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895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1895A
CN101471895A CNA2007103084475A CN200710308447A CN101471895A CN 101471895 A CN101471895 A CN 101471895A CN A2007103084475 A CNA2007103084475 A CN A2007103084475A CN 200710308447 A CN200710308447 A CN 200710308447A CN 101471895 A CN101471895 A CN 101471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x
identification
data
fax identification
mail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84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263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263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263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263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3084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1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1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1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传真数据与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的相互转换的步骤。该装置包括用于将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模块;或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的第二转换模块。该系统包括用于将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的第一传真邮件网关;和/或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的第二传真邮件网关。本发明实现了传真数据和电子邮件的相互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接收和发送传真,避免了传真内容外泄,真正实现了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满足了通信需求。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传真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常用手段。
现有技术中,传真的接收和发送操作都是人工进行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若传真的接收方的目的用户出差在外,经常会遇到身边没有传真机,则无法及时获取传真;若企业的规模较大,每天甚至每小时的传真数量很大,无法对传真进行管理;若传真的内容涉及保密问题,则无法相应地采取保密措施;无法避免传真机因无纸或故障所导致的传真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实现传真数据和电子邮件的相互转换,通过电子邮箱来收发传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存储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识别所述传真数据,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发送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识别所述电子邮件,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
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发送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传真数据,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电子邮件,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传真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传真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
第一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一传真服务器存储的传真数据,根据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以及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一邮件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获取的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第二邮件服务器,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传真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
第二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二邮件服务器存储的电子邮件,根据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以及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第二传真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传真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传真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
第一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一传真服务器存储的传真数据,根据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以及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一邮件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获取的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第二邮件服务器,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二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二邮件服务器存储的电子邮件,根据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以及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第二传真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因此,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接收到传真后,将传真数据转换成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后发送到与接收方传真标识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接收到电子邮件后,将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成传真数据后发送到接收方传真标识对应的传真机,实现了传真数据和电子邮件的相互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接收和发送传真,避免了传真内容外泄,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真机因无纸或故障所导致的传真丢失,真正实现了传统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满足了通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存储接收到的传真数据,上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其中,接收方传真标识为接收方虚拟传真机号码,该虚拟传真机号码可以通过电子信箱获取,如:(010)950507-123456。发送方用户可以像发送传统传真一样,向接收方虚拟传真机号码发送传真,即拨通总机号码(010)950507,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六位分机号如:123456并以“#”结束,上述操作与发送普通传真无任何区别。传真服务器通过电话网络(PSTN)接收到发送方所发送的传真数据后,将其进行存储;
步骤102、识别上述传真数据,获取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其中,电子邮箱标识即为电子邮箱的地址。传真邮件网关对传真服务器存储的传真数据进行识别,根据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上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步骤103、将上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传真邮件网关将上述传真数据,即标准传真格式的tiff(或tif)文件转换成可作为电子邮件传送的电子邮件的附件,即传真以tiff(或tif)格式的文件附件形式存在于电子邮件中;
