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7905A - 透镜阵列、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阵列、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7905A
CN101487905A CNA2009100021187A CN200910002118A CN101487905A CN 101487905 A CN101487905 A CN 101487905A CN A2009100021187 A CNA2009100021187 A CN A2009100021187A CN 200910002118 A CN200910002118 A CN 200910002118A CN 101487905 A CN101487905 A CN 101487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21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泉龙太
野村雄二郎
宗和健
井熊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87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7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阵列,其能够应对以高析像度进行曝光且小型。该透镜阵列具备:光透射性基板(2991),其第一方向LGD的长度为W1,并且与第一方向LGD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LTD的长度为W2,并满足W1>W2;第一透镜(LS11),其配设于光透射性基板(2991);第二透镜(LS21),其在光透射性基板(2991)配设于第一透镜(LS11)的第二方向LTD侧,并且第一透镜(LS11)及第二透镜(LS11)连接。

Description

透镜阵列、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有多个透镜的透镜阵列、使用该透镜阵列的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此种透镜阵列,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2等中记载,排列有多个透镜。在该透镜阵列中,各透镜将入射的光成像。并且,利用各透镜成像的光使感光体鼓等潜像担载体曝光,从而形成潜像。
专利文献1:特开平6-278314号公报
此外,为应对以更高的析像度进行曝光,可以将多个透镜二维排列而构成透镜陈列。即,在该透镜阵列中,在与长边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上,在相互不同的位置配置多个透镜而构成透镜列,并且该透镜列在长边方向上排列有多个。
然而,从良好地进行曝光的观点出发,入射到透镜的光的量多为佳。因此,例如,考虑增大透镜的直径。但是,在二维地排列多个透镜的透镜阵列中,为增大透镜的直径,有时需要增大透镜阵列的宽度上透镜间距。其结果,有时透镜阵列的宽度(即宽度方向的长度)变大,透镜阵列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高析像度的曝光且小型的透镜阵列、使用该透镜阵列的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透镜阵列为达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具备:光透射性基板,其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第一透镜,其配设于光透射性基板;第二透镜,其在光透射性基板配设于第一透镜的第二方向侧,并且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连接。
如此构成的发明(透镜阵列)由在光透射性基板上配设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而构成。该光透射性基板的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即,光透射性基板的第一方向为长边。此外,第二透镜配设在第一透镜的第二方向侧,换言之,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配设在第二方向的不同位置。并且,在该发明中,这些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连接。因此,不会扩大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间的间隔,能够利用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取入更多的光。从而,本发明涉及的透镜阵列能够不扩大该透镜阵列的第二方向的宽度地以更多的光量进行曝光动作,且具备能够应对以高析像度进行曝光且小型的结构。
此外,光透射性基板也可构成为在第一透镜的第一方向上配设有第三透镜,且在第一透镜及第三透镜之间设有间隙。如后述,此种结构能够抑制由于温度变化等导致透镜阵列的变形,并能够进行更好的曝光动作。
此外,光透射性基板也可为玻璃部件。即,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比较小。因此,光透射性基板为玻璃部件的结构能够抑制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透镜阵列的变形,并能够进行更好的曝光。
此外,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也可利用树脂材料形成。但是,该树脂材料具有比玻璃大的线膨胀系数。因此,若温度变化,则由于树脂材料和玻璃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导致透镜阵列发生变形之虞。因此,对于由树脂材料形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的结构,在第一透镜及第三透镜之间设置间隙,适于抑制温度变化导致的透镜阵列的变形。
此外,树脂材料为光固化性树脂。该光固化性树脂具有通过照射光而固化的性质。因此,通过由该光固化性树脂形成透镜,能够简便地制造透镜阵列。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曝光头为达到上述目的特征在于,曝光头具备透镜阵列和发光元件基板,且透镜阵列具有:光透射性基板,其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第一透镜,其配设于光透射性基板;以及第二透镜,其在光透射性基板配设于第一透镜的第二方向侧,发光元件基板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其向第一透镜发出光;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其向第二透镜发出光,并且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连接。
如此构成的发明(曝光头)具备的透镜阵列在光透射性基板上配设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而构成。该光透射性基板的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即,光透射性基板的第一方向为长边。此外,第二透镜配设在第一透镜的第二方向侧,换言之,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配设在第二方向的不同位置。并且,在该发明中,这些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连接。因此,不会扩大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间的间隔,能够利用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取入更多的光。从而,本发明涉及的透镜阵列能够不扩大该透镜阵列的第二方向的宽度地以更多的光量进行曝光动作,且具备能够应对以高析像度进行曝光且小型的结构。
如此,通过连接第一透镜和配置于该第一透镜的第二方向侧的第二透镜的结构,能够不会扩大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间隔而将大量的光量取入透镜。换言之,能够抑制透镜阵列的向第二方向的宽度。其结果,与各透镜对应地配置发光元件的区域在第二方向上也能够比较省空间。从而,在配置有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板中,能够在第二方向的两侧空出空间。因此,可以在该空出的空间内配设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即,发光元件基板构成为,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配设于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方向侧的方式配设。
此时,发光元件基板配设有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且第一配线连接第一发光元件和驱动电路,第二配线连接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驱动电路。并且,对于此种结构,将驱动电路配设在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方向侧特别合适。这是因为能够将驱动电路配设在发光元件的比较近的位置,所以配线短,能够将配线的杂散电容导致的迟钝少的驱动信号供给到发光元件,从而进行良好的曝光操作。而且,驱动电路能够由TFT构成。
此外,对于发光元件为有机EL元件的结构,适用本发明特别合适。即,在作为发光元件使用有机EL的情况下,与使用LED等的情况相比较,发光元件的光量少。尤其作为使用底发射型的有机EL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情况更合适。因此,对于此种结构,使用本发明而向透镜取入多的光是适合的。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曝光头和潜像担载体,且曝光头具有透镜阵列和发光元件基板,所述透镜阵列具有:光透射性基板,其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第一透镜,其配设于光透射性基板;以及第二透镜,其在光透射性基板配设于第一透镜的第二方向侧,所述发光元件基板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其向第一透镜发出光;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其向第二透镜发出光,所述潜像担载体将从第一发光元件向第一透镜入射的光成像,并且将从第二发光元件向第二透镜入射的光成像,并且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连接。
