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8437U -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8437U
CN220518437U CN202321897161.6U CN202321897161U CN220518437U CN 220518437 U CN220518437 U CN 220518437U CN 202321897161 U CN202321897161 U CN 202321897161U CN 220518437 U CN220518437 U CN 220518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frame
guide
push plate
wheel
whe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71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昆
王增锋
高永军
张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erpillar Qi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terpillar Qi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erpillar Qi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aterpillar Qi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71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8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8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8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导轮总成及包括该引导轮总成的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该引导轮总成包括引导轮主体、引导架组和推板。引导轮主体包括轮体和安装在轮体的中央部的轮轴。引导架组包括平行设置于轮体的轴向两侧的第一引导架和第二引导架,所述第一引导架和所述第二引导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轮轴的两个端部,其第二端延伸至轮体的径向外侧。推板为平板结构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第一引导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部连接述第二引导架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的引导轮总成将复杂的铸造U型叉头改为由第一引导架和第二引导架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平面状推板形成的组件,成型方法简单,易加工,材料成本低。

Description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引导轮总成、包括该引导轮总成的履带张紧装置和包括该引导轮总成或履带张紧装置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诸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拖拉机、起重机之类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具有牵引力大、接地比压低、爬坡能力强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凹凸不平的道路、碎石地面以及泥泞的作业场地等。引导轮是履带式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部件,通常通过引导轮支架设置在行走架中的导轨内,用来引导履带的正确绕转,防止履带的跑偏或越轨,并能利用张紧装置使引导轮前后移动来调整履带的张紧度。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引导轮1'通常使用U型铸造叉头作为引导轮支架2',在该引导轮支架2'的两侧焊接有耐磨板3'。这样的引导轮支架2'成型工艺复杂,引导轮总成装配困难,且发生故障后更换成本高,经济性差,客户抱怨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和/或其他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引导轮总成,所述引导轮总成包括引导轮主体、引导架组和推板。所述引导轮主体包括轮体和安装在所述轮体的中央部的轮轴。所述引导架组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轮体的轴向两侧的第一引导架和第二引导架,所述第一引导架和所述第二引导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轮轴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引导架和所述第二引导架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轮体的径向外侧。所述推板为平板结构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导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引导架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推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相应地,所述第一引导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架的第二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孔和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孔,所述推板和所述第一引导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拧入所述第一螺纹孔中的第一螺栓连接,所述推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拧入所述第二螺纹孔中的第二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引导架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引导架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孔,所述轮轴的两个端部分别以过盈配合方式装配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引导架和所述第二引导架为相同的结构,且分别具有两个端部部段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部部段之间的中间部段,每个所述端部部段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部段的截面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引导架和所述第二引导架分别由耐磨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推板由钢板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引导轮总成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通过第三螺栓连接于所述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履带张紧装置,该履带张紧装置包括张紧缸组件、张紧弹簧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引导轮总成,所述张紧缸组件设置于所述张紧弹簧组件与所述引导轮总成之间,所述张紧缸组件的活塞杆抵接于所述引导轮总成的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推板具有朝向所述引导轮主体的第一侧面和用于供所述活塞杆抵接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活塞杆的抵接所述第二侧面的端面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引导轮总成或履带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引导轮总成将复杂的铸造U型叉头改为由第一引导架和第二引导架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平面状推板形成的组件,成型方法简单,易加工,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文参照附图提供的详细描述而得以清楚地理解。