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4416A - 降低收率损失的氢氰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降低收率损失的氢氰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4416A
CN101484416A CNA2007800255511A CN200780025551A CN101484416A CN 101484416 A CN101484416 A CN 101484416A CN A2007800255511 A CNA2007800255511 A CN A2007800255511A CN 200780025551 A CN200780025551 A CN 200780025551A CN 101484416 A CN101484416 A CN 101484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ester
phosphorus
containing ligand
pentenenitrile
multiple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55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4416B (zh
Inventor
托马斯·福
詹姆斯·迈克尔·加纳
罗恩·奥泽
保罗·S·皮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Switzerland
Original Assignee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Switzerla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Switzerland filed Critical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Switzerland
Publication of CN101484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4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4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4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3/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 C07C253/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by addition of hydrogen cyanide or salts thereof to unsaturated compounds
    • C07C253/1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by addition of hydrogen cyanide or salts thereof to unsaturated compounds to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己二腈和其它含6个碳原子的二腈的氢氰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通过将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氰化氢和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连续进料,在至少一种路易斯酸的存在下形成反应混合物,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烯键式不饱和腈、氰化氢和催化剂前体组合物;b)通过在约0.001至约0.5的范围内选择X值,并且在约0.5/1至约0.99/1的范围内选择Z值,控制X和Z,使得商Q式(I)的值在约0.2至约10的范围内,其中X是2-戊烯腈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并且Z是氰化氢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并且式(I)中,3PN为3-戊烯腈,并且4PN为4-戊烯腈;以及c)提取含有己二腈的反应产物混合物;其中在所述反应混合物中,2-戊烯腈的浓度与3-戊烯腈的浓度的比率为约0.2/1至约10/1;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包含零价镍和至少一种多齿含磷配体;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膦以及混合的含磷配体或这些成员的组合;并且其中根据2-戊烯腈氢氰化测试方法的至少一种方案,所述多齿含磷配体产生可接受的结果。Q=X/([(进料中的3PN+4PN的摩尔量)/(进料中的所有不饱和腈的摩尔量)]-Z)(I)

Description

降低收率损失的氢氰化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涉及在2006年7月14日同时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0,864、60/830,869、60/830,970、60/830,865和60/830,986的共同转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进行氢氰化以生产己二腈(ADN)和其它二腈。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至少一种路易斯酸助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将3-戊烯腈(3PN)和/或4-戊烯腈(4PN)以及任选的2-戊烯腈(2PN)氢氰化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含有零价镍和至少一种多齿含磷配体。
背景技术
氢氰化催化剂体系,尤其是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氢氰化有关的氢氰化催化剂体系已经被描述过。例如,可用于将1,3-丁二烯(BD)氢氰化以形成戊烯腈(PN)同分异构体以及随后将戊烯腈进行氢氰化以形成己二腈(ADN)的体系在商业上重要的尼龙合成领域中是已知的。
CH2=CHCH=CH2+HCN→CH3CH=CHCH2CN+CH2=CHCH2CH2CN       (1)
1,3-丁二烯             戊烯腈
CH3CH=CHCH2CN+CH2=CHCH2CH2CN+HCN→
NCCH2CH2CH2CH2CN           (2)
                             己二腈
现有技术中,论述了使用具有单齿亚磷酸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将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进行氢氰化。参见例如美国专利3,496,215;3,631,191;3,655,723;和3,766,237,以及Tolman等的Advances in Catalysis(催化进展),1985,33,1。还公开了使用某些多齿亚磷酸酯配体对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进行零价镍催化的氢氰化的改进。这些改进在例如美国专利5,821,378;5,981,772;6,020,516;和6,284,865中有描述。
在不使用路易斯酸助催化剂的情况下,活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比如共轭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例如,BD和苯乙烯)和扭曲(strained)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例如,降冰片烯)的氢氰化以有用的速率进行。然而,非活化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比如1-辛烯和3PN的氢氰化需要使用路易斯酸助催化剂,以分别获得对生产直链腈比如正辛腈和ADN的有用速率和收率。
在例如美国专利3,496,217中公开了在氢氰化反应中使用助催化剂。该专利公开了使用选自大量具有多种抗衡离子的金属阳离子化合物中的助催化剂作为镍催化剂助催化剂来改善氢氰化。美国专利3,496,218公开了一种使用各种含硼化合物,包括三苯基硼和碱金属硼氢化物助催化的镍氢氰化催化剂。美国专利4,774,353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零价镍催化剂和三有机锡助催化剂的存在下,从包括戊烯腈的不饱和腈制备二腈,包括ADN的方法。而且,美国专利4,874,884公开了在根据ADN合成的所需反应动力学所选择的助催化剂的协同组合的存在下,通过戊烯腈的零价镍催化的氢氰化生产ADN的方法。而且,还公开了使用路易斯酸对采用具有多齿亚磷酸酯配体的零价镍催化剂氢氰化戊烯腈以制备ADN进行助催化。参见,例如,美国专利5,512,696;5,723,641;5,959,135;6,127,567;以及6,646,148。
在现有技术中,据报导,伴随将3PN和4PN氢氰化以制备ADN的是,可能发生3PN至顺式-和反式-2PN的一些异构化。然而,在使用由单齿亚磷酸酯配体得到的镍催化剂,比如Ni[P(OC6H5)3]4将3PN和4PN进行氢氰化的过程中,美国专利3,564,040认为,即使在低浓度下,2PN的存在对催化剂效率也是有害的,并且2PN的产生是不宜的,因为它们构成了收率损失以及催化剂的毒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专利3,564,040描述了一种将2PN的稳定态浓度保持低于5摩尔%的方法,该百分比是以反应混合物中存在的腈为基准的。因为反式-2PN由于其接近的相对挥发度难于通过蒸馏从3PN和4PN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因此所公开的方法包括:将反式-2PN催化异构化为顺式-2PN,之后通过将戊烯腈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分馏以移除更多的挥发性的顺式-2PN同分异构体。如在美国专利3,496,217和3,496,218中所述,用于将反式-2PN异构化为顺式-2PN的催化剂体系是那些还被用于将戊烯腈氢氰化为ADN的催化剂体系,尤其是由单齿亚磷酸酯配体得到的镍催化剂。
在美国专利3,852,325和3,852,327中,公开了用于将反式-2PN异构化为顺式-2PN的备选催化剂体系。在其中描述的催化剂体系的主要优点是避免在戊烯腈同分异构体中明显的碳-碳双键移位,这使得反式-2PN异构化为顺式-2PN,而3PN基本上不再异构化为2PN。在美国专利3,852,325中描述的催化剂是通式R3C-X的化合物,比如三苯基甲基溴,其中R是具有至多18个碳原子的芳基,并且-X选自由-H、-Cl、-Br、-I、-SH、-B(C6H5)4、-PF6、-AsF6、-SbF6和-BF4构成的组,而在美国专利3,852,327中描述的催化剂体系是路易斯酸/路易斯碱组合物,比如氯化锌和三苯基膦的组合。
在美国专利3,865,865中公开了将2PN从含有3PN和4PN的戊烯腈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中移除的不同方法。通过将含有3PN和4PN的戊烯腈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与含有亚硫酸根和亚硫酸氢根离子以及铵或碱金属阳离子的处理剂的水溶液接触,以产生含有2PN和/或2M2BN的亚硫酸氢盐加合物的水相和含有3PN和4PN,并且基本上没有2PN和2M2BN的有机相,可以选择性地将2PN和/或2-甲基-2-丁烯腈(2M2BN)从所述的腈混合物中分离出。被回收的有机相可以提供用于进一步氢氰化以生产ADN的戊烯腈的原料,同时大幅降低了对催化剂效率有害的不适宜的副产物2PN的量。
美国专利6,127,567公开了由二齿亚磷酸酯配体得到的镍催化剂前体组合物,以及用于将单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氢氰化的方法,该方法比使用由单齿亚磷酸酯得到的镍催化剂的现有方法更快速、更有选择性、更有效率并且更稳定。美国专利5,688,986公开了这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个成员能够将共轭的烯烃氢氰化为腈,比如2PN。本发明提供使用在美国专利6,127,567中描述的某些催化剂前体组合物以及其它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将戊烯腈进行氢氰化以生产二腈,尤其是ADN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克服2PN对催化剂效率的有害作用,并且可以大幅降低或消除在戊烯腈氢氰化反应中生成2PN所致的收率损失。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己二腈和其它含6个碳原子的二腈的氢氰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通过将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氰化氢和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连续进料,在至少一种路易斯酸的存在下形成反应混合物,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烯键式不饱和腈、氰化氢和催化剂前体组合物;b)通过在约0.001至约0.5的范围内选择X值,并且在约0.5至约0.99的范围内选择Z值,控制X和Z,使得商Q的值在约0.2至约10的范围内,其中X是2-戊烯腈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并且Z是氰化氢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并且其中
Figure A200780025551D00081
其中3PN为3-戊烯腈,并且4PN为4-戊烯腈;以及c)提取包含己二腈的反应产物混合物;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2-戊烯腈的浓度与3-戊烯腈的浓度的比率在约0.2/1至约10/1的范围内;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包含零价镍和至少一种多齿含磷配体,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phosphonite)、次亚膦酸酯、膦和混合的含磷配体或这些成员的组合;并且其中根据2-戊烯腈(2PN)氢氰化测试方法的至少一种方案,所述多齿含磷配体产生可接受的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选择的X值在约0.01至约0.25的范围内,并且所选择的Z值在约0.70至约0.99的范围内;并且其中Q的值在约1至约5的范围内;并且其中在反应混合物中,2-戊烯腈的浓度与3-戊烯腈的浓度的比率为约1/1至约5/1。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添加在单独的工艺中生产的2-戊烯腈,或通过在所述方法中将来自所述反应产物混合物的2-戊烯腈直接再循环,控制2-戊烯腈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2-戊烯腈由戊烯腈的氢氰化工艺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3-戊烯腈由1,3-丁二烯的氢氰化工艺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亚磷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亚膦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次亚膦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混合的含磷配体,所述混合的含磷配体包含至少一种组合,所述至少一种组合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亚磷酸酯-次亚膦酸酯、亚磷酸酯-膦、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亚膦酸酯-膦和次亚膦酸酯-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路易斯酸助催化剂包含选自氯化锌、氯化铁(II)、氯化锰(II)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约20℃至约9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约35℃至约7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还包含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和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单齿含磷配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亚磷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亚膦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次亚膦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混合的含磷配体,所述二齿混合的含磷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亚磷酸酯-次亚膦酸酯、亚磷酸酯-膦、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亚膦酸酯-膦和次亚膦酸酯-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
通过使用上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现在已经发现,在将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进行氢氰化反应以制备ADN和其它含6个碳原子的二腈的过程中,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控制在约0.2/1至约10/1,可以大大降低或消除由3PN同时生成2PN所引起的收率损失。
通过控制“X”,即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并且控制“Z”,即氰化氢(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可以实现对反应混合物中2PN的浓度与3PN的浓度的比率的控制。通过在约0.001至约0.5的范围内选择X值,并且通过在约0.5至约0.99的范围内选择Z值,可以控制X和Z,使得商Q的值在约0.2至约10的范围内,其中
Figure A200780025551D00101
其中3PN是3-戊烯腈,而4PN是4-戊烯腈。当反应混合物中2PN的浓度与3PN的浓度的比率被控制为例如约1/1至约5/1时,通过在约0.01至约0.25的范围内选择X值,并且通过在约0.70至约0.99的范围内选择Z值,可以控制X和Z,使得商Q的值在约1至约5的范围内。
通过使用上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这种生产ADN的新的戊烯腈氢氰化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持2PN的稳态浓度低于5摩尔%(基于反应混合物中存在的腈)的局限性,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可以预计比在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氢氰化中使用的由单齿亚磷酸酯配体得到的现有催化剂更加快速、更有选择性、更有效率并且更稳定。有利地,可以使用单一的零价镍催化剂体系以及少得多的工艺设备将2PN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3PN、4PN和ADN。本发明的方法还允许通过在该方法中将来自反应产物混合物的2PN直接再循环,或通过添加在单独工艺中生产的2PN,控制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这种方法的潜在的优点可以包括免除了对顺式-2-戊烯腈蒸馏塔(参见例如美国专利3,564,040的附图中的塔8,其中将来自塔5的流9直接进料到戊烯腈的氢氰化反应器2)的投资,以及相关的用于操作所述塔的可变或固定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进行氢氰化以生产己二腈和其它含6个碳原子的二腈的方法。ADN是令人特别感兴趣的,因为它在可用于形成膜、纤维和模制品的尼龙聚酰胺的工业生产中是商业上多用途和重要的中间体。
如此处所用,术语“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是指戊烯腈和甲基丁烯腈。如此处所用,术语“不饱和腈”也是指戊烯腈和甲基丁烯腈。
如此处所用,术语“2PN”、“2-戊烯腈”和“2-戊烯腈类”包括顺式-2-戊烯腈(顺式-2PN)和反式-2-戊烯腈(反式-2PN),除非另有说明。类似地,术语“3PN”、“3-戊烯腈”和“3-戊烯腈类”包括顺式-3-戊烯腈(顺式-3PN)和反式-3-戊烯腈(反式-3PN),除非另有说明。术语“4PN”是指4-戊烯腈。
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可以通过氰化氢(HCN)与1,3-丁二烯(BD)的反应而制备。使用具有单齿亚磷酸酯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例如,美国专利3,496,215;3,631,191;3,655,723;和3,766,237)和具有多齿亚磷酸酯配体的零价镍催化剂(例如,美国专利5,821,378;5,981,772;6,020,516;和6,284,865),通过BD的氢氰化而形成的主要直链戊烯腈产物是反式-3PN。
CH2=CHCH=CH2+HCN→
1,3-丁二烯
CH3CH=CHCH2CN+CH2=CHCH(CH3)CN     (3)
反式-和顺式-3-戊烯腈     2-甲基-3-丁烯腈
如现有技术中所述,使用用于BD氢氰化的相同催化剂组合物,可以将支链的BD氢氰化产物2-甲基-3-丁烯腈(2M3BN)主要异构化为反式-3PN。参见例如,美国专利3,536,748和3,676,481。来自BD的氢氰化和2M3BN的异构化的主产物反式-3PN还可能包含少量的4PN、顺式-3PN、2PN和2M2BN同分异构体。
Figure A200780025551D00122
CH2=CHCH2CH2CN+CH3CH2CH=CHCN+CH3CH=C(CH3)CN     (4)
4PN    反式-2PN和顺式-2PN      (E)-2M2BN和(Z)-2M2BN
如现有技术中所述,可以在将3PN和/或4PN氢氰化以形成ADN及其它二腈的过程中,由同时发生的3PN至2PN的异构化更大量地制备可用于本发明的2PN。如本领域中所公开,通过将戊烯腈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分馏而分离出顺式-2PN同分异构体,可以提供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单独的2PN源。参见例如,美国专利3,852,327。备选地,不需要将顺式-2PN从戊烯腈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通过本领域中的已知方法,例如,通过真空蒸馏,可以将含有2PN、3PN和4PN的2PN混合物从包含未反应戊烯腈、ADN和其它6个碳的二腈、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戊烯腈氢氰化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然后,可以将2PN混合物以蒸馏塔的侧流或塔顶馏出物(overhead make)的形式直接再循环到戊烯腈氢氰化工艺中。备选地,本发明的氢氰化反应方法可以在戊烯腈的足够高的转化率下进行操作,以能够将戊烯腈氢氰化反应产物直接进料到在美国专利6,936,171中描述的液-液萃取工艺中,所述的戊烯腈氢氰化反应产物包含未反应的戊烯腈、ADN和其它6个碳的二腈、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其中戊烯腈与二腈的摩尔比为约0.01至约2.5。例如通过这些液-液萃取工艺的萃取物、萃余液或萃取相和萃余相的蒸馏而回收的含有2PN、3PN和4PN的2PN混合物也可以再循环到本发明的戊烯腈氢氰化工艺中。
使用含有零价镍和至少一种多齿含磷(含P)配体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在至少一种路易斯酸的存在下,进行生产ADN和其它含6个碳原子的二腈的氢氰化方法,其中所述含P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膦和混合的含磷配体或这些成员的组合。如此处所用,术语“混合的含磷配体”是指包含选自下列的至少一种组合的多齿含磷配体:亚磷酸酯-亚膦酸酯、亚磷酸酯-次亚膦酸酯、亚磷酸酯-膦、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亚膦酸酯-膦和次亚膦酸酯-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
可用于本发明的各种催化剂前体组合物都可以被认为是“前体”组合物,因为零价镍在某些点与至少一种多齿含P配体结合,并且很大可能地在氢氰化过程中进一步发生另外的反应,比如初始催化剂组合物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配位。
如此处所用,术语“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在其意义上还包括再循环的催化剂,即,将已经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含有零价镍和至少一种多齿含磷配体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返回,或可以返回到所述工艺中并且再次使用。
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还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单齿含P配体,所述单齿含P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和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条件是单齿含P配体不减损本发明的有益方面。单齿含P配体可以以来自多齿含P配体的合成中的杂质形式存在,或单齿含P配体可以作为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的附加组分被添加。
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路易斯酸助催化剂。
术语“烃基”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并且指的是从中除去至少一个氢原子的烃分子。这样的分子可以包含单键、双键或三键。
术语“芳基”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并且指的是从中除去至少一个氢原子的芳族烃分子。
合适芳基的实例包括含有6至10个碳原子那些芳基,这样的芳基可以不被取代或被单取代或多取代。合适的取代基包括例如,C1-C4烃基或卤素比如氟、氯或溴,或卤代烃基,比如三氟甲基,或芳基比如苯基。
含P配体可以是多齿,例如二齿或三齿的。含P配体可以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膦和混合的含P配体或这些成员的组合。多齿含P配体可以由式I表示
         
