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0906A - 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0906A
CN101430906A CNA2008101717995A CN200810171799A CN101430906A CN 101430906 A CN101430906 A CN 101430906A CN A2008101717995 A CNA2008101717995 A CN A2008101717995A CN 200810171799 A CN200810171799 A CN 200810171799A CN 101430906 A CN101430906 A CN 101430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disc format
data
disk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17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0906B (zh
Inventor
蔡品再
吴松阳
刘秉周
粘雅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3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0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9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11B19/12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involving the detection of carrier data forma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7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for managing gaps between two recordings, e.g. control data in linking areas, run-in or run-out fields, guard or buffer zo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自磁盘之至少一个地址取得数据,其中所述地址是选择自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多个预设地址,并且根据所述取得的数据判断所述磁盘格式。利用本发明,能够透过判断磁盘格式来还原录制数据,从而使数字视讯记录器能够正确播放录制在磁盘中的视讯文件或将数据录制至磁盘中,提高了磁盘播放装置的纠错能力和录制磁盘装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数据还原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磁盘的表面有刮伤或数据录制时发生错误,与磁盘相关的数据及其录制状态,例如,内容列表(Table Of Content,TOC)、对话磁盘控制区块(Session Disc Control Blocks,SDCB)和录制管理区(Recording Management Area,RMD),在录制之后可能无法正确读取,也因此,包括下一写入地址(Next Written Address,NWA)、磁道数、磁道信息以及其它相关信息的磁盘信息,将无法被正确取得。因此,数字视频记录器(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无法正确播放录制在磁盘中的视频文件或将数据录制至磁盘中。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揭露了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自一磁盘之至少一地址取得数据,其中所述地址是选择自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多个预设地址,并且根据所述取得的数据判断所述磁盘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更揭露了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包括一取得模块与一判断模块。所述取得模块自一磁盘之至少一地址取得数据,其中所述地址是选择自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多个预设地址。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取得的数据判断所述磁盘格式。
利用本发明,能够透过判断磁盘格式来还原录制数据,从而使数字视频记录器能够正确播放录制在磁盘中的视频文件或将数据录制至磁盘中,提高了磁盘播放装置的纠错能力和录制磁盘装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DVD+VR磁盘的格式示意图。
图1B是显示DVD-VIDEO磁盘的格式示意图。
图1C是显示DVD-VR磁盘的格式示意图。
图1D是显示一范例中的录制数据在DVD-VIDEO磁盘的格式示意图,其包括一异常中断。
图1E是显示另一范例中的录制数据在DVD-VIDEO磁盘的格式示意图,其包括一异常中断。
图1F是显示另一范例中的录制数据在DVD-VIDEO磁盘的格式示意图,其包括一异常中断。
图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图1A至图4,做了详细的说明。本发明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实施例中各组件的配置是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实施例中图式标号的部分重复,是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
本发明实施例揭露了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当执行写入操作后,由于异常状况的发生而无法取得或更新磁盘之一引导区(Lead Area)中的磁盘信息。因此,可通过辨识磁盘类型与辨识所得之磁盘类型的数据格式来取得磁盘的磁盘信息,例如,磁道数与每一磁道的下一写入地址(Next Writeable Address,NWA)。
图1A是显示DVD+VR(DVD Video Recording FormatSpecifications)磁盘的格式示意图。就DVD+VR磁盘的数据录制来说,先将数据记录在缓冲区中,所述缓冲区的起始地址为0x3E10且接续一保留片段(Reserved Fragment),并且接着将视频对象集(Video Object Set,VOB)录制在起始地址为0x4000的磁盘空间中,如图1A所示。因此,根据如图1A所示的数据格式,本发明提供两种方法来判断所述磁盘是否为DVD+VR磁盘,如下文所述。
