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9140B - 影像声音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声音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9140B
CN101489140B CN2008101809253A CN200810180925A CN101489140B CN 101489140 B CN101489140 B CN 101489140B CN 2008101809253 A CN2008101809253 A CN 2008101809253A CN 200810180925 A CN200810180925 A CN 200810180925A CN 101489140 B CN101489140 B CN 101489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utput
image
delay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09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9140A (zh
Inventor
金丸隆
鹤贺贞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222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18291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9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9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1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声音再现装置,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地达到影像和声音的同步。特别是,当影像显示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串联连接的情况下,根据传送延迟量,声音延迟的方法分开使用延迟部和偏移量付与的方法。

Description

影像声音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影像、声音进行再现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关上述技术领域,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课题为“提供一种声音影像传送系统,其能够适当减小再现定时应该匹配的声音信号和影像信号由于以分别不同的传送方式传送而引发的再现声音和再现影像的偏差。”,记载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声音影像传送装置,影像信号由影像无线发送部无线发送,声音信号由声音输出部有线传送,在此情况下,使传送的声音信号和影像信号的相位差减小到使对通过这些信号再现的声音和影像进行视听的视听者无法察觉的程度,通过用设置在声音影像传送装置的声音延迟部延迟声音信号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88442号公报
例如,在采用MPEG2传输流的数字播放等中,将影像和声音分别编码,打包进行复用传送,接收机一侧埋入有用于使影像和声音同步(1ip sync:影音同步)的时间戳信息。接收机中,发现该信息则由解码处理部实行影像和声音的同步。近年,伴随像素显示的薄型电视的普及,实行了各种影像高画质化处理,其结果,到显示影像为止花费的时间延长了。因此,为了与到影像再现为止花费的延迟时间匹配而延迟声音信号,使用存储部等调整声音的输出定时。
在专利文献1中,对由于影像和声音的传送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影像的延迟,通过使用存储部延迟声音以解决同步偏差。该延迟量通过基于使用者(用户)的设定或者传送影像的时候的传送率而一致地决定设定值。
但是,对存在大幅度偏差的影像和声音进行同步的声音影像传送系统的使用者从头开始进行调整是非常困难的。此外,不一定要通过影像的传送率一致决定延迟量。这是由于,虽然影像的延迟是作为实行多个影像处理的结果而发生的,但影像的传送率并不是与影像处理方法一一对应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对于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影像和声音的同步偏差,能够简单地进行同步,并着眼于提高可操作性的系统。
具体来说,提供一种影像声音再现系统,在该系统中,例如,接收至少包含影像数据、声音数据和用于确立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再现同步的第一再现同步信息的数字内容,对数字内容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再现同步进行确立、输出的接收装置的输出上连接有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进行显示输出的显示输出装置,显示输出装置,对于接收装置发送用于确立从上述显示输出装置输出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再现同步的第二再现同步信息,接收装置根据第一再现同步信息和由显示输出装置接收的第二再现同步信息,确立由数字内容的显示输出装置输出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再现同步。
根据上述手段,能够简单地使影像和声音的输出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接收装置3的输入和输出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的连接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接收装置3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显示装置4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有线信号发送部311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有线信号接收部403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无线信号发送部312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无线传送单元9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