如此构成的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透镜阵列在光透射性基板上配设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而构成。该光透射性基板的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即,光透射性基板的第一方向为长边。此外,第二透镜配设在第一透镜的第二方向侧,换言之,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配设在第二方向的不同位置。并且,在该发明中,这些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连接。因此,不会扩大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间的间隔,能够利用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取入更多的光。从而,本发明涉及的透镜阵列能够不扩大该透镜阵列的第二方向的宽度而以更多的光量进行曝光动作,且具备能够应对以高析像度进行曝光且小型的结构。
此外,作为潜像担载体能够使用感光体鼓。而且,此时,入射第一透镜而成像的光的成像位置及入射第二透镜而成像的光的成像位置根据感光体鼓的形状而调整,如后述,由此能够将感光体鼓21小径化,并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及实现良好的曝光。
此外,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二方向的间隔小于感光体鼓的直径的二十分之一。通过此种结构,不需要对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大幅变更透镜形状,能够使透镜设计简便化。
此外,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也可为自由曲面透镜。这是因为通过采用自由曲面透镜,透镜的成像特性提高,能够实现更好的曝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透镜阵列的特征在于,具有光透射性的透镜阵列,且在透镜阵列基板上,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有多个透镜列,该透镜列是在与第一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配设有多个透镜,并且在透镜列中,相邻的透镜相互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线列头的特征在于,具有配设多个将多个发光元件分组化的发光元件组的头基板和相对于光透射性的透镜阵列基板而对每个发光元件组配设透镜的透镜阵列,且在透镜阵列基板上,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有多个透镜列,该透镜列是在与第一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配设有多个透镜,并且在透镜列中,相邻的透镜相互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线列头和潜像担载体,其中线列头配设有多个将多个发光元件分组化的发光元件组的头基板和相对于光透射性的透镜阵列基板而对每个发光元件组配设透镜的透镜阵列,潜像担载体利用线列头进行曝光而形成潜像,且在透镜阵列基板上,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有多个透镜列,该透镜列是在与第一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配设有多个透镜,并且在透镜列中,相邻的透镜相互连接。
如此构成的发明(透镜阵列、线列头、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光透射性的透镜阵列基板上设有多个透镜,在该透镜阵列基板中,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有多个透镜列,该透镜列是在与第一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配设有多个透镜。并且在透镜列中,相邻的透镜相互连接。因此,不会增大透镜列宽度方向上的透镜间距,能够将更多的光取入透镜。即,本发明中的透镜阵列能够以高的析像度进行曝光且小型,故而合适。
此外,在透镜阵列基板中,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透镜列之间设有间隔。通过如此构成,能够抑制如后述的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透镜相互连接而导致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此外,透镜阵列基板也可由玻璃形成。即,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比较小。因此,通过由玻璃形成透镜阵列基板,能够抑制由温度变化导致的透镜阵列的变形,能够不依赖温度而实现良好的曝光。
此外,透镜也可由光固化性树脂形成。即,光固化性树脂通过照射光而固化。从而,利用该光固化性树脂形成透镜,能够简便地制造透镜阵列,所以能够抑制透镜阵列的成本。
此外,透镜也可为自由曲面透镜。这是因为通过采用自由曲面透镜,透镜的成像特性提高,能够实现更良好的曝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的说明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列头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线列头的A-A线部分剖面图。
图7是表示头基板的背面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设置于头基板背面的发光元件组的结构的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透镜阵列的俯视图。
图10是透镜阵列及头基板等长度方向的剖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利用线列头形成的点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线列头形成的点形成动作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透镜阵列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透镜的透镜面的结构的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效果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头基板的背面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发光元件组的其他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配有多个图17的发光元件组的头基板背面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图。
图20是实施例中的线列头等的A-A线部分剖面图。
图21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光学系诸元的图。
图22是表示包含中央透镜的光学系统诸元的图。
图23是表示XY多项式面的定义式的图。
图24是表示包含中央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4的系数值的图。
图25是表示包含中央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7的系数值的图。
图26是表示包含上游透镜、下游透镜的光学系统的数据的图。
图27是表示包含上游透镜、下游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4的系数值的图。
图28是表示包含上游透镜、下游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7的系数值的图。
图29是表示其他的数值例的图。
图30是表示另外的数值例的图。
图中,21Y、21K—感光体鼓(潜像担载体);29—线列头;293—头基板;295—发光元件组;2951—发光元件;299、299A、299B—透镜阵列;2991—透镜阵列基板;LS、LS1、LS2—透镜;LSC—透镜列;SP—点;Lsp—点潜像;MD—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SD—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LGD—长度方向(第一方向);LTD—宽度方向(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进行说明(参照“A.用语的说明”项)。在该用语的说明之后,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参照“B.实施方式”项)。
A.用语的说明
图1及图2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的说明图。此处,参照这些图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进行整理。在本说明书中,将感光体鼓21的表面(像面IP)的输送方向定义为副扫描方向,将与该副扫描方向SD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向定义为主扫描方向MD。此外,线列头29以其长度方向LGD与主扫描方向MD对应,且其宽度方向LTD与副扫描方向SD对应的方式,与感光体鼓21的表面(像面IP)相对地配置。
将多个(图1及图2中为8个)发光元件2951的集合定义为发光元件组295,该发光元件2951以与透镜阵列299具有的多个透镜LS一一对应的关系配置在头基板293。即,在头基板293中,由多个发光元件2951构成的发光元件组295与多个透镜LS分别相对地配置。此外,将来自发光元件组295的光束利用与该发光元件组295对应的透镜LS成像,从而在像面IP上形成的多个点SP的集合定义为点组SG。即,能够与多个发光元件组295一一对应地形成多个点组SG。此外,在各点组SG中,特殊地将主扫描方向MD及副扫描方向SD上最上游的点定义为第一点。并且,特别地将与第一点对应的发光元件2951定义为第一发光元件。
此外,如图2的“像面上”的栏所示,定义点组行SGR、点组列SGC。即,将主扫描方向MD上排列的多个点组SG定义为点组行SGR。并且,多行的点组行SGR以规定的点组行间距Psgr在副扫描方向SD上并列配置。此外,将在副扫描方向SD上以点组行间距Psgr且在主扫描方向MD上以点组间距Psg排列的多个(在该图中为3个)的点组SG定义为点组列SGC。而且,点组行间距Psgr是在副扫描方向S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点组行SGR各自的几何重心的、副扫描方向SD上的距离。此外,点组间距Psg是在主扫描方向M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点组SG各自的几何重心的、主扫描方向MD上的距离。