在第一种方法中,可将一卷标(例如,+VR)录制在地址0x3E10~0x4000间之DVD+VR磁盘的缓冲区中,如图1A所示。若自地址0x3E10~0x4000间读取的数据包含所述卷标,则可判断所述磁盘为DVD+VR磁盘。在第二种方法中,由于对于大多数录制格式的磁盘来说,视频数据一般是从地址0x4000开始录制,故可在磁盘的地址0x4000~逻辑扇区数(Logical Sector Number,LSN)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NWA)操作。当找到下一写入地址(NWA)时,则从所述下一写入地址后的地址读取储存的数据。若所述数据的架构为一保留空间配置表(Reserved SpaceAllocation Table,RSAT)架构,则判断所述磁盘为DVD+VR磁盘。因此,所述磁盘的磁盘信息可根据DVD+VR格式来进行还原与更新。根据DVD+VR规格,一DVD+VR磁盘包括两个磁道,其中第一磁道(磁道1)的地址在所述磁盘的逻辑扇区数(LSN)的起点0x00至地址0x3E10之间,而第二磁道(磁道2)的地址在0x3E10至所述磁盘的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之间。
其它磁盘格式包括DVD-VIDEO格式、DVD-VR格式则叙述于下文。图1B是显示DVD-VIDEO磁盘的格式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完成录制磁盘时,保留一片段(Fragment)(磁道1)以写入文件系统数据,保留另一片段(磁道2)(其长度为0x00C0且起始于地址0x3000)以写入视频标题集信息(Video Title SetInformation,VTSI),并且将视频对象集(VOB)写入起始地址为0x30C0之另一片段(磁道3)。
图1C是显示DVD-VR磁盘的格式示意图。当开始录制数据时,文件系统数据写入在地址0x00~0x3000之间,且接着写入视频数据信息(Video Data And Information,IFO)表。若不考虑磁盘格式或磁道数,由于当执行数据录制时必须写入文件系统,很重要的是可取得下一写入地址(NWA),且可在第一磁道中读到视频数据,因此,必须要可以辨识第一磁道的长度与最后录制地址(LastRecorded Address,LRA)。
图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首先,读取一磁盘上的地址0x0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211)。若在地址0x00侦测到信号表示有视频数据录制在此处,则所述磁盘可完成录制或仅包括一个磁道(磁道1),如DVD-VR磁盘。因此,在地址0x00~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212)。所述磁道1的下一写入地址1stNWA是位于所述磁盘上,且所述磁盘包括一个磁道(磁道1),磁道1起始于地址0x00至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因此,可取得所述磁盘的磁盘信息(步骤S213)。
若在地址0x00未侦测到信号,表示所述磁盘未完成录制,则读取地址0x300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221)。若在地址0x3000侦测到信号,表示所述磁盘可能为DVD-VIDEO磁盘,其包括二个磁道,第一磁道(磁道1)为地址0x00~0x3000而第二磁道(磁道2)为地址0x3000~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在地址0x00~0x3000与0x3000~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的终点间分别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222)。对应第一磁道(磁道1)与第二磁道(磁道2)的两个下一写入地址2nd NWA与3rd NWA位于所述磁盘上。第一磁道(磁道1)起始于地址0x00至0x3000,而第二磁道(磁道2)始于地址0x3000至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因此,可取得包括磁道数与对应的地址范围与下一写入地址的磁盘信息(步骤S223)。
在步骤S221中,若于地址0x3000未侦测到信号,则读取所述磁盘之地址0x3E1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231)。若在地址0x3E10侦测到信号,表示所述磁盘可能为DVD+VR磁盘,其包括两个磁道,第一磁道(磁道1)为地址0x00~0x3E10而第二磁道(磁道2)为地址0x3E10~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在0x00~0x3E10与0x3E10~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232)。对应第一磁道(磁道1)与第二磁道(磁道2)的两个下一写入地址4ndNWA与5rdNWA位于所述磁盘上。第一磁道(磁道1)起始于地址0x00至0x3E10,而第二磁道(磁道2)始于地址0x3E10至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因此,可取得包括磁道数与对应的地址范围,以及下一写入地址的磁盘信息(步骤S233)。
若在地址0x3E10未侦测到信号,则读取地址0x400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这是由于根据实务经验,数据是至少由地址0x4000开始录制(步骤S241)。若在地址0x4000侦测到信号,则所述磁盘可能为无法识别的磁盘类型(步骤S242)。若在地址0x4000未侦测到信号,则所述磁盘可能为空白磁盘(步骤S243)。然而,需注意,在步骤S241中,本发明可读取其它地址而非地址0x4000的数据,若有资料录制于所述磁盘上,则应是录制在所述地址上。
然而,视频数据可能不会连续录制,使得所述磁盘上的对话磁盘控制区块(Session Disc Control Block,SDCB)或录制管理数据(Recording Management Data,RMD)无法被读取且视频数据无法被还原。图1D是显示录制数据在DVD-VIDEO磁盘的格式示意图,其包括一笔以上的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数据,且在数据录制时发生异常中断,故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未被录制在后面的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片段中。因此,当将所述磁盘视为图1B所示的DVD-VIDEO磁盘时,则当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时可能会错置下一写入地址,并且分别在所述磁盘之地址0x00~0x3000与地址0x3000~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如图1D所示,DVD-VIDEO磁盘包括4个磁道,分别为地址0x00~0x3000、地址0x3000~地址A1,地址A1为最后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片段的起始地址且录制在前面的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片段中、地址A1~(A1+0xC0)(即,视频标题集信息的长度)以及(A1+0xC0)~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并且取得对应上述搜寻所得地址的第一~四磁道(磁道1~4)的磁盘信息。
