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7621A -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7621A
CN101417621A CNA2008101673732A CN200810167373A CN101417621A CN 101417621 A CN101417621 A CN 101417621A CN A2008101673732 A CNA2008101673732 A CN A2008101673732A CN 200810167373 A CN200810167373 A CN 200810167373A CN 101417621 A CN101417621 A CN 101417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at
seat
side members
framework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73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7621B (zh
Inventor
罗伯托·迪阿格斯蒂尼
安吉洛·Af·法尔科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e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r Corp filed Critical Lear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015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7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7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7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7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76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7Lumbar supports having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bowed by applied forces
    • B60N2/6671Lumbar supports having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bowed by applied forces with cable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动交通工具座椅,尤其是一种具有由下部腰部机构(30)致动的主动式头枕机构(20)的交通工具座椅(1)。座椅靠背框架(10)安装了主动式头枕机构(20)和下部腰部机构(30)。

Description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美国法典第35号第119条(a)-(d)款,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10月22日提交的TO 2007A000747的外国优先权权益,其据此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主动式头枕系统的交通工具座椅,且还涉及腰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7,044,544号公开了具有腰部支撑元件的交通工具座椅靠背,该腰部支撑元件用作用于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启动元件。垂直操作的腰部支撑元件安装在垂直杆上,该垂直杆的上端连接到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冲击主体。垂直杆的下端焊接到水平杆,水平杆的相对端插入到固定到座椅靠背的框架的下部横梁的相应的平行导向件中,导向件中的每一个界定了面朝上的凸轮面(cam surface)。
在交通工具发生碰撞的情形中,座椅的乘坐者的后背向腰部支撑元件施加冲击力,使腰部支撑元件朝后移动,接着,前述的水平杆在凸轮面上滑动。腰部支撑元件和垂直杆向后移动并朝上位移,同时,水平杆和垂直杆将这种相对移动转移到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冲击主体。因此,腰部支撑装置有助于主动式头枕系统启动,从而更迅速地对碰撞情形做出响应。
对于所引用的已有文件中所描述的解决方案而言,尽管其能够显著加快主动式头枕的调节(intervention)速度,但还是有一些缺点。例如,从人体工学和舒适度的角度来看,在正常使用座椅期间,所使用的腰部支撑件的类型不是很有效。
发明内容
就其总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式头枕系统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主动式头枕系统包括腰部支撑装置,该腰部支撑装置的设计简单而经济,并提高了人体工学特性和舒适性。从调节的可靠性、快速性和精确性方面讲,这种座椅的主动式头枕系统的特色在于,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得以提高。这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加强了主动式头枕系统的调节的可靠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等特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腰部支撑装置,其与(但不是仅与)主动式头枕系统结合使用时特别有利。
以上特征将在以下更清楚地呈现出来,并依据本发明,通过由附图和以下的详细说明所显示的交通工具座椅、座椅靠背框架、主动式头枕系统和腰部支撑装置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构造的机动交通工具座椅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3和4分别是图1的座椅靠背的内部结构的前部正视图、前部透视图和后部透视图;
图5和6是作为图2-4的座椅靠背的主动式头枕系统的部分的腰部支撑装置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的两个透视图;
图7和8分别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腰部支撑装置的前部透视图和后部透视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腰部支撑装置的一部分的前部正视图;
图10和11是沿线X-X获取的图9中的装置的两个水平截面,处于对应于图5和6的实施方式的两种状态中;
图12和13分别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腰部支撑装置的前部透视图和后部透视图;
图14和15分别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腰部支撑装置的前部透视图和后部透视图;
图16和17是图14和15中的腰部支撑装置的两个水平的截面,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中;
图18和19是图14和15的两个垂直的截面,处于对应于图16和17的两种状态中;
图20和21是依据本发明的附加的实施方式的两个腰部支撑装置的前部透视图;
图22和23是在依据本发明而构造的机动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的部分的截面中的示意性图示;
图24是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横梁的示意性截面,该上部横梁用于与具有有益效用的交通工具座椅一起使用以实施本发明;
图25和26是图24的横梁的轴套的示意性平面图;以及
图27和28是类似于图24的截面的示意性截面,还显示了处于对应于图22和23的状态的两种状态中的头枕的管状支撑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依据本发明构造的交通工具座椅1包括座椅座垫2和座椅靠背3。座椅座垫2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下部滑轨5的金属的框架,下部滑轨5用于固定到未显示的任何类型的交通工具的乘客厢的地板。座椅靠背3的下部末端铰接到座椅座垫2的结构4,使得允许调节其斜度。头枕6通过以可调节的方式插入在塑料轴套8中的支撑杆7来安装在座椅靠背3上,塑料轴套8固定到位于座椅靠背内部的相应的管状引导元件的上端,将在此后描述管状引导元件。
所公开的座椅靠背3包括主动式类型的头枕系统,即设计成在冲击过程中朝前移动的头枕系统。在该类型的座椅中,座椅靠背的内部框架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到头枕的支撑机构。该可移动的机构基本上位于座椅靠背的上部区域,并包括冲撞主体或元件,该冲撞主体或元件在冲击过程中被座椅乘坐者的后背移动,以将可移动的机构从非作用位置提升到作用位置,且由此将头枕相对于座椅乘坐者的头部从下部的位置移动到朝前的和提升的位置。
座椅靠背3的内部包括显示在图2-4中的主动式头枕系统和关联的腰部支撑装置。图5和6展示了座椅的进一步的方面。
如图2-4中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0显示为由焊接的或以其它方式连接在一起的金属板部件形成。框架10包括了在相应的端部由上部横梁12和下部横梁13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侧面立柱11。如图5和6中所示,整体上,上部机构20实现了主动式头枕系统,而下部机构30实现了与该主动式头枕系统配合的腰部支撑装置。
上部机构20包括以横向于框架10的高度方向的方向纵向延伸的金属的冲击主体21。主体21的每一纵向端部被固定到相应的铰接元件22的端部,铰接元件22的另一端部铰接到框架10的相应的立柱11,为了实现此目的,立柱11设置有连接接口装置(connection interface)11a。如此,主体21可相对于框架10移动,使得其可关于图2中以X表示的轴线旋转。
在图2、5和6中显示了两个应力元件(stress element)23,每一个都可操作地插入在铰接元件22和框架10的相应的立柱11之间。元件23设计成将冲击主体21保持在相应的非作用位置,从而将上部机构20总体上保持在相应的非作用位置。元件23特别设置成对抗冲击主体21关于轴线X的朝后的旋转,同时在主体21受到的力大于用于致动主动式头枕系统的特定临界值时,允许主体21旋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元件23包括螺旋弹簧,但是,明显的是,这些弹簧可由任何技术上等同的元件代替。
冲击主体21的上部区域具有两个垂直的延长部分21a,延长部分21a中的每一个界定了轴向的凹陷,在其中例如通过焊接刚性地固定了相应的具有圆形截面且优选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管状引导元件24。彼此平行的管状引导元件24具有支撑轴套8的上端。轴套8和引导元件24设计成接纳图1的头枕6的轴7。框架10的上部横梁12被成形为具有中空的前部的凸出或凸起12a,管状引导元件24通过该凸起12a。为此目的,中空的部件12a设置有具有椭圆形截面的通道,并配备有上部和下部塑料轴套25a和25b,上部和下部塑料轴套25a和25b界定了相应的具有椭圆形截面的轴向通道。