如图2的“透镜阵列”一栏所示,定义透镜行LSR、透镜列LSC。即,将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的多个透镜LS定义为透镜行LSR。并且,多行透镜行LSR以规定的透镜行间距Plsr在宽度方向LTD上并列配置。此外,将在宽度方向LTD上以透镜行间距Plsr且在长度方向LGD上以透镜间距Pls排列的多个(在该图中为3个)透镜LS定义为透镜列LSC。而且,透镜行间距Plsr是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透镜行LSR各自的几何重心的、宽度方向LTD上的距离。此外,透镜间距Pls是在长边方向LT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透镜LS各自的几何重心的、长度方向LGD上的距离。
如图2的“头基板”一栏所示,定义发光元件组行295R、发光元件组列295C。即,将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组295定义为发光元件组行295R。并且,多行发光元件组行295R以规定的发光元件组行间距Pegr在宽度方向LTD上并列配置。此外,将在宽度方向LTD上以发光元件组行间距Pegr且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发光元件组间距Peg排列的多个(在该图中为3个)发光元件组295定义为发光元件组列295C。而且,发光元件组行间距Pegr是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发光元件组行295R各自的几何重心的、宽度方向LTD上的距离。此外,发光元件组间距Peg是在长边方向LT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发光元件组295各自的几何重心的、长度方向LGD上的距离。
如图2的“发光元件组”一栏所示,定义发光元件行2951R、发光元件列2951C。即,在各发光元件组295中,将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2951定义为发光元件行2951R。并且,多行发光元件行2951R以规定的发光元件行间距Pelr在宽度方向LTD上并列配置。此外,将在宽度方向LTD上以发光元件行间距Pelr且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发光元件间距Pel排列的多个(在该图中为2个)发光元件2951定义为发光元件列2951C。而且,发光元件行间距Pelr是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发光元件行2951R各自的几何重心的、宽度方向LTD上的距离。此外,发光元件间距Pel是在长边方向LT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发光元件2951各自的几何重心的、长度方向LGD上的距离。
如图2的“点组”一栏所示,定义点行SPR、点列SPC。即,在各点组SG中,将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的多个点SP定义为点行SPR。并且,多行点行SPR以规定的点行间距Pspr在宽度方向LTD上并列配置。此外,将在宽度方向LTD上以点行间距Pspr且在长度方向LGD上以点间距Psp排列的多个(在该图中为2个)点定义为点列SPC。而且,点行间距Pspr是在副扫描方向S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点行SPR各自的几何重心的、副扫描方向SD上的距离。此外,点间距Psp是在主扫描方向MD上相互邻接的两个点SP各自的几何重心的、长度方向LGD上的距离。
B-1.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装备有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即线列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图。此外,图4是表示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结构的图。该装置是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彩色模式和单色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彩色模式是重合黑色(K)、青绿色(C)、洋红色(M)、黄色(Y)四色的调色剂而形成彩色图像,单色模式是仅使用黑色(K)的调色剂而形成单色图像。而且,图3是彩色模式执行时对应的图面。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当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向具有CPU和存储器等的主控制器MC赋予图像形成指令时,该主控制器MC向电动机控制器EC发送控制信号等,并且将与图像形成指令对应的影像数据VD赋予头控制器HC。此外,该头控制器HC基于来自主控制器MC的影响数据VD和来自电动机控制器EC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参数值,控制各色的线列头29。由此,电动机部EG执行规定的图像形成动作,在复写纸、转印纸、普通用纸及OHP用透明片等片材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指令对应的图像。
在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壳主体3内设有电装品箱5,该电装品箱5内置有电源电路基板、主控制器MC、电动机控制器EC及头控制器HC。此外,图像形成单元7、转印带单元8及供纸单元11也设置在壳主体3内。此外,在图3中,在壳主体3内右侧设置有二次转印单元12、定影单元13、片材引导部件15。而且,供纸单元11构成为相对于装置主体1装卸自如。并且,关于该供纸单元11及转印带单元8形成为能够分别拆下进行修理或交换的结构。
图像形成单元7具备形成多个不同颜色的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位置Y(黄色用)、M(洋红色用)、C(青绿色用)、K(黑色用)。此外,各图像形成位置Y、M、C、K设有在主扫描方向MD上具有规定长度的表面的圆筒形的感光体鼓21。并且,各图像形成位置Y、M、C、K分别在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形成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像。感光体鼓的轴向与主扫描方向MD大致平行地配置。此外,各感光体鼓21分别与专用的驱动电动机连接,并在图中箭头D21的方向上以规定速度旋转驱动。由此,感光体鼓21的表面在与主扫描方向MD正交或大致正交的副扫描方向SD上输送。此外,在感光体鼓21的周围,沿旋转方向设置带电部23、线列头29、显像部25及感光体清洁器27。并且,通过这些功能部执行带电动作、潜像形成动作及调色剂显像动作。因此,彩色模式执行时,将由所有的图像形成位置Y、M、C、K形成的调色剂像与转印带单元8具有的转印带81重合而形成彩色图像,并且在单色模式执行时,仅使用由图像形成位置K形成的调色剂像来形成单色图像。而且,在图3中,图像形成单元7的各图像形成位置的结构相互相同,因此,为了图示方便而仅对一部分的图像形成位置标注标记,省略其他的图像形成位置的标记。
带电部23具备表面由弹性橡胶构成的带电辊。该带电辊构成为,在带电位置与感光体鼓21的表面抵接而从动旋转,且伴随感光体鼓21的旋转动作,相对于感光体鼓21在从动方向上以圆周速度从动旋转。此外,该带电辊与带电偏压产生部(省略图示)连接,接受来自带电偏压产生部的带电偏压的供电,从而在带电部23与感光体鼓21抵接的带电位置使感光体鼓21的表面带电。
线列头(line head)29相对于感光体鼓21以其长边方向与主扫描方向MD对应,并且其宽度方向与副扫描方向SD对应的方式配置。线列头29的长边方向与主扫描方向MD大致平行。线列头29具备在长边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多个发光元件,并且从感光体鼓21离开地配置。还有,从这些发光元件向由带电部23带电的感光体鼓21的表面照射光,从而在该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显像部25具有在表面担持有调色剂的显像辊251。并且,利用从与显像辊251电连接的显像偏压产生部(省略图示)向显像辊251施加的显像偏压,在显像辊251和感光体鼓21抵接的显像位置,带电调色剂从显像辊251移动到感光体鼓21,从而使由线列头29形成的静电潜像显现化。
如此,在上述显像位置显现化的调色剂像向感光体鼓21的旋转方向D21输送后,在后面详细叙述的转印带81和各感光体鼓21抵接的一次转印位置TR1,一次转印到转印带81。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感光体鼓21的旋转方向D21的一次转印位置TR1的下游侧且带电部23的上游侧设有与感光体鼓21的表面抵接的感光体清洁器27。该感光体清洁器27通过与感光体鼓的表面抵接而将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鼓21的表面的调色剂清洁除去。
转印带单元8具备:驱动辊82、图3中配置于驱动辊82左侧的从动辊83(叶片对置辊)、架设于这些辊且向图示箭头D81方向(输送方向)循环驱动的转印带81。此外,转印带单元8在转印带81的内侧具备四个一次转印辊85Y、85M、85C、85K,该一次转印辊85Y、85M、85C、85K在感光体筒装配时分别与各图像形成位置Y、M、C、K所具有的感光体鼓21以一对一地相对配置。这些一次转印辊85分别与一次转印偏压产生部(省略图示)电连接。并且,如后所述,在彩色模式执行时,如图3所示,将所有的一次转印辊85Y、85M、85C、85K定位于图像形成位置Y、M、C、K侧,由此将转印带81推到图像形成位置Y、M、C、K各自具有的感光体鼓21而抵接,在各感光体鼓21和转印带81之间形成一次转印位置TR1。并且,以适当的时序从所述一次转印偏压产生部向一次转印辊85施加一次转印偏压,由此将在各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在各自对应的一次转印位置TR1转印到转印带81表面,从而形成彩色图像。
另一方面,在单色模式执行时,使四个一次转印辊85中、彩色一次转印辊85Y、85M、85C分别从相对的图像形成位置Y、M、C离开,并且仅使单色一次转印辊85K与图像形成位置K抵接,由此仅使单色图像形成位置K与转印带81抵接。其结果,仅在单色一次转印辊85K和图像形成位置K之间形成一次转印位置TR1。并且,以适当的时序从所述一次转印偏压生成部向单色一次转印辊85K施加一次转印偏压,由此在一次转印位置TR1,将在各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带81表面,从而形成单色图像。
进而,转印带单元8具备下游导向辊86,该下游导向辊86配设在单色一次转印辊85K的下游侧且驱动辊82的上游侧。此外,该下游导向辊86构成为,在单色一次转印辊85K与图像形成位置K的感光体鼓21抵接而形成的一次转印位置TR1处的一次转印辊85K和感光体鼓21的共同内切线上与转印带81抵接。
驱动辊82在图示箭头D81的方向上循环驱动转印带81,并且兼做二次转印辊121的支撑辊。在驱动辊82的周面上形成有厚度3mm左右、体积阻抗率1000kΩ·cm以下的橡胶层,并经由金属制的轴接地,由此作为从省略图示的二次转印偏压产生部经由二次转印辊121供给的二次转印偏压的导电路径。如此,通过在驱动辊82上设置具有高摩擦且冲击吸收性的橡胶层,片材进入驱动辊82和二次转印辊121的抵接部分(二次转印位置TR2)时的冲击难以传递到转印带81,能够防止像质的恶化。
供纸单元11具备供纸部,该供纸部具有能够层叠保持片材的供纸盒77、和从供纸盒77一片片供给片材的拾起辊79。利用拾起辊79从供纸部供给的片材在阻抗辊对80中被调整供纸时序后,沿片材引导部件15供纸到二次转印位置TR2。