图1E是显示录制数据在DVD-VIDEO磁盘格式的另一范例的示意图,其中仅录制一笔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数据。如图1D所示,DVD-VIDEO磁盘包括3个磁道,分别为地址0x00~0x3000、地址0x3000~0x30C0以及地址0x30C0~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对所述磁盘的每一磁道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操作,其中每一磁道是在对应地址范围内,从而取得第一~三磁道(磁道1~3)的磁盘信息。图1F是显示录制数据在DVD-VIDEO磁盘格式的另一范例的示意图,其中未录制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数据。与图1E相比,其保留一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空间且其中未录制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数据。因此,将最后的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地址A1指定为地址0x3000,并且在地址0x30C0可侦测到信号,而非在地址0x00与0x3000中。
一种改进方法的实施例描述如下。
图3是显示本发明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首先,读取一磁盘上的地址0x0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311)。若在地址0x00侦测到信号表示有视频数据录制在此处,故所述磁盘可完成录制或仅包括一个磁道(磁道1)。因此,在地址0x00~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312),以取得第一磁道的下一写入地址N1。所述第一磁道的下一写入地址1stNWA是位于所述磁盘上,且所述磁盘包括一个磁道(磁道1),其起始于地址0x00至所述磁盘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因此,可取得所述磁盘的磁盘信息(步骤S313)。
若在地址0x00未侦测到信号,表示所述磁盘未完成录制,则读取地址0x300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321)。若在地址0x3000侦测到信号,则接着检查录制数据是否为VTSI数据(步骤S322)。若录制数据并非为VTSI数据,则所述磁盘可能为无法识别的磁盘类型(步骤S352)。相反的,若录制数据为VTSI数据,由于每一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数据包含后续最新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的起始地址,故取得所述磁盘的最新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的起始地址A1。此外,计算所述磁盘的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数据数N(步骤S323)。若N大于1,所述磁盘可能为如图1D所示的DVD-VIDEO磁盘,故在0x00~0x3000、0x3000~A1、A1~A1+0xC0与A1+0xC0~逻辑扇区数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324)。因此,所述磁盘包括四个磁道,第一磁道(磁道1)为地址0x00~0x3000,第二磁道(磁道2)为地址0x3000~A1,第三磁道(磁道3)为地址A1~(A1+0xC0),而第三磁道(磁道3)为地址(A1+0xC0)~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其中四个下一写入地址N1~N4分别位于每一磁道,最后取得磁盘信息(步骤S325)。
在步骤S323中,若N=1,所述磁盘可能为如图1E所示的DVD-VIDEO磁盘,故在0x00~0x3000、0x3000~0x30C0与0x30C0~逻辑扇区数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333)。因此,所述磁盘包括三个磁道,第一磁道(磁道1)为地址0x00~0x3000,第二磁道(磁道2)为地址0x3000~0x30C0,而第三磁道(磁道3)为地址0x30C0~逻辑扇区数(LSN)之终点,其中三个下一写入地址N1~N3分别位于每一磁道,最后取得磁盘信息(步骤S334)。
若在步骤S321中,于地址0x3000未侦测到信号,则读取地址0x30C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331)。若在地址0x30C0侦测到信号,则所述磁盘可能为如图1F所示的DVD-VIDEO磁盘,因此设定地址A1=0x3000(步骤S332),其中,A1为最后视频标题集信息(VTSI)片段的起始地址。在地址0x00~0x3000、地址0x3000~0x30C0与地址0x30C0~逻辑扇区数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333)。因此,所述磁盘包括三个磁道,第一磁道(磁道1)为地址0x00~0x3000,第二磁道(磁道2)为地址0x3000~0x30C0,而第三磁道(磁道3)为地址0x30C0~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其中三个下一写入地址N1~N3分别位于每一磁道,最后取得磁盘信息(步骤S334)。
若在地址0x30C0未侦测到信号,则读取地址0x3E1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341)。若在地址0x3E10侦测到信号,则所述磁盘可能为DVD-VR磁盘,因此接着判断起始于地址0x3E10的片段是否为缓冲区或包括一使用者定义卷标(例如,+VR)(步骤S342)。若所述片段填入值为0,表示其为缓冲区。若所述片段非为缓冲区或不包含所述卷标,则所述磁盘可能为无法识别的磁盘类型(步骤S352)。若所述片段为缓冲区或包含表示所述磁盘为DVD+VR磁盘的使用者定义卷标,则所述磁盘可能为DVD+VR格式的磁盘。在0x00~0x3E10与0x3E10~逻辑扇区数的终点间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步骤S343)。因此,所述磁盘包括二个磁道,第一磁道(磁道1)为地址0x00~0x3E10,而第二磁道(磁道2)为地址0x3E10~逻辑扇区数(LSN)的终点,其中二个下一写入地址N1~N4分别位于每一磁道,最后取得磁盘信息(步骤S344)。需注意到,步骤S342是为选择性执行,可在执行完步骤S341后直接执行步骤S343。