图7和8显示了图5和6的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单独的下部机构30,即依据本发明设置的腰部支撑装置。腰部支撑装置30包括腰部支撑元件31,腰部支撑元件31以基本上垂直于框架10的高度方向的方向纵向延伸。
腰部支撑元件31(此后简称为“腰部元件”)具有中间部件32和两个侧面部件33,中间部件32的纵向尺寸大于侧面部件33的纵向尺寸,而两个侧面部件33大体为镜像的。如此后将显示的,每一侧面部件33都设计成铰接到腰部元件31的支撑结构,以便关于大体固定的轴线旋转。铰接优选由侧面部件33自身支撑的或与侧面部件33自身成一体的铰接元件来实现。
每一侧面部件33由柔性部件34连接到中间部件32,柔性部件34具有纵向柔性,即其在纵向方向的延伸能够以可逆方式变化。这里术语“纵向”是相对于支撑元件31的延长部分的主方向而言的。纵向的柔性是这样的,根据赋予腰部元件31的操作位置而允许对部件34的纵向延伸进行可逆地缩短或伸长。而且,如以下将明确的,对柔性部件34所允许产生的可逆的变形还包括对其进行可逆地弯曲。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柔性部件34具有起伏的形状,其截面每一个都具有从相应的侧面部件33开始并朝腰部元件31的中央部件32移动的减小的宽度。优选这种构造,以便相对于部件34的弯曲的可能性而言,更易于部件34的纵向的柔性。但是,明显的是,柔性部件34还可具有与所示的不同的构型。通常,部件34的截面可具有规则的或不规则交替的波峰和波谷,使得具有或不具有循环的形式(例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的形式)。
如图7和8所示,腰部元件31的支撑结构通常以35表示,并优选由多个相对刚性的金属杆或轴形成。如图8中特别明显的,结构35包括两件杆36a,杆36a主要以框架10的高度方向延伸(例如,见图2-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杆件36a得自同一杆36,其大体上弯曲成U形,但是每一杆件36a还可各自通过单独的杆获得(例如,见图12中的实施方式)。支撑杆37优选通过点焊刚性地固定到杆件36a的相对的中间区域,这里为固定到直线部分,支撑杆37具有多个弯曲部分,以便界定多个杆件,其中至少两个杆件37a彼此大体平行并平行于杆件36a,杆件37a的中心间的距离大于杆件36a的中心间的距离。
杆37被弯曲成,使得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的高度方向,杆件37a与杆件36a相比,处于靠前的位置。为了实现此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杆37具有向前部倾斜的两对平行杆件37b。在上部杆件37b之间,杆件37c横向于杆件36a延伸,并焊接到杆件36a。另一方面,相应的杆件37d从下部件杆37b延伸,并平行于杆件37c,且同样点焊到杆件36a。作为展示,杆36和37由直径大约为6mm的金属杆获得。当然,杆件37a还可由不同的杆获得。
腰部元件31的每一侧面部件33都铰接到支撑结构35,特别是使得其可关于大体固定的轴线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每一部件33都铰接到相应的杆件37a,且为此具有相应的铰接元件38。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每一侧面部件33包括轴向对齐的两个铰接元件38。每一铰接元件38基本上由钩形元件制成,能够以旋转方式与杆件37a接合。为此,每一元件38优选具有杆37a可容纳在其间的两个相对的钩形表面。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腰部元件31由单一件制成,即中央部件32、侧面部件33和柔性部件34由单一材料件整体地形成。有利地,铰接元件38与相应的侧面部件33一起成形。优选地,所使用的材料为基于合成的材料,例如热塑性材料,目的是具有弹性回弹特性,以便允许柔性部件34的可逆变形。
此外,在所示的范例性实施方式中,腰部元件31的主体的截面的厚度基本上是不变的,显然,用于产生铰接元件38和此后所述的其他功能元件的区域除外。
腰部支撑装置30进一步包括用于使两个侧面部件33相互连接的装置,以便将腰部元件31保持在相应的操作位置。在这里所考虑的实施例中,腰部元件31被设置成使得其操作位置可由座椅的使用者在多个可能的调节位置之间改变。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相互连接的装置包括总体上以39表示的柔性元件,特别是大体是鲍登型(Bowen type)的线缆。线缆39包括外部套39a,套39a的一端连接到侧面部件33之一,而其另一端连接到一致动器的主体,在图7和8中,该致动器总体上以40表示。鲍登线缆(Bowden cable)39还进一步包括柔性线39b,柔性线39b的一端连接到与套39a所连接到的那个侧面部件相对的侧面部件33,而其另一端以常见的方式连接到致动器40的牵引元件。致动器40可属于手动的致动器类型或机动的操作类型。
侧面部件33设计成具有用于接合套39a和线39b的端部的相应的固定座。特别地,还是在图7和8中,项41a表示接纳套39a的端部的固定座,而41b表示接纳线39b的端部的固定座(显然,线39b的这个端部具有常见类型的相应的大端部元件,其被设计成避免线滑出对应的固定座)。应该指出,固定座41a和41b可彼此完全一样,这有利于鲍登线缆39和对应的致动器40安装在座椅上的灵活性。
在图8中还可看到,在腰部元件31的后部,线39b的介于侧面部件33之间的一段线穿过套件42,而套件42的相应的端部基本上在每一柔性部件34和中央部件32之间的过渡区域处连接到腰部支撑元件31。为此,固定座43设置成容纳套件42的端部,且固定座43还有利地作为腰部支撑元件31的部分而被制成。在使用中,线39b中的延伸在侧面部件33之间的那段线绷在腰部元件31的后部表面上(在其中间部分,套件42介于线39b与腰部元件31的后部表面之间),以帮助确保保持赋予给元件自身的位置。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如所提到的,支撑元件31的操作位置可由使用者通过控制致动器40来在多个可能的调节位置之间调节。通过启动致动器装置40,鲍登线缆系统39可被操作来大体相互地向侧面部件33施加应力,使得它们关于由杆件37a所表示的、相应的旋转轴线做角度运动。
侧面部件33的这种旋转运动导致随之发生柔性部件34的长度的可逆变形。可从图5-6和10-11中关于可赋予腰部支撑元件31的可能的操作位置而理解腰部支撑装置30的功能原理,图5-6和10-11中,装置自身表现于两个极限操作位置。图10和11的截面涉及展示在图9中的装置30的一种变化方式,其与图7和8中的装置的不同仅仅在于杆37的不同的方位和固定(其与之前的情形中的杆37的方位倒置,然后通过杆件37b固定到杆件36a),但是,图7-8中的装置的功能原理与图9中的装置的功能原理是相同的。
极限位置分别对应于腰部支撑元件31的中间部件32相对于座椅乘坐者的后背的最大收缩位置(图5和10)和最大前进位置(图6和11)。至少在最大收缩的操作位置,以及在最大收缩位置和最大前进位置之间的大部分中间位置中,相对于侧面部件33的铰接点来说,中间部件32处于靠后的位置(例如,图6和10中非常明显的)。在这里,中间部件32的形状基本上主要呈一平板,大体上总是置于相应的平面中。如可在图10中注意到的,在最大收缩位置,中间部件32的主要平面所处的位置比由侧面部件33的旋转轴线(或杆件37a)所形成的平面靠后,并离该平面有一段距离,且两个平面基本上平行。与此不同的是,在可在图11中见到的最大前进位置中,上述两个平面彼此非常接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部件32的主要平面比由部件33的铰接轴线所形成的平面略微靠前,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能正好相反,或者,两个平面可大体彼此重合。
从最大收缩位置开始,致动器40的致动具有通过鲍登线缆39来将两个侧面部件33大体朝彼此拉动的效果,由此使他们关于相应的杆件37a旋转。这种旋转具有使柔性部件34产生纵向柔性变形的效果,柔性部件34的纵向尺寸变得更短。这种变短是由这样的事实而成为可能的,即,腰部支撑元件31的基本上具有直的截面的侧面部件33和中间部件32本质上不具有纵向柔性,或在任何情况下,其具有的纵向柔性比柔性部件34所允许的纵向柔性小很多。因此,在侧面部件33的旋转过程中,中间部件32被带向前,这也有赖于柔性部件34的可逆弯曲的可能性。部件32和33本质上缺乏纵向柔性,且由于中间部件32的前进具有使部件32自身的端部靠近处于固定位置的旋转轴(杆件37a)的效果,所以柔性部件34必须以减少其在腰部元件31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的方向上变形。如从比较图5、10和6、11中明显的,在最大收缩位置,柔性部件34的起伏具有一定的幅度,作为所提供的调节功能,上述幅度可逐渐地变小,直到柔性部件34达到最大前进位置为止。显然,从最大前进位置到最小前进位置的调节能通过类似的方法产生,即,由于腰部元件31具有弹性回弹特性,通过松弛鲍登线缆来增加柔性部件34的起伏的幅度。
图5-6和10-11显示了,中间部件32如何在调节腰部元件31的任何操作位置处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大体的平面构型。由于此特性,腰部支撑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和人体工学得以增强。
如所指出的,图5-6和10-11表示了腰部元件31的两个操作极限位置,但是明显的是,由于柔性部件34的功能原理,中间部件32即使处在这些极限位置之间的操作位置也不会改变其形状,该形状在实施例中为大体为直线的,并置于相应的主要平面中。
如图7和8所示,腰部元件31的支撑结构35可操作地连接到座椅靠背3的主动式头枕系统,且特别是连接到图2-6中以20表示的其上部可移动的机构。这种连接需要做到,当冲击力作用到腰部元件31时,相应的支撑结构35的至少部分发生位移,从而触发上部机构20的移动。为此,杆件36a大体起到传递装置的功能,并设置成在相应的上部区域连接到机构20的冲击元件21。如例如在图2-4中可见到的,杆件36a的上部区域插入到制成在主体21中的孔中。杆件36a的上端不是刚性地连接到冲击元件21,而只是插入到相应的孔中,并使各部件之间移动的可能性最小。因为这个原因,依据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特性,在杆36的金属主体上,在其两个端部区域,局部地应用有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的主体44,优选模制而成,如图7和8所示。这些主体44所起的作用有助于通过杆件36a将冲击传递到上部机构20,并避免因金属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噪音效果。而且,如可理解的,杆36的端部区域,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杆件36a的端部区域具有双弯曲,以便实现与冲击主体21的精确和可靠的连接(例如,见图3和4)。
腰部元件31的支撑结构35还设计成在相应的下部区域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0通过引导装置以引导的方式来连接。如在图7和8中可见的,前述的引导装置包括一对引导元件45a,其主要由彼此轴向对齐且间隔开的两个销组成。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元件45a由同一金属杆所得,该金属杆整体上以45表示,且在其中间部分适当地弯曲并与杆36的下部成一体。在图7和8的实施方式中,杆36和杆45之间的连接通过在这些杆上部分地模制合成材料的主体来实现,特别是部分地模制热塑性材料的主体来实现,图中以46表示合成材料的主体。
