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8475B -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8475B
CN101498475B CN2008101114269A CN200810111426A CN101498475B CN 101498475 B CN101498475 B CN 101498475B CN 2008101114269 A CN2008101114269 A CN 2008101114269A CN 200810111426 A CN200810111426 A CN 200810111426A CN 101498475 B CN101498475 B CN 101498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conditioner
scan module
numerical data
predetermined an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14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8475A (zh
Inventor
朴熙雄
朴来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112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0194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112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90085369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98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8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4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01J5/0025Living bod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传感器扫描模块,其检测从规定区域入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数字数据判断人体的检测与否,并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和上述数字数据以及设定变量来推定人体的检测位置,而进行控制以使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改变到上述检测位置;排出驱动部,其调节上述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

Description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来掌握居住者的位置,并使已调和空气容易排出的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机是将室内的空气根据用途和目的维持在最佳状态的家用电器。例如,在夏天将室内调节成清凉的冷房状态,在冬天将室内调节成温暖的暖房状态,另外,调节室内的湿度,将室内空气调节成舒适的清润状态。随着如空调机这样的生活便利产品的逐渐推广和使用,消费者要求能源的高使用效率和便于提高性能和使用的产品。
这种空调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室内机与室外机分离的分离型空调机;室内机与室外机组合成一个装置的一体型空调机;安装于墙壁上的挂式空调机及画框式空调机;竖立于客厅的细长型空调机;以能够驱动一个室内机的容量构成且适合用于如家庭那样的较小空间的单机型空调机;适合用于公司或饭店的以较大容量构成的大中型空调机;以足够驱动多台室内机的容量构成的多联型空调机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来掌握居住者的位置,并已调和空气容易排出的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传感器扫描模块,其检测从规定区域入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数字数据判断人体的检测与否,并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和上述数字数据以及设定变量来推定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而进行控制以使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改变到上述检测位置;排出驱动部,其调节上述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扫描模块,检测从规定区域入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的步骤;基于上述数字数据,判断人体的检测与否的步骤;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并基于上述数字数据以及设定变量,推定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而进行控制以使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改变到上述检测位置的步骤;调节上述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的步骤。
本发明将通过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照以下的附图而变得更加清楚,而后述的实施例及附图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运转停止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运转中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空调机的传感器扫描模块的结合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传感器扫描模块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实施例可以由多个,下面对最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运转停止时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运转中时的立体图。
参照图1以及图2,本空调机,在本体2上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4、6和排出已调和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8、10,该已调和的空气是指通过空气吸入口4、6吸入的空气,在本体2的内部被加热、冷却或者净化等之后的空气。
本体2可适用于立式空调机、挂式空调机或吊顶式空调机等任一种情况,下面为了方便起见,以立式空调机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本体2在下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4、6,在上部形成有空气排出口8、10,并且具有通过空气吸入口4、6吸入空气,并在其内部进行调和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8、10排出空气的流路。
本体2包括底座12、机壳20、下部以及上部面板(未图示)。
底座12形成本体2的底面部外观,并支撑机壳20和上述下部面板等。
机壳20形成本体2的后方部外观,并被设置成位于底座12的后方部上侧。
上述下部面板由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4的左侧下部面板(未图示)、和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6的右侧下部面板(未图示)构成。
上述左侧下部面板被设置成配置于机壳20的下部前方位置即底座12的前方部左侧之上,左侧空气吸入口4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或者沿左侧前方方向开口形成。
上述右侧下部面板被设置成配置于机壳20的下部前方位置即底座12的前方部右侧之上,右侧空气吸入口8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或者沿右侧前方方向开口形成。
上述上部面板配置在机壳20的前方上部,并在左侧排出部(未图示)中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或者沿左侧前方方向开口形成左侧空气排出口8。