无线传送单元10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无线信号接收部404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声音信号处理部206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初期化处理时延迟时间设定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延迟时间变更时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延迟设定S1207、S1302的详细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延迟缓冲设定S1401的详细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PTS偏移量设定S1402的详细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声音输出设定S1403的详细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将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的连接方法从无线传送进行变更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将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的连接方法变更为无线传送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设定菜单显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设定菜单显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设定菜单显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设定菜单显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设定菜单显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未连接时的信息显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接收装置3和影像显示装置14的连接例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的连接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3:接收装置;4:显示装置;9:无线传送单元;10:无线传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对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结构的说明>
首先,使用图1至图11说明接收装置和周边设备的结构例。
图1为表示接收装置的数据输入输出的例子的示意图。1表示广播电视台。2表示广播卫星。接收由广播卫星发送来的信号的接收装置3,执行对压缩的数据进行扩展等的处理,并输出至显示装置4。除了广播波之外,输入还能够使用各种形态的波,也能够接收广播电视台以地面波发送的信号。或者能够考虑从经由因特网等网络发送数据的发送信息服务器5接收信息、或从通过局域网(家庭网络)、例如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等能够进行高速数据传送的传送方式连接的录像设备处接收信息等。接收装置3的输出目的地,除了显示装置4以外还能够考虑各种种类。能够列举出例如只将声音数据输出至外部音频放大器7的情况、向通过局域网或者例如HDMI等能够进行高速数据传送的电缆连接的再现设备8输出数据。输出的传送方式,能够使用例如上述的HDMI连接、或在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控制的协议(以下记为CEC(Consumer ElectronicControl,消费电子控制)。
图2为表示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的例子。大分类有无线数据传送和有线数据传送。
在使用无线的情况下,将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分别连接至无线数据传送单元9和无线数据传送单元10。各装置和各单元之间由电缆11、12连接,该电缆,例如像HDMI电缆那样能够发送和接收影像、声音数据,能够发送接收简单的命令代码。数据传送单元9和数据传送单元10之间,实行依赖于例如无线数据传送单元的安装的压缩为独自形式的数据的传送。接收了数据的数据传送单元10,将压缩的信号解压向显示装置发送。由于该传送处理产生延迟,该延迟时间依赖于数据传送单元的类别(压缩形式等)。此外,无线数据传送单元,也可以内置在接收装置3、显示装置4内,或不经由电缆而进行连接。
另一方面,使用有线的情况下,使用传送电缆13直接连接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该电缆,例如像HDMI电缆那样能够发送接收影像、声音数据,能够发送接收简单的命令代码。
在该结构中,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能够识别基于无线传送单元9和10的无线的连接。识别后,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在易失性存储器上记录为基于无线的连接。此外,也可以在启动后,由使用者从例如菜单画面等决定使用什么传送方式(使用无线传送还是使用有线传送)。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说明接收装置3、显示装置4、无线传送单元9和10的连接为HDMI的情况,也可以为能够在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控制的通信方式。
图3表示了接收装置3的内部的结构例。301和302为输入端子。分别向数字接收部303和模拟接收部304送出数据。例如,如果为广播波,则数字接收部303,从输入数字调谐器的数据中只抽出使用者选择的数据,影像数据向影像信号处理部305传送,声音数据向声音信号处理部306传送。模拟接收部304对接收的模拟数据进行数字变换处理,影像数据向影像信号处理部305传送,声音数据向声音信号处理部306传送。影像信号处理部305对传送的数字数据进行解码。声音信号处理部306对传送的声音数字数据进行解码,将处理结果向延迟部307和延迟部308传送。
延迟部307包含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处理时间的偏差进行补正的缓冲器。不进行数据的改变,向发送部311或者312传送数据。