引导装置另外包括一对彼此平行的导向件,这对导向件相对于框架10处于固定位置,优选焊接到相应的下部横梁13。在图2和3中以47表示的导向件,每一个都界定了大体封闭的路径,其包括图3中以47a表示的凸轮面。在范例性实施方式中,凸轮面相对于框架10大致朝上延伸。对置的引导元件45a分别插入到相应的导向件47中,以便靠着相应的凸轮面47a支撑。
按照这种设置,腰部元件31的支撑结构35完全支撑在凸轮面47a的底部上。在使用中,当冲击力作用到腰部支撑装置30时,该装置自身借助于导向件47以活动连接的方式被导向,从而以预定的方向,特别是沿大致朝上的方向移动,由此还通过传输杆件36a引起主动式头枕系统的上部机构20的冲击主体21的位移,并触发了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启动。
依据其自身具有创新性的一种特性,所模制的主体46被成形为界定用于相对于其导向件47的相应的引导元件45a的至少一个定位器(positioning locator)。在范例性实施方式中,用于两个引导元件45a的定位器以50表示,且虽然各种不同的形状是可能的,但是其具有基本上圆形凸缘接界的形状。例如,可从图2和3中理解的,当引导元件45a插入到相应的导向件47中时,定位器50确保部件之间正确的相互位置的保持。这在将腰部支撑装置30用于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启动的目的的情形中特别有利。在这种情形下,作用到腰部元件31的冲击力朝后推动腰部元件31和对应的支撑结构35,使得引导元件45a在凸轮面47a上滑动。在这个阶段,定位器装置50确保元件45a在其位移过程中保持正确位置,从而确保保持整个装置30的位移的正确的主要轴。以这种方式,由此避免装置的侧面“倾斜”。
应该指出,引导装置可包括处于显示在图中的装置中间的位置的单一引导元件和单一导向件,并具有用于该目的的任何适当的形状。
依据本发明的具有一体的腰部支撑装置的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功能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美国专利7,044,544中所描述的,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方式据此并入。总的来讲,在冲击的情况下,座椅乘坐者的后背的骨盆/腰部区域在腰部支撑装置30上产生冲击力,由于有下部引导装置45a、47,腰部支撑装置30趋向于朝后和朝上移动。传递杆(transfer rod)36a将该移动传递到属于上部机构20的冲击主体21,使其产生关于轴线X的相对旋转,从而使头枕6朝前和朝上移动。此后,乘坐者后背的上部还可将相对的冲击力施加在冲击主体21上,这使其进一步旋转并完成系统的致动。
当然,“冲击力”指作用到机构20和/或30的载荷,例如克服应力元件23的反作用,并因此引起主体21关于轴线X的旋转。因此,在正常使用座椅的情况下,使用者的后背靠在座椅靠背上这一事实本身并不足以引起所述的系统的致动,也不足以引起腰部元件31的实质的变形或赋予其操作位置的改变。
如此设计的主动式头枕系统在事故的情况下对通过乘坐者作用到座椅靠背的力迅速作出响应,且这些力将通过座椅乘坐者更有效地转移到主动式头枕系统。而且,由于腰部元件的构造,座椅在碰撞过程中能更好地支撑乘坐者,并限制了其危险性。相比于美国专利7,044,544中所述的解决方案,依据本发明设计的腰部支撑装置30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人体工学和舒适度。腰部元件31提供了横向于座椅靠背或大体水平的条带,该条带比所引用的已有文件的腰部元件的条带更具适应性功能,且更好地适应于乘坐者的后背,因此还有助于主动式头枕系统的调节的速度。
腰部支撑装置30具有极简单的和经济的构造。将注意到,该装置的基础部件在数量上非常有限,并具有非常简单的工业制造。特别地,例如,参考图7和8,该装置基本上包括以下部件:
腰部元件31,如所述的,其可通过合成材料特别是热塑性材料的模制的简单操作制成单一主体;
金属杆36具有大致U形,其垂直段实现杆件36a;
其它金属杆37,大体以四边形形状弯曲,界定了实现腰部元件31的侧面部件33的旋转轴的杆件37a;
杆45,实现两个引导元件45a;
致动机构,包括成品部件,即致动器40、鲍登线缆39(带有相应的套39a和线39b)、套件42。
如所述,杆36、37可通过点焊的简单操作方便地集成为一体。如此制造的组件随后与杆45结合。该操作也可包含点焊。更方便地,通过将塑料材料的连结体模制到其上来实现这种连接,将用于腰部元件的支撑结构的定位器限位件50集成也是有利的。在传递杆36的上端上模制了相应的塑料体44。显然,这种类型的设计应仅被视为展示,特别是在形成支撑结构35的杆的数量和构造方面更是如此。
关于此方面,例如图12和13中,显示了用于致动腰部支撑装置30的变化形式。所示的装置的大致结构和功能原理相似于那些已经描述的,但是,在本例中,相应的支撑结构35是由与之前的实施例相比具有不同的构造的杆来实现的。在该实施方式中,杆件36a属于不同的杆36,其下端特别是通过点焊来连接到杆45,杆45的构造与已经展示的不同,但界定了引导元件45a。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塑料材料体46局部地模制到杆45上,从而实现了定位器限位件50。
图13的支撑杆37也具有与先前的实施方式的同类的杆不同的大致构造,并具有横向中央件37c、通过点焊靠着件36a(一个以37e表示)支承的两个垂直件,两个稍微朝前的倾斜的横向件37b(图12)以及最后实现腰部元件31的侧面部件33的铰接销的杆件37a。
在图14和15中显示了依据本发明的腰部支撑装置30的进一步的可能的实施方式。腰部元件31的中间部件32具有分别以32a和32b表示的上部延长部分和下部延长部分。支撑件31具有基本上十字的大致构型,其中延长部分32a和32b大体正交于由部件32、33和34确定的元件31的主要的纵向的方向。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延长部分32a和32b通过相应的柔性部件34a连接到中间部件32,柔性部件34a基本上设置为波纹管,且因此也具有纵向的柔性,即能够承受在相应的尺寸中的可逆变化(缩短或伸长),还能够产生可逆的弯曲。
如所见到的,特别是在图15中,延长部分32a和32b还被设计成被铰接为以便关于在大体固定的位置中的轴线旋转,特别是相对于装置30的支撑结构35。为此,特别地,延长部分与相应的铰接元件38a成一体,铰接元件38a的实现结构类似于先前以38表示的铰接元件。这些铰接元件38a与横向于杆件36a且属于相同的支撑杆37的水平杆件37c配合。支撑杆37被弯曲成具有基本上十字形状的轮廓,以便界定前述的水平的件37c和用于支撑件31的侧面部件33的铰接的垂直的杆件37a。在图15中可见,上部延长部分32a还在其主体中整合了固定座,以容纳杆37的两个端部。
将注意到,在该实施方式中,延长部分32a、32b可相对于相应的旋转轴线来转动,这些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平行,并垂直于侧面部件33的旋转轴线。由于杆件37b朝前倾斜,因此,相对于由杆件37c表示的旋转轴线,由杆件37a表示的旋转轴线处于朝前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图16-17和18-19为装置30的相互正交的截面,而如图16-17和18-19中所示,通过类似于先前所述的那些的方法来实现对元件31的中央部件32的调节位置的改变,而中央部件32的调节位置的改变也导致柔性部件34a产生可逆变形,由此柔性部件34a趋向于改变其长度和曲率。在装置30的最大收缩的操作位置中(图16和18),由部件32、32a、32b和34a形成的垂直的条带大体位于平行于杆件36a的延长部分的相同的主要平面中。随着中央部件32逐渐地移动到最大前进的操作位置(图17和19),柔性部件34a增加其延展,还产生相对的弯曲。这种弯曲主要涉及延长部分32a和32b,当然,由于已经陈述过的原因,无论在任何调节位置,中间部件32的构型都总是大体相同的。如所表明的,相对于腰部元件31的侧面部件33的旋转点,延长部分32a、32b的旋转点所处的位置朝后,而如先前所提及的,在大多数可能的调节位置中,相对于腰部元件31的中央部件32,腰部元件31的侧面部件33的旋转点处于朝前的位置。
在图14-19的情况下,支撑杆37通过钩环连接到杆36,钩环优选金属的,其中的一些在图14-15中以51表示,这种解决方案也可用于其它实施方式。显然,在该实施方式中,腰部支撑件31也可制造为合成或塑料材料的单一件,有利地集成各种功能性配件(铰接元件38、38a、接合固定座41a、42b、接合固定座43等)。
在图14-19的腰部支撑装置30中,大体十字的腰部元件31的特定的形状允许对系统的人体工学和功能性的性能方面作进一步改进。
在先前示例出的实施方式中,腰部支撑装置30被设置成使得腰部元件31的操作位置可由使用者在多个可能的调节位置之间修改。但是,如图20所示范的,在腰部支撑元件31打算安装在多个可能的固定位置以及可选的安装位置中的某个预定的操作位置中的情形下,本发明也可适用。
在这方面,应当规定,在这种类型的座椅中,腰部支撑装置属于固定的类型,即,是不可调节的,且其具有由座椅或交通工具的制造者所选择的预定的操作构型。依据本发明提供的腰部支撑装置也可有利地适用于上述情况,其中,通过为腰部支撑装置自身提供连接具有期望的长度的两个侧面部件33的互连装置,就可易于实现对操作构型的选择。
如见到的,在先前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为柔性的类型,并由鲍登类型的线缆组成。对于“固定的”应用,鲍登线缆可由简单的柔性元件或者甚至由相对刚性的元件来代替。在图20的实施例的情形中,该元件由以39c标注的柔性的线代表,其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到腰部支撑元件31的相应的侧面部件33。如从图中明显的,除了存在鲍登线缆39和相应的致动器40以外,为该装置所显示的大体的实施方式实际上类似于图7和8中的装置。柔性线39c使其两个端部固定在固定座41a和41b处,且在该解决方案中同样还提供了套件42。
图20展示了一个安装好的操作位置,对应于腰部元件31的中间部件32的最大可能的收缩。但是,应容易理解,通过在装置30的安装过程中改变线39c的长度,可能获得若干个固定的和可选的位置,其中的一个将依据顾客的要求来选择。
显然,所提出的由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腰部支撑装置的“固定的”构型还可适用于图12-13和14-19的致动的形式。特别关于该后者的情形,图21就展示了这样一种装置,其具有以固定的安装构型配置成基本上十字形的腰部元件31。明显的是,即使在该应用中,选择用于线39c的长度确定了中央部件32和延长部分32a和32b的拱形的位置。另外,显然的是,同样在具有固定安装的装置的情形中,在腰部支撑元件31的安装的任何操作位置中,腰部元件31的中间部件32都基本上保持相同的构型。如已经提及的,对图20和21的实施例的侧面部件33,可使用相对刚性的元件,例如金属杆,来代替线39c。
图22和23显示了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实现的座椅的座椅靠背3的部分,仅显示了主动式头枕系统的上部机构20。图22表示该系统的非作用状态,其中头枕6处于后靠位置,而图23表示该系统的致动状态。通过比较这两个图,可注意到,头枕6如何由于系统的调节而被带入到与非作用位置相比朝前和升高的位置,并伴随着管状元件24以及随后头枕6的轴7在该方向上显著的位移。将注意到,元件24的该位移是通过两项事实成为可能的,即座椅靠背3的衬垫和装饰物是相对易弯的,以及为了该目的,衬垫设置有用于元件24的通道,衬垫的通道具有在交通工具的行进方向上的椭圆形的截面,交通工具的行进方向以箭头DD表示。
