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4279B - 电动力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力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84279B CN101484279B CN200780025273XA CN200780025273A CN101484279B CN 101484279 B CN101484279 B CN 101484279B CN 200780025273X A CN200780025273X A CN 200780025273XA CN 200780025273 A CN200780025273 A CN 200780025273A CN 101484279 B CN101484279 B CN 1014842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counterbalance
- housing
- jackshaft
- power t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2211/061—Swash-plate actuated impulse-driving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25D2217/0088—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being mechanically-driv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25D2217/0092—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being spring-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力工具(1)包括电机(21)、壳体(2)、活塞(54)、中间轴(41)、运动转换机构(51A,52,52B;51B,53,53B)和多种类型的防振机构(31,32,33;55,40b)。电机(21)具有驱动轴(22)。壳体(2)至少容纳电机(21)。活塞(54)由驱动轴的旋转运动驱动。中间轴(41)平行于驱动轴(22)延伸,并通过驱动轴(22)的旋转运动被驱动以旋转,且中间轴(41)限定轴向方向。运动转换机构(51A,52,52B;51B,53,53B)设置在中间轴(41)上,并能够与中间轴(41)相关联而运动,用于将驱动轴(2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运动转换机构(51A,52,52B;51B,53,53B)包括第一运动转换机构(51A,52,52B),其连接到活塞(54)并在基本平行于中间轴(41)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使活塞以往复运动方式运动。多种类型的防振机构(31,32,33;55,40b)容纳在壳体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力工具,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电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提出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电动力工具。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40880号公开了一种电动力工具,其包括具有彼此连接的把手、电机壳体和齿轮壳体的壳体。电机容纳在电机外壳内。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设在齿轮壳体中。沿与电机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柱部设在齿轮壳体中。工具支撑部设置在圆柱部的前侧上,并且能够附于或脱离工作工具。
活塞设在圆柱部中,并且沿圆柱部的内周可滑动地设置。活塞通过运动转换机构沿圆柱部的内周往复。撞击构件设在圆柱部的前部,并且沿圆柱部的内周可滑动地设置。空气室在活塞与撞击构件之间形成于圆柱部内。中间构件设在撞击构件的前侧中,并且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圆柱部中。上述工作工具位于中间构件的前侧处。
电机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给运动转换机构,而运动转换机构使活塞在圆柱部中以往复运动的方式移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反复增加和减小空气室中的空气压力,从而将冲击力施加给撞击构件。撞击构件向前运动,并与中间构件的后端碰撞,从而将冲击力施加给工作工具。通过施加给工作工具的冲击力而使工件破裂。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电动力工具中,通过驱动撞击构件生成振动,从而减小电动力工具的可操作性。
考虑到上述情形,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力工具,其可减小由撞击构件产生的振动,并提高电动力工具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这种和其它目标通过包括电机、壳体、活塞、中间轴、运动转换机构和多种类型的防振机构的电动力工具而获得。电机具有驱动轴。壳体至少容纳电机。该活塞由驱动轴的旋转运动驱动。中间轴平行于驱动轴延伸,并通过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被驱动旋转,且中间轴限定轴向方向。运动转换机构设置在中间轴上,并能够与中间轴关联地运动,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其连接到活塞并在基本与中间轴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使活塞以往复运动的方式运动。多种类型的防振机构容纳在壳体中。
优选地,多个防振机构包括强制防振机构和被动防振机构。
优选地,强制防振机构包括第一平衡物(counterweight:或配重),其能够以与活塞的往复运动相反的相位和互锁的关系在基本平行于中间轴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被动防振机构包括第二平衡物,其由于施加给电机和壳体的振动而能够在活塞的往复运动的方向上往复。
利用这种布置,通过平衡物可以减小与活塞的往复运动有关的振动。
优选地,平衡物的质量基本与活塞的质量相同。
优选地,运动转换机构还包括第二运动转换机构。第一平衡物连接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以能够以与活塞的往复运动相反的相位的方式而往复。
利用这种布置,利用平衡物可以有效地减小与活塞的往复运动有关的振动。
优选地,第一运动转换机构的结构与第二运动转换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