在此,上述左侧排出部向本体2的内侧方向凹陷形成,以便在左侧叶片22关闭时,能够插入并存放在左侧叶片22上突出具备的左侧风向调节部24。
而且,上述上部面板形成有右侧排出部(未图示),在上述右侧排出部上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或者沿右侧前方方向开口形成右侧空气排出口10。
在此,上述右侧排出部向本体2的内侧方向凹陷形成,以便在右侧叶片26关闭时,能够插入并存放在右侧叶片26上突出具备的右侧风向调节部28。
而且,前面面板30以左、右中的一侧为中心可旋转地连接于本体2的前方。
前面面板30形成空调机的前面侧外观,并固定安装在底座12以及上述左侧下部面板和上述右侧下部面板和上述上部面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当然也可以可向左、右中的一侧旋转地连接在底座12以及上述左侧下部面板和上述右侧下部面板和上述上部面板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开闭上述左侧下部面板和上述右侧下部面板之间的空间。
而且,在本体2的内部具有:鼓风机(未图示),其产生送风力,以便将室内空气吸入到本体2的内部之后,向本体2的外部排出;热交换器(未图示),其将上述鼓风机送出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另一方面,在本体2上设有叶片22、26,该叶片22、26开闭空气吸入口4、6和空气排出口8、10中的至少一个并引导空气。
以下,叶片22、26同时一起开闭空气吸入口4、6和空气排出口8、10,并且引导吸入空气和排出空气两者,整体上沿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
在本体2上形成有具有空气排出口42的排出口单元40,并具有排出口单元40在本体2的内侧上部上升到本体2之上,从本体2上部下降到本体2的内侧的排出部结构。
在此,本体2具有其上面整体沿上下方向敞开的开口面,或者在其上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开口部,排出口单元40通过本体2的开口面或者开口部被升降驱动。
在本体2的排出口单元40的上部安装有传感器扫描模块50,而检测在空调机运转中由使用者的人体发散出的红外线波长。
在此,传感器扫描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未图示)。
本实施例中,对于传感器扫描模块50形成在排出口单元40的上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传感器扫描模块50也可以形成在空气排出口42的一侧的任一部分上,还可以形成在本体2的其他部分中。
图3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侧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空调机的传感器扫描模块的结合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传感器扫描模块的结构的分解图。
参照图3,本发明的空调机在本体2的排出口单元40的上端部上设有传感器扫描模块50。
在此,传感器扫描模块50以规定角度A朝向地面的方式略微倾斜地被设置。
即,传感器扫描模块50形成在离地面规定高度H上,并以规定角度A朝向地面,从而旋转而检测出位于规定区域X1~X2中的居住者的位置,并输出检测信号。
在此,优选的是传感器扫描模块50的旋转角度要小于180°。
参照图4以及图5,传感器扫描模块50包括:基板52;设置在基板52上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设置在基板52上且具有空间S的壳体56,该空间S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来决定从居住者放射出的红外线的量;旋转机构58,其旋转壳体56,而使上述红外线入射到规定区域X1~X2中。
在此,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与通过上述红外线的滤光器(未图示)结合,而检测出上述红外线。
另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包括只隔开焦点距离的透镜(未图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通过从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中放射出与该物质的温度相应的电磁波,而检测出比可视光波长更长的且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
即,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在内部设置电极,用电压检测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电荷,从而能够掌握温度变化。
另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检测6μm至16μm波长的红外线。
在此,在基板52上设置有:增幅上述红外线的检测信号并进行输出的增幅电路部(未图示);将上述被增幅的上述检测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变换部(未图示)。
壳体56优选为具备旋转轴57,并且使旋转轴57旋转的马达。
在此,壳体56包括:与旋转机构58相连接且开口形成空间S的外部壳体56a;设置在外部壳体56a上且设有透镜54,并以上述透镜和基板52相隔开的方式与基板52相结合的透镜罩56b。
在此,空间S优选形成为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越远大小越大。即,空间S根据壳体56的末端部的开口大小的不同而使规定区域X1~X2的大小变得不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4所能检测到的居住者位置的范围也变得不同。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6,本空调机包括:传感器扫描模块50,其以规定角度A倾斜的状态在规定X1~X2区域内旋转,而检测出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后输出;风向调节部62,其调节从空气排出口8、10、42排出的已调和空气的风向;排出驱动部(未图示),其包括调节鼓风机(未图示)的风速的风速调节部64;控制部66,其从传感器扫描模块50接收上述数字数据,判断上述人体的检测与否,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并进行控制以改变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
在此,传感器扫描模块50在规定高度H上以规定角度A倾斜,当上述人体位于规定区域X1~X2中时,检测出上述红外线,而将其转换成上述数字数据之后传输给控制部66。
传感器扫描模块50包括:检测通过滤光器的上述红外线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未图示);增幅与上述红外线有关的信号的增幅电路部(未图示);输出将上述增幅的红外线抽样化的上述数字数据的转换部(未图示)。
即,对规定区域X1~X2而言,由于以规定角度A倾斜,所以到达地面上的部分比刚从壳体56出来时的部分还要宽。
当上述人体中身体的至少某一个部位位于以规定角度A入射的区域之内时,传感器扫描模块50输出上述数字数据,并输出根据与上述人体之间的分隔距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电压的上述数字数据。
控制部66根据上述数字数据判断位于规定区域X1~X2内的上述人体的检测与否,并利用作为设定变量的传感器扫描模块50的规定角度A、规定高度H以及与上述数字数据有关的电压中的至少一个,来算出离上述人体的分隔距离。
控制部66算出上述分隔距离之后,根据上述人体和本体2之间的距离的不同,控制风向调节部62以及风速调节部64中的至少一个。
即,在与上述人体的分隔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控制部60调节风向调节部62,以使上述已调和的空气向上述人体的位置方向排出,并控制风速调节部64,以降低上述鼓风机的风速。
另外,在与上述人体的分隔距离远的情况下,控制部60调节风向调节部62,以使上述已调和的空气向上述居住者的位置方向排出,并控制风速调节部64,以提高上述鼓风机的风速。
而且,若未接收到上述数字数据,则控制部66进行控制以维持当前的风向以及风速,或者停止上述鼓风机的运转。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7,传感器扫描模块50以规定的角度A倾斜的状态在规定区域X1~X2内旋转,而检测出红外线,并转换成数字数据之后进行输出(S100)。
即,控制部66控制传感器扫描模块50,以使其以规定时间间隔或者实时地进行旋转,而检测出从上述人体放射出的红外线。
在此,传感器扫描模块50在规定区域X1~X2内从左侧到右侧旋转,或者从右侧到左侧旋转,从而检测出上述人体。