二次转印辊121设置为相对于转印带81离开抵接自如,并利用二次转印辊驱动机构(省略图示)而进行离开抵接驱动。定影单元13具有:内置卤素加热器等发热体并旋转自如的加热辊131、和按压施力该加热辊131的加压部132。并且,在其表面二次转印图像后的片材通过片材引导部件15引导到由加热辊131和加压部132的加压带1323形成的夹持部,并在该夹持部以规定的温度来将图像热定影。加压部132由两个辊1321、1322,和架设于他们的加压带1323构成。并且,加压带1323的表面中,由两个辊1321、1322扩张的带张面压附于加热辊131的周面,由此由加热辊131和加压带1323形成的夹持部扩大。此外,如此受到定影处理后的片材被输送到设置于壳主体3的上表面部的排纸托盘4。
此外,在该装置中,与叶片对置辊83相对地配设有清洁器部71。清洁器部71具有清洁器叶片711和废调色剂盒713。清洁器叶片711通过将其前端部经由转印带81与叶片对置辊83抵接,而在二次转印后除去残留在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或纸末等异物。并且,如此除去的异物回收到废调色剂盒713,此外,清洁器叶片711及废调色剂盒713与叶片对置辊83一体地构成。因此,如下面的说明,在叶片对置辊83移动的情况下,清洁器叶片711及废调色剂盒713也与叶片对置辊83一同移动。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列头的概略的立体图。此外,图6是图5所示的线列头的A-A线局部剖面图。而且,A-A线是包含构成后述的透镜列的各透镜的光轴的线,图6是包含A-A线且与透镜的光轴平行的剖面。如上所述,线列头29以其长度方向LGD与主扫描方向MD对应,且其宽度LTD与副扫描方向SD对应的方式而相对于感光体鼓21配置。而且,长度方向LGD和宽度方向LTD相互正交或大致正交。如后所述,在该线列头29中,在头基板293上形成有多个发光元件,各发光元件朝向感光体鼓21的表面射出光束。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长度方向LGD及宽度方向LTD正交的方向且从发光元件朝向感光体鼓表面的方向作为光束的行进方向Doa。该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与后述的光轴OA平行或大致平行。
线列头29具备箱体291,并且在所述箱体291的长度方向LGD的两端设有定位销2911和螺钉插入孔2912。并且,将所述定位销2911嵌入贯穿设置于感光体罩(省略图示)的定位孔(省略图示),所述感光体罩覆盖感光体鼓21且相对于感光体鼓21被定位。进而,经由螺钉插入孔2912将固定螺钉拧入并固定于感光体罩的螺钉孔(省略图示),由此线列头29相对于感光体鼓21被定位固定。
在箱体291的内部配置有头基板293、遮光部件297及两片透镜阵列299(299A、299B)。箱体291的内部抵接于头基板293的表面293-h,另一方面,背盖2913抵接于头基板293的背面293-t。该背盖2913通过固定器具2914经由头基板293而被按压在箱体291内部。即,固定器具2914具有将背盖2913向箱体291内部侧(图6中的上侧)按压的弹性力,并利用所述弹性力按压背盖,由此箱体291的内部被密闭成光密(换言之,不从箱体291漏光,及光不从箱体291的外部侵入)。而且,固定器具2914在箱体291的长度方向LGD上设置在多个位置。
在头基板293的背面293-t设有将多个发光元件分组化后的发光元件组295。头基板293由玻璃等光投射性部件形成,发光元件组295的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束能够从头基板293的背面293-t向表面293-h透过。该发光元件是底发射型的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并由密封部件294覆盖。该头基板293的背面293-t上的发光元件的配置详细如下所述。
图7是表示头基板的背面的结构的图,相当于从头基板的表面观察背面的情况。图8是表示设置于头基板背面的发光元件组的结构的图。如图7所示,发光元件组295是将8个发光元件2951分组化而构成。并且,在各发光元件组295中,8个发光元件2951如下配置。即,如图8所示,在发光元件组295中,沿长度方向LGD排列4个发光元件2951而构成发光元件行2951R,并且两个发光元件行2951R在宽度方向LTD上以发光元件行间距Pelr并列设置。此外,各发光元件行2951R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元件间距Pel相互错开,各发光元件2951的长度方向LGD上的位置相互不同。
此外,在头基板293的背面293-t中,如此构成的发光元件组295配置有多个。即,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不同的位置配置3个发光元件组295而构成发光元件组列295C,并且多个发光元件组列295C沿长度方向LGD排列。在各发光元件组列295C中,3个发光元件组295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发光元件组间距Peg相互错开配置,其结果,各发光元件组295的长度方向LGD上的位置PTE相互不同。换言之,在头基板293的背面293-t中,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多个发光元件组295而构成发光元件组行295R,并且在宽度方向LTD上设有3行发光元件组行295R。此外,各发光元件组行295R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发光元件组间距Peg相互错开配置,其结果,各发光元件组295的长度方向LGD上的位置PTE相互不同。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基板293中,多个发光元件组295二维配置。而且,在该图中,发光元件组295的位置以发光元件组295的重心位置代表,发光元件组295的长度方向LGD上的位置PTE以从发光元件组295的位置下垂到长边方向轴LGD的垂线的垂足代表。
如此,形成于头基板293的各发光元件2951受到来自例如TFT(ThinFilm Transistor)电路等的驱动,射出相互相等的波长的光束。该发光元件2951的发光面是所谓完全扩散面光源,从发光面射出的光束遵循朗伯余弦定律。
返回图5、图6继续说明。在头基板293的表面293-h上抵接配置有遮光部件297。在遮光部件297上对多个发光元件组295的每一个设置有导光孔2971(换言之,对于多个发光元件组295以一对一设置有多个导光孔2971)。各导光孔2971作为在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上贯通的孔而形成于遮光部件297。此外,在遮光部件297的上侧(头基板293的相反侧),两片透镜阵列299在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上并列配置。
如此,在光束Doa的行进方向上,在发光元件组295与透镜阵列299之间配置有对每个发光元件组295设置了导光孔2971的遮光部件297。因而,从发光元件组295发出的光束通过与该发光元件组295对应的导光孔2971而朝向透镜阵列299。相反地说,从发光元件组295射出的光束中、朝向与该发光元件组295对应的导光孔2971以外的光束被遮光部件297遮蔽。如此,从一个发光元件组295发出的光全部经由相同的导光孔2971而朝向透镜阵列299,并且从不同的发光元件组295发出的光束之间的干涉由遮光部件297来防止。
图9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透镜阵列的俯视图,相当于从像面侧(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侧)观察透镜阵列的情况。而且,该图中的各透镜LS形成于透镜阵列基板2991的背面2991-t,该图表示该透镜阵列基板背面2991-t的结构。此外,在该图中记载有发光元件组295,但其用于表示发光元件组295与透镜LS的对应关系,并不是表示在透镜阵列基板背面2991-t上设置的发光元件组295。在透镜阵列299中,每个发光元件组295设有透镜LS。即,在透镜阵列299中,配置在宽度方向LTD的不同位置配置的三个透镜LS而构成透镜列LSC,并且多个透镜列LSC沿长边方向LTD排列。在各透镜列LSC中,三个透镜在长度方向LGD上以透镜间距Pls相互错开地配置,其结果,各透镜LS的长度方向LGD上的位置PTL相互不同。
换言之,在透镜阵列299中,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多个透镜LS而构成透镜行LSR,并且在宽度方向LTD上设有三行透镜行LSR。此外,各透镜行LSR在长度方向LGD上以透镜间距Pls相互错开地配置,各透镜LS的长度方向LGD上的位置PTL相互不同。如此,在透镜阵列299中,多个透镜LS被配置成二维。而且,在该图中,透镜LS的位置以透镜LS的顶点(即,垂度最大的点)为代表,透镜LS的长度方向LGD上的位置PTL以从透镜LS的顶点下垂到长边方向轴LGD的垂线的垂足为代表。
并且,在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透镜列LSC中,相邻的透镜LS相互连接。即,在各透镜列LSC中,上游透镜LS-u和中央透镜LS-m相互连接,中央透镜LS-m和下游透镜LS-d相互连接。此外,在长度方向LGD上,在各透镜列LSC间设有间隔(clearance)CL,各透镜列LSC相互隔开地配置。在此,上游透镜LS-u是在宽度方向LTD上属于最上游的透镜行LSR的透镜LS,中央透镜LS-m是在宽度方向LTD上属于中央的透镜行LSR的透镜LS,下游透镜LS-d是在宽度方向LTD上属于最下游的透镜行LSR的透镜LS。
图10是透镜阵列以头基板等的长边方向的剖面图,表示包含在透镜阵列上形成的透镜LS的光轴的长边方向剖面。透镜阵列299具有在长度方向LGD上为长条且光透射性的透镜阵列基板2991。即,透镜阵列基板2991的长度方向LGD(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透镜阵列基板2991的宽度方向LTD(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宽度)长。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透镜阵列基板2991由线膨胀系数比较小的玻璃形成。在透镜阵列基板2991的表面2991-h及背面2991-t中、透镜阵列基板2991背面2991-t形成有透镜LS。该透镜阵列299例如由特开2005-27684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形成。即,具有与透镜LS的形状相应的凹部的金属模抵接于作为透镜阵列基板2991的玻璃基板。在金属模与光透射性基板之间填充有光固化性树脂。若向该光固化性树脂照射光,则光固化性树脂固化,在光透射性基板形成透镜LS。并且,当光固化性树脂固化并形成透镜LS时,金属模脱模。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照射光能够快速的硬化的光固化性树脂来形成透镜LS。因而,能够简便地形成透镜LS,所以能够使透镜阵列299的生成工序简单化,能够降低透镜阵列299的成本。此外,透镜阵列基板2991由线膨胀系数小的玻璃形成,所以抑制透镜阵列299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能够不依赖温度地实现良好的曝光。