步骤104、发送上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上述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这种携带有传真文件作为附件的电子邮件可以称之为“传真邮件”,邮件服务器发送传真邮件,该传真邮件中会显示传真发送方的主叫标识号码。
至此,完成了传真向电子邮件的转换,接收方接收到电子邮件的附件下载即可查看传真内容。传真邮件和普通邮件一样,都是存放在同一个收件箱的。如果因为意外的网络状况使传真邮件没有存放到收件箱中,则可以通过查询来进行查看。由于网络原因或用户邮箱满等问题导致不能成功将传真邮件发送给用户邮箱时,会把发送失败的传真统一保存,用户可以进行查询。
以一封传真邮件为例,邮件内容为“263传真邮件通知:在某年某月几点几分收到一份您的传真,对方传真机标识为NA,主叫号码为106669XXXX,共一页”,其中106669XXXX正是笔者发送时使用的传真号码。附件是一个TIF格式的文件,这便是传真的内容,根据传真内容的不同,附件大小会在几十K到几百K不等。
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使用户无需拥有传真机就能享有一个虚拟的传真接收号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传真直接发向邮箱,特别方便在家或出差时需要接收传真的用户使用。同时,用户拥有的传真接收号码是独有的,意味着自己的传真只有自己能够看到,这就大大加强了传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仅如此,用户可以只对那些有必要的传真才打印出来,其他的则可归档保存,这就一方面能够节省纸张,另一方面更便于用户日后的查找了。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接收到的传真数据转换成电子邮件的附件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上述附件,实现了传真数据向电子邮件的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接收传真;传真到达接收方后不需要经过人工分发,传真服务器会按预定的方式自动分发到接收人的电子邮箱中,减少多余的环节,从而缩短了信息传递时间,使传真能够尽快得到处理;同时,由于接收方使用与虚拟传真机号码绑定的电子邮箱接收传真,能够统一身份验证,从而提高了保密性,避免了传真内容的外泄;此外,由于发送方不需要传统的传真机接收传真,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真机因无纸或故障所导致的传真丢失,同时,接收电子文档形式的传真,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纸张、打印、通信费用、维护费用等等,从而减少了成本。因此,本实施例真正实现了传统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通信的多元化需求。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生成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的操作,该操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携带有电子邮箱标识的传真标识获取请求消息。
接收电子邮箱用户通过登录电子邮箱后发起的传真标识获取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电子邮箱地址;
步骤202、根据上述请求消息,验证上述电子邮箱标识是否合法,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
根据上述请求消息中所携带的电子邮箱标识验证上述电子邮箱标识是否合法,该对电子邮箱标识合法性的验证可以是验证上述电子邮箱标识是否绑定有传真标识,如果有,则执行步骤203;否则,则返回绑定错误消息,结束;
步骤203、生成与上述电子邮箱标识相对应的传真标识。
根据上述电子邮箱标识获取的电子邮箱类型,进一步根据上述电子邮箱类型生成与上述电子邮箱标识相对应的传真标识,具体可以为:
步骤2031、在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取所有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传真标识;
步骤2032、随机选取一个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传真标识作为与上述电子邮箱标识绑定的传真标识,并将上述传真标识中所携带的未分配状态标记修改为已分配状态标记;
步骤204、存储上述电子邮箱标识、上述传真标识和上述电子邮箱标识与上述传真标识的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中,电子邮箱用户发起申请传真号码(虚拟传真机号码)的请求后,后台虚拟传真机号码生成引擎会根据获取的电子邮箱地址进行合法性校验,校验该邮箱地址是否已经绑定了传真号码,如果已经绑定的话就返回绑定错误消息,如果没有绑定的话,虚拟传真机号码生成引擎会根据请求邮箱的类型,在该类型号码池中按照预设的方法生成一个可用的传真号码。本发明通过电子邮箱申请虚拟传真机号码,非常方便、而且快捷。
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下发上述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到电子邮箱的用户和其联系人。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步骤203具体可以为以下步骤:
步骤2033、在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取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最小传真标识;
步骤2034、验证上述最小传真标识是否为可授权标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5;否则,则执行步骤2036。
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可以预先为上述特定用户预留了若干标识段的虚拟传真标识,此时,需要对上述获取的最小传真标识进行预留标识校验,验证上述最小传真标识是否为预留标识,如果该最小传真标识为预留标识,则执行步骤2036;如果该最小传真标识不为预留标识,则执行步骤2035;
步骤2035、将上述最小传真标识作为与上述电子邮箱标识绑定的传真标识,并将上述传真标识中所携带的未分配状态标记修改为已分配状态标记。
步骤2036、将上述最小传真标识增加1,并返回执行步骤2034。
本实施例中,电子邮箱用户发起申请传真号码(虚拟传真机号码)的请求后,后台虚拟传真机号码生成引擎会根据获取的电子邮箱地址进行合法性校验,校验该邮箱地址是否已经绑定了传真号码,如果已经绑定的话就返回绑定错误消息,如果没有绑定的话,虚拟传真机号码生成引擎会根据请求邮箱的类型,在该类型号码池中按照序列生成方法取最小的没有使用的号码,对上述号码进行预留号码校验,如果是预留号码的话,即把该号码增一,再与预留号码进行校验,直至生成一个可用的号码。同时,本实施例还可以采用指定号码或号段、预留号码等特殊分配策略,满足用户多样需求。本发明通过电子邮箱申请虚拟传真机号码,由于采用了序列生成方法取当前最小的可用号码作为所申请的虚拟传真机号码,即所生成的传真机号码是连续的,易于对虚拟传真机号码进行统计、管理和维护。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为接收传真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发送传真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上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上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其中,接收方传真标识为接收方传真机号码,该号码可以是直拨号码,如:(010)62620000,也可以为带有分机号码的号码,如:(010)62621000-8018;该号码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即群发传真邮件)。上述电子邮件的主题可以按照预设的格式输入,其中,上述主题中必须包含有接收方传真机号码,两个传真机号码间必须使用“英文分号”分隔,传真机总机号码与分机号码间必须使用“英文逗号”分隔,具体格式如:“委托书;01062620000;(010)62621000,8018”。所要发送的传真文件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即doc、xls、pdf、html、rtf、txt、jpg等格式的文件;
步骤402、识别上述电子邮件,获取与上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
步骤403、将上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上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上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将作为附件发送的doc、xls、pdf、html、rtf、txt、jpg等格式的文件转换成标准传真文件即标准传真格式的tiff格式文件,以形成传真数据,而且上述传真数据中携带有发送方虚拟传真机号码。此外,上述附件可以为多个传真文件,则可以将几个传真文件合并成一个传真文件发送,实现传真的合并,即传真批处理;
步骤404、发送携带有上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至此,完成了电子邮件向传真的转换,接收方能够通过传统传真机接收到发送方以电子邮件发送的传真。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接收到的将要发送的电子邮件的附件转换成标准格式的传真文件,以传真的形式发送上述传真数据,实现了电子邮件向传真数据的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发送传真,并且还能够实现传真群发。因此,本实施例真正实现了传统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对通信的多元化需求。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生成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的操作,其具体步骤与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二和三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在每份发送的传真的每页页眉上添加发件人姓名、收件人信息。上述收件人信息可以为用户的联系人地址簿里的收件人信息,如:对方公司名称、对方姓名等信息。
