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7516A -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7516A
CN101477516A CNA2009100012864A CN200910001286A CN101477516A CN 101477516 A CN101477516 A CN 101477516A CN A2009100012864 A CNA2009100012864 A CN A2009100012864A CN 200910001286 A CN200910001286 A CN 200910001286A CN 101477516 A CN101477516 A CN 101477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diting
present
software
pres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12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7516B (zh
Inventor
王东临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12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7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7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75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3850 priority patent/WO2010028597A1/zh
Priority to EP09812663.4A priority patent/EP2336898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7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7516B/zh
Priority to US13/043,728 priority patent/US20110161808A1/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可以接收创建指令,并将所述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与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由于将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可以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很好地呈现相应信息,并且又可以方便地继续编辑,使得该数据具有更好的可用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文件在科研、生产、生活乃至军事等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子文件有很多种,如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和文档(DOC,PDF)文件等等。
在创建一个文件时,可以首先用编辑软件(例如Office)来编辑一个文件,再将编辑好的文件转换为用于呈现的文件。举例来说,在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为文档的情况下,由DOC文件生成可移植文件格式(PDF,PortableDocument Format)文件就是一个由编辑文件生成呈现文件的过程,其中,DOC文件为编辑文件,PDF文件为呈现文件。
类似的,在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为视频文件的情况下,由动画(FLA,FLASH)文件生成SWF(Shackwave File)文件也是一种由编辑文件生成呈现文件的过程,其中,FLA文件为编辑文件,SWF文件为呈现文件。
类似的,在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为音频文件的情况下,由音乐数字化接口(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文件生成(WAV,WaveformAudio Format)文件也是一个由编辑文件生成编辑文件的过程,其中,MIDI文件为编辑文件,WAV文件为呈现文件。
通常,编辑文件是用于编辑的文件,如DOC文件、FLA文件和MIDI文件等,而呈现文件则一般用于查看、保存、收听等,一般是不可编辑的,如存储在文档库中的文档、PDF文件、SWF文件和WAV文件等。当然,实际应用中,一个呈现文件可以由不同的编辑文件转换而来,例如,一个存储在文档库中的文档可以由DOC文件和EXCEL文件等共同编辑生成。
呈现文件通常具有很好的通用性,文件格式更为通用,在不同计算机环境都能保持相同的呈现效果,经常比编辑文件更适于文件交换。但呈现文件通常不适合进行编辑,如果接受文件的人想继续编辑的话,用呈现文件就不合适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使生成的电子数据包含呈现数据和对应的编辑数据,有利于用户后续操作。
针对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创建指令,将所述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与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
针对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编辑装置、转换装置、生成装置;
所述编辑装置,用于编辑生成编辑数据;
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编辑装置生成的编辑数据转换成呈现数据;
所述生成装置,用于将所述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生成关联存储的混合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可以接收创建指令,将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与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这样,在后续需要对呈现数据进行操作时,可以直接利用对应的编辑数据,从而保证了用户后续操作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符合文档库标准的文档数据的存储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编辑数据存储区的数据存储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关联存储后文档库的树状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创建指令。
实际应用中,创建指令可以为用户通过计算机发出的创建指令,也可以为外部设备发出的创建指令,其方式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步骤102:将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与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
本发明中,呈现数据是由编辑数据生成的。比如:某个编辑软件具备将编辑数据转换为呈现数据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由该编辑软件在编辑编辑数据时直接生成呈现数据。再比如,编辑软件不具备将编辑数据转换为呈现数据的功能,或者编辑完编辑数据后并没有利用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专门的转换软件将编辑数据转换为呈现数据,这里所述的转换软件是指具备将编辑数据转换为呈现数据的一种专门软件,比如AcrobatDistiller就是一种转换软件。另外,本发明中所述的呈现数据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分为若干部分,但至少其中一部分存在对应的编辑数据。