Figure A200780025551D00141
                    式I
其中
X11、X12、X13、X211、X22、X23独立地表示氧或单键,
R11、R12独立地表示相同或不同的单个或桥联有机基团,
R21、R22独立地表示相同或不同的单个或桥联有机基团,并且
Y表示桥联基团。
应当理解,式I可以表示具有所示结构的单一化合物或不同化合物的混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有的基团X11、X12、X13、X21、X22、X23都可以表示氧。在这种情况下,桥联基团Y连接到亚磷酸酯基团上。在这种情况下,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亚磷酸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X11和X12各自可以表示氧,而X13表示单键;或X11和X13各自可以表示氧,而X12表示单键,使得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为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在这种情况下,X21、X22和X23各自可以表示氧,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亚磷酸酯的中心原子;或X21和X22各自可以表示氧,而X23表示单键;或X21和X23各自可以表示氧,而X22表示单键,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或X23可以表示氧,而X21和X22各自表示单键;或X21可以表示氧,而X22和X23各自表示单键,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或X21、X22和X23各自可以表示单键,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膦的中心原子。
当由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磷酸酯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配体是亚磷酸酯-亚膦酸酯,并且是混合的含P配体的一个实例。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亚膦酸酯。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并且是混合的含P配体的一个实例。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膦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亚膦酸酯-膦并且是混合的含P配体的一个实例。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X13可以表示氧,而X11和X12各自表示单键;或X11可以表示氧,而X12和X13各自表示单键,使得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在这种情况下,X21、X22和X23各自可以表示氧,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亚磷酸酯的中心原子;或X23可以表示氧,而X21和X22各自表示单键;或X21可以表示氧,而X22和X23各自表示单键,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或X21、X22和X23各自可以表示单键,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膦的中心原子。
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磷酸酯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亚磷酸酯-次亚膦酸酯,并且是混合的含P配体的一个实例。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次亚膦酸酯。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次亚膦酸酯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膦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次亚膦酸酯-膦并且是混合的含P配体的一个实例。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X11、X12和X13各自可以表示单键,使得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膦的中心原子。在这种情况下,X21、X22和X23各自可以表示氧,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亚磷酸酯的中心原子;或X21、X22和X23各自可以表示单键,使得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可以是膦的中心原子。
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膦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亚磷酸酯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亚磷酸酯-膦,并且是混合的含P配体的一个实例。当被X11、X12和X13包围的磷原子是膦的中心原子,并且被X21、X22和X23包围的磷原子是膦的中心原子时,由式I表示的多齿含P配体是膦。
桥联基团Y可以是被例如C1-C4烃基,或卤素如氟、氯或溴,或卤代烃基比如三氟甲基,或芳基比如苯基取代的芳基;或者可以是未取代芳基,例如在芳族体系中含6至20个碳原子的那些,例如2,2’-联苯和1,1’-联-2-萘基。
基团R11和R12可以独立地表示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基团。R11和R12可以是芳基,例如,含6至10个碳原子的那些芳基,其可以不被取代,或者被例如以下基团单取代或多取代:C1-C4烃基,或卤素比如氟、氯或溴,或卤代烃基比如三氟甲基,或芳基比如苯基,或未取代的芳基。
基团R21和R22可以独立地表示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基团。R21和R22可以是芳基,例如,含6至10个碳原子的那些芳基,其可以不被取代,或者被例如以下基团单取代或多取代:C1-C4烃基,或卤素比如氟、氯或溴,或卤代烃基比如三氟甲基,或芳基比如苯基,或未取代的芳基。
基团R11和R12可以是单个或桥联的。基团R21和R22也可以是单个或桥联的。基团R11、R12、R21和R22可以全部是单个,或者两个可以是桥联的并且两个是单个的,或全部四个都可以以所述的方式桥联。
多齿含P配体的实例可以包括下列:
1)在美国专利5,723,641中公开的式I、II、III、IV和V的化合物;
2)在美国专利5,512,696中公开的式I、II、III、IV、V、VI和VII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31中所用的化合物;
3)在美国专利5,821,378中公开的式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XIII、XIV和XV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73中所用的化合物;
4)在美国专利5,512,695中公开的式I、II、III、IV、V和VI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6中所用的化合物;
5)在美国专利5,981,772中公开的式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XIII和XIV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66中所用的化合物;
6)在美国专利6,127,567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29中所用的化合物;
7)在美国专利6,020,516中公开的式I、II、III、IV、V、VI、VII、VIII、IX和X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33中所用的化合物;
8)在美国专利5,959,135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13中所用的化合物;
9)在美国专利5,847,191中公开的式I、II和III的化合物;
10)在美国专利5,523,453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和21的化合物;
11)在美国专利5,693,843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和XIII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20中所用的化合物;
12)在美国专利6,893,996中公开的式V、VI、VII、VIII、IX、X、XI、XII、XIII、XIV、XV、XVI、XVII、XVIII、XIX、XX、XXI、XXII、XXIII、XXIV、XXV和XXVI的化合物;
13)在出版的专利申请WO01/14392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式V、VI、VII、VIII、IX、X、XI、XII、XIII、XIV、XV、XVI、XVII、XXI、XXII和XXIII中示出的化合物;
14)在美国专利6,242,633中公开的螯合化合物,例如式If、Ig和Ih的化合物;
15)在美国专利6,521,778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I、Ia、Ib和Ic的化合物,例如称为配体I和II的化合物;
16)在出版的专利申请WO 02/13964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Ia、Ib、Ic、Id、Ie、If、Ig、Ih、Ii、Ij和Ik的化合物,例如称为配体1、2、3、4、5和6的化合物;
17)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00 460 25中公开的化合物;
18)在美国专利7,022,866中公开的螯合化合物,例如式1和2的化合物,例如称为配体1和2的化合物;
19)在美国出版的专利申请2005/0090677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1、1a、1b、1c、1d、1e、1f、1g、1h、1i、1i、1k、1l、1m、1n、1o、2和3的化合物;
20)在美国出版的专利申请2005/0090678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1和2的化合物,例如称为配体1、2、3、4、5和6的化合物;
21)在出版的专利申请WO 2005/042547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1、1a、1b、1c、1d、1e、1f、1g、1h、1i、1j、1k、1l、1m、1n、1o、2、3、4、5和6的化合物,例如称为配体1、2、3和4的化合物;
22)在美国专利6,169,198中公开的螯合化合物,例如式I的化合物;以及
23)在美国专利6,660,877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I、II和III的化合物,例如在本文中的实施例1至25中所用的化合物。
这些参考文献还公开了用于制备式I的多齿配体的方法。
多齿含P配体的另外实例可以包括选自由式II和III表示的组中的成员的二齿亚磷酸酯配体,在所述式II和III中,所有相同的标记符号都具有相同的含义,除非另外有明确限制:
              式II
          
