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1149A - 履带 - Google Patents

履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1149A
CN101421149A CNA2007800135223A CN200780013522A CN101421149A CN 101421149 A CN101421149 A CN 101421149A CN A2007800135223 A CNA2007800135223 A CN A2007800135223A CN 200780013522 A CN200780013522 A CN 200780013522A CN 101421149 A CN101421149 A CN 101421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hain belt
axle sleeve
belt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35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1149B (zh
Inventor
前田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21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1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1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11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0Tracks of articulated type, e.g. chains
    • B62D55/205Connections between track links
    • B62D55/21Links connected by transverse pivot p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0Tracks of articulated type, e.g.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0Tracks of articulated type, e.g. chains
    • B62D55/205Connections between track l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6Ground engaging par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 Handcart (AREA)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第一组件(22A)具有平行的一对第一链带(25),第二组件(22B)具有平行的一对第二链带(28)。第二组件(22B)的两端的轴套(30)外嵌于第一组件(22A)的两端部的支承轴(27)上。在组件的总数是奇数的情况下,第一以及第二组件(22A、22B)之间夹有第三组件(22C),第二组件(22B)的轴套(30)外嵌于第三组件(22C)的支承轴(27)上,第三组件(22C)的轴套(30)外嵌于第一组件(22A)的支承轴(27)上。因而,即使履带组件的总数是奇数,也能够采用并联链带型。

Description

履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作业机械所具备的履带。
背景技术
通常,推土机或液压挖土机等履带式作业机械的履带通过多个履带用组件以环状连结而构成。该履带卷挂在驱动轮和惰轮之间,所述驱动轮和惰轮在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车体框架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各履带用组件与由链轮构成的驱动轮的齿啮合而被驱动,从而履带一边支承在拖带轮和履带支重轮上一边行驶,所述拖带轮和履带支重轮在驱动轮和惰轮之间支承在车体框架上。
作为这样的履带的履带用组件,以往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的结构和专利文献1的图1~图3所示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的图7公开的结构中,在履带板的与接地面相对的面、即履带板的内表面上固定一对链带,在链带的一端部间固定支承轴,并且在另一端部间固定轴套。链带的支承轴侧的端部朝向履带板的外方偏置。并且,相同结构的各履带板组件的支承轴能够旋转地插通邻接的其它组件的轴套中,从而多个组件在相同相位即相同朝向下相互连结,形成履带。将此称为同相位链带型(或偏置链带型)。
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的图1~图3公开的结构中,在履带板的内表面以平行状态固定一对由实质上平坦的板构成的第一链带,并且在两第一链带的两端部间分别架设支承轴,由此构成第一组件。另外,在履带板的内表面以平行状态固定由实质上平坦的板构成的一对第二链带,并且在两第二链带的两端部间分别架设轴套,由此构成第二组件。第二组件的链带间的宽度比第一组件的链带间的宽度窄。并且,第二组件的第二链带在第一组件的第一链带的内侧配置为平行状态,并且第二组件的轴套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的支承轴上,多个第一和第二组件交替连结,由此形成履带。将此称为并联链带型(或辊链带型)。
