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6639A -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6639A
CN114866639A CN202210475480.1A CN202210475480A CN114866639A CN 114866639 A CN114866639 A CN 114866639A CN 202210475480 A CN202210475480 A CN 202210475480A CN 114866639 A CN114866639 A CN 114866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mitting unit
electronic device
unit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54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辉
李凤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54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6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6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0056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84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9Arrangements of transmitters, receivers, or complete sets to prevent eavesdropping, to attenuate local noise or to prevent undesired transmission; Mouthpieces or 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control of the receiver volume to provide a dual operational mode at close or far distance from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一频率的声音;第二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二频率的声音,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可调节;控制模组,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将声音通过不同的发声单元发出,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根据场景的不同调节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来减少漏音。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高,不易传播,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不易出现泄露,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调高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从而减少声音信息的泄露。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随着全面屏、立体声、微缝出声等设计方案的出现,智能手机的外观和使用体验可以做到越来越极致,但是手机听筒的漏音比较明显,用户通话时容易导致隐私信息的泄露,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手机听筒在通话时容易漏音,导致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一频率的声音;
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二频率的声音,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可调节;
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发声单元;
显示屏与后盖,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一侧,所述后盖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靠近所述后盖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内部腔体,且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前音腔连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后音腔连通;
所述框体上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连通的出声孔,所述后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音通道连通的泄露孔。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摄像头,所述框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后盖上设有装饰圈,所述泄露孔设置于所述装饰圈上,所述摄像头对应于所述装饰圈设置,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后音腔与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包括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泄露孔连通。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后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包括所述间隙,所述后音腔与所述泄露孔通过所述间隙连通。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中且覆盖所述出声孔。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防震结构,所述防震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后盖之间。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防震结构设置于所述主板与所述后盖之间。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防震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盖之间。
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
其中,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的步骤包括:
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大于第一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
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小于第二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
其中,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的步骤包括:
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和/或
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二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大于第一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小于第二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和/或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二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第一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一频率的声音,第二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二频率的声音,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通过控制模组可以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将声音通过不同的发声单元发出,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调节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来减少漏音。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高,不易传播,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不易出现泄露,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调高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从而减少声音信息的泄露,实现防漏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爆炸示意图;