延迟部308,与延迟部307相同,包含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处理时间的偏差进行补正的缓冲器。但是与延迟部307不同,延迟部308在为了光输出用而另行设置的延迟电路、例如将光输出的数据形式以解码后的数据(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形式)输出的情况下有效。
使用开关309和开关310选择向哪个不同的发送部传送数据。在发送部(也存在接收部,以下相同)311和发送部312中为了向显示装置传送数据,将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一起传送。光输出部313,例如音频放大等,进行声音数据的光输出。314、315、316为输出端子。317为使用者通过遥控进行操作的遥控器I/F。将由输入端子318输入的数据发送至控制部320。319为使用者即使不使用遥控器也能够实行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的操作的操作部(按钮等)。控制部320经由系统总线322实行接收装置3的各部分的控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21中保存有程序数据或使用者设定的设定值。
各部分可以通过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CPU等执行程序而实现(下面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将输出方法通过开关309和开关310分配给有线信号处理部311和无线信号发送部312,也可以为例如输出I/F相同而发送部为一个,通过通信对其上面连接有无限发送单元9还是连接有显示装置4进行自动判别的结构。该种情况也可以适用于之后的实施例。
图4表示了显示装置4的结构例。(a)表示了在显示装置内部对显示装置内部的影像处理延迟进行补正的情况的结构的一例,(b)表示了在显示装置内部不实行补正的情况的一例。
401和402为输入端子。分别通过有线信号接收部403接收通过有线连接传送的信号,通过无线信号接收部404接收无线传送的信号。影像数据从接收部向画质调整部405传送,图4(a)的情况下声音数据从接收部向声音输出部407传送,图4(b)的情况下声音数据从接收部向延迟部410传送。在画质调整部405中,进行例如对输入的图像尺寸进行调整以配合显示形式的处理,通过影像显示部406在例如PDP或LCD等面板上显示影像。声音输出部407通过例如扬声器输出声音。控制部408经由系统总线409进行显示装置4的各部分的控制。延迟部410根据在画质调整部405发生的显示控制延迟对输出时间进行补正。另一方面,图4(a)在连接接收装置3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3延迟声音数据的输出,对画质调整部405的处理时间量进行补正。
图5表示了图3的有线信号发送部311的结构例,图6表示了图4的有线接收部403的结构例。共同说明有线连接的情况下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处理。
501为影像信号的输入端子,502为声音信号的输入端子。为了减少传送时的数据量,输入的影像信号在影像信号压缩部503中进行编码。按该编码的处理时间量,声音数据通过延迟部506进行延迟。信号复用处理部504中,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由发送部505向输出端子507输出。
该数据经由有线接收部403的输入端子601在接收部602被接收。将压缩处理后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信号分离处理部603中分离,对于影像数据,在影像信号解压部604中进行解码并输出至输出端子606。对于声音数据,通过延迟部605延迟基于影像信号解压部604的处理时间量,输出至输出端子607。
图7表示了图3的无线信号发送部312的结构例,图8表示了图2的无线传送单元9的结构例,图9表示了图2的无线传送单元10的结构例,图10表示了图4的无线信号接收部404的结构例。共同说明无线传送单元9和10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
701为影像信号的输入端子,702为声音信号的输入端子。将这些信号在信号复用处理部703中进行多路复用,发送部704经由输出端子705向无线传送单元9输出。在无线传送单元9中,经由输入端子801在接收部802接收影像、声音信号。为了减少无线传送时的数据量,在信号分离处理部803中分离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将影像信号在影像信号压缩部804中编码。对于声音信号,通过延迟部805延迟影像信号压缩部804的处理时间量。将压缩后的影像信号和经过延迟部后的声音信号在信号复用处理部806中进行多路复用,从无线发送部807经由输出端子808进行发送。
在接收一侧的无线传送单元10中,无线接收部902经由输入端子901接收信号,在信号分离处理部903中分离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在影像信号解压部904中对影像信号进行解码,将声音信号在延迟部905中延迟该解码的处理时间量。通过信号复用处理部906对影像、声音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发送部907经由输出端子908向显示装置4传送影像、声音信号。在显示装置4中,由无线接收部404经由输入端子1001在接收部1002中接收信息,在信号分离处理部1003中分离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分别输出至输出端子1004、输出端子1005。
在无线传送单元中不具备延迟部,也可以通过接收装置3或者显示装置4进行同等的延迟。
图11表示了图3的声音信号处理部306的结构例。
从输入端子1101输入声音数据后,在偏移量付与部1102中,将控制部320指定的偏移量加算至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显示时间标记)。经由用于调整解码定时的缓冲器1103,在解码处理部1104中进行解码。在后期处理部1105中进行例如将5.1ch的声音缩混(Downmix)至2ch,将声音输出静音等的处理。由输出端子1106向显示装置的扬声器输出数据,并由输出端子1107向音频放大器输出数据。
在解码处理部1104中,通过对从声音信号读出的PTS的值和控制部320控制的STC(System Time Clock,系统时钟)的值进行比较从而计算解码处理的执行定时。
此外,也可以不通过偏移量付与部1102,而在解码处理部1104中,对控制部320读出的PTS值或者STC值附加偏移量,错开解码处理的执行定时。
<延迟的说明>
下面,对于延迟进行说明。
在以上的结构例中,作为用于使影像输出和声音输出同步的方法,存在在接收装置3的内部通过图3的延迟部307和延迟部308延迟的方法,和通过图5的偏移量付与部502的控制延迟声音数据的解码定时的方法。在前者的方法中,能够设定影像输出至显示装置4的数据和由光输出部313输出的数据的延迟,为了延迟,会产生需要准备与延迟量相应的存储器(图中未记载)的成本,在后者的方法中,对于任意一个输出都会同样因延迟造成影响。