在该线列头29中,在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上并列配置有两片(299A、299B)具有此种结构的透镜阵列299,在光的行进方向Doa上排列的两片透镜LS1、LS2配置于各发光元件组295的每一个(图5、图6、图10)。此外,通过与相互相同的发光元件组295对应的第一透镜LS1及第二透镜LS2各自的透镜中心的光轴OA(图10中的双点划线)与头基板293的背面293-t正交或大致正交。在此,光束的行进方向Doa的上游侧的透镜阵列299A的透镜LS是第一透镜LS1,光束的行进方向Doa的下游侧的透镜阵列299B的透镜LS是第二透镜LS2。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透镜阵列299在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上并列地配置,所以能够使光学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如此,线列头29具备具有第一、第二透镜LS1、LS2的光学系。从而,从发光元件组295射出的光束通过第一透镜LS1及第二透镜LS2成像,在感光体鼓表面(像面)上形成点SP。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感光体鼓表面在形成点之前通过带电部23带电。从而,形成有点SP的区域被去电而形成点潜像Lsp。并且,如此形成的点潜像Lsp担载于感光体鼓表面,同时向副扫描方向SD的下游侧输送。还有,如下说明,点SP以与感光体鼓表面的移动相应的时序形成,从而形成在主扫描方向MD上排列的多个点潜像Lsp。
图11是用于说明通过线列头形成的点的立体图。而且,在图11中,省略透镜阵列299的记载。如图11所示,各发光元件组295能够在主扫描方向MD上相互不同的暴光区域ER形成点组SG。在此,点组SG是发光元件组295的所有发光元件2951同时发光形成的多个点SP的集合。如该图所示,在主扫描方向MD上连续的曝光区域ER能够形成点组SG的三个发光元件组295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错开地配置。即,例如,能够在主扫描方向MD上连续的曝光区域ER_1、ER_2、ER_3形成点组SG_1、SG_2、SG_3的三个发光元件组295_1、295_2、295_3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错开地配置。这三个发光元件组295构成发光元件组列295C,多个发光元件组列295C沿长度方向LGD排列。其结果,如图7的说明时所述,三行发光元件组行295R_A、295R_B、295R_C在宽度方向LTD上排列,并且各发光元件组行295R_A等在副扫描方向SD上相互不同的位置形成点组SG。
即,在该线列头29中,多个发光元件组295(例如,发光元件组295_1、295_2、295_3)在宽度方向LTD上配置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并且,在宽度方向LTD配置在相互不同位置的各发光元件组295在副扫描方向SD上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形成点组SG(例如,点组SG_1、SG_2、SG_3)。
换言之,在该线列头29中,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不同的位置配置有多个发光元件2951(例如,属于发光元件组295_1的发光元件2951和属于发光元件组295_2的发光元件2951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并且,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不同的位置配置的各发光元件2951在副扫描方向SD上相互不同的位置形成点SP(例如,属于点组SG_1的点SP和属于点组SG_2的点SP在副扫描方向SD上形成在相互不同的位置)。
如此,通过发光元件2951而在副扫描方向SD上形成的点SP的形成位置不同。从而,为在主扫描方向MD上排列形成多个点潜像(即,在副扫描方向SD上相同的位置形成多个点潜像Lsp),需要考虑点形成位置的不同。因此,在该线列头29中,各发光元件2951以与感光体鼓表面的移动相应的时序进行发光。
图12是表示通过上述的线列头形成的点形成动作的图。以下,使用图7、图11、图12说明通过线列头进行的点形成动作。概略地说,感光体鼓表面(潜像担载体表面)在副扫描方向SD上移动,并且头控制模块54(图4)以与感光体鼓表面的移动相应的时序使发光元件2951发光,由此,形成在主扫描方向MD上排列的多个点潜像Lsp。
首先,使在宽度方向LTD上属于最上游的发光元件组295_1、295A4等的发光元件行2951R(图11)中、宽度方向LTD下游侧的发光元件行2951R发光。并且,通过所述发光动作射出的多个光束利用透镜LS成像,在感光体鼓表面上形成点SP。而且,透镜LS具有倒立特性,来自发光元件2951的光束倒立成像。如此,在图12的“第一次”的阴影图案的位置形成点潜像Lsp。而且,在该图中,中空的圆印表示尚未形成以后形成的预定的点潜像。此外,在该图中,由符号295_1~295_4标记的点潜像表示由与各自标记的符号对应的发光元件组295形成的点潜像。
接下来,使属于该发光元件组295_1、295A4等的发光元件行2951R中、宽度方向LTD上游侧的发光元件行2951R发光。并且,通过所述发光动作射出的多个光束利用透镜LS成像,在感光体鼓表面上形成点SP。如此,在图12的“第二次”的阴影图案的位置形成点潜像Lsp。在此,从宽度方向LTD下游侧的发光元件行2951R依次发光是为了与透镜LS具有的倒立特性相对应。
接下来,使属于从宽度方向上游侧起第二位的发光元件组295_2等的发光元件行2951R中、宽度方向LTD下游侧的发光元件行2951R发光。并且,通过所述发光动作射出的多个光束利用透镜LS成像,在感光体鼓表面上形成点SP。如此,在图12的“第三次”的阴影图案的位置形成点潜像Lsp。
接下来,使属于从宽度方向上游侧起第二位的发光元件组295_2等的发光元件行2951R中、宽度方向LTD上游侧的发光元件行2951R发光。并且,通过所述发光动作射出的多个光束利用透镜LS成像,在感光体鼓表面上形成点SP。如此,在图12的“第四次”的阴影图案的位置形成点潜像Lsp。
接下来,使属于从宽度方向上游侧起第三位的发光元件组295_3等的发光元件行2951R中、宽度方向LTD下游侧的发光元件行2951R发光。并且,通过所述发光动作射出的多个光束利用透镜LS成像,在感光体鼓表面上形成点SP。如此,在图12的“第五次”的阴影图案的位置形成点潜像Lsp。
并且最后,使属于从宽度方向上游侧起第三位的发光元件组295_3等的发光元件行2951R中、宽度方向LTD上游侧的发光元件行2951R发光。并且,通过所述发光动作射出的多个光束利用透镜LS成像,在感光体鼓表面上形成点SP。如此,在图12的“第六次”的阴影图案的位置形成点潜像Lsp。如此,通过执行第1~6次的发光动作,从副扫描方向SD的上游侧的点SP依次形成点SP,从而形成在主扫描方向MD上排列的多个点潜像Lsp。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透射性的透镜阵列基板2991上设有多个透镜LS。在该透镜阵列基板2991中,在长度方向LGD(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在宽度方向LTD(第二方向)相互不同的位置上配有多个透镜的透镜列LSC。并且,在透镜列LSC中,相邻的透镜LS相互连接。即,在透镜列LSC中,相邻的透镜LS之间不存在间隔,这些相邻的透镜LS相互连接。从而,不会增大向透镜列LSC中的宽度方向LTD的透镜间距(相当于透镜行间距Plsr),而能够将大量的光取入透镜LS。即,该实施方式中的透镜阵列299能够适应于以高析像度进行曝光且小型,是适合的。并且通过使用此种透镜阵列299,能够使线列头29或图像形成装置1小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透镜阵列基板2991上,在长度方向LGD上相邻的透镜列LSC之间设有间隔CL。从而,抑制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透镜阵列299的翘曲的产生,故而本实施方式是适合的。即,在长度方向LGD上相邻的透镜列LSC之间不设置间隔CL,而在相邻的透镜列LSC间相互连接透镜LS的情况下,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的多个透镜LS相互连接。该透镜LS由光固化性树脂形成,因此在该情况下,在透镜阵列基板2991上树脂在长度方向LGD上延伸地形成。换言之,在透镜阵列基板2991上沿长度方向LGD形成长条的树脂块。并且,树脂具有比透镜阵列基板2991的基材即玻璃大的线膨胀系数。从而,对于温度,上述树脂块在长度方向LGD上较大伸缩,而透镜阵列基板2991在长度方向LGD上的伸缩量比较小。其结果,如果有温度变化,则透镜阵列299有翘起的可能。针对于此,本实施方式在长度方向LGD上相邻的透镜列LSC之间设有间隔CL,由此抑制此种翘起的问题的产生。
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元件2951使用有机EL元件,该有机EL元件与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相比较光量少,因此取入透镜LS的光量有变少的倾向。尤其在使用底发射型的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从有机EL元件射出的光束的一部分被头基板293吸收,所以取入透镜LS的光量变得更少。针对于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透镜列LSC中,相邻的透镜LS相互连接,能够将多的光取入透镜LS。从而,即使作为发光元件2951使用底发射型的有机EL元件的结构中,也能够良好的曝光。
B-2.第二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透镜阵列的结构的俯视图。该透镜阵列299具备以玻璃为基材的透镜阵列基板2991(光透射性基板)。如此,通过由线膨胀系数比较小的玻璃材料来构成透镜阵列基板2991,抑制透镜阵列299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该透镜阵列基板2991在长度方向LGD上具有长度W1,在宽度方向LTD具有宽度W2(长度W2)。另外,满足长度W1>W2的关系,透镜阵列基板2991在长度方向LGD上是长边的。在透镜阵列基板2991的表面2991-h上形成有通过上述金属模的方法由光固化性树脂(树脂材料)构成的多个透镜LS。该多个透镜LS二维地配置。即,三个透镜LS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排列而构成一行透镜列LSC。进而,多个透镜列LSC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而且在长度方向LGD上相邻的透镜列LSC之间设有间隙CL。构成该透镜列LSC的三个透镜在长度方向LGD上相互错开间隔p1(=Pls),并且在宽度方向LTD上相互错开间隔p2(=Plsr)。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相互邻接的透镜LS相互连接。在该图13中,相互连接的两个透镜LS的边界标注标记BD。此外,未形成有透镜LS的平坦的区域标记为平坦区域Ap。
此外,在图13中,为表示在透镜阵列基板2991表面2991-h上的位置,标记有x-y坐标(x,y)。x轴是与长度方向LGD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坐标轴,y轴是与宽度方向LTD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坐标轴,x轴和y轴相互正交。此外,在该x-y坐标中,将该图左上的透镜LS11的顶点Lt11(将该点投影到x-y平面的位置)作为原点。而且,透镜LS的顶点Lt是透镜LS距离平坦区域Ap的高度为最高的位置。如此,x表示以顶点Lt11为原点的长度方向LGD的位置,y表示以顶点Lt11为原点的宽度方向LGD的位置。并且,各透镜LS的透镜面如下构成。