图22和23显示了框架10的每一支柱11(仅一个是可见的,另一个具有类似的结构)如何具有用于铰接元件22(图2、3、5和6)的连接接口装置11a。在范例性实施方式中,接口装置11a设置为成型元件,优选由塑料制成,并由螺钉或铆钉11b固定到立柱11的内侧部分。优选地,接口装置11a可设置成多种款式,使得仅通过使用不同的和专用的类型的接口装置11a,相同类型的框架就可与不同类型的上部机构20配合。接口装置11a还可具有标准的类型,使得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框架10上安装相同类型的上部机构20。但是,在一个可能的变化形式中,用于连接元件22的接口装置11a可加工在立柱11中,或焊接到它们。类似地,下部导向件47(图2-4)也可焊接到框架10的下部横梁13,或与其一起加工。
随后,从图22和23中,还可注意到管状元件24相对于框架10的上部横梁12的不同的定位,这被恰当地设置成尽可能的方便元件24的朝前和朝上的移动。为此,图24示意性地显示了在两对轴套25a和25b中的一对处截取的框架10的上部横梁12。
如所示,横梁12的凸出部分12a由上部壁120和下部壁121界定,上部壁120和下部壁121大体放置在相应的主要平面中,在交叉点处成锐角。两个壁120和121通过前部壁122连接在一起。
壁120、121具有相应的一对开口,其具有在交通工具行进方向上的椭圆形截面,以容纳相应的轴套25a、25b。如图25和26中仅示意性地显示的,轴套25a和25b的轴向通道也具有椭圆形的截面,特别是具有通过半圆的线连接到相应的端部的两个平行的线。
横梁的开口的中央轴线,即轴套25a和25b的开口的中央轴线,其正交于壁120和121,既不平行也不重合,而是在它们之间存在偏角。在图24中,轴套25a和25b的开口的分别由A1和A2表示的中央轴线被设置成在它们之间形成钝角。在图25和26中,注意到轴套的椭圆形开口的截面的最大的长度或尺寸如何不同,轴套25a的开口的尺寸B1大于轴套25b的开口的同类的尺寸B2。
还是从图24中,注意到轴套25a的开口如何由大体平行于轴线A1的平面壁125界定。与此不同的是,轴套25b的开口的壁被以125a和125b表示的两个张开的表面(flared surface)界定,这两个表面在收缩部分(大体为尖头)汇聚。轴套25a、25b的主体优选通过模制热塑性材料成形,恰当地包括分别用于壁120和121的弹簧钩(snap hook)装置。这些钩形装置优选包括弹性齿,其中的一些例如在图4中是可见的。在本实施例中,轴套25a从上部插入到相应的壁120的通道中,同时轴套25b从下部插入到相应的壁121的通道中,使得其分别以126和126a表示的凸缘壁毗邻相应的横梁12的壁120、121的表面。
通过使用类似于图24的图示,图27和28以部分的和示意性的方式显示了在管状元件24和框架10的上部横梁12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对应于图22和23的条件。
如所见的,在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后靠或静止位置中(图27),管状元件24穿过两个轴套25a、25b的开口,且仅在两个相切的区域与轴套自身接触。一个这样的区域位于每一轴套25a的后部(就行进方向DD而言),处在形成于轴套的凸缘壁126和相应的开口的壁125之间的拐角处。同时,另一相切的区域位于每一轴套25b的后部,处在相应的轴向开口的收缩部分,即在汇聚在一起的张开的表面125a和125b之间形成的尖端或拐角处,其可具有稍微圆的轮廓。在系统的非作用或静止状态中,头枕通常不处于朝后的应力之下,或者确切地说,其仅受由座椅乘坐者的头部产生的轻微的压力而产生的应力作用,使得通过前述的相切或接触区域来有效地确保正确的位置的保持。注意,这种静止的状态得以保持,是由于由应力元件23(例如,见图2)所施加的作用的缘故。
另一方面,如图28中所见,由于主动式头枕系统的调节,每一管状元件24靠着属于轴套25a和25b的三个不同的区域来支承。第一区域由轴套25a的表面125提供在轴套25a的前部(总是相对于行进方向DD),同时另外的两个区域都在轴套25b中获得。特别地,第二支撑区域由轴套25b的前部中的表面125a提供,而第三支撑区域由轴套25b的后部中的表面125b提供。将理解,在上部机构20的朝前移动的最后的行进位置,管状元件24的表面大体平行于界定了轴套的开口的表面的相应部分,并与之接触。这样,对管状元件24,即使在强烈的应力使主动式头枕系统产生调节后,也确保了其精确的和确定的最终运动状态。
当然,也可通过根据运动学选择的普通的几何形状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包括上部机构20的元件21的形状和其旋转轴线X的位置,而非由横梁12的构造和轴套25a、25b的构造和相对设置来实现。
还将理解,管状元件24在最终的行进位置处将大体垂直于由上部轴套25a的壁126形成的平面,或垂直于由横梁12的壁120所形成的平面。当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一种将主动式头枕系统锁紧于特定的作用状态的装置,处在轴套25a的中间的位置被连接到横梁12的壁120时,上述相对的定位特别地有利。例如,在以同一申请人的名义的意大利专利申请TO2006A000750中,对这样的锁紧装置做了描述,其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
所建议的用于框架10的上部横梁12的构型的另一优点是,在主动式头枕系统20、30的调节过程中,每一管状元件24总是与相应的下部轴套25b的前侧的内部接触(见图27和28)。此轴套的该前部因此始终标识了元件24相对于横梁12的滑动和旋转区域,且这确保提高了系统的移动的精确度。
另一本质的优点是由于在从图27的位置转变到图28的位置的过程中,在管状元件24和下部轴套25b之间的接触区域总是减小这一事实而产生的,这归因于下部轴套25b的开口的壁125a-125b的构造,其收缩的截面大体以尖端代表:所产生的结果是,每一元件24在相应的轴套25b的朝上运动中的摩擦被最小化,因此利于元件自身的移动的速度,并从而利于系统的调节的速度。
之前描述的框架的上部横梁12还可结合仅包括上部机构的主动式头枕系统,或还包括不同于之前描述的构型的腰部支撑件而被有利地使用。
所给出的说明明确地揭示了本发明的特性和优点。在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中,腰部支撑装置30使增加主要功能的人体工学和舒适度成为可能。如以上已经指出的,水平长度方向尺寸的元件31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功能,将其自身最理想地适合于乘坐者的后背,且其长度大于由美国专利第7,044,544号所描述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的长度。这种特定的构造还具有如下优点:允许更好地分散作用在腰部支撑件上的潜在的冲击力,并因此允许主动式头枕系统的更精确的和更迅速的调节。同样,向腰部元件的支撑结构提供一个或多个模制体以界定关于下部导向件的定位器这一解决方案,使进一步提高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功能的精确度和效率成为可能。腰部支撑装置自身实现起来简单而经济,并以自身实现简单且易于得到的数个部件为特征。所提议的解决方案是极灵活的,这是因为装置的相同的基础部件可用于制造可调节的腰部支撑件或固定的腰部支撑件。所提议的用于框架的构型,且特别是其上部横梁的构型,允许在调节的精确度和速度方面进一步增加系统的效率。
很明显,对于作为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案,实施者可能做出许多变化,而不偏离界定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与具有所述的和所示的创新特征的主动式头枕系统一起提供的交通工具座椅,以及被配置为与主动式头枕系统结合使用的交通工具座椅,特别是其框架。
用于同一管状元件24的一对轴套25a、25b有可能可由单一体,例如,由模制材料制成的单一体来界定。轴套25a、25b作为不同的部件,这种实施方式在目前被认为是优选的,原因在于,设计简单,以及如所指出的,从底部将下部轴套25b安装到横梁12的壁121上,在极大程度上消除了轴套25b在主动式头枕的调节过程中从相应的通道松脱的风险。
轴套25a和/或轴套25b的功能有可能通过对金属横梁12的壁120和121的通道边缘适当地造型来实现。在当前,提供轴套25a、25b被认为是优选的,这是由于其设计简单,以及由于其避免了由横梁12和管状元件24之间的金属与金属的接触而产生的噪音。
尽管展示了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不旨在展示和描述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的形式。而且,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词语,且应理解可实现各种变化,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Claims (56)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具有座椅靠背框架和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座椅靠背,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包括:
上部机构,其以可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并包括头枕和第一冲击主体,所述上部机构可被致动,以响应于作用到所述第一冲击主体的冲击力而移动,从而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所述头枕;
下部机构,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机构,所述下部机构可被致动,以响应于作用到它的冲击力而移动,从而与所述上部机构相互作用,以便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所述头枕;
引导装置,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以引导方式支撑所述下部机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下部机构响应于作用到所述下部机构的冲击力而相对于所述框架以预定的方向位移,以便将所述头枕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
所述下部机构包括腰部支撑装置,所述腰部支撑装置包括具有中间部件和两个侧面部件的腰部支撑元件,其中
每一侧面部件设置成铰接到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支撑结构;
每一侧面部件通过相应的柔性部件连接到所述中间部件,所述柔性部件具有纵向柔性,即,其纵向尺寸能够以可逆方式改变;且
所述腰部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两个侧面部件的相互连接,以将所述腰部支撑元件保持在相应的操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
所述腰部支撑元件被设置成使得所述操作位置可由使用者在多个可能的调节位置之中改变,或所述腰部支撑元件可安装在多个可能的固定位置和可选的安装位置之一的操作位置中;且