此时,传感器扫描模块50输出根据上述居住者的位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电压的上述数字数据。
另外,关于规定区域X1~X2,可以根据规定角度A以及设置传感器扫描模块50的规定高度H而设置成不同的区域。
控制部66判断是否从传感器扫描模块50接收到与上述人体的检测与否有关的上述数字数据(S102)。
即,控制部66根据从传感器扫描模块50传输的上述检测信号的传输与否,来判断上述人体的检测与否。
在此,控制部66可以通过上述数字数据的电压以及电压变化量来掌握是否检测出上述人体。
若检测出上述人体,则控制部66推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S104)。
即,控制部66通过规定区域X1~X2、规定角度A以及规定高度H中的至少一个,来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
此时,控制部66可以以本体2为基准点推算出上述人体的位置方向,并根据上述人体的位置方向以及上述分隔距离,来调节风速以及风向(S106)。
即,在与上述人体之间的分隔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控制部66控制风速调节部64,以使其降低风速,并控制风向调节部62,以使上述已调和空气向上述人体的位置方向排出;在与上述人体之间的分隔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控制部66控制风速调节部64,以使其提高风速,并控制风向调节部62,以使上述已调和空气向上述人体的位置方向排出。
图8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的侧视图。
参照图8,在本空调机的本体2的上端部上设有: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其以第一规定角度A1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从第一规定区域X1入射的第一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一数字数据;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0,其以第二规定角度A2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从第二规定区域X2入射的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二数字数据。
即,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模块50、60设置在离地面第一、第二规定高度H1、H2的位置上,并以第一、第二规定角度A1、A2朝向地面,而检测出位于第一、第二规定区域X1、X2内的人体放射出的第一、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一、第二数字数据而输出。
在此,优选的是第一、第二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的旋转角度小于180°。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9,本空调机包括: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其以第一规定角度A1倾斜的状态在第一规定区域X1内旋转,而检测出第一红外线,并输出第一数字数据;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0,其以第二规定角度A2倾斜的状态在第二规定区域X2内旋转,而检测出第二红外线,并输出第二数字数据;风向调节部72,其调节从空气排出口8、10、4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排出驱动部(未图示),其包括调节鼓风机(未图示)的风速的风速调节部74;控制部76,其当接收到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时,推算出人体的检测位置,并进行控制以改变已调和空气的风量以及风速。
在此,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在第一规定高度H1上以第一规定角度A1倾斜,而上述人体位于第一规定区域X1内时,检测出上述第一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上述第一数字数据传输到控制部76。
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0在第二规定高度H2上以第二规定角度A2倾斜,而上述人体位于第二规定区域X2内时,检测出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上述第二数字数据传输到控制部76。
在此,虽然表示了第一、第二规定高度H1、H2为相同高度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设置成不同的高度。另外,第一、第二规定高度H1、H2是以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而表示为前提。
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的旋转方向可以相互不同,或者相同,以小于180°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
此时,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分别包括:检测通过滤光器的上述第一、第二红外线的第一、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0a、60a;将上述第一、第二红外线增幅并抽样化的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传输到控制部76的电路部50b、60b。
在此,控制部76根据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推算出与上述人体之间的分隔距离。
即,控制部76利用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的电压、以及作为设定变量的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的第一、第二规定角度A1、A2及第一、第二规定高度H1、H2中的至少一个,推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
例如,控制部76当接收到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上述第一数字数据时,通过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中的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的第一规定角度A1、第一规定高度H1以及上述第一数字数据的电压,推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
控制部76若同时收到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则利用第一、第二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的第一、第二规定角度A1、A2以及第一、第二规定高度H1、H2以及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的电压,推算出上述人体的位置以及分隔距离,并判断为上述人体重叠在第一、第二规定区域X1、X2之间。
在此,控制部76若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则控制风向调节部72以及风速调节部74,而调节排出的上述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
第一、第二规定区域X1、X2可以不相互重叠,而随着第一、第二规定角度A1、A2变化。
即,若与上述人体之间的分隔距离减小,则控制部76控制风速调节部74,以使上述鼓风机的风速下降;若与上述人体之间的分隔距离变大,则控制部76控制风速调节部74,以使上述鼓风机的风速升高。
而且,若未接收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则控制部66进行控制以维持当前的风向以及风速,或者停止上述鼓风机的运转。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0,本空调机中,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得到电源的供给,并以第一、第二规定角度A1、A2在第一、第二规定区域X1、X2内旋转,而检测第一、第二红外线(S100)。