另外,如上述同相位链带型那样,在轴套固定在链带上的结构的履带中,所述轴套不仅具有作为用于将各组件能够旋转地连结的轴承部件的功能,而且也具有作为从驱动轮的链轮接受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部件的功能。因此,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的结构那样,若轴套固定在一对链带的端部间,则轴套的外周面在与链轮的齿面的滑动接触的作用下会使特定部位偏磨损,需要在某时期进行所谓衬套反转的轴套相对于链带的旋转作业。但是,固定状态的轴套的旋转作业是伴随着辛苦的困难作业。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以往提出有专利文献2或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图1~图3公开的履带。在这样的以往的结构中,配置在一对链带的端部间的轴套在轴线方向上分割为三部分,轴套的两端部分固定在链带的端部上,并且轴套的中间部分旋转自如地支承在邻接的组件的支承轴上。由此,轴套与链轮啮合时的相对滑动被缓和,防止轴套的偏磨损。
另一方面,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图1~图3公开的那样的并联链带型的履带中,若构成履带的组件的总数是偶数,则能够仅通过第一及第二组件构成履带。这种情况下,第一组件形成由一对第一链带和在这些第一链带的两端部间分别架设的一对支承轴的四边构成的矩形结构,所以能够确保高刚性。相对于此,作为轴套,当采用相对于链带能够转动的结构时,在第二组件中,由于在一对第二链带的两端部间不固定轴套,所以成为两端部间在力学上开放的状态,作为第二组件无法确保高刚性。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图1~图3记载的结构中,第二链带的沿轴套用轴孔的轴线方向的尺寸比第一链带的沿支承轴用轴孔的轴线方向的尺寸设定得厚,提高相对于支承轴的安装强度,从而提高第二组件的刚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99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6—50474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并联链带型的履带中,当构成履带的组件的总数为奇数时,无法构成闭环的履带。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夹有至少一个同相位链带型的第三组件。并且,同相位链带型的第三组件中,在轴套相对于链带能够转动的结构中,该第三组件由一对链带和固定在这些链带的一端部间的一个支承轴这样的三边构成,并形成轴套侧的一边在力学上开放的矩形结构。因此,在并联链带型的履带中,当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间配置有相同相位链带型的第三组件时,存在该第三组件的第三链带的开放侧端部即架设轴套的一侧的端部的刚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以往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并联链带型的履带中,在第一及第二组件间配置有相同相位链带型的第三组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该第三组件中在架设轴套的一侧的开放侧端部刚性不足的履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其用于履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是将多个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交替连结,并且在至少一组的第一和第二组件之间夹有第三组件的履带,所述第一组件具有:具有接地面的履带板;由在该履带板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以平行状态固定的一对板构成的第一链带;分别架设在该第一链带的两端部间的支承轴,所述第二组件具有:具有接地面的履带板;由在该履带板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以平行状态固定的一对板构成的第二链带;分别架设在该第二链带的两端部间的轴套,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在所述轴套能够旋转地外嵌在所述支承轴上的状态下交替配置,所述第三组件具有:具有接地面的履带板;由在该履带板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固定的一对板构成的偏置的第三链带;架设在该第三链带的一端部间的支承轴;架设在第三链带的另一端部间的轴套,在所述第三组件的支承轴上能够旋转地外嵌第二组件的轴套,并且第三组件的轴套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的支承轴上,并且设置有用于加强第三组件的轴套侧的端部的加强机构。
因此,在并联链带型的履带中,在构成履带的组件的总数为奇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间夹有至少一个相同相位链带型的第三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加强机构加强该第三组件的轴套侧的开放的端部侧的强度。这样,即使夹有第三组件,也能够防止履带的强度降低。
作为加强机构,若通过履带板的履齿与第三组件的轴套对应配置而构成,则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的情况下防止履带的强度降低。
作为所述加强机构,若使用固定在履带上的加强板,则能够可靠地加强第三链带。
作为所述加强机构,若设有在第三组件的第三链带间设置的加强部件,则能够可靠地加强第三链带。
若形成所述第二组件的轴套可动地架设于第二链带,所述第三组件的轴套可动地架设于第三链带的结构,则能够分别将第二组件的轴套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或第三组件的端部的支承轴上,将第三组件的轴套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的支承轴上。这样,能够有效抑制轴套的偏磨损。
若所述第三组件的第三链带的刚性朝向轴套侧逐渐减小,则能够抑制在第三链带上产生应力集中部位,结果能够使第三链带坚固。
若所述第三组件的轴套在其轴线方向上被分割为三部分,外侧部分固定在第三链带的孔中,并且中间部分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的支承轴上,该第三链带的所述外侧部分的固定部的厚度比支承轴的固定部的厚度形成得厚,则第三链带的开放端部和支承轴的连结关系牢固,能够得到高强度的履带。
