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8371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8371A
CN101438371A CNA2007800066793A CN200780006679A CN101438371A CN 101438371 A CN101438371 A CN 101438371A CN A2007800066793 A CNA2007800066793 A CN A2007800066793A CN 200780006679 A CN200780006679 A CN 200780006679A CN 101438371 A CN101438371 A CN 101438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lasma display
scan electrode
substrate
k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66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成男
李基凡
梁钟文
具滋仁
李铉宰
金轸荣
咸正显
郑明淳
李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38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50Filling, e.g. selection of gas mix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8Dielectric or insulating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前部基片上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设置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上的上部介电层;后部基片,寻址电极被设置在其上以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相交;设置在寻址电极上的下部介电层;以及设置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的间隔壁。该间隔壁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百万分率)的铅(Pb)。放电气体被填充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且含有9%至42%的氦(He)。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在由间隔壁分隔的放电单元内的荧光层和多个电极。
驱动信号被提供给电极,由此在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当驱动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时,填充在放电单元内的放电气体产生真空紫外射线,由此导致形成在放电单元内的荧光体发光,从而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屏幕上显示图像。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图1至3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运行;
图5示出了含氦(He)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特性;
图6示出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取决于Pb含量的特性;
图7和8是示出了取决于氦(He)含量的功耗和亮度的图示;
图9和10是示出了取决于氙(Xe)含量的亮度和点火电压的图示;
图11和12示出了各自具有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
图13示出了各自具有多层结构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而图14示出了各自具有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
图15和16示出了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结构;
图17示出了各自具有多层结构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而图18示出了各自具有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
图19是说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的图示;以及
图20是示出取决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的亮度和点火电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
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包括用密封层(未示出)相互接合以彼此相对的前部基片101和后部基片111。在前部基片101上,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后部基片111上,寻址电极113被设置为与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相交。
用于覆盖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上部介电层104被设置在前部基片101上,在该前部基片上设置有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
上部介电层104限制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放电电流,并提供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电绝缘。
保护层105被设置在上部介电层104上来更容易地实现放电条件。保护层105可包括具有高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材料,例如,氧化镁(MgO)。
用于覆盖寻址电极113的下部介电层115被设置在后部基片111上,在该后部基片上设置有寻址电极113。下部介电层115提供寻址电极113的电绝缘。
条型、井型、三角型、蜂巢型等等的间隔壁112被设置在下部介电层115上来分隔放电空间(即放电单元)。红色(R)放电单元、绿色(G)放电单元和蓝色(B)放电单元等等可被设置在前部基片101和后部基片111之间。除了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外,可设置白色(W)放电单元或黄色(Y)放电单元。
被间隔壁112分隔的每个放电单元都填充有放电气体。
荧光层114被设置在放电单元内,以便在产生寻址放电的期间发射可见光用于图像显示。例如,分别发射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光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荧光层可被设置在放电单元内。除了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光外,可设置发射白色(W)或黄色(Y)光的荧光层。
形成在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内的荧光层114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厚度可与其他荧光层的厚度不同。例如,在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内的第二和第三荧光层的厚度可大于红色(R)放电单元内的第一荧光层的厚度。第二荧光层的厚度可大致等于或不同于第三荧光层的厚度。