应理解的是,下列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且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因而不能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引导轮总成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履带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引导轮总成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引导轮总成的推板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引导轮总成的引导架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引导轮主体;11、轮体;111、挡肩环;112、踏面;12、轮轴;2、引导架组;21、第一引导架;211、第一孔;212、第一螺纹孔;22、第二引导架;221、第二孔;222、第二螺纹孔;23、端部部段;24、中间部段;3、推板;31、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33、第一侧面;34、第二侧面;35、第一通孔;36、第二通孔;37、第三螺纹孔;4、防尘罩;41、连接板;10、张紧缸组件;20、张紧弹簧组件;30、引导轮总成;40、驱动轮;50、行走架;60、托链轮;70、支重轮;80、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所述的各项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在下文中使用了例如“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各个元件,而不是用于限制这些元件的本质、顺序或数目。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行走机构。如图2所示,履带80缠绕在行走架50上,在行走架50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连接有驱动轮40,在行走架50的另一侧(图2中的左侧)连接有引导轮总成30。引导轮总成30的引导轮主体1(将在下文中具体说明)可以在行走架50的轨道(未示出)内滑动,以通过张紧装置调整履带80的张紧程度。在行走架50与位于行走架50下侧的履带80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重轮70。在行走架50与位于行走架50上侧的履带80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托链轮60。
继续参考图2,张紧装置包括张紧缸组件10和张紧弹簧组件20。张紧缸组件10包括缸体和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缸体内的活塞杆。张紧弹簧组件20的一端(图2中的右端)抵接于行走架50,张紧弹簧组件20的另一端(图2中的左端)抵接或连接于张紧缸组件10的缸体。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的伸出缸体的端部抵接于引导轮总成30的推板(将在下文中具体说明)。通过向张紧缸组件10的缸体内注入液压流体(例如液压油),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推动引导轮总成30向图中的左侧移动,使引导轮总成30的引导轮主体1(将在下文中具体说明)的轮面压紧在履带80上。通过张紧缸组件10和张紧弹簧组件20构成的张紧组件,能够调整履带80的张紧力。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引导轮总成30。如图3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引导轮总成30包括引导轮主体1、引导架组2、推板3和防尘罩4。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该引导轮总成30的推板3和引导架组2的立体图。
引导轮主体1包括轮体11和安装在轮体11的中央部的轮轴12。轮轴12的两个端部伸出于轮体11之外。轮体11可以绕轮轴12的中心线旋转。轮体11的轮面制成光面,该轮面的中间设有导向用的挡肩环111,挡肩环111两侧的踏面112用于支撑履带80。
参考图3和图5,引导架组2包括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为相同的结构且对称设置于轮体11的轴向两侧(图3所示的左右两侧)并且分别连接于轮轴12的两个端部。第一引导架21在平行于轮体11的左侧平面内由轮轴12向轮体11的径向外侧延伸。第二引导架22在平行于轮体11的右侧平面内由轮轴12向轮体11的径向外侧延伸。
更具体地,参考图5,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分别具有两个端部部段23和连接于两个端部部段23之间的中间部段24。第一引导架21的后侧的端部部段23开设有第一孔211,轮轴12的左侧端部以过盈配合方式装配在该第一孔211内。第二引导架22的后侧的端部部段23开设有第二孔221,轮轴12的右侧端部以过盈配合方式装配在该第二孔221内。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孔211和第二孔221均为通孔。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孔211和第二孔221也可以为轴向外侧封闭的盲孔。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采用耐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耐磨金属材料可以是高锰钢、高锰合金、铬合金铸铁、多元金合钢(高碳、中碳、低碳)、碳化铬复合材料、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材料和高韧硬质合金等。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的端部部段23的整个侧壁作为磨损面,增加了磨损接触面面积,使得引导轮总成30沿行走架50的导轨的滑动更加平稳和可靠。此外,降低了由于引导轮主体1与支重轮70、驱动轮40和托链轮60的中心面不重合而导致发生“啃轨”现象的可能性。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的中间部段24的截面面积小于端部部段23的截面面积,从而可以在保证上述磨损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小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的重量。
如图3和图4所示,总体呈平面状的推板3具有位于左侧的第一端部31、位于右侧的第二端部32、朝向引导轮主体1的第一侧面33和与第一侧面33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34。第一端部3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第一通孔35。第一引导架21的第二端形成有与第一通孔35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212。第二端部3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第二通孔36。第二引导架22的第二端形成有与第二通孔36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22。通过将第一螺栓(参见图3)穿过第一通孔35并拧入第一螺纹孔212中,可将推板3与第一引导架21连接在一起。通过将第二螺栓(参见图3)穿过第二通孔36并拧入第二螺纹孔222中,可将推板3与第二引导架22连接在一起。该结构优化了螺栓受力,使得螺栓连接更可靠,耐用性高且易装配。推板3由钢板制成,例如,可选用常见的45号钢,材料成本低。推板3可通过切削钢板并冲孔或钻孔而形成,与铸造相比成型方法简单。
上述实施例中,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的伸出缸体的端部抵接于推板3的第二侧面34。第二侧面34的面积远大于该活塞杆端部的端面面积,因而即使在活塞杆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推板3的中心在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上偏移时,也能确保活塞杆与推板3的有效抵接,防止由于活塞杆与推板3错位引起的力传递失效。
如图3所示,防尘罩4设置于推板3的上方。防尘罩4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41,该连接板41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相应地,推板3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螺纹孔37,如图4所示。第三螺栓(参见图3)穿过连接板41上的第三通孔并拧入推板3顶部的第三螺纹孔37中,由此将防尘罩4固接于推板3的顶部。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引导轮总成30适用于带有履带张紧装置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尤其适用于履带式推土机。然而应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引导轮总成30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对履带进行张紧或引导的履带式工程机械,例如具有履带张紧装置的挖掘机、装载机、拖拉机和起重机等。
以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引导轮总成30将复杂的铸造U型叉头改为由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平面状推板3形成的组件,成型方法简单,易加工,材料成本低。
推板3的第一端部31与第一引导架2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推板3的第二端部32与第二引导架2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螺栓连接。该结构优化了螺栓受力,使得螺栓连接更可靠,耐用性高,易装配。
通过用耐磨金属材料制造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与现有技术中在铸造的U型叉头上另行焊接耐磨板相比,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的端部部段23明显增加了引导架组2与行走架50之间的接触面,使得引导轮沿行走架50的导轨滑动更平稳和可靠。