所述中间部件设置成,在以纵向截面观察时,在调节或安装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任何给定的操作位置中,所述中间部件具有基本相同的构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中间部件大体成形为基本上平的板,所述平的板在调节或安装的任何所述操作位置中处于相应的大致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每一柔性部件被设置为还能够可逆弯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侧面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柔性部件整合在优选基于合成的材料的单一的材料件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侧面部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相应的铰接元件,特别地,所述铰接元件与相应的侧面部件整体模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杆件,所述两个杆件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以垂直方向,即以所述座椅靠背的高度方向,纵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铰接元件每一个都包括能够以旋转方式与一个杆件接合的钩形元件,每一钩形元件优选具有对置的钩形表面,相应的杆件可容纳在所述钩形表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两个杆件属于具有多个弯曲部分的相同的支撑杆。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以垂直方向,即以所述座椅靠背的高度方向,至少部分地延伸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起所述杆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主动式头枕系统,使得在冲击力作用到所述腰部支撑元件后,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部分产生能够引起启动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的位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装置被设置用于在相应的上部区域连接到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可移动的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装置被设置用于在相应的下部区域连接到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框架位于固定位置中的第一引导装置,所述连接使得在冲击力作用到所述腰部支撑元件后,所述支撑装置产生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装置的位移,并随后引起所述可移动的元件的能够启动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的位移。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杆件,所述至少两个杆件大体彼此平行并平行于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杆件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设计成与属于所述第一引导装置的相应的凸轮面配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提供了两个所述引导元件,两个所述引导元件轴向对齐且间隔开,并由相同的杆界定。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其上模制了塑料材料体的至少一个金属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用于相互连接的装置包括柔性元件。
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腰部支撑元件可安装在一个固定的安装位置中,且柔性元件包括具有两个端部的线,每一端部连接到相应的侧面部件。
2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所述操作位置可由使用者调节,且柔性元件包括大体属于鲍登类型的线缆,所述线缆具有连接到所述侧面部件中的一个的外部套和连接到另一侧面部件的线,所述线缆可操作为使所述侧面部件朝彼此施加应力,以便引起所述侧面部件关于相应的旋转轴线做角度运动,并使所述柔性部件的纵向尺寸产生相应的可逆变形。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线的位于所述侧面部件之间的一段线经过相应的套,所述套的两端连接到所述腰部支撑元件。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件具有上部延长部分和下部延长部分,所述腰部支撑元件整体具有基本上十字形状的轮廓。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延长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应的铰接元件,用于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所述支撑结构,所述延长部分能够关于大体彼此平行并垂直于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所述侧面部件的旋转轴的相应的旋转线轴而转动。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导向件,优选至少两个平行的导向件,每一导向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关联,并具有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大致朝上延伸的凸轮面;
至少一个引导元件,优选至少两个引导元件,彼此间隔开且轴向对齐,每一引导元件属于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所述支撑结构,并以下述方式支撑在所述凸轮面上,即,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腰部支撑装置响应于作用到所述腰部支撑装置的冲击力而相对于所述框架以大致朝上的方向移动。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传递杆,所述至少一个传递杆可操作地一方面连接到所述上部机构,而在另一方面连接到所述引导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至少一个其它杆紧固到所述传递杆,所述其它杆具有以大体平行于所述传递杆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杆件,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相应的侧面部件的一个铰接元件连接到所述杆件。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属于其上模制了塑料材料主体的金属主体,所述塑料材料的主体被成形为以便界定所述引导元件相对于相应的导向件的至少一个定位器,特别用以确保当冲击力作用到所述下部机构时保持所述下部机构的位移的正确的大致的轴。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上部机构的所述第一冲击主体支撑两个平行的管状元件,以支撑所述头枕,且其中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上部横梁,所述上部横梁包括上壁和下壁,所述上壁和下壁位于相应的大致平面上,所述大致平面之间形成锐角,所述上壁具有一对上部开口,而所述下壁具有一对下部开口,所述上部开口和所述下部开口具有椭圆形的截面,一个管状元件设计成被接纳通过一个上部开口和下方的下部开口,并能够移动;且
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当所述座椅在使用中且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处于非作用位置时,所述管状元件大体相切于相应的所述上部开口的后部区域和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前部区域。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当所述座椅在使用中且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处于作用位置时,所述管状元件与相应的所述上部开口的前部区域接触,并与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前部区域和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后部区域接触。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当所述座椅在使用中且在所述主动式头枕从非作用位置变化到作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管状元件始终与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前部区域接触,特别是与属于所述开口的收缩的截面的区域接触。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当所述座椅在使用中且在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从非作用位置变化到作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管状元件可在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属于所述开口的收缩截面的前部区域上滑动。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由相应的轴套元件来界定,所述轴套元件安装在分别穿过所述横梁的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孔中。
34.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具有座椅靠背框架和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座椅靠背,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包括:
上部机构,其以可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座椅框架支撑,并包括头枕和第一冲击主体,所述上部机构可被致动,以响应于作用到所述第一冲击主体的冲击力而移动,以将所述头枕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
下部机构,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机构,所述下部机构可被致动,以响应于作用到它的冲击力而移动,以与所述上部机构相互作用,以便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所述头枕;
引导装置,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以引导方式支撑所述下部机构,所述引导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导向件,优选大体平行的至少两个导向件,每一导向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关联;以及