本发明中,呈现数据和编辑数据的呈现效果需要基本一致,但并不要求绝对一样,存在一些细小差别并不影响使用效果,例如因为不同的计算精度、数据有损压缩的原因,坐标、色彩存在1/1000的差别,这些差别可能细微到都难以被察觉,并不影响使用。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我们可以要求这些差别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衡量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呈现效果差别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电子数据来确定。比如:电子数据为文档类的数据,则可以将编辑数据显示出来的结果和呈现文件显示出来的结果用对应的位图来比较,最简单的方式是计算两个位图对应像素值的差异,求各像素差异的和,调整两个位图的相对位置再计算,取不同相对位置计算结果的最小值。再比如,电子数据为音频和视频类的数据,则可以将呈现数据和编辑数据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将对应的采样值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两者之间呈现效果的差别。另外,其它类型的电子数据也可以按照各自的方式比较呈现数据和编辑数据之间的差别,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所述关联存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中,比如:将编辑数据嵌入到对应的呈现数据中;或者,将呈现数据嵌入到对应的编辑数据中;或者,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合并生成一个新文件,如编辑数据放置在呈现数据之前或之后进行合并;或者,将所述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同时嵌入到另一个文件中,如在一个压缩文件中同时嵌入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如果用户在需要在利用呈现数据进行呈现时想进行编辑,就可以直接在呈现数据所在文件中查找到编辑数据,对编辑数据重新进行编辑,再利用重新编辑的编辑数据重新生成对应的呈现数据,从而达到修改的目的。
2)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中,比如,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分别存储在数据库中同一个记录的不同字段中;或者,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同一个关键字的不同记录中。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如果用户在需要在利用呈现数据进行呈现时想进行编辑,就可以利用数据库操作获得与呈现数据对应的编辑数据,比如,在呈现数据所在记录的另一个字段中获得编辑数据,或者,利用设置的关键字查找到多个记录,再从查找到的多个记录中查找具备编辑数据的记录,从而获得编辑数据。显然,通过数据库操作,很容易获得与呈现数据对应的编辑数据,从而达到编辑修改等后续操作的目的。
3)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按照有约定关系存储位置来进行存储,比如,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目录中,如都存储在C盘的名为“data”这个文件目录中;或者,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分别存储在约定好的不同的文件目录中,如将编辑数据存储在C盘名为“doc”的文件目录中,而将呈现数据存储C盘名为“pdf”的文件目录中;或者,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后,其各自的文件名具有相同部分,如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的文件名相同而后缀名不同,编辑数据文件为“data.doc”,而呈现数据的文件为“data.pdf”。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虽然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并不在同一个文件中,也不在同一个数据库中,但其存储位置是有约定关系的,只要按照约定关系就可以很容易获得与呈现数据对应的编辑数据,从而达到修改呈现数据等后续操作的目的。至于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存储位置的具体的约定关系则可以由应用本发明方案的用户自行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4)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各自的存储位置进行关联存储,比如,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各自的存储位置记录在同一个文件中;或者,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各自的存储位置记录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这里,所述记录在同一个文件中或记录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的含义与上述方法相似,只是这里记录的不是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仅仅记录其存储位置。这样,只要查找到存储位置,就可以查找到相应的数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在利用步骤101和步骤102形成混合数据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呈现指令,利用呈现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呈现数据进行呈现。也就是说,虽然混合数据既包含编辑数据,又包含呈现数据,但如果需要将数据呈现出来,一般仍然是用呈现数据较好。这里所述的呈现软件可以是根据呈现数据的类型所选择出的呈现软件,如呈现数据是PDF格式的,就可以选择Acrobat作为呈现软件。或者,可以事先确定哪些软件可以呈现呈现数据,并将其中一种指定为呈现软件。或者,可以由呈现指令指定呈现软件,由指定的软件来呈现呈现数据;或者,在多种软件都可以作为呈现软件的情况下,允许其进行注册,并将事先进行注册的软件作为呈现呈现数据的软件;或者,系统根据自身的设置自行选择出某种软件作为呈现软件;再或者,可以由用户来指定用哪种软件来呈现。总之,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在需要呈现呈现数据时,都可以确定某一软件作为呈现软件。
本发明中,在利用步骤101和步骤102形成混合数据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编辑指令,用编辑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编辑数据进行编辑。也就是说,如果用户需要重新进行编辑,由于呈现数据通常不便于编辑,利用与呈现数据对应的编辑数据进行编辑往往效果更好。这里所述编辑软件可以是根据编辑数据的类型所选择出的编辑软件,如编辑数据为ODF格式,那么就可以选择Open Office软件作为编辑软件。或者,可以事先确定哪些软件可以对编辑数据进行编辑,并从中指定一种作为编辑软件。或者,由编辑指令中指定的编辑软件,由指定的软件来对编辑数据进行编辑。或者,在多种软件都可以作为编辑软件的情况下,允许其进行注册,并将事先进行注册的软件作为编辑编辑数据的软件。或者,系统根据自身的设置自行选择出某种软件作为编辑软件。再或者,可以由用户来指定用哪种软件来编辑。总之,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在需要编辑编辑数据时,都可以确定某一软件作为编辑软件。