利用这种布置,可以有效地减小与活塞的往复运动有关的振动。
优选地,第一平衡物和活塞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重心。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和第二运动转换机构沿与连接第一平衡物和活塞的重心的直线平行的直线对准。
优选地,第一平衡物和活塞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位于与中间轴的轴向方向平行的直线上的重心。
利用这些布置,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和第一运动机构可以设置在相同轴线上,并且活塞和平衡物可以设置在相同轴线上。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小与活塞的往复运动有关的振动。
优选地,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具有:第一端部,其能够在中间轴的轴向方向上往复枢转;和第二端部,其位于关于中间轴与第一端部相对的位置处。活塞连接到第一端部,以能够往复。第一平衡物连接到第二端部,以能够往复。
利用这种配置,平衡物可以位于与活塞相对的中间轴的侧上,并且可以缩短壳体的长度。
优选地,当活塞、第一平衡物、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往复时,活塞、第一平衡物、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提供近似为0的动量总和。
利用这种布置,通过平衡物可以有效地减小与活塞的往复运动有关的振动。
优选地,被动防振机构在电机的非工作阶段具有中性位置。被动防振机构包括弹性变形构件,所述弹性变形构件被构造成使第二平衡物偏压以回到中性位置。
利用这种布置,可以减小与撞击构件的驱动有关的振动,从而提高电动力工具的操作性。
优选地,壳体包括:容纳电机的电机壳体;和容纳活塞、中间轴、运动转换机构和第一平衡物的齿轮壳体。被动防振机构设置在电机壳体与齿轮壳体之间。
利用这种布置,动态振动吸收器可以设在电机壳体与齿轮壳体之间,并且电机壳体和齿轮壳体可以设计有径向紧凑的尺寸。
优选地,壳体具有外周。防振机构设在壳体的外周上。
利用这种布置,动态振动吸收器设在壳体上,这能够使在不过度增加电动工具的长度的情况下而将电动力工具制作得紧凑。
优选地,被动防振机构包括连接到壳体的外周的保持壳体。弹性变形构件设在保持壳体内部,并在与中间轴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平衡物设在保持壳体内部,并由弹性变形构件支撑。
优选地,被动防振机构还包括连接到壳体的保持构件。弹性变形构件在与中间轴的轴向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从保持构件延伸。第二平衡物连接到弹性变形构件。
利用这种布置,根据克服弹性变形构件的偏压力而在电动力工具上生成的振动可以使第二平衡物往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的侧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所示的直线II-II的电动力工具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所示的直线III-III的电动力工具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中的活塞和平衡物的运动的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的侧剖视图;
图6是沿图5中所示的直线VI-VI的电动力工具的局部剖视图;和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冲击工具
2壳体
10把手
11电缆
12开关机构
13触发器
15工具保持器
16侧把手
20电机壳体
21电机
22输出轴
22A延伸轴
22B第一齿轮
30重量壳体
30A轴承
31第一重量部
31a通孔
32连接构件
33重量支撑构件
33A螺钉
40齿轮壳体
40A第一齿轮壳体
40B第二齿轮壳体
40C轴承
40D轴承
40a减小室
40b槽
41中间轴
41A第二齿轮
41B轴承
42第一离合器
43第二离合器
43A第三齿轮
44圆柱部
44A第四齿轮
44a空间
45杆
51凸轮构件;
51a,51b槽
51A第一凸轮
51B第二凸轮
52第一运动转换构件
52A第一臂
52B球
53第二运动转换构件
53A第二臂
53B球
54活塞
54A圆柱形部
54B连接构件
54a空气室
54b空气孔
55第二重量部
56撞击构件
57中间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到图4,以下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电动力工具应用于冲击工具的第一实施例。冲击工具1由把手10和连接到把手10的壳体2构成。壳体2包括:电机壳体20;重量壳体30;和齿轮壳体40。
该把手10从与重量壳体20侧相对的电机壳体20的侧表面延伸。电缆11连接到把手10。把手10容纳开关结构12。使用者可以操纵的触发器13机械地连接到开关机构12。开关机构12通过电缆11连接到外部电源(未示出)。通过操作触发器13,开关机构12可以连接到外部电源,和与外部电源断开。把手10关于壳体2的纵向方向设置在其上的冲击工具1的侧面将被限定为后侧,而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对侧将被限定为前侧。此外,在大致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从壳体2延伸的把手10的远端将被限定为底侧,而相对侧将被限定为顶侧。
电机壳体20是已与把手10整个模制的树脂模制产品。电机壳体20容纳电机21。电机21具有输出轴22,其用作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轴。延伸轴22A设在输出轴22的前端上,用于延伸驱动轴的长度,以穿过重量壳体30。延伸轴22A由后面描述的轴承30A和40C支撑,且延伸轴22A的前端位于齿轮壳体40中。第一齿轮22B设在位于齿轮壳体40中的延伸轴22A的前端部上。
重量壳体30由设在与把手10的相对侧上的电机壳体20的端面上的动态振动吸收器(被动防振机构)构成。轴承30A设在重量壳体30上,其中:该重量壳体30结合电机壳体20,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延伸轴22A。
第一重量部31设置在重量壳体30内部。如图2所示,通过一对连接构件32和一对重量支撑构件33将第一重量部31支撑在重量壳体33中。更具体地说,连接构件32布置在重量壳体30中,且连接构件32中的每一个位于垂直于输出轴22的轴向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每一个端部处。重量支撑构件33设置在连接构件32之间,并连接到连接构件32,且一端固定到一个连接构件32,而另一端固定到另一连接构件32。通过螺钉33A将第一重量部31大致固定到关于每一个重量支撑构件33的纵向方向的每一个重量支撑构件33的中心位置。
