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5696B - Pon系统、光信号接收方法和olt - Google Patents

Pon系统、光信号接收方法和ol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5696B
CN101465696B CN200810210636.3A CN200810210636A CN101465696B CN 101465696 B CN101465696 B CN 101465696B CN 200810210636 A CN200810210636 A CN 200810210636A CN 101465696 B CN101465696 B CN 101465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as voltage
optical line
line terminal
upward signal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06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5696A (zh
Inventor
池田博树
菅原俊树
矢岛祐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6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5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5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56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2Star-type networks or tree-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光强度较强的信号之后马上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时,如果输入光强度较强的信号,则容易导致饱和,其影响波及到光强度较弱的信号,使接收灵敏度恶化。并且,在改变APD的逆偏置电压时,如果其电压差较大,则导致在APD的接收灵敏度变稳定之前接收下一个光信号,接收灵敏度恶化。本发明提供一种PON系统、光信号接收方法和OLT,确定使逆偏置电压的差异减小的DBA顺序,根据来自ONU的接收定时控制逆偏置电压。

Description

PON系统、光信号接收方法和OL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和无源光网系统,具体地讲,涉及在通过光纤接收光信号的APD(Avalanche Photo Diode:雪崩式光电二极管)中转换为电信号的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和无源光网系统(PON)。
背景技术
无源式光网(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系统是光纤接入技术,是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快速的通信速度的高速宽带接入技术。通常,无源式光网(PON)系统包括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光线路终端装置(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和光分配网络(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向终端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方法,与目前其他的宽带接入技术相比具有更多优点。最明显的优点是无源光网系统例如GE-PON系统可以向终端用户提供千兆位级的接入速度,可以更好地对应终端用户的宽带网络应用。
OLT和ONU之间的传输路径采用单芯的光纤,下行方向(从OLT向各个ONU的通信方向)的信号以波长1490nm接收发送,上行方向(从ONU向OLT的通信方向)的信号以波长1310nm接收发送。
从OLT向各个ONU的下行方向的信号通过指定目标ONU以光广播方式发送,ONU选择接收发给自己的信号。相反,从各个ONU向OLT的上行方向的信号为了防止信号的冲突,被允许从OLT发送的ONU以时分多元连接方式(TDMA方式: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复用)调整发送定时并发送。
另外,作为调整发送定时的方法有公知的动态频带分配控制方式(DBA:Dynamic BandwidthAllocation),根据来自所有ONU的发送请求,确定各个ONU的上行的允许频带和来自各个ONU的发送定时。
但是,OLT在接收从ONU发送的光信号时,使用具有光倍增作用的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Avalanche Photo Diode)。该APD可以利用基于逆偏置的PN结的倍增效应,以较高的灵敏度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一般,针对较弱的信号设定较大的APD的电流倍率,针对较强的信号设定较小的APD的电流倍率,由此进行APD的逆偏置电压的调整。换言之,为了增大APD的电流倍率(M值),设定较大的逆偏置电压,并且为了减小APD的电流倍率,设定较小的逆偏置电压。通常,逆偏置电压已经在设备导入时调整设定完毕。但是,在PON系统中,由于来自各个ONU的光强度信号不同,因此需要扩大OLT的光电转换元件的感光灵敏度的动态范围。虽然APD可以利用基于逆偏置的PN结的倍增效应,以较高的灵敏度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但是在通过施加逆偏置电压来设定一次电流倍率后,APD的感光灵敏度的范围即确定。已经公知在接收高速光信号时感光灵敏度的范围变狭小,在高速PON系统中,存在不能同时接收光强度较强的信号和较弱的信号的问题。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图8是现有技术中的PON系统的简要图。OLT10与多个ONU20经由光分支器30a和30b通过光纤30相连接。通常,OLT设置在运营商的建筑物中,ONU设置在住宅中。
简单说明PON系统的动作。从上位网络进入OLT10的下行包在OLT10中被转换为PON帧,光信号通过光纤30被一齐发送给ONU20。该光信号在光分支器30a和30b中被分支后发送给ONU20,发送目的地地址吻合的ONU获取该光信号,对包进行处理并解码。
另一方面,从ONU20发送的上行包经由光分支器30a发送给OLT10。在OLT10中,通过APD15接收的上行光信号被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跨阻放大器16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入后置放大器17。所输入的信号在PHY18中解码PON帧,在MAC帧处理部19中进行预定的处理,输出给上位网络。并且,在OLT10设有对APD施加逆偏置电压的电压可变式直流电流源14。通常在导入时,通过施加逆偏置电压设定为良好的接收灵敏度。