对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重新进行编辑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更新指令,生成编辑修改后的新的编辑数据相对应的新的呈现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其中,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时,可以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编辑数据进行更新;和/或,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时,也可以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呈现数据进行更新。也就是说,更新编辑数据和更新呈现数据时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合:其一,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编辑数据进行更新,并且,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呈现数据进行更新。其二,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编辑数据进行更新,并且,将混合数据中全部呈现数据进行更新。其三,将混合数据中全部编辑数据进行更新,并且,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呈现数据进行更新。其四,将混合数据中全部编辑数据进行更新,并且,将混合数据中的全部呈现数据进行更新。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可以对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进行更新,从而达到用户重新编辑、修改呈现数据等后续操作的目的。
本发明中,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按照其类型来说,可以为二维静态信息、多维静态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触觉信息、味觉信息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一种组合。
其中,呈现数据中的二维静态信息可以包括版式文档数据、图像数据等类型,版式文档数据又可以包括PDF数据,或SEP数据,或CEB数据,或WDL数据,或XPS数据,或能通过文档库接口标准访问的文档数据,如符合UOML标准访问的文档数据;图像数据又可以包括TIF数据,或GIF数据,或PNG数据,或BMP数据,或JPEG数据,或JPEG2000数据,或JBIG数据,或JBIG2数据等。
呈现数据中的音频信息可以包括MP3数据,或WAV数据,或SWF数据等类型。
呈现数据中的视频数据则可以包括MPEG数据,或AVS数据等类型。
相应地,编辑数据中的二维静态信息可以包括Office文档数据,或CAD数据,或地图数据。编辑数据中的视频信息可以包括FLA数据等。编辑数据中的音频信息可以包括MIDI数据等。
当然,本发明中所述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数据,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方案,下面用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假设呈现数据为符合文档库标准的文档数据,比如能通过UOML标准访问的文档数据,而编辑数据为office文档数据。这里所述的UOML标准是一种文档库接口标准,所谓的文档库接口标准就是应用软件访问文档库系统等平台软件的接口标准。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下面对文档库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文档库系统是一种平台软件,提供非结构化文档(也称为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信息)的存储、读写、解析、呈现、组织、管理、安全和检索等功能,并通过标准接口供应用软件调用。该标准接口称为文档库标准接口,该接口的标准称为文档库系统接口标准,简称文档库系统标准、文档库接口标准或文档库标准(例如UOML标准)等。文档库系统所存储的数据称为文档库,即可通过文档库标准接口存取访问的数据,也称为符合文档库标准的文档。文档库系统所处理的非结构化文档可能包含一页或多页组成的平面媒体信息,也可能包含音频、视频等流媒体信息,或者包含其它信息。应用软件调用文档库系统的方式为向文档库系统发送预定义的指令,发送指令的方式可以是发送命令串,也可以是函数调用或其它方式。其中,所述预定义指令是与非结构化文档的存储形式(尤其是存储格式)无关的,描述了对一种抽象模型的实例的操作,该抽象模型是对某一类型的非结构化文档(例如书面文档、音视频、3D模型)的某个通用特征(例如呈现效果)进行抽象得到的,模型实例通常是树状结构。优选地,所述预定义指令可以基于动作和对象来定义。文档库系统在接收到操作指令后,将该操作指令所描述的对抽象模型实例的抽象操作映射为对所存储数据的实际操作(称为物理操作),并执行该物理操作。文档库系统通常还具备完备性,可以生成具有通用特征任意合法值的非结构化文档,例如当通用特征是呈现效果、非结构化文档是书面文档时,可以生成具有任意版式的文档(忽略因为压缩、数据精度等原因而造成的细微差别)。文档库系统可以单机运行,也可以在服务器端运行,或者采用C/S方式构建,供各客户端软件调用。C/S模式的文档库系统由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组成,服务器端软件负责管理数据存储,客户端软件提供标准调用接口。
文档库标准向应用软件开放了非结构化文档处理的核心技术(即文档库系统),使得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普通软件厂商都能开发非结构化文档相关的软件,实现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的产业分工。同时,支持文档库标准的不同软件还能调用同一种文档库系统处理同一非结构化文档,同一软件也能调用不同的文档库系统处理不同格式的非结构化文档,实现互操作性,有利于信息的互联互通。具体可见本申请人在先提交的公开号为CN1979472A的基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本申请人在先提交的申请号为US12/133280的专利申请说明书。
本实施例中,符合文档库标准的文档数据的存储方式可用图2所示的树状表示。如图2所示,从文档库、文档集、文档、页、层,一直到对象,文档库中的文档分为节点存储,如每一个文档集为一个文档集节点,每一个文档集中的文档为文档集节点下的一个文档节点,每个文档中的每一页为文档节点下的一个页节点,以此类推,将文档存储为树状节点的形式。当然,图2只是一种层次上的表达形式,实际应用中,文档库中可能存在多个文档集,一个文档集中可能存在多个文档,一个文档中可能存在多页,一页中又可能存在多层,一层中又可能存在多个版面对象(比如文字、图形等)。
图3是本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创建指令,将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作为呈现数据的对象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中,由于呈现数据为符合文档库标准的文档数据,其存储形式如图2所示,如果将编辑数据作为呈现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存储,就可以将编辑数据嵌入到呈现数据中,从而实现将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进行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的目的。实际应用中,编辑数据对象可以对应呈现数据的一个文档、或对应一页,或对应一层,或对应一个对象流,即一系列对象,或对应一个版面对象。
此后,如果需要呈现所述的呈现数据,或者对呈现数据进行修改,则可以继续利用下述步骤来实现。
步骤302:接收呈现指令,利用呈现软件来呈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呈现软件可以向文档库系统发送读取指令,提取出呈现指令中指定的部分的数据,再解释处理该数据进行显示/打印操作,也可以直接向文档库系统发送获取页面位图的指令,获取指定页的页面位图,然后将其显示/打印出来。如前所述,这里的呈现软件可以是根据呈现数据的类型选择出的,可以是预先指定的,可以是呈现指令中指定的,可以是事先注册的,还可以是根据系统设置选择出的或用户指定的,此处不再赘述。