图14是表示透镜的透镜面的结构的图,该图的“俯视图”相当于从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俯视的情况,该图的“剖面图”是包含透镜LS的顶点Lt的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剖面图。在该图中,为表示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相邻的两个透镜LS的关系,以透镜LS11和透镜LS21为代表来表示。以下,根据需要,将透镜LS11称为“第一透镜”,将透镜LS21称为“第二透镜”。
图14的“剖面图”所示的符号h表示在各透镜LS的透镜面中,距离平坦区域Ap的高度为最大的位置(顶点Lt)离该平坦区域Ap的高度。即,符号h是各透镜LS的透镜顶点Lt距离平坦区域Ap的高度,各透镜LS具有相同的高度h。此外,函数f(x,y)是从位置(x,y)的透镜面到透镜LS的顶点Lt(第一位置)的高度。此外,在该图中,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相邻的两个透镜LS的间隔以间隔p3表示。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满足下式
f(p1/2,p2/2)<h
即,第一透镜LS11和第二透镜LS21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相互连接,第一透镜LS11和第二透镜LS21的边界BD离平坦区域Ap具有高度Δ(=h—f(p1/2,p2/2)>0)。
如上所述,因为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相邻的透镜LS相互连接,所以不用扩大这些透镜LS的间距p3,能够将更多的光取入透镜LS。对于此详细后述。
图15是本发明的效果说明图。在图15的“未连接”一栏中,相当于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相邻的透镜LS未被连接的情况,图15的“连接”的一栏相当于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透镜LS被连接的情况(即,适用本发明的情况)。此外,在图15的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表示透镜LS的有效区域LSe,该图的实线圆表示透镜LS的透镜外周LSc。通常,透镜外周LSc附近的透镜面无法保证面精度。因此,在透镜外周LSc和透镜LS的有效区域LSe之间需要设置余量d。并且,如“未连接”一栏所示,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未连接相邻的透镜LS的情况需要在透镜外周LSc的全周设置余量d。与此相反,如“连接”一栏所示,通过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相互连接相邻的透镜LS,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不需要设置余量d。其结果,能够不需改变透镜间隔p3而扩大透镜有效区域LSe,从而能够将更多的光取入透镜LS。由此,该透镜阵列299能够不扩大透镜阵列299向宽度方向LTD的宽度W2,而能够以多的光量进行曝光动作,并具备能够与以高析像度进行曝光相对应且小型的结构。
然而,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在透镜行配列方向Dlsc上能够不用扩大间隔p3而将多的光量取入透镜LS。换言之,能够抑制透镜阵列299向宽度方向LTD的宽度W2。其结果,与各透镜LS对应而配置有发光元件组295的区域(头基板293背面的区域)也能够在宽度方向LTD上比较节省空间化。从而,在配置有发光元件组295的头基板293中,能够在宽度方向LTD的两侧空出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空出的空间配设驱动发光元件组295的各发光元件2951的驱动电路DC。具体地,如下所述。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头基板的背面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6所示,在头基板293的宽度方向LTD的两侧空出的空间配置有由TFT构成的驱动电路DC。该驱动电路DC通过配线WL光元件2951连接,并向各发光元件2951施加驱动信号。如此,通过在头基板293的宽度方向LTD的两侧空出的空间内配置驱动电路DC,能够将驱动电路DC配置在发光元件2951的比较接近的位置。从而,能够缩短配线WL,能够向发光元件2951供给由于配线WL的杂散电容导致的迟钝少的驱动信号,从而执行良好的曝光操作。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长度方向LGD上相邻的透镜LS(例如,透镜LS11和透镜LS12之间设有间隙CL。抑制由于透镜阵列299的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即,如上所述,透镜阵列基板2991利用玻璃形成,而透镜LS通过树脂形成,透镜阵列基板2991和透镜LS由不同的材质构成。从而,在长度方向LGD上相邻的透镜LS之间不设有间隙CL的情况下,在长度方向LGD上,长条的块形成于透镜阵列基板299。从而,在产生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该块与透镜阵列基板299的线膨胀系数的差所导致,透镜阵列299有发生变形之虞。尤其是在由树脂形成透镜LS的情况下,树脂的线膨胀系数比较大,所以有时所述变形显著。还有,若透镜阵列299变形,则光的成像位置发生变动,有时无法执行良好的曝光动作。与此相反,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长度方向LGD上相邻的透镜LS(例如透镜LS11和透镜LS12之间设有间隙CL,所以抑制此种透镜阵列299的变形,能够执行良好的曝光操作。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透镜LS由光固化性树脂构成。该光固化性树脂具有通过照射光而固化的性质。从而,通过由该光固化性树脂形成透镜LS,能够简便地制造透镜阵列299。
C.其他
如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长度方向LGD及主扫描方向MD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方向”,宽度方向LTD及副扫描方向SD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向”,感光体鼓21相当于本发明的“潜像担载体”。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透镜LS11和配设于该透镜LS11的宽度方向LTD侧的透镜LS21连接,透镜LS1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透镜”,透镜LS2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透镜”。此外,在透镜LS11和配设于该透镜LS11的长度方向LGD的透镜LS12间设有间隙CL,透镜LS1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透镜”。此外,头基板293相当于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基板”。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思想,能够进行上述以外的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组295由两个发光元件行2951R构成。但是,构成发光元件组295的发光元件行2951R的个数并不限定在两个,例如也可为一个。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行2951R由四个发光元件2951构成。但是构成发光元件行2951R的个数并不限定在四个。因此,也可以如下所示来构成发光元件组295。
图17是表示发光元件组的其他的结构的例子。此外,图18是表示配设有多个图17的发光元件组的头基板的背面的结构的图,相当于从头基板的表面观察背面的情况。在图18所示的其他的结构中,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有15个发光元件2951而构成发光元件行2951R。在该发光元件行2951R中,各发光元件2951以元件间距Pel(=0.021[mm])的四倍的间距(=0.084[mm])排列。并且,在宽度方向LTD上排列有四个(2951R—1、2951R—2、2951R—3、2951R—4)如此构成的发光元件行2951R。在宽度方向LTD中,发光元件行2951R—4与发光元件行2951R—1之间的间距为0.1155[mm],发光元件行2951R—4与发光元件行2951R—2之间的间距为0.084[mm],发光元件行2951R—4和发光元件行2951R—3之间的间距为0.0315[mm]。此外,当将通过发光元件组295的中心(重心)而与宽度方向LTD平行的直线为中心线CTL时,发光元件行2951R—1及发光元件行2951R—4各自与中心线CTL的间距为0.05775[mm]。
此外,在图17中,由中心线CTL上侧的两行2951R—1、2951R—2构成一个发光元件行组2951RT,并且由中心线CTL下侧的两行2951R—3、2951R—4构成一个发光元件行组2951RT。在各个发光元件行组2951RT中,两个发光元件行2951R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元件间距Pel(=0.021[mm])的两倍(=0.042[mm])相互错开。并且,两个发光元件行组2951RT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元件间距Pel(=0.021[mm])相互错开。从而,四个发光元件行2951R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元件间距Pel(=0.021[mm])相互错开,其结果,在长度方向LGD上,各发光元件2951的位置不同。在此,当将位于发光元件组295的长度方向LGD的两端的发光元件2951设为端部发光元件2951x时,长度方向LGD上的端部发光元件2951x间的间距为1.239[mm],长度方向LGD上的端部发光元件2951x与发光元件组295中心的间距为0.6195[mm]。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图17所示的发光元件组295二维地配置。如图18所示,在长度方向LGD上排列多个发光元件组295而构成发光元件组行295R。在该发光元件组行295R中,各发光元件组295以发光元件组间距Peg三倍的间距(=1.778[mm])排列。并且,如此构成的发光元件组行295R在宽度方向LTD上以发光元件组行间距Pegr(=1.77[mm])排列有三个(295R-1、295R-2、295R-3)。此外,各发光元件组行295R在长度方向LGD上以发光元件组间距Peg(约0.593[mm])相互错开。即,发光元件组行295R-1和发光元件组行295R-2在长度方向LGD上错开0.59275[mm],发光元件组行295R-2和发光元件组行295R-3在长度方向LGD上错开0.5925[mm],发光元件组行295R-3和发光元件组行295R-1在长度方向LGD上错开0.59275[mm]。从而,发光元件组行295R-1和发光元件组行295R-3在长度方向LGD上错开1.18525[mm]。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透镜阵列299构成为在透镜阵列基板的背面2991-t上形成透镜LS。但是,透镜阵列的构成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在透镜阵列基板的表面2991-h上形成透镜LS而构成透镜阵列299也可,或者在透镜阵列基板的两面2991-t、2991-h上形成透镜LS而构成透镜阵列299也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三个透镜行LSR在宽度方向LTD上排列。但是,透镜行LSR的个数并不限定为三个,例如一个也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两片透镜阵列299,但透镜阵列299的片数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元件2951使用有机EL元件。但是也可使用有机EL元件以外的元件作为发光元件2951,例如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发光元件2951。