重量支撑构件33由板簧构成,所述板簧中的两端由连接构件32固定到重量壳体30。此外,第一重量部31大致设置在重量支撑构件33的中心处。因此,重量支撑构件33能够随着作为波节的连接构件32的位置和作为波腹的第一重量部31的位置振动。
当重量壳体30连接到电机壳体20时,通孔31a在对应于输出轴22的位置处形成在第一重量部31中。此时,延伸轴22A穿过通孔31a。该冲击工具1具有位于重量壳体30内的重心G。
齿轮壳体40设在与电机壳体20相对的重量壳体30侧上。该齿轮壳体40包括:大致圆柱形第一齿轮壳体40A,其连接到重量壳体30并形成最外部盖子;和第二齿轮壳体40B,其设在第一齿轮壳体40A内部,用于可滑动地支撑后面描述的第二重量部55(强制防振机构)和活塞54。
后面描述的轴承40C设在第二齿轮壳体40B中,用于可旋转支撑延伸轴22A。由第一齿轮壳体40A和第二齿轮壳体40B限定的减小室40a用于容纳后面描述的旋转传递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支撑后面描述的第二重量部55的一对槽40b(参见图3)在第二重量部55的位置处形成在第二齿轮壳体40B中。
中间轴41设在第二齿轮壳体40B下方的第一齿轮壳体40A中。中间轴41与输出轴22平行,并通过轴承41B和相类似物由齿轮壳体40A和第二齿轮壳体40B围绕其轴线被可旋转地支撑。此外,侧把手16设在第一齿轮壳体40A的前端上。
第二齿轮41A在中间轴41的后端(电机侧21的端部)上同轴地固定到中间轴41,用于与第一齿轮22B啮合。第一离合器42和第二离合器43顺序地并列在第二齿轮41A的前侧上。第一离合器42和第二离合器43与中间轴41一起旋转,并且能够在其轴向方向上滑动。后面描述的能够与第四齿轮44A啮合地接合的第三齿轮43A设在第二离合器43的前侧上,即与第一离合器42相对的侧上。
圆柱部44在中间轴41的远端和上侧附近的位置处设在第一齿轮壳体40A中。圆柱部44平行于中间轴41延伸,并且通过轴承40D和相类似物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齿轮壳体40B中。第四齿轮44A在第三齿轮43A附近可旋转地固定在圆柱部44的外部周围,并且能够与圆柱部44同轴地旋转。通过第三齿轮43A和第四齿轮44A的啮合,圆柱部44能够围绕其轴心关于齿轮壳体40旋转。
空间44a被限定在圆柱部44内部,并且在圆柱部44的前侧和后侧上开口。活塞54通过圆柱部44中的后开口设在空间44a内部,并能够在往复运动方向和圆周方向上滑动。工具保持器15设在圆柱部44的前端上,用于安装工作工具(未示出)。工具保持器15允许工作工具通过圆柱部44的前侧内的开口插入到空间44a中,并在这种插入状态被固定。
活塞54由圆柱形部54A和连接部54B整体构成。圆柱形部54A的形状为具有开口前端和闭合后端的大致圆柱形。空气室54a被限定在活塞54内部。多个空气孔54b形成在活塞54的侧表面中,所述多个空气孔54b为限定空气室54a的壁部。圆柱形部54A的外径尺寸基本与其后侧上的空间44a的内径相同。连接部54B设在圆柱形部54A的后端上,并且连接到后面描述的第一臂部52A。
撞击构件56设在活塞54的空气室54a中,并能够滑动地往复。当活塞54从后侧运动到前侧时,撞击构件56被构造成通过在空气室54a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而向前运动。中间构件57在活塞54和工具保持器15之间的区域中可滑动地布置在圆柱部44的空间44a中,并能够同时接触撞击构件56和由工具保持器15保持的工作工具(未示出)。因此,当撞击构件56撞击中间构件57时,撞击构件56的冲击力经中间构件57被施加到工作工具。
凸轮构件51设在第二齿轮41与第一离合器42之间的中间轴41上。凸轮构件51包括大致为球形的第一和第二凸轮51A和51B。第一和第二凸轮51A和51B沿中间轴41的轴向方向对准,且第一凸轮51A设在第一离合器42侧上,而第二凸轮51B设在第二齿轮41A侧上。凸轮构件51通常不连接到中间轴41。因此,只要凸轮构件51未连接到后面描述的第一离合器42,凸轮构件51将不与中间轴41一起旋转。
第一和第二凸轮51A和51B关于垂直于中间轴41的轴线的平面对称形成。槽51a和51b分别沿球形表面的整个外周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凸轮51A和51B的表面中。每一个槽51a和51b形成在与中间轴41的轴线相交的虚表面上。具有类似形状的第一和第二运动转换构件52和53分别设在第一和第二凸轮51A和51B上。更具体地说,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形状基本为环形,并沿环形形状的内部设有多个球52B。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安装在第一凸轮51A上,且球52B结合在槽51a中。第一凸轮52A从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的上表面延伸,并与活塞54的后端部(连接部54B)连接。第一凸轮51A、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和球52B构成第一运动转换机构。
与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一样,第二运动转换构件53安装在第二凸轮51B上,且多个球53B插入到槽51b内。第二臂部53A从第二运动转换构件53延伸,并连接到第二重量部55。第二凸轮51B、第二运动转换构件53和球53B构成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因此,第一和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并设置在中间轴41上,以使得两个机构沿与中间轴41的轴线平行的轴对准。
第二重量部55被构造成具有与活塞54相同的质量。如图3中所示,第二重量部55的两侧上的部分插入到槽40b中,以使得第二重量部55可以在第二齿轮壳体40B内滑动。第二重量部55还被布置成从第二重量部55的重心延伸到活塞54的重心的轴线与中间轴41的轴向方向平行。
杆45在第一和第二离合器42和43附近的位置处设在第一齿轮壳体40A下方。当用户操作杆45时,杆45可以使第一和第二离合器42和43向前或向后滑动。更具体地,通过利用杆45向使第一离合器42后滑动,第一离合器42与凸轮构件51连接,以使得凸轮构件51与第一离合器42一起旋转。此外,通过利用杆45使第二离合器43向前滑动,第三齿轮43A与第四齿轮44A啮合,以使得圆柱部44与第二离合器43一起旋转。因为第一和第二离合器42和43总与中间轴41一起旋转,利用凸轮构件51和圆柱部44杆45可以控制中间轴41的连接和非连接状态。
利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冲击工具1,使用者首先操作杆45,以选择工作工具是否被驱动旋转、被驱动撞击或被驱动旋转和撞击。
当工作工具被驱动同时旋转和撞击时,第一离合器42和凸轮构件51接合,而第二离合器43的第三齿轮43A与圆柱部44的第四齿轮44A啮合。
当圆柱部44旋转时,安装在圆柱部44的端部中的工作工具(未示出)与圆柱部44一起旋转。