至少一个引导元件,优选至少两个引导元件,彼此间隔开且轴向对齐,每一引导元件属于所述下部机构,并以下述方式与一个导向件可操作地接合,即,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下部机构响应于作用到所述下部机构的冲击力而相对于所述框架以预定的方向产生位移,以便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所述头枕;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具有在其上模制了塑料材料的主体的金属材料的主体,所述塑料材料的主体被成形为,以便界定相对于相应的导向件的、用于所述引导元件至少一个定位器,特别是在所述下部机构的位移过程中确保保持正确的位移的轴。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下部机构具有彼此间隔开且轴向对齐的两个引导元件,所述两个引导元件由相同的金属材料的主体界定,在所述金属材料的主体上模制了塑料材料的主体,所述塑料材料的主体被成形为,以便对所述两个引导元件中的每一个界定至少一个定位器。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相同的金属材料的主体主要由杆构成,在所述杆的中间区域模制了所述塑料材料的主体。
37.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具有座椅靠背框架和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座椅靠背,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包括:
上部机构,其以可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并包括头枕和第一冲击主体,所述上部机构可被致动,以响应于作用到所述第一冲击主体的冲击力而移动,以将所述头枕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
下部机构,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机构,所述下部机构可被致动,以响应于作用到所述下部机构的冲击力而移动,以与所述上部机构相互作用,以便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所述头枕;
引导装置,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以引导方式支撑所述下部机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下部机构响应于作用到所述下部机构的冲击力而以预定方向相对于所述框架产生位移,以使所述头枕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
所述下部机构包括具有相应的支撑结构的腰部支撑装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传递元件,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基本上以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高度方向轴向延伸,并可操作地一方面连接到所述上部机构,而另一方面连接到所述引导装置;且
其中至少一个支撑装置固定到至少一个移动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装置具有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装置横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相应的部件,以支撑腰部支撑元件,所述腰部支撑元件以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高度方向的方向纵向延伸。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装置具有以大体平行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方向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其他部件,且所述腰部支撑元件具有与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个其他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侧面部件。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每一侧面部件铰接到所述支撑装置的相应的其他部件。
40.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的座椅靠背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两个侧面立柱、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每一立柱具有用于所述冲击主体的相应的活动连接元件的相应的连接元件,且所述下部横梁具有至少一个导向件。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由塑料材料制成,并由螺钉或铆钉连接到相应的立柱。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与相应的立柱一体制成,或焊接到相应的立柱。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框架,其中每一导向件与所述下部横梁成一体,或焊接到所述下部横梁。
44.一种座椅靠背框架,其用于机动交通工具座椅,特别是但不仅是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所述框架具有两个侧面立柱、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所述框架设置成支撑包括了可移动元件的类型的主动式头枕系统的可移动的机构,所述可移动元件被设计成活动连接到所述两个侧面立柱,并支撑用于头枕的支撑的两个平行的管状元件;其中
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横梁包括上部壁和下部壁,所述上部壁具有一对上部开口,而所述下部壁具有一对下部开口,所述上部开口和所述下部开口具有椭圆形的截面,且一个管状元件设计成被接纳通过一个上部开口和一个下方的下部开口,并能够移动;
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和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处于作用位置时,所述管状元件与相应的所述上部开口的前部区域、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前部区域以及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后部区域接触。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所述下部开口由相应的轴套元件来界定,所述轴套元件安装在分别经过所述横梁的所述上部壁和下部壁的孔中。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所述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和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处于非作用位置时,所述管状元件基本上相切于相应的所述上部开口的后部区域和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前部区域。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和在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从非作用位置变化到作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管状元件始终与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前部区域接触,特别是与属于所述开口的收缩的截面的区域接触。
4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被设置和定位成,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和在所述主动式头枕系统从非作用位置变化到作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管状元件可在相应的所述下部开口的属于所述开口的收缩的截面的前部区域上滑动。
49.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上部开口的轴线相对于下方的下部开口的轴线倾斜,所述轴线在其之间形成钝角。
50.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上部横梁的所述上部壁和所述下部壁处于相应的大致平面上,所述平面在它们之间形成锐角。
51.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每一上部开口由具有基本上平坦的表面的壁界定。
52.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每一下部开口包括大体以尖端或拐角收缩的截面。
53.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每一下部开口由具有汇聚到收缩的截面上的两个张开的表面的壁来界定。
54.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开口的所述截面具有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所述上部开口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下部开口的长度尺寸。
55.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主动式头枕系统,其包括:
上部机构,其设计成以可移动的方式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并包括头枕和第一冲击主体;
下部机构,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机构,所述下部机构可被致动,以响应于作用到所述下部机构的冲击力而移动,以与所述上部机构相互作用,以便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所述头枕;
引导装置,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以引导方式支撑所述下部机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下部机构响应于作用到所述下部机构的冲击力而以预定的方向产生相对于所述框架的位移,以便朝所述座椅的乘坐者移动所述头枕;
其中所述下部机构包括腰部支撑装置,所述腰部支撑装置包括腰部支撑元件,所述腰部支撑元件具有中间部件和两个侧面部件,其中
每一侧面部件被设置成铰接到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支撑结构;
每一侧面部件由相应的柔性部件连接到所述中间部件,所述柔性部件具有纵向的柔性,即,其纵向尺寸能够以可逆的方式变化;