若在地址0x3E10未侦测到信号,则读取地址0x4000的数据以侦测是否有信号(步骤S351)。若在地址0x4000侦测到信号,则所述磁盘可能为无法识别的磁盘类型(步骤S352)。若在地址0x4000未侦测到信号,则所述磁盘可能为空白磁盘(步骤S353)。
在第2、3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磁盘格式是由自所述磁盘读取的信号的实体或逻辑特征来判断。如图2所示,磁盘格式是由自所述磁盘读取的信号的实体特征来判断,表示所述磁盘格式是通过侦测数据是否有录制在磁盘中或录制在磁盘中何处。如图3所示,磁盘格式是由自所述磁盘读取的信号的逻辑特征来判断,表示所述磁盘格式是通过分析与解译录制在磁盘上的数据以搜寻下一写入地址来判断。
图4是显示本发明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本发明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实施例的系统架构适用于数字视频烧录器(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蓝光光盘(Blue-Ray Disc)或硬盘烧录器(Hard Disc DVD Recorder,HD-DVD)。
本发明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实施例的系统包括一取得模块410、一决定模块430与一处理模块450。取得模块410自一磁盘之至少一地址取得数据,其中所述地址是选择自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多个预设地址。判断模块430根据所述取得的数据判断所述磁盘格式。处理模块450根据判断所得的所述磁盘格式执行一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有关资料取得、格式判断与搜寻操作的实施细节已如上文所述,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方法,或特定形态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态存在。程序代码可以包含于实体媒体,如软盘、光盘片、硬盘、或是任何其它机器可读取(如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其中,当程序代码被机器,如计算机加载且执行时,此机器变成用以参与本发明的装置。程序代码也可以透过一些传送媒体,如电线或电缆、光纤、或是任何传输形态进行传送,其中,当程序代码被机器,如计算机接收、加载且执行时,此机器变成用以参与本发明的装置。当在一般用途处理单元实作时,程序代码结合处理单元提供一操作类似于应用特定逻辑电路的独特装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自一磁盘之至少一地址取得数据,其中所述地址是选择自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多个预设地址;以及
根据所述取得的数据判断所述磁盘格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磁盘格式为DVD+VR、DVD-VR或DVD-VIDEO格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所述多个预设地址包括0x0000、0x3000、0x30C0、0x3E10与0x4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更包括根据判断所得的所述磁盘格式判断所述磁盘的磁盘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磁盘信息为所述磁盘的多个磁道、所述磁盘的每一磁道的一对应地址范围、或所述磁盘的每一磁道的一下一写入地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更包括根据判断所得的所述磁盘格式执行一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选择的地址为所述磁盘的一逻辑扇区数的起点,若所述选择的地址具有用于还原的数据,则所述磁盘是为一最终磁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更包括下列步骤:
对自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所述起点至其终点执行一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以及
取得所述磁盘的所述磁盘信息,其中所述磁盘信息包括一个磁道的磁道数、所述磁道的一对应地址范围,以及所述磁道的一下一写入地址,其中,所述对应地址范围自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所述起点至所述终点,所述下一写入地址是由执行所述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而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选择的地址为0x3E10,若所述选择的地址具有用于还原的数据,则所述磁盘格式判断为DVD+VR格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更包括下列步骤:
分别对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一起点至所述地址0x3E10,与所述地址0x3E10至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一终点,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以及
取得所述磁盘的所述磁盘信息,其中所述磁盘信息包括二个磁道之磁道数、所述二磁道之二对应地址范围,以及每一磁道之一对应下一写入地址,其中,所述二对应地址范围分别自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所述起点至所述地址0x3E10,以及自所述地址0x3E10至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所述终点,所述下一写入地址是由执行所述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而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选择的地址为0x3000,若所述选择的地址具有用于还原的数据,则所述磁盘格式判断为DVD+VIDEO格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更包括下列步骤:
分别对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一起点至所述地址0x3000,与所述地址0x3000至所述磁盘之所述逻辑扇区数的一终点执行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以及
取得所述磁盘的所述磁盘信息,其中所述磁盘信息包括二个磁道的磁道数、所述二个磁道的二对应地址范围以及每一磁道的一对应下一写入地址,其中,所述二对应地址范围分别自所述磁盘的所述逻辑扇区数的所述起点至所述地址0x3000,以及自所述地址0x0010至所述磁盘之所述逻辑扇区数的所述终点,所述下一写入地址是由执行所述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而得。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更包括下列步骤:
若所述选择的地址具有用以还原的数据,则检查所述取得的数据是否为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
若所述取得的数据为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则取得所述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的一最后项目的一起始地址;
计算所述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的数目;以及
根据所述判断的磁盘格式与所述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的数目取得所述磁盘的磁盘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的地址为0x3000且所述判断的磁盘格式为DVD-VIDEO格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更包括根据所述判断的磁盘格式与所述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的数目执行一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更包括若所述选择的地址具有用以还原的数据,则检查起始于所述选择的地址的一片段是否为一缓冲区,并且根据所述检查结果判断所述磁盘格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的地址为0x3E10且所述判断的磁盘格式为DVD+VR格式。
18.一种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包括:
一取得模块,自一磁盘之至少一地址取得数据,其中所述地址是选择自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多个预设地址;以及
一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取得的数据判断所述磁盘格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其中,所述磁盘格式为DVD+VR、DVD-VR或DVD-VIDEO格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其中,相关于所述磁盘格式的所述多个预设地址包括0x0000、0x3000、0x30C0、0x3E10与0x4000。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其中,所述判断模块更根据判断所得的所述磁盘格式判断所述磁盘的磁盘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其中,所述磁盘信息为所述磁盘的多个磁道、所述磁盘的每一磁道的一对应地址范围、或所述磁盘的每一磁道的一下一写入地址。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其更包括一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判断所得的所述磁盘格式执行一下一写入地址搜寻操作。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其更包括一处理模块,其中若所述选择的地址具有用以还原的数据,则所述处理模块检查所述取得的数据是否为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若所述取得的数据为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则所述处理模块取得所述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的一最后项目的一起始地址,计算所述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的数目,并且根据所述判断的磁盘格式与所述视频标题集信息数据的数目取得所述磁盘的磁盘信息。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判断磁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系统,其更包括一处理模块,其中若所述选择的地址具有用以还原的数据,则所述处理模块检查起始于所述选择的地址的一片段是否为一缓冲区,并且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检查结果判断所述磁盘格式。
CN2008101717995A 2007-11-05 2008-10-30 判断光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0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34,886 2007-11-05
US11/934,886 US8218412B2 (en) 2007-11-05 2007-11-05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isc format for recovery of data record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0906A true CN101430906A (zh) 2009-05-13
CN101430906B CN101430906B (zh) 2012-11-28

Family

ID=40587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179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0906B (zh) 2007-11-05 2008-10-30 判断光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18412B2 (zh)
CN (1) CN101430906B (zh)