对于为了使影像输出和声音输出同步的方法,当进行解码向PCM变换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图3的延迟部308。另一方面,将输入的例如MPEG-AAC(Advanced Audio Coding,高级音频编码)数据形式的位流在不变换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状态输出(例如其也被称为AAC输出形式、ES(Elementary Stream,基本流)输出形式)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延迟部308。
在此,考虑到根据使用的无线传送单元存在延迟量变动的情况等,很难一致决定延迟部307的缓冲器大小。因此,对延迟部307和308的缓冲量的设定和通过偏移量付与部502延迟的方法分开使用的控制十分有效。
至影像输出为止的总延迟时间,具有以下等主要原因:(1)接收装置3内部的录像数据处理时间(解码处理延迟);(2)有线信号发送部311和有线信号接收部403或者无线传送单元9和10的影像信号的压缩、解压处理所花费的处理时间(传送延迟);(3)显示装置4内部的画质调整部405中的处理时间(显示控制延迟)。对以上处理延迟量进行说明。
(1)影像信号处理时间的延迟,根据接收装置要输出的输入数据为数字广播、还是来自例如外部的录像设备的模拟采集图像输入决定量、比例、值等(以下统称为量)。在模拟采集图像输入的情况下,大部分情况下在采集处理的前段为了进一步实行影像处理存在延迟量增大的趋势。
(2)无线传送单元之间的传送延迟,如果例如使用的单元的种类、传送方式、压缩·伸长方式不同,其延迟量也不同。为了获得适合个别的无线传送单元的延迟量,经由例如DDC(Display Data Channel,显示数据信道)获得单元的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标识数据)信息,作为EDID信息的一部分,获取应该设定的延迟量。或者在接收装置3内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21中将多个单元的名称(或者制造商名、制造商ID等设备的固有值)和适合其的延迟量的信息成对预先记录下来,由EDID获取用户的名称(或者制造商名、制造商ID等设备的固有值)后,控制部320参照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21的信息分割出适合的延迟量。记录信息的场所为例如内置的存储介质和可移动的存储器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无线传送单元9、10将传送方式和压缩、解压方式多个灵活运用的情况下,能够考虑通过适当的CEC通信对接收装置3通知传送延迟量。如上所述,将适合无线传送单元的延迟量反映在接收装置3的声音延迟上。
(3)显示控制延迟,例如图4(a)的情况下,例如传送单元10获取显示装置4的EDID信息,传送单元9从传送单元10获取的显示装置4的EDID信息和传送单元9的EDID信息生成向接收装置3发送的EDID信息。接收装置3从传送单元9获取包含显示装置4的信息的EDID信息,将适合的延迟量传送至控制部320,由接收装置3自动实行延迟量的设定。
在此,对经由DDC使用EDID信息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使用CEC通信获取上述EDID信息、或者类似于EDID信息的信息。
此外,根据显示的图像尺寸变动显示控制延迟量的情况下,每一次不使用EDID信息而是通过使用CEC进行变化时,能够由控制部408向控制部320传送信息,使延迟量总是保持最优性。当然,也可以经由DDC使用EDID信息。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根据显示的图像尺寸的变更变动显示控制延迟量的情况下,显示装置4的EDID信息被更新,该更新由显示装置4经由DDC被通知传送单元10。传送单元10获取显示装置4的EDID信息,传送单元9从传送装置10获取的显示装置4的EDID信息和传送单元9的EDID信息生成向接收装置3发送的EDID信息。接收装置3由传送单元9获取包含显示装置4的信息的EDID信息。在控制部320中,对以固定形式发送的显示控制延迟的信息和传送处理延迟的信息进行识别。
根据以上的要素即例如解码处理延迟、传送处理延迟、显示控制延迟的各延迟量的组合,控制部320决定应该由接收装置3设定的声音延迟量。
例如,考虑到在延迟部307和308中为了延迟而准备的存储量由于成本等原因存在上限的情况,控制部320也可以当决定的声音延迟量在某个阀值以上的情况下由偏移量付与部502延迟,在比阀值少时由延迟部307和308进行设定等,进行声音延迟的控制。
在有线发送部311和有线接收部403内部不具有延迟部506、延迟部605的情况下,在上述无线传送处理延迟中,将影像信号压缩部503、影像信号解压部604的处理时间加算至上述传送处理延迟的时间。
无线传送单元9和无线传送单元10在内部不具有延迟部805、延迟部905的情况下,在上述无线传送处理延迟中将影像信号压缩部804、影像信号解压部904的处理时间加算至上述传送处理延迟的时间。
此外,在光输出形式为ES输出的情况下,在偏移量付与部502设定上述延迟量。在此情况下,考虑影像输出和光声音输出的同步而设定延迟量的结果,存在无法取得影像输出和来自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的同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考虑例如控制部320在后期处理部505进行声音静音设定,自动停止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
另一方面,输出形式为PCM的情况下能够在偏移量付与部502和延迟部308设定,如果延迟部307和延迟部308的缓冲量的设定相同,则声音输出部207和音频放大器的输出定时能够进行同步。
如上所述,根据传送延迟量,声音延迟的方法分开使用延迟部和偏移量付与的方法,能够自动调整影像和声音的同步,不需要使用者从头开始调整。此外,对于由于影像的传送率以外的原因发生影像和声音的同步偏差也可以同步确立。
<处理的说明>
在上述结构例中,对实行上述延迟的自动设定的处理例进行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处理例中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以由接收装置3向显示装置4的数据传送方式优先进行无线传送作为前提继续说明。
图12表示了初期化处理的延迟量的设定处理例。
在步骤(以下省略为S)1201中,检测出无线传送单元是否连接。检测正常时前进至S1202,检测出连接不正常的情况下前进至S1204。在S1202中获取检测出的无线传送单元的设备ID。通过该设备ID判断无线传送延迟量。在S1203中,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前进至S1206,识别失败的情况下前进至S1204。在S1204中检测有线连接,检测正常时前进至S1206,检测出连接不正常的情况下前进至S1205。在S1205中,由于无法确立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的连接,在显示装置4上设置例如超时时间等,显示例如请使用者确认连接状态之类的信息并结束处理。