从ONU20发送的上行包需要在时间上不互相竞争。因此,设于OLT10的CPU11根据动态频带分配控制方式(DBA)确定上行发送定时。确定了发送定时的ONU20在该分配的时间发送上行包。因此,可以避免ONU之间的上行包的冲突。另外,OLT与ONU需要共用时间,这可以通过使下行包中包含时间信息来实现。
在OLT接收从ONU发送的光信号时,根据各个ONU,由于介于和OLT之间的分支装置的数量、光纤的距离不同,所以接收信号的光强度不同。即,由于分支装置的损耗、依赖于光纤距离的损耗,接收信号的光强度不同。
图10(a)是说明来自ONU的上行包的光强度差异的图,纵轴为光强度,横轴为时间。接收来自ONU20a的包801、来自ONU20b的包803、来自ONU20c的包802,接收光强度分别不同。另外,各个包的信号的周期为1纳秒左右。
图9表示PON系统中的电平图和感光强度的一例。在PON系统中,为了吸收传输距离与分支数量的差异,要求感光灵敏度较宽的动态范围。例如,在IEEE802.3标准中为20dB左右。但是,在接收高速的光信号时,例如在10Gb/s那样的高速传输时,施加逆偏置电压并设定电流倍率时的APD的感光范围将小于20dB。如图9所示,如果对光强度较强的信号设定APD的逆偏置电压Va,则产生不能接收光强度较弱的光信号的问题。
图10(b)和图10(c)表示逆偏置电压与APD的输出电流,横轴为时间。如图10(b)所示,在PON系统中,逆偏置电压811被设定为在时间上一定。此时,如图10(c)所示,APD的输出电流821和822满足跨阻放大器16之后的电路正常动作的电流范围。但是,APD的输出电流823未能控制在正常动作的电流范围内。即,OLT10可以接收光强度较强的信号821和822,但不能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823。如上所述,虽然目前PON的高速化技术的发展很快,但由于超高速光电转换元件的感光灵敏度的动态范围较小,所以不能同时接收满足PON系统的要求条件的、光强度不同的信号。作为针对这种问题的对应方案公开了以下技术(例如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5-45560号公报),在接收从ONU发送的光信号时,根据对ONU允许的信号的接收定时,对APD设定对应各个ONU的逆偏置电压。
并且,公开了以下技术(例如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4-15243号公报),为了容易设定用于判定感光信号的水平的阈值,根据光信号的感光强度控制时隙的顺序,以使相邻时隙中的感光强度的变化减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45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5243号公报
但是,在光强度较强的信号之后马上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时,如果输入光强度较强的信号,则容易导致饱和,其影响波及到光强度较弱的信号,产生使接收灵敏度恶化的问题。并且,在改变APD的逆偏置电压时,如果其电压差较大,则导致在APD的接收灵敏度变稳定之前接收下一个光信号,产生接收灵敏度恶化的问题。即,例如在10Gb/s那样的超高速PON中,如果像专利文献1那样只使用上行信号的包的发送信息,改变逆偏置电压并控制APD的电流倍率,则导致在APD的接收灵敏度变稳定之前接收下一个光信号,有时不能接收光信号。换言之,未能解决不能接收光强度不同的光信号的问题。
并且,在10Gb/s那样的超高速PON中,如上所述根据APD的感光特性不能接收光,产生不能测定光强度的问题,所以高速通信时的APD的可接收范围必须根据逆偏置电压控制。例如,如果接收APD的可感光范围外的光强度的信号,则APD不正常动作。即,在10Gb/s那样的超高速PON中,在光强度根据ONU变更逆偏置电压时,像专利文献2那样只根据光强度不能控制时隙的顺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根据ONU改变逆偏置电压时,可以实现APD的动态范围宽频带化,并在APD中正常接收信号。
并且,在变更APD的逆偏置电压时,必须在稳定之后接收下一个信号,所以需要扩大保护时间,而不能有效使用频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扩大保护时间也能够在APD中正常接收信号。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光网(PON)系统,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OLT:Optical Line Terminal)与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ONU:Optical Network Unit)通过光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OLT具有电流倍率根据所施加的逆偏置电压而变化的光电转换元件,在对所述多个ONU分配上行信号的发送频带时确定所述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使与接收来自在之前刚被分配了发送频带的ONU的上行信号时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减小。
根据本发明,可以扩大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的接收灵敏度的动态范围,所以在接收信号的光强度不同时,也能够实现高速PON系统。并且,由于可以缩短保护时间,所以能够有效使用频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PON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设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逆偏置电压的定时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频带分配和逆偏置电压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ONU逆偏置电压对应表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频带分配和逆偏置电压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8是以往的PON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9是说明以往的感光灵敏度的动态范围的图。
图10是说明以往的逆偏置电压的设定方法的图。
符号说明