虽然凸轮构件51绕中间轴41旋转,但是由于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通过球52B连接到第一凸轮51A,所以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不与第一凸轮51A一起绕中间轴41旋转。然而,球52B容纳在其内的槽51a形成在与中间轴41交叉的平面上,从而使第一凸轮52A能够在中间轴41的轴向方向上往复枢转。因此,连接到第一凸轮52A的活塞54也可以往复。当活塞54从后侧运动到前侧时,在圆柱形部54A和撞击构件56之间形成的空气室54a中的空气被压缩,从而产生使撞击构件56快速向前运动的反作用力。撞击构件56撞击中间部57,所述中间部又将冲击力施加给工作工具。
与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一样,第二运动转换构件53也在不旋转的情况下枢转。然而,由于第二凸轮51B与第一凸轮51A对称地形成,且用于第二运动转换构件53的枢转相位与用于第一运动转换构件52的枢转相位相反。因此,当活塞54向前运动时,第二重量部55向后运动,如图1中所示。当活塞54向后运动时,第二重量部55向前运动,如图4中所示。第二重量部55以与活塞54互锁的关系往复。活塞54和第二重量部55具有相同的质量,并且活塞54和第二重量部55的重心在往复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上。此外,第一和第二运动转换构件52和53具有相似的形状,并位于与连接活塞54和第二重量部55的重心的直线平行的直线上。因此,第二重量部55的动量消除活塞54的动量,从而减小了当活塞54往复时生成的振动。
除了在冲击工具1的工作中与活塞54的往复运动有关的振动,撞击构件56的往复运动生成振动。振动经重量壳体30传递给连接构件32,并随后传递给重量支撑构件33和第一重量部31,以使得第一重量部31在活塞54往复运动的相同方向上振动。第一重量部31的振动可以进一步减小由撞击构件56的往复运动引起的冲击工具1的振动,从而提高冲击工具1的可操作性。
由于第一重量部31设在重量壳体30中,所以圆柱形重量壳体30可以设计有紧凑的径向尺寸。换言之,可以在不增加壳体2的直径的情况下构造冲击工具1。因此,冲击工具1可以用于在诸如壁部和类似物附件的困难区域中执行操作,且不会损坏可操作性。
接下来,将参照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图5显示了用作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的冲击工具101。除了与动态振动吸收器有关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重量壳体30有关的结构),冲击工具101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冲击工具1相同。因此,数值“100”已被增加到构成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冲击工具1相同结构的部分,并且省略了这些部分的详细描述。
如图6中所示,冲击工具101具有齿轮壳体140和一对重量壳体130,该对重量壳体130设置在第一齿轮壳体140A下方,构成齿轮壳体140的最外部。由于重量壳体130采用基本相同的形状形成,因此将仅描述图5中所示的单个重量壳体130。
如图6中所示,空间130a形成于具有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圆形横截面的重量壳体130内。如图5中所示,第一重量部131和一对重量支撑构件133设在空间130a内部。第一重量部131能够在空间130a内在前-后方向上滑动。重量支撑构件133由螺旋弹簧构成,所述螺旋使重量支撑构件133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重量部131的前侧和后侧上,用于弹性支撑所述第一重量部131。
当使用者操作具有这种结构的冲击工具101时,通过具有与活塞154基本相同质量但以相反相位往复的第二重量部155抑制或减小与活塞154的往复运动有关的振动。除了在冲击工具101的工作期间与往复活塞154有关的滑动,当活塞154冲击连接到工件工具(未示出)的中间构件157时和当中间构件157又撞击撞击构件156时产生的撞击构件156的往复运动也产生振动。振动经由容纳撞击构件156的圆柱部144传递给重量壳体130和支撑圆柱部144的第一齿轮壳体140A。
由于第一重量部131设置在重量壳体130内的空间中,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传递给重量壳体130的振动导致第一重量部131在前-后方向上关于重量壳体130可滑动地往复。然而,第一重量部131由重量支撑构件133弹性支撑,所述重量支撑构件133吸收与第一重量部131的滑动有关的动能。因此,第一重量部131减小由撞击构件156和类似物引起的冲击工具101中的振动,同时重量支撑构件133吸收由往复的第一重量部131生成的振动,从而提高冲击工具101的可操作性。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冲击工具101中,重量壳体130设在齿轮壳体140上,这使冲击工具101能够制造得更紧凑,且不会过度增加冲击工具101的前-后长度。虽然重量壳体130可以想象地安装在不同位置中,诸如安装在电机壳体120上或齿轮壳体140上方,这些重量壳体130优选地设置在齿轮壳体140的底部上的位置处,如图5所示。因此,当在壁部或类似物附近执行困难操作时,这种定位防止齿轮壳体140与壁部干扰,从而防止损失可操作性。
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图7显示了用作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动力工具的冲击工具201。除了与运动转换机构有关的结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凸轮构件51和相关结构)之外,冲击工具201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冲击工具1相同。因此,数值“200”已被增加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并且不再重复这些部件的详细描述。
如图7中所示,凸轮构件251设在中间轴241上的第二齿轮241A和第一离合器242之间,所述中间轴241用于将输出从电机221传递给圆柱部244和活塞254。凸轮构件251被构造成仅当连接到第一离合器242时与中间轴241同轴旋转。大致为球形凸轮251A设在凸轮构件251上。槽251a沿整个外球形表面形成在凸轮251A的表面中。槽251a形成在与中间轴241的轴线相交的虚平面上。运动转换构件252设在凸轮251A上。运动转换构件252的形状基本为环形,并沿环形部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球252B。运动转换构件252安装在具有接合在槽251a内的球252B的第一凸轮251A上。第一臂部252A从运动转换构件252的上表面延伸,并与活塞254的后端部(连接部254B)连接。第二凸轮253A从关于中间轴241位于与第一臂部252A相对的端部上的运动转换构件252的侧表面延伸,并与下面描述的第二重量部255连接。第二臂部253A的长度及其重心的位置无需关于运动转换构件252的环形部与第一臂部252A对称。
