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7449A - 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7449A
CN101457449A CNA2008101832565A CN200810183256A CN101457449A CN 101457449 A CN101457449 A CN 101457449A CN A2008101832565 A CNA2008101832565 A CN A2008101832565A CN 200810183256 A CN200810183256 A CN 200810183256A CN 101457449 A CN101457449 A CN 101457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ture
thrust
movable part
side movable
dri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32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风晴广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57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7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其可以得到始终稳定的缝线张力。在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中,在驱动杆(4)和推力传动杆(20)之间设置推力反转单元,并且构成为使由盘按压件(7)和驱动杆(4)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重量、与由驱动单元和推力传动杆(20)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重量大致相等,通过将由于缝制时的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而向缝纫机可动部(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及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施加的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力,经由推力传动单元使力的方向反转而抵消,从而防止该力作为按压缝线调节盘(6)的盘按压件(7)的按压力(正方向的盘按压力)起作用。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缝线施加张力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缝线调节装置的一种,已知下述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其具有:缝线调节器,其具有可以夹持缝线的一对缝线调节盘及盘按压件;以及驱动单元,其对驱动杆施加将盘按压件向缝线调节盘按压的动力。并且,在该缝线调节装置中,利用作为驱动单元的被直线驱动的致动器的推力,调整施加在缝线调节盘上的按压力,控制对缝线施加的张力(专利文献1)。
下面,利用图3~图5,对现有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具有现有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架MF构成为,在下部配置未图示的底座部,同时在上部配置与未图示的底座部平行地延伸的臂部MFA。在未图示的底座部和臂部MFA之间,利用配置在未图示的底座部的图4的右侧所示的基端部侧上的臂支撑部MFC连结,作为整体形成为正面大致“コ”字状。并且缝线调节装置1配置在位于臂部MFA的图4的左侧所示的自由端侧的缝纫机头部MFAH上,由天秤2在上线供给源侧对未图示的上线施加张力。缝线调节装置1如图4所示配置在天秤2的右下方,同时构成为,将来自缝线调节装置1的未图示的上线直接供给至天秤2。因此,缝线调节装置1配置在容易受到缝纫机头部MFAH振动的影响的位置上,该振动是由设置在缝纫机头部MFAH内的未图示的针棒的上下驱动单元在缝制时产生的。
如图3所示,现有的缝线调节装置1由下述部件构成:缝线调节器3;以及作为驱动单元的致动器5,其对驱动杆4施加将构成缝线调节器3的盘按压件7向一侧的缝线调节盘6A按压的动力。
缝线调节器3具有:形成为环状的一对缝线调节盘6(标号6是一对缝线调节盘6A、6B的总称),一侧的缝线调节盘6A可以与另一侧的缝线调节盘6B接触/分离,并且可以夹持放开缝线调节盘之间的未图示的上线;盘按压件7,其安装在驱动杆4上,按压一侧的缝线调节盘6A;盘按压件定位螺母8,其与驱动杆4的前端的外螺纹部螺合,用于定位盘按压件7;缝线调节杆9,其用于利用缝线调节器3支撑驱动杆4;以及缝线调节棒台10,其保持缝线调节器3。
如图5所示,缝线调节盘6,通过使缝线调节杆9插入在各缝线调节盘6的中心部上向厚度方向贯穿而形成的各自的盘内孔6a、6b中,从而可自由移动且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缝线调节杆9的轴向上。在盘按压件7上,作为抵接凸起的3个爪部7a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同时配置为从中心开始彼此间隔相等的角度。驱动杆4沿轴向可往复运动地支撑在缝线调节杆9的内孔中。