10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OLT);20光线路终端装置(ONU);30光纤;11CPU;12存储器;13逆偏置电压控制部;14电压可变式直流电流源;15APD感光元件;16跨阻放大器;17后置放大器18PHY;19MAC帧处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进行具体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PON系统使用IEEE标准EPON的一例。但是,不限于该PON。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装置的基本结构。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PON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整体包括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OLT)10、光线路终端装置(ONU)20、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光纤30和光分支器31。
首先,OLT10的内部结构大致包括:有关上行光信号接收的部分、即接收从各个ONU20发送的光信号的部分;处理帧的部分;和OLT的控制部分。
接收上行光信号的部分由逆偏置电压控制部13、对APD赋予逆偏置电压的电压可变式直流电流源14、APD元件15、把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跨阻放大器16、和后置放大器17构成。接收上行光信号的部分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处理帧的部分。
处理帧的部分由PHY18和MAC帧处理部19构成。PHY18对PON帧进行编码解码。MAC帧处理部处理MAC帧,使其与外部的网络连接。
OLT的控制部分包括CPU11和存储器12。在存储器12中保存有本发明的对应ONU的逆偏置电压的对应数据(ONU-逆偏置电压对应信息)。CPU11保存本发明涉及的频带分配控制算法。并且,CPU11例如用于进行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的各个单元模块的动作控制,以使逆偏置电压控制13、随机存取存储器12、PHY18、MAC帧处理部19等的各个单元模块协作动作。
来自各个ONU的上行方向的光信号通过光纤30在APD15中被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跨阻放大器16被转换为电压信号,从跨阻放大器16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具有AGC(自动增益控制)功能的后置放大器17被放大,在PHY18中被解码。被解码后的信号在MAC帧处理部中进行预定的处理,然后输出给上位的网络。
但是,需要对APD15施加用于设定电流倍率(M值)的逆偏置电压,根据通过逆偏置电压控制部13控制的直流电流14,对APD施加逆偏置电压。该逆偏置电压控制部13如后面所述由CPU11控制逆偏置电压值和定时。关于该逆偏置电压的控制方法将在后面叙述。
说明控制逆偏置电压值和定时的方法。设于OLT10的CPU11参照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逆偏置电压信息,利用动态频带分配控制方式(DBA)确定ONU20的上行光信号的发送定时,控制逆偏置电压控制部13。被分配了发送定时的ONU20在该确定的时间发送上行包。因此,可以避免ONU之间的上行包的冲突。另外,OLT与ONU需要共用时间,这可以通过使下行包中包含时刻信息来实现。
逆偏置电压控制部13根据所确定的ONU的上行发送定时,在接收时间之前的时间,指示电压可变式直流电流源14对OLT设定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逆偏置电压值,对APD15施加逆偏置电压。由此,可以根据来自ONU的信号的接收定时改变APD的逆偏置电压,所以能够接收光强度不同的来自各个ONU的信号。
以下,关于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2说明PON系统整体的动作步骤。在此,说明发送定时的确定方法和逆偏置电压的控制方法。
OLT向所有ONU广播用于使ONU询问频带请求的信号(步骤101)。但是,在ONU自动发送频带请求信号时可以省略。然后,ONU向OLT发送把存储在ONU的缓冲器中的数据量称为REPORT帧的频带请求信号(步骤102),OLT接收该频带请求信号(步骤103)。
然后,CPU11检索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ONU-逆偏置电压对应信息(步骤104),根据各个ONU的频带请求条件和逆偏置电压信息,确定应该发送的ONU顺序,并确定允许发送定时,以使在时间上连续的ONU的逆偏置电压的变化差异减小(步骤105)。
由此,APD在光强度较强的信号之后马上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时,由于其影响将波及到光强度较弱的信号,所以可以确定使干扰的影响充分小的、应该发送的ONU的顺序。在从OLT接收的光强度较强的光信号变为较弱的信号时,即在从较低的逆偏置电压变为较高的逆偏置电压时容易产生干扰,所以考虑电压的变化值确定应该发送的ONU的顺序。在此,也可以参照光信号的输入强度确定应该发送的ONU的顺序。
并且,在设定逆偏置电压时,在APD感光电路变稳定之前需要时间,但通过适用该步骤,可以确定使比保护时间充分短的应该发送的ONU的顺序。在此,所说保护时间指前面ONU结束光信号发送的定时与后面ONU开始光信号发送的定时之间的时间差。例如,当在时间上连续的ONU之间不存在逆偏置电压的变化差异时,APD感光电路已经稳定,光信号被直接接收。并且,在逆偏置电压差充分小的情况下,APD变稳定的时间也充分短,所以APD感光元件能够在保护时间内变稳定。这样,通过参照逆偏置电压信息和OLT接收的光强度,确定ONT的发送定时,即使光的强度不同也能够有效接收光。
另外,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在存储器12中预先存储有ONU-逆偏置电压对应信息,但也可以在APD15中检测光信号的强度,导出逆偏置电压并存储在存储器中。最后,OLT向所有ONU广播包括上行的发送定时的信号(步骤106)。OLT根据允许发送定时控制逆偏置电压(步骤107)。由此,可以根据来自ONU的信号的接收定时变更APD的逆偏置电压,所以能够接收光强度不同的来自各个ONU的信号。
下面,关于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3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设定逆偏置电压的方法。在此,假设已经根据DBA方式进行针对各个ONU的发送定时分配和通知。
ONU(#3)20c在预定的发送定时向OLT10发送上行信号401。上行信号例如由于长距离传输造成的光纤损耗使得光强度恶化,并被OLT10接收(404)。此时,OLT10得知DBA计算结果,在接收时间时隙(407)接收ONU(#3)的上行光信号,在接收上行信号404之前,利用上述方法设定逆偏置电压(407),设定APD的电流倍率,将APD的接收灵敏度设定为良好的状态。然后,ONU(#1)20a在预定的发送定时向OLT10发送上行信号403。根据与前述相同的步骤,设定逆偏置电压(411),设定APD的电流倍率,将APD的接收灵敏度设定为良好的状态。
下面,关于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4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考虑了逆偏置电压差异来设定频带分配和逆偏置电压的方法。
