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751A -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1751A
CN101471751A CNA2008101780965A CN200810178096A CN101471751A CN 101471751 A CN101471751 A CN 101471751A CN A2008101780965 A CNA2008101780965 A CN A2008101780965A CN 200810178096 A CN200810178096 A CN 200810178096A CN 101471751 A CN101471751 A CN 101471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form
radio communications
pattern
group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80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渕一央
河崎义博
田岛喜晴
太田好明
田中良纪
杉山胜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71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1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装置,在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选择多种发送格式中的发送格式以根据所选择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并且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从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生成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通知要应用的发送格式的趋势变化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器,和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号的无线电发送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基于控制信号切换用于寻找接收格式的接收格式候选者以获得正常接收结果的接收处理器。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这里论述的本发明的某些方面涉及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及其控制。
背景技术
存在用于在每次发送数据时指定发送格式的已知无线电通信方法。
给出在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技术中引入的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作为示例(3GPP TS25.212)。
在HSDPA中,在发送分组数据之前,每次通过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发送分组数据时,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示例的基站都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向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示例的移动站通知发送格式。
发送格式例如包括在无线电收发器中应用的调制格式(方案)、应用于发送数据的码(编码)率、和用于发送的扩展码。
因为在发送分组数据之前向移动站通知发送格式,所以移动站接收控制信道并且每一次都确定应用的发送格式,并且根据对应于所确定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来接收分组数据。
如上所述,在发送侧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每次发送数据之前通知发送格式。这允许接收侧的无线电通信通过对应于所通知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来接收数据并且平稳地执行接收处理。
然而,每次通知发送格式可造成增加无线电通信量的另一问题。
存在这样的思想:尝试用于每种可能的接收格式(有限数量的发送格式)的接收处理以找到可通过其获得正常接收结果的接收格式(所谓的捆绑检测处理)。
根据该思想,可不通知发送格式。
然而,即使可能控制用于通知发送格式的通信量,执行接收处理的更多试验可造成接收处理需要更多时间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目的是使得可有效地执行接收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选择多种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以根据所选择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接收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的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在该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生成用于向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通知要应用的发送格式的趋势(trend)的变化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器,和发送所生成控制信号的无线电发射器。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切换用于寻找接收格式的接收格式候选者以获得正常接收结果的接收处理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电装置能够将通过选择属于第一组的多种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一模式切换到用于通过选择属于第二组的多种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二模式。该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生成用于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通知模式变化的控制信号的生成器,和当无线电通信装置将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发送控制信号的发送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组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指定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指定属于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的信息,并且所指定的发送格式也属于所述第一组。