在S1206由于确立了连接,输入影像、声音数据。在这个阶段能够获取显示图像的尺寸、光输出设定等决定声音延迟量的全部参数。以上,至S1206为止的处理中,确定上述的延迟量的要素全部备齐,在S1207中使用上述值实行延迟量的设定并前进至S1208。在S1208中开始声音解码,并解除声音输出静音实行声音输出,结束处理。
以上的实施例为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两方有效的情况下优先无线连接的例子,与其相反也可以优先有线连接。此外,由接收装置3向显示装置4的数据传送方式,也可以由例如设定菜单等选择使用者,优先选择的连接方法,只使用选择的连接方法。
图13表示了使用者由例如操作菜单微调延迟时间等变更延迟设定的处理例。
在S1301中实行声音输出静音设定和停止解码处理,停止声音输出。此时,在S1302,与S1207相同实行延迟设定。在S1303开始解码处理和实行声音输出静音解除,重新开始声音输出并结束处理。
图14表示了S1207、S1302的延迟设定的详细的处理例。
在S1401根据需要实行延迟部307和延迟部308的设定前进至S1402。在S1402根据需要实行偏移量付与部1102的设定前进至S1403。在S1403实行扬声器输出的设定并结束处理。
图15表示了S1401的详细的处理例、即决定延迟部307和延迟部308的延迟缓冲量的处理例。
在S1501,如果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为无线,前进至S1502,如果为有线,则前进至S1503。在S1502将无线传送方式的处理时间加算至延迟量。在S1503如果声音信号的光输出有效,前进至S1505,如果无效,前进至S1504。光输出有效/无效的设定例如由使用者通过菜单设定即可。在S1504中对连接至显示装置4的延迟部307的延迟时间(缓冲量)进行设定并结束处理。设定值为由至影像输出为止的各处理部的延迟时间计算的总和。S1505当接收装置3输出的数据形式为例如广播接收等数字信号的情况下,前进至S1506,如果为对例如来自外部设备的采样数据等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变换,则前进至S1507。如果在S1506中声音信号的光输出的数据形式为AAC输出形式,由于延迟部308的设定无效从而结束处理,如果为PCM输出形式,则前进至S1507。在S1507中为PCM输出形式的情况下,设定有效的延迟部308的延迟时间(缓冲量),结束处理。
图16表示了S1402的详细的处理例、即决定偏移量付与部1102中的偏移量的处理例。
在S1601,如果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为无线,前进至S1602,如果为有线,则前进至S1603。在S1602中将无线传送方式的处理时间加算至延迟量。在S1603如果声音信号的光输出有效,前进至S1604,如果无效,则结束处理。在S1604中如果声音信号光输出的数据形式为AAC,前进至S1605,如果为PCM,则结束处理。在S1605当接收装置3输出的数据形式为数字信号的情况下前进至S1606,如果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变换,则结束处理。在S1606中,控制部320将加至PTS的偏移量值由各处理部的影像信号处理时间算出,设定在偏移量付与部1102,结束处理。
图17表示了S1403的详细的处理例、即设定来自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的处理例。
在S1701,如果光输出有效,前进至S1702,如果无效则前进至S1704。在S1702当由接收装置3输出的数据形式为数字信号的情况下,前进至S1703,如果为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变换,则前进至S1704。在S1703当声音信号光输出的数据形式为AAC的情况下前进至S1705,为PCM的情况下前进至S1704。在S1704将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设定设为有效,结束处理。在S1705将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设定设为无效,结束处理。
此外,对将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自动切换的处理例进行了说明,例如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通常设为有效,通过让使用者使用适当的消音功能,也可以不进行S1403的声音输出设定处理。
图18表示了在对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进行无线连接使用中,无线连接由于某种原因断开连接的情况下维持影像、声音输出的同步的处理例。
在S1801中,检测出有线连接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前进至S1803,如果无效则前进至S1802。在S1802中检测出显示装置4的控制部408既未实行有线连接也未实行无线连接,在影像显示部406显示催促使用者进行连接确认的信息并结束处理。
在S1803中控制部320实行声音输出静音设定和声音解码停止处理,停止声音输出,前进至S1804。在S1804中控制部320实行上述声音延迟设定。在S1805中控制部320通过开关309、310将连接通路切换至有线信号发送部311,重新开始影像信号的输出,前进至S1806。在S1806中控制部320开始声音输出并结束处理。
根据图18的处理例,无线传送被中断的情况下,能够设定适当的声音延迟,维持影像、声音输出的同步重新开始显示。此外,由控制部408检测出无线连接自身的中断,使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无效,也可以实现S1802中所示的声音输出停止。此外,当使用者从例如设定菜单将传送方式切换为有线的情况下,该处理步骤相同。
图19表示了使用者对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进行有线连接使用中,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维持影像、声音输出的同步的处理例。
S1901中控制部320实行声音输出静音设定和声音解码停止处理,停止声音输出,前进至S1902。在S1902中控制部320检测已检测到的无线传送单元的设备ID,获取无线传送所花费的处理时间。在S1903中控制部320实行上述的声音延迟的设定并前进至S1904。在S1904控制部320通过开关309、310将连接通路切换为无线信号发送部312,重新开始影像信号的输出,前进至S1905。在S1905与S1806相同,开始声音输出,结束处理。