驱动杆4沿左右方向贯穿缝纫机M的缝纫机头部MFAH的两侧壁(右侧壁RW及左侧壁LW),在其贯穿方向上可自由滑动移动地配置。在缝线调节杆9以及缝线调节棒台10上安装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取线弹簧11。在缝线调节杆9上安装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止转器12。在该止转器12的外周面上,沿轴向延伸的3个爪卡合槽12a以从中心间隔相等的角度的方式配置。通过使螺入爪卡合槽12a的底部的未图示的止动螺栓的前端与缝线调节杆9的外周面抵接,止转器12紧固在缝线调节杆9上。在止转器12的右端面上,弹簧安装槽12b以整体为环状的方式形成,在弹簧安装槽12b上安装由压缩弹簧构成的盘按压件保持弹簧13。此外,形成为大致有底筒状的保护罩14的开口侧由未图示的止动螺栓安装在止转器12的外周面上,覆盖止转器12以及配置在止转器12的右侧的部分。
作为现有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驱动单元的致动器5,特别地使用音圈电动机,该音圈电动机的可动部侧由励磁用的磁铁15构成,固定件侧由线圈16构成。如图3所示,致动器5由下述部件构成:圆筒形状的绕线管17,其卷绕线圈16;磁铁15,其用于构成音圈电动机的可动件磁路;圆筒形状的壳体18,其用于收容绕线管17,并且构成磁路.;以及可动件杆19。可动件杆19被上述缝线调节器3的驱动杆4插入而固定,上述驱动杆4在可动件杆19的两端侧,由在致动器5的壳体18上形成的轴承26A支承。另外,磁铁15利用粘接剂等固定部件固定在可动件杆19上,磁铁15、可动件杆19和驱动杆4一体地滑动移动。绕线筒17使用树脂材料,壳体18及可动件杆19为了构成磁路而使用强磁体的材料。另外,为了防止由致动器5的磁铁15的磁路产生的磁通量向缝线调节器3侧漏出,驱动杆4使用不锈钢等非磁性材料。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811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述构成的现有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中,存在由于缝制时的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的影响而使缝线张力值产生波动的问题。
即,在上述缝线调节装置1中,在插入了缝线调节器3及致动器5的驱动杆4的左端部上,施加由致动器5产生的推力,作为按压缝线调节盘6的盘按压件7的按压力向驱动杆4的右端部传递。由此,盘按压件7的按压力的方向(图3中,如白箭头B所示的盘按压力的正方向)与致动器5的推力的产生方向(图3中,如白箭头A所示的致动器推力的正方向)为相同方向。并且,在上述结构中,因由缝制时缝纫机头部的振动加速产生的力而导致的振动的影响,波及到驱动杆4,从而向缝线调节盘6施加的负载与控制装置的设定值即致动器推力不同,该驱动杆4配置为由致动器5的壳体18支撑,贯穿缝纫机头部MFAH的两侧壁。另外,由于振动产生的负载根据振动的加速度而改变,所以缝线张力值产生波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去除缝纫机头部的振动产生的影响,得到始终稳定的缝线张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推力传动杆,其与驱动杆平行地延伸,利用所述驱动单元可以沿该延伸方向进退;以及推力反转单元,其连结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推力传动杆,同时将从所述驱动单元施加的所述推力传动杆的推力向相反方向反转,并传递至驱动杆。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由缝纫机头部的振动加速而产生的力的方向,利用推力传动单元在驱动杆和推力传动杆之间进行反转,从而抵消。由此,可以使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力,不作为按压缝线调节盘的盘按压件的按压力(正方向的盘按压力)起作用,而是在缝线调节装置内被吸收。
另外,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构成为使由盘按压件和驱动杆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重量,与由驱动单元和推力传动杆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重量相等。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更可靠地将施加在缝纫机可动部上的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力,在缝线调节装置内吸收。
发明的效果
如上述说明所示,根据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实现下述等效果,即,不会受到由缝制时的缝纫机头部的振动对缝线张力的影响,可以进行始终稳定的缝线张力值的控制,并且,还可以进行与较强的缝线张力值相比更容易受到时缝纫机头部的振动的影响的较低的缝线张力值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3是现有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的缝纫机头部附近的要部的放大斜视图。