执行本步骤之后,用户可以浏览到呈现数据,如果需要执行重新编辑、修改混合数据等操作,则利用下述步骤执行。
步骤303:接收编辑指令,将需要编辑的全部或部分编辑数据提交给编辑软件,再利用编辑软件对其进行编辑。
编辑数据可以对应呈现出来的一个文档,或对应一页,或对应一层,或对应一个对象流,或对应一个版面对象,需要根据编辑指令查找到相应的编辑数据,并利用编辑软件打开编辑。如前所述,这里编辑软件可以是根据编辑数据的类型选择出的编辑软件,可以是预先指定的编辑软件,可以是编辑指令中指定的编辑软件,可以是事先注册的编辑软件,还可以是根据系统设置选择出的编辑软件或者用户指定的编辑软件,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4:接收更新指令,生成编辑修改后的新的编辑数据相对应的新的呈现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
本步骤中,假设编辑数据对应呈现数据的一层,那么在更新时,可以删除该编辑数据对应呈现数据的层的所有对象,重新嵌入编辑后的编辑数据,根据编辑数据重新创建对应呈现数据的层中的版面对象。这样,就可以实现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的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的新的呈现数据,从而达到重新编辑、修改混合数据的目的。
本实施例仅仅是以文档数据为例进行说明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其他类型的数据,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表示文档数据的存储方式与图2所示的树状结构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创建指令。
步骤402:将呈现数据存储为文档库中对应的子树。
本步骤是一个将文档存入文档库的过程。
步骤403:将所述编辑数据存入文档库中对应的子树。
步骤404:将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的索引和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链接作为所述编辑数据的子数据进行保存。
如图5所示,存储编辑数据的子树可能只包含一个节点,其中存储的内容可以包括存储区数据头和存储数据。
其中,所述存储区数据头可以包括格式版本和编辑数据的数量,所述存储区数据头的作用在于管理编辑数据存储区中所有编辑数据,描述该编辑数据存储区对应的编辑文件所包含的编辑数据的数量;存储数据包括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中存储有编辑数据的所有相关信息。
所述编辑数据的数据包可以分为两部分:数据头和编辑数据。
其中,数据头包括:编辑数据类型、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的索引和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链接。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为预先注册为允许编辑所述编辑数据的软件。所述编辑数据类型可以为编辑数据的格式,例如,是DOC文件还是EXCEL文件等。
可以将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的索引和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链接作为编辑数据的子数据。
图5中,假设有N个编辑数据的数据包,则每个数据包中均存储了编辑数据以及所述编辑数据的子数据。
通过执行步骤402~步骤404,实现了将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的关联存储。在将所有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进行关联存储后,文档库中的存储结构如图6所示:
图6中,编辑数据存储区的每个编辑数据的地址均与其对应的呈现数据的存储地址均建立了对应关系,这样,在查找到指定的编辑数据后,就可以查找其对应的呈现数据和软件,当然,通过呈现数据也可以查找到所述呈现数据对应的编辑数据和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
步骤405:接收呈现指令。
步骤406:调用所述呈现指令中指定的呈现数据所对应的软件,用所述软件将所述呈现数据呈现给用户。
本步骤中,因为要读取文档库中的文档,因此可以调用呈现指令中指定的软件向文档库发送读取指令,进而从文档库中,提取所述读取指令中指定的节点中的数据,将提取的数据以位图的方式显示出来,使得用户能够查看。
步骤407:接收编辑指令。
本步骤中,可以预先提供一个用户交互界面,在步骤406将呈现数据呈现给用户的前提下,接收来自用户的编辑指令。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或者选定范围的方式,在呈现的呈现数据中选择指定的内容作为编辑的对象,系统将用户点击的目标或者选定的范围作为编辑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执行步骤408。
步骤408:在文档库中查找所述编辑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
本步骤中,可以根据指令中指定编辑数据的索引查找相应的编辑数据。
步骤409:从步骤406查找到的编辑数据的子数据中,查找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链接。
本步骤中,可以从编辑数据的数据包中,查找数据头,由于数据包中的数据头包含了编辑数据的子数据,即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的索引和对应的软件链接,因此,通过查找所述数据头,能够获得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链接。
另外,如果没有查找到允许编辑所述编辑数据的软件链接,可以向用户返回提示信息,告知用户系统没有安装这个软件,无法编辑。
步骤410:调用步骤406查找到的软件链接对应的软件。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软件,为预先设定的允许编辑所述编辑数据的软件。
可以采用预先为所述编辑数据注册允许编辑所述编辑数据的软件。也可以采用文件后缀的方式来查找允许编辑所述编辑数据的软件。例如,后缀名为DOC的文件只能由WORD软件编辑。
还可以采用插件机制,将允许编辑所述编辑数据的软件作为允许编辑所述编辑文件的插件。
还可以在编辑指令中包含指定的软件名称或地址,进而根据编辑指令的内容来查找相应的软件。
步骤411:通过调用的软件对步骤406查找到的编辑数据进行编辑。
步骤412:接收保存指令。
步骤413:用步骤409编辑后的编辑数据替换编辑前的编辑数据。
步骤414:用步骤409编辑后的编辑数据生成新的呈现数据。
步骤415:用步骤412生成的新的呈现数据替换旧呈现数据。所述旧的呈现数据为步骤409编辑前的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
步骤413~步骤415实现了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的更新,例如编辑数据在编辑之前是文字“我”,且编辑前呈现数据呈现的内容也是文字“我”,通过步骤409将编辑数据编辑为文字“我们”,而此时存储的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的内容还是“我”,因此,需要对呈现数据和编辑数据同时进行更新:
用编辑数据“我们”替换原来的编辑数据“我”存储,用编辑数据“我们”生成呈现数据“我们”,将呈现数据“我们”替换呈现数据“我”存储。其中,由编辑数据生成呈现数据可以采用虚拟打印装置实现,在接收到保存指令后,启动虚拟打印装置将编辑数据转换为呈现数据。
这样,文档库中存储的该节点的编辑数据为“我们”,其对应的呈现数据也是“我们”,进而实现了对呈现文件的修改。
下面在所述呈现文件和所述编辑文件为视频文件或音频文件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文件编辑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三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接收创建指令。