参考图2和图3,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抵接于平面状的推板3的第二侧面34。注油后活塞杆向前运动以推动推板3,进而推动整个引导轮总成30向图2中的左侧移动。当履带式工程机械在不平的路面上作业时,引导轮总成30的中心轴的方向会发生变化,使得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的中心轴与引导轮总成30的中心轴不重合。通过将推板3的整个第二侧面34设置为供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抵接于其上,与现有技术中的U型叉头上为与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接触而特别设置的平面相比,可以保证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始终抵接在第二侧面34上,从而确保了引导轮推板与履带张紧装置的接触可靠性。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上文所公开的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及其公开的示例应被认为只是例示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指定。

Claims (10)

1.一种引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导轮主体(1),所述引导轮主体(1)包括轮体(11)和安装在所述轮体(11)的中央部的轮轴(12);
引导架组(2),所述引导架组(2)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轮体(11)的轴向两侧的第一引导架(21)和第二引导架(22),所述第一引导架(21)和所述第二引导架(2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轮轴(12)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引导架(21)和所述第二引导架(22)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轮体(11)的径向外侧;以及
推板(3),所述推板(3)为平板结构且具有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所述第一端部(31)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导架(2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部(32)连接于所述第二引导架(22)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的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35)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6),相应地,所述第一引导架(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架(22)的第二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孔(212)和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孔(222),所述推板(3)和所述第一引导架(21)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5)并拧入所述第一螺纹孔(212)中的第一螺栓连接,所述推板(3)和所述第二引导架(22)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6)并拧入所述第二螺纹孔(222)中的第二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架(21)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孔(211),所述第二引导架(22)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孔(221),所述轮轴(12)的两个端部分别以过盈配合方式装配在所述第一孔(211)和所述第二孔(2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架(21)和所述第二引导架(22)为相同的结构,且分别具有两个端部部段(23)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部部段(23)之间的中间部段(24),每个所述端部部段(23)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部段(24)的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架(21)和所述第二引导架(22)由耐磨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由钢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通过第三螺栓连接于所述推板(3)。
8.一种履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紧缸组件(10)、张紧弹簧组件(20)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轮总成(30),所述张紧缸组件(10)设置于所述张紧弹簧组件(20)与所述引导轮总成(30)之间,所述张紧缸组件(10)的活塞杆抵接于所述引导轮总成(30)的推板(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具有朝向所述引导轮主体(1)的第一侧面(33)和用于供所述活塞杆抵接的第二侧面(34),所述第二侧面(34)的面积大于所述活塞杆的抵接所述第二侧面(34)的端面的面积。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轮总成(30)或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履带张紧装置。
CN202321897161.6U 2023-07-19 2023-07-19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Active CN220518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161.6U CN220518437U (zh) 2023-07-19 2023-07-19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161.6U CN220518437U (zh) 2023-07-19 2023-07-19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8437U true CN220518437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7161.6U Active CN220518437U (zh) 2023-07-19 2023-07-19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8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7056B2 (en) Lobed bushing for track assembly and track-type machine using same
EP2008920B1 (en) Link for connecting track shoe of crawler belt, assembly for crawler belt, and crawler belt
CN103974877B (zh) 履带用链节及履带装置
EP3259174B1 (en) Track system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KR101138913B1 (ko) 크롤러 벨트
US6012784A (en) Impact reducing idler wheel for a track-driven machine
EP2583883B1 (en) Track Chain Joint for a Crawler Type Work Vehicle
US6866351B2 (en) Rotary bushing type crawler track
US20100072813A1 (en) Crawler Tracks and Idlers for Crawler Tracks
EP3297897B1 (en) Track chain assembly for undercarriage system
EP3619099B1 (en) Curved track pad ribs for a track chain
US20160176455A1 (en) Track-Type Machine Idler Yoke Assembly
WO2019162558A1 (en) Track assembly for terrain going vehicles and a link for the track assembly
WO2018111496A1 (en) Bushing for track assembly
CN220518437U (zh) 引导轮总成、履带张紧装置和工程机械
KR20220156864A (ko) 지면 계합 트랙 시스템 내의 캔틸레버식 트랙 롤러 및 이를 위한 롤러 쉘
CA3062296A1 (en) Roller path of a track pad for a track chain
CA3062292A1 (en) Pin retention design for a track chain
AU2014100032A4 (en) A track shoe assembly
US11104393B2 (en) Attachable track shoe cover
US11679826B2 (en) Unitary link and track chain assembly of a work vehicle
CA3062295A1 (en) Contoured double pass roller path for a track chain
KR20220128475A (ko) 플립플롭 트랙 아이들러
CN114981151A (zh) 翻转履带支重轮
CN116723974A (zh) 用于引导履带车辆的履带的履带辊和履带车辆的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