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8512B - 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8512B
CN101468512B CN2007102035791A CN200710203579A CN101468512B CN 101468512 B CN101468512 B CN 101468512B CN 2007102035791 A CN2007102035791 A CN 2007102035791A CN 200710203579 A CN200710203579 A CN 200710203579A CN 101468512 B CN101468512 B CN 101468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template
mould
auxiliary section
di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2035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8512A (zh
Inventor
吕育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2035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68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68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8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8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85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用于成型至少两个结构不同的元件,其包括:一第一模板;一与所述第一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设有一收容部;一容置于所述第二模板的收容部的转子,所述转子顶部仅设有一输料通道;所述模具闭合时,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配合形成一第一模腔及一第二模腔,以及一分别与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二模腔相连通的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模腔用于成型第一元件,所述第二模腔用于成型第二元件;所述转子底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模板的收容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转子的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二配合部卡固,以限制所述转子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

Description

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搭载在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等电子装置的光学元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光学元件通常采用注射成型模具来成型。采用注射成型模具来成型产品,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产量及降低成本。Robert D.TeKolste等人在1995年SPIE系统、精密塑胶光学元件的设计、制造与应用会议(Design,Fabrication,and Applications ofPrecision Plastic Optics Proceedings)上发表的论文“Injection Molding ofBinary Optical Elements”中揭示了一种光学元件的注射成型技术。
注射成型模具一般包括动模板、定模板、公模和母模。成型过程中,公模和母模闭合形成模腔,注塑机通过喷嘴向模具内射入熔融态的原料,熔融态的原料经由浇注系统(通常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及浇口流道)进入模腔,以成型产品。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产品在同一注射成型模具上成型时,通常在公模上装配一与主流道正对设置的转子,该转子仅设有一出料口,当成型一产品时,通过旋转该转子,使得该转子的出料口通过分流道与用于成型该产品的模腔的进料口相连通,从而使得熔融态的原料进入用于成型该产品的模腔,以成型该产品。
然而,现有技术中,装配于公模上的转子与公模的配合难以精确控制。如果该转子与公模配合过紧,则该转子难以转动,从而难以成型不同的产品;如果该转子与公模配合过松,机械手夹取与所成型的产品相连接的料头以将该产品取出过程中,由于该料头与转子接触,从而使得该机械手通过该料头带动该转子转动,进而造成该产品成型不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使得装配于公模上的转子易于转动且避免造成产品成型不良的模具实为必要。
一种模具,用于成型至少两个结构不同的元件,其包括:一第一模板;一与所述第一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设有一收容部;一容置于所述第二模板的收容部的转子,所述转子顶部仅设有一输料通道;所述模具闭合时,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配合形成一第一模腔及一第二模腔,以及一分别与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二模腔相连通的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模腔用于成型第一元件,所述第二模腔用于成型第二元件;其中,所述转子底部的外缘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模板的收容部底面沿所述收容部的轴向方向延伸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转子的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二配合部卡固,以限制所述转子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第二配合部的其中一个为至少两个凹槽,另一个为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两个凹槽中任一个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弓形或三角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模具的转子底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模板的收容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转子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二配合部卡固,以限制所述转子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从而避免机械手夹取与所成型的产品相连接的料头以将该产品取出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子转动,进而避免造成该产品成型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具的第二模板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模具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模具成型第一元件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模具成型第二元件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10,其包括:一第一模板100,一与所述第一模板100相对设置的第二模板110,一装配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转子120,及一穿设于所述转子120的顶杆130。
当所述模具10闭合时,所述第一模板100与所述第二模板110配合形成一第一模腔140及一第二模腔150,及一分别与所述第一模腔140、第二模腔150相连通的第一分流道160、第二分流道170。所述第一模腔140用于成型第一元件12(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模腔150用于成型第二元件14(如图5所示)。
所述顶杆130用于脱模时推顶与所述第一元件12相连接的流道料头16(如图4所示)或与所述第二元件14相连接的流道料头17(如图5所示),以将所述第一元件12或所述第二元件14顶出所述模具10。
所述第一模板100设有一主流道102。
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模板110设有一用于收容所述转子120的凹槽114,所述凹槽114的底面1142设有两个第二配合部11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112为所述凹槽114的底面1142沿其轴向方向延伸出的凸起。该凸起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可以理解,该凸起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弓形或三角形。
请参阅图3,所述转子120设有一通孔122,所述通孔122用于收容所述顶杆130。所述转子120的顶部设有一与所述通孔122相连通的输料通道124。所述转子120的底部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两个第二配合部112相对应的第一配合部126。所述转子120的第一配合部126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第二配合部112互相卡固,以限制所述转子120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26为凹槽。
优选地,所述转子120设有两个螺栓180,当转换所成型的元件时,将所述螺栓180旋出以便于夹持,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螺栓180带动所述转子120沿远离所述第二模板110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转子120的第一配合部126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第二配合部112脱离配合,以转动所述转子120。
请参阅图4,当所述模具10成型所述第一元件12时,所述转子120的输料通道124将所述第一分流道160与所述第一模板100的主流道102连通,以使得熔融态的原料先后经由所述主流道102、所述输料通道124、所述第一分流道160进入所述第一模腔140,以成型所述第一元件12。
请参阅图5,当所述模具10成型所述第二元件14时,所述转子120的输料通道124将所述第一分流道170与所述第一模板100的主流道102连通,以使得熔融态的原料先后经由所述主流道102、所述输料通道124、所述第二分流道170进入所述第二模腔150,以成型所述第二元件14。
可以理解,所述转子120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第二配合部配合方式也可以为:所述第二模板110的第二配合部为凹槽,所述转子120的第一配合部为凸起。所述转子120的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第二配合部卡固,以限制所述转子120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
由于所述模具10的转子120的底部设有第一配合部126,所述第二模板110的凹槽114的底面1142设有第二配合部112,所述转子120的第一配合部126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第二配合部112卡固,以限制所述转子120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从而避免机械手夹取与所成型的产品相连接的料头以将该产品取出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子120转动,进而避免造成该产品成型不良。另外,所述转子120的第一配合部126与所述第二模板110的第二配合部112卡固,使得所述转子120的输料通道124将所述第一分流道160或第二分流道170与所述主流道102连通,从而实现所述转子120的精确定位。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模具,用于成型至少两个结构不同的元件,其包括:一第一模板;一与所述第一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设有一收容部;一容置于所述第二模板的收容部的转子,所述转子顶部仅设有一输料通道;所述模具闭合时,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配合形成一第一模腔及一第二模腔,以及一分别与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二模腔相连通的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模腔用于成型第一元件,所述第二模腔用于成型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底部的外缘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模板的收容部底面沿所述收容部的轴向方向延伸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转子的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二配合部卡固,以限制所述转子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第二配合部的其中一个为至少两个凹槽,另一个为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两个凹槽中任一个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弓形或三角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顶部设有至少一螺栓,当转换所成型的元件时,旋出并夹持所述螺栓,并施加外力使得所述螺栓带动所述转子沿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转子的至少一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模板的至少一第二配合部脱离配合,以转动所述转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至少一顶杆,所述转子设有一通孔,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转子的通孔,所述顶杆用于脱模时将所成型的元件顶出所述模具。
CN2007102035791A 2007-12-29 2007-12-29 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8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2035791A CN101468512B (zh) 2007-12-29 2007-12-29 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2035791A CN101468512B (zh) 2007-12-29 2007-12-29 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8512A CN101468512A (zh) 2009-07-01
CN101468512B true CN101468512B (zh) 2012-05-02

