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6733A - 净水器和切换阀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和切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6733A
CN101426733A CN200780014555.XA CN200780014555A CN101426733A CN 101426733 A CN101426733 A CN 101426733A CN 200780014555 A CN200780014555 A CN 200780014555A CN 101426733 A CN101426733 A CN 101426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er water
water
operating device
outlet
access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45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6733B (zh
Inventor
石川刚士
畠山厚
森田至厚
岩城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RC Hom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RC Hom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RC Hom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RC Home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26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6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6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6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1/0404Constructional or 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pou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02F1/003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using household-type filters for producing potable water, e.g. pitchers, bottles, faucet mounted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8Jet regulators or jet guides, e.g. anti-splash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7/00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 C02F2307/06Mounted on or being part of a faucet, shower handle or showerhe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C2201/30Diverter valves in faucets or t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C2201/40Arrangement of water treatment devices in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净水器,包括外壳本体(5),所述本体具有:接入口(7),其安装在龙头(3)上以从龙头(3)接入原水;原水排出口(9),其将原水直接排出;以及净水排出口(12),其将从接入口(7)导入的原水经由净化部(4)净化后变成的净水排出,通过对设置在左右某一端的切换操作装置(17)进行操作,可切换从接入口(7)至净化部(4)的流路和从接入口(7)至原水排出口(9)的流路,接入口(7)和净水排出口(12)的中心和原水排出口(9)的中心配置在外壳本体(5)的前后方向的中央截面(S)上。本发明的净水器可确保操作性并可实现小型化和提高作业性。

Description

净水器和切换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器和切换阀。
背景技术
本申请基于2006年4月27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2006-124107号和2007年2月1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2007-023484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至今已知有一种直接安装在龙头上的所谓龙头直连式净水器。在这样的净水器中,一般具有直接排出原水的原水排出口、将原水以喷淋状排出的喷淋排出口、排出净水的净水排出口,通过操作作为切换操作装置的诸如切换杆可选择水的排出状态。考虑到大部分用户是右撇子,因此该切换杆大多以可自由摆动的状态设置在例如净水器本体的右侧面等,但在左撇子用户操作时或因设置场所关系而在右侧存在障碍物时等操作性显著下降。为此,近年来,为了不损害操作性,提出了在净水器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切换杆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如图19所示的设有所谓双支承杆102的结构,该双支承杆102形成为从与龙头100直接连接的净水器101的正面绕向左右两侧的形态,在净水器101的左右两侧面摆动自如地得到支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7712号公报
然而,上述现有净水器中,在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作为切换操作装置的切换杆时,存在因增加外装零件导致净水器大型化的问题。
而在采用图19所示的双支承杆102时,设置在净水器101下部的未图示的原水排出口、喷淋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的下方视野会被该双支承杆102中配置在净水器101正面侧的部分P遮住,存在例如清洗餐具等时作业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确保操作性又可实现小型化和作业方便的净水器、切换阀和切换阀的阀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净水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原水接入口(例如实施形态中的接入口7),其安装在龙头(例如实施形态中的龙头3)上以从该龙头接入原水;原水排出口(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原水排出口9),其将所述原水直接排出;以及净水排出口(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净水排出口12),其将从所述原水接入口导入的原水经由净化装置(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净化部4)净化后的净水排出,通过对设置在所述本体左右任一端的切换操作装置(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切换操作部17、17b、40、42、切换杆31、33、34)进行操作,可切换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净化装置的流路和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原水排出口的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接入口的中心、所述净水排出口的中心和所述原水排出口的中心配置在所述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央截面(例如实施形态中的中央截面S)上。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为了将设置在本体上的切换操作装置的左右配置进行更换而将本体翻转的状态下将原水接入口安装在龙头上,由于原水排出口的中心和净水排出口的中心配置在与原水接入口的中心相同的中央截面上,因此可将从用户看到的这些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的前后方向位置做成与翻转前相同。