第二重量部255设置在第一齿轮壳体240A内部,并能够在中间轴24与活塞254的相对侧上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第二重量部255连接到第二臂部253A。因此,第二重量部255和活塞254设置在运动转换构件252的相对侧上,并因此以相反相位运动。第二重量部255由已被预设的质量构成,以使得当驱动运动转换构件252时,第二重量部255、第二臂部253A、第一臂252A和活塞254的动量总和等于0。
当使用者操作具有上述结构的冲击工具201时,通过在与活塞254相反相位上往复的第二重量部155抑制和减小与往复的活塞254有关的振动。在这里,可以想到的是第一臂部252A和第二臂部253A之间的重心和质量差可以产生振动。然而,通过调节第二重量部255的质量可以将动量总和调节到0值。因此,可以抑制或减小与由运动转换构件252驱动的活塞254和的第二重量部255有关的振动。
此外,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重量部231可以抑制未被第二重量部255吸收的由撞击构件256和类似物产生的振动,从而提高冲击工具201的操作性。
由于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冲击工具201中,活塞254和第二重量部255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准,所以可以缩短第一齿轮壳体240A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因此,可以将冲击工具201作得更紧凑。
虽然已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动力工具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和改变。例如,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动态振动吸收器的结构可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运动转换构件的结构组合。利用这种配置,构成动态振动吸收器的重量壳体无需置于齿轮壳体与电机壳体之间,并且可以减小齿轮壳体的长度。因此,可以进一步缩短电动力工具的前-后长度,从而使得电动力工具更紧凑。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力工具能够应用于执行锤击或撞击操作的多种工具,诸如冲击式钻机和手提钻。
Claims (13)
1.一种电动力工具,包括:
具有驱动轴的电机;
至少容纳所述电机的壳体;
由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驱动的活塞;
中间轴,其平行于所述驱动轴延伸,并被所述驱动轴的所述旋转运动驱动以旋转,且所述中间轴限定轴向方向;
运动转换机构,其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能够与所述中间轴相关联地运动,用于将所述驱动轴的所述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且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第一运动转换机构,所述第一运动转换机构连接到所述活塞,并在基本平行于所述中间轴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使所述活塞以往复运动的方式运动;和
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多种类型的防振机构,
其中所述多个防振机构包括强制防振机构和被动防振机构,所述强制防振机构包括第一平衡物,所述第一平衡物能够在与所述活塞的所述往复运动相反的相位上并与所述活塞的所述往复运动互锁的关系在大致平行于所述中间轴的所述轴向方向上往复,以及所述被动防振机构包括第二平衡物,所述第二平衡物能够由于施加给所述电机和所述壳体的振动而在所述活塞的所述往复运动的方向上往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第一平衡物的质量与所述活塞的质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二运动转换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平衡物连接到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以能够在与所述活塞的所述往复运动相反的相位上往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所述第一运动转换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第一平衡物和所述活塞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重心,且所述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沿平行于连接所述第一平衡物和所述活塞的所述重心的直线的直线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第一平衡物和所述活塞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位于平行于所述中间轴的所述轴向方向的直线上的重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所述第一端部能够沿所述中间轴的所述轴向方向往复枢转,而所述第二端部关于所述中间轴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活塞连接到所述第一端部,以能够往复;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平衡物连接到所述第二端部,以能够往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当所述活塞、所述第一平衡物、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往复时,所述活塞、所述第一平衡物、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端部提供为0的动量总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被动防振机构在所述电机的非工作阶段具有中性位置,其中,所述被动防振机构进一步包括弹性变形构件,所述弹性变形构件被构造成偏压所述第二平衡物以返回到所述中性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壳体,和容纳所述活塞、所述中间轴、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平衡物的齿轮壳体;和