优选地,当所述生成器未接收到有关于以所述控制信号指定的发送格式发送的数据的接收信息时,或者当所述生成器接收到了否定的接收结果信息时,所述生成器生成包括属于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的控制信号。所述发送器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属于第二组但不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
优选地,随切换到第二模式而首先要发送的数据根据属于第二组的多种发送格式中的、被所述控制信号指定的发送格式来发送。
优选地,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中,至少发送了一项数据,而在发送该数据时没有发送指示应用了哪种发送格式的通知。
优选地,当将第二模式切换到第一模式时,所述生成器生成用于向作为对方装置的另一通信装置通知属于第一组但不属于第二组的发送格式的控制信号,并且发送器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分别是,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语音模式,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非语音模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分别具有不同的发送间隔。
优选地,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具有相同的发送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从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数据,该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能够从通过选择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一模式切换到通过选择属于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二模式。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处理器,该接收处理器接收当从第一模式到第二模式引导模式切换时发送的通知,并且根据所述通知的接收,切换多个接收格式,从对应于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切换到对应于属于第二组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来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
优选地,所述通知具有属于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并且接收处理器根据所通知的发送格式执行接收处理。
优选地,在对对应于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中,如果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之前通知了不属于任何组的发送格式,则保持该对对应于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
优选地,在对对应于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中,如果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之前,在未通知发送格式的情况下发送了数据,则保持该对对应于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
优选地,在对对应于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中,如果在接收到通知之前接收到了特定信号,则在某时间内禁止用于对于多个接收格式尝试接收处理和用于基于尝试获得接收数据的处理。
可借助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元素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将会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如所要求的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模式切换控制的流程;
图2示出了模式切换实施方式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站1的配置实施例;
图4示出了用于下行链路发送的帧的配置实施例;
图5示出了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实施例的移动站2的配置实施例;
图6示出了基站1中的处理流程;和
图7示出了移动站2中的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应用的发送格式具有偏差(bias)时,将发送格式的偏差变化通知接收端。这使得可能减少用于在接收端进行接收处理试验的接收格式候选者。例如,如果发送格式候选者组从组A改变到组B,由于组A和组B之间发送格式的差异,改变了发送格式的偏差。因此,向接收端通知发送格式的偏差变化。
例如,在包括选择多种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并且然后根据所选择的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接收从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的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该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用于通知要应用的发送格式的趋势变化的控制信号,并且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基于该控制信号切换用于尝试执行接收处理的接收格式候选者。
发送格式的趋势变化可以是从语音模式到非语音模式的变化。此外,语音模式中的和非语音模式中的语音数据的发送间隔可能不同,并且用于发送的发送格式候选者可能不同(偏差)。