图5是现有的缝线调节器的分解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缝线调节装置1由下述部件构成:缝线调节器3,其具有驱动杆4;推力传动杆20,其后端部与作为驱动单元的致动器5的可动件杆19连接,与上述驱动杆4平行地延伸,可以沿其延伸方向进退;以及推力反转单元,其使从上述致动器5施加的推力传动杆20的推力向相反方向反转,并传递至上述驱动杆4。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上述致动器5及缝线调节器3的结构与前述的现有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缝线调节装置1中的推力反转单元具有:齿条21A,其配置于上述驱动杆4的后端部(图1中的左方);以及齿条21B,其配置于上述推力传动杆20的前端部(图1中的右方)。两个齿条21A、21B(标号21是一对齿条的总称)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推力反转单元,在由配置在未图示的壳体上的轴22A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的齿轮22与未图示的轮齿啮合的状态下,相对地(图1中的上下方向)配置。此外,上述推力传动杆20配置为与驱动杆4平行地延伸,即,在未图示的壳体上,配置由盘按压件7及驱动杆4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和由致动器5及推力传动杆20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使它们夹持经由轴22A支撑的齿轮22,经由上述齿轮22,使上述驱动杆4和推力传动杆20向不同的方向进退移动。此外,优选上述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及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重量相等地构成。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致动器5和推力反转单元收容在未图示的壳体中,与缝线调节器3的缝线调节盘6的配置配合而整体或一部分配置在缝纫机头部MFAH的背面侧。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利用未图示的致动器驱动电路向致动器5通电,则电流流过被连接的线圈16中。利用弗莱明左手定律,在可动件侧的磁铁15的磁场中,线圈16的电流产生与推力传动杆20平行方向(通过改变电流流过线圈16的极性而成为图1中的右方或左方)的推力。例如,向右方(以下,右方及左方表示图1中的方向)产生的推力,成为使由致动器5和推力传动杆20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及配置在推力传动杆20上的齿条21B向右方的推力(图1中,由白箭头A所示的正方向的致动器推力)。上述齿条21B向右方的推力,经由齿轮22变换为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该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反转为使配置在上述驱动杆4上的齿条21A、及由盘按压件7和驱动杆4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向左方的推力。并且,传递至盘按压件7的向左方的推力,作为对与盘按压件7抵接的一侧缝线调节盘6A进行按压的盘按压件7的按压力(图1中,由白箭头B所示的正方向的盘按压力)起作用,一侧缝线调节盘6A与正对的另一侧缝线调节盘6B压接,以规定的压力夹持位于一对缝线调节盘6之间的未图示的上线。
此外,由于通过变更向线圈16通电的电流值,可以变更致动器5的致动器推力,所以可以变更夹持未图示的上线的压力(盘按压力)。在缝纫机的缝制时,随着未图示的上线消耗,利用缝线调节器3抽出未图示的上线,这时产生缝线张力。由此,在缝纫机的缝制循环中,通过在抽出未图示的上线时,使向线圈16通电的电流值可变,从而可以使缝制循环中的缝线张力值可变。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即使由于缝制时的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而向由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及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构成的缝纫机可动部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力,也可以通过设置推力反转单元,并且构成为使由盘按压件7和驱动杆4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重量、与由驱动单元和推力传动杆20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重量大致相等,从而可以在缝线调节装置内吸收由振动的加速产生的力。
例如,如果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而向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向右方的力,则该力成为使配置在推力传动杆20上的齿条21B向右方的推力。该齿条21B的向右方的推力经由齿轮22变换为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并且,该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反转为使配置有齿条21A的驱动杆4向左方的推力。.