所述被动防振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齿轮壳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外周,且所述被动防振机构设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被动防振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的保持壳体,且所述弹性变形构件设置在所述保持壳体内部,并在平行于所述中间轴的所述轴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平衡物设置在所述保持壳体内部,并由所述弹性变形构件支撑。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力工具,其中,所述被动防振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壳体的保持构件,且所述弹性变形构件在基本垂直于所述中间轴的所述轴向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保持构件延伸,所述第二平衡物连接到所述弹性变形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98679/2006 | 2006-07-20 | ||
JP2006198679A JP4756474B2 (ja) | 2006-07-20 | 2006-07-20 | 電動工具 |
PCT/JP2007/064037 WO2008010467A1 (en) | 2006-07-20 | 2007-07-09 | Electrical power too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84279A CN101484279A (zh) | 2009-07-15 |
CN101484279B true CN101484279B (zh) | 2011-01-12 |
Family
ID=3866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2527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4279B (zh) | 2006-07-20 | 2007-07-09 | 电动力工具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16047B2 (zh) |
EP (1) | EP2043822B1 (zh) |
JP (1) | JP4756474B2 (zh) |
CN (1) | CN101484279B (zh) |
WO (2) | WO20080104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63942B2 (ja) * | 2006-08-24 | 2012-01-25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JP4939965B2 (ja) * | 2007-02-06 | 2012-05-3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衝撃式作業工具 |
DE102008000677A1 (de) * | 2008-03-14 | 2009-09-17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für schlagend angetriebene Einsatzwerkzeuge |
DE102008000687A1 (de) | 2008-03-14 | 2009-09-17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für schlagend angetriebene Einsatzwerkzeuge |
US8508084B2 (en) | 2008-06-26 | 2013-08-13 |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 Power tool including hybrid electric motor design |
JP2010052118A (ja) * | 2008-08-29 | 2010-03-11 | Makita Corp | 打撃工具 |
DE102008054873A1 (de) * | 2008-12-18 | 2010-07-01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 mit Gegenschwinger |
DE102009001590A1 (de) * | 2009-03-17 | 2010-09-23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 mit einem Gegenschwinger |
DE102009014970A1 (de) * | 2009-03-18 | 2010-09-23 | C. & E. Fein Gmbh | Oszillationswerkzeug mit Vibrationsdämpfung |
DE102009027422A1 (de) * | 2009-07-02 | 2011-01-05 | Robert Bosch Gmbh | Vorrichtung zur Reduktion und/oder Kompensation von Vibrationen, insbesondere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und zur Verwendung in Handwerkzeugmaschinen |
DE102009027560A1 (de) * | 2009-07-09 | 2011-01-13 | Robert Bosch Gmbh | Bohrhammer- und/oder Meißelgerät |
DE102010040923A1 (de) * | 2010-09-16 | 2012-03-22 | Basf S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rylsäure aus Ethanol und Formaldehyd |
JP5726654B2 (ja) * | 2011-07-01 | 2015-06-0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US9156152B2 (en) * | 2011-08-31 | 2015-10-13 | Makita Corporation | Impact tool having counter weight that reduces vibration |
WO2013116680A1 (en) | 2012-02-03 | 2013-08-08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Rotary hammer |
US9849577B2 (en) | 2012-02-03 | 2017-12-26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Rotary hammer |