图4为泄露孔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5为第一发声单元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6为第一发声单元的另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7为导音结构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8为主板与第二支架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9为第二发声单元与主板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发声单元与摄像头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1为摄像头与第一发声单元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2为防震结构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3为出声孔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4为泄露孔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5为间隙与泄露孔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6为泄露孔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17a为电子设备与人头部相对位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17b为电子设备与人头部相对位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7c为电子设备与人头部相对位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17d为电子设备与人头部相对位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18为声音的一个分布示意图;
图19为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的一个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发声单元10;第一导音通道11;
第二发声单元20;
框体30;导音结构31;前音腔32;
后音腔33;容纳槽34;通孔35;
显示屏40;出声孔41;防尘网42;
后盖50;泄露孔51;装饰圈52;间隙53;
摄像头60;第一支架61;第二支架62;
防震结构63;密封盖板64;连接架65;
主板70;
电池80;喇叭81;电路板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9所示,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发声单元10、第二发声单元20与控制模组,第一发声单元10用于发出第一频率的声音,第二发声单元20用于发出第二频率的声音,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大小可调节,控制模组可以用于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大小。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包括听筒,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包括压电陶瓷或激励器,通过压电陶瓷或激励器的振动来发声。第一发声单元10用于发出500hz以下的低频声,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发出500hz以上的中高频声。
通过控制模组可以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大小,将声音通过不同的发声单元发出,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调节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大小来减少漏音。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高,不易传播,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不易出现泄露,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调高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从而减少声音信息的泄露,实现防漏音的目的。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在嘈杂环境下(各种声音混在一起,第一发声单元泄露成分和环境的嘈杂声混合一起不易听清),则在不泄露声音的前提下,可加大第一发声单元10(比如听筒)的发声音量,增强用户通话体验;如果在安静环境下(如果有声音泄露,很容易被附近其他人感知泄露的声音信息),可以加大第二发声单元20(比如压电陶瓷)的发声音量,减小第一发声单元10(比如听筒)的声音,从而更好的实现防漏音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6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框体30、显示屏40与后盖50,框体30上可以设有第一发声单元10,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设置于框体30的一端。显示屏40可以设置于框体30的一侧,后盖50设置于框体30的另一侧,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设置于显示屏40的靠近后盖50的一侧,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贴合在显示屏40上,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包括压电陶瓷,在通电的情况下压电陶瓷产生振动,通过压电陶瓷的振动带动显示屏40振动,使得显示屏40可以发出声音。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设置于显示屏40与后盖50之间,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40靠近人的头部,减少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泄露。
第二发声单元10可以包括压电陶瓷或激励器,可以不局限于只贴合到屏幕上,框体30处的其他部位也可以进行贴合。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是听筒,也不局限于是听筒设计,可以是其他的发声单元,不局限于一定要开孔出音设计,也可以设计到手机的内部。听筒的后音腔泄露不局限于密封方式,可以是全封闭密封方式,也可以是半封闭或全后音腔开放式结构。在后盖上的泄露孔不局限在摄像头的装饰圈上进行开孔,其他位置也可以,也可以通过微缝开孔的模式进行泄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单元10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内部腔体,电子设备的内部腔体可以由框体30与显示屏40围合构成,也可以由框体30、显示屏40与支架结构围合构成。电子设备中可以具有第一导音通道11与第二导音通道,且电子设备的第一导音通道11与第一发声单元10的前音腔32连通,电子设备的第二导音通道与第一发声单元10的后音腔33连通。框体30上靠近显示屏40的一侧可以设有与第一导音通道11连通的出声孔41,后盖50上可以设有与第二导音通道连通的泄露孔51。第一发声单元10的前音腔32中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一导音通道11从出声孔41传出,第一发声单元10的后音腔33中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二导音通道从泄露孔51传出,使用过程中,人头部反射的第一发声单元10的前音腔32的低频信号和泄露孔51的低频信号相位刚好相反,可以进行抵消,远处几乎听不到低频成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导音结构31,导音结构31可以设置在框体30上,导音结构31上可以设有导音通道,第一发声单元10所在的腔室可以为导音通道的一部分,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设置于导音通道中,通过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将导音通道分成第一导音通道11与第二导音通道,前音腔32与第一导音通道可以靠近显示屏40,后音腔33与第二导音通道可以靠近后盖50设置,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通过内部的导音通道进行导音出音。框体30上靠近显示屏40的一侧可以设有与第一导音通道11连通的出声孔41,前音腔32传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一导音通道11从出声孔41传出,后盖50上可以设有与第二导音通道连通的泄露孔51,后音腔33传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二导音通道从泄露孔51传出。使用过程中,人头部反射的听筒前音腔32的低频信号和泄露孔51的低频信号相位刚好相反,可以进行抵消,远处几乎听不到低频成分。
可选地,如图2、图4、图6、图7与图14所示,后盖50上可以设有装饰圈52,泄露孔51可以设置于装饰圈52上。装饰圈52可以装饰摄像头,泄露孔51可以设置于装饰圈52的边缘,泄露孔51可以具有多个,多个泄露孔51可以沿着装饰圈52的周向设置。后音腔33传出的声音可以通过泄露孔51传出,人头部反射的听筒前音腔32的低频信号和泄露孔51的低频信号相位刚好相反,以便进行抵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头60,框体30上可以设有容纳槽34,摄像头60可以设置于容纳槽34中,后盖50上可以设有装饰圈52,泄露孔51可以设置于装饰圈52上,摄像头60对应于装饰圈52设置,通过装饰圈52可以装饰摄像头60。容纳槽34的侧壁上可以设有通孔35,后音腔33与容纳槽34可以通过通孔35连通,第二导音通道可以包括容纳槽34,容纳槽34与泄露孔51连通,以便后音腔33的声音可以通过通孔35传至容纳槽34,再经过泄露孔51传出,使得人头部反射的听筒前音腔32的低频信号和泄露孔51的低频信号进行抵消,减少漏音。