而且,与现有的净水器在左右两侧设有切换操作装置的情况相比可减少零件个数,而且切换操作装置没有配置在本体的前方,因而可确保本体下方的视野。
本发明第二形态的净水器包括本体、净化装置、切换操作装置,所述本体具有原水接入口、将所述原水直接排出的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用于切换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净化装置的流路和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原水排出口的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某一端上,所述原水接入口的中心、所述净水排出口的中心和所述原水排出口的中心配置在所述本体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截面上。
本发明第三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以所述中央截面为基准形成为面对称。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不会降低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性。
本发明第四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一形态至第四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转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转轴中心配置在所述中央截面上。
通过如此构成,只要转动操作切换操作装置就可切换从原水接入口至净化装置的流路和从原水接入口至原水排出口的流路。
本发明第五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四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以所述中央截面为基准设定为对称。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确保与翻转前相同的操作性。
本发明第六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一形态至第五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或所述切换操作装置上设有表示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切换状态的显示部(例如实施形态中的显示部19a、19b、19c,显示部32a、32b、32c,显示部41),并设置成所述显示部可配置成相对所述中央截面为面对称。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与翻转之前相同地利用设置在本体或切换操作装置上的显示部来确认切换操作装置的切换状态。
本发明第七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六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部上,沿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前后方向以横向书写的方式标有表示所述切换操作装置切换状态的文字或记号。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与翻转之前相同地毫无困难地读取记载在显示部上的文字或记号。
本发明第八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一形态至第七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在所述本体的收容所述净化装置的收容部上设有可目视所述净化装置的确认窗,所述确认窗设置成以所述中央截面为基准的面对称。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与翻转之前相同地利用在中央截面设置成面对称的确认窗来确认净水装置的状态。
本发明第九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一形态至第八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接入口具有固定所述龙头的安装部(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安装件8),所述安装部设置成相对所述本体可自由转动。
通过如此构成,不用将本体的原水接入口从龙头拆下就可将本体的左右进行翻转。
本发明第十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一形态至第九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内设有:将原水从所述原水接入口(例如实施形态中的接入口7)连通的通路(例如实施形态中的通路45);朝下方排列的多个通水口(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以及利用旋转的阀芯(例如实施形态中的阀芯50)有选择地切换与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连通的通路的连通状态的切换阀(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回转阀46),所述切换阀的阀芯与在所述中央截面上具有转轴的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相连并具有在与所述多个通水口相对的状态下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变位的壁部(例如实施形态中的下部壁部50a),所述壁部针对每个通水口分别具有与所述转轴的的旋转位置相对应地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连通的孔(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孔54~56),所述转轴的旋转位置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位置对应。
本发明第十一形态的净水器,在本发明第十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连通的通路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上方,所述多个通水口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下方,在所述壁部的孔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之间设有一体成形为带状的密封部件(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密封部件60),在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各通水口的配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通孔(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孔61~63),在所述连通孔的周缘设有朝所述壁部侧突出的凸部(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凸部64)。
