EP2048894A1 (en) 2009-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83268B1 (en) Speaker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EP1758348B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internal antenna structure having a sound resonance chamber
EP2552086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1267463B (zh) 便携式终端
EP2238769B1 (en) Acoustic reconfigu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EP1773094B1 (en) Speaker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CN1268106C (zh) 便携式电话机
EP1799010B1 (en) Acoustic apparatus and telephone conversation apparatus
CN103299654A (zh) 显示装置
WO2008017905A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JP4405237B2 (ja) 卓上ホルダ及び視聴システム
CN101594401B (zh) 具有受话器的电子装置
US726319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with flat loudspeaker disposed in the terminal housing
RU2351095C2 (ru) Коллектор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тереоотображ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портативном электрон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US20090156273A1 (en) Loudspeaker for a Clamshel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0479470C (zh) 移动终端
CN114866639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942014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扬声器装置及实现其的便携式终端
CN101502128A (zh) 便携终端装置及用于其的壳体
EP3518554A1 (en) External speaker assembly and audio device
KR100688198B1 (ko) 음향 재생 수단을 구비한 단말기 및 입체음향 재생방법
KR100834640B1 (ko) 공명 공간을 제공하는 슬림형 휴대 단말기의 스피커 장치
CN220190912U (zh) 电子设备
CN102217290B (zh) 听筒的声音通路
KR100672569B1 (ko) 회전이 가능한 스피커를 갖는 휴대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