JP5783498B2 (ja) * | 2012-03-22 | 2015-09-24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JP5857851B2 (ja) * | 2012-03-30 | 2016-02-10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打撃工具 |
WO2014034862A1 (ja) * | 2012-09-03 | 2014-03-06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CN103963028B (zh) * | 2013-02-06 | 2016-09-1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JP6105454B2 (ja) * | 2013-11-26 | 2017-03-29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JP6348337B2 (ja) * | 2014-05-16 | 2018-06-2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往復動式作業工具 |
US10814468B2 (en) | 2017-10-20 | 2020-10-27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ercussion tool |
EP3743245B1 (en) | 2018-01-26 | 2024-04-10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ercussion tool |
US11571796B2 (en) | 2018-04-04 | 2023-02-07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Rotary hammer |
CN108982147B (zh) * | 2018-08-06 | 2024-02-2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基于空间凸轮机构的柱塞式振动回转取样钻机 |
CN114151406A (zh) * | 2021-11-26 | 2022-03-08 | 国焊(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活塞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56905A (en) * | 1990-03-01 | 1992-12-23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 Counterbalanced reciprocating wobble plate mechanism |
US6112830A (en) * | 1998-11-11 | 2000-09-05 | Metabowerke Gmbh & Co. | Drill hammer |
CN2581127Y (zh) * | 2002-11-18 | 2003-10-22 | 陈秀如 | 气动工具的减震装置 |
EP1618999A1 (de) * | 2004-07-14 | 2006-01-25 | A & M Electric Tools GmbH | Handgeführter Bohrhammer oder Meisselhammer |
CN1761553A (zh) * | 2003-03-21 | 2006-04-19 | 百得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的减振设备及装有这种设备的动力工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50255A (en) * | 1969-08-04 | 1974-11-26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 | Power driven hammers or the like |
DE2653064A1 (de) * | 1976-11-23 | 1978-05-24 | Gerhard Dipl Ing Vonnemann | Schlagsystem fuer bohr- und abbauhaemmer |
DE3122979A1 (de) * | 1981-06-10 | 1983-01-05 | Hilti AG, 9494 Schaan | Bohr- oder meisselhammer |
DE3405922A1 (de) * | 1984-02-18 | 1985-08-22 |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bohr- oder schlaghammer |
DE69920763T2 (de) * | 1999-02-09 | 2005-02-24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Brookfield | Sägemaschine mit schwingbewegung |
US6634107B2 (en) * | 1999-03-12 | 2003-10-21 | Hitachi Koki Co., Ltd. | Cutting mechanism for a saber saw |
US6581524B1 (en) * | 2000-07-12 | 2003-06-24 | Harsco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Conversion device for converting a rotational motion into a reciprocal motion |
GB0109747D0 (en) * | 2001-04-20 | 2001-06-13 | Black & Decker Inc | Hammer |
DE10255162A1 (de) * | 2002-11-22 | 2004-06-03 | Hilti Ag | Vibrationsentkoppelte Schlagwerksbaugruppe |
EP1779980A3 (en) * | 2003-03-21 | 2014-01-08 | Black & Decker, Inc. | Vibration reduction apparatus for power tool and power tool incorporating such apparatus |
DE602004026243D1 (de) * | 2003-05-09 | 2010-05-12 | Makita Corp | Elektrowerkzeug |
JP2005040880A (ja) | 2003-07-25 | 2005-02-17 | Hitachi Koki Co Ltd | 打撃工具及び打撃工具の空打ち防止機構 |
DE602004015206D1 (de) * | 2003-07-31 | 2008-09-04 | Makita Corp | Elektrowerkzeug |
DE102004012820B3 (de) | 2004-03-16 | 2005-11-17 |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g | Taumelfingergetriebe |