图4(a)表示OLT接收的光信号的光强度的一例,纵轴为光强度,横轴为时间。光信号301、302、303分别表示来自ONU(#1)20a、ONU(#2)20b、ONU(#3)20c的信号。光信号的强度表示在OLT的接收强度。即,光信号301表示比光信号303强的光强度。
图4(b)表示APD的逆偏置电压的一例,纵轴为逆偏置电压,横轴为时间。逆偏置电压V1(311)、V2(312)、V3(313)分别表示接收来自ONU(#1)20a、ONU(#2)20b、ONU(#3)20c的信号时的逆偏置电压的值。在光信号的强度较强时,设定较小的逆偏置电压,在光信号的强度较弱时,设定较大的逆偏置电压。
调整逆偏置的理由如下,在逆偏置电压升高时,APD的电流倍率(M值)增大,结果也能够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但是,在光强度过强时,根据倍增效应,导致APD饱和而不能接收信号。并且,相反在减小逆偏置电压时,APD的电流倍率(M值)也降低,不能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因此,在10Gb/s那样的高速光传输中,为了保持APD的良好的接收灵敏度,需要调整逆偏置电压。
并且,DBA确定各个ONU应该发送的定时,以便减小针对在前面定时进行发送的ONU的逆偏置电压与针对在后面定时进行发送的ONU的逆偏置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异。例如,若比较电压差V3-V2和V2-V1,则由于V2-V1较小,所以按照DBA方式确定ONU的发送定时,使逆偏置电压的顺序为V1、V2、V。由此,可以缩短在设定逆偏置电压时所需要的APD感光电路变稳定之前的时间,可以充分缩短保护时间。
图4(c)表示OLT接收的APD电流,纵轴为APD的电流,横轴为时间。APD电流321、322、313分别表示来自ONU(#1)20a、ONU(#2)20b、ONU(#3)20c的光信号被光电转换后的APD电流的值。调整逆偏置电压后的结果表示跨阻放大器16之后的电路在正常动作的电流范围内。
在这种状态下,OLT可以同时接收光强度较强的信号和较弱的信号,可以扩大光信号接收装置的动态范围。结果在接收信号的光强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高速PON系统。
下面,关于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ONU ID逆偏置电压对应表的结构。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12中存储的ONU ID逆偏置电压对应表的图。在ONU ID逆偏置电压对应表中包含“ONU ID”501、“ONU-OLT电平差”502、“OLT输入功率”503、“逆偏置电压”504这四个项目。由此,如图5所示,在接收ONU ID为“1”的光信号的情况下,将要设定的逆偏置电压被确定为“15V”。
说明计算逆偏置电压值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例。在已知全部ONU的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参照“ONU-OLT电平差”和ONU发送功率,计算求出“OLT输入功率”。并且,参照OLT输入功率、即从各个ONU接收的光信号的强度的值和APD装置的特性数据,确定APD的最佳电流倍率,计算逆偏置电压。或者,也可以检测输入OLT的光信号的强度并存储在存储器12中。
【实施例2】
下面,关于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6说明PON系统整体的动作步骤。并且,在此说明发送定时的确定方法和逆偏置电压的控制方法。另外,PON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图1相同。
OLT向所有ONU广播使ONU询问频带请求的信号(步骤201)。但是,在ONU自动发送频带请求信号时可以省略。然后,ONU向OLT发送把存储在ONU的缓冲器中的数据量称为REPORT帧的频带请求信号(步骤202),OLT接收该频带请求信号(步骤203)。
然后,CPU11检索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ONU-逆偏置电压对应信息(步骤204),根据各个ONU的频带请求条件和逆偏置电压,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确定使逆偏置电压差异减小的应该发送的ONU顺序,并根据时间上连续的ONU的逆偏置电压信息,计算保护时间并确定允许发送定时(步骤205)。
由此,可以根据针对在前面定时进行发送的ONU的逆偏置电压与针对在后面定时进行发送的ONU的逆偏置电压之间的信息,计算通过调整逆偏置电压实现的APD感光元件变稳定的时间,所以能够确定应该设定的保护时间。另外,在此预先根据APD特性数据导出变稳定的时间。
DBA参照应该设定的保护时间,确定各个ONU应该发送的定时。因此,APD感光元件能够在保护时间以内变稳定。
另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在存储器12中预先存储ONU-逆偏置电压信息,但也可以在APD15中检测光信号的强度,并导出逆偏置电压存储在存储器中。
最后,OLT向所有ONU广播包括上行的发送定时的信号(步骤206)。OLT根据允许发送定时控制逆偏置电压(步骤207)。由此,通过变更逆偏置电压,可以实现APD的动态范围的扩大,同时可以缩短保护时间,所以能够有效使用频带。
下面,关于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7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考虑了逆偏置电压差异来设定频带分配和逆偏置电压的方法。
图7(a)表示OLT接收的光信号的光强度的一例,纵轴为光强度,横轴为时间。光信号301、302、303分别表示来自ONU(#1)20a、ONU(#2)20b、ONU(#3)20c的信号。光信号的强度表示在OLT的接收强度。即,光信号301表示比光信号303强的光强度。
图7(b)表示APD的逆偏置电压的一例,纵轴为逆偏置电压,横轴为时间。逆偏置电压V1(311)、V2(312)、V3(313)分别表示接收来自ONU(#1)20a、ONU(#2)20b、ONU(#3)20c的信号时的逆偏置电压的值。在光信号的强度较强时,设定较小的逆偏置电压,在光信号的强度较弱时,设定较大的逆偏置电压。
并且,DBA根据针对在前面定时进行发送的ONU的逆偏置电压与针对在后面定时进行发送的ONU的逆偏置电压之间的信息,确定各个ONU应该发送的定时,以使前面ONU结束光信号的发送的定时与后面ONU开始光信号的发送的定时之间的时间差,在预定的阈值以上。
例如,在逆偏置电压从V3向B1变化时,从光强度较强的光信号301向光强度较弱的光信号303变化,所以担心在APD元件内部的干扰与变稳定的时间的影响。因此,设定比APD元件变稳定的时间长的保护时间315,并按照DBA方式确定ONU的发送定时。
图7(c)表示OLT接收的APD电流,纵轴为APD的电流,横轴为时间。APD电流321、322、313分别表示来自ONU(#1)20a、ONU(#2)20b、ONU(#3)20c的光信号被光电转换后的APD电流的值。调整逆偏置电压后的结果表示跨阻放大器16之后的电路在正常动作的电流范围内。