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宽度可大致上彼此相等。此外,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的宽度可不同于其他放电单元的宽度。例如,红色(R)放电单元的宽度可以是最小的,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宽度可大于红色(R)放电单元的宽度。绿色(G)放电单元的宽度可大致上等于或不同于蓝色(B)放电单元的宽度。
设置于放电单元内的荧光层114的宽度可根据放电单元的宽度而改变。例如,绿色(G)放电单元内的第二荧光层的宽度可大于红色(R)放电单元内的第一荧光层的宽度。此外,蓝色(B)放电单元内的第三荧光层的宽度可大于第一荧光层的宽度。因此,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色温可以被改善。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可具有各种形式的间隔壁结构和图1中所示的间隔壁112的结构。例如,间隔壁112包括第一间隔壁112b和第二间隔壁112a。间隔壁112可具有不同类型的间隔壁结构,其中第一间隔壁112b和第二间隔壁112a的高度相互不同。
在不同类型的间隔壁结构中,第一间隔壁112b的高度可小于第二间隔壁112a的高度。
尽管图1已经示出和描述了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被排列在同一条线上的例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可按不同图案来排列。例如,可应用其中将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排列成三角形的△布置。此外,放电单元可具有各种多边形形状,如五边形和六边形以及长方形。
尽管图1已经示出和描述了间隔壁112被形成在后部基片111上的例子,但间隔壁112也可被形成在前部基片101或后部基片111中至少其中之一上。
应当注意到,上面仅仅示出和描述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个例子,而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例如,尽管以上描述示出了上部介电层104和下部介电层115各自具有单层结构的情形,但是上部介电层104或下部介电层115中的至少一个也可具有多层结构。
尽管设置在后部基片111上的寻址电极113可具有大致上恒定的宽度或厚度,但在放电单元内的寻址电极113的宽度或厚度可与放电单元外的寻址电极113的宽度或厚度不同。例如,在放电单元内的寻址电极113的宽度或厚度可大于放电单元外的寻址电极113的宽度或厚度。
参考图2,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可被分为第一区域140和第二区域150。
在第一区域140中,多个第一寻址电极Xa1、Xa1、......、Xam被相互平行地设置。在第二区域150中,多个第二寻址电极Xb1、Xb1、......、Xbm被以与上述多个第一寻址电极Xa1、Xa1、......、Xam相对的方式相互平行地设置。
图3详细示出了区域A,其中第一寻址电极与第二寻址电极彼此相对。
参考图3,第一寻址电极Xa(m-2)、Xa(m-1)和Xam分别与第二寻址电极Xb(m-2)、Xb(m-1)和Xbm相对,且其间相距距离d。
当在第一寻址电极和第二寻址电极之间的距离d过小时,在第一寻址电极和第二寻址电极之间由于耦合效应可能有电流流动。另一方面,当距离d过大时,用户可看到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中的条状噪声。
鉴于此,距离d可在大约50μm至300μm的范围中。进一步地,距离d可在大约70μm至220μm的范围中。
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运行。该示例性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图4,等离子体显示器的运行方法可以多样地改变。
如图4所示,在初始化壁电荷(wall charges)的重置时段中,重置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重置信号包括上升信号和下降信号。重置时段进一步被划分为设置时段(setup period)和取消设置时段(set-downperiod)。
在设置时段中,上升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上升信号从第一电压V1急剧地上升到第二电压V2,然后逐渐地从第二电压V2上升到第三电压V3。第一电压V1可为地电平电压GND。
在设置时段中,上升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的暗放电(darkdischarge)(即,设置放电),由此在放电单元内积累适当数量的壁电荷。
在取消设置时段中,极性方向与上升信号的极性方向相反的下降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下降信号从比上升信号的峰值电压(即第三电压V3)低的第四电压V4逐渐地下降到第五电压V5。
下降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的擦除放电(即取消设置放电)。此外,在放电单元内余留的壁电荷是统一的,使得寻址放电可被稳定地执行。
在跟随在重置时段之后的寻址时段中,被维持在比下降信号的最低电压(即第五电压V5)高的第六电压V6上的扫描偏置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从扫描偏置信号下降到扫描电压-Vy的扫描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
在至少一个子场的寻址时段中提供的扫描信号的宽度可与在其它子场的寻址时段中提供的扫描信号的宽度不同。例如,一个子场中的扫描信号的宽度可大于按时间顺序上的下一个子场中的扫描信号的宽度。此外,扫描信号的宽度可逐渐地以2.6μs,2.3μs,2.1μs,1.9μs等等的顺序或者以2.6μs,2.3μs,2.3μs,2.1μs,......,1.9μs,1.9μs等等的顺序减小。
如上,当扫描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时,相应于扫描信号的数据信号被提供给寻址电极。数据信号从地电平电压GND上升数据电压量值ΔVd。
当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之间的电压差被加到在重置时段中产生的壁电压上时,在被提供有数据信号的放电单元内发生寻址放电。
在寻址时段中,维持偏置信号被提供给维持电极,以防止由于维持电极Z的干扰而产生不稳定的寻址放电。
维持偏置信号被大致上保持在维持偏差电压Vz上。维持偏置电压Vz低于维持信号的电压Vs但高于地电平电压GND。
在跟随在寻址时段之后的维持时段中,维持信号被交替地被提供给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维持信号具有和维持电压Vs相应的电压量值。
当在通过执行寻址放电而选择的放电单元内的壁电压被加到维持信号的维持电压Vs上时,在每次提供该维持信号时,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就发生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
在至少一个子场的维持时段中提供了多个维持信号,并且多个维持信号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宽度可不同于其他维持信号的宽度。例如,在多个维持信号中第一个提供的维持信号的宽度可大于其他维持信号的宽度。因此,维持放电可以更稳定。
填充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内的放电气体包括氦(He)。除了He外,放电气体还可进一步包括氙(Xe)和氖(Ne)。氦(He)可降低点火电压,从而提高驱动效率。