本发明第十二形态的切换阀,其用于净水器(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回转阀46),包括:切换操作装置(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切换操作部17),其决定用于将原水引导至净水器本体上设有的多个通水口(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中任意一个通水口的流路;以及通过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而转动的阀芯(例如实施形态中的阀芯5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与切换操作装置的沿所述多个通水口的排列方向的转轴(例如实施形态中的转轴16)相连并具有在与所述多个通水口相对的状态下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变位的壁部(例如实施形态中的下部壁部50a),所述壁部针对每个通水口分别设有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位置相应地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连通的孔(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孔54~56)。
本发明第十三形态的切换阀,在本发明第十二形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将从原水接入口连通至切换阀的通路(例如实施形态中的通路54)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上方,将所述多个通水口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下方,在所述壁部的孔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之间设有一体成形为带状的密封部件(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密封部件60),在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各通水口的配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通孔(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孔61~63),在所述连通孔的周缘设有朝所述壁部侧突出的凸部(例如实施形态中的凸部64)。
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即使为了将设置在本体上的切换操作装置的左右配置进行更换而在本体翻转后的状态下将原水接入口安装在龙头上,由于原水排出口的中心和净水排出口的中心配置在与原水接入口的中心相同的中央截面上,因此可将从用户看到的这些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的前后方向位置做成与翻转前相同,因而所述切换操作装置在左右任一侧都可确保相同的操作性。
而且,与现有的净水器在左右两侧设有切换操作装置的情况相比可减少零件个数,可实现净水器的小型化,而且没有像现有净水器那样在遮住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下方视野的位置配置切换操作装置,因此可防止视野被挡住所带来的作业性下降。
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形态,即使为了将设置在本体上的切换操作装置的左右配置进行更换而在本体翻转后的状态下将原水接入口安装在龙头上,由于原水排出口的中心和净水排出口的中心配置在与原水接入口的中心相同的中央截面上,因此可将从用户看到的这些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的前后方向位置做成与翻转前相同,因而所述切换操作装置在左右任一侧都可确保相同的操作性。
而且,与现有的净水器在左右两侧设有切换操作装置的情况相比可减少零件个数,可实现净水器的小型化,而且没有像现有净水器那样在遮住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下方视野的位置配置切换操作装置,因此可防止视野被挡住所带来的作业性下降。
采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除了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即使将本体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不会降低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性,因此可提高商品价值。
采用本发明的第四形态,除了第一形态至第三形态中任一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只要转动操作切换操作装置,就可切换从原水接入口至净化装置的流路和从原水接入口至原水排出口的流路,可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采用本发明第五形态,除了第四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确保与翻转前相同的操作性,因此可提高商品价值。
采用本发明的第六形态,除了第一形态至第五形态中任一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与翻转之前相同地利用设置在本体或切换操作装置上的显示部来确认切换操作装置的切换状态,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商品价值。
采用本发明的第七形态,除了第一形态至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与翻转之前相同地毫无困难地读取记载在显示部上的文字或记号,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商品价值。
采用本发明的第八形态,除了第一形态至第七形态中任一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即使在将本体的左右翻转后安装在龙头上,也可与翻转之前相同地利用在中央截面设置成面对称的确认窗来确认净化装置的状态,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商品价值。
采用本发明的第九形态,除了第一形态至第八形态中任一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不用将本体的原水接入口从龙头拆下就可将本体的左右进行翻转,例如即使是左撇子和右撇子多个用户共用时也可容易地将切换操作装置配置在各自使用方便的位置上。
采用本发明的第十形态,除了第一形态至第九形态中任一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阀芯的壁部针对每个通水口分别具有根据所述转轴与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位置对应的旋转位置而与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连通的孔,阀芯的壁部通过与切换操作装置相连并沿转轴的周向进行变位,可切换通路与向下方排列的多个通水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能以简单的形状构成阀芯,因而可减少零件个数,提高本体的设计自由度,容易维持本体相对于中央截面的对称形状。
采用本发明的第十一形态,通过在壁部与多个通水口之间设置密封部件,可在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与阀芯之间形成水密封结构,并且通过使密封部件一体成形为带状,与每个通水口分别安装密封部件的情况相比可减轻安装作业的负担。另外,通过将多个通水口配置在阀芯的下方,可将密封部件配置在中央截面上,可进一步提高用于使本体的形状制成相对中央截面为对称形状的设计自由度。
采用本发明的第十二形态,由于在阀芯的壁部针对每个通水口具有根据转轴的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位置对应的旋转位置而与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连通的孔,阀芯的壁部与切换操作装置相连并沿转轴的周向进行变位,故可切换通路与向下方排列的多个通水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能以简单的形状构成阀芯。
采用本发明的第十三形态,除了第十二形态的效果以外,还有如下效果:在壁部与多个通水口之间设有密封部件,可在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与阀芯之间形成水密封结构,并且通过使密封部件一体成形为带状,与每个通水口分别安装密封部件的情况相比,可减轻安装作业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将切换操作部配置在左侧时的净水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将切换操作部配置在右侧时的净水器的立体图。