作为出现所应用发送格式变化的情况的通常示例,将对语音数据作为分组(包括IP分组)发送的IP语音(VoIP)进行描述。此外,作为处理这些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将对长期演进(LTE)进行描述。在LTE中,基站和移动站用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实施例。
注意,可基于根据实施方式理解的原理用其它无线电通信系统代替LTE。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模式切换控制流程的实施例。
可将语音分组数据(语音分组)作为通过无线电通信从基站发送到移动站的数据的实施例。当移动站与另一通信装置执行语音(话音)通信时,语音分组数据从基站发送到移动站,并且然后,相反地,语音分组数据从移动站发送到基站。
在图1中,水平轴表示时间过去的方向,并且口表示分组数据从基站发送到移动站的发送时间。
发送的分组包括具有语音数据的分组(语音分组)和具有背景噪声的分组(背景噪声分组)。大体上,语音分组在其他人(其它移动站侧)正在说话的情况(作为语音模式)下从基站发送到移动站,而背景噪声分组在其他人(其它移动站端)保持无声的情况(作为非语音(无声)模式)下从基站发送到移动站。通过执行语音(话音)编码的编码设备(语音编码器)适当生成语音分组和背景分组。
在每种模式中发送的数据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在语音模式中,以20ms的相对短的间隔发送语音分组,以发送其他人的语音数据。在无声部分中,以160ms的相对长的间隔发送背景语音分组,以仅发送背景噪声数据。
因此,可在语音模式之间应用的发送格式组(多种发送格式)和可在非语音模式(无声模式)之间应用的发送格式组(多种发送格式)是不同的。作为发送格式的示例,给出有例如用于分组的无线电发送的调制方法(例如QPSK和16QAM)、对发送数据执行的编码处理的编码率(例如R=1/2和1/3)、和用于分组的无线电发送的无线电资源(例如频率)。
在每种模式中的发送时,要使用可应用的发送格式,从语音模式和非语音模式(无声)模式的发送格式组中选择发送格式是高效的。根据分组内容可标识分组是语音分组还是背景噪声分组。如果需要,语音编码设备将标识位设置在分组的某一地方,然后输出分组。
这里,可在语音模式之间应用的发送格式组中包括的发送格式是T1A到T1C(第一集合(组)),可在非语音模式之间应用的发送格式组中包括的发送格式是T2A和T2B(第二集合(组))。第一集合(第一组)和第二集合(第二组)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可具有交叠的发送格式,或者可以不具有交叠的发送格式(完全不同的发送格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不包括交叠的发送格式。
因此,在语音模式和非语音模式中,所应用的发送格式的趋势发生变化。如果基站在发送数据时不向移动站通知发送格式,则移动站要执行大量的接收处理,因为对应于所述第一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T1A到T1C的接收格式(第一集合:R1A到R1C)和对应于发送格式T2A和T2B的接收格式(第二集合:R2A和R2B)的全部接收格式都变为要应用的发送格式的所有候选者。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随着模式切换,基站向移动站进行通知(例如,进行控制信号的发送)。
例如,移动站通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开始与基站的通信,并且然后通过设置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使用分组开始语音(话音)通信。
在此时,移动站可以以某间隔(例如,20ms的间隔)从基站接收表示发送分组的通知。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从基站向移动站通知表示以语音模式开始该发送的通知。起先,假设基站从第一集合(第一组)中包括的发送格式(T1A到T1C)中选择用于发送的发送格式。分别应用于基站和移动站的发送格式可固定于第一集合或者可在每次发送时设置,如上所述。作为初始值,可设置不是任何集合的零集合。
在该实施例中,在开始通信之后,移动站每20ms按照对应于第一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R1A到R1C进行分组接收处理的试验(不使用第二集合(R2A和R2B))。如果获得正确的接收结果,则移动站认为接收格式是正确的,并且然后执行利用被确定为正确的接收格式进行接收所获得的数据(作为接收数据)的再现(语音再现)(执行盲检测)等。
在图2的实施例中,发送格式1A和1B是由盲检测认定的发送格式(接收格式),并且基站不直接向移动站通知所应用的发送格式1A和1B。
然而,因为语音模式切换到无声(非语音)模式,所以下一次从基站发送的分组是包括背景噪声的分组。
因此,基站进行切换以从第二集合(T2A和T2B)中包括的发送格式中选择用于发送的发送格式。在此时,基站执行对移动站的通知。可通过从基站发送可由移动站检测的特定信号来执行该通知。
例如,该特定信号可以是第二集合的标识信息。为标识是第一集合还是第二集合,该标识信息可由1位表示。如果它是“0”,则基站指定第一集合。如果它是“1”,则基站指定第二集合。然后,移动站可利用属于指定集合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
该特定信号可以是用于指定属于第二集合的给定发送格式(接收格式)的信息。例如,在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中包括的所有发送格式中,信息可以至少是用于指定这些发送格式中任何一种发送格式的信息。例如,可以由001、010、011、100、101、和110指定发送格式T1A到T1C、T2A和T2B中的每一个。
可由特定信号标识第二集合。然而,如果不知道应用了属于第二集合的发送格式中的哪种发送格式,则移动站基于用于指定所通知第二集合的该特定信号,将模式从基于第一集合的盲检测切换到基于第二集合的盲检测。即,移动站利用接收格式R2A和R2B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并且然后使用以获得了正确的接收结果的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所获得的数据,以再现语音。
在图2的实施例中,因为利用特定信号(控制信号)通知了发送格式是T2A,所以移动站可通过利用对应于所通知的发送格式T2A的接收格式R2A执行接收处理来执行正确的接收处理。即,接收处理不需由其它候选者R2B执行。在此时,基站通过使用发送格式T2A来发送数据。
通过接收特定信号(控制信号),假设模式改变,移动站通过从第一集合切换到第二集合来执行盲检测。
另一方面,在那之后,基站暂时特别是不执行发送格式的通知(允许零星的通知),并且然后按照从第二集合中选择的发送格式来发送包括背景噪声的分组。
如果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包括交叠的发送格式,则移动站可执行以下操作。