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到的传真数据,上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上述传真数据,获取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上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上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上述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传真数据转换成电子邮件的附件后,由第一发送模块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上述附件,实现了传真数据向电子邮件的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接收传真。
本发明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上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上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上述电子邮件,获取与上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将上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上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上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有上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将要发送的电子邮件的附件转换成标准格式的传真文件,由第二发送模块以传真的形式发送上述传真数据,实现了电子邮件向传真数据的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发送传真,因此,本实施例真正实现了传统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对通信的多元化需求。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第一传真服务器1、传真标识数据库2、第一传真邮件网关3和第一邮件服务器4。其中,第一传真服务器1用于接收并存储传真数据,上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传真标识数据库2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第一传真邮件网关3分别与第一传真服务器1和传真标识数据库2连接,用于识别第一传真服务器1存储的传真数据,根据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传真标识数据库2中获取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以及将上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第一邮件服务器4与第一传真邮件网关3连接,用于发送第一传真邮件网关3转换的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3获取的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真邮件网关3可以包括第一识别设备31和第一转换设备32。其中,第一识别设备31分别与第一传真服务器1、传真标识数据库2和第一邮件服务器4连接,用于识别第一传真服务器1存储的传真数据,根据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传真标识数据库2中获取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第一转换设备32分别与第一传真服务器1和第一邮件服务器4连接,用于将第一传真服务器1存储的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真服务器将所有的传真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具有高可靠性,不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对于接收的传真文件来说,传真服务器具有可靠存档和快速检索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真邮件网关将接收到的传真数据转换成电子邮件的附件后,由第一邮件服务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上述附件,实现了传真数据向电子邮件的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接收传真;传真到达接收方后不需要经过人工分发,传真服务器会按预定的方式自动分发到接收人的电子邮箱中,减少多余的环节,从而缩短了信息传递时间,使传真能够尽快得到处理;同时,由于接收方使用与虚拟传真机号码绑定的电子邮箱接收传真,能够统一身份验证,从而提高了保密性,避免了传真内容的外泄;此外,由于发送方不需要传统的传真机接收传真,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真机因无纸或故障所导致的传真丢失,同时,接收电子文档形式的传真,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纸张、打印、通信费用、维护费用等等,从而减少了成本。因此,本实施例真正实现了传统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通信的多元化需求。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第二邮件服务器5、传真标识数据库2、第二传真邮件网关6和第二传真服务器7。其中,第二邮件服务器5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上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上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传真标识数据库2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第二传真邮件网关6分别与第二邮件服务器5和传真标识数据库2连接,用于识别第二邮件服务器5存储的电子邮件,根据上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从传真标识数据库2中获取与上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以及将上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上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上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第二传真服务器7与第二传真邮件网关6连接,用于发送第二传真邮件网关6转换的携带有上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上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本实施例中,第二传真邮件网关6可以包括:第二识别设备61和第二转换设备62。其中,第二识别设备61分别与第二邮件服务器5和传真标识数据库2连接,用于识别第二邮件服务器5存储的电子邮件,根据上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从传真标识数据库2中获取与上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第二转换设备62分别与第二邮件服务器5和第二传真服务器7连接,用于将第二邮件服务器5存储的电子邮件所携带的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上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上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传真服务器将所有的传真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具有高可靠性,不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对于发送的传真文件来说,传真服务器具有可靠存档和快速检索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传真邮件网关将接收到的将要发送的电子邮件的附件转换成标准格式的传真文件,由第二传真服务器以传真的形式发送上述传真数据,实现了电子邮件向传真数据的转换,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随时随地方便地发送传真,并且还能够实现传真群发。因此,本实施例真正实现了传统传真与电子邮件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对通信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上述两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一些功能模块,使得系统能够更好的完成传真邮件的发送。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具体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传真通道的状态、传真任务的状态,当检测出现故障时发出相应的告警显示和声音提示。计费模块,用于记录传真发送方用户名称、传真接收方标识(号码)、通话时长、日期时间等信息,并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费率类型,对每一个已经完成的发送任务,进行发送计费,以供用户随时进行查询。报表模块,用于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例如:生成发送传真详细列表、传真计费列表等,显示出发送的传真任务的结果及相关信息,如显示每份传真任务的发送开始时间,发送时长,发送结果;如果发送失败,还会有详细的失败原因等。此外,还可以可产生按日、月、年的传真量图表,直观便捷。计费模块可以通过报表模块将用户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所有传真任务的计费信息清楚地显示给用户。用户可以按发件人、传真号码、日期等条件查询话单明细,统计传真电话费用,并可选择生成多种款式的统计报表。