图3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图1的A方向看到的向视图。
图4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图2的B方向看到的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净水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净水器的仰视图。
图7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图1的C方向看到的向视图。
图8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图1的D方向看到的向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3相当的向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4相当的向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三变形例的与图5相当的向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四变形例的与图7相当的向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五变形例的与图7相当的向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其中图14A是与图4相当的向视图,图14B是与图7相当的向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14相当的向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5相当的向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净水器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与图17相当的立体图。
图19是以往的净水器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净水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回转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回转阀的切换位置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3 龙头
4 净化部(净化装置)
5 外壳本体
7 接入口(原水接入口)
9 原水排出口
12 净水排出口
16 转轴
17、17b、40、42 切换操作部(切换操作装置)
19a、19b、19c、32a、32b、32c、41 显示部
31、33、34 切换杆(切换操作装置)
S 中央截面
45 通路
46 回转阀(切换阀)
47 原水排出口(通水口)
48 喷淋排出口(通水口)
49 原水供给口(通水口)
50 阀芯
50a 下部壁部(壁部)
54~56 孔
61~63 孔(连通孔)
64 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在此,在第一实施形态中所谓前后方向,是指在净水器1的俯视长度方向相对龙头3的臂部3a垂直安装的状态下,站在龙头3正面即站在臂部3a的延长线上的用户所看到的前后方向(以下的第二、第三实施形态也相同)。
在图1~图8中,1表示该第一实施形态的净水器。该净水器1主要由大致八角柱状的净水器本体2和大致圆柱状的净化部(净化装置)4构成,大致沿铅垂方向的净化部4的下部结合在大致沿水平方向的净水器本体2的一端部上而呈大致L字形。另外,该净水器1形成为,相对其前后方向的中央截面(以下简称为中央截面)S构成面对称(参照图5,图6)。在此,前后方向的中央截面实际上是指净水器前后方向的成为中央位置的截面,不受诸如可忽视程度的细小凹凸和设计的影响。
净水器1被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的外壳本体5覆盖,该外壳本体5中覆盖净水器本体2的部分由上壳5a和下壳5b构成。为了提高外观质量,利用螺钉6从下壳5b的下方将该上壳5a与下壳5b紧固固定。在该上壳5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从龙头3接入原水即自来水的接入口(原水接入口)7。该接入口7通过环状的安装件8安装在龙头3的排出口3b上。另外,净水器本体2并不局限于大致八角柱状,只要相对中央截面构成面对称即可。
另一方面,在下壳5b的处于接入口7的同轴延长线上形成有将从接入口7流入的原水直接排出的原水排出口9,并在原水排出口9的周围以原水排出口9为中心圆环状地形成有喷淋排出口10,该喷淋排出口10将从接入口7流入的自来水从许多孔喷淋状排出。另外,在净化部4上设有构成外壳本体5的一部分并与下壳5b形成一体的基座部11,在该基座部11的下部形成有净水排出口12。这些原水排出口9的中心、喷淋排出口10的中心、净水排出口12的中心和上述上壳5a的接入口7的中心分别配置在中央截面S上。
净化部4是将从接入口7流入的自来水进行净化后从净水排出口12排出净水的部分,在其内部设有可自由拆装的过滤盒13,该过滤盒13内置有净化自来水的过滤件(例如中空纤维膜)和吸附件(例如活性炭)等。净化部4包括有底大致圆筒状的罩子14,通过将该罩子14与上述净化部4的基座部11螺纹旋合,就可由罩子14和基座部11覆盖过滤盒13。在此,上述外壳本体5包括上壳5a、下壳5b、基座部11和罩子14。
在净化部4的罩子14周壁上形成有用于对收容在净化部4内的过滤盒13的状态予以确认的确认窗15。具体而言,该确认窗15是将透明树脂或玻璃等安装在沿罩子14周向形成的长孔上封闭而成的,该确认窗15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配置在上述中央截面S上,长孔的形状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另外,该确认窗15并不局限于上述将长度方向中央配置在中央截面S上,只要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即可,例如,如图10、图11所示,也可设置二个确认窗15a、15b,将这些确认窗15a、15b分别配置在罩子14上相对的前后位置上。另外也可形成三个以上的多个确认窗15,而且,确认窗15的形状只要是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的面对称的形状即可,并不局限于长孔形状。
然而,在净化部4相反一侧的净水器本体2端部上设有切换操作部(切换操作装置)17,该切换操作部17在中央截面S上具有转轴16。该切换操作部17与净水器本体2内部的未图示的切换部相连,通过对切换操作部17的操作,可切换该切换部。该切换部用于对从上述接入口7至净化部4的流路(未图示)、从接入口7至原水排出口9的流路(未图示)、从接入口7至喷淋排出口10的流路(未图示)分别予以切换,例如使用回转阀和球阀等。
将切换操作部17分别朝前后两侧的转动角度θ设定成相同,以使其转动角度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对称(参照图7)。另外,该切换操作部17形成为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的大致八角柱状,其外周面形成为与上述净水器本体2的外周面相同的面。
在切换操作部17的外周面上,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地在横穿中央截面S的基准面18a以及与其相邻的各个面18b、18c上分别设有用于显示切换操作部17切换状态的显示部19a、19b、19c。在该显示部19a、19b、19c上记载有表示切换操作部17切换状态的文字,在显示部19a上记载有文字“清水”、在显示部19b上记载有文字“喷淋”、在显示部19c上记载有文字“原水”,这些文字分别沿净水器1的前后方向横向书写。这些文字记载成其上方为净水器1的宽度方向外侧。