优选所述第三组件的第三链带的支承轴侧的内侧间隔比第三链带的轴套侧的内侧间隔设定得宽,所述第三链带的支承轴侧的内侧间隔与所述第二链带的内侧间隔设定为相等,所述第三链带的轴套侧的内侧间隔与所述第一链带的内侧间隔设定为相等。这种情况下,能够可靠地进行各组件的相互连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履带的主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履带的一部分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履带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第一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第一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第二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第二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第三组件的主视图。
图9是第三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三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2的11—11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12是表示第一至第三组件的连结状态的截面图。
图13是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履带的一部分的局部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第三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组件的主视图。
图16是图15的第三组件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链带连结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12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1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履带21通过交替配置多个第一组件22A和第二组件22B并将它们连结而形成环状的结构。这种情况下,第一组件22A在其两端部具有支承轴27,并且第二组件22B在其两端部具有轴套30。通过在支承轴27上外嵌轴套30而连结第一组件22A和第二组件22B。
这种情况下,若第一组件22A和第二组件22B中任一方是奇数,则无法形成闭环状的履带21。因此,在第一和第二组件22A、22B的总数为奇数的情况下,在任意位置的第一组件22A和第二组件22B之间配置和连结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第三组件22C,使得能够形成闭环状的履带21。第三组件22C在其一端部具有支承轴27,并且在另一端部具有轴套30。
并且,该履带21卷挂在驱动轮24和惰轮23间,所述驱动轮24和惰轮23在未图示的推土机或液压挖土机等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行驶体的车体框架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在该状态下,各组件22A~22C与由链轮构成的驱动轮24的齿24a啮合,驱动履带21。由此,履带21在驱动轮24和惰轮23之间支承在被车体框架支承的未图示的拖带轮和履带支重轮上并同时周旋移动,从而作业机械在地面GL上行驶。
以下详细说明履带21的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组件22A由配置为平行状态的一对第一链带25、固定在两第一链带25的外表面的履带板26、以及分别架设和固定在两第一链带25的两端部间的一对支承轴27构成。从而,第一链带25固定在履带板26的与接地面相对的面、即履带的内表面上。第一链带25在其一端和另一端上架设和固定支承轴的部位位于同一平面内,具有实质上平坦的板状的形状。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组件22B由配置为平行状态的一对第二链带28、固定在两第二链带28的外表面的履带板26、以及分别架设在两第二链带28的两端部间的一对轴套30构成。从而,第二链带28固定在履带板26的与接地面相对的面、即履带的内表面上。第二链带28也具有实质上平坦的板状的形状,在其一端和另一端上架设和固定支承轴的部位位于同一平面内。另外,第一组件22A的两第一链带25间的内侧间隔比第二组件22B的第二链带28间的内侧间隔宽。
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和第二组件22A、22B交替配置的状态下,第二组件22B的轴套30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22A的支承轴27上,由此,第一及第二组件22A、22B相互并且交替连结,形成履带21。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三组件22C由配置为平行状态的一对第三链带31、固定在两第三链带31的外表面的履带板26、架设固定在两第三链带31的一端部间的支承轴27、以及架设在两第三链带31的另一端部间的轴套30构成。从而,在履带板26的与接地面相对的履带的内表面固定有第三链带31。另外,在第三组件22C的第三链带31上,支承轴27侧的内侧间隔比轴套30侧的内侧间隔宽,并且支承轴27侧的内侧间隔与所述第二链带28的内侧间隔相等,轴套30侧的内侧间隔与所述第一链带25的内侧间隔相等。即,第三链带31的支承轴27侧的端部相对于轴套30侧的端部向外侧偏置。