步骤702:将编辑数据与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合并压缩为一个文件。
本实施例中,编辑文件为FLA文件,呈现文件为SWF文件,编辑数据为FLA文件中的数据,对应呈现文件SWF中的呈现数据。
步骤703:存储压缩后的文件。
压缩后的文件中包含FLA文件中的编辑数据和SWF文件中的呈现数据,二者相互对应,即所述呈现数据是由所述编辑数据转换生成的。
步骤704:接收编辑指令。
步骤705:调用所述编辑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所对应的软件,用所述软件编辑所述编辑数据。
步骤706:接收保存指令。
步骤707:用编辑后的编辑数据替换编辑前的编辑数据。
步骤708:用所述编辑后的编辑数据生成新的呈现数据。
步骤709:用所述新的呈现数据替换旧呈现数据,所述旧的呈现数据为编辑前的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
另外,在步骤703之后,还可以接收呈现指令,调用所述呈现指令中指定的呈现数据所对应的软件,用所述软件将所述呈现数据呈现给用户。例如,可以将通过FLASH播放软件将SWF文件中的呈现数据显示给用户。在呈现给用户之后,再执行步骤704。
另外,以上所述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也可以为音频文件,例如,所述编辑文件为MIDI文件,所述呈现文件为WAV文件。在所述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为音频文件时,以上所述的呈现为将音频信息播放给用户。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将编辑数据与其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在需要编辑时编辑编辑数据,而在需要保存时,保存编辑后的编辑数据,并将编辑后的编辑数据转换为新的呈现数据替换原来的呈现数据,这样,就通过编辑编辑数据实现了对呈现数据的更新,进而能够实现对呈现文件的修改。
另外,在不需要编辑编辑数据时,仅呈现所述的呈现数据,保存了呈现文件的不可篡改的优点,使得文件在任何计算机中均能保持内容和形式不发生改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文档、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等,应用范围广泛。
针对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数据处理的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编辑装置801、转换装置802、生成装置803。
其中,编辑装置801用于编辑生成编辑数据,转换装置802用于将编辑装置801生成的编辑数据转换成呈现数据,生成装置803用于将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生成关联存储的混合数据。
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呈现装置804,用于接受呈现指令,利用呈现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呈现数据进行呈现。
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更新装置805,用于接收更新指令,生成编辑修改后的新的编辑数据相对应的新的呈现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至于具体如何生成编辑数据、如何将编辑数据转换成呈现数据、如何将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生成关联存储的混合数据、如何利用呈现软件对呈现数据进行呈现、如何更新编辑和呈现数据等情况可以参见上述方法部分,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创建指令,将所述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与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数据与所述呈现数据的呈现效果的差别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数据是由所述编辑数据生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数据由编辑数据生成的方法包括:编辑软件在编辑编辑数据时生成呈现数据,或者转换软件将编辑数据转换为呈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数据与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包括: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中;或者,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中;或者,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按照有约定关系存储位置来进行存储;或者,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各自的存储位置关联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的方法包括:
将编辑数据嵌入到对应的呈现数据中;或者,
将所述呈现数据嵌入到对应的编辑数据中,或者,
将所述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合并生成一个新文件;或者,
将所述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同时嵌入到另一个文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同时嵌入到另一个文件中的方法为:在一个压缩文件中同时嵌入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方法包括: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分别存储在数据库中同一个记录的不同字段中;或者,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同一个关键字的不同记录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按照有约定关系存储位置来进行存储的方法包括: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目录中;或者,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分别存储在约定好的不同的文件目录中;或者,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存储后,各自的文件名具有相同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各自的存储位置关联存储为: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各自的存储位置记录在同一个文件中;或者,
将编辑数据和对应的呈现数据各自的存储位置记录在同一个数据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混合数据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呈现指令,利用呈现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呈现数据进行呈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呈现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呈现数据进行呈现的方法包括:
将需要呈现的全部或部分呈现数据保存为临时文件,再利用呈现软件打开所述临时文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软件为根据呈现数据的类型所选择出的呈现软件,或者为预先指定的呈现软件,或者由呈现指令中指定的呈现软件,或者为事先注册的呈现软件,或者为根据系统设置选择出的呈现软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编辑指令,用编辑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编辑数据进行编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编辑软件对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编辑数据进行编辑的方法包括:
将需要编辑的全部或部分编辑数据保存为临时文件,再利用编辑软件打开该临时文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软件为根据呈现数据的类型所选择出的编辑软件,或者为预先指定的编辑软件,或者由编辑指令中指定的编辑软件,或者为事先注册的编辑软件,或者为根据系统设置选择出的编辑软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编辑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编辑数据进行编辑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更新指令,生成编辑修改后的新的编辑数据相对应的新的呈现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为: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编辑数据进行更新;
和/或,
所述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为:仅将混合数据中的包含修改部分的部分呈现数据进行更新。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数据包括多个部分,至少一部分呈现数据有对应的编辑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数据和所述呈现数据包括:
二维静态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一种组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数据中的二维静态信息包括版式文档数据、图像数据;所述呈现数据中的音频信息包括:MP3数据,或WAV数据,或SWF数据;所述呈现数据中的视频数据包括:MPEG数据,或AVS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版式文档数据包括:PDF数据,或SEP数据,或CEB数据,或WDL数据,或XPS数据,或能通过文档库接口标准访问的文档数据;所述图像数据包括:TIF数据,或GIF数据,或PNG数据,或BMP数据,或JPEG数据,或JPEG 2000数据,或JBIG数据,或JBIG2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库接口标准为UOML标准。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数据中的二维静态信息包括:Office文档数据,或CAD数据,或地图数据;所述编辑数据中的视频信息包括FLA数据,所述编辑数据中的音频信息包括:MIDI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数据为符合文档库标准的文档数据,所述编辑数据是嵌入到所述呈现数据中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数据嵌入到呈现数据中的方法为:
将编辑数据作为呈现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存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数据对象对应呈现数据的一个文档,或对应一页,或对应一层,或对应一个对象流,或对应一个版面对象。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编辑数据对象对应呈现数据的一层,编辑某个编辑数据对象的编辑数据后更新混合数据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删除该编辑数据对象对应呈现数据的层的所有对象,重新嵌入编辑后的编辑数据,根据编辑数据重新创建对应呈现数据的层中的对象。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数据是能通过文档库接口标准访问的非结构化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库接口标准是应用软件访问平台软件的接口标准,所述平台软件用于接收来自于应用软件的符合文档库接口标准的指令,所述指令发起一个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操作,平台软件根据所述指令完成操作。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含流媒体信息,或包含书面文档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描述了对预定义模型的实例的操作,应用软件发送所述指令的方式包括应用软件发送命令串给平台软件或应用软件调用平台软件提供的函数。
33、一种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编辑装置、转换装置、生成装置;
所述编辑装置,用于编辑生成编辑数据;
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编辑装置生成的编辑数据转换成呈现数据;
所述生成装置,用于将所述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生成关联存储的混合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呈现装置,用于接受呈现指令,利用呈现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呈现数据进行呈现。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更新装置,用于接收更新指令,生成编辑修改后的新的编辑数据相对应的新的呈现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
CN2009100012864A 2008-09-10 2009-01-16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7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2864A CN101477516B (zh) 2008-09-10 2009-01-16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PCT/CN2009/073850 WO2010028597A1 (zh) 2008-09-10 2009-09-10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EP09812663.4A EP2336898A4 (en) 2008-09-10 2009-09-10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ELECTRONIC DATA
US13/043,728 US20110161808A1 (en) 2008-09-10 2011-03-09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electronic dat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174 2008-09-10
CN200810222174.7 2008-09-10
CN2009100012864A CN101477516B (zh) 2008-09-10 2009-01-16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7516A true CN101477516A (zh) 2009-07-08
CN101477516B CN101477516B (zh) 2010-12-01

Family

ID=4083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28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7516B (zh) 2008-09-10 2009-01-16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61808A1 (zh)