另外,在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而向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向右方的力的情况下,同时,对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也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向右方的力。
该力成为使配置在驱动杆4上的齿条21A向右方的推力,该使齿条21A向右方的推力,经由齿轮22变换为顺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并且,该顺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反转为使配置有齿条21B的推力传动杆20向左方的推力。
由此,由于振动加速而产生的施加在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及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上的向右方的力,与经由上述齿轮22而同时传递至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及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力抵消。由此,由于即使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加速而产生向右方的力,也作为整体被消除,所以不会作为按压缝线调节盘6的盘按压件7的按压力(正方向的盘按压力)起作用,而是在缝线调节装置1的内部被吸收。特别地,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上述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和缝线调节器侧,其可动部的重量大致相等地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振动导致的加速力。也大致相等,所以可以可靠地抵消。此外,即使在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加速而产生的向左方的力向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施加的情况下,利用相同的机构,也依然可以将该力在缝线调节装置1的内部吸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缝线调节装置1,不会受到缝制时的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对缝线张力的影响,可以进行始终稳定的缝线张力值的控制。另外,还可以进行与较强的缝线张力值相比更容易受到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的影响的较低的缝线张力值的控制。
在图2中,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实施方式2,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缝线调节装置1中的推力反转单元,由下述部件构成:一对滑轮23,它们由配置在未图示的壳体上的轴23A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传动带24,其卷绕并展开于一对滑轮23的外周上;以及一对固定件25A、25B。在一对滑轮之间卷绕并展开的传动带24的对向位置(图2中的上下位置)上,推力传动杆20和驱动杆4的端部分别经由固定件25A、25B安装。此外,推力传动杆20与驱动杆4平行地延伸配置。由此,以支撑在缝纫机头部MFAH上的一对滑轮23为基准,由盘按压件7和驱动杆4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及由驱动单元和推力传动杆20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这两个部分可动。该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及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重量相等地构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致动器5和上述推力反转单元收容在未图示的壳体内,与缝线调节器3的缝线调节盘6的配置配合而整体或一部分配置在缝纫机头部MFAH的背面。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利用未图示的致动器驱动电路向致动器5通电,则电流流过被连接的线圈16中。利用弗莱明左手定律,在可动件侧的磁铁15的磁场中,线圈16的电流产生与推力传动杆20平行方向(通过改变电流流过线圈16的极性而成为图2中的右方或者左方)的电磁力。例如,向右方(以下,右方及左方表示图2中的方向)产生的电磁力,成为使由致动器5和推力传动杆20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及配置在推力传动杆20上的固定件25A向右方的推力(图2中,由白箭头A所示的正方向的致动器推力)。上述固定件25A向右方的推力,经由传动带24变换为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该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反转为使配置在上述驱动杆4上的固定件25B、及由盘按压件7和驱动杆4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向左方的推力。并且,传递至盘按压件7的向左方的推力,作为对与盘按压件7抵接的一侧缝线调节盘6A进行按压的盘按压件7的按压力(图2中,由白箭头B示出的正方向的盘按压力)起作用,一侧的缝线调节盘6A与正对的另一侧缝线调节盘6B抵接,以规定的压力夹持位于一对缝线调节盘6之间的未图示的上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变更向线圈16通电.的电流值,可以变更致动器5的致动器推力,所以可以变更夹持未图示的上线的压力(盘按压力)。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缝线调节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即使由于缝制时的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向由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及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构成的缝纫机可动部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力,也可以通过设置推力反转单元,并且构成为使由盘按压件7和驱动杆4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重量、与由驱动单元和推力传动杆20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重量大致相等,从而可以在缝线调节装置内吸收由于振动加速产生的力。
例如,如果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而向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向右方的力,则该力成为使与推力传动杆20连结的固定件25A向右方的推力。该使固定件25A向右方的推力经由传动带24变换为顺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并且,该顺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反转为使包括固定件25B及驱动杆4在内的缝线调节侧可动部向左方的推力。
另外,在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而向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向右方的力时,同时对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施加由振动加速产生的向右方的力。
该力成为使与驱动杆4连结的固定件25B向右方的推力,使该固定件25B向右方的推力,经由传动带24转换为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并且,该逆时针旋转的旋转扭矩反转成为使包括固定件25A及推力传动杆20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向左方的推力。