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充分减少在光强度较强的信号之后马上接收光强度较弱的信号时产生的问题。因此,OLT可以同时接收光强度较强的信号和较弱的信号,可以扩大光信号接收装置的动态范围。结果,在接收信号的光强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高速PON系统。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行业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更。
例如,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全部以EPON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可以适用于基于ATM的无源光网(APON)和千兆位无源光网(GPON)等其他无源光网(PON)。
根据以上的说明已经明确,根据本发明,可以在超高速PON系统中对应逆偏置电压信息进行动态频带分配,可以通过发送定时和APD的逆偏置电压控制,扩大OLT的感光灵敏度的动态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源光网系统,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与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通过光纤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具有电流倍率根据所施加的逆偏置电压而变化的光电转换元件,在对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分配上行信号的发送频带时,确定所述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使接收来自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中的一个光线路终端装置的上行信号时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与接收来自在该一个光线路终端装置之前刚被分配了发送频带的另外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的上行信号时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减小,
根据所述确定的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控制所述逆偏置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光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保存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各自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的信息,参照该信息确定所述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光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在对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指示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时,根据与在之前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和与在当前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两者之差、以及与在当前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和与在之后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两者之差,确定在所述之后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
4.一种光信号接收方法,用于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与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通过光纤连接的无源光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具有电流倍率根据所施加的逆偏置电压而变化的光电转换元件,
所述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在对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分配上行信号的发送频带时,确定所述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使接收来自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中的一个光线路终端装置的上行信号时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与接收来自在该一个光线路终端装置之前刚被分配了发送频带的另外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的上行信号时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减小,
根据所述确定的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控制所述逆偏置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保存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各自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的信息,参照该信息确定所述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在对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指示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时,根据与在之前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和与在当前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两者之差、以及与在当前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和与在之后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两者之差,确定在所述之后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
7.一种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通过光纤与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流倍率根据所施加的逆偏置电压而变化的光电转换元件,