即,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分别在第一、第二区域X1、X2内旋转,而检测上述人体放射出的第一、第二红外线,若检测到了上述第一、第二红外线,则将其转换成第一、第二数字数据并输出。
控制部76根据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上述人体的检测与否(S102)。
即,控制部76比较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电压与设定值,从而判断上述人体的检测与否。
若检测出了上述人体,则控制部76通过输出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与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有关的第一、第二规定角度A1、A2,第一、第二规定高度H1、H2,第一、第二规定区域X1、X2,以及与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电压中的一个,推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S104)。
控制部76根据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控制风向调节部72以及风速调节部74,以改变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S106)。
图11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立体图。
参照图11,本空调机在本体2的上端部上以规定高度H设有固定以及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50、60。
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0包括: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其以第一规定角度A1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出从第一规定区域X1入射的第一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一数字数据;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4,其以第二规定角度A2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出从第二规定区域X2入射的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二数字数据。
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以第三规定角度A0倾斜的状态被固定,而检测出从第三规定区域X0入射的第三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三数字数据。
在此,虽然对于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位于中央并第三规定区域X0设定在本体2的中央部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仅限于此。
另外,若上述人体位于第三规定区域X0,则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输出上述第三数字数据。
在此,优选的是第一、第二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的旋转角度小于180°。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12,本空调机包括: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0,其包括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和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4,该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以第一规定角度A1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从第一规定区域X1入射的第一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一数字数据,该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4以第二规定角度A2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从第二规定区域X2入射的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二数字数据;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其以第三规定角度A0倾斜的状态被固定,而检测从第三规定区域X0入射的第三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三数字数据;风向调节部72,其调节从空气排出口8、10、4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排出驱动部(未图示),其包括调节鼓风机(未图示)风速的风速调节部74;控制部76,其使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旋转并固定,且使传感器扫描模块50动作,从而接收关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红外线的第一、第二、第三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判断人体的检测与否,并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而控制风向调节部72以及风速调节部74。
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0以规定的高度设置在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的左侧以及右侧上,检测第一、第二规定区域X1、X2中的第一、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一、第二数字数据。
在此,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以第一、第二规定角度A1、A2倾斜,而在地面上具有不同的旋转半径,并以小于180°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
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和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分别包括:检测通过滤光器的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红外线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0a、62a、64a;增幅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红外线之后转换成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数字数据的电路部50b、62b、64b。
控制部76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数字数据推算出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
本第三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具有重复的部分,因此省略关于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的说明。
下面,对第三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3,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得到电源的供给,并以第三规定角度A0在第三固定区域X0内检测第三红外线的入射与否(S100)。
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50当放射上述第三红外线的人体进入到第三规定区域X0内时,将第三数字数据输出至控制部76,控制部76根据上述第三数字数据的传送与否,来判断是否检测出上述人体的热源(S102)。
控制部76若接收到上述第三数字数据,则判断为上述人体的热源进入了第三规定区域X0内,并使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动作(S104)。