TW (1) TWI383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2274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Ping-Tsai Tsa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isc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2294B2 (ja) * 1998-07-03 2008-10-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複製制限機能を有する情報再生装置
JP3979560B2 (ja) * 2000-08-24 2007-09-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のタイプ判別方法ならびにその再生装置
JP2004185650A (ja) * 2002-11-29 2004-07-02 Toshiba Corp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JP4228727B2 (ja) * 2003-03-04 2009-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427303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Sony Corp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媒体情報通知方法
CN1315118C (zh) * 2004-01-20 2007-05-09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读和读写数字多功能盘光盘片的写入方法
KR20060046848A (ko) * 2004-11-12 2006-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유형 판별 방법 및 그 데이터 기록 및/또는재생 장치
US7623429B2 (en) * 2006-03-27 2009-11-24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the recovery of a damaged table of contents in an optical dis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83678B (zh) 2013-01-21
US8218412B2 (en) 2012-07-10
TW200922320A (en) 2009-05-16
CN101430906B (zh) 2012-11-28
US20090116368A1 (en)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5510C2 (ru) Система,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ефектной зоной неперезаписываемого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носителя записи
CN101051504B (zh) 记录装置、重放装置及记录方法
US5825726A (en) Multi-session disc and a high-speed access method thereto
US6223302B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unit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data
JP2000285462A (ja) 光ディスクのディスク情報取得方法、アクセス制御方法、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CN1725351B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及其方法、以及重放装置
US20080117752A1 (en) Disc Reproduction Device
CN101430906B (zh) 判断光盘格式以还原录制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CN101211626A (zh) 光盘装置上的数据记录控制方法
CN101013594B (zh) 多功能数字碟片存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910688B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
KR101071835B1 (ko) 기록매체의 기록방법과 기록장치
US7756399B2 (en) Safe recovery in DVD recordable/rewritable realtime recording
US7643389B2 (en) File-based recordable disc playback apparatus and file-based recordable disc playback method
CN100589194C (zh) 利用存储介质记录和再现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US7693013B2 (en) Optical disc for storing both data requiring defect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av data
US20070002698A1 (en) Recorder, recording method, player, and playback method
CN101833973A (zh) 检测光盘的方法与装置
CN101051502B (zh) 复原光盘中已毁损的光盘内容表的方法
CN100407327C (zh) 光学记录介质的缺陷检测电路与方法
CN101529508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JP2007511862A (ja) 記録可能媒体に記録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2005302143A (ja) 初期化方法、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データ構造、情報記録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
JP2009016010A (ja)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
JP2005174403A (ja) 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