在对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分配上行信号的发送频带时,确定所述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使接收来自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中的一个光线路终端装置的上行信号时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与接收来自在该一个光线路终端装置之前刚被分配了发送频带的另外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的上行信号时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减小,
根据所述确定的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控制所述逆偏置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存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各自所需要的逆偏置电压的信息,参照该信息确定所述发送频带的分配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传输路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多个光线路终端装置指示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时,根据与在之前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和与在当前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两者之差、以及与在当前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和与在之后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相对应的逆偏置电压两者之差,确定在所述之后的定时发送上行信号的光线路终端装置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
CN200810210636.3A 2007-12-19 2008-08-13 Pon系统、光信号接收方法和olt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5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6697/2007 2007-12-19
JP2007326697A JP4969432B2 (ja) 2007-12-19 2007-12-19 Ponシステム、光信号受信方法及びol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5696A CN101465696A (zh) 2009-06-24
CN101465696B true CN101465696B (zh) 2013-07-10

Family

ID=40788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063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5696B (zh) 2007-12-19 2008-08-13 Pon系统、光信号接收方法和ol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16627B2 (zh)
JP (1) JP4969432B2 (zh)
CN (1) CN1014656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69B (zh) * 2008-11-21 2014-01-2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线路终端以及光线路收发系统
JP5420435B2 (ja) * 2010-01-15 2014-02-19 富士通テレコム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局側装置
US8326152B2 (en) 2010-04-15 2012-12-04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imeslots for transmission by optical nodes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8903250B2 (en) * 2010-08-20 2014-12-02 Broadcom Corporation Cost-effective multi-rate upstream for 10GEPON based on high efficiency coding
US9667377B2 (en) 2011-04-08 2017-05-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Wavelength indication in multiple-wavelengt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US9219566B2 (en) * 2011-04-08 2015-12-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Wavelength management in multiple-wavelengt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JP5651548B2 (ja) * 2011-06-30 2015-01-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局側装置、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11362733B2 (en) * 2016-02-19 2022-06-14 Bae Systems Plc Optical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7193383A1 (zh) * 2016-05-13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传输光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JP6885083B2 (ja) * 2017-02-02 2021-06-0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伝送制御装置、光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印加電圧調整方法
CN112740580B (zh) * 2018-10-03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节能的方法和装置
