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3772A - 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3772A
CN101493772A CNA2008101663478A CN200810166347A CN101493772A CN 101493772 A CN101493772 A CN 101493772A CN A2008101663478 A CNA2008101663478 A CN A2008101663478A CN 200810166347 A CN200810166347 A CN 200810166347A CN 101493772 A CN101493772 A CN 101493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package
under
situation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63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3772B (zh
Inventor
广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3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3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3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37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06F21/572Secure firmware programming, e.g. of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BI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 Memory System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Of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在检测到预先指定的存储装置以外的存储装置的情况下,不起动。主存储器(2)和硬盘(9)具备预先确定的序列号(21、91)。闪存(5)将主存储器(2)和硬盘(9)与其序列号(21、91)一起登记。BIOS(60)从主存储器(2)和硬盘(9)读出序列号(21、91),在所读出的序列号(21、91)未登记在闪存(5)上的情况下,将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仅将预先指定的存储装置、例如存储器模块和硬盘设为可使用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的通用性非常高,可以在其上安装各种周边设备。作为使用个人计算机方面来说重要的周边设备,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等的存储装置。作为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器模块(半导体存储装置)、硬盘。
另外,对于构成本地计算机的部品,提出了使用序列号来进行自检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还提出了不能起动非法安装在信息处理装置上的软件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而且,还提出了使用了个人计算机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诊断系统技术(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13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44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73808号公报
存储器模块包括各种规格和式样(下面称为式样)。作为主要的式样,可以举出整个模块的存储容量、存储器元件的密度、传送速度等。硬盘也同样包括各种式样。作为主要的式样,可以举出连接接口、整个的存储容量等。这些式样根据其制造商而有所不同。
由于式样不同,所以即使将存储器模块安装到扩展槽上,计算机有时也不能识别出整个存储器容量。或者,即使能够将存储器模块装配到扩展槽上,仍存在工作不稳定的个人计算机和存储器模块的组合。对于硬盘,也会发生相同情况。
因此,个人计算机的制造商或管理员希望该个人计算机中仅使用正确工作的存储器模块和硬盘,即与该个人计算机对应的部件(对应品)。并且,制造商等希望不能使用未能识别出整个存储器容量的存储器模块和硬盘,即不与该个人计算机对应的部件(未对应品)。然而,另一方面,个人计算机的用户有时希望在自己负责的情况下使用未对应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在检测到预先指定的存储装置以外的存储装置时,不起动该信息处理装置。
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存储装置、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以及检查单元。存储装置具备预先确定的识别信息。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将所述存储装置与其识别信息一起登记。检查单元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该识别信息,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
优选在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登记单元,该登记单元将所述存储装置与其识别信息一起登记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
优选在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所述检查单元输出错误消息,受理是否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的指示输入。
优选在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诊断单元,该诊断单元在被所述检查单元所起动时,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诊断。所述检查单元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起动所述诊断单元。