并且,如图3和图12所示,在第三组件22C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组件22A、22B间的状态下,第二组件22B的轴套30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三组件22C的支承轴27上,并且第三组件22C的轴套30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22A的支承轴27上。由此,第三组件22C连结在第一和第二组件22A、22B间。
如图4、图8和图10所示,在所述第一组件22A的各第一链带25的两端部和第三组件22C的各第三链带31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用于压入和固定所述支承轴27的端部的小径的轴孔35。如图6、图8和图10所示,在第二组件22B的各第二链带28的两端部和第三组件22C的各第三链带31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用于插通和固定而支承轴套30的被分割的外侧部分30a的大径的轴孔36。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所述各组件22A~22C的各链带25、28和3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沿与轴孔35、36的轴线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各一对插通孔37。在各链带25、28、31的中央部形成有一对窗孔38,所述窗孔38与各插通孔37对应而与它们的内端部连通。在各组件22A~22C的履带板26上与各链带25、28、31的插通孔37相对应地形成有各一对插通孔39。在各履带板26和各链带25、28、31的插通孔37、39上从履带板26的外表面侧插通螺栓40,在这些螺栓40的前端部上在所述窗孔38内螺合有螺母41。从而,通过这些螺栓40和螺母41,将履带板26固定在各链带25、28、31的外表面。
如图2和图8所示,在所述第三组件22C中,第三链带31的一对窗孔38中小径的轴孔35侧的窗孔与大径的轴孔36侧的窗孔相比形成为小截面积。换言之,大径的轴孔36侧的窗孔38与另一方的窗孔38相比形成为大截面积。根据该结构,第三链带31的刚性朝向大径的轴孔36侧逐渐减小。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第三组件22B、22C的轴套30沿其轴线方向分割为三个部分30a、30b,外侧部分30a压入并固定在第二、第三链带31的端部的轴孔36中,并且中间部分30b旋转自如、即可动地外嵌并支承在邻接的第一、第三组件22A、22C的支承轴27上。由此,所述驱动轮23的齿23a和轴套30之间的相对滑动被缓和,防止轴套30的偏磨损。
在所述第一、第三组件22A、22C的支承轴27的轴心部上形成有润滑油的收容孔42,从该润滑油的收容孔42的中间部朝向支承轴27的外周形成有润滑油的供给孔43。在润滑油的收容孔42的两端部嵌接有封闭用的栓塞44a、44b。从而,收容孔42内的润滑油经由供给孔43供给支承轴27的外周面和第三或第二组件22C、22B的轴套30之间,确保它们之间的润滑性。
在第一、第三组件22A、22C的各第一、第三链带25、31的轴孔35的内侧周缘上形成有收容凹部45,在该收容凹部45内配置有第一密封环46。在第一密封环46上设置有与收容凹部45的内周面接触的负载环部46a和与邻接的第三或第二组件22C、22B的轴套30的外侧部分30a的外侧面接合的凸缘部(lip portion)46b。
在第二、第三组件22B、22C的轴套30的外侧部分30a的内侧周缘上形成有收容凹部47,在这些收容凹部47内配置有第二密封环48。在第二密封环48上设置有与收容凹部47的内周面接触的负载环部48a和与邻接的所述中间部分30b的两侧面接合的凸缘部48b。并且,通过第二密封环48和所述第一密封环46的协动作用而抑制来自第一及第三组件22A、22C的支承轴27的两端部的润滑油泄漏。
另外,如图11所示,第三组件22C的第三链带31的大径轴孔36侧的端部和第二组件22B的第二链带28的两端部(外侧部分的固定部)的厚度T比第一组件22A的第一链带25的两端部和第三组件22C的第三链带31的小径轴孔35侧的端部(支承轴固定部)的厚度t形成得厚。
如图2、图4、图6、图8和图10所示,在所述各组件22A~22C上突出形成有在各履带板26的外表面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履齿49,所述履齿49在各组件22A~22C的接地侧位于车辆后方侧。履齿49是车辆行驶时的防滑结构。并且,在第三组件22C中,履带板26由所述螺栓40和螺母41固定于第三链带31上,使该履齿49与第三链带31的轴套30侧的端部相对应地设置。即,在履带21的接地侧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履齿49与由一对第三链带31和支承轴27构成的三边结构(参照图3的U字状的单点划线)的第三组件22C的开放侧端部相对应地设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相对于第三链带31的履齿49构成加强机构。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当构成并联链带型的履带21的第一及第二组件22A、22B的合计数量为奇数,且在两组件22A、22B间夹有第三组件22C时,该第三组件22C的轴套30侧的端部与履带板26的履齿49相对应地配置。从而,能够通过履带板26的履齿49加强第三组件22C的轴套30侧的开放侧端部。
例举该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下:
(1)即使用于构成履带的组件的总数为奇数,通过使用至少一个第三组件22C,也能够制造履带21,而且能够加强第三组件22C的轴套30侧的开放侧端部,能够得到高强度的履带。
(2)利用履带板26的履齿49来加强第三组件22C的轴套30侧的开放侧端部,由此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的情况下实现所述加强。
(3)通过改变一对窗孔38的截面积的大小,使第三组件22C的第三链带31的刚性朝向轴套30侧、即开放部侧逐渐减小,从而作用于第三链带31上的外力由第三链带31整体承担。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三链带31上产生应力集中部位,其结果是能够在不增加第三链带31的壁厚的情况下使该第三链带31相对于外力变得强韧坚固。