Figure A200780025551D00181
               式III
       
Figure A200780025551D00191
其中
每一个R1独立地选自由甲基、乙基和含3至6个碳原子的伯烃基组成的组中;
每一个R2独立地选自由含1至6个碳原子的伯和仲烃基组成的组中;并且
每一个R41、R42、R43、R51、R52和R53独立地选自由H、芳基和含1至6个碳原子的伯、仲或叔烃基组成的组中。
应当认识到,式II和式III是三维分子的二维表示,并且在分子中可以发生围绕化学键的旋转,从而产生不同于所示那些的构型。例如,分别围绕式II和式III的联苯和八氢联萘的桥联基团的2-和2’-位置之间的碳-碳键的旋转可以使每一个式中的两个磷原子彼此更靠近,并且可以允许亚磷酸酯配体以二齿形式结合到单一镍原子上。术语“二齿”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并且是指配体中的两个磷原子结合到单一镍原子上。
可用于本发明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的配体的一些实例在美国专利6,171,996和5,512,696中有概述,并且在上面由如上述限定的式II和式III所示。在一种式II配体(实施例中的配体“A”)中,每一个R1是甲基,每一个R2是异丙基,每一个R41、R42、R43和R51是氢,并且每一个R52和R53是甲基。在另一种式II配体(在实施例中的配体“B”)中,每一个R1是甲基,每一个R2是异丙基,每一个R41、R43和R51是氢并且每一个R42、R52和R53是甲基。在一种式III配体(实施例中的配体“C”)中,每一个R1是甲基,每一个R2是异丙基并且每一个R41、R42和R43是氢。
多齿含P配体还可以是如例如US 6,284,865;US 6,924,345或美国出版的专利申请2003/135014中公开的聚合物配体组合物。用于制备这些聚合物配体组合物的方法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并且在例如上面引证的参考文献中被公开。
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和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单齿含P配体。单齿含P配体可以作为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的附加组分被添加,或者它可以以来自多齿含P配体的合成中的杂质的形式存在。单齿含P配体可以由式IV表示
P(X1R31)(X2R32)(X3R33)
         式IV
其中
X1、X2、X3独立地表示氧或单键,并且
R31、R32和R33独立地表示相同或不同的单个或桥联有机基团。
应理解,式IV可以是具有所示结构的单一化合物或不同化合物的混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有基团X1、X2和X3可以表示氧,使得式IV表示式P(OR31)(OR32)(OR33)的亚磷酸酯,其中R31、R32和R33具有本文中定义的含义。
如果基团X1、X2和X3之一表示单键而另两个基团表示氧,则式IV表示式P(OR31)(OR32)(R33)、P(R31)(OR32)(OR33)或P(OR31)(R32)(OR33)的亚膦酸酯,其中R31、R32和R33具有本文中定义的含义。
如果基团X1、X2和X3中的两个表示单键而另一个基团表示氧,则式IV表示式P(OR31)(R32)(R33)或P(R31)(OR32)(R33)或P(R31)(R32)(OR33)的次亚膦酸酯,其中R31、R32和R33具有本文中定义的含义。
基团X1、X2、X3可以独立地表示氧或单键。如果所有基团X1、X2和X3都表示单键,则式IV表示式P(R31R32R33)的膦,其中R31、R32和R33具有本文中定义的含义。
基团R31、R32和R33可以独立地表示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基团,例如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烃基,比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芳基比如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1-萘基或2-萘基,或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烃基比如1,1′-联苯酚或1,1′-联萘酚。R31、R32和R33基团彼此可以直接连接,而不是指仅仅通过中心磷原子连接。备选地,R31、R32和R33基团彼此可以不直接连接。
例如,R31、R32和R33可以选自由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和对甲苯基组成的组中。作为另一个实例,R31、R32和R33中最多两个可以是苯基。备选地,R31、R32和R33基团中最多两个可以是邻甲苯基。
式IVa的化合物可以用作单齿含P配体,其中w、x、y和z是整数,并且下列条件适用:w+x+y+z=3并且w,z≤2
(邻甲苯基-O-)w(间甲苯基-O-)x(对甲苯基-O-)y(苯基-O-)z P
        式IVa
式IVa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对甲苯基-O-)(苯基-O-)2P、(间甲苯基-O-)(苯基-O-)2P、(邻甲苯基-O-)(苯基-O-)2P、(对甲苯基-O-)2(苯基-O-)P、(间甲苯基-O-)2(苯基-O-)P、(邻甲苯基-O-)2(苯基-O-)P、(间甲苯基-O-)(对甲苯基-O-)(苯基-O-)P、(邻甲苯基-O-)(对甲苯基-O-)(苯基-O-)P、(邻甲苯基-O-)(间甲苯基-O-)(苯基-O-)P、(对甲苯基-O-)3P、(间甲苯基-O-)(对甲苯基-O-)2P、(邻甲苯基-O-)(对甲苯基-O-)2P、(间甲苯基-O-)2(对甲苯基-O-)P、(邻甲苯基-O-)2(对甲苯基-O-)P、(邻甲苯基-O-)(间甲苯基-O-)(对甲苯基-O-)P、(间甲苯基-O-)3P、(邻甲苯基-O-)(间甲苯基-O-)2P、(邻甲苯基-O-)2(间甲苯基-O-)P,或者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
例如,通过使含有特别是摩尔比为2:1的间甲酚和对甲酚的混合物,如在原油的蒸馏处理中产生的该混合物,与三卤化磷比如三氯化磷反应,可以得到含有(间甲苯基-O-)3P、(间甲苯基-O-)2(对甲苯基-O-)P、(间甲苯基-O-)(对甲苯基-O-)2P和(对甲苯基-O-)3P的混合物。
单齿含P配体的另外实例是在美国专利6,770,770中公开并且在此作为式IVb的亚磷酸酯提及的亚磷酸酯,
P(OR31)x(OR32)y(OR33)z(OR34)p
       式IVb
其中
R31是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邻位具有C1-C18烷基取代基的芳族基团,或者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邻位具有芳族取代基的芳族基团,或者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邻位具有稠合的芳族体系的芳族基团;
R32是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间位具有C1-C18烷基取代基的芳族基团,或者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间位具有芳族取代基的芳族基团,或者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间位具有稠合的芳族体系的芳族基团,其中所述芳族基团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邻位含有氢原子;
R33是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对位具有C1-C18烷基取代基的芳族基团,或者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对位具有芳族取代基的芳族基团,其中所述芳族基团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邻位含有氢原子;
R34是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邻位、间位和对位上含有与对R31、R32和R33限定的那些不同的取代基的芳族基团,其中所述芳族基团在相对于将磷原子连接到芳族体系上的氧原子的邻位含有氢原子;
x是1或2;并且
y、z和p彼此独立为0、1或2,条件是x+y+z+p=3。
基团R31的实例包括邻甲苯基、邻-乙基苯基、邻-正丙基苯基、邻-异丙基苯基、邻-正丁基苯基、邻-仲丁基苯基、邻-叔丁基苯基、(邻-苯基)-苯基或1-萘基。
基团R32的实例包括间甲苯基、间-乙基苯基、间-正丙基苯基、间-异丙基苯基、间-正丁基苯基、间-仲丁基苯基、间-叔丁基苯基、(间-苯基)-苯基或2-萘基。
基团R33的实例包括对甲苯基、对-乙基苯基、对-正丙基苯基、对-异丙基苯基、对-正丁基苯基、对-仲丁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或(对-苯基)-苯基。
基团R34可以是例如苯基,并且p可以为零。在式IVb的化合物中的下标x、y、z和p可以具有下列可能性:
 