优选在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所述诊断单元在将所述存储装置的工作频率设为最低工作频率的状态下,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诊断。
根据该信息处理装置,对从存储装置调用的识别信息和预先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在未登记有该调用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中登记正确工作的存储装置、即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的识别信息。由此,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有可能不正确工作的存储装置、即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装配在扩展槽中的情况下,能够将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该情况下,在将存储装置(存储器模块、硬盘)装配到扩展槽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信息处理装置不能识别出整个存储器容量的情况、该装配导致信息处理装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并且,信息处理装置的制造商等能够仅将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设为可使用。
并且,根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设置将存储装置与其识别信息一起登记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登记单元。例如,即使是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用户也可以有意地将该识别信息预先登记。由此,能够将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装配到扩展槽中来使用。即,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可以在自己负责的情况下使用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
而且,根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在所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输出错误消息之后,受理是否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的指示输入。由此,即使在应将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用户的指示输入,使用该信息处理装置。因此,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可以在自己负责的情况下使用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
此外,根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在所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起动诊断单元。由此,在连接有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的情况下,将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之前,对该存储装置进行诊断,若诊断结果正常,则能够使用该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根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在所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存储装置的工作频率设为最低的工作频率,在此状态下,对存储装置进行诊断。由此,在连接有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的情况下,将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之前,在最有富裕的工作条件下,即该存储装置正确工作的可能性最高的条件下,对存储装置进行诊断,若诊断结果正常,则能够使用该信息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中的登记处理流程。
图4是示出登记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登记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中的验证处理流程。
图7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中的验证处理流程。
图8是示出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CPU;2主存储器;5闪存;6ROM;8磁盘控制器;9硬盘;10扩展槽;11总线;21、91序列号;51登记表;60 BIOS(Basic 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61 POST(Power on SelfTest:上电自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即个人计算机的一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的说明图。
个人计算机具备CPU1、主存储器2、显示控制器3、输入输出控制器4、闪存5、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6、视频RAM(Video/Text RAM)7、磁盘控制器8。它们之间通过总线(内部总线)11连接。总线11上连接有扩展槽10。
个人计算机中作为输入输出装置,具备显示器31、键盘41、硬盘9。显示器31与显示控制器3相连,受其控制。显示器31按照BIOS 60经由显示控制器3传递的指示,显示错误消息(后述)。键盘41与输入输出控制器4相连,受其控制。键盘41将由用户输入的指示输入(后述)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4输入到BIOS 60中。硬盘9与磁盘控制器8相连,受其控制。硬盘9按照经由磁盘控制器8传递的BIOS 60或CPU 1的指示,写入或读出数据(或程序)。
ROM 6具备BIOS60。BIOS 60在该个人计算机接通电源(未图示)时,相应地起动,执行预先确定的处理。如图2(A)所示,BIOS 60具备POST61。