可选地,如图2至图16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架61,第一支架61可以设置于框体30上,摄像头60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架61上,第一支架61与后盖50之间可以具有间隙53,第二导音通道可以包括间隙53,后音腔33与泄露孔51可以通过间隙53连通,以便后音腔33的声音可以通过间隙53传至泄露孔51,经过泄露孔51传出,使得人头部反射的听筒前音腔32的低频信号和泄露孔51的低频信号进行抵消,减少漏音。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15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架62与主板70,第二支架62可以设置于框体30上,第一支架61可以设置于后盖50与第二支架62之间。主板70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架62上,主板70可以设置于显示屏40与第二支架62之间,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设置于显示屏40与主板70之间,第二发声单元20与主板70可以电连接,通过主板70可以控制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声音。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包括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与主板70可以电连接,主板70和压电陶瓷之间可以通过卡扣实现电气连接功能,进行驱动,通过主板70控制压电陶瓷的振动可以发声。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架62上,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设置在显示屏40与第二支架62,第二支架62上可以设有连接架65,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设置在连接架65上,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和连接架65与第二支架62均连接,以固定支撑第一发声单元10。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喇叭81与电路板82,喇叭81与电路板82可以电连接,电路板82可以与主板70电连接。摄像头60上可以设置装饰圈52以装饰保护摄像头。摄像头60上可以设置密封盖板64,可以使得具有密封作用,防止外部损坏摄像头60。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电池80,电池80可以与主板70电连接,后盖50可以保护电池80。
可选地,如图3、图5、图8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防尘网42,防尘网42可以设置于第一导音通道11中,且防尘网42可以覆盖出声孔41,通过防尘网42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第一导音通道11与前音腔32中。在应用过程中,防尘网42也可以设置于出声孔41或前音腔32中,以通过防尘网42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8、图10、图12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防震结构63,防震结构63可以为防震泡棉,防震结构63可以设置于第二发声单元20与后盖50之间,通过防震结构63可以减小振动,可以减少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传递到后盖50,减少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声音的泄露。通过防震结构63可有效减少压电陶瓷工作时,在电子设备(比如手机)背侧的声音泄露。
可选地,如图3、图8、图10、图12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主板70,主板70设置于框体30上,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设置于显示屏40与主板70之间,第二发声单元20与主板70电连接,防震结构63设置于主板70与后盖50之间,通过防震结构63可以减小振动,可以减少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传递到后盖50,减少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声音的泄露。
可选地,如图3至图15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架62,第二支架62可以设置于框体30上,主板70可以设置于显示屏40与第二支架62之间,主板70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架62上,防震结构63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架62与后盖50之间,通过防震结构63可以减小振动,可以减少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传递到后盖50,减少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声音的泄露。第一发声单元10与主板70可以电连接,第一发声单元10可以为听筒,通过主板70可以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发出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90,检测模块90可以用于检测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比如,检测模块90可以用于检测外部环境的声音大小和种类,其中,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距离与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大小。
在使用过程中,在嘈杂环境下,可以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的发声音量增大,增强用户通话体验。在安静环境下,可以控制第二发声单元20的发声音量增大,减小第一发声单元10的声音,从而更好的实现防漏音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大小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大于第一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10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小于第二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10发出的声音减小。在使用过程中,在嘈杂环境下,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大于第一音量阈值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的发声音量增大,增强用户通话体验。在安静环境下,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小于第二音量阈值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二发声单元20的发声音量增大,减小第一发声单元10的声音,以更好的实现防漏音。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和/或,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二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电子设备比较靠近人头部时,比如,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发出的声音减小,由于比较近,不影响用户通话;和/或,电子设备距离人头部远时,比如,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二位置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还可以减小第一发声单元10的声音,以更好的实现防漏音。
如图1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90,用于检测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控制模块91,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大小。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检测模块90检测状态信息,在嘈杂环境下,可以根据状态信息通过控制模块91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的发声音量增大,增强用户通话体验。在安静环境下,可以根据状态信息通过控制模块91控制第二发声单元20的发声音量增大,减小第一发声单元10的声音,从而更好的实现防漏音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91用于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大于第一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控制模块91用于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小于第二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发出的声音减小。
可选地,控制模块91用于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发声单元10发出的声音减小;和/或,控制模块91用于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二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发声单元20发出的声音增大。
在应用过程中,如图17a至图17d所示,通话过程中,用户呈现的不同姿势,人脸对声音有反射,造成漏音。理论上,在手机形态的产品上,出声孔的位置设计对于声音传播方向影响不会太大,因人声主要集中在300~3400Hz,波长介于1.13~0.1m之间,其尺寸都远大于手机外形,所以声音基本都会发生衍射,但是基于手机出声孔与人耳的配合不同,每个人握持手机的姿势不同,漏音的大小会有一些区别。如果手机听筒出声孔更靠近顶部,则与人耳耳朵耦合时,不会很严密,漏音会增大。另外,如果在通话过程中,手机与耳朵贴的更紧,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漏音。