在上述外壳本体5的上壳5a上表面设有圆点20,用于指出上述显示部19a、19b、19c中的哪个显示部被选择配置在切换操作部17的上表面位置,例如,图1表示选择了显示部19a处于切换操作部17上表面位置的切换状态为“喷淋”。在此,选择“喷淋”也就是选择了从接入口7至喷淋排出口10的流路,喷淋状的自来水从喷淋排出口10排出,而选择“原水”也就是选择了从接入口7至原水排出口9的流路,自来水从原水排出口9排出。而选择“清水”也就是选择了从接入口7至净化部4的流路,自来水被过滤盒13净化后成为净水并从净水排出口12排出。另外,上述显示部19a、19b、19c上记载的文字并不局限于上述“清水”、“喷淋”、“原水”,而且文字也可上下翻转记载。此外,也可取代上述文字而做成表示切换状态的记号、图标。另外,也可替代文字而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识别切换位置。此外,也可交换切换操作部17的显示部19a、19b、19c与上壳5a的圆点20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显示部19a、19b、19c设置在上壳5a上,将圆点20设置在切换操作部17的面18a上,此外还可用记号或图标置换圆点20。
如图11所示,也可将上述切换操作部17的外壳本体5侧的显示部19a、19b、19c以插入外壳本体5内侧的状态配置,在该切换操作部17的插入部分的上壳5a上壁形成有显示窗21,仅表示目前的切换状态。该显示窗21只要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形成为面对称即可,例如,也可以中央截面S为中心,在外壳本体5的左右侧壁分别单独设置显示窗21。
因此,对于设置在净水器本体2一端的切换操作部17在左右的配置来说,例如即使为了从图2所示的切换操作部17处于右侧的状态改为图1所示的切换操作部17处于左侧的状态,在将净水器本体2左右翻转的状态下将接入口7安装在龙头3上,由于在配置有接入口7中心的中央截面S上配置着原水排出口9、喷淋排出口10和净水排出口12的各个中心,因此,从用户看到的原水排出口9、喷淋排出口10和净水排出口1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与将净水器本体2左右翻转之前相同,因此,将切换操作部17配置在左右哪一侧都可确保相同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在净水器本体2的左右任一方设置了切换操作部17,因此与以往净水器在左右两侧都设置切换操作装置的情况相比可减少零件个数,其结果可使净水器1小型化。
而且没有像以往净水器那样在遮住原水排出口、喷淋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下方视野的位置配置切换操作部17,因此可防止视野被挡住所带来的作业性下降。
另外,由于将切换操作部17的形状形成为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的面对称,并将切换操作部17的转轴19中心配置在中央截面S上,利用切换操作部17的转动操作可切换接入口7至净化部4的流路、接入口7至原水排出口9的流路和接入口7至喷淋排出口10的流路,因此,即使将净水器本体2左右翻转以更换切换操作部17左右位置,也不会使切换操作部17的操作性下降,其结果可进一步提高商品价值。
由于将显示部19a、19b、19c配置成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的面对称,因此,即使在将净水器本体2左右翻转、更换切换操作部17的左右位置并安装在龙头3上的情况下,也可与将净水器本体2左右翻转之前相同,可利用设置在净水器本体2或切换操作部17上的显示部19a、19b、19c来确认切换操作部17的切换状态。
此外,由于记载在净水器本体2的显示部19a、19b、19c上的文字或记号沿前后方向横向书写,因此切换操作部17配置在左右任一侧都能毫不费力地辨认。
由于在净化部4的罩子14上设有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为面对称的确认窗15,因此,即使将净水器1的左右翻转、更换切换操作部17的左右位置,也可与将净水器1翻转之前相同地利用确认窗15来进行过滤盒13的确认作业。
上述第一实施形态是利用环状安装件8将净水器1固定在龙头3上的,但也可将环状安装件8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净水器本体2上。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将净水器1左右翻转、更换切换操作部17的左右位置时,也不需要将净水器1从龙头3上拆下,可容易地更换切换操作部17的左右位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中,对切换操作部17形成大致八角柱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切换操作部17只要是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的面对称形状即可,例如,为了防止操作时打滑,如图12所示的操作部17a那样,使其截面的八角形各边凹陷以使大致八角柱角部的角度成为锐角,或相反地在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的面对称的位置,在八角柱的各面上设有成为挂钩的小突起(未图示)。在设有该小突起时,也可将该小突起替换为圆点20。另外,除上述以外,作为防滑件,也可在切换操作部17的外周面均匀地设置防滑橡胶等。
另外,也可如图13所示,将切换操作部17置换为具有朝前后方向突出的杆的切换操作部(切换操作装置)17b。采用该图13所示的形态时,只要设置分别与基于切换操作部17b切换角度的杆位置对应的显示部即可。
以下根据图14~图1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形态中,由于仅切换操作部和显示部的构成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因此对同一部分标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4A、图14B所示,净水器1由净水器本体2和净化部4形成为正面看大致为L字形,与净化部4相反侧的净水器本体2端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的孔30,从该孔30向外侧突设有切换杆(切换操作装置)31。该切换杆31是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形成为面对称、且设置成可上下滑动的滑动式杆,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切换部(未图示)与该切换杆31相连。即,通过使切换杆31上下滑动,可使净水器本体2内部形成的、从接入口7至净化部4的流路(未图示)、从接入口7至原水排出口9的流路(未图示)和从接入口7至喷淋排出口10的流路(未图示)分别得到切换。
在净水器本体2的外壳本体5的前后两个面上设有一对显示部32a、32b、32c,其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呈面对称,与切换杆31的切换位置对应来显示目前的切换位置。具体而言,如图14A所示,从净水器1的正面看时,在外壳本体5外周部分的靠近切换杆侧,沿切换杆31的滑动方向从上依次配置有显示部32a、32b、32c,在该显示部32a、32b、32c上,与切换杆31的切换位置对应地从上依次横向书写着“清水”、“喷淋”、“原水”这样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在前后翻转后的位置,即也同样记载在设在以中央截面S为对称的位置上的显示部(未图示)上。
因此,采用上述第二实施形态,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使切换杆31的形状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只要滑动操作切换杆31就可分别切换从接入口7至净化部4的流路、从接入口7至原水排出口9的流路和从接入口7至喷淋排出口10的流路,因此,即使将净水器本体2左右翻转以更换切换杆31的左右位置,也不会使切换杆31的操作性下降。而且,由于显示部32a、32b、32c也配置在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的位置上,因此即使更换切换杆31的左右位置,也不会出现识别性差异。由于记载在显示部32a、32b、32c上的文字横向书写并沿上下方向排列,因此,在提高站在净水器1正面的用户识别性方面是有利的。
在上述第二实施形态中使用了滑动式的切换杆31,但并不局限于滑动式,只要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例如也可使用图15所示的摆动自如的切换方式的切换杆(切换操作装置)33。此外,除了穿过孔30突出设置的切换杆31、33以外,例如也可使用图16所示的所谓双支承方式的切换杆(切换操作装置)34,该切换杆34被外壳本体5的前后两侧支撑,操作位置与上述切换杆31、33相同。该切换杆34也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构成面对称的形状。