EP (1) EP2336898A4 (zh)
CN (1) CN101477516B (zh)
WO (1) WO2010028597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8597A1 (zh) * 2008-09-10 2010-03-18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646023B (zh) * 2009-09-02 2011-06-08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文件转换为swf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163833A1 (zh) * 2012-05-03 2013-11-07 天津书生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3631968A (zh) * 2013-12-17 2014-03-12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档字体嵌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43786A (zh) * 2016-03-23 2016-08-10 江苏中威科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版式文件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53849B (zh) * 2014-03-28 2017-01-11 龚如宾 高压缩可回流文件的建立和绘制方法
CN109101469A (zh) * 2017-06-21 2018-12-28 埃森哲环球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从数字化文档提取可搜索的信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68696A (ja) * 2010-09-21 2012-04-05 Fuji Xerox Co Ltd 文書管理装置及び文書管理プログラム
US20140325349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Real-time Representations of Edited Content
CN107402908A (zh) * 2017-04-13 2017-11-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档内容更新方法、装置及设备、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5872B2 (ja) * 1997-10-27 2008-01-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ファイルフォーマット変換方法とこれを用いたファイルシステム及び情報システム及び電子商取引システム
US6240429B1 (en) * 1998-08-31 2001-05-29 Xerox Corporation Using attached properties to provide document services
IL158282A0 (en) * 2003-10-02 2004-05-12 Netmask El Mar Internet Techno Configuration setting
US7747621B2 (en) * 2003-12-19 2010-06-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Generating a relation diagram of data files
US7730394B2 (en) * 2005-01-06 2010-06-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 binding in a word-processing application
CN100547590C (zh) 2005-12-05 2009-10-07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档处理系统
WO2007065357A1 (fr) * 2005-12-05 2007-06-14 Beijing Sursen Co., Ltd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 documents
US7735101B2 (en) * 2006-03-28 2010-06-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llowing users to embed comments at specific points in time into media presentation
US9594731B2 (en) * 2007-06-29 2017-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YSIWYG, browser-based XML editor
CN101477516B (zh) * 2008-09-10 2010-12-01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US8756195B2 (en) * 2009-08-27 2014-06-17 The Boeing Company Universal delta set management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8597A1 (zh) * 2008-09-10 2010-03-18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646023B (zh) * 2009-09-02 2011-06-08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文件转换为swf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163833A1 (zh) * 2012-05-03 2013-11-07 天津书生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3631968A (zh) * 2013-12-17 2014-03-12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档字体嵌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31968B (zh) * 2013-12-17 2017-01-18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档字体嵌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53849B (zh) * 2014-03-28 2017-01-11 龚如宾 高压缩可回流文件的建立和绘制方法
CN105843786A (zh) * 2016-03-23 2016-08-10 江苏中威科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版式文件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01469A (zh) * 2017-06-21 2018-12-28 埃森哲环球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从数字化文档提取可搜索的信息
CN109101469B (zh) * 2017-06-21 2022-07-05 埃森哲环球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从数字化文档提取可搜索的信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6898A4 (en) 2015-08-12
EP2336898A1 (en) 2011-06-22
US20110161808A1 (en) 2011-06-30
CN101477516B (zh) 2010-12-01