根据图19的处理例,能够在切换为无线传送的情况下设定适当的声音延迟,维持影像、声音输出的同步,重新开始显示。此外,控制部408检测出无线连接的确立,使声音输出部407的输出无效,也可以实现S1901所示的声音输出停止。当使用者从例如设定菜单将传送方式切换为无线的情况下,该处理步骤相同。
<画面显示的说明>
根据以上说明的处理例对显示的画面的显示例进行说明。
图20表示了使用者选择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的连接方法的菜单的显示例。2001表示显示装置4的影像显示部。使用者能够通过使用遥控器或者操作部319由“面板连接方式”的项目选择需要的连接方式。选择“有线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320对声音延迟量实行有线连接时的设定。选择“无线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320对声音延迟量实行有线连接时的设定。
图21表示了使用者选择光输出的数据形式的菜单的显示例。使用者能够通过使用遥控器或者操作部319对于声音信号的光输出选择需要的形式。选择“AAC”时,光声音输出对输入声音信号不做出处理而输出,选择“PCM”时,将输入声音信号调制为脉冲编码进行输出。此外,由于通过输入信号不能实行AAC输出,因此也可以使“光数字声音输出设定”项目自身通过例如变灰(网点显示)等变为无法选择。
图22表示了使用者对延迟部307和延迟部308的延迟量进行微调的菜单的显示例。使用者能够通过使用遥控器或者操作部319对声音延迟量的增减以例如毫秒的间隔进行微调,将影像、声音输出的同步设为需要的设定。图22(a)表示了使用者为了以接收装置3自动设定的延迟量使用而指定“自动”的情况。图22(b)表示了使用者指定对接收装置3自动设定的延迟量加上35毫秒的延迟的情况。从该35毫秒通过例如按遥控器的上下操作键,能够进行例如逐毫秒设定延迟量的操作。
此外,使用者选择“自动”以外的情况下,在控制部320中,能够从影像处理时间和声音延迟量引导使用者应该将微调的延迟量调为大还是小。例如图23所示的使用箭头引导的方法和图24所示的通过字符串引导的方法等。
此外,也可以例如将根据连接方法的状况使用者判断为适当的声音延迟量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21中,作为上述延迟量的微调的设定项目,通过“用户设定1”、“用户设定2”等选项使在第二次之后能够简便选择。
图25表示了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的连接未正常确立的情况下,S1205或者S1803在显示装置4显示信息的显示例。2501为催促使用者进行连接确认的信息。2502为使用者选择的按钮。选择后控制部320消去显示信息。也可以不设置按钮,在指定的时间显示后就自动消去。
实施例2
考虑延迟部506和605,或者延迟部805和905不存在,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中影像和声音的传送时间不同的情况。该情况下,如果根据传送单元预先一致决定时间差,则控制部320通过延迟部307或者偏移量付与部1102进行补正。例如表示了自动获取其传送时间差的方法。
在无线信号发送部312中,在一定的定时对传送的影像和声音的数据附加时间戳。在无线信号接收部404中获取附加后的时间戳的值,由控制部408计算其差分。图4(b)的情况下,能够将算出的时间差在延迟部410设定补正,也可以将算出的时间差向控制部320发送并通过延迟部307或者偏移量付与部1102补正。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对延迟声音输出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例如影像数据的解码前,通过对DTS(Decoding Time Stamp,解码时间戳)、PTS付与偏移量,对影像数据的解码处理的定时进行前后调整。例如当光输出的声音在输出地的音频放大器7中输出延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影像数据的DTS、PTS设定适当的偏移量达到同步。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构成为在输出装置4中输出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结构,考虑例如影像输出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个别存在的情况。与从影像输出装置获取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相同,再现装置3从声音输出装置获取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控制部320由影像输出所花费的处理延迟量减去声音输出所花费的处理延迟量,算出延迟时间。由此,与实施例1相同,能够达到同步。与其的连接可以为有线和无线的组合,或者都为有线、都为无线。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构成为在显示装置4中输出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结构,考虑例如影像输出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与再现装置3串联连接的情况。
图26表示了再现装置3和影像显示装置14、影像显示装置14和声音输出装置15a、15b相连接的情况的概略。连接使用例如像HDMI电缆一样能够进行影像、声音数据的发送接收、进行简单的命令代码的发送接收的方法。与再现装置3从影像显示装置14获取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相同,从声音输出装置15a和15b获取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声音输出装置15a和15b由于执行例如立体声声音输出,认为为同一结构。因此上述输出延迟时间相等。控制部320从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减去声音输出所花费的处理延迟时间,算出延迟时间。在声音输出装置15a和15b中不存在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的情况下,不获取上述输出延迟时间,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理也可。各装置间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加入传送处理延迟时间,算出延迟时间。
此外图27表示了经由音频放大器7将再现装置3和显示装置4连接的情况。连接使用例如像HDMI电缆一样能够进行影像、声音数据的发送接收、进行简单的命令代码的发送接收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3从显示装置4获取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由音频放大器7获取声音数据的输出延迟时间。控制部320由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减去声音数据的输出延迟时间,算出延迟时间。在音频放大器7中不存在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的情况下,不获取上述输出延迟时间,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理也可。