当移动站基于第一集合执行盲检测时,假设由来自基站的特定信号指定在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两者中包括的发送格式。
这里,移动站确定因为模式切换从基站发送了该特定信号,并且然后移动站可从基于第一集合的盲检测的接收处理切换到基于第二集合的盲检测的接收处理。
在该情况下,如果基站不执行模式切换,则基站基本上不发送该特定信号以使得移动站不会无意识地检测模式切换。
在图2中,第六个分组是语音分组,并且出现了从无声(非语音)模式到语音模式的切换。
因此,基站通过特定信号将第一集合的发送格式T1A发送到移动站,并且根据该发送格式T1A发送语音分组。
移动站通过对应于所通知的发送格式T1A的接收格式R1A来执行接收处理,以获得和再现语音分组。移动站不需利用对应于其它发送格式T1B和T1B的接收格式R1B和R1C来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
在那之后,除非在无声部分中执行了模式切换,基站再次从第一集合选择发送格式。移动站按照对应于第一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R1A到R1C来执行盲检测。
如上所述通过从基站发送特定信号,可以减少移动站的接收处理工作量。这使得可有效地执行接收处理。
接下来,将对作为可适用于执行这种处理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站1的配置进行描述。
“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实施例的基站1的配置”
图3是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实施例的基站1的配置实施例。在本案中,假设无线电通信装置是对应于LTE的基站。然而,可应用对应于其它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在图3中,数字10表示发送控制器。发送控制器10控制每个单元并且执行发送处理。在发送处理时,可参照从检测器18给出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QI是移动站2对于从基站1发送的基站发送信号(例如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测量结果信息。发送控制器10获得从移动站发送的分组数据的接收结果信息(ACK(表示成功接收分组数据的接收结果)和NACK(表示未成功接收分组数据的接收结果))。此外,发送控制器可从检测器18获得从移动站发送的其它控制信息等。即,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被输入到无线电接收器16并且被解调。解调后的信号输入到无线电帧分解设备17。分解设备将无线电帧分解为包括控制信息的各种信息。检测器根据分解的帧信息来检测控制信息并且向发送控制器10给出所检测出的控制信息。
当来自连接到基站1的节点(也连接到另一基站的节点)的发送数据被接收器11接收时,发送控制器(调度器)10执行用于发送数据的调度以根据调度来执行发送控制。发送数据包括语音分组等。发送控制器10执行发送控制以在语音模式中每20ms发送一个分组,并且在无声(非语音)模式中每160ms发送一个分组。
在此时,发送控制器10参照从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移动站2接收的CQI信息,以选择发送格式。然而,发送控制器10在语音模式中从多个发送格式(T1A到T1C)中选择发送格式,并且在无声模式中从多个发送格式(T2A和T2B)中选择发送格式。在选择时,如果CQI表示无线电环境相对更好,则可从发送格式T1A到T1C中选择较快的发送格式。此外,如果CQI表示无线电环境相对较差,则可从发送格式T1A到T1C中选择较慢的发送格式。
如果需要,发送控制器10指示控制信息生成器13生成控制信号,并且然后控制数据生成器12输出发送数据。例如,在图2中,在发送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和第七分组时,发送控制器10没有指示控制信号生成器13执行生成用于通知分组发送格式的控制信号的生成处理。然而,在发送第三分组和第六分组时,要发送的分组从对应于语音模式的分组切换到对应于无声模式的分组,或者从对应于无声模式的分组切换到对应于语音模式的分组。因此,发送控制器10指示控制信息生成器13生成特定信号(控制信号)。该特定信号的实施例可以是上述的一个。
因为接收器11将所接收的数据转送到数据生成器12,所以数据生成器12根据发送控制器10的调度将要发送的数据给到无线电帧生成器14。
无线电帧生成器14将发送数据(从数据生成器12给出的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从控制信息生成器13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数据)合成在一起以形成无线电帧,并且然后使得无线电发送器15通过天线发送作为无线电信号的数据。在LTE中,因为OFDMA用于下行方向上的发送,所以生成正交频分多址(OFDMA)信号的处理器包括在无线电发送器15中。
图4是用于下行链路的帧的配置实施例。
在图4中,纵向表示频率,并且横向表示时间。图4示出了通过将20ms的无线电帧分为20个子帧获得的一个子帧(1ms)。如图4中所示,子帧包括两个0.5ms的时隙。
由虚线B围绕的区域(用于从时隙头部开始的一到三个符号)是其中存储控制信号的区域。由虚线C围绕的区域(其余部分)是其中发送数据(例如分组数据)的区域。
控制信道可包括特定信号(例如发送格式的信息)。发送格式的实施例可包括解调方法、编码率、和发送区域(例如发送频率)。
如果未发送该特定信号,可使由虚线B围绕的区域缩小以增加数据的发送区域。
当通过控制信道发送控制信息时,控制信息例如包括移动站2的ID信息。这允许移动站2确定在虚线B围绕的区域中是否存在寻址到自身站的控制信息。此外,通过控制信息中包括的发送格式,可向移动站通知使用哪个区域(资源)和哪种调制方法来发送数据。
接下来,将对可适用于执行这种处理的作为无线电装置实施例的移动站2的配置进行描述。
“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实施例的移动站2的配置”
图5示出了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实施例的移动站2的配置实施例。这里,假设无线电通信装置是对应于LTE的移动站。然而,也可使用对应于其它系统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在图5中,数字20表示无线电接收器。无线电接收器20执行从基站1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处理。数字21表示无线电帧分解设备。无线电帧分解设备21处理由无线电接收器20接收的接收信号,以检测数据(例如控制数据和分组数据),并且然后分别向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和数据接收器23给出该数据。
如果输入接收数据包括控制信息,则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检测控制信息,并且然后向数据接收器通知检测出的控制信息。可通过确定移动站2的ID是否包括在控制信息中来确定寻址到移动站2的控制信息是否包括在输入接收数据中。