WO2010028597A1 (zh)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7516B (zh)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JP3466857B2 (ja) 辞書更新方法および辞書更新システム
US7472122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ile versions
JP5509596B2 (ja) データ管理装置
US2018021090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eb marketing tools for digital archives-web portal advertising arts
CN101093497B (zh) 文档管理服务器、文档管理方法及管理文档使用的系统
CA2303315C (en) Knowledge provider with logical hyperlinks
US9141627B2 (en) Providing a user access to data files distributed in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user devices
KR100466143B1 (ko) 파일 관리 방법, 콘텐츠 기록 장치, 콘텐츠 재생 장치 및콘텐츠 기록 매체
US810833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based replication of data
CN100547586C (zh) 指定工作簿的行列作为数据源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5179718A (en) Method of filing having a directed relationship through defining a staple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folder document
US6879982B2 (en) Data management system, server, an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CN101196896A (zh) 文档提供系统和方法
CN101488086A (zh) 一种基于领域模型的软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Heaney An analytical model of collections and their catalogues
CN101681344A (zh) 带同步的双向数据修改
CN1952925A (zh) 文档处理设备和方法
US6941309B2 (en) Ob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CN100452034C (zh) 用于处理元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63317A (zh) 一种生成文档模板的方法及装置
JP2001306372A (ja) 文書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US20050071740A1 (en) Task extrac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CN102792281A (zh) 存储设备
CN102171696A (zh) 定制资料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SUR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BEI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9 5/F, NORTH ESTATE PROPERTY BUILDING, NO.81, ZIZHU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ROOM 408, TAIXING BUILDING, NO.11, HUYUAN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029

Address after: 100191, Room 408, Taixing building, 11 Garden East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ur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rth real estate building 81 No. 100089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Zizhuyuan Road 5 layer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00308,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No. 80 North River Road airport business park, 9 East, building 2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Room 408, Taixing building, 11 Garden East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19

Address after: 300308, two floor, building 9,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Ring Road North,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No. 80 North River Road airport business park, 9 East, building 2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UR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8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827

Address after: 300308, two floor, building 9,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Ring Road North,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two floor, building 9,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Ring Road North,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3

Address after: 300308,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No. 80 North River Road airport business park, 9 East, building two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two floor, building 9,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Ring Road North,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Digital Library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husheng Investment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s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resens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