WO2005105386A1 (ja) * | 2004-04-30 | 2005-11-10 | Makita Corporation | 作業工具 |
JP4815119B2 (ja) | 2004-10-15 | 2011-11-16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往復作動式作業工具 |
GB2429675A (en) * | 2005-06-23 | 2007-03-07 | Black & Decker Inc | Vibration dampening mechanism |
US7383895B2 (en) * | 2005-08-19 | 2008-06-10 | Makita Corporation | Impact power tool |
JP5041575B2 (ja) * | 2006-03-07 | 2012-10-03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打撃工具 |
US7766096B2 (en) * | 2006-03-07 | 2010-08-03 | Hitachi Koki Co., Ltd. | Electrical power tool |
JP4756473B2 (ja) * | 2006-07-20 | 2011-08-24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DE102006000374A1 (de) * | 2006-07-27 | 2008-01-31 | Hilti Ag | Handwerkzeuggerät mit Entkopplungsanordnung |
DE102007000093A1 (de) * | 2007-02-15 | 2008-08-21 | Hilti Ag | Handwerkzeuggerät |
-
2006
- 2006-07-20 JP JP2006198679A patent/JP4756474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7-09 EP EP07768415.7A patent/EP204382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07-09 US US12/305,681 patent/US801604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09 WO PCT/JP2007/064037 patent/WO200801046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7-09 CN CN200780025273XA patent/CN10148427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09 WO PCT/JP2007/064039 patent/WO200801046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56905A (en) * | 1990-03-01 | 1992-12-23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 Counterbalanced reciprocating wobble plate mechanism |
US6112830A (en) * | 1998-11-11 | 2000-09-05 | Metabowerke Gmbh & Co. | Drill hammer |
CN2581127Y (zh) * | 2002-11-18 | 2003-10-22 | 陈秀如 | 气动工具的减震装置 |
CN1761553A (zh) * | 2003-03-21 | 2006-04-19 | 百得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的减振设备及装有这种设备的动力工具 |
EP1618999A1 (de) * | 2004-07-14 | 2006-01-25 | A & M Electric Tools GmbH | Handgeführter Bohrhammer oder Meisselhamm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43822A1 (en) | 2009-04-08 |
JP4756474B2 (ja) | 2011-08-24 |
JP2008023653A (ja) | 2008-02-07 |
WO2008010468A1 (en) | 2008-01-24 |
US20100163262A1 (en) | 2010-07-01 |
CN101484279A (zh) | 2009-07-15 |
EP2043822B1 (en) | 2018-03-21 |
US8016047B2 (en) | 2011-09-13 |
WO2008010467A1 (en) | 2008-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84279B (zh) | 电动力工具 | |
US7513317B2 (en) | Impact tool with vib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 |
JP4793755B2 (ja) | 電動工具 | |
JP6325360B2 (ja) | 打撃工具 | |
JP7080606B2 (ja) | 作業工具 | |
CN100404210C (zh) | 电动工具 | |
JP6441588B2 (ja) | 打撃工具 | |
RU2553175C2 (ru) | Инструмент удар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 |
US8668026B2 (en) | Power tool comprising a dynamic vibration reducer | |
EP2384859B1 (en) | Power tool | |
CN102848354A (zh) | 打击工具 | |
JP2007175839A (ja) | 打撃工具 | |
JP4794306B2 (ja) | 打撃工具 | |
JP5356097B2 (ja) | 打撃工具 | |
JP2007175836A (ja) | 打撃工具 | |
JP7465647B2 (ja) | ハンマドリル | |
JP2017202560A (ja) | 打撃工具 | |
JP2007175837A (ja) | 打撃工具 | |
JP2021532998A (ja) | 手持ち工具機械、特に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 | |
CN218170270U (zh) | 电动工具 | |
WO2023281866A1 (ja) | 作業機 | |
JP4757043B2 (ja) | 作業工具 | |
CN117400205A (zh) | 冲击工具 | |
JP6612496B2 (ja) | 打撃工具 | |
JP5783498B2 (ja) | 電動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