x y z p
1 0 0 2
1 0 1 1
1 1 0 1
2 0 0 1
1 0 2 0
1 1 1 0
1 2 0 0
2 0 1 0
2 1 0 0
式IVb的优选亚磷酸酯是其中p为零,并且R31、R32和R33独立地选自邻-异丙基苯基、间甲苯基和对甲苯基,并且R34是苯基的那些亚磷酸酯。
式IVb的亚磷酸酯的其它实例是:其中R31为邻-异丙基苯基、R32为间甲苯基并且R33为对甲苯基以及下标如上表中所列的那些亚磷酸酯;以及其中R31为邻甲苯基、R32为间甲苯基并且R33为对甲苯基以及下标如表中所列的那些亚磷酸酯;以及其中R31为1-萘基、R32为间甲苯基并且R33为对甲苯基以及下标如表中所列的那些亚磷酸酯;以及其中R31为邻甲苯基、R32为2-萘基并且R33为对甲苯基以及下标如表中所列的那些亚磷酸酯;最后,其中R31为邻-异丙基苯基、R32为2-萘基并且R33为对甲苯基以及下标如表中所列的那些亚磷酸酯;以及这些亚磷酸酯的混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可以包含零价镍,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膦和混合的含P配体或这些成员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多齿含P配体,以及选自亚磷酸三甲苯酯和式IVb的亚磷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单齿含P配体,
P(OR31)x(OR32)y(OR33)z(OR34)p
          式IVb
其中R31、R32和R33独立地选自邻-异丙基苯基、间甲苯基和对甲苯基,R34是苯基,x是1或2,并且y、z、p独立为0、1或2,条件是x+y+z+p=3。
如果根据本文中规定的2PN氢氰化测试方法的至少一种方案,多齿含P配体产生可接受的结果,则它适用于本发明的方法。2PN氢氰化测试方法使用在将HCN供给到反应混合物中的方法方面不同的三个方案。首先,通过将其中COD是1,5-环辛二烯的零价镍化合物Ni(COD)2与多齿含P配体在甲苯溶剂中组合,制备出含有零价镍和多齿含P配体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然后,将所得催化剂前体组合物与含有顺式-2PN和路易斯酸助催化剂的溶液接触。下一步是根据三种方案之一,使这种反应溶液与无水、未抑制的HCN在约50℃接触约16小时。反应混合物中存在的助催化剂和镍的摩尔比为约0.96/1;反应混合物中的多齿含P配体与零价镍的摩尔比在约1/1至约1.2/1的范围内;并且2PN与镍的初始摩尔比为约110/1至约130/1。
根据2PN氢氰化测试方法的可接受结果是其中根据2PN氢氰化测试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案,2PN(即,顺式-2PN和反式-2PN)转化为二腈的转化率至少为0.1%的那些结果。在2PN转化率中还包括由2PN异构化得到的任何3PN和/或4PN转化为二腈的转化率。如此处所用,术语二腈包括ADN、MGN和2-乙基丁二腈。可以使用分析方法,比如气相色谱来测定所产生的二腈的量。根据2PN氢氰化测试方法的可接受结果表示配体或配体混合物在催化剂前体组合物中形成活性催化剂,以在2PN氢氰化测试方法的条件下将顺式-2PN转化成有用产物比如二腈、3PN和4PN的能力。
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适合的合成方法,例如在公开多齿含P配体的实例的至少一些参考文献中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可用于在本发明中所用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的多齿含P配体。例如,如在美国专利6,171,996中所述,可以合成出式II的多齿含P配体,该美国专利6,171,996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对于配体“A”,例如,2当量的邻-甲酚与三氯化磷的反应产生相应的氯亚磷酸酯(phosphorochloridite)。氯亚磷酸酯与3,3’-二-异丙基-5,5’,6,6’-四甲基-2,2’-联苯酚在三乙胺的存在下的反应产生配体“A”。可以通过在美国专利6,069,267中描述的方法加工(work up)粗制的二齿亚磷酸酯配体,该美国专利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如本文中所公开,二齿亚磷酸酯配体产物的混合物可以典型地包含选择性为约70%至约90%的所需产物,而其它亚磷酸酯副产物,比如单齿亚磷酸酯构成产物混合物的余量。二齿亚磷酸酯配体本身或这些二齿/单齿亚磷酸酯配体的混合物适合于在本发明中使用。
多齿含P配体本身,或多齿含P配体和至少一种单齿含P配体的混合物适合于在本发明中使用。
理想地,用于这种方法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应当基本上不含一氧化碳、氧和水,并且可以根据本领域中熟知的技术原位预制或制备,这种技术在美国专利6,171,996中也有描述。通过将多齿含P配体与具有容易被多齿含P配体取代的配体的零价镍化合物接触,可以形成催化剂前体组合物,所述零价镍化合物比如有Ni(COD)2、Ni[P(O-o-C6H4CH3)3]3和Ni[P(O-o-C6H4CH3)3]2(C2H4),所有这些都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其中1,5-环辛二烯(COD)、三(邻-甲苯基(亚磷酸酯)[P(O-o-C6H4CH3)3]和乙烯(C2H4)都是容易被取代的配体。如在美国专利3,903,120中所述,当与卤代催化剂组合时,元素镍,优选镍粉,也是合适的零价镍源。备选地,二价镍化合物可以与还原剂在多齿含P配体的存在下组合,以用作反应中的零价镍源。合适的二价镍化合物包括式NiY2的化合物,其中Y是卤化物、羧酸盐或乙酰丙酮化物。合适还原剂包括金属硼氢化物、金属铝氢化物、烷基金属、Zn、Fe、Al、Na或H2。参见,例如,美国专利6,893,996。
在催化剂前体组合物中,多齿含P配体可以在给定时间内以超过理论上可能与镍配位的量存在,除非它有损于本发明的有益方面。例如,式II和III的配体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的性质使得配体与镍可以以任意摩尔比形成有效催化剂,但是配体与镍的摩尔比的优选范围为约1/1至约4/1。
在本发明中实施的戊烯腈氢氰化方法可以在至少一种路易斯酸助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这种路易斯酸助催化剂同时影响催化剂体系的活性和选择性。如现有技术中所述,助催化剂可以是其中阳离子选自如下的无机或有机金属化合物:钪、钛、钒、铬、锰、铁、钴、铜、锌、硼、铝、钇、锆、铌、钼、镉、铼、镧、铒、镱、钐、钽和锡。实例包括但不限于BPh3、ZnCl2、CoI2、SnCl2、PhAlCl2、Ph3Sn(O3SC6H5CH3)和Cu(O3SCF3)2。优选的助催化剂包括氯化锌ZnCl2、氯化铁(II)FeCl2和氯化锰(II)MnCl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美国专利4,874,884描述了如何选择助催化剂的协同组合以增加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活性。在反应中存在的助催化剂与镍的摩尔比可以是例如在约0.1/1至约10/1的范围内,例如在约0.5/1至约1.2/1的范围内。
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可以溶解在对于氢氰化反应混合物是非反应性的并且与该混合物混溶的溶剂中。合适的溶剂可以包括例如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脂族和芳族烃,以及包括腈溶剂比如乙腈。备选地,可以使用3PN、异构化戊烯腈的混合物、异构化甲基丁烯腈的混合物、异构化戊烯腈和异构化甲基丁烯腈的混合物、或来自前续反应活动的反应产物,以溶解催化剂前体组合物。
为了使戊烯腈氢氰化比率最大,同时使活性镍被HCN氧化的催化剂消耗量最小,本发明的氢氰化反应应当在这样的反应器系统中进行,所述反应器系统提供了戊烯腈、HCN和催化剂的有效率的传质和反应热的有效率移除。这样的反应器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氢氰化反应可以在连续搅拌的罐式反应器中有效地实施,在该罐式反应器中,将反应产物与反应混合物充分地反混。在这样的反应器系统中,氢氰化反应的动力学可以预期主要受到反应产物的组成的控制。在另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氢氰化反应可以在美国专利4,382,038中公开的反应器系统中实施。在这种反应器系统中,第一反应区包括多个串联的级,其中来自一个级的产物被连续地引导到后续级,并且向每一个级添加HCN。然后,将来自第一反应区并且包含零价镍催化剂、未反应戊烯腈、未反应HCN和二腈产物的流出物送往第二反应区,在第二反应区中,可以控制其温度并且不向流出物中添加HCN。
例如,可以在约20℃至约90℃之间,例如在约35℃至约70℃的范围内进行连续的氢氰化反应。
尽管大气压对于实施本发明是合适的,但是可以使用更高和更低的压力。在这点上,可以使用例如约0.5至约10个大气压(约50.7至约1013kPa)的压力。必要时,可以使用高达20,000kPa以上的更高压力,但是考虑到这些操作增加的成本,由此可以获得的任何益处可以不被认为是合理的。
可以将基本上不含一氧化碳、氧、氨和水的HCN以蒸气、液体或这两者的混合物形式引入到反应中。作为备选方案,可以使用羟腈作为HCN源。参见,例如,美国专利3,655,723。
HCN与零价镍的总进料摩尔比可以在例如约100/1至约3000/1的范围内,例如在约300/1至约2000/1的范围内。在反应器启动时,反应容器可以部分地被例如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在基体戊烯腈中的溶液或来自前续反应活动的反应产物填充,之后所有反应器开始进料。在反应容器内建立所需的液面时,可以开始连续移除反应产物。未反应的戊烯腈、ADN和其它6个碳的二腈反应产物和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的组分可以通过比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常规技术,例如通过在美国专利6,936,171中公开的液-液萃取以及通过蒸馏回收。
当反应混合物中2PN的浓度与3PN的浓度的比率被保持在约0.2/1至约10/1时,可以实现使用上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进行烯键式不饱和腈的氢氰化的至少一个潜在优点,其中降低了由同时发生的3PN到2PN的异构化引起的收率损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在该范围内对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的控制:通过在约0.001至约0.5的范围内选择X值控制X,即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并且通过在约0.5至约0.99的范围内选择Z值控制Z,即,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使得商Q的值在约0.2至约10的范围内,其中
Figure A200780025551D00271
其中3PN是3-戊烯腈,而4PN是4-戊烯腈。类似地,当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被保持在约1/1至约5/1时,可以实现由同时发生3PN到2PN的异构化所引起的收率损失的降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在该范围内对该比率的控制:通过在约0.01至约0.25的范围内选择X值,并且通过在约0.70至约0.99的范围内选择Z值,控制X和Z,使得Q在约1至约5的范围内。
尽管不限于任何具体的方法,但是可通过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和/或它们的组合实现建立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例如,通过添加在单独工艺中生产的2PN或通过在所述方法中将来自反应产物混合物的2PN直接再循环,可以控制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第一方法包括获得由不同工艺生产或在单独的生产设备中制备的2PN。然后,通过将由此获得的2PN与其它基体戊烯腈同分异构体以合适比例共混,可以实现所需的进料摩尔比。备选地,2PN可以由戊烯腈氢氰化工艺产生。例如,通过真空蒸馏,可以将本发明的反应产物中的2PN与其它未反应不饱和腈一起从二腈产物和催化剂中分离出来。回收的2PN可以再循环并且与其它基体戊烯腈同分异构体以合适比例共混,从而构成到本发明反应中的具有所需摩尔比的进料。所述2PN可以基本上没有其它腈,或2PN可以存在于包含另外的腈的工艺流中。
考虑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进一步理解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
可以将顺式-2PN在其用于氢氰化反应之前用下列步骤进行处理。可以从Sigma-Aldrich化学公司商购得到由BD和3PN氢氰化方法制备的顺式-2-戊烯腈(98%)。氢过氧化物杂质在这种试剂中可能是常见的,并且通常对氢氰化催化剂性能有害。必要时,可以通过用例如三苯基膦滴定,之后通过蒸馏纯化,测量并且减少顺式-2PN中的氢过氧化物杂质。可以采用在氮气氛下的蒸馏,以通过在蒸馏过程中取出例如前馏分(Forecut)和中间馏分来除去大部分的氧、水、过氧化物以及重的沸腾物。可以将经纯化的中间馏分的顺式-2PN转移到充满惰性气体比如氮气的干燥箱中,并且可以在3A分子筛(已经预先干燥并且在氮气下脱气)上进一步干燥。
双(1,5-环辛二烯)镍(0)、Ni(COD)2和无水ZnCl2是从商业供应商处购买的,并且也被储存在干燥箱中的氮气气氛下。
2PN氢氰化测试方法的三个方案如下。所有这三个方案都具有约19重量%的初始顺式2PN。
方案#1,暴露于HCN蒸气中:
在惰性气氛比如干燥氮气或氩气下,通过将Ni(COD)2(0.039g)溶解在甲苯(2.79g)中制备出Ni(COD)2溶液。将待测试的多齿含P配体或者含有多齿含P配体的配体混合物的甲苯溶液或其它合适溶剂的溶液(0.230mL,每升甲苯中的总多齿含P配体为0.062摩尔)用Ni(COD)2溶液(0.320mL)处理,并且充分混合,以提供零价镍/多齿含P配体的摩尔比为约1/1的催化剂前体溶液。通过溶解ZnCl2(在1.02g顺式-2PN中为0.017g),制备出顺式-2-戊烯腈(顺式-2PN)/ZnCl2溶液。催化剂前体溶液的样品(0.100mL)用顺式-2PN/ZnCl2溶液(0.025mL)处理;所得混合物具有约123的顺式-2PN/镍的摩尔比,以及约0.96/1的ZnCl2/镍的摩尔比。经过16小时的时间,混合物被加热到约50℃,并且在环境温度暴露于由未抑制的液体HCN的储罐供给的HCN蒸气(在20℃下为619mmHg或82.5kPa的蒸气压)。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乙腈(0.125mL)处理,并且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所制备的ADN、MGN和2-乙基丁二腈的量,以计算2PN转化为二腈的百分比。
方案#2,用氮气稀释的HCN蒸气在反应溶液上方连续流过:
在惰性气氛比如干燥氮气(N2)或氩气下,通过将Ni(COD)2(0.039g)溶解在甲苯(2.79g)中制备Ni(COD)2溶液。将待测试的多齿含P配体或者含有多齿含P配体的配体混合物的甲苯溶液或其它合适溶剂的溶液(0.230mL,每升甲苯中的总多齿含P配体为0.062摩尔)用Ni(COD)2溶液(0.320mL)处理,并且充分混合,以提供零价镍/多齿含P配体的摩尔比为约1/1的催化剂前体溶液。通过溶解无水ZnCl2(在1.02g顺式-2PN中为0.017g),制备顺式-2-戊烯腈(顺式-2PN)/ZnCl2溶液。将催化剂前体溶液的样品(0.100mL)用顺式-2PN/ZnCl2溶液(0.025mL)处理;所得混合物具有约123的顺式-2PN/镍的摩尔比,以及约0.96/1的ZnCl2/镍的摩尔比。通过在0℃使干燥氮气鼓泡通过无水未抑制的液体HCN,制备出HCN/N2气体混合物(约35%HCN体积/体积),并且该气体混合物在被加热至约50℃的催化剂前体/顺式2PN混合物上扫过(约1至约5mL/min)。在16小时之后,反应混合物随后被冷却至环境温度,用乙腈(0.125mL)处理,并且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所制备的ADN、MGN和2-乙基丁二腈的量,以计算2PN转化为二腈的百分比。
方案#3,密封瓶法:
在惰性气氛比如氮气或氩气下,通过将Ni(COD)2(0.065g)溶解在甲苯(2.79g)中,制备出Ni(COD)2溶液。将待测试的多齿含P配体或者含有多齿含P配体的配体混合物的甲苯溶液或其它合适溶剂的溶液(0.230mL,每升甲苯中的总多齿含P配体为0.062摩尔)用Ni(COD)2溶液(0.320mL)处理,并且充分混合,以提供零价镍/多齿含P配体的摩尔比为约1/1的催化剂前体溶液。通过将无水ZnCl2(0.0406g)、新蒸馏的未抑制的液体HCN(0.556g)和顺式-2PN(1.661g)组合,制备出顺式-2-戊烯腈(顺式-2PN)/HCN/ZnCl2溶液。在2mL GC瓶中,用顺式-2PN/HCN/ZnCl2溶液(0.034mL)处理催化剂前体溶液的样品(0.092mL),然后用铝隔膜盖密封该瓶;所得混合物具有约123的顺式-2PN/镍的摩尔比,约123的HCN/镍摩尔比以及约0.96/1的ZnCl2/镍的摩尔比。经过16小时的时间,混合物被加热至约50℃。然后,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用乙腈(0.125mL)处理,并且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所制备的ADN、MGN和2-乙基丁二腈的量,以计算2PN转化为二腈的百分比。
在下列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的操作都使用干燥箱或标准Schlenk技术在氮气氛下进行。本发明的连续氢氰化方法的实施例是在单级的18-mL玻璃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CSTR)中进行的,所述反应器(CSTR)的一般设计已经在美国专利4,371,474、4,705,881和4,874,884中进行了描述,这些美国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反应器由带卷曲挡板(crimp-baffled)的圆底玻璃容器构成,加有夹套以允许采用来自外部的受控流体加热温度浴的流体流控制反应混合物的温度。所有试剂都通过注射泵经由装配有橡胶隔膜的侧臂引入到反应容器中。反应器装配有溢流臂,通过该溢流臂,反应产物靠重力流入到产物接收器中。反应混合物的搅拌和混合由磁力搅拌提供。不断地对反应器的蒸气空间进行少量氮气的吹扫,以保持惰性气氛。
在下面描述的氢氰化实验中使用的反式-3PN(95重量%)和顺式-2PN(98重量%)由将BD和戊烯腈进行氢氰化的商业化ADN设备产生。由BD和戊烯腈的氢氰化工艺制备的反式-3PN和顺式-2PN还可以从Sigma-Aldrich化学公司商购获得。将每一种戊烯腈在氮气氛下蒸馏,然后储存在充有氮气的干燥箱中。
使用其中多齿含P配体是选自由式II或式III表示的组中的成员的二齿亚磷酸酯配体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进行所述实施例,在式II或式III中,所有相同的标记符号具有相同的含义,除非有另外的明确限制:
         式II
             