以下根据图17、图1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该第三实施形态中,将第一实施形态的净化部4卧置,使净化部4与净水器本体2形成为一体的圆柱状。因此,对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7所示,将大致圆柱状的净水器本体2、形成为轴线与该净水器本体2重叠且外径大致相同的大致圆柱状的净化部4、还有外径与这些净水器本体2和净化部4大致相同且转动中心轴R与上述轴线重叠的大致圆柱状的切换操作部(切换操作装置)40直列配置,从而构成净水器1。即,净化部4、净水器本体2和切换操作部40以中央截面S为基准形成为面对称。设置在净水器本体2外壳本体5上的接入口7的中心、原水排出口9的中心、净水排出口12的中心和喷淋排出口10的中心配置在中央截面S上。在切换操作部40的外周面上部设有第一实施形态所述的圆点20,另一方面,在靠近切换操作部40侧的外壳本体5外周面,沿该外周面设有显示部41,在该显示部41上,沿前后方向横向书写着“原水”、“喷淋”、“清水”这样的文字。这些显示部41以与在前后两侧设定为相同角度的切换操作部40的转动角度θ对应的间隔而设置。图17中,为了图示方便而省略了龙头3。
因此,采用第三实施形态,即使将切换操作部40的配置进行左右更换,也不会对操作性产生差异,而且,与第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将净化部4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净化部4的外周面与净水器本体2的外周面连续,因此可提高外观性。
另外,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三实施形态,例如,如图18所示,若将切换操作部(切换操作装置)42构成使沿上下方向的半环状部件43a与沿前后方向的半环状部件43b在切换操作部42的转动中心轴R上正交,则即使例如切换操作部42配置在用户看来从左右位置有一定偏差的位置上,只要捏住半环状部件43a、43b所正交的部分就可由切换操作部42进行切换,操作性方面有利。
以下根据图20~22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形态进行说明。该第四实施形态涉及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净水器1的外壳本体5内部,因此沿用第一实施形态的图1,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20所示,在净水器1上壳5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接受来自龙头3的原水即自来水的接入口(原水接入口)7,该接入口7通过环状安装件8安装在龙头3的排出口3b上。该接入口7的下方连通有通路45,该通路45与回转阀46的一次侧连接,该回转阀46具有沿净水器本体2长度方向的转轴。该回转阀46用于切换多个流路,通过对与该转轴相连并可朝前后方向转动的切换操作部17进行操作,就可将回转阀46的阀位置切换至所需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回转阀46的二次侧配置有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这些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中的某一个通水口根据回转阀46的阀位置而有选择地与一次侧的通路45连通。另外,设置在上述接入口7的同轴延长线上的原水排出口9与原水排出口47连通,为了将来自接入口7的原水予以喷淋状排出,由圆环状地配置在原水排出口9周围的许多孔构成的喷淋排出口10与喷淋排出口48连通。原水供给口49构成用于向过滤盒4供给原水的流路。
在此,原水排出口9和喷淋排出口10形成在同一个大致圆盘状的部件上,在中心部分配置有原水排出口9。该大致圆盘状的部件嵌脱自如地安装在回转阀46的下部,并贯穿上述下壳5b而面向下方。除了具有原水排出口9和喷淋排出口10的大致圆盘状部件贯通下壳5b以外,也可例如使具有原水排出口9和喷淋排出口10的大致圆盘状部件与下壳5b形成一体,此时,喷淋排出口10的孔既可在下壳5b成形时同时设置,也可在下壳5b成形后穿设。另外,虽然说明了将原水排出口9和喷淋排出口10安装到回转阀46上的结构是嵌合结构,但只要是可拆装,例如也可使用螺纹旋合的结构。
净水器本体2具有基座部11,该基座部11从下方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支撑过滤盒4的整个下部。该基座部11从设置在净水器本体2上的切换操作部17的相反侧沿净水器本体2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与下壳5b形成一体的壳体20从侧面覆盖基座部11的下表面。
如图20、图21所示,上述回转阀46具有轴线沿左右方向配置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中央截面S(参照图5、图6)上的有底大致圆筒状的阀芯50,在该阀芯50的一端形成有沿轴线朝外侧突出的转轴51。阀芯50收容在设于外壳本体5内侧的大致圆筒状的阀芯收容部52内,并被支撑成转动自如。另外,阀芯50的转轴51嵌合在形成于切换操作部17转轴16顶端的孔53内,并由螺钉54固定。即,阀芯50的轴线配置在切换操作部17的轴线延长线上,回转阀46的转动方向与切换操作部17的转动一致。
另一方面,在回转阀46的下方即阀芯收容部52的下部,上述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分别朝向下方形成并沿阀芯50的轴线方向排列。在阀芯50的上方,与原水接入口7连通的通路45向上方形成在上述原水排出口47的正上方,该通路45与阀芯收容部52内连通。
在回转阀46的阀芯50下部壁部50a,针对各通水口形成有原水排出用孔54、喷淋排出用孔55和原水供给用孔56,这些孔54、55、56根据切换操作部17的切换位置而与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中对应的某一个通水口连通。具体而言,当由切换操作部17选择的阀位置为“原水”时,下部壁部50a的与原水排出口47相对的位置形成原水排出用孔54,同样,当阀位置为“喷淋”时,在下部壁部50a的与喷淋排出口48相对的位置形成喷淋排出用孔55。当阀位置为“净水”时,在下部壁部50a的与原水供给口49相对的位置形成原水供给用孔56。
即,原水排出用孔54、喷淋排出用孔55和原水供给用孔56,按照与切换操作部17的转动操作对应的阀芯50的规定旋转角度而分开设置在下部壁部50a上,并沿阀芯50的轴线方向按照与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的配置对应的规定间隔而配置在下部壁部50a上。
另一方面,在阀芯50的上部壁部50b形成有长孔57,该长孔57沿阀芯50的周向形成,且在所有的阀位置与连通于原水接入口7的通路45开口部相对。通过该长孔57,可与切换操作部17的转动操作引起的阀位置的变位无关地使通路45与阀芯50的内部空间处于连通状态。
此时,通路45的顶端位于阀芯内部,从更严密的流路控制、具体而言从当原水在通路中以高速流动时防止原水向阀芯外部漏出这方面看是较好的。此时,长孔57的大小设计成如下程度的大小:通路45的顶端与切换操作部17的转动操作引起的阀位置的变位无关,始终可通过长孔57。
另外,在阀芯50的下部壁部50a与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之间设有密封部件60。该密封部件60与上述阀芯50一起构成回转阀46,其具有主板部60a,该主板部60a呈大致带状并具有可确保足够强度的规定厚度。另外,在该密封部件60的主板部60a上,在与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对应的各位置形成有孔61、62、63。
在这些孔61、62、63的周缘,朝阀芯50突出的环状凸部64与主板部60a形成为一体,在将密封部件60安装在阀芯收容部52下部的状态(参照图20)下,凸部64对下部壁部50a的孔54、55、56的周缘进行按压,从而保证各通水口与阀芯50之间的水密封。
如图21所示,在阀芯收容部52的下部,沿阀芯50的轴线形成有用于插入密封部件60的槽70,在该槽70的上缘部分设有朝槽70内侧突出的卡止部71。另一方面,上述密封部件60的长边侧的缘部65成形为与卡止部71对应的台阶状。因此,通过将密封部件60从一端侧沿槽70滑动插入,密封部件60的台阶状缘部65被卡止部71卡止,从而使密封部件60的变位受到限制。
即,采用上述回转阀46,则如图22A所示,当切换操作部17选择了“原水”时,从接入口7流入的原水从通路45通过长孔57流下到阀芯50的内部,再经由阀芯50下部壁部50a上形成的原水排出用孔54、密封部件60的孔63和原水排出口47而从原水排出口9朝下方排出。