通过第一发声单元10(比如听筒)和第二发声单元20(比如压电陶瓷)的发声,在不同的场景组合来实现防止漏音。听筒的前音腔可以只发出500hz以下的低频声(可自定义频段,可以通过参数控制)。压电陶瓷可以只发出500hz以上的中高频声(可自定义频段,可以通过参数控制)。泄露孔51处可以发出500hz以下的低频声音,和听筒的前音腔发出的声音相位是反向的。在使用过程中,检测到是否处于嘈杂环境,如果在嘈杂环境下(各种声音混在一起,听筒泄露成分和环境的嘈杂声混合一起不易听清),则在不泄露声音的前提下,可自动增大第一发声单元10(比如听筒)的发声音量,增强用户通话体验。如果在安静环境下(如果有声音泄露,很容易被附近其他人感知泄露的声音信息),可以加大第二发声单元20(比如压电陶瓷)的发声音量,减小第一发声单元10(比如听筒)的声音;从而更好的实现防漏音的目的。可以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周围环境的声音,进而控制加大或减小发声单元的音量。
人头反射的听筒前音腔的低频信号和泄露孔51泄露的低频信号相位刚好相反,可进行抵消,远处几乎听不到低频成分。第二发声单元20可以为压电陶瓷,推动显示屏发出500Hz以上的中高频信号。由于压电陶瓷贴合到显示屏,在防震结构63的作用下,中高频几乎不会出现泄露的情况。由于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两个发声单元的分频功能,以及加上后盖的泄露孔51的作用,可以让低频成分几乎通过相位进行相消除,中高频成分不会出现泄露,从而实现声音信息的防泄露,实现防漏音的目的。
如图18所示,①人耳拾取到的第二发声单元20(比如压电陶瓷)发出的中高频成分的声音(压电陶瓷贴到显示屏40上,在后背上的声音泄露非常小;②人耳拾取到的第一发声单元10(比如听筒)发出的低频成分的声音,综合①与②,用户自己耳朵可以听到全频段的声音,频段不会缺失;③是人脸对第一发声单元10(比如听筒)发出的低频的声音的反射/衍射声音;④是泄露孔51发出的声音(也是低频成分),和③处声音刚好相位相反;③和④声音相位刚好相反,③与④信号传到A处(其他人)声音相位抵消,A处几乎听不到低频的声音。另外,由于听筒发出的③只有低频成分的声音,A处即使听到声音,也是低频成分,无高频成分,频段缺失导致A处听不清楚具体的内容。①处的中高频声音成分,由于第二发声单元20(比如压电陶瓷)的布局位置以及加上防震泡棉的阻碍,衰减快;①处的中高频成分不能到达A,从而A处听到通话过程中泄露的中高频段的声音成分非常小。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实现防漏音的目的,在检测是否嘈杂环境下,对第一发声单元10或第二发声单元20可进行自定义的加减音量。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手持方式、贴近人头与否等)进行自定义发声单元发声情况。第一发声单元10与第二发声单元20可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态,更好的实现了通话防漏音,保证用户的信息更加安全。该种组合方案可以涵盖的场景多,对比传统的防漏音方案,更加的高效防声音泄露,防漏音效果更佳,用户可以自定义不同发声单元的发声频段,可以通过几套参数进行控制频段,根据嘈杂环境情况,可以对不同发声单元进行声音大小的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一频率的声音;
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用于发出第二频率的声音,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可调节;
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发声单元;
显示屏与后盖,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一侧,所述后盖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靠近所述后盖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内部腔体,且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前音腔连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后音腔连通;
所述框体上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连通的出声孔,所述后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音通道连通的泄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头,所述框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所述后盖上设有装饰圈,所述泄露孔设置于所述装饰圈上,所述摄像头对应于所述装饰圈设置,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后音腔与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包括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泄露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头与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后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包括所述间隙,所述后音腔与所述泄露孔通过所述间隙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中且覆盖所述出声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震结构,所述防震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后盖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防震结构设置于所述主板与所述后盖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防震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盖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12.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的步骤包括:
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大于第一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
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小于第二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的步骤包括:
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和/或
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二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
15.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外部环境的声音、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大于第一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外部环境的声音小于第二音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和/或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减小;和/或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与人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于第二位置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增大。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75480.1A 2022-04-29 2022-04-29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4866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480.1A CN114866639A (zh) 2022-04-29 2022-04-29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PCT/CN2023/090056 WO2023207841A1 (zh) 2022-04-29 2023-04-23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480.1A CN114866639A (zh) 2022-04-29 2022-04-29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639A true CN114866639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3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5480.1A Pending CN114866639A (zh) 2022-04-29 2022-04-29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6639A (zh)
WO (1) WO202320784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841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119092A (zh) * 2023-02-22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93452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9092B (zh) * 2023-02-22 2024-06-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1011077A1 (en) * 1990-01-19 1991-07-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ound reproducing device
JP2001245384A (ja) * 2000-02-28 2001-09-07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ast Corp ハイブリッド型受聴装置
JP2008060803A (ja) * 2006-08-30 2008-03-13 Nec Corp 音声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音声出力制御方法