Figure A200780025551D00311
                     式III
               
Figure A200780025551D00312
其中
每一个R1独立地选自由甲基、乙基和含3至6个碳原子的伯烃基组成的组中;
每一个R2独立地选自由含1至6个碳原子的伯和仲烃基组成的组中;并且
每一个R41、R42、R43、R51、R52和R53独立地选自由H、芳基和含1至6个碳原子的伯、仲或叔烃基组成的组中。
实施例1的配体“A”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合适的合成手段制备。例如,通过在美国出版的专利申请2003/0100802中公开的方法,可以制备出3,3’-二异丙基-5,5’,6,6’-四甲基-2,2’-联苯酚,所述美国出版的专利申请2003/0100802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其中4-甲基百里酚可以在氢氧化氯铜(copper chlorohydroxide)-TMEDA配合物(TMEDA是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空气的存在下与取代联苯酚进行氧化偶联。
例如,通过在美国出版的专利申请2004/0106815中公开的方法,可以制备出邻-甲酚的氯亚磷酸酯(C7H7O)2PCl,所述美国出版的专利申请2004/0106815通过引用结合在此。为了选择性形成这种氯亚磷酸酯,可以在温度受控的条件下,将无水三乙胺和邻-甲酚以受控方式分别和同时添加到溶解于合适溶剂中的PCl3中。
例如,根据在美国专利6,069,267中公开的方法,可以进行这种氯亚磷酸酯与3,3’-二异丙基-5,5’,6,6’-四甲基-2,2’-联苯酚的反应以形成所需配体“A”,所述美国专利6,069,267通过引用结合在此。也在美国专利6,069,267中所述,该氯亚磷酸酯可以在有机碱的存在下与3,3’-二异丙基-5,5’,6,6’-四甲基-2,2’-联苯酚反应以形成配体“A”,该配体“A”可以根据本领域中熟知的技术分离。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出的配体“A”中的单齿亚磷酸酯杂质具有下列结构。
二            
Figure A200780025551D00321
类似地,可以由3,3’-二异丙基-5,5’,6,6’-四甲基-2,2’-联苯酚和2,4-二甲苯酚的氯亚磷酸酯((C8H9O)2PCl制备配体“B”。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出的配体“B”中的单齿亚磷酸酯杂质具有下列结构。
   
Figure A200780025551D00322
类似地,可以由3,3’-二异丙基-5,5’,6,6’,7,7’,8,8’-八氢-2,2’-联萘酚和邻-甲酚的氯亚磷酸酯(C7H7O)2PCl制备配体“C”,所述3,3’-二异丙基-5,5’,6,6’,7,7’,8,8’-八氢-2,2’-联萘酚由在美国专利申请2003/0100803中描述的方法所制备。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出的配体“C”中的单齿亚磷酸酯杂质具有下列结构。
Figure A200780025551D00331
将到反应器中的无水未抑制的HCN进料以戊烯腈(PN)溶液(40重量%HCN)形式供给。用于制备进料溶液的戊烯腈的组成由到反应器中的所需戊烯腈进料组成决定。在戊烯腈进料溶液中的甲基丁烯腈的量可以忽略。如在美国专利6,120,700中概述,通过Ni(COD)2与稍过量的相应二齿亚磷酸酯配体(约1.2至1.4摩尔当量/Ni)在甲苯溶剂中、于环境温度进行反应,合成出配体-Ni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在真空下移除甲苯溶剂和挥发性材料之后,将相应量的无水路易斯酸助催化剂添加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的固体残留物中,并且将全部混合物溶解在相应的戊烯腈混合物中。由此,如下所述,将所得的含有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和助催化剂的戊烯腈溶液进料到反应器中。
启动时,反应容器填充有约9mL的含有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和助催化剂的戊烯腈溶液。然后,通过打开含有前体组合物和助催化剂的戊烯腈溶液以及HCN溶液的进料,开始连续的氢氰化反应。流入到接收器中的反应产物的周期性取样样品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进行分析,以测定在计算反应转化率和收率中使用的腈产物的组成。
定义:
PN类=实验式C5H7N的所有戊烯腈同分异构体,包括实验式C5H7N的所有甲基丁烯腈同分异构体
2PN=顺式-和反式-2-戊烯腈
3PN=顺式-和反式-3-戊烯腈
4PN=4-戊烯腈
DN类=实验式C6H8N2的所有二腈同分异构体(包括ADN、MGN和ESN)
ADN=己二腈
MGN=2-甲基戊二腈
ESN=乙基丁二腈
g/hr=克/小时
转化率=反应摩尔量/进料摩尔量
收率=生成的摩尔量/反应的(3PN+4PN)摩尔量
DN类的摩尔%=在反应产物中的摩尔分数DN类/(PN类+DN类)
2PN进料的摩尔%=在反应器进料中的摩尔分数2PN/(PN类+DN类)
2PN产物的摩尔%=在反应产物中的摩尔分数2PN/(PN类+DN类)
3PN产物的摩尔%=在反应产物中的摩尔分数3PN/(PN类+DN类)
线性度=ADN摩尔量/所产生的(ADN+MGN+ESN)摩尔量
实施例1
使用下面所示的配体“A”以及使用FeCl2作为路易斯酸助催化剂,演示本发明的连续氢氰化方法。
Figure A200780025551D00341
配体“A”
目标反应速率=1.6×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12.8%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29
3,4PN(3PN+4PN) 1.01
2PN 0.15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0
总的配体b 0.029
FeCl2助催化剂 0.0015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A”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13,并且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75。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92至100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86%
DN类的摩尔% 73.6%
2PN产物的摩尔% 14.0%
3PN产物的摩尔% 11.8%
2PN收率 1.5%
线性度 94.2%
ADN收率 92.8%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1.2。
实施例2
使用配体“A”并且使用ZnCl2作为路易斯酸助催化剂,演示本发明的连续氢氰化方法。
目标反应速率=1.6 x 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20.6%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29
3,4PN(3PN+4PN) 0.94
2PN 0.25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3
总的配体b 0.027
znCl2助催化剂 0.0020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A”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21,而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70。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49至53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90.7%
DN类的摩尔% 71.9%
2PN产物的摩尔% 20.3%
3PN产物的摩尔% 7.2%
2PN收率 0.0%
线性度 95.0%
ADN收率 95.0%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2.8。
比较例A
下面是使用配体“A”以及使用ZnCl2作为助催化剂,并且不向反应器进料中添加2PN的连续氢氰化反应的比较例。
目标反应速率=2.3×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0.1%c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38
3,4PN(3PN+4PN) 1.63
2PN 0.0016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8
总配体b 0.045
znCl2助催化剂 0.0048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A”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c在3PN原料中的2PN杂质。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001,而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70。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46至54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71.1%
DN类的摩尔% 68.7%
2PN产物的摩尔% 2.1%
3PN产物的摩尔% 28.0%
2PN收率 2.5%
线性度 94.9%
ADN收率 92.5%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0.08。
实施例3
使用下面所示的配体“B”以及使用FeCl2作为路易斯酸助催化剂,演示本发明的连续氢氰化方法。
             