POST 61是在该个人计算机接通电源后对该个人计算机进行自诊断的自诊断处理部,在接通电源,起动BIOS 60时,存在预先确定的指示输入的情况下,在起动BIOS 60之前执行。此时,不是起动整个BIOS 60,而仅起动POST 61来执行。POST 61具备登记处理部611、检查处理部612以及诊断处理部613。对此将在后面叙述。
主存储器2和硬盘9是成为POST 61的自诊断对象的存储装置(称为诊断对象的存储装置等)。作为诊断对象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是有可能存储程序的存储装置。主存储器2是由多个半导体存储装置、例如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构成的易失性存储装置。
扩展槽10上可以连接作为诊断对象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硬盘9采用与连接到总线11时相同的方式,经由磁盘控制器8,与扩展槽10连接。由此,除了预先设置在该个人计算机上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之外,例如用户还可以追加主存储器2和硬盘9。
相对于此,视频RAM 7是一种不是诊断对象存储装置的存储装置。这是由于,视频RAM 7是仅存储影像数据或文本数据,而不存储程序的存储装置。另外,也可以将视频RAM 7设为诊断对象存储装置。
如图2(B)所示,主存储器2由多个存储区域(存储器模块)MM 0~MM N构成。例如,多个存储器模块MM 0~MM N分别由物理上独立的多个(4、8、16、...个)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DRAM)构成。多个存储器模块MM 0~MM N分别具备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串行存在检测)22。SPD 22是用于对该存储器模块进行初始化的参数。SPD 22的预定位置上存储有序列号21。序列号21被预先确定,是该存储器模块(或半导体装置)固有的(即,唯一确定的)识别信息。
SPD 22存储在例如1个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中。因此,存储器模块或主存储器2基本上由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但其一部分包括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作为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可以使用例如小容量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如后所述,通过来自检查处理部612的预定的(第一)读出指令,读出SPD 22。
如图2(C)所示,硬盘9由多个存储区域(硬盘区域)HDD 0~HDDN构成。例如,多个硬盘区域HDD 0~HDD N分别由物理上独立的硬盘装置构成。另外,多个硬盘区域HDD 0~HDD N也可以分别由多个硬盘装置构成。多个硬盘区域HDD 0~HDD N分别在其前头具备预定的存储区域、例如报头92。报头92的预定位置存储有序列号91。序列号91被预先确定,是该硬盘固有的识别信息。如后所述,通过来自检查处理部612的预定的(第二)读出指令,读出序列号91。
闪存5是BIOS 60使用的存储器,具备登记表51。闪存5可以由其他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例如NVRAM构成。登记表51在该个人计算机用户使用之前预先制作。例如,登记表51在从制造商的工厂出货时制作。登记表51中将可以与该个人计算机连接的、作为诊断对象存储装置(即,主存储器2和硬盘9)与其序列号21、91等一起存储。
如图2(D)所示,登记表51中,针对多个存储器模块MM 0~MMN和硬盘区域HDD 0~HDD N(即,多个存储区域)的每个区域分别存储序列号21或91、诊断结果、所设定的工作频率、可工作的频率范围。存储区域(的名称)、序列号21或91、所设定的工作频率、可工作的频率范围在将该存储区域登记到登记表51中时,同时登记。诊断结果是在利用诊断处理部613进行了诊断的情况下进行登记。
登记表51中登记有产品出货时安装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它们是正规部件(对应品)。登记表51中还登记有产品出货后,由用户追加安装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通过连接到扩展槽10上来进行追加安装。追加安装的产品可以是正规部件或不是正规部件(通用品),是由该用户负责使用的部件(未对应品)。因此,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是诊断对象,并且是用户希望安装和使用的存储装置。
接通电源而正在起动BIOS 60时,若从键盘41(以及输入输出控制器4,以下相同)输入POST 61执行指示,则与此对应地起动并执行POST61。此时,该指示输入是指示登记处理部611起动的输入的情况下,POST61的登记处理部611起动。被起动的登记处理部611将诊断对象的存储装置(即,主存储器2和硬盘9)与其序列号一起登记到闪存5的登记表51中。
因此,产品出货时已安装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多个存储区域)由制造商利用POST 61的登记处理部611登记到登记表51中。并且,产品出货后追加安装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由用户利用登记处理部611登记到登记表51中。
登记处理部611将用于登记主存储器2和硬盘9的登记画面(经由显示控制器3,以下相同)显示到显示器31上。看到该画面的用户从键盘41向该登记画面输入序列号等。与此对应地,登记处理部611将希望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与其序列号一起登记到登记表51中。
接通电源而正在起动BIOS 60时,若输入POST 61执行指示,则与此对应地起动并执行POST 61。此时,该指示输入是指示检查处理部612起动的输入的情况下,POST 61的检查处理部612起动。被起动的检查处理部612对连接在该个人计算机上的存储装置执行检查。即,对全部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执行检查。此时,检查处理部612使用闪存5的登记表51。根据该检查结果,检查处理部612根据需要调用诊断处理部613。被调用的诊断处理部613对连接在该个人计算机上的全部主存储器2和硬盘9执行诊断。
检查处理部612根据预定的第一和第二读出指令,从主存储器2和硬盘9读出其序列号。如上所述,该读出在该个人计算机执行POST 61中进行。检查处理部612对读出的序列号(器件序列号)和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序列号(登记序列号)进行比较。该比较针对连接在该个人计算机上的全部主存储器2和硬盘9进行。根据该比较结果,在器件序列号未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将该个人计算机设为不可使用状态。