例如,如果用于指定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的信息被设置到控制信息中或用于指定发送格式本身的信息包括在控制信息中,则向数据接收器23给出信息。
例如,如果数据接收器23被通知了用于指定第二集合的信息,则数据接收器23通知无线电接收器20和无线电帧分解设备21以按照对应于接收格式R2A和R2B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该接收格式R2A和R2B对应于第二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T2A和T2B。然后,数据接收器23本身按照对应于接收格式R2A和R2B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数据接收器23通过该通知来检测模式切换,并且然后通过使用所通知的集合中包括的多种形式(在该情况下的R2A和R2B)来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盲检测)。
例如,如果数据接收器23被通知发送格式是T2A,则数据接收器23通知无线电接收器20和无线电帧分解设备21以按照对应于接收格式R2A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该接收格式R2A对应于发送格式T2A。数据接收器23本身按照对应于接收格式R2A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通过该通知,数据接收器23检测模式切换。在那之后,通过使用对应于所通知的T2A属于的第二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T2A和T2B的多个接收格式R2A和R2B来执行接收处理(执行盲检测)。
然后,数据接收器23将按照各接收格式执行的接收处理的结果给到错误检测器24,并且然后错误检测器24确定是否存在错误。可以按尝试执行接收处理的顺序来执行错误确定。
错误检测器24通过使用添加到数据的错误检测位(例如CRC位)等来估计所应用的接收格式中哪种格式是正确的。假设没有错误的接收格式是正确的接收格式,并且然后错误检测器24将相应的接收处理结果给到数据处理设备。通常,如果按照不正确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则认为接收结果正确的可能性很低。
数据处理设备基于从错误检测器24给出的数据(例如语音数据和背景语音数据)执行语音再现处理等(通过音码器的解码和再现处理)。
如果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未检测到包括有寻址到移动站2的特定信号,则以对应于该侧到目前为止应用的集合(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
将由无线电接收器20接收和处理的信号送到接收质量测量设备25。接收质量测量设备25例如测量接收信干比(SIR)、信干和噪声功率比(SINR),接收电平等,并且然后输出作为CQI的测量结果。
CQI可以是示出了所测量接收质量自身的数据。此外,可发送对应于预先提供的各接收质量的数据。
数字26表示无线电帧生成器。无线电帧生成器26通过上行控制信道发送CQI信息或由错误检测器确定的接收结果信息(ACK/NACK)。这里,在即使盲检测应用了目的集合(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中包括的所有接收格式也没有获得无错误的接收数据时,生成和发送NACK。
当基站1中存在要发送的数据时,数据可通过上行链路数据信道来发送。
由无线电帧生成器26生成的发送数据由无线电发送器27处理并且然后作为无线电信号从天线发送。在LTE中,因为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法用于上行方向上的无线电发送,所以无线电发送器27包括生成对应于SC-FDMA方法的无线电信号的处理单元。
接下来,通过使用图6,将对基站1中的处理流程进行描述。
“基站1中的处理流程”
图6是描述基站1中的处理的流程实施例的图。
首先,在步骤1中,发送控制器10存储通过选择与移动站2相关的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而要应用的发送格式。作为初始值,通过与移动站2同步,集合可以是零集合。
可通过上层之间的通信向移动站2预先通知所存储的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
在步骤2中,接收器11接收发送数据。在步骤3中,当发送数据时,发送控制器10设置发送参数。此时,如果数据对应于以语音模式发送的语音分组,则从第一集合(T1A到T1C)中包括的发送格式中选择发送格式。如果数据对应于无声部分中发送的语音分组,则从第二集合(T2A和T2B)中包括的发送格式中选择发送格式。在选择时,可基于移动站2通知的CQI来选择发送参数。
在步骤4中,发送控制器10确定所选择发送格式是否对应于步骤1中存储的集合。
如果步骤3中选择的发送格式是从步骤1中存储的集合中选择的发送格式,则确定为“是”。因此,处理进行到步骤6,并且发送信号按照所选择的发送格式来发送。在此时,不需生成和发送用于向移动站2通知发送格式的控制信号。
同时,如果步骤3中选择的发送格式不是从步骤1中存储的集合选择的发送格式(包括了零集合的情况),则确定为“否”。因此,处理进行到步骤5,并且发送控制器10指示控制信息生成器13生成特定信号(控制信号),并且执行处理以改变步骤1中存储的集合的信息。例如,在存储的是第一集合的情况下这次要应用从第二集合选择的发送格式,则所存储的第一集合更新到第二集合。此外,可通过在存储单元(例如发送控制器10中提供的存储器中)存储该集合来执行集合存储。
在更新了集合之后,发送控制器10使无线电发送器15也按照所选择的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分组)和特定信号。
例如,可通过图4的控制信道2发送特定信号。可通过数据信道2发送分组数据。控制信道2包括通过数据信道2发送的分组数据的发送格式或所应用的集合信息。
基站1可更仔细地执行集合更新。
基站1发送分组数据以及特定信号。然而,关于分组数据,如果基站1未从移动站2接收到接收结果(ACK或NACK),则不对集合进行更新并且可进行到原始状态。如果移动站2检测到特定信号,则推想移动站2至少发送了两种接收结果之一。如果接收结果未被检测到,则假设移动站2未能检测到特定信号。在该情况下,在发送下一分组时,基站1向移动站发送要应用的发送格式或者包括要应用的发送格式的集合信息(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的标识信息)。关于分组数据,其可继续直到从移动站2接收了接收结果(ACK或NACK)。明显的是,可重复给定次数的接收以完成。
基站1发送分组数据以及特定信号。关于分组数据,如果从移动站2接收了否定的接收结果(NACK),则基站不更新集合并且可进行到原始状态。移动站发送NACK,这意味着移动站2不能正确接收数据。因此,移动站2可能未正确地接收特定信号。在该情况下,在发送下一分组时,基站1向移动站2发送要应用的发送格式或者包括要应用的发送格式的集合信息(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的标识信息)。这可继续直到从移动站2接收了肯定的接收结果(ACK)。明显的是,这可通过重复特定次数的接收来完成。