(4)第三组件22C的第三链带31的大径轴孔36侧的端部和第二组件22B的第二链带28的两端部的厚度T比第一组件22A的第一链带25的两端部和第三组件22C的第三链带31的小径轴孔35侧的端部的厚度t形成得厚。因此,第三链带31的开放端部和支承轴27的连结关系变得牢固,即使第二链带28的两端部和第三链带31的大径轴孔36侧的端部在力学上开放,也能够提高第二链带28和第三链带31的开放侧的强度,得到高强度的履带21。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强机构设置加强板60,该加强板60被固定第三链带31的螺栓40固定在第三链带31的履带板26的下表面上。
从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加强板60加强第三链带31的开放侧端部。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5和图17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强机构设置加强部件63。该加强部件63在其两端各两处一体具有螺母部64,该螺母部64在窗孔38内与螺栓40螺合,加强部件63架设和固定在链带31间。
从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加强部件63也能够加强第三链带31的开放侧端部。另外,如图17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轴套30不被分割,因此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不存在插入第二链带28或第三链带31的外侧部分,而是架设在两第二链带28、28间或两第三链带31、31间。因此,第二组件22B、第三组件22C的轴套30和链带28、31不被单独的两组件22B、22C连结。
(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变更而具体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履带21的第一和第二组件22A、22B间连结并配置多个第三组件22C。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第三链带31的大径轴孔36侧的开放部与履带板26的履齿49相对应,但是也可以与之相反,配置为使第三链带31的小径轴孔35侧与履带板26的履齿49相对应。这种情形下,若设置加强板60或加强部件63,则能够加强第三链带31的开放侧的端部。

Claims (8)

1、一种履带,其用于履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履带是将多个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交替连结,并且在至少一组的第一和第二组件之间夹有第三组件的履带,
所述第一组件具有:具有接地面的履带板;由在该履带板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以平行状态固定的一对板构成的第一链带;分别架设在该第一链带的两端部间的支承轴,
所述第二组件具有:具有接地面的履带板;由在该履带板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以平行状态固定的一对板构成的第二链带;分别架设在该第二链带的两端部间的轴套,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在所述轴套能够旋转地外嵌在所述支承轴上的状态下交替配置,
所述第三组件具有:具有接地面的履带板;由在该履带板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固定的一对板构成的偏置的第三链带;架设在该第三链带的一端部间的支承轴;架设在第三链带的另一端部间的轴套,
在所述第三组件的支承轴上能够旋转地外嵌第二组件的轴套,并且第三组件的轴套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的支承轴上,并且设置有用于加强第三组件的轴套侧的端部的加强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在其接地面具有履齿,所述加强机构通过所述履齿与第三组件的轴套对应配置而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是固定在履带上的加强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是设于第三组件的第三链带间的加强部件。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件的第三链带的刚性朝向轴套侧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的轴套可动地架设于第二链带上,所述第三组件的轴套可动地架设于第三链带上。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件的轴套在其轴线方向上被分割为三部分,外侧部分固定在第三链带的孔中,并且中间部分能够旋转地外嵌在第一组件的支承轴上,第三链带的所述外侧部分的固定部的厚度比所述支承轴固定部的厚度形成得厚。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件的第三链带的支承轴侧的内侧间隔比第三链带的轴套侧的内侧间隔设定得宽,所述第三链带的支承轴侧的内侧间隔与所述第二链带的内侧间隔设定为相等,所述第三链带的轴套侧的内侧间隔与所述第一链带的内侧间隔设定为相等。
CN2007800135223A 2006-04-18 2007-04-10 履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1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4909A JP4430033B2 (ja) 2006-04-18 2006-04-18 履帯
JP114909/2006 2006-04-18