Figure A200780025551D00381
                  配体“B”
目标反应速率=1.6×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15.4%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29
3,4PN(3PN+4PN) 0.95
2PN 0.175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3
总配体b 0.029
FeCl2助催化剂 0.0019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B”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15,而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80。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69至78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92.3%
DN类的摩尔% 77.4%
2PN产物的摩尔% 15.6%
3PN产物的摩尔% 6.4%
2PN收率 0.3%
线性度 94.7%
ADN收率 94.4%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2.4。
实施例4
使用配体“B”以及使用ZnCl2作为路易斯酸助催化剂,演示本发明的连续氢氰化方法。
目标反应速率=1.6×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14.9%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29
3,4PN(3PN+4PN) 0.96
2PN 0.17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3
总配体b 0.029
znCl2助催化剂 0.0020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B”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15,并且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77。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66至73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90.7%
DN类的摩尔% 76.2%
2PN产物的摩尔% 15.5%
3PN产物的摩尔% 7.7%
2PN收率 0.7%
线性度 95.4%
ADN收率 94.7%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2.0。
比较例B
下面是使用配体“B”以及使用ZnCl2作为助催化剂并且不向反应器进料中添加2PN的连续氢氰化反应的比较例。
目标反应速率=2.3×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0.3%c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38
3,4PN(3PN+4PN) 1.63
2PN 0.0049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8
总配体b 0.049
znCl2助催化剂 0.0048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B”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c在3PN原料中的2PN杂质。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003,而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70。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45至48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73.9%
DN类的摩尔% 71.5%
2PN产物的摩尔% 2.1%
3PN产物的摩尔% 25.2%
2PN收率 2.5%
线性度 95.4%
ADN收率 93.0%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0.08。
实施例5
使用下面所示的配体“C”以及使用ZnCl2作为路易斯酸助催化剂,演示本发明的连续氢氰化方法。
             
Figure A200780025551D00411
                配体“C”
目标反应速率=1.6×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20.4%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29
3,4PN(3PN+4PN) 0.94
2PN 0.24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3
总配体b 0.029
znCl2助催化剂 0.0020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C”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20,并且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73。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71至79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90.0%
DN类的摩尔% 70.4%
2PN产物的摩尔% 21.1%
3PN产物的摩尔% 7.9%
2PN收率 1.0%
线性度 95.0%
ADN收率 94.1%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2.7。
比较例C
下面是使用配体“C”以及使用ZnCl2作为助催化剂,并且不向反应器进料中添加2PN的连续氢氰化反应的比较例。
目标反应速率=2.3×10-4的HCN摩尔量/升-秒
温度=50℃
2PN进料的摩尔%=0.4%c
反应组分的目标进料速率如下。
 
试剂 进料速率,g/hr
HCNa 0.40
3,4PN(3PN+4PN) 1.70
2PN 0.0068
Ni催化剂,按Ni金属计算 0.0019
总配体b 0.051
znCl2助催化剂 0.0050
注释:a除PN溶剂以外的HCN。b如上所述的配体“C”和相应单齿亚磷酸酯的混合物。c在3PN原料中的2PN杂质。
2P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004,并且HCN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为约0.70。
从连续流动开始之后的48至53小时取出的反应产物的平均GC分析表明了下列的稳定状态结果。
 
3,4PN的转化率 72.6%
DN类的摩尔% 70.3%
2PN产物的摩尔% 2.1%
3PN产物的摩尔% 26.6%
2PN收率 2.4%
线性度 94.9%
ADN收率 92.6%
在反应混合物中2PN浓度与3PN浓度的比率为约0.08。
尽管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实质属性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进行大量的修改、替换和重排。至于本发明的范围,应当参考后附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前述的说明书。

Claims (19)

1.一种生产己二腈和其它含6个碳原子的二腈的氢氰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通过将含5个碳原子的烯键式不饱和腈、氰化氢和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连续进料,在至少一种路易斯酸的存在下形成反应混合物,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所述烯键式不饱和腈、所述氰化氢和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
b)通过在约0.001至约0.5的范围内选择X值,并且在约0.5至约0.99的范围内选择Z值,控制X和Z,使得商Q的值在约0.2至约10的范围内,
其中X是2-戊烯腈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
Z是氰化氢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并且其中
Figure A200780025551C00021
其中3PN为3-戊烯腈,并且4PN为4-戊烯腈;以及
c)提取包含己二腈的反应产物混合物;
其中在所述反应混合物中,2-戊烯腈的浓度与3-戊烯腈的浓度的比率在约0.2/1至约10/1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包含零价镍和至少一种多齿含磷配体;
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膦以及混合的含磷配体或这些成员的组合;并且
其中根据2-戊烯腈氢氰化测试方法的至少一种方案,所述多齿含磷配体产生可接受的结果。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选择的X值在约0.01至约0.25的范围内,并且所选择的Z值在约0.70至约0.99的范围内;并且其中Q值在约1至约5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2-戊烯腈的浓度与3-戊烯腈的浓度的比率在约1/1至约5/1的范围内。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亚磷酸酯。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亚膦酸酯。
5.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次亚膦酸酯。
6.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膦。
7.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混合的含磷配体,所述混合的含磷配体包含至少一种组合,所述至少一种组合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亚磷酸酯-次亚膦酸酯、亚磷酸酯-膦、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亚膦酸酯-膦和次亚膦酸酯-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添加在独立工艺中生产的2-戊烯腈,或通过在所述方法中将来自所述反应产物混合物的2-戊烯腈直接再循环,控制2-戊烯腈相对于所有不饱和腈的总进料摩尔比。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路易斯酸助催化剂包含选自氯化锌、氯化铁(II)、氯化锰(II)和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约20℃至约90℃。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约35℃至约70℃。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2-戊烯腈由戊烯腈的氢氰化工艺产生。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3-戊烯腈由1,3-丁二烯的氢氰化工艺产生。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单齿含磷配体,所述至少一种单齿含磷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和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亚磷酸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亚膦酸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次亚膦酸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二齿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齿含磷配体是是二齿混合的含磷配体,所述二齿混合的含磷配体选自亚磷酸酯-亚膦酸酯、亚磷酸酯-次亚膦酸酯、亚磷酸酯-膦、亚膦酸酯-次亚膦酸酯、亚膦酸酯-膦和次亚膦酸酯-膦或这些成员的组合。
CN2007800255511A 2006-07-14 2007-07-13 降低收率损失的氢氰化方法 Active CN1014844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3098606P 2006-07-14 2006-07-14
US60/830,986 2006-07-14
PCT/US2007/073413 WO2008008926A2 (en) 2006-07-14 2007-07-13 Hydrocyanation process with reduced yield loss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4416A true CN101484416A (zh) 2009-07-15
CN101484416B CN101484416B (zh) 2012-07-04