首先,在器件序列号与登记序列号一致的情况下,即,器件序列号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情况下,该主存储器2和硬盘9是正规部件或用户想使用的部件(对应品)。该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反控制BIOS 60。由此,执行BIOS 60,该个人计算机起动。此时,检查处理部612不被诊断处理部613所调用。这属于正常(通常的)起动。
另一方面,在器件序列号与登记序列号不一致的情况下,即,器件序列号未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情况下,该主存储器2或硬盘9不是正规部件或不是用户想要使用的部件(未对应品)。该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将错误消息输出(显示)到显示器31上,基本上不起动该个人计算机(即,不起动BIOS 60)。
实际上,检查处理部612具备在显示错误消息后(或同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停止该个人计算机起动的多个单元。
即,检查处理部612在器件序列号未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情况下,从键盘41受理是否将该主存储器2或硬盘9设为不可使用状态的指示输入。因此,检查处理部612将用于受理该指示输入的受理画面显示到显示器31上。看到该画面的用户从键盘41向该受理画面输入该指示。对应于此,检查处理部612决定是否将该主存储器2或硬盘9设为不可使用状态。
并且,检查处理部612在器件序列号未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情况下,起动诊断处理部613。诊断处理部613被检查处理部612起动的情况下,对该主存储器2进行诊断。另外,还可以受理用户进行的是否执行该诊断的指示输入。
并且,检查处理部612在器件序列号未登记在登记表51的情况下,将该主存储器2的工作频率设为最低工作频率,在此状态下,使诊断处理部613对该主存储器2进行诊断。另外,也可以受理由用户进行的是否在该最低工作频率下执行诊断的指示输入。
进行以上的利用诊断处理部613进行的诊断之后,检查处理部612将诊断处理部613的诊断结果输出(显示)到显示器31上,然后,受理是否使用器件序列号未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该主存储器2的指示输入。为此,检查处理部612将用于受理该指示输入的受理画面显示到显示器31上。看到该画面的用户从键盘41向该受理画面输入该指示。对应于此,检查处理部612决定是否将该主存储器2或硬盘9设为不可使用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中的登记处理流程。图4和图5示出登记处理中的画面(登记处理画面)的一例。
个人计算机接通电源时(步骤S11),与此对应地起动BIOS 60。通过在该状态下按压预先设定的键,像众所周知的那样显示BIOS设置菜单(setup menu)。若在该菜单中选择登记用密码输入画面,则与此对应地BIOS 60向显示控制器3发出指示,从而如图4所示,将该画面显示到显示器31上。若向登记用密码输入画面输入登记用密码,则与此对应地BIOS 60的登记处理部611起动。
登记用密码在该个人计算机出货时使用标准设定值(默认值)。使用该登记用密码,将该出货时连接在该个人计算机上的主存储器2和硬盘9登记到登记表51中。标准设定值记载在使用说明书中。登记用密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例如,该个人计算机的管理员变更登记用密码,从而禁止终端用户随意登记存储器模块或硬盘。
在被起动的BIOS 60中,如图5所示,登记处理部611将器件登记画面显示到显示器31上(步骤S12)。用户从该登记画面选择菜单项目(即,“登记值”或“器件值”)时(步骤S13),与此对应地,检查处理部612调查使用登记值或器件值的哪一个(步骤S14)。
图5示出选择了“登记值”的状态。图5中没有图示菜单项目“器件值”或选择了该“器件值”的状态。“登记值”是指从键盘41输入的序列号。在选择了“登记值”的情况下,作为登记到登记表51中的值,使用所输入的序列号。由此,能够将用户希望的未对应品(通用品)连接到该个人计算机上。“器件值”是指主存储器2和硬盘9具有的序列号(固有序列号)。在选择了“器件值”的情况下,作为登记到登记表51中的值,使用固有序列号。由此,能够防止用户随意增设或更换主存储器2或硬盘9。
图5中,对应品的序列号已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情况下,其状态为“已登记”。安装了未对应品的情况下,其状态为“未登记”。什么也没有安装的情况下,其状态为“未安装”。
另外,在登记值的指定中,可使用外卡(wild card)。例如,将登记值设定为“E00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E000000~E000FF”的序列号的主存储器2。
在步骤S14中使用登记值的情况下,登记处理部611向“登记值”的区段输入“4E5F6941”这样的登记值(步骤S15),与此对应地,在闪存5的登记表51的相应栏中,将该值作为“存储器槽1”的序列号保存(步骤S16)。存储器槽例如是连接在扩展槽10上的存储器模块。另外,在步骤S15和S16中,除了序列号以外,还输入并登记工作频率、频率范围。
在步骤S14中使用器件值的情况下,登记处理部611调查该存储装置是主存储器(存储器模块)2还是硬盘9(步骤S17)。该存储装置是主存储器2的情况下,登记处理部611从SPD 22的Byte 95~98读出序列号21(步骤S18),执行步骤S16。
该存储装置是硬盘9的情况下,登记处理部611对硬盘9发出IDENTIFY DEVICE指令,从其报头92的Word 10~19取得序列号91(步骤S19),执行步骤S16。该指令是ATA/ATAPI规格的指令。
如上所述,设定登记表51中的值。由此,例如,能够设定为仅可使用由用户确定的批号的存储装置。并且,例如,用户能够在自己负责的情况下安装不与该个人计算机对应(制造商不保证工作)的存储装置(未对应品)。并且,产品出货后,能够检测到安装有未对应品存储装置的情况。
图6和图7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中的验证处理流程。图8~图14示出验证处理中的画面(验证处理画面)的一例。
图6中,个人计算机接通电源时(步骤S21),与此对应地,BIOS 60起动。在被起动的BIOS 60中,检查处理部612最先执行存储器检验。即,检查处理部612将1个存储器模块DIMM#i(变量i=1~N)设定为验证处理对象(步骤S22),从主存储器2的该DIMM的SPD 22读取该序列号21(步骤S23),对读取的序列号(器件序列号)21和该DIMM的序列号(登记序列号)进行比较,调查两者是否一致(步骤S24)。为进行比较,检查处理部612参照闪存5的登记表51,读取被登记的DIMM的序列号。