PCT/JP2007/057902 WO2007119719A1 (ja) 2006-04-18 2007-04-10 履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1149A true CN101421149A (zh) 2009-04-29
CN101421149B CN101421149B (zh) 2012-12-26

Family

ID=38609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35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1149B (zh) 2006-04-18 2007-04-10 履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66154A1 (zh)
EP (1) EP2008919A4 (zh)
JP (1) JP4430033B2 (zh)
KR (1) KR101138913B1 (zh)
CN (1) CN101421149B (zh)
WO (1) WO200711971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191A (zh) * 2010-11-16 2012-07-11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履带轴套的筒式密封件
CN102642571A (zh) * 2012-04-10 2012-08-22 安徽合矿机械有限公司 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
CN103153765A (zh) * 2010-12-01 2013-06-12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履带套筒及履带链节装置
CN104248878A (zh) * 2014-09-16 2014-12-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平面带式脱水装置
CN107635863A (zh) * 2015-05-19 2018-01-26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底盘系统的履带链组件
CN107848587A (zh) * 2015-08-13 2018-03-27 卡特彼勒公司 履带链节结构和销接头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0568A (ja) * 2006-04-25 2007-11-08 Komatsu Ltd 履帯アッセンブリ
US7877977B2 (en) 2008-12-12 2011-02-01 Caterpillar Inc. Master link for a track chain
WO2011004362A1 (en) * 2009-07-06 2011-01-13 Galileo Mobility Instruments Ltd. Traction system
KR101376124B1 (ko) * 2010-04-28 2014-03-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마쓰 세이사쿠쇼 크롤러 트랙과 크롤러 트랙을 위한 마스터 링크
CN103661657B (zh) * 2013-12-23 2016-07-27 北京南车时代机车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挖掘机、履带总成及履带板
DE102014011143A1 (de) 2014-07-25 2016-01-28 Liebherr-Mining Equipment Colmar Sas Kettenglied für einen Raupenantrieb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43141A (en) * 1931-03-10 1934-01-09 Kochring Company Traction belt for tractors
NL44364C (zh) * 1933-08-12
US3054300A (en) * 1961-04-14 1962-09-18 Thew Shovel Co Sprocket chain
US3419316A (en) * 1967-04-27 1968-12-31 Gen Motors Corp Track shoe assembly
US6386651B1 (en) * 2000-04-20 2002-05-14 Caterpillar Inc. Insert arrangement for a track chain assembly
US6322173B1 (en) * 2000-04-20 2001-11-27 Caterpillar Inc. Link for a track chain assembly of a track type work machine
US6354679B1 (en) * 2000-04-20 2002-03-12 Caterpillar Inc. Off-set symmetrical link and an associated subassembly for a track chain assembly
US6382742B1 (en) * 2000-04-20 2002-05-07 Caterpillar Inc. Cartridge assembly for a track chain of a track type work machine
US6371577B1 (en) * 2000-04-20 2002-04-16 Caterpillar Inc. Track chain assembly for a work machine
JP3904428B2 (ja) * 2001-10-26 2007-04-1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装軌式車両の走行駆動装置
US20030122423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Caterpillar Inc. High stiffness track assembly for undercarriage noise reduction