图5示出了含有氦(He)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特性。
图5示出了分别在含有85%的Ne和15%的Xe作为放电气体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情形1中、在含有60%的Ne、15%的Xe和25%的He作为放电气体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情形2中、在含有90%的Ne和10%的Xe作为放电气体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情形3中、以及在含有65%的Ne、10%的Xe和25%的He作为放电气体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情形4中所显示的图像的功耗、效率和亮度。
情形1至4中的间隔壁由PbO-B2O3-SiO2玻璃形成。情形1至4中的间隔壁含有超过1,000ppm(百万分率)的铅(Pb),并被称为A-型间隔壁。
此外,图5示出了分别在与情形1具有相同成分的情形5中、在与情形2具有相同成分的情形6中、在与情形3具有相同成分情形7中、以及在与情形4具有相同成分的情形8中所显示的图像的功耗、效率和亮度。
情形5至8中的间隔壁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并被称为B-型间隔壁。
如图5所示,在情形1中,功耗是272W,效率是1.108lm/W,亮度是142cd/m2。在情形2中,功耗是257W,效率是1.33lm/W,亮度是125cd/m2。含有25%He的情形2与不含有He的情形1相比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效率。
此外,在情形3中,功耗是215.2W,效率是0.997lm/W,亮度是140cd/m2。在情形4中,功耗是193W,效率是1.21lm/W,亮度是120cd/m2。含有25%He的情形4与不含有He的情形3相比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效率。
换句话说,不管Xe的含量多少,氦(He)降低了功耗并提高了效率。
因为氦气对于在放电单元内产生的放电起催化剂作用,所以放电可以在相对低的电压上发生。因此,在含有氦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功耗被降低并且效率提高了。
尽管氦改善了功耗和效率,但是氦降低了亮度。例如,含有25%的He的情形2和4与不含有He的情形1和3相比具有更低的亮度。
可以通过将间隔壁中Pb的含量设定为等于或小于1,000ppm来防止由于氦导致的亮度降低。
在情形5中,功耗是269W,效率是1.121lm/W,亮度是143cd/m2
在情形6中,功耗是252W,效率是1.352lm/W,亮度是130cd/m2
在情形7中,功耗是210.5W,效率是1.02lm/W,亮度是142cd/m2
在情形8中,功耗是189.2W,效率是1.28lm/W,亮度是128cd/m2
包括B-型间隔壁的情形5至8与包括A-型间隔壁的情形1至4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亮度。换句话说,因为情形5至8的B-型间隔壁与情形1至4的A-型间隔壁相比含有更少量的Pb,所以B-型间隔壁的电容小于A-型间隔壁的电容。因此,放电电流降低,并且由相同电压电平产生的放电的强度增加了。
如上,当间隔壁的Pb含量等于或小于1,000ppm时,即使放电气体含有He,也可以防止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降低。
为了防止由放电气体中的氦导致的亮度降低,间隔壁、寻址电极或下部介电层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在这种情况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Pb的总含量等于或小于1,000ppm。
图6示出了取决于Pb铅含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特性。
如图6所示,间隔壁、寻址电极或下部介电层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面板的电容。此外,可以防止由放电气体中的氦导致的亮度降低。
除了间隔壁、寻址电极和下部介电层之外,上部介电层、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前部基片或后部基片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在这种情况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Pb的总含量等于或小于1,000ppm。
如果Pb在人体内积聚,Pb是会不利地影响人体的有毒材料。因此,当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间隔壁包括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时,Pb对人体的影响可以被减少。
图7和8是示出了取决于氦(He)含量的功耗和亮度的图示。
在放电气体包括Ne、Xe和氦且Xe的含量固定在15%的条件下,图7和8示出了当氦含量从0%至50%变化时的功耗和亮度。在图7和8中,间隔壁中Pb含量等于或小于1,000ppm。
参考图7,当氦含量为0%时,功耗是大约275W。当氦含量为5%时,功耗是大约273W。
当氦含量在9%至18%之间时,功耗在大约230W至265W之间。
当氦含量在18%至29%之间时,功耗在大约178W至230W之间。当氦含量在29%至42%之间时,功耗在大约1660W至178W之间。当氦含量等于或大于50%时,功耗为大约164W。
如图7所示,当氦含量在9%至42%之间时,功耗随氦含量增加逐渐减少。当氦含量等于或大于50%时,功耗的减少效应小。
参考图8,当氦含量等于或小于9%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在137cd/m2至140cd/m2之间变化。
当氦含量在9%至18%之间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在133cd/m2至137cd/m2之间。
当氦含量在18%至29%之间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在129cd/m2至133cd/m2之间,并且是足够高的。当氦含量在29%至42%之间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在124cd/m2至129cd/m2之间。
当氦含量等于或大于50%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急剧减小到大约112cd/m2
如可在图7和8中所见,当氦含量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而增加时,改进了功耗但是亮度降低了。
例如,当氦含量等于或小于10%时,亮度在大约137cd/m2至140cd/m2之间并且是足够高的。但是,功耗在大约265W至275W之间并且是过高的。
当氦含量等于或大于50%时,功耗等于或小于164W并且是足够低的。然而,亮度等于或小于112cd/m2并且是过低的。
因此,氦含量可在9%至42%之间,以保持功耗在低水平上并增加亮度。氦含量可在18%至29%之间。
由于Xe增加了放电单元内的真空紫外射线的产生量,所以Xe可增加亮度。因此,由氦导致的亮度降低可以通过对Xe含量的控制来补偿。
图9和10是示出了取决于氙(Xe)含量的亮度和点火电压的图示。
在放电气体包括Ne、He和Xe,氦含量固定在20%且Xe含量从5%至25%变化的条件下,当25%的窗图案图像被显示在屏幕上时,图9是示出了亮度和Xe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图示,而图10是示出了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间的点火电压与Xe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图示。