[实施例]
接下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到下述的实施例的限制,当然可以在适合前述或后述的思想的范围内施以适当的变更而实施,其均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以下说明的本实施例具备对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且实现良好的曝光有利的结构。即,感光体鼓21的直径在确定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时是一个要点。因此,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期望减小感光体鼓21的直径。但是,在感光体鼓21的周围,除线列头29以外,需要在副扫描方向SD上排列配置带电部23和显像部25等功能部。从而,若单纯地减小感光体鼓21的直径,则有时无法配置这些功能部。与此相反,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本发明的线列头29在宽度方向LTD(副扫描方向SD)上被小型化。从而,能够确保配置各功能部,且减小感光体鼓21的直径。
但是,在如此减小感光体鼓21的直径的情况下,有时产生如下其他的问题。即,在减小感光体鼓21的直径的情况下,感光体鼓21的表面形状的曲率变大。从而,如上述的线列头29在宽度方向LTD上配设多个透镜LS的情况下,若由各透镜LS同样地构成光的行进方向Doa中的成像位置,则有时产生成像位置从感光体鼓21的表面错开的透镜LS,其结果,有时无法进行良好的曝光。因此,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减小感光体鼓21的直径,且能够实现良好的曝光的技术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图,表示在主扫描方向MD上的剖面。在该实施例中,在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上,在第一透镜LS1之前设有光圈DIA,且通过光圈DIA缩小的光束入射到第一透镜LS1。在该图中,表示有从光轴OA上的物点OB0出来而成像在像点IM0的光束的光路和从与光轴OA不同的物点OB1出来而成像在像点IM1的光束的光路。光圈DIA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等表示的结构大致相同,在图5、图9等表示的A-A线方向上,以排列三个透镜LS-u、LS-m、LS-d而构成透镜列的方式,排列有包含各透镜LS的光学系统。
图20是实施例中的线列头及感光体鼓的A-A线部分剖面。如该图所示,由发光元件组295、光圈DIA及透镜阵列299A、299B构成的线列头与感光体鼓21相对配置。该感光体鼓21具有以旋转轴CC2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形状,感光体鼓表面具有有限的曲率。在此,特别地将该感光体鼓表面的形成称为“曲率形状”。
在该实施例中,各光学系统在图20中的左右方向上以等间距地排列,并且包含中央透镜LS-m的光学系统的光轴OA通过感光体鼓21的旋转轴CC21。从而,为使由各光学系统产生的光束的成像位置与感光体鼓表面大致一致,需要对每个光学系统调整光束的行进方向Doa(光轴OA方向)上的成像位置。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在包含上游透镜LS-u的光学系统和包含下游透镜LS-d的光学系统之间,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上的成像位置FP相互相等。另一方面,在包含上游透镜LS-u(或下游透镜LS-d)的光学系统和包含中央透镜行LS-m的光学系统之间,光束的行进方向Doa上的成像位置FP相差距离ΔFP。因此,如以下的数据,在该实施例中,包含透镜LS-u、LS-d的光学系统和包含透镜LS-m的光学系统之间,结构不同。
图21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诸元的图。如图21所示,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束的波长为690[nm]。此外,感光体的直径为40[mm]。图22是表示包含中央透镜的光学系统的数据的图。如图22所示,在包含中央透镜LS-m的光学系统中,第一透镜LS1的透镜面(面序号S4)及第二透镜LS2的透镜面(面序号S7)均为自由曲面(XY多项式面)。图23是表示XY多项式面的定义式的图,第一透镜LS1的透镜面形状由该定义式和图24所示的系数来确定,第二透镜LS2的透镜面形状由该定义式和图25所示的系数来确定。在此,图24是表示包含中央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4的系数值的图,图25是表示包含中央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7的系数值的图。
图26是表示包含上游透镜、下游透镜的光学系统的数据的图。如图26所示,即使在包含上游透镜LS-u、下游透镜LS-d的光学系统中,第一透镜LS1的透镜面(面序号S4)及第二透镜LS2的透镜面(面序号S7)均为自由曲面(XY多项式面)。第一透镜LS1的透镜面形状由图23的定义式和图27所示的系数来确定,第二透镜LS2的透镜面形状由该定义式和图28所示的系数来确定。在此,图27是表示包含上游透镜、下游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4的系数值的图,图28是表示包含上游透镜、下游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面S7的系数值的图。
如此,根据感光体鼓21的表面形状,调整各透镜LS的成像位置。因此,能够将感光体鼓21小径化,从而实现图像形成位置的小型化,并实现良好的曝光。
如此,在上述实施例中,透镜阵列299的透镜LS为自由曲面透镜。在此,自由曲面透镜是指透镜面为自由曲面的透镜。因此,透镜的成像特性提高,能够实现更好的曝光。
而且,感光体鼓21的直径并不限于上述的直径,而可以进行变更。因此,例如下面如图29所示,也可变更感光体鼓21的直径。图29是表示另外的数值例,与感光体鼓21的直径为36[mm]的情况相对应。适用本发明,通过相互连接在透镜列配列方向Dlsc上排列的透镜LS(换言之,在宽度方向LTD的不同位置上配置的透镜LS),如图29所示,透镜行间距Plsr被控制在1.67[mm]。
进而,为了根据直径为36[mm]的感光体鼓21的形状而调整对于每个透镜LS的成像位置FP,通过包含上游透镜LS-u(或下游透镜LS-d)的光学系统和包含中央透镜LS-m的光学系统,变更成像位置。具体地,距离ΔFP=0.078[mm]。而且,该其他的数值例中的距离ΔFP根据图21~图28所示的光学系统的数据来求出。
图30是进而表示其他的数值例的图,与感光体鼓21的直径为45[mm]的情况相对应。在该数值例中,透镜行间距Plsr被控制在1.5[mm]。进而,为了根据直径为45[mm]的感光体鼓21的形状而调整对于每个透镜行LSR的成像位置FP,通过包含上游透镜LS-u(或下游透镜LS-d)的光学系统和包含中央透镜LS-m的光学系统,变更成像位置。具体地,距离ΔFP=0.05[mm]。
如此,进而,在另外的数值例中,与上述的其他的数值例相比,距离ΔFP被控制为较小。其结果,对于各个透镜LS不需要如此大幅地变更透镜特性,能够使透镜设计简便化。这是由于相对于感光体鼓21的直径(=45[mm]),较短地设定透镜行间距Plsr(=1.5[mm])。如此,在实现透镜设计的简便化时,可以将透镜行间距Plsr设定为感光体鼓21的直径(=45[mm])的1/20以下。如此,在该实施例中,透镜行间距Plsr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向第二方向的间隔”。

Claims (15)

1.一种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透射性基板,其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
第一透镜,其配设于所述光透射性基板;
第二透镜,其在所述光透射性基板配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第二方向侧,并且
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透射性基板在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第一方向配设有第三透镜,且在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三透镜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透射性基板为玻璃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三透镜利用树脂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材料为光固化性树脂。
6.一种曝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头具备透镜阵列和发光元件基板,
所述透镜阵列具有:光透射性基板,其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第一透镜,其配设于所述光透射性基板;以及第二透镜,其在所述光透射性基板配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第二方向侧,
所述发光元件基板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其向所述第一透镜发出光;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其向所述第二透镜发出光,并且