所述腰部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两个侧面部件的连接装置,以将所述腰部支撑元件保持在相应的操作位置。
56.一种腰部支撑装置,其用于座椅特别是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包括具有中间部件和两个侧面部件的腰部支撑元件,其中
每一侧面部件被设置成铰接到所述腰部支撑元件的支撑结构;
每一侧面部件由相应的柔性部件连接到所述中间部件,所述柔性部件具有纵向的柔性,即其纵向尺寸能够以可逆的方式变化;
所述腰部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两个侧面部件的连接装置,以将所述腰部支撑元件保持在相应的操作位置。
CN2008101673732A 2007-10-22 2008-10-22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7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1521.7A CN102407793B (zh) 2007-10-22 2008-10-22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747A ITTO20070747A1 (it) 2007-10-22 2007-10-22 Sedile di autoveicolo
ITTO2007A000747 2007-10-2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1521.7A Division CN102407793B (zh) 2007-10-22 2008-10-22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7621A true CN101417621A (zh) 2009-04-29
CN101417621B CN101417621B (zh) 2011-10-12

Family

ID=4031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15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7793B (zh) 2007-10-22 2008-10-22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CN20081016737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7621B (zh) 2007-10-22 2008-10-22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15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7793B (zh) 2007-10-22 2008-10-22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50737B2 (zh)
CN (2) CN102407793B (zh)
DE (1) DE102008051072A1 (zh)
IT (1) ITTO2007074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4010A (zh) * 2011-11-07 2012-04-25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座椅吸能防鞭打系统
CN108016335A (zh) * 2016-11-01 2018-05-11 李尔公司 具有胸部支撑机构的座椅组件
CN108058628A (zh) * 2016-11-08 2018-05-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座椅靠背组件的内部托架模块
CN110352145A (zh) * 2017-01-05 2019-10-18 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节座椅靠背和/或可调节座垫的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2870B2 (ja) * 2004-12-27 2010-06-3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9135684A2 (en) * 2008-05-08 2009-11-12 Kongsberg Automotive Asa Lumbar support mounting device
US8727437B2 (en) * 2008-06-27 2014-05-2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ctuator for crash activated head restraint
US7758114B2 (en) * 2008-07-15 2010-07-20 Tachi-S Co. Ltd. Seat back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US7874616B2 (en) * 2008-09-18 2011-01-25 Lear Corporation Horizontal lumbar suspension for vehicle seats
US7959224B2 (en) * 2009-03-17 2011-06-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head restraint having multiple horizontal pivot points
US9248766B2 (en) * 2009-10-29 2016-02-0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eadrest stay and active headrest
US8573686B2 (en) * 2010-01-21 2013-11-05 Bae Industries, Inc. Scissor retractable headrest
US8398167B2 (en) * 2010-08-04 2013-03-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active head restraint having attachment points forward of seat back frame
US8439441B2 (en) 2010-09-29 2013-05-14 Lea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lumbar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s
US8727374B1 (en) * 2013-01-24 2014-05-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back with side airbag deployment
US9409504B2 (en) 2013-01-24 2016-08-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US9399418B2 (en) 2013-01-24 2016-07-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cushion extension and thigh support
US9415713B2 (en) 2013-01-24 2016-08-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WO2014206455A1 (en) * 2013-06-26 2014-12-31 L&P Swiss Holding Ag Method of producing a lumbar support and lumbar support
CN105916407B (zh) * 2014-01-15 2019-07-05 莱格特普莱特加拿大公司 腰部支撑系统
US9315131B2 (en) 2014-01-23 2016-04-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uspension seat back and cushion system having an inner suspension panel
US9421894B2 (en) 2014-04-02 2016-08-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manual independent thigh supports
US9789790B2 (en) 2014-10-03 2017-10-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uned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and flexible suspension features for comfort carriers
FR3028813B1 (fr) * 2014-11-25 2018-03-30 Cera Tsc Systeme de montage d’un appui-tete d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S9566930B2 (en) 2015-03-02 2017-0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side-impact airbag deployment mechanism
US10046682B2 (en) 2015-08-03 2018-08-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ck cushion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9849817B2 (en) 2016-03-16 2017-1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e seat structure
US10286818B2 (en) 2016-03-16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ual suspension seating assembly
US9994135B2 (en) 2016-03-30 2018-06-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cushion thigh support
US10220737B2 (en) 2016-04-01 2019-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inematic back panel
US9889773B2 (en) 2016-04-04 2018-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hropomorphic upper seatback
US9802512B1 (en) 2016-04-12 2017-10-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orsion spring bushing
US9845029B1 (en) 2016-06-06 2017-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ssive conformal seat with hybrid air/liquid cells