参考图9,当Xe含量为大约5%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是329cd/m2。当Xe含量为大约9%时,亮度是346cd/m2且是相对低的。
当Xe含量为大约10%时,亮度增加到大约353cd/m2。由于Xe增加了放电产生期间的真空紫外射线的产生量,所以放电单元中产生的光线数量因Xe含量增加而增加。因此,提高了亮度。
当Xe含量为11%时,亮度是大约359cd/m2。当Xe含量在12%至15%之间时,亮度具有在373cd/m2至390cd/m2之间变化的高值。当Xe含量等于或大于16%时,亮度是大约396cd/m2
由图9可见,当Xe含量从10%增加至20%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当Xe含量等于或大于25%时,亮度的增加幅度小。
如图10所示,当Xe含量为大约5%时,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间的点火电压是大约135V。当Xe含量为大约9%时,点火电压是大约136V。另一方面,当Xe含量为大约10%时,点火电压增加至大约137V。
此外,当Xe含量为大约11%时,点火电压是大约137V。当Xe含量在12%至15%之间时,点火电压在大约138V至140V之间。
当Xe含量在16%至20%之间时,点火电压在大约141V至143V之间。当Xe含量等于或大于25%时,点火电压急剧地增加到等于或大于大约153V的值。
如可从图10所见,即使放电气体包括氦,亮度也可由于对Xe含量的控制而增加。然而,当Xe含量增加时,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间的点火电压升高。
因此,放电气体包括10%至20%的Xe以维持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在足够高的水平上,并防止在透明电极被省略的结构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点火电压的过度上升。放电气体可包括12%至15%的Xe。
图11和12示出了各自具有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
如图11和12所示,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被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具有单层结构。
黑色层120和130被设置在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与前部基片101之间。
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可由金属材料形成,该金属材料具有极好的传导性且易于塑造,例如银(Ag)、金(Au)、铜(Cu)和铝(Al)。
具有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可被称为少ITO(ITO-less)电极,其中省略了透明电极。
图13示出了各自具有多层结构的扫描电极402和维持电极403,图14示出了各自具有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
在图13中,扫描电极402和维持电极403各自包括透明电极402a和403a以及总线电极402b和403b。
总线电极402b和403b可包括大致上不透明的材料,例如Ag、Au、Cu或Al的至少其中之一。透明电极402a和403a可包括大致上透明的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
黑色层402a和403a形成在透明电极402a和403a与总线电极402b和403b之间,以防止由总线电极402b和403b导致的外部光的反射。
图13的扫描电极402和维持电极403的制造方法如下。首先,在前部基片401上形成透明电极层。然后,透明电极层被图案化以形成透明电极402a和403a。
在透明电极402a和403a上形成总线电极层。然后,总线电极层被图案化以形成总线电极402b和403b。
另一方面,图13的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通过将电极层形成在前部基片101上和将电极层图案化而形成。换句话说,由于图14的制造方法比图13的制造方法更简单,所以图14中降低了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
图13中,由于透明电极402a和403a由相对昂贵的ITO形成,所以透明电极402a和403a提供了制造成本上升的理由。
图14中,由于没有使用相对昂贵的ITO,所以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15和16示出了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结构。
如图15所示,扫描电极102包括多个与寻址电极113相交的直线部分521a和521b,以及从直线部分521a和521b的至少其中之一突出的突出部分522a、522b和522c。维持电极103包括多个与寻址电极113相交的直线部分531a和531b,以及从直线部分521a、521b、531a和531b突出的突出部分532a、532b和532c。
在图15中,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各自包括三个突出部分。然而,突出部分的数量并非限制于此。例如,突出部分522c和532c可分别从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被省略。
直线部分521a、521b、531a和531b分别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例如,扫描电极102的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521a和521b分别具有W1和W2的宽度。维持电极103的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531a和531b分别具有W3和W4的宽度。
宽度W1、W2、W3和W4可具有大致上相同的值。宽度W1、W2、W3或W4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具有不同的值。例如,宽度W1和W3可为大约35μm,宽度W2和W4可比宽度W1和W3大约45μm。
当在扫描电极102的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521a和521b之间的间隔g3以及在维持电极103的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531a和531b之间的间隔g4过大时,难以将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产生的放电扩散到扫描电极102的第二直线部分521b和维持电极103的第二直线部分531b。另一方面,间隔g3和g4过小,则难以将放电扩散到放电单元的后部。因此,间隔g3和g4可分别在大约170μm至210μm之间。
为将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间产生的放电充分地扩散到放电单元的后部,扫描电极102的第二直线部分521b和间隔壁112之间在平行于寻址电极113方向上的最短的间隔g5以及维持电极103的第二直线部分531b和间隔壁112之间在平行于寻址电极113方向上的最短的间隔g6可分别在大约120μm至150μm之间。
突出部分522a、522b、522c、532a、532b和532c从直线部分521a、521b、531a和531b向放电单元的中央方向突出。例如,扫描电极102的突出部分522a和522b从第一直线部分521a向放电单元的中央方向突出。维持电极103的突出部分532a和532b从第一直线部分531a向放电单元的中央方向突出。
突出部分522a、522b、522c、532a、532b和532c被以预先确定的间隔相互隔开。例如,扫描电极102的突出部分522a和522b被以间隔g1相互隔开。维持电极103的突出部分532a和532b被以间隔g2相互隔开。间隔g1和g2可分别在75μm至110μm之间以确保放电效率。