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调用诊断处理部613,委托其进行存储器诊断处理。诊断处理部613执行图7的步骤S31之后的步骤(后述)。由此,对于所安装的全部存储器模块DIMM 0~N,若某一个的序列号与登记表51的登记值不一致(存储器模块中包含未对应品的情况),执行图7的诊断处理。该情况下,根据设定,自动执行诊断处理,显示错误消息,停止该个人计算机。
在两者一致的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调查是否执行验证处理到最后的存储器模块(DIMM#N)(步骤S25)。为此,检查处理部612使用例如变量i,设其初始值=0,将具有该变量i的值的DIMM设为处理对象,在步骤S22中设定存储器模块之后,加1。N值是预先赋予的(例如,设为将主存储器2最大扩展时的DIMM的数)。在不执行到最后的存储器模块的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重复步骤S21之后的步骤。由此,对于所安装的全部存储器模块DIMM 0~N,调查该序列号是否与登记表51的登记值一致,若全部一致,则存储器检验正常结束,进行下一硬盘检验。
在存储器检验正常结束的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执行硬盘检验。即,检查处理部612将1个硬盘设定为验证处理对象(步骤S26),与上述相同,从硬盘9的报头92读取序列号91(步骤S27),如上所述,对读取的序列号91和登记在登记表51中的硬盘9的序列号进行比较,调查两者是否一致(步骤S28)。
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检查处理部612调用诊断处理部613,委托其进行存储器诊断处理。由此,对于所安装的全部存储器模块HDD 0~N,若某一个的序列号不与登记表51的登记值一致(硬盘中包含未对应品的情况下),执行图7的诊断处理。该情况下,也根据设定,自动执行诊断处理,显示错误消息,停止该个人计算机。
在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检查处理部612调查是否执行验证处理到最后的硬盘(HDD#N)(步骤S29)。在不执行到最后的硬盘的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重复步骤S26之后的步骤。由此,对于所安装的全部硬盘0~N,若其序列号与登记表51的登记值不一致,硬盘检验正常结束。在硬盘检验正常结束的情况下,检查处理部612起动操作系统(OS)(步骤S210)。
图7中,被检查处理部612调用的诊断处理部613调查对未对应存储器的诊断是否结束(步骤S31),在已结束的情况下,起动OS(步骤S32)。
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将错误消息显示到显示器31上(步骤S33)。之后,诊断处理部613根据图5的“安装未对应品时停止起动”被设定为“使用”或“不使用”的哪一个,调查是否使用该功能(步骤S34)。通过步骤S34,用户可以设定(选择)是否使用未对应品。
图8~图10示出步骤S33中的错误消息的画面(错误画面)的一例。
图8是设定有管理员用密码时的错误画面。在该个人计算机中设定有管理员用密码的情况下,例如,图5的“安装未对应品时停止起动”功能的设定被自动设定为“使用”。因此,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该个人计算机停止起动。管理员可以对存储器模块的增设等进行管理,所以适用于企业等中的运用。
图9是在未设定管理员用密码的情况下,图5的“安装未对应品时停止起动”功能被设定为“使用”时的错误画面。例如,一般的用户有时使用未对应品(例如通用品)的主存储器2或硬盘9。于是,考虑这方面,如图9所示,停止起动该个人计算机,并且,显示引导对应品(主存储器2、硬盘9)登记的消息。
图10是图5的“安装未对应品时停止起动”功能被设定为“不使用”时的错误画面。该情况下,即使安装了未对应品,起动时,该个人计算机也不停止。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虽显示警告消息,但如下所述,可以起动个人计算机。
另外,诊断处理部613为了制作图8~图10的错误画面,在步骤S33中调查所述设定是“使用”或“不使用”。因此,也可以考虑一体执行步骤S33、S34和S36。
诊断处理部613在使用该功能的情况下,停止起动系统(步骤S35),在不使用该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图5的“安装存储器未对应品时的自动诊断”被设定为“使用”或“不使用”的哪一个,调查是否使用安装未对应品时的自动诊断功能(步骤S36)。即,在所述项目被设定为“不使用”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判断不使用该功能,执行步骤S35。另一方面,在所述项目被设定为“使用”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显示图11的画面(除了“正在诊断存储器模块”)。用户在该画面上输入(选择)了“不”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判断为不使用该功能;在输入了“是”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判断为使用该功能。通过步骤S36,用户可以在图5和图11的画面上设定是否在安装未对应品时进行自动诊断处理。
在步骤S36中,不使用安装未对应品时的自动诊断功能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执行步骤S35。使用该功能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执行存储器(存储装置,以下相同)的自动诊断(步骤S37)。此时,诊断处理部613在图11的画面上进一步显示“正在诊断存储器模块”,在该诊断结束的情况下,显示“结束”。
之后,诊断处理部613调查步骤S37中的自动诊断结果是否有问题(步骤S38)。有问题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调查是否使用该存储器(步骤S39)。即,诊断处理部613显示图12的画面,在显示了有问题的情况的基础上,显示“是否真的使用该存储器”。用户在该画面上输入了“不”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判断不使用该存储器,执行步骤S35。在输入了“是”的情况下,判断为使用该存储器。通过步骤S39,用户能够确认在安装未对应品时是否使用该存储器。
另外,当用户输入了“是”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可以不进行在此之后、图8之后所示的对未对应品的错误消息显示,并且,可以省略之后的诊断处理,起动OS。即,还可以执行步骤S314之后的步骤。