JP2003220983A (ja) * 2002-01-31 2003-08-05 Komatsu Ltd ロータリブシュ式履帯
JP4059687B2 (ja) * 2002-02-12 2008-03-12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装軌式車両の走行駆動装置
JP2003237846A (ja) 2002-02-18 2003-08-27 Sato Corp 二重梱包箱
JP4289990B2 (ja) * 2003-01-29 2009-07-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ロータリブッシュ式履帯
JP2004249797A (ja) * 2003-02-19 2004-09-09 Komatsu Ltd 履帯用リン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191A (zh) * 2010-11-16 2012-07-11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履带轴套的筒式密封件
CN103153765A (zh) * 2010-12-01 2013-06-12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履带套筒及履带链节装置
CN103153765B (zh) * 2010-12-01 2015-07-08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履带套筒及履带链节装置
CN102642571A (zh) * 2012-04-10 2012-08-22 安徽合矿机械有限公司 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
CN102642571B (zh) * 2012-04-10 2015-06-17 安徽合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
CN104248878A (zh) * 2014-09-16 2014-12-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平面带式脱水装置
CN107635863A (zh) * 2015-05-19 2018-01-26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底盘系统的履带链组件
CN107635863B (zh) * 2015-05-19 2020-09-29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底盘系统的履带链组件
CN107848587A (zh) * 2015-08-13 2018-03-27 卡特彼勒公司 履带链节结构和销接头组件
CN107848587B (zh) * 2015-08-13 2019-08-02 卡特彼勒公司 履带链节结构和销接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66154A1 (en) 2009-03-12
JP2007283942A (ja) 2007-11-01
JP4430033B2 (ja) 2010-03-10
KR101138913B1 (ko) 2012-05-14
CN101421149B (zh) 2012-12-26
EP2008919A4 (en) 2009-04-22
WO2007119719A1 (ja) 2007-10-25
KR20080098523A (ko) 2008-11-10
EP2008919A1 (en) 2008-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1149B (zh) 履带
KR101054483B1 (ko) 크롤러 벨트의 트랙 슈를 연결시키기 위한 링크, 크롤러 벨트를 위한 어셈블리, 및 크롤러 벨트
US8287056B2 (en) Lobed bushing for track assembly and track-type machine using same
EP2583883B1 (en) Track Chain Joint for a Crawler Type Work Vehicle
CN101432185B (zh) 履带组件
US7182414B2 (en) Undercarriage equipped with non-steel type rubber crawler using chain action
JP2004249973A (ja) ロータリブッシュ式履帯およびロータリブッシュ式履帯用リンク
US9446805B2 (en) Track assembly having arcuate crawler shoes
US20100072813A1 (en) Crawler Tracks and Idlers for Crawler Tracks
KR101733330B1 (ko) 크롤러 벨트 연결 장치
US9592865B2 (en) Track assembly having dual-sprocket drive wheel
CN107428383A (zh) 履带板
KR20240050385A (ko) 고정식에서 회전식으로 사용 중 전환을 위해 구성된 부싱을 갖는 트랙 조인트 어셈블리
CN220518437U (zh)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US11679826B2 (en) Unitary link and track chain assembly of a work vehicle
JP2011011718A (ja) 装軌式車両の走行体
CN116783111A (zh) 用于利用密封接头的采矿履带的碎屑路径
JP2001039361A (ja) 履帯シール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シール
JP2009113807A (ja) ロータリブッシュ式履帯用リンク
AU2009217396A1 (en) Crawler tracks and idlers for crawler tra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