突出部分522a、522b、522c、532a、532b和532c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长度可与其他突出部分的长度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突出方向的突出部分的长度可相互不同。例如,突出部分522a和522b的长度可不同于突出部分522c的长度,且突出部分532a和532b的长度可不同于突出部分532c的长度。
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各自包括用于连接至少两个直线部分的连接部分。例如,扫描电极102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521a和521b的连接部分523,且维持电极103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531a和531b的连接部分533。
放电在从扫描电极102的第一直线部分521a突出的突出部分522a和522b与从维持电极103的第一直线部分531a突出的突出部分532a和532b之间开始发生。
放电被扩散到扫描电极102的第一直线部分521a和维持电极103的第一直线部分531a中,并且随后通过连接部分523和533被扩散到扫描电极102的第二直线部分521b和维持电极103的第二直线部分531b中。
扩散到第二直线部分521b和531b中的放电通过扫描电极102的突出部分522c和维持电极103的突出部分532c被扩散到放电单元的后部。
如图16所示,突出部分521a、521b、521c、531a、531b和531c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具有有弧度的部分。突出部分521a、521b、521c、531a、531b和531c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具有有弧度的端部部分。
此外,将突出部分521a、521b、521c、531a、531b和531c连接到直线部分521a、521b、531a和531b的部分可具有弧度。
此外,将直线部分521a、521b、531a和531b连接到连接部分523和533的部分可具有弧度。
如上,当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各自具有有弧度的部分时,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可以被更容易地制造。此外,在驱动面板期间,能防止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预先确定部分上的壁电荷的过度积聚,因此面板能被稳定地驱动。
图17示出了各自具有如图13那样的多层结构的扫描电极701和维持电极702,图18示出了各自具有如图14那样的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703和维持电极704。
在图17中,扫描电极701和维持电极702各自包括透明电极701a和702a以及总线电极701b和702b。
如上,因为在图17中扫描电极701和维持电极702各自包括透明电极701a和702a,所以面板的整个面积的增加是不要紧的。另一方面,因为在图18中省略了透明电极,在扫描电极703和维持电极704的面积的过度增加过度地减小了面板的孔径比(aperture ratio),因此,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会被过度地降低。
换句话说,因为在图17中扫描电极701和维持电极702各自包括透明电极701a和702a,所以可以通过增加图17中透明电极701a和702a的面积来增加扫描电极701和维持电极702的面积。因此,降低了驱动电压并且因此可以提高驱动效率。此外,面板的孔径比未降低。另一方面,当图18中扫描电极703和维持电极704的面积增加时,驱动电压降低但面板的孔径比被过度地降低。因此,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会被过度地降低。
因此,因为具有单层结构的扫描电极703和维持电极704的面积可以是相对小的,所以图18中的扫描电极703和维持电极704之间的点火电压可高于图17中的点火电压。
然而,当图18中的放电气体包括氦时,氦作为放电的催化剂起作用。因此,氦可以防止扫描电极703和维持电极704之间的点火电压的过度的上升。
因此,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各自具有单层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放电气体包括氦是有利的。
图19是说明了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的图示。
如图19所示,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以间隔d相互隔开,且放电在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发生。
当间隔d足够大时,因为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放电充分地使用了正柱(positive column),所以光量可增加。另一方面,当间隔d足够大时,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点火电压过度地上升。
换句话说,当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间隔d增加时,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增加,但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点火电压上升。
当间隔d相对大时,由于放电气体中的氦,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放电充分地使用了正柱。因此,亮度可被提高,且氦可防止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点火电压的过度上升。
图20是显示取决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的亮度和点火电压的图表。
图20是在放电气体包括15.5%的氦和15%的Xe的条件下,当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在50μm至350μm之间时,测量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以及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点火电压的图表。
符号◎指示极好的状态(即亮度非常高或点火电压足够低)。符号。指示相对好的状态。符号X指示不好的状态(即亮度非常低或点火电压过高)。
当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间的间隔d在50μm至70μm之间时,因为间隔d过小,所以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放电难以充分地使用正柱。因此,亮度非常低(即不好的状态X)。
当间隔d在80μm至90μm之间时,亮度是好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因为间隔d相对小,所以亮度可被降低。然而,亮度降低的水平可能小。
当间隔d等于或大于100μm时,因为间隔d足够宽,所以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放电充分地使用正柱。因此,亮度非常高(即极好的状态◎)。
当间隔d在50μm至200μm之间时,因为间隔d足够小,所以点火电压足够低。因此,点火电压为极好的状态◎。
当间隔d在240μm至250μm之间时,点火电压为相对好的状态○。
当间隔d在310μm至350μm之间时,因为间隔d过宽,所以点火电压过高。因此,点火电压为不好的状态X。