在步骤S39中,使用该存储器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调查存储器的工作频率是否被设定为最低值(步骤S310),被设定为最低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5。作为该最低值,使用设定在登记表51中的频率范围中的最低值。
未被设定为最低值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将存储器的工作频率设定为最低值,显示图13的画面(除“正在诊断存储器模块”)(步骤S311),执行存储器的自动诊断,显示“正在诊断存储器模块”(步骤S312),调查自动诊断结果是否有问题(步骤S313)。有问题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执行步骤S35。
在步骤S38中,自动诊断结果有问题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S313中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诊断处理部613在登记表51的诊断结果栏中建立诊断结束标志,显示图14的画面(步骤S314),再起动检查处理部612(步骤S315),返回到电源接通时的状态(执行了图3的步骤S11的状态)(步骤S316)。由此,能够使用以最低频率工作的未对应品,因此,在某一程度上,能够安装更多的未对应品来使用。
根据以上,可以如下掌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
(附记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存储装置,其具备预先确定的识别信息;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将所述存储装置与其识别信息一起登记;以及
检查单元,其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识别信息,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单元设置在对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自诊断的自诊断处理部,所述自诊断处理部设置在BIOS上,该BIOS在该信息处理装置接通电源时起动。
(附记3)根据附记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由多个存储器模块或多个硬盘构成。
(附记4)根据附记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登记单元,该登记单元将所述存储装置与其识别信息一起登记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
(附记5)根据附记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检查单元输出错误消息,受理是否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的指示输入。
(附记6)根据附记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诊断单元,该诊断单元在被所述检查单元起动的情况下,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诊断,
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检查单元起动所述诊断单元。
(附记7)根据附记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单元输出所述诊断处理部的诊断结果,受理是否要使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存储装置的指示输入。
(附记8)根据附记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所述诊断单元在将所述存储装置的工作频率设为最低的工作频率的状态下,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诊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信息处理装置中,通过预先登记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的识别信息,在连接有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能够防止不能识别出存储装置的整个存储器容量的情况、信息处理装置的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并且,在仅可使用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的基础上,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在自己负责的情况下,能够将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设为可使用,此外,该情况下,对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进行诊断,若诊断结果正常,则能够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可使用。
由此,能够对信息处理装置的稳定工作做贡献,并且,能够防止用户任意增设存储装置,所以管理员能够容易地管理信息处理装置。并且,在连接有不与信息处理装置对应的存储装置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选择是否停止起动信息处理装置,从而能够使用未对应品(所谓通用品)。

Claims (5)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存储装置,其具备预先设定的识别信息;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将所述存储装置与其识别信息一起登记;以及
检查单元,其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该识别信息,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登记单元,该登记单元将所述存储装置与其识别信息一起登记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所述检查单元输出错误消息,受理是否要将该信息处理装置设为不可使用状态的指示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诊断单元,该诊断单元在被所述检查单元起动时,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诊断,