Family

ID=38924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55511A Active CN101484416B (zh) 2006-07-14 2007-07-13 降低收率损失的氢氰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709674B2 (zh)
EP (1) EP2046729B1 (zh)
JP (1) JP2009543879A (zh)
CN (1) CN101484416B (zh)
BR (1) BRPI0713244A2 (zh)
DE (1) DE602007009399D1 (zh)
RU (1) RU2009105094A (zh)
SA (1) SA07280383B1 (zh)
WO (1) WO2008008926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257A (zh) * 2013-07-17 2016-04-27 因温斯特技术公司 通过蒸馏将溶剂与镍催化剂分离
CN113372239A (zh) * 2021-07-21 2021-09-10 青岛普泰克化工有限公司 1,3-丁二烯与氰化氢反应制取c5单烯腈的方法
CN113416152A (zh) * 2021-08-02 2021-09-21 青岛普泰克化工有限公司 线性c5单烯腈与氰化氢反应制取己二腈的方法
CN113912516A (zh) * 2021-10-15 2022-01-11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齿亚磷酸酯配体在催化合成己二腈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9027B1 (fr) * 2002-12-23 2005-01-21 Rhodia Polyamide Intermediates Procede de synthese de composes comprenant des fonctions nitriles a partir de composes a insaturations ethyleniques
FR2850966B1 (fr) * 2003-02-10 2005-03-18 Rhodia Polyamide Intermediates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omposes dinitriles
FR2854892B1 (fr) * 2003-05-12 2005-06-24 Rhodia Polyamide Intermediates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dinitriles
FR2854891B1 (fr) 2003-05-12 2006-07-07 Rhodia Polyamide Intermediates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dinitriles
EP2322503B1 (en) * 2005-10-18 2014-12-31 Invista Technologies S.à.r.l. Process of making 3-aminopentanenitrile
KR20080104315A (ko) * 2006-03-17 2008-12-02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알.엘 염기성 첨가제를 사용한 처리에 의한 트리오르가노포스파이트의 정제 방법
US7919646B2 (en) * 2006-07-14 2011-04-05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Hydrocyanation of 2-pentenenitrile
US7880028B2 (en) * 2006-07-14 2011-02-01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Process for making 3-pentenenitrile by hydrocyanation of butadiene
US7709674B2 (en) 2006-07-14 2010-05-04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Hydrocyanation process with reduced yield losses
US8906334B2 (en) 2007-05-14 2014-12-09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High efficiency reactor and process
US8101790B2 (en) * 2007-06-13 2012-01-24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improving adiponitrile quality
WO2009091790A1 (en) 2008-01-15 2009-07-23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Hydrocyanation of pentenenitriles
EP2229354B1 (en) * 2008-01-15 2013-03-20 Invista Technologies S.à.r.l. Process for making and refining 3-pentenenitrile, and for refining 2-methyl-3-butenenitrile
EP2407444A3 (en) * 2008-03-19 2012-12-05 Invista Technologies S.à.r.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odecanedioic acid
WO2010045131A1 (en) * 2008-10-14 2010-04-22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Process for making 2-secondary-alkyl-4,5-di-(normal-alkyl)phenols
KR20120047251A (ko) * 2009-08-07 2012-05-11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알.엘. 디에스테르를 형성하기 위한 수소화 및 에스테르화
US8815186B2 (en) 2009-12-18 2014-08-26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Nickel compositions for preparing nickel metal and nickel complexes
DK2614070T3 (en) * 2010-09-07 2017-10-16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NICKEL COMPOSITION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NICKEL METAL AND NICKEL COMPLEXS
WO2013095853A1 (en) 2011-12-21 2013-06-27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Extraction solvent control for reducing stable emulsions
EP2794046B1 (en) 2011-12-21 2016-02-03 Invista Technologies S.A R.L. Extraction solvent control for reducing stable emulsions
JP2015503511A (ja) 2011-12-21 2015-02-02 インヴィスタ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スアエルエル 安定なエマルジョンを減じるための抽出溶媒制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2873A (en) 1943-02-23 1946-06-25 Du Pont Reaction products of butadiene with hydrogen cyanide
US2570199A (en) 1945-12-28 1951-10-09 James R Brown Venetian blind
US2666780A (en) 1950-01-07 1954-01-19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ic compounds
US2583984A (en) 1950-08-30 1952-01-29 Du Pont Production of nitriles
NL272178A (zh) 1960-12-05 1900-01-01
US3340207A (en) 1962-01-10 1967-09-05 Du Pont Catalyst composition
US3297742A (en) 1963-10-23 1967-01-10 Du Pont Method for reacting hydrogen cyanide with olefins
US3282981A (en) 1963-10-23 1966-11-01 Du Pont Activated addition of hydrogen cyanide to olefins
US3496215A (en) 1965-11-23 1970-02-17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ing selected nickel phosphite catalysts
US3536748A (en) 1965-11-23 1970-10-27 Du Pont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2-methyl-3-butenenitrile to linear pentenenitriles
US3853948A (en) 1965-11-23 1974-12-10 Du Pont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2-methyl-3-butenenitrile to linear pentene-nitriles
GB1112539A (en) 1965-11-26 1968-05-08 Du Pont Preparation of organic nitriles
US3496210A (en) 1966-07-28 1970-02-17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US3496217A (en) 1967-05-23 1970-02-17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694485A (en) 1967-11-06 1972-09-26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522288A (en) 1967-11-06 1970-07-28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579560A (en) 1967-11-06 1971-05-18 Du Pont Isomerization of nitriles
US3551474A (en) 1967-11-06 1970-12-29 Du Pont Process of isomerizing 3-pentenenitrile to 4-pentenenitrile
US3775461A (en) 1967-11-06 1973-11-27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547972A (en) 1968-04-01 1970-12-15 Du Pont Addition of hydrogen cyanide to butadiene
US3526654A (en) 1968-05-17 1970-09-01 Du Pont Isomerization of 2-pentenenitrile to 3-pentenenitrile
US3564040A (en) 1968-06-14 1971-02-16 Du Pont Removal of trans-2-pentenenitrile from 3- and 4-pentenenitrile
US3641107A (en) 1968-10-21 1972-02-08 Du Pont Purification process for unsaturated organic nitriles
US3563698A (en) 1969-03-14 1971-02-16 Du Pont Process for preparing zinc cyanide
US3652641A (en) 1969-08-04 1972-03-28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538142A (en) 1969-08-04 1970-11-03 Du Pont Process of isomerizing 3-pentenenitrile to 4-pentenenitrile
US3542847A (en) 1969-09-15 1970-11-24 Du Pont Process for isomerizing 3-pentenenitrile to 4-pentenenitrile
US3655723A (en) 1969-10-31 1972-04-11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651146A (en) 1970-02-25 1972-03-21 Du Pon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riarylboranes
US3631191A (en) 1970-04-08 1971-12-28 Du Pont Synthesis of zero valent nickel-tetrakis triaryl phosphite complexes
US3676481A (en) 1970-06-29 1972-07-11 Du Pont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2-methyl-3-butenenitrile to linear pentenenitriles in the presence of certain metal salt and/or tri(hydrocarbyl)boron promoters
US3752839A (en) 1970-07-02 1973-08-14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lefins
US3676475A (en) 1970-07-06 1972-07-11 Du Pont Hydrides of nickel coordination compounds
US3739011A (en) 1971-04-30 1973-06-12 Du Pont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2-methyl-3-butenenitrile to linear pentenenitriles
US3766241A (en) 1971-05-26 1973-10-16 Du Pont Removal of metal cations from solution in nitriles
US3798256A (en) 1971-08-02 1974-03-19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925445A (en) 1971-08-02 1975-12-09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766231A (en) 1971-08-02 1973-10-16 Du Pont Compounds of zero valent nickel containing n bonded nitriles
US3766237A (en) 1972-01-25 1973-10-16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773809A (en) 1972-06-28 1973-11-20 Du Pont Separation of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from organic nitriles in the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853754A (en) 1972-07-20 1974-12-10 Du Pont Membrane separation of homogeneous catalysts from nitrile solutions
US3818067A (en) 1972-07-20 1974-06-18 Du Pont Preparation of organic dinitriles
US3846461A (en) 1972-10-25 1974-11-05 Du Pont Process of preparing a zerovalent nickel complex with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US3859327A (en) 1972-10-25 1975-01-07 Du Pont Process for recovery of nickel from a deactivated hydrocyanation catalyst
US3847959A (en) 1972-10-25 1974-11-12 Du Pont Process of preparing a zerovalent nickel complex with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US3818068A (en) 1973-01-19 1974-06-18 Du Pont Removal of deactivated catalyst species from a hydrocyanation product fluid
US3865865A (en) 1973-02-15 1975-02-11 Du Pont Selective removal of 2-pentenenitrile and 2-methyl-2-butenenitrile from 3-pentenenitrile
US3884997A (en) 1973-05-02 1975-05-20 Du Pont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phosphorus compounds
US3903120A (en) 1973-06-19 1975-09-02 Du Pont Preparation of zerovalent nickel complexes from elemental nickel
US3852325A (en) 1973-08-29 1974-12-03 Du Pont Selective isomerization of pentenenitriles
US3852327A (en) 1973-08-29 1974-12-03 Du Pont Selective cis/trans isomerization of 2-pentenenitrile in a solution of pentenenitrile isomers
US3850973A (en) 1973-09-26 1974-11-26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conjugated diolefins
US3852328A (en) 1973-09-26 1974-12-03 Du Pont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2-methyl-3-butenenitrile to a linear pentenenitrile
US3852329A (en) 1973-10-02 1974-12-03 Du Pont Process for isomerization of 2-methyl-3-butene-nitrile to a linear pentenenitrile
US3846474A (en) 1973-10-02 1974-11-05 Du Pont Process for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ic compounds
US3864380A (en) 1974-01-17 1975-02-04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920721A (en) 1974-09-18 1975-11-18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3927056A (en) 1974-04-04 1975-12-16 Du Pont Hydrido(nitrile)tris(triaryl phosphite)cobalt complexes
US3983011A (en) 1974-07-11 1976-09-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moval of chloride impurities from an adiponitrile feed by distil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high boiling amine
US4147717A (en) 1975-08-26 1979-04-03 Du Pont Of Canada Limited Process for purifying adiponitrile
US3997579A (en) 1975-10-15 1976-12-1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elected phosphorus complexes of zerovalent iron
US4046815A (en) 1975-11-12 1977-09-0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riarylborane
US4045495A (en) 1975-11-12 1977-08-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riarylboranes
US4076756A (en) 1975-11-12 1978-02-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riarylborane
US4082811A (en) 1977-02-23 1978-04-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covery of metal and triarylborane catalyst components from olefin hydrocyanation residue
US4080374A (en) 1977-02-23 1978-03-2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duct recovery
US4134923A (en) 1977-09-02 1979-01-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metal hydroxide adduct of a triarylborane
US4177215A (en) 1978-07-17 1979-12-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covery of triarylboranes
US4347193A (en) 1979-04-20 1982-08-3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ryl borane complexes
US4251468A (en) 1979-12-21 1981-02-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covery of triarylboranes
US4298546A (en) 1980-08-05 1981-11-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somerization of 2-methyl-3-butenenitrile
US4336110A (en) 1981-02-05 1982-06-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eparation of benzene from cyclohexane
US4330483A (en) 1981-02-24 1982-05-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4328172A (en) 1981-02-24 1982-05-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4339395A (en) 1981-04-15 1982-07-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eatment of olefin hydrocyanation products
US4387056A (en) 1981-04-16 1983-06-0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separating zero-valent nickel species from divalent nickel species
US4385007A (en) 1981-09-24 1983-05-2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eparation of zerovalent nickel complexes
US4382038A (en) 1981-10-01 1983-05-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4394321A (en) 1981-11-12 1983-07-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iarylboraneisocy ano metal compounds
US4416824A (en) 1981-12-21 1983-11-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Recovery of triarylboranes by forming boron-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US4371474A (en) 1982-01-13 1983-02-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olefins
US4416825A (en) 1982-02-23 1983-11-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Preparation of zerovalent nickel complexes
US4434316A (en) 1983-03-25 1984-02-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Separation of alkenes from alkadienes
US4510327A (en) 1983-04-06 1985-04-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alkali-metal tetraorganylborates
US4521628A (en) 1983-07-11 1985-06-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covery of arylboranes
US4539302A (en) 1984-04-30 1985-09-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covery of zerovalent nickel complexes
US4750881A (en) 1985-03-07 1988-06-14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Easily assembled carriage mechanism of printer
US4749801A (en) 1986-06-04 1988-06-0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exakis(pentenenitrilo)nickel II]bis-[μ-(cyano) bis(triphenylborane) (I)], its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its use
US4774353A (en) 1986-06-05 1988-09-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iorganotin catalyst promoters for hydrocyanation
US4705881A (en) 1986-11-17 1987-11-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ntinuous hydrocyanation process using zinc halide promoter