由此,由振动加速而产生的施加在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及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向右方的力,与经由上述传动带24而传递至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及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力彼此抵消。由此,即使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加速而产生向右方的力,也由于作为整体被消除,所以不会作为按压缝线调节盘6的盘按压件7的按压力(正方向的盘按压力)起作用,而是在缝线调节装置1的内部被吸收。特别地,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上述驱动单元侧可动部和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重量大致相等地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振动导致的加速力也大致相等,所以可以可靠地抵消。此外,即使在由于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加速而产生的向左方的力向驱动单元侧可动部施加的情况下,利用相同的机构,也依然可以将该力在缝线调节装置1的内部吸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缝线调节装置1,不会受到缝制时的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对缝线张力产生的影响,可以进行始终稳定的缝线张力值的控制。另外,还可以进行与较强的缝线张力值相比更容易受到缝纫机头部MFAH的振动影响的较低的缝线张力值的控制。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2)

1.一种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其具有:
缝线调节器,其具有可以夹持缝线的一对缝线调节盘、以及安装在驱动杆上的盘按压件,该盘按压件可以按压一侧的缝线调节盘;以及
驱动单元,其对所述驱动杆施加将所述盘按压件向一侧的所述缝线调节盘进行按压的动力,
其特征在于,具有:
推力传动杆,其与所述驱动杆平行地延伸,可以利用所述驱动单元在该延伸方向上进退;以及
推力反转单元,其连结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推力传动杆,同时使由所述驱动单元施加的所述推力传动杆的推力向相反方向反转,并传递至所述驱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由所述盘按压件和所述驱动杆构成的缝线调节器侧可动部的重量,与由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推力传动杆构成的驱动单元侧可动部的重量相等。
CNA2008101832565A 2007-12-12 2008-12-12 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 Pending CN1014574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0890A JP2009142378A (ja) 2007-12-12 2007-12-12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2007320890 2007-1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7449A true CN101457449A (zh) 2009-06-17

Family

ID=4076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832565A Pending CN101457449A (zh) 2007-12-12 2008-12-12 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42378A (zh)
CN (1) CN10145744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445A (zh) * 2014-10-22 2015-01-14 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控制线张力控制器
CN107956050A (zh) * 2017-12-30 2018-04-24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张紧力的夹线器
CN107988723A (zh) * 2017-12-30 2018-05-04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缝纫机缝线张力的装置
CN110904580A (zh) * 2018-09-14 2020-03-24 Juki株式会社 旋转式线调节器装置
CN111235772A (zh) * 2020-02-26 2020-06-05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线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92573A (ja) * 2016-04-21 2017-10-26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CN112281329B (zh) * 2020-11-12 2021-06-25 吴江市中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夹线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445A (zh) * 2014-10-22 2015-01-14 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控制线张力控制器
CN107956050A (zh) * 2017-12-30 2018-04-24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张紧力的夹线器
CN107988723A (zh) * 2017-12-30 2018-05-04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缝纫机缝线张力的装置
CN110904580A (zh) * 2018-09-14 2020-03-24 Juki株式会社 旋转式线调节器装置
CN110904580B (zh) * 2018-09-14 2023-03-10 Juki株式会社 旋转式线调节器装置
CN111235772A (zh) * 2020-02-26 2020-06-05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42378A (ja)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7449A (zh) 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
US20070278054A1 (en) Yarn brake with settable braking force
RU2661686C1 (ru) Лазерная обрабатывающая головка с ленточным приводом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оптики
JP2010090936A (ja) ブレーキ付電磁クラッチ
US7916414B2 (en) Actuator for lens driving mechanism
KR101562382B1 (ko) 합사기의 와이어 장력조절장치
JP2005137515A (ja) 刺繍機
US9052525B2 (en) Image shake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equipment and imag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KR20070079001A (ko) 재봉기의 실 장력조절장치
JP2592578B2 (ja) 研磨されるメガネレンズ素材を締付ける圧力値を制御する手段を備えたメガネレンズ用研磨機
JP4492162B2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5253980B2 (ja) 下糸張力制御装置
CN101012609B (zh) 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JP2006271475A (ja) ミシン
JP2005035795A (ja) 綾巻きボビ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繊維機械のフィンガ糸ガイドのためのエネルギーアキュームレータ
JPH05228738A (ja) 放電加工機のリボン又はワイヤ電極の張力測定及び/又は張力制御装置
JP2007325614A (ja) 糸調子機構
JP5197129B2 (ja) 下糸張力制御装置
CN110904580B (zh) 旋转式线调节器装置
KR20190130503A (ko) 재봉틀용 실 장력조절 장치
JP2005261630A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5147518B2 (ja) 下糸張力制御装置
JP7161944B2 (ja) 制動力調整装置
US420138A (en) Regulator for dynamos
KR20210059740A (ko) 와인딩 머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