上述数据处理系统的两个实施例可以共同组成一个用于通过电子邮箱接收和发送传真的数据处理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9)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识别所述传真数据,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发送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具体为:
接收携带有电子邮箱标识的传真标识获取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验证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的合法性;
通过所述验证后,生成传真标识;
存储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所述传真标识和所述电子邮箱标识与所述传真标识的绑定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的合法性具体为:验证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是否绑定有传真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传真标识具体为:
在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取所有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传真标识;
随机选取一个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传真标识作为与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绑定的传真标识,并将所述传真标识中所携带的未分配状态标记修改为已分配状态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传真标识具体为:
在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取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最小传真标识;
验证所述最小传真标识是否为可授权标识,如果是,则将所述最小传真标识作为与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绑定的传真标识,并将所述传真标识中所携带的未分配状态标记修改为已分配状态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验证所述最小传真标识为不可授权标识时,则将所述最小传真标识增加1,并返回执行所述验证所述最小传真标识是否为可授权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2、3、4、5、6或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发所述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
9、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识别所述电子邮件,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
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发送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具体为:
接收携带有电子邮箱标识的传真标识获取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验证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的合法性;
通过所述验证后,生成传真标识;
存储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所述传真标识和所述电子邮箱标识与所述传真标识的绑定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的合法性具体为:验证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是否绑定有传真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传真标识具体为:
在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取所有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传真标识;
随机选取一个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传真标识作为与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绑定的传真标识,并将所述传真标识中所携带的未分配状态标记修改为已分配状态标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传真标识具体为:
在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取携带有未分配状态标记的最小传真标识;
验证所述最小传真标识是否为可授权标识,如果是,则将所述最小传真标识作为与所述电子邮箱标识绑定的传真标识,并将所述传真标识中所携带的未分配状态标记修改为已分配状态标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验证所述最小传真标识为不可授权标识时,则将所述最小传真标识增加1,并返回执行所述验证所述最小传真标识是否为可授权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0、11、12、13、14或1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发所述与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传真标识。
1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传真数据,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18、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真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传真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
第一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一传真服务器存储的传真数据,根据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以及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一邮件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获取的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包括:
第一识别设备,用于识别所述第一传真服务器存储的传真数据,根据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
第一转换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传真服务器存储的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传真通道的状态、传真任务的状态,当检测出现故障时发出相应的告警显示和声音提示。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费模块,用于记录传真发送方用户名称、传真接收方标识、通话时长、日期时间等信息,并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费率类型,对每一个已经完成的发送任务,进行发送计费。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表模块,用于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
23、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电子邮件,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24、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邮件服务器,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传真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
第二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二邮件服务器存储的电子邮件,根据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以及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第二传真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真邮件网关包括:
第二识别设备,用于识别所述第二邮件服务器存储的电子邮件,根据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
第二转换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邮件服务器存储的电子邮件所携带的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传真通道的状态、传真任务的状态,当检测出现故障时发出相应的告警显示和声音提示。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费模块,用于记录传真发送方用户名称、传真接收方标识、通话时长、日期时间等信息,并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费率类型,对每一个已经完成的发送任务,进行发送计费。
28、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表模块,用于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
29、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真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传真数据,所述传真数据携带有接收方传真标识和传真内容;
传真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传真标识与电子邮箱标识的绑定关系;
第一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一传真服务器存储的传真数据,根据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相绑定的电子邮箱标识,以及将所述传真数据转换为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一邮件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一传真邮件网关获取的电子邮箱标识所对应的电子邮箱;
第二邮件服务器,用于存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所述电子邮件携带有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预设的用于存储所述电子邮件的系统电子邮箱标识、接收方传真标识和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
第二传真邮件网关,用于识别所述第二邮件服务器存储的电子邮件,根据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从所述传真标识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发送方电子邮箱标识相绑定的发送方传真标识,以及将所述电子邮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与所述传真数据进行绑定;
第二传真服务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传真邮件网关转换的携带有所述发送方传真标识的传真数据到与所述接收方传真标识所对应的传真机。
CNA2007103084475A 2007-12-29 2007-12-2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01471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3084475A CN101471895A (zh) 2007-12-29 2007-12-2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3084475A CN101471895A (zh) 2007-12-29 2007-12-2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1895A true CN101471895A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29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3084475A Pending CN101471895A (zh) 2007-12-29 2007-12-2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189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022A (zh) * 2011-03-11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消息回执的处理方法和具有网关功能的装置
CN111010489A (zh) * 2019-11-20 2020-04-14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
CN111273592A (zh) * 2020-03-18 2020-06-12 安徽格雷皖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大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CN117010323A (zh) * 2023-08-17 2023-11-07 上海倍通医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邮件中的文件的数据格式化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022A (zh) * 2011-03-11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消息回执的处理方法和具有网关功能的装置
WO2012122843A1 (zh) * 2011-03-11 2012-09-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消息回执的处理方法和具有网关功能的装置
CN111010489A (zh) * 2019-11-20 2020-04-14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
CN111273592A (zh) * 2020-03-18 2020-06-12 安徽格雷皖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大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CN117010323A (zh) * 2023-08-17 2023-11-07 上海倍通医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邮件中的文件的数据格式化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26034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communication signals through different media
US9374479B2 (en) Integrated document deli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804336B2 (en) Method for e-mail fax
US5339156A (en) Facsimile mail system linked to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63587A (zh) 一种商务审批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审批系统
US20080218809A1 (en)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facsimile over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US20020062363A1 (en) One-touch system for sending electronic mail and facsimiles from a fax machine
CN101663868A (zh) 冗余的、地理上不同的和独立可扩展的消息服务(ms)内容存储
CN10147189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1631C (zh) 获取通信信息的方法
US7542156B2 (en) Remote prin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640647A (zh) 一种邮件发送服务装置、系统及邮件发送方法
JP2002009976A (ja) 画像情報受信システム
CN102710608A (zh) 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网络传真系统
CN102055514A (zh) 一种船岸间的卫星短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893785U (zh) 一种船岸间的卫星短数据通信装置和系统
JPH1119621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KR100569725B1 (ko) 통합 메시징 시스템 및 메시징 방법
CN102710594A (zh) 工作流中多媒体派单的实现方法
US11064077B1 (en) Digital faxing through existing fax servers
CN201893786U (zh) 一种船岸间的卫星短数据通信装置和系统
JP2000184096A (ja) 電話・ファクシミリ送信デ―タの電子メ―ル配信方式
GB2405062A (en) Protocol conversion via intermediate protocol with message storage and verification
CN117424874A (zh) 邮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628134B2 (ja) ボタン電話装置対応メールデータ蓄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