即,控制部76若接收到上述第三数字数据,则判断为上述人体进入了第三规定区域X0内,并为了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而控制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在第一、第二规定区域X1、X2内旋转并进行检测。
控制部76判断是否从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中的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接收了上述第一数字数据(S106),若没有从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接收上述第一数字数据,则判断是否从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4接收了上述第二数字数据(S108)。
即,控制部76判断是否从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62、64中至少一个接收了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控制部76从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中确认上述人体,并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数字数据的各个电压和规定高度H,以及第一、第二、第三规定角度A1、A2、A0即设定变量,来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S110)。
控制部76当算出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时,改变上述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S112)。
即,若上述人体与本体2之间的分隔距离减小,则控制部76控制风速调节部74,以降低风速;若上述人体与本体2之间的分隔距离变大,则控制部76控制风速调节部74,以提高风速。
另外,控制部76根据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来控制风向调节部72,以便上述已调和空气向对应于上述检测位置的方向排出。
本发明的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如下的优点,即,以实时地或以规定时间间隔算出居住者即人体的检测位置以及分隔距离,而调节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变化,对应于人体检测位置排出已调和空气,从而给居住者提供舒适环境。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而应解释为具有本技术领域通常知识的人员,只要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形,而这种变形实施例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范畴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扫描模块,其检测从规定区域入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
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数字数据判断人体的检测与否,并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和上述数字数据以及设定变量来推定人体的检测位置,而进行控制以使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改变到上述检测位置;
排出驱动部,其调节上述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扫描模块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固定或者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通过上述数字数据以及包含在上述设定变量中的上述规定角度、上述传感器扫描模块的高度中的至少一个,来推定上述检测位置,并算出上述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而控制上述排出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区域包括第一、第二规定区域,
上述传感器扫描模块包括: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其以第一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旋转,检测从上述第一规定区域入射的第一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一数字数据;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其以第二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旋转,检测上述第二规定区域入射的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二数字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利用上述第一、第二数字数据以及包含在上述设定变量中的第一、第二规定角度以及上述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模块的高度中的至少一个,来推定上述检测位置,并算出上述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而控制上述排出驱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第二规定角度为不同的角度,上述第一、第二规定区域为相互不重叠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扫描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分别以不同的规定角度旋转及固定的传感器扫描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区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规定区域,
上述传感器扫描模块包括:第一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其以第一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从第一规定区域入射的第一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一数字数据;第二旋转传感器扫描模块,其以第二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从第二规定区域入射的第二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二数字数据;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其以第三规定角度倾斜的状态旋转,而检测从第三规定区域入射的第三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第三数字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规定角度比上述第一规定角度大且比上述第二规定角度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规定区域与上述第一、第二规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利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数字数据以及包含在上述规定变量中的上述第一、第二、第三规定角度以及上述第一、第二旋转传感器模块的高度、上述固定传感器扫描模块的高度中的至少一个,来推定上述检测位置,算出上述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控制上述排出驱动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通过上述数字数据的电压以及电压变化量,来判断上述人体的检测与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当推定出上述检测位置时,根据上述检测位置来改变上述已调和空气的风速以及风向。