US4714773A (en) 1987-01-09 1987-12-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butadiene
US4783546A (en) 1987-06-02 1988-11-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eparation of 4-pentenenitrile by isomerization
US4810815A (en) 1987-11-04 1989-03-0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cceleration of diene hydrocyanation
US4874884A (en) 1988-03-31 1989-10-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moter synergism in pentenenitrile hydrocyanation
US5087723A (en) 1990-05-01 1992-02-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conjugated 2-alkenoates
US4990645A (en) 1990-06-27 1991-02-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process
US5143873A (en) 1990-12-17 1992-09-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activation or regeneration of nickel catalyst
US5107012A (en) 1991-04-24 1992-04-2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pentenenitriles using cyanohydrins
US5175335A (en) 1991-11-12 1992-12-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nantioselective hydrocyanation of aromatic vinyl compounds
US5312959A (en) 1993-07-12 1994-05-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urification of 2-methylglutaronitrile or adiponitrile
JP3553952B2 (ja) 1993-11-23 2004-08-11 イー・アイ・デユ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モノオレフィンのヒドロシアン化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触媒組成物
WO1995028228A1 (en) 1994-04-14 1995-10-26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identate phosphite and nickel catalyst compositions for hydrocyanation of monoolefins
US5512695A (en) 1994-04-14 1996-04-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identate phosphite and nickel catalyst compositions for hydrocyanation of monoolefins
US5543536A (en) 1994-04-26 1996-08-0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onodentate phosphite and nickel catalyst composition for monoolefin hydrocyanation
US5382697A (en) 1994-06-23 1995-01-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eparation of triarylborane
TW315370B (zh) 1994-10-07 1997-09-11 Du Pont
US5512696A (en) 1995-07-21 1996-04-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process and multidentate phosphite and nickel catalyst composition therefor
US5449807A (en) 1994-11-18 1995-09-1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atalyzed vapor phase hydrocyanation of diolefinic compounds
US5440067A (en) 1994-11-18 1995-08-08 E. 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atalyzed gas phase isomerization of nonconjugated 2-alkyl-3-monoalkenenitriles
US5821378A (en) 1995-01-27 1998-10-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of diolefins and isomerization of nonconjugated 2-alkyl-3-monoalkenenitriles
IN187044B (zh) 1995-01-27 2002-01-05 Du Pont
US5523453A (en) * 1995-03-22 1996-06-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hydrocyanation
US5693843A (en) 1995-12-22 1997-12-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hydrocyanation of diolefins and isomerization of nonconjugated 2 alkyl-3-monoalkenenitriles
US5709841A (en) 1996-02-23 1998-01-20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aste stream treatment
MY124170A (en) 1997-07-29 2006-06-30 Invista Tech Sarl Hydrocyanation processes and multidentate phosphite ligand and nickel catalyst compositions therefor
ZA986369B (en) 1997-07-29 2000-01-17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diolefins and isomerization of nonconjugated 2-alkyl-3-monoalkenenitriles.
US6031120A (en) 1997-07-29 2000-02-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elective synthesis of organodiphosphite compounds
ZA986374B (en) 1997-07-29 2000-01-17 Du Pont Hydrocyanation of diolefins and isomerization of nonconjugated 2-alkyl-3-monoalkenenitriles.
US6121184A (en) 1997-07-29 2000-09-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upported bis(phosphorus) ligands
US5959135A (en) 1997-07-29 1999-09-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cyanation processes and multidentate phosphite ligand and nickel catalyst compositions thereof
US5847191A (en) 1997-07-29 1998-12-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hydrocyanation of monoolefins using bidentate phosphite ligands and zero-valent nickel
DE19740180A1 (de) 1997-09-12 1999-03-18 Basf Ag Katalysator, umfassend wenigstens einen Nickel(0)Komplex auf Basis eines Phosphonitligand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Nitrilen
DE19825212A1 (de) 1998-06-05 1999-12-09 Basf Ag Katalysator, umfassend einen Komplex eines Metalls der VIII. Nebengruppe auf Basis eines zweizähnigen Phosphonitligand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Nitrilen
US6077979A (en) 1999-02-18 2000-06-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anufacture of 3,3',5,5'-tetramethyl-2,2'-biphenol
US6048996A (en) 1999-08-26 2000-04-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nsoluble promoters for nickel-catalyzed hydrocyanation of monoolefins
DE60031697T2 (de) 1999-09-20 2007-10-25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Wilmington Multidentat-Phosphit-Liganden, und sie enthaltende katalytische Zusammensetzungen
US6420611B1 (en) 1999-09-20 2002-07-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olymeric phosphite
US6284865B1 (en) 1999-09-20 2001-09-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meric phosphite composition and hydrocyanation of unsaturated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 isomerization of unsaturated nitriles
US6307107B1 (en) 1999-09-20 2001-10-23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formylation of acyclic mono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ompounds to corresponding terminal aldehydes
US6380421B1 (en) 1999-09-20 2002-04-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ultidentate phosphite ligands, cataly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ligands and catalytic processes utilizing such catalytic compositions
DE19953058A1 (de) 1999-11-03 2001-05-10 Basf Ag Phosphite
US6461481B1 (en) 2000-08-31 2002-10-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removing water from organoborane compounds
DE10046025A1 (de) 2000-09-18 2002-03-2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dipinsäuredinitril
US6362354B1 (en) 2000-11-17 2002-03-2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hosphonite ligands,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hydroformylation process utilizing same
US6372147B1 (en) 2001-05-07 2002-04-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Organoboron waste stream treatment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US6753440B2 (en) 2001-05-11 2004-06-22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pper-catalyzed vapor phase hydrocyanation of diolefinic compounds
DE10136488A1 (de) * 2001-07-27 2003-02-06 Basf Ag Ni(O) enthaltendes Katalysatorsystem
AR036636A1 (es) 2001-10-12 2004-09-22 Basf Ag Fosfonita i, su uso como ligando en complejos de metal de transicion, dichos complejos, procedimiento para la obtencion de estos ultimos, uso de complejos de metal transitorio como catalizador y procedimientos para la adicion de acido cianhidrico a un doble enlace olefinico y para la isomerizacion d
DE10150286A1 (de) 2001-10-12 2003-04-17 Basf Ag Phosphinite
DE10150285A1 (de) 2001-10-12 2003-04-17 Basf Ag Phosphonite
US20030100803A1 (en) 2001-11-26 2003-05-29 Lu Helen S.M. 3-Alkylated-5,5',6,6',7,7,'8,8'-octahydro-2,2'-binaphthols and 3,3'-dialkylated-5,5',6,6',7,7',8,8'-octahydro-2,2'-binaphthol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them
MXPA04004936A (es) 2001-11-26 2004-08-11 Du Pont Ligandos de bis(fosforo) soportados y su uso en catalisis.
US6893996B2 (en) 2001-11-26 2005-05-17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nickel/phosphorous ligand catalyst for olefin hydrocyanation
TW593251B (en) 2001-11-26 2004-06-21 Du Pont Process for preparing 3,3',5,5',6,6'-hexaalkyl-2,2'-biphenols, 3,3',4,4',5,5'-hexaalkyl-2,2'-biphenols and 3,3',4,4',5,5',6,6'-octaalkyl-2,2'-biphenols
US20030135014A1 (en) 2001-11-26 2003-07-17 Radu Nora S. Polymeric, 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sitions and their use in hydrocyanation, isomerization and hydroformylation reactions
US6489517B1 (en) 2001-11-26 2002-12-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3,3′,6,6′-tetraalkyl-2,2′-biphenols and 3,3′,6,6′-tetraalkyl-5,5′-dihalo-2,2′-biphenols
US6660876B2 (en) 2001-11-26 2003-12-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sitions and their use in hydrocyanation, isomerization and hydroformylation reactions
US6660877B2 (en) 2002-03-07 2003-12-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hosphonite ligands and their use in hydrocyanation
US20040106815A1 (en) 2002-12-02 2004-06-03 Ritter Joachim C. Selective synthesis of organophosphites
US6906218B2 (en) 2002-12-18 2005-06-14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Cyclohexa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6936171B2 (en) 2003-01-08 2005-08-30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catalyst recovery from hydrocyanation product mixtures
US6897329B2 (en) 2003-01-14 2005-05-24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ickel/phosphorous ligand catalyst for olefin hydrocyanation
US6844289B2 (en) 2003-04-08 2005-01-18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nickel/phosphorous ligand catalyst
US7737294B2 (en) 2003-09-11 2010-06-15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Process of hydrocyanation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US7385071B2 (en) * 2003-10-28 2008-06-10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Hydrocyanation of pentenenitriles and/or 2-methyl-3-butenenitrile using promoters obtained from the chlorination of titanium-rich ores
DE10350999A1 (de) 2003-10-30 2005-06-02 Basf Ag Katalysator, umfassend wenigstens einen Nickel(O)Komplex stabilisiert durch einen sterisch anspruchsvollen Chelatphosphinitphosphitliganden, sowie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Nitrilen
US20050159614A1 (en) 2004-01-19 2005-07-21 Allgeier Alan M. Norbornane based cycloaliphat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ile groups
DE102004004682A1 (de) * 2004-01-29 2005-08-1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dipodinitril durch Hydrocyanierung von 1,3-Butadien
DE102004004683A1 (de) 2004-01-29 2005-08-1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initrilen
KR20080104315A (ko) 2006-03-17 2008-12-02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알.엘 염기성 첨가제를 사용한 처리에 의한 트리오르가노포스파이트의 정제 방법
US7919646B2 (en) 2006-07-14 2011-04-05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Hydrocyanation of 2-pentenenitrile
US7709673B2 (en) 2006-07-14 2010-05-04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Process for making 3-pentenenitrile by hydrocyanation of butadiene
US7880028B2 (en) 2006-07-14 2011-02-01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Process for making 3-pentenenitrile by hydrocyanation of butadiene
US7659422B2 (en) 2006-07-14 2010-02-09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Hydrocyanation process with reduced yield losses
US7709674B2 (en) 2006-07-14 2010-05-04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Hydrocyanation process with reduced yield loss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257A (zh) * 2013-07-17 2016-04-27 因温斯特技术公司 通过蒸馏将溶剂与镍催化剂分离
CN107082752A (zh) * 2013-07-17 2017-08-22 因温斯特技术公司 通过蒸馏将溶剂与镍催化剂分离
CN105531257B (zh) * 2013-07-17 2019-12-17 英威达纺织(英国)有限公司 通过蒸馏将溶剂与镍催化剂分离
CN107082752B (zh) * 2013-07-17 2021-06-15 英威达纺织(英国)有限公司 通过蒸馏将溶剂与镍催化剂分离
CN113372239A (zh) * 2021-07-21 2021-09-10 青岛普泰克化工有限公司 1,3-丁二烯与氰化氢反应制取c5单烯腈的方法
CN113416152A (zh) * 2021-08-02 2021-09-21 青岛普泰克化工有限公司 线性c5单烯腈与氰化氢反应制取己二腈的方法
CN113912516A (zh) * 2021-10-15 2022-01-11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齿亚磷酸酯配体在催化合成己二腈中的应用
WO2023060929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浙江大学 一种多齿亚磷酸酯配体在催化合成己二腈中的应用
CN113912516B (zh) * 2021-10-15 2023-06-27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齿亚磷酸酯配体在催化合成己二腈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08926A2 (en) 2008-01-17
BRPI0713244A2 (pt) 2012-04-03
US7709674B2 (en) 2010-05-04
CN101484416B (zh) 2012-07-04
WO2008008926A3 (en) 2008-12-04
EP2046729A2 (en) 2009-04-15
EP2046729B1 (en) 2010-09-22
SA07280383B1 (ar) 2011-06-22
RU2009105094A (ru) 2010-08-27
US20080015382A1 (en) 2008-01-17
JP2009543879A (ja) 2009-12-10
DE602007009399D1 (de)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4416B (zh) 降低收率损失的氢氰化方法
CN101484417B (zh) 降低收率损失的氢氰化方法
CN101918356B (zh) 戊烯腈的氢氰化
CN101489992B (zh) 通过丁二烯的氢氰化制备3-戊烯腈的方法
CN101479236B (zh) 通过丁二烯的氢氰化制备3-戊烯腈的方法
JP4498365B2 (ja) 線状ペンテンニトリルの連続製造
CN101479237A (zh) 2-戊烯腈的氢氰化
CN1680291B (zh) 采用多齿亚磷酸酯配体的氢氰化方法和多齿亚磷酸酯配体
KR20070011284A (ko) 디니트릴의 제조 방법
KR20060136426A (ko) 선형 펜텐니트릴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CN101910119B (zh) 用于制备和精制3-戊烯腈,和用于精制2-甲基-3-丁烯腈的方法
CN105531257A (zh) 通过蒸馏将溶剂与镍催化剂分离
WO2024028717A1 (en) Arsenic-containing ligands, cataly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ligands, and catalytic processes utilizing such catalytic compositions
WO2023228077A1 (en) Multidentate phosphite ligands, cataly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ligands, and catalytic processes utilizing such catalytic compositions
WO2024028722A1 (en) Bidentate phosphite ligands, cataly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ligands, and catalytic processes utilizing such catalytic compositions
WO2024028720A1 (en) Bidentate phosphite ligands, cataly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ligands, and catalytic processes utilizing such catalytic compositions
WO2024028716A1 (en)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nitriles and phosphorus-containing catalysts for use in such processes
WO2024028718A1 (en) Bidfntate phosphite ligands. cataly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ligands. and catalytic processes utilizing such catalytic compos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