在获取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或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的处理中,能够列举例如以下的例子。在图27中,首先由再现装置3向音频放大器7例如通过CEC通信询问处理延迟时间。音频放大器7对于显示装置4通过CEC通信询问处理延迟时间,显示装置4对音频放大器7通知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音频放大器7将自身的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和由显示装置4获取的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以指定的形式组合,发送至再现装置3。再现装置3由两台设备的处理延迟时间决定声音延迟量的设定值。此时,显示装置4不仅能够发送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还能够发送声音数据的输出延迟时间。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3能够从音频放大器7获取显示装置4的声音数据的输出延迟时间,通过选择从音频放大器7或者显示装置4其中哪一个实行声音输出,变更设定的声音延迟量。
此外,在其他例子中,首先由音频放大器7对于显示装置4查询处理延迟量。显示装置4将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和声音数据的输出延迟时间的信息以指定的形式组合的信息)通知给音频放大器7。音频放大器7将获取的信息记录在内部的存储器。而后再现装置3在向音频放大器7询问延迟量的时候,音频放大器7将自身的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和由显示装置4获取的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和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以指定的形式组合,发送至再现装置3。再现装置3从获取的信息决定声音延迟量的设定值。
此外,在其他例子中,从显示装置4对于放大器将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和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以指定的形式组合的信息)通知给音频放大器7,音频放大器7对于再现装置3将自身的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和从显示装置4获取的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和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的信息以指定的形式组合,发送至再现装置3。再现装置3从获取的信息决定声音延迟量的设定值。
如上所述,在图27中,再现装置3能够以各种形式获取音频放大器7和显示装置4的信息,设定声音延迟量。也可以考虑例示以外的类似的方法。此外,在图26中,与此相同,再现装置3也能够以各种形式获取影像显示装置14的影像显示控制延迟时间和声音输出装置15a及15b的声音数据的显示控制延迟时间,设定声音延迟量。根据以上,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达到影像输出和声音输出的同步。与其的连接可以为有线和无线的组合,或者都为有线、都为无线。
实施例6
综合以上的实施例,例如接收装置3从录像设备和家内的发送信息服务器通过无线传送单元的连接接收影像、声音数据,当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输入定时发生偏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获取由无线传送单元所得的传送处理延迟时间并在控制部320设定声音延迟量,与实施例1相同,达到影像输出和声音输出的同步。

Claims (3)

1.一种影像声音再现装置,其经由无线传送单元与显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影像数据、声音数据、和用于同步再现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第一再现同步信息的第一接收部;
从所述无线传送单元接收用于补正同步再现由传送处理生成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偏差的第二再现同步信息,从所述显示装置接收用于补正同步再现由显示装置中的处理生成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偏差的第三再现同步信息的第二接收部;和
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再现同步信息,对通过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进行再现的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声音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再现同步信息为包含在接收数据内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再现同步信息包含所述无线传送单元内的数据处理时间信息,
所述第三再现同步信息包含所述显示装置内的数据处理时间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声音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再现同步信息为包含在接收数据内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再现同步信息为基于所述无线传送单元内的数据处理时间信息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三再现同步信息为基于所述显示装置内的数据处理时间信息的时间信息。
CN2008101809253A 2008-01-15 2008-11-18 影像声音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9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5167A JP2009171079A (ja) 2008-01-15 2008-01-15 映像音声再生装置