如图22B所示,当切换操作部17选择了“喷淋”时,从接入口7流入的原水从通路45通过长孔57流下到阀芯50的内部,再经由阀芯50下部壁部50a上形成的喷淋排出用孔55、密封部件60的孔62和喷淋排出口48从喷淋排出口10朝下方喷淋状排出。
如图22C所示,当切换操作部17选择了“喷淋”时,从接入口7流入的原水从通路45通过长孔57流下到阀芯50的内部,该原水经由阀芯50下部壁部50a上形成的原水供给用孔56、密封部件60的孔61和原水供给口49流入净化部4,经过滤盒13净化后作为净水从净水排出口12朝下方排出。
因此,采用上述第四实施形态,阀芯50与切换操作部17相连并沿转轴16的周向转动,从而切换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与通路45的连通状态,能维持外壳本体5前后方向的相对于中央截面为对称的形状。
现有的回转阀例如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阀芯内部单独形成通路,导致形状复杂、多个零件组合导致零件个数增加,但本发明通过使阀芯5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就能以简单的形状构成回转阀,并且容易装配,可减轻装配作业的负担和抑制成本的增加。
另外,通过将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全部朝下方设置,能将向过滤盒13供给原水的原水供给口位置设置在净化部的下方而不是侧方,因而能抑制净化部4的高度位置,提高设计自由度。
另外,由于将大致圆筒状阀芯50的轴线沿外壳本体5的长度方向配置,因此可抑制外壳本体5前后方向的尺寸,进一步提高设计自由度。
此外,由于在下部壁部50a与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之间设有密封部件60,因而能确保原水排出口47、喷淋排出口48和原水供给口49中任一通水口与阀芯50之间的水密封,并且通过使密封部件60一体成形为带状,与每个通水口单独安装密封部件60的情况相比,可减轻安装作业的负担。
上述第四实施形态中,对回转阀46的阀芯5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具有沿转轴变位的壁部的结构即可,例如下半部分可以是半圆筒状。
采用本发明,上述切换操作装置无任在左右哪一侧都可确保同样的操作性。与现有的净水器在左右两侧设有切换操作装置的情况相比,可减少零件个数,实现净水器的小型化,而且没有像现有净水器那样在遮住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下方视野的位置配置切换操装置,因此可防止视野被挡住所带来的作业性下降,具有使用的可能性。

Claims (13)

1.一种净水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原水接入口,其安装在龙头上以从该龙头接入原水;原水排出口,其将所述原水直接排出;以及净水排出口,其将从所述原水接入口导入的原水经由净化装置净化后变成的净水排出,通过对设置在所述本体左右任一端的切换操作装置进行操作,可切换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净化装置的流路和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原水排出口的流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水接入口的中心、所述净水排出口的中心和所述原水排出口的中心配置在所述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央截面上。
2.一种净水器,包括本体、净化装置、切换操作装置,所述本体具有原水接入口、将所述原水直接排出的原水排出口和净水排出口,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用于切换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净化装置的流路和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至所述原水排出口的流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某一端上,所述原水接入口的中心、所述净水排出口的中心和所述原水排出口的中心配置在所述本体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截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以所述中央截面为基准形成为面对称。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转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转轴中心配置在所述中央截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具有三个以上流路的切换位置,各相邻的切换位置之间的转动角度相等。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或所述切换操作装置上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切换操作装置切换状态的显示部,并设置成所述显示部可配置成相对所述中央截面为面对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属显示部上,沿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前后方向以横向书写的方式标有表示所述切换操作装置切换状态的文字或记号。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收容所述净化装置的收容部上设有可目视所述净化装置的确认窗,所述确认窗设置成以所述中央截面为基准的面对称。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接入口具有固定所述龙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成相对所述本体可自由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内设有:将原水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连通的通路;朝下方排列的多个通水口;以及利用旋转的阀芯有选择地切换与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连通的通路的连通状态的切换阀,
所述切换阀的阀芯与在所述中央截面上具有转轴的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相连并具有在与所述多个通水口相对的状态下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变位的壁部,
所述壁部针对每个通水口分别具有与所述转轴的旋转位置相对应地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连通的孔,所述转轴的旋转位置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位置对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原水接入口连通的通路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上方,所述多个通水口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下方,在所述壁部的孔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之间设有一体成形为带状的密封部件,在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各通水口的配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通孔,在所述连通孔的周缘设有朝所述壁部侧突出的凸部。