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所述检查单元起动所述诊断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读出的识别信息未登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所述诊断单元在将所述存储装置的工作频率设为最低工作频率的状态下,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诊断。
CN2008101663478A 2008-01-24 2008-09-26 信息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37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3218 2008-01-24
JP2008-013218 2008-01-24
JP2008013218A JP5119947B2 (ja) 2008-01-24 2008-01-24 情報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3772A true CN101493772A (zh) 2009-07-29
CN101493772B CN101493772B (zh) 2012-11-21

Family

ID=4090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634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3772B (zh) 2008-01-24 2008-09-26 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01350B2 (zh)
JP (1) JP5119947B2 (zh)
KR (1) KR101027712B1 (zh)
CN (1) CN1014937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6874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3301A (ja) * 2008-02-14 2009-08-27 Ne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デバイス初期化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初期化プログラム
US8977831B2 (en) 2009-02-11 2015-03-10 Stec, Inc. Flash backed DRAM module storing parameter information of the DRAM module in the flash
JP2012118739A (ja) * 2010-11-30 2012-06-21 Toshiba Corp 記憶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673844B2 (ja) * 2011-09-27 2015-02-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基本システム起動方法,及び基本システム起動プログラム
WO2013100909A1 (en) 2011-12-27 2013-07-04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configuration of non-volatile memory
KR101987426B1 (ko) * 2012-09-07 2019-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불휘발성 메모리 모듈, 불휘발성 메모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그리고 불휘발성 메모리 모듈의 제어 방법
CN108399135B (zh) * 2018-03-02 2021-05-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设备识别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3813A (ja) * 1990-10-05 1992-05-18 Nec Corp 自システム判別方式
US5245615A (en) 1991-06-06 1993-09-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agnostic system and interface for a personal computer
JPH05282215A (ja) * 1992-03-31 1993-10-29 Toshiba Corp メモリのイニシャライズ方式
JP3404510B2 (ja) * 1999-09-02 2003-05-12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468180B2 (ja) * 1999-11-29 2003-11-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駆動能力調整回路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TW451193B (en) * 1999-11-30 2001-08-21 Via Tech Inc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setting value of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6668318B1 (en) * 2000-05-31 2003-12-23 Xybernau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one of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systems and adjusting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accordingly using transferable core computer that recognizes a system environment
JP2001344096A (ja) 2000-06-01 2001-12-14 Konami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記録媒体