JP2008-005167 2008-01-15
JP2008005167 2008-01-15
JP2008-022265 2008-02-01
JP2008022265 2008-02-01
JP2008022265A JP2009182912A (ja) 2008-02-01 2008-02-01 映像音声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9140A CN101489140A (zh) 2009-07-22
CN101489140B true CN101489140B (zh) 2011-07-06

Family

ID=40891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09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9140B (zh) 2008-01-15 2008-11-18 影像声音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71079A (zh)
CN (1) CN101489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4935B2 (en) * 2009-10-21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delay mitigation in interactive systems
JP5075279B2 (ja) 2010-04-20 2012-11-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入出力切替装置および入出力切替方法
EP2533547A1 (en) * 2011-06-10 2012-12-12 Koninklijke KPN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ynchronised user experience from multiple modules
JP2014127213A (ja) * 2012-12-25 2014-07-0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同期再生制御装置及び同期再生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71079A (ja) 2009-07-30
CN101489140A (zh) 2009-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81373A1 (en) Video/audio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1448118B (zh) 视听(av)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826264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ynchronize communication of content to a presentation device and a mobile device
EP1936990A2 (en)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EP1956848A2 (en) Imag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image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image information receiving apparatus, imag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image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image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EP2434757B1 (en) Video playback system and video playback method
JP2006019890A (ja) 映像信号受信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受信方法
CN102821258A (zh) 显示装置、双向通信系统和显示信息使用方法
JP2006345169A (ja) デジタルテレビ受信端末装置
WO2015173975A1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装置、並びにデータ処理方法
CN101489140B (zh) 影像声音再现装置
JP4488045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2009182912A (ja) 映像音声再生装置
JP5060649B1 (ja)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JP4837018B2 (ja) Av装置
JP2007235519A (ja) 映像音声同期方法及び映像音声同期システム
US20070035668A1 (en) Method of routing an audio/video signal from a television&#39;s internal tuner to a remote device
JP4738251B2 (ja) 同期自動調整装置
JP4270136B2 (ja) 映像・音声受信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440366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利用時の番組出力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機能を有した受信装置
JP5794847B2 (ja) 録画装置及び録画システム
JP2003153124A (ja) 映像・音声受信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4551724B2 (ja) 放送受信装置、放送受信システム、放送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放送受信方法
JP2020145682A (ja) 信号処理装置
JP2016208166A (ja) 信号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8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1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