12.一种切换阀,其用于净水器,包括:切换操作装置,其决定用于将原水引导至净水器本体上设有的多个通水口中任意一个通水口的流路;以及通过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而转动的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与切换操作装置的沿所述多个通水口的排列方向的转轴相连并具有在与所述多个通水口相对的状态下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变位的壁部,所述壁部针对每个通水口分别设有与所述切换操作装置的操作位置相应地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中的某一个通水口连通的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从原水接入口连通至切换阀的通路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上方,所述多个通水口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下方,在所述壁部的孔与所述多个通水口之间设有一体成形为带状的密封部件,在所述密封部件的与所述各通水口的配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通孔,在所述连通孔的周缘设有朝所述壁部侧突出的凸部。
CN200780014555.XA 2006-04-27 2007-04-27 净水器和切换阀 Active CN1014267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24107 2006-04-27
JP124107/2006 2006-04-27
JP023484/2007 2007-02-01
JP2007023484 2007-02-01
PCT/JP2007/059156 WO2007126047A1 (ja) 2006-04-27 2007-04-27 浄水器および切換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6733A true CN101426733A (zh) 2009-05-06
CN101426733B CN101426733B (zh) 2015-01-21

Family

ID=38655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4555.XA Active CN101426733B (zh) 2006-04-27 2007-04-27 净水器和切换阀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44683B2 (zh)
CN (1) CN101426733B (zh)
TW (1) TW200800361A (zh)
WO (1) WO200712604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5984A (zh) * 2016-04-08 2016-07-2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洗护理装置
CN110171854A (zh) * 2019-06-14 2019-08-27 肖三华 一种龙头净水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3169B2 (ja) * 2007-02-01 2012-03-28 三菱レイヨン・クリンスイ株式会社 浄水器
JP5345560B2 (ja) * 2010-01-15 2013-11-20 三菱レイヨン・クリンスイ株式会社 浄水器
CN102730773B (zh) * 2011-04-06 2014-11-26 厦门松霖卫厨有限公司 净水器装置
WO2013115049A1 (ja) * 2012-01-31 2013-08-08 東レ株式会社 浄水器
US10563908B2 (en) 2015-07-13 2020-02-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ranslating treatment cartridge, fluid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US10125028B2 (en) 2015-07-13 2018-11-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ranslating treatment cartridge, fluid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US10065845B2 (en) 2015-07-13 2018-09-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ranslating treatment cartridge, fluid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CN105422916B (zh) * 2015-12-21 2018-02-09 天津信诺金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过滤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53113A (ja) * 1984-12-25 1986-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濾過器
JP3629322B2 (ja) * 1995-12-22 2005-03-16 株式会社ダスキン 浄水器
JP2004114035A (ja) * 2002-09-04 2004-04-15 Toto Ltd 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JP4285969B2 (ja) * 2002-10-16 2009-06-24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切換弁及びその切換弁を用いた浄水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5984A (zh) * 2016-04-08 2016-07-2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洗护理装置
CN110171854A (zh) * 2019-06-14 2019-08-27 肖三华 一种龙头净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26047A1 (ja) 2007-11-08
JP5544683B2 (ja) 2014-07-09
JPWO2007126047A1 (ja) 2009-09-10
CN101426733B (zh) 2015-01-21
TW200800361A (en) 2008-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6733A (zh) 净水器和切换阀
US20120031511A1 (en) Transverse Mounted In-Line Shower Filter
US7549446B2 (en) Multi-functional flow control valve for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JP5689234B2 (ja) キャンドルに一体型の混合バルブシステムを備え、ヘッドに調整装置を備えた浄水フィルターカートリッジシステム
CN102205284B (zh) 一种双面旋钮切换花洒
JP6607454B2 (ja) 浄水器
CN102644766B (zh) 分水、混水一体式多功能陶瓷阀芯
CN107740873A (zh) 水处理系统
CN101757993B (zh) 地球仪花洒
CN205896282U (zh) 一种纯净水和自来水切换型水龙头
EP2107285B1 (en) A liquid distributor valve
JP7299809B2 (ja) 浄水器の流路切換構造及び浄水器
CN106468364B (zh) 一种双水路出水阀芯
CN202580120U (zh) 分水、混水一体式多功能陶瓷阀芯
CN205315773U (zh) 净水器转换阀阀芯
CN103894011B (zh) 一种可分质供水的集成式滤芯
JP5634480B2 (ja) 水栓装置用バルブユニット及び水栓装置
CN208200413U (zh) 一种滤芯止水组件、滤芯装置以及净水器
JP2006307519A (ja) 切替部材
KR101325726B1 (ko) 정수기용 음료토출장치
CN214990344U (zh) 折叠净水机
KR20240048923A (ko) 출수장치 및 정수기
CN104986810B (zh) 多功能净水机
JP2004205031A (ja) 浄水器および切換弁
JP4801207B2 (ja) 浄水機能付きシャワー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98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298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