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曝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基板的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配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方向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曝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基板配设有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且所述第一配线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配线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曝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由TFT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曝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为有机EL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曝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EL元件为底发射型。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曝光头和潜像担载体,且所述曝光头具有透镜阵列和发光元件基板,
所述透镜阵列具有:光透射性基板,其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并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为W2,并具有W1>W2的关系;第一透镜,其配设于所述光透射性基板;以及第二透镜,其在所述光透射性基板配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第二方向侧,
所述发光元件基板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其向所述第一透镜发出光;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其向所述第二透镜发出光,
所述潜像担载体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向所述第一透镜入射的光成像,并且将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向所述第二透镜入射的光成像,并且
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潜像担载体为感光体鼓,入射到所述第一透镜并成像的光的成像位置及入射到所述第二透镜并成像的光的成像位置根据所述感光体鼓的形状来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间隔小于所述感光体鼓的直径的二十分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为自由曲面透镜。
CNA2009100021187A 2008-01-18 2009-01-15 透镜阵列、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4879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9205 2008-01-18
JP2008009205 2008-01-18
JP2008321936 2008-1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7905A true CN101487905A (zh) 2009-07-22

Family

ID=40890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021187A Pending CN101487905A (zh) 2008-01-18 2009-01-15 透镜阵列、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93060A (zh)
CN (1) CN1014879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930A (zh) * 2010-04-01 2011-10-12 株式会社东芝 光学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2485991A (zh) * 2019-09-12 2021-03-1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6092B2 (ja) * 2019-03-26 2024-03-2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1876A (ja) * 1990-05-17 1992-01-24 Seiko Epson Corp 電子写真プリンタ
JP2001301052A (ja) * 2000-04-18 2001-10-30 Micron Corp マイクロレンズ・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マイクロレンズ作製方法・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作製方法
JP2005010442A (ja) * 2003-06-19 2005-01-1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樹脂性光学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19170A (ja) * 2004-10-19 2006-05-11 Seiko Epson Corp 透明基板、電気光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301229B2 (ja) * 2005-09-30 2009-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402674B2 (ja) * 2006-09-29 2010-01-2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レンズアレイ、ledヘッド、露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4957A (ja) * 2007-03-12 2008-09-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930A (zh) * 2010-04-01 2011-10-12 株式会社东芝 光学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2485991A (zh) * 2019-09-12 2021-03-1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485991B (zh) * 2019-09-12 2023-12-1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93060A (ja) 200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4106B2 (en)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0564045C (zh) 行头以及使用该行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1394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486277B (zh) 曝光头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808519B2 (en) Line head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line head
CN101487905A (zh) 透镜阵列、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96346A (ja) レンズアレイ、露光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02574A (ja) レンズアレイ、露光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91978B (zh) 行头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077190B2 (en) Exposure hea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470379A (zh) 曝光头、图像形成装置
EP208522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lens array.
JP2011005804A (ja) 露光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5519A (ja) 露光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49051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該ラインヘッ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49692A (ja) ラインヘッド及び該ラインヘッ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97276A (zh) 线式头用透镜阵列、线式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37737A (zh) 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54528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該ラインヘッ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91976A (zh) 透镜阵列、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070839B2 (ja) ラインヘッド及び該ラインヘッ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04410A (zh) 曝光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10761A (ja) 露光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70099A (ja) 露光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露光ヘッド用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JP2009137107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該ラインヘッ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