US9849856B1 (en) 2016-06-07 2017-1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9834166B1 (en) 2016-06-07 2017-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10377279B2 (en) 2016-06-09 2019-08-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decking arm support feature
US10166894B2 (en) * 2016-06-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US10166895B2 (en) 2016-06-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US10286824B2 (en) 2016-08-24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preader plate load distribution
US10279714B2 (en) 2016-08-26 2019-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ing assembly with climate control features
US10391910B2 (en) 2016-09-02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dular assembly cross-tube attachment tab designs and functions
US10239431B2 (en) 2016-09-02 2019-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ross-tube attachment hook features for modular assembly and support
US9914378B1 (en) 2016-12-16 2018-03-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corative and functional upper seatback closeout assembly
US10596936B2 (en) 2017-05-04 2020-03-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lf-retaining elastic strap for vent blower attachment to a back carrier
US10351030B2 (en) * 2017-09-14 2019-07-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trim retention system with asymmetrical retention force
DE102018208693A1 (de) * 2018-06-01 2019-12-05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Trägermodul für eine Kopfstütze, Kopfstützenanordnung und Sitz
US11273743B1 (en) * 2020-12-22 2022-03-15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Mat mounting structure in seat back and vehicle se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3282A (ja) * 2000-03-14 2001-09-18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
US6719368B1 (en) * 2001-02-28 2004-04-13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Vehicle seat assembly having a cradle seat back
US6789846B2 (en) * 2002-12-20 2004-09-14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having a movable head restraint
US6749256B1 (en) * 2003-09-08 2004-06-15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having a movable head restraint
CN100522691C (zh) * 2004-04-30 2009-08-05 L&P产权管理公司 集成式的腰靠和主动式头枕系统
JP4102779B2 (ja) * 2004-06-22 2008-06-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7044544B2 (en) 2004-09-27 2006-05-16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having 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
JP4492870B2 (ja) * 2004-12-27 2010-06-3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6298244A (ja) * 2005-04-22 2006-11-02 Nissan Motor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ヘッドレスト構造
CN101212918B (zh) * 2005-05-18 2010-07-28 舒克拉北美有限公司 双铰链带式腰靠
JP4688212B2 (ja) * 2005-12-27 2011-05-25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KR100776917B1 (ko) * 2006-03-09 2007-11-15 다이모스(주) 자동차 시트의 목 상해 방지장치
ITTO20060750A1 (it) 2006-10-19 2008-04-20 Lear Corp Italia Srl "sedile per autoveicoli"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4010A (zh) * 2011-11-07 2012-04-25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座椅吸能防鞭打系统
CN108016335A (zh) * 2016-11-01 2018-05-11 李尔公司 具有胸部支撑机构的座椅组件
CN108058628A (zh) * 2016-11-08 2018-05-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座椅靠背组件的内部托架模块
CN108058628B (zh) * 2016-11-08 2022-06-0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座椅靠背组件的内部托架模块
CN110352145A (zh) * 2017-01-05 2019-10-18 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节座椅靠背和/或可调节座垫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7621B (zh) 2011-10-12
ITTO20070747A1 (it) 2009-04-23
US20090102255A1 (en) 2009-04-23
CN102407793A (zh) 2012-04-11
US7950737B2 (en) 2011-05-31
CN102407793B (zh) 2015-08-05
DE102008051072A1 (de) 200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7621B (zh)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
JP473750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EP1744931B1 (en) Integrated lumbar and active headrest system
US7637571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US6595585B2 (en) Lumbar support device
JP651218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EP2154021B1 (en) Ergonimic support device for the body of the occupant, for chairs or seats, particularly for motor-vehicle seats
US8590979B2 (en) Seatback device
CN1304365A (zh) 带有可调节拱形的支撑件,特别是用于任何类型座椅或床的腰部支撑件
EP3103369A1 (en) Chairs
AU2002258768A1 (en) Lumbar support device
RU115731U1 (ru) Реактивный подголовник с креплением впереди каркаса спинки кресла
CN207291770U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用靠背框架
US20090091169A1 (en) Lumbar suppor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KR101298550B1 (ko)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의 수평위치조절구
CN107650744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7959224B2 (en) Active head restraint having multiple horizontal pivot points
KR102411246B1 (ko) 숄더 조절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시트 백
US20220297578A1 (en) Railless variable seatback type rear seat
KR101664949B1 (ko) 자동차용 럼버 서포트 어셈블리
JP503709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7131369B2 (ja) 車両シート構造
JP2018039459A (ja)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KR101945797B1 (ko) 파워 헤드레스팅 장치
JP201121904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