JP2008197381A (ja) * 2007-02-13 2008-08-28 Nec Corp スピーカ制御装置、ロボット、スピーカ制御方法、およびスピーカ制御プログラム
TWM392512U (en) * 2010-01-26 2010-11-11 Jian-Sheng Wang Hearing aids capable of self calibration
WO2013175780A1 (ja) * 2012-05-22 2013-11-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03973863A (zh) * 2014-05-30 2014-08-06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自动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6453945A (zh) * 2016-11-10 2017-02-22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外放音质自动调节系统
WO2019155650A1 (ja) * 2018-02-07 2019-08-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10557705A (zh) * 2019-08-26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913048A (zh) * 2019-11-29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031163A (zh) * 2019-11-29 2020-04-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63004A (zh) * 2020-07-29 2020-10-30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8339A (zh) * 2019-06-20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信号处理的方法和和装置
CN112311925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听筒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83655A (zh) * 2020-11-02 2021-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46975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抵消漏音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639A (zh) * 2022-04-29 2022-08-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1011077A1 (en) * 1990-01-19 1991-07-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ound reproducing device
JP2001245384A (ja) * 2000-02-28 2001-09-07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ast Corp ハイブリッド型受聴装置
JP2008060803A (ja) * 2006-08-30 2008-03-13 Nec Corp 音声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音声出力制御方法
JP2008197381A (ja) * 2007-02-13 2008-08-28 Nec Corp スピーカ制御装置、ロボット、スピーカ制御方法、およびスピーカ制御プログラム
TWM392512U (en) * 2010-01-26 2010-11-11 Jian-Sheng Wang Hearing aids capable of self calibration
WO2013175780A1 (ja) * 2012-05-22 2013-11-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03973863A (zh) * 2014-05-30 2014-08-06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自动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6453945A (zh) * 2016-11-10 2017-02-22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外放音质自动调节系统
WO2019155650A1 (ja) * 2018-02-07 2019-08-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12118339A (zh) * 2019-06-20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信号处理的方法和和装置
CN112311925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听筒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57705A (zh) * 2019-08-26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913048A (zh) * 2019-11-29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031163A (zh) * 2019-11-29 2020-04-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46975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抵消漏音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63004A (zh) * 2020-07-29 2020-10-30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83655A (zh) * 2020-11-02 2021-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其昌;: "敞开式音箱的音质与声学考虑", 电子技术, no. 08, 29 August 1982 (1982-08-29), pages 12 - 1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841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4093452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9092A (zh) * 2023-02-22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119092B (zh) * 2023-02-22 2024-06-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7841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2037B (zh) 移动电话
CN104247453B (zh) 移动电话
CN101361400B (zh) 移动终端和扬声器
CN114866639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089129A (zh) 使用听筒麦克风的个人声音设备的头上/头外检测
CN110572745B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US8718295B2 (en) Headset assembly with recording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on
CN212324354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JPWO2007058281A1 (ja) 送受話装置
CN112261202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WO2024032384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3088164A1 (zh) 电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RU2351095C2 (ru) Коллектор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тереоотображ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портативном электрон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EP1145531B1 (en) Apparatus for hands-free operation with two sound reproduction transducers
CN111652100A (zh)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EP3518554B1 (en) External speaker assembly and audio device
KR20180001396U (ko) 통신 기능이 구비된 지능형 헬멧
US7280666B2 (en) Moveable device component with acoustic porting
CN115696122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JP4816338B2 (ja) 音声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音声出力制御方法
WO2020063415A1 (zh) 发声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1231088A (ja) 音声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CN112565495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474434B1 (ko) 휴대 단말기
CN112398985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