接下来,通过使用图7,将对移动站2中的处理流程进行描述。
“移动站2中的处理流程”
图7描述了移动站2中处理的流程实施例。
首先,在步骤1中,数据接收器23存储了要应用的发送格式以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中进行选择。可通过上层之间的通信从基站1预先通知所存储的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可将零集合存储为特定值。
在步骤2中,如果无线电接收器20接收从基站发送的信号,则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确定控制信息是否包括在接收信号中。例如,通过使用自己的标识符(ID)等,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确定寻址到自己站的控制信号是否包括在图4中由虚线框B示出的区域中。如果确定出不包括控制信号,则处理进行到步骤4。然后,按照对应于所存储的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的各接收格式来执行接收处理。
然后,错误检测器24对各种接收处理的结果执行错误检测处理等。如果未检测到错误,则ACK被给到无线电帧生成器26并且被发送(步骤6),并且其中未检测到错误的数据被给到数据处理设备并且被再现。此外,如果对于接收格式的所有试验都检测到错误,则NACK被给到无线电帧生成器26并且被发送(步骤6)。
如果在步骤3中确定出包括了控制信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5。
即,通过基站1应用的发送格式(集合信息(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将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分析的控制信息通知到数据接收器23。
数据接收器23按照与所通知的发送格式相对应的接收格式指示无线电接收器20和无线电帧分解设备21执行接收处理,并且进行控制以使数据接收器23本身根据该接收格式执行接收处理。通过对应于所通知集合的集合来更新所存储的集合。例如,如果在存储第一集合的情况下通知第二集合(通知第二集合中包括的发送格式),所存储的第一集合更新到第二集合。
然后,在步骤6中移动站2向基站1发送接收结果。
如果,数据接收器23在寻址到自己站的控制信息中检测到不属于任何集合(在该情况下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的发送格式,则假设没有模式变化。然后,数据接收器23保持目前应用的集合。数据接收器23按照对应于所存储集合的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并且不更新所存储集合。这是因为控制信息的接收可能是失败的。
此外,当基站1的发送控制器10指示控制信息生成器13生成特定信号时,控制信号生成器13可通过生成特定信号并且将其给到无线电帧生成器14来发送特定信号。在此时,可在相同帧中发送语音分组。
在该情况下,移动站2接收特定信号,并且由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检测出来。如果数据接收器23检测到特定信号是从控制信息分析设备22接收的,可在那之后禁止按照盲检测的接收处理。要禁止的时间可以是特定时间T。例如,可允许用于小区搜索等的接收处理,并且小区搜索所需的时间可以是时间T。
因此,当基站1想要向执行盲检测的移动站2给出用于执行其它接收处理(例如小区搜索)的接收周期时,可通过发送特定信号来允许针对移动站2的这种接收处理。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有效执行接收处理。
这里叙述的所有实施例和条件语言旨在教育的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发明者贡献的本发明和原理,以促进技术,并且应解释为不限于这些特定叙述的实施例和条件,说明书中这些实施例的组织也不涉及本发明优劣的展示。尽管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可对其做出各种变化、代替、和变更,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07年12月28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338949号并且要求其的优先权的利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合并在本文中。

Claims (18)

1.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选择多种发送格式中的一种发送格式以根据所选择的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并且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其包括生成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通知要应用的发送格式的趋势变化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器,和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号的无线电发送器;和
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其包括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切换用于寻找接收格式的接收格式候选者以获得正常接收结果的接收处理器。
2.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其能够将通过选择属于第一组的多种发送格式中的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一模式切换到通过选择属于第二组的多种发送格式中的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二模式,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配置为生成用于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通知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的模式变化的控制信号的生成器;和