如可从图20所见,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间的间隔可在80μm至250μ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可在100μm至200μm之间。
如上,当放电气体包括氦,改善了效率和功耗被但会降低亮度。
放电气体的压力被调整来防止亮度的降低。
当放电气体的压力相对低时,放电单元内的放电气体的微粒的量会相对少。因此,在放电期间放电气体发射的紫外射线的量相对少,因此亮度会被降低。
另一方面,当放电气体的压力相对高时,放电单元内有相对大量的放电气体的微粒。因此,在放电期间放电气体发射的紫外射线的量增加,因此亮度可被改善。
由氦导致的亮度降低可通过将含氦的放电气体的压力设定到400torr至500torr之间的相对高的值来补偿。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来限制本发明。本教导可被容易地应用到其他设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意图说明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许多替代选择、修改、和改变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0)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部基片;
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前部基片上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
设置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上的上部介电层;
后部基片,寻址电极被设置所述后部基片上,以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相交;
设置在寻址电极上的下部介电层;以及
设置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并分隔放电单元的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百万分率)的铅(Pb),
其中放电气体被填充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并含有9%至42%的氦(He)。
2.如权利要求所述1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含有18%至29%的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下部介电层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寻址电极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含有10%至20%的氙(Xe)。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含有12%至15%的X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的压力在400torr至550torr之间。
8.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部基片;
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前部基片上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所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各自具有单层结构;
设置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上的上部介电层;
后部基片,寻址电极被设置所述后部基片上,以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相交;
设置在寻址电极上的下部介电层;以及
设置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并分隔放电单元的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铅(Pb),
其中放电气体被填充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并含有9%至42%的氦(He)。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各自包括与寻址电极相交的多个直线部分、连接所述多个直线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直线部分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以及从多个直线部分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含有18%至29%的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下部介电层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寻址电极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Pb。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含有10%至20%的氙(Xe)。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含有12%至15%的Xe。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的压力在400torr至550torr之间。
1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部基片;
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前部基片上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在80μm至250μm之间;
设置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上的上部介电层;
后部基片,寻址电极被设置所述后部基片上,以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相交;
设置在寻址电极上的下部介电层;以及
设置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并分隔放电单元的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含有等于或小于1,000ppm的铅,
其中放电气体被填充在前部基片和后部基片之间并含有9%至42%的氦(He)。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各自具有单层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气体含有18%至29%的氦。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在100μm至200μm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各自包括与寻址电极相交的多个直线部分、连接所述多个直线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直线部分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以及至少一个从多个直线部分突出的突出部分。
CNA2007800066793A 2007-07-04 2007-12-31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Pending CN1014383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67213 2007-07-04