Family

ID=40826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2035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8512B (zh) 2007-12-29 2007-12-29 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685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706B (zh) * 2010-06-19 2013-05-08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套注塑模具中成型两种塑胶产品的转化装置
JP6169390B2 (ja) 2013-03-29 2017-07-26 Nok株式会社 液状エラストマーの成形方法
CN105479687A (zh) * 2015-12-27 2016-04-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注塑成型用微模具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08121Y (zh) * 2006-05-26 2007-06-06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腔模具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08121Y (zh) * 2006-05-26 2007-06-06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腔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8512A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2795B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垫片的注塑模具
CN101391475B (zh) 模具
CN101927541B (zh) 模具
JP2010149450A (ja) 多色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および多色成形用金型
CN101468512B (zh) 模具
CN101774259B (zh) 成型模具
JP2009143008A (ja) 金型装置
US8348657B2 (en) Tonnage regulating structure and a mold incorporating same
KR101548518B1 (ko) 런너의 자동 분리기능을 갖는 사출 금형
KR101909810B1 (ko) 나사부를 가진 제품 성형용 사출금형
CN104786432A (zh) 一种自动化模具卸料机构
WO2012172669A1 (ja) 射出成形用型装置および射出成形機
CN100528526C (zh) 模具进浇结构及应用该进浇结构的模具
CN103079792A (zh) 具有补偿结构的成形装置
JP2002347085A (ja) 射出成形金型
CN101112783B (zh) 塑胶产品的制作方法
CN211683230U (zh) 一种防粘模模具
CN104512009A (zh) 压铸模具以及借助伞形浇口制造空心塑料模制件的方法
CN211993945U (zh) 一种乘用车连接器盖塑料件注塑模具
CN21263641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0820732U (zh) 一种注塑模具复合式脱模机构
CN218519052U (zh) 双色注塑模具
CN211868479U (zh) 新型斜导轨顶出机构
CN203305468U (zh) 一种不同成型结构的模具
TWI401148B (zh) 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