US11651819B2 (en) * 2020-07-24 2023-05-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mory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5243A (ja) * 2002-06-04 2004-01-1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データ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JP4320569B2 (ja) * 2003-06-12 2009-08-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受信装置
JP2005045560A (ja) 2003-07-22 2005-02-1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信号受信方法、光信号受信装置、光通信装置、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4172475B2 (ja) * 2005-07-15 2008-10-2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局側光通信装置
US7555228B2 (en) * 2005-07-26 2009-06-30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burst-mode optical power measurement
US7606490B2 (en) * 2005-12-01 2009-10-20 Alcatel Lucent Adaptive preamble adjustment for burst-mode optical systems
JP4315165B2 (ja) * 2006-04-28 2009-08-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局側装置及び光受信回路
JP4065892B1 (ja) * 2006-10-13 2008-03-26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Pon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レンジン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62053A1 (en) 2009-06-25
US8116627B2 (en) 2012-02-14
CN101465696A (zh) 2009-06-24
JP2009152706A (ja) 2009-07-09
JP4969432B2 (ja)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5696B (zh) Pon系统、光信号接收方法和olt
US8515278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with mode coupling receivers
JP5651548B2 (ja) 局側装置、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8090261B2 (en) Network system, optical line terminat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network apparatus
US8861954B2 (en) Burst-mode receiver equipped with optical amplifi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tical amplifier, and system
US9319139B2 (en) Long distance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US9998214B2 (e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implement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070292132A1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5006313A (ja) 受動光通信網の光パワー等化装置
CN100384123C (zh) 一种千兆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10192358B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光组件及其匹配阻抗调整方法
CN101350670B (zh) 一种用于无源光网络中光信号的放大装置和方法以及光线路终端
US11026002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ONU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LT and system
US11711152B2 (en) Receiver,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US103205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reamble length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systems
JP5761415B1 (ja) 加入者側装置登録方法
CN101420412B (zh)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系统和光线路终端
JP2012114626A (ja) 光通信システム、ponシステムの宅側装置及び局側装置、発光パワーの制御方法
JP6957492B2 (ja) 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ネットワーク用のコスト最適化されたアグリゲータベースの通信トポロジ
CN100454788C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
EP256030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xtending
CN109217936A (zh) 光信号接收方法和系统
CN111447513A (zh) 一种光能采集装置、pon通信系统和光能采集方法
CN117528294A (zh) 一种放大信号的装置、接收光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KR100716180B1 (ko) Epon 시스템의 광 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3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