JP4373595B2 (ja) * 2000-09-25 2009-11-25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7237238B2 (en) 2002-03-01 2007-06-26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operating systems upgrade
JP4269684B2 (ja) 2003-01-07 2009-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DE10311249A1 (de) * 2003-03-14 2004-09-23 Robert Bosch Gmbh Mikroprozessor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des Austauschs von Bausteinen des Systems
DE10311250B4 (de) * 2003-03-14 2020-02-06 Robert Bosch Gmbh Mikroprozessor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chützen des Systems vor dem Austausch von Bausteinen
JP2006031240A (ja) * 2004-07-14 2006-02-02 Nec Infronti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119956A (ja) *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電力制御方法
KR100688258B1 (ko) * 2005-03-09 2007-03-09 워터월시스템즈(주) 허가되지 않은 이동저장장치의 불법사용 차단시스템과 차단방법
JP4213140B2 (ja) * 2005-06-03 2009-01-21 Tdk株式会社 メモリコントローラ、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システム及び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JP2007122627A (ja) * 2005-10-31 2007-05-17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メモリ初期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6874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75992A (ja) 2009-08-06
KR20090082080A (ko) 2009-07-29
US8001350B2 (en) 2011-08-16
US20090193179A1 (en) 2009-07-30
KR101027712B1 (ko) 2011-04-12
CN101493772B (zh) 2012-11-21
JP5119947B2 (ja)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3772B (zh) 信息处理装置
US5237690A (en) System for testing adaptor card upon power up and having disablement, enablement, and reconfiguration options
US6003130A (en)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etecting and/or reprogramming system bios in a computer system
KR930007680B1 (ko) 개인용 컴퓨터 시스템에 bios를 적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5022077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access to BIOS in a personal computer system
TWI470420B (zh) 除錯方法及電腦系統
US7299169B2 (en) Device driver auto-load
JP3376306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そ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US20060206764A1 (en) Memory reliability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861031B2 (en)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
CN101923503A (zh) 调整内存内部参数的方法及使用其的电脑系统
CN111783162A (zh) 数据保护实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8024514B2 (en)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
CN113626275A (zh) 资讯的建立方法及分析方法
CN110476153A (zh) 访问指令sram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124814A (zh) Soc内存访问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KR102213254B1 (ko) 단일 와치독 장치를 이용한 복수 개의 마이컴 에러 검출 방법 및 단일 와치독 장치
CN101339512A (zh) 计算机装置与其开机方法和模块
CN112165499B (zh) 控制流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77421B (zh) 一种软硬件版本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01092696A (ja) データ記憶装置
JP2870202B2 (ja) プロセッサ間相互監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7637009A (zh) 通过额外boot点启动固件代码的方法
CN117539786A (zh) 电视生产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视
CN116820614A (zh) 服务器启动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4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Personal Compu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