配置为当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将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的发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组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指定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指定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的信息,并且所指定的发送格式也属于所述第一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当所述生成器未接收到有关于以由所述控制信号指定的发送格式发送的数据的接收信息时,或者当所述生成器接收到了否定的接收结果信息时,所述生成器生成包括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的控制信号并且所述发送器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属于所述第二组并且不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而首先要发送的数据以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多种发送格式中的被所述控制信号指定的发送格式来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中,至少发送了一项数据,而没有在发送该数据时发送指示应用了哪种发送格式的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当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生成器生成用于向作为对方装置的另一通信装置通知属于所述第一组但不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格式的控制信号,并且所述发送器发送所生成的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语音模式,并且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非语音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分别具有不同的发送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发送格式具有相同的发送间隔。
14.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该无线电通信装置从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数据,该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能够从通过选择属于第一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一模式切换到通过选择属于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来发送数据的第二模式,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当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发送的通知,并且根据对该通知的接收,切换多个接收格式,从对应于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切换对应于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格式的接收格式,来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通知具有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格式中的任何一种发送格式,并且所述接收处理器根据所通知的发送格式进行接收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对对应于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中,如果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之前通知了不属于任何组的发送格式,则保持该对对应于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对对应于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中,如果在接收到通知之前,未通知发送格式的情况下发送了数据,则保持该对对应于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对对应于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发送格式的多个接收格式进行接收处理的试验的模式中,如果在接收到通知之前接收了特定信号,则在特定时间内禁止用于对于多个接收格式尝试接收处理和用于基于该尝试获得接收数据的处理。
CNA2008101780965A 2007-12-28 2008-12-23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014717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8949 2007-12-28
JP2007338949A JP5343354B2 (ja) 2007-12-28 2007-12-2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1751A true CN101471751A (zh) 2009-07-01

Family

ID=4052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780965A Pending CN101471751A (zh) 2007-12-28 2008-12-23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70443A1 (zh)
EP (1) EP2076085A2 (zh)
JP (1) JP5343354B2 (zh)
KR (1) KR20090073011A (zh)
CN (1) CN1014717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511A (zh) * 2011-04-14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2835057A (zh) * 2010-04-01 2012-12-19 Lg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5226A4 (en) * 2011-02-10 2017-12-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1575A1 (fr) * 1993-10-20 1995-04-27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US6549778B1 (en) * 1996-01-31 2003-04-15 Motorola, Inc.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mode change notification