14.一种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上述传感器扫描模块,检测从规定区域入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的步骤;
基于上述数字数据,判断人体的检测与否的步骤;
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并基于上述数字数据以及设定变量,推定上述人体的检测位置,并进行控制以使已调和的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改变到上述检测位置的步骤;
调节上述已调和空气的风向以及风速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扫描模块,以规定角度旋转或固定,或者以第一、第二规定角度旋转,或者以第一、第二规定角度旋转并以第三规定角度固定。
CN2008101114269A 2008-02-01 2008-06-12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8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0688A KR20090084478A (ko) 2008-02-01 2008-02-01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080010688 2008-02-01
KR10-2008-0010688 2008-02-01
KR1020080011218 2008-02-04
KR1020080011219A KR101501947B1 (ko) 2008-02-04 2008-02-04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080011219 2008-02-04
KR10-2008-0011219 2008-02-04
KR1020080011218A KR20090085369A (ko) 2008-02-04 2008-02-04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08-0011218 2008-0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8475A CN101498475A (zh) 2009-08-05
CN101498475B true CN101498475B (zh) 2011-01-12

Family

ID=4094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142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8475B (zh) 2008-02-01 2008-06-12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90084478A (zh)
CN (1) CN1014984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9688B (zh) * 2013-07-10 2017-02-15 海尔集团公司 人体探测方法、背景温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03900204A (zh) * 2014-03-25 2014-07-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空调的方法和空调
CN104033998A (zh) * 2014-05-27 2014-09-1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系统
CN104390322B (zh) * 2014-11-24 2017-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网使用寿命的自动判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97112B (zh) * 2015-03-04 2018-03-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091233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6091289B (zh) * 2016-06-30 2018-10-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送风方法及装置
CN107490152B (zh) * 2017-09-11 2020-06-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8800491B (zh) * 2018-08-20 2020-05-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39494B (zh) 2018-09-06 2020-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获得空调位置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195980B (zh) * 2018-12-11 2022-1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以及控制方法
CN109654703B (zh) * 2018-12-29 2021-01-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直吹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0594978A (zh) * 2019-09-29 2019-12-20 天津健智者行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84478A (ko) 2009-08-05
CN101498475A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8475B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93246B (zh) 空调机及其动作方法
US9103555B2 (en) Multiple zon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N101509681B (zh) 空调机
CN105972700B (zh) 空调器及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US20040159713A1 (en) Thermostat controlled vent system
TW342439B (en) Discharge current control apparatus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255307A (zh) 空调
CN106524439A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联动装置
CN203771556U (zh) 室内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1769574A (zh) 空调系统
CN108151150A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A2237541A1 (en) Automatic control of air delivery in forced air furnaces
CN111780323A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及室内空调器
WO200404449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0861608U (zh) 一种风口组件及包含其的空调
CN206145929U (zh) 一种顶出风立式空调器
KR20090113630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595011A (zh) 一种送风区域调节方法、风口组件及空调
CN101493247A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35672U (zh) 电暖器
CN209459077U (zh) 横摆叶及具有该横摆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944441A (zh)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取暖器
KR101501947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6145805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