KR1020070067213A KR20090002873A (ko) 2007-07-04 2007-07-04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8371A true CN101438371A (zh) 2009-05-20

Family

ID=4022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66793A Pending CN101438371A (zh) 2007-07-04 2007-12-31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34820B2 (zh)
KR (1) KR20090002873A (zh)
CN (1) CN101438371A (zh)
WO (1) WO20090051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1712A (en) * 1974-04-08 1978-03-28 Owens-Illinois, Inc. Addition of helium to gaseous medium of gas discharge device
KR100822567B1 (ko) * 1998-09-04 2008-04-16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화질과 고휘도를 표시할 수 있는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구동방법 및 화상표시장치
CN101303951B (zh) * 2000-08-18 2012-02-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气体放电屏
JP4271902B2 (ja) 2002-05-27 2009-06-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0565194B1 (ko) * 2003-08-04 200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유리 조성물 및 제조방법
US7084567B2 (en) * 2003-10-20 2006-08-0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performing high luminance and luminous efficiency
JP4194474B2 (ja) 2003-11-07 2008-12-10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隔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96235B1 (ko) 2004-06-01 2010-11-25 주식회사 동진쎄미켐 PDP 어드레스 전극용 Pb 미함유 Ag 페이스트 조성물
JPWO2006038621A1 (ja) * 2004-10-07 2008-05-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1151222B (zh) * 2005-04-04 2012-03-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06107052A1 (ja) * 2005-04-04 2006-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電極被覆用ガラス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ガラスペースト
KR100684727B1 (ko) * 2005-06-27 2007-02-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70039203A (ko) 2005-10-07 2007-04-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전극 형성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제조되는 전극 및 상기 전극을 포함하는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02873A (ko) 2009-01-09
US8334820B2 (en) 2012-12-18
US20090009433A1 (en) 2009-01-08
WO2009005191A1 (en) 200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92039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8076849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a bus electrode
KR20000062945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43837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081160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138407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259036B2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67029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WO2008035937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set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59959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6819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1159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1229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3655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9960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6256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2097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3145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3576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0873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2068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10170758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08003277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9010724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6006011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