FR2802380B1 (fr) * 1999-12-13 2002-02-15 Matra Nortel Communications Procede de controle d'un canal de communication partage par plusieurs stations, et station d'emission/recep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EP1641291A1 (en) * 2003-06-30 2006-03-29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ng method
JP4681270B2 (ja) * 2004-10-27 2011-05-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制御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07037218A1 (ja) * 2005-09-27 2007-04-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07148707A1 (ja) * 2006-06-19 2007-12-27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及び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057A (zh) * 2010-04-01 2012-12-19 Lg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35057B (zh) * 2010-04-01 2015-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US9118470B2 (en) 2010-04-01 2015-08-25 Lg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9306706B2 (en) 2010-04-01 2016-04-05 Lg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9577809B2 (en) 2010-04-01 2017-02-21 Lg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9825746B2 (en) 2010-04-01 2017-11-21 Lg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2739511A (zh) * 2011-04-14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76085A2 (en) 2009-07-01
US20090170443A1 (en) 2009-07-02
KR20090073011A (ko) 2009-07-02
JP2009159576A (ja) 2009-07-16
JP5343354B2 (ja)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72180C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a flexible subframe
CN103929766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链路问题和恢复检测的技术
CN1748398B (zh) 无线电发送装置和传输速率确定方法
US878086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10645711B2 (en) Multi-use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536899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US8107547B2 (en) Receivers for embedded ACK/NAK in CQI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JP4952794B2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091265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170137044A (ko) 저비용 단말을 위한 링크 적응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869253B (zh) 用于5g终端的无线电前端波束管理的方法
KR20180074691A (ko) Cqi 정보 수신 방법, 송신 방법, 수신 디바이스 및 송신 디바이스
EP2848031B1 (en)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100049025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공간 분할 다중 액세스의 제공
CN106209300B (zh)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发射机、接收机
AU2013247629A2 (en) Soft buff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TDD systems
US202100220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multi-beam reporting
CN106716897A (zh) 用于终止数据分组传输的重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58375A (zh) 用于fdd scell ack/nack传输的pdsch指配指示
CN102273286A (zh) 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装置
CN116530030A (zh) 在不同波束上进行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11181704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637915A1 (e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052648B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1471751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