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5889A - 轮式装载机 - Google Patents

轮式装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5889A
CN101415889A CNA2007800119019A CN200780011901A CN101415889A CN 101415889 A CN101415889 A CN 101415889A CN A2007800119019 A CNA2007800119019 A CN A2007800119019A CN 200780011901 A CN200780011901 A CN 200780011901A CN 101415889 A CN101415889 A CN 101415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pper
brake
working oil
adv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19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5889B (zh
Inventor
住吉良平
铃木国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920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812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5534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11158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415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5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8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轮式装载机。一种轮式装载机,具备:机体(6),由车轮(4、5)可行进地支承;作业装置(95),是支承在机体(6)上的作业装置(95),具有基部侧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机体(6)上的动臂(120)、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动臂(120)的前端侧的斗杆(122)、和滑动自如地设在斗杆(122)的前端侧的作业工具(123);行进操作机构(110),用来行进操作机体(6);制动器(150),在没有操作行进操作机构(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联动于斗杆(122)的摆动而使车轮(4、5)制动。

Description

轮式装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车轮可行进地支承的机体上具备作业装置的轮式装载机。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下述轮式装载机:具备由前后的车轮可行进地支承的机体并且具备支承在该机体的前部上的作业装置,使该作业装置具备基部侧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机体上的动臂、前后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该动臂的前端侧的斗杆、和摆动自如地设在该斗杆的前端侧的作业工具而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716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以往的轮式装载机中,例如在将作为作业工具的铲斗朝向前方侧配置、并且将其背面侧枢轴支承在斗杆的前端侧而使该铲斗能够抄取、倾倒动作的结构中,在进行砂土、肥料、雪等作业对象物的抄取作业或挖掘作业等的情况下,在铲斗的摆动支点位于斗杆的摆动支点的下方侧、并且铲斗的底面对置于地面的作业姿势中,从使斗杆摆动以使铲斗接近于机体的状态开始,如果一边使该斗杆向前方摆动一边使铲斗抄取动作,则有大量地抄取砂土等的优点。
在此情况下,在使斗杆摆动以使铲斗接近于机体的状态下使机体前进而使铲斗的前端接近或接触在砂土等上,在那里使机体停止,一边将斗杆向前方摆动一边使铲斗抄取动作时,如果一边从行进踏板改踏到制动踏板上一边开始抄取动作,则有在将脚从行进踏板离开到踩踏在制动踏板上的期间中、会因来自砂土等的反作用力使机体后退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只要在踩踏制动踏板而施加了制动的状态下开始抄取动作就可以,但在此情况下,前进后抄取动作的一系列的作业的流程在从行进踏板改踏到制动踏板上时中断,产生作业性下降的问题。
此外,必须确认踩踏了制动踏板,然后开始斗杆的操作,操作变得复杂,有作业性较差的问题。
另外,在将作为作业工具的铲斗可扒搂、翻卸动作地枢轴支承在斗杆的前端侧的结构、此外在设置其他作业工具而进行同样的动作的情况下(在使斗杆摆动时作业工具从作业对象物受到反作用力那样的情况下),也发生同样的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轮式装载机。
有关本发明的轮式装载机的特征结构是,具备:机体,由车轮可行进地支承;作业装置,是支承在上述机体上的作业装置,具有基部侧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机体上的动臂、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该动臂的前端侧的斗杆、和滑动自如地设在该斗杆的前端侧的作业工具;行进操作机构,用来行进操作上述机体;制动器,在没有操作上述行进操作机构时且使斗杆摆动时,联动于上述斗杆的摆动而使车轮制动。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具备将上述车轮制动的液压动作式制动器,在没有操作上述行进操作机构时且使上述斗杆摆动时,将对使上述斗杆摆动的斗杆缸供给的工作油的一部分输送到上述制动器,通过该工作油使上述制动器动作。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在从上述斗杆缸到制动器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设有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容许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操作时截断上述流通的第1切换阀;在上述第1切换阀与上述斗杆缸之间,设有在上述斗杆的摆动时容许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第1切换阀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斗杆的非摆动时截断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第1切换阀的工作油的流通的第2切换阀。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设有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操作时且上述斗杆的非摆动时将上述第1切换阀与上述第2切换阀之间的管路的压力释放的压力释放回路。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在从上述斗杆缸侧到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设有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容许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操作时截断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的第1切换阀;并且,在上述第1切换阀与上述制动器之间,设有在上述斗杆的摆动时容许从上述第1切换阀向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斗杆的非摆动时截断从上述第1切换阀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的第2切换阀。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上述第2切换阀根据从操控阀传送的液压信号、以及在操作上述斗杆的斗杆操作机构的操作时发出的电信号中的任一个而切换,所述操控阀操作用来控制上述斗杆缸的斗杆用控制阀。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上述第2切换阀由多个电磁切换阀构成,设有:斗杆一方向操作用的电磁切换阀,如果操作上述斗杆操作机构以使上述斗杆向一方向摆动则被切换以使其容许工作油的流通;和斗杆另一方向操作用的电磁切换阀,如果操作上述斗杆操作机构以使上述斗杆向另一方向摆动则被切换以使其容许工作油的流通。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上述制动器通过由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的操作传送的工作油也能够动作,所述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在行进时通过人为操作而被操作;能够将由上述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传送的工作油、和在没有操作上述行进操作机构时且使上述斗杆摆动时从上述斗杆缸侧传送的工作油的任一工作油经由梭形滑阀有选择地对上述制动器供给。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没有操作行进操作机构时且使斗杆摆动时联动于该斗杆的摆动而将车轮制动,所以即使例如在将行进操作机构的操作解除的状态下对作业对象物开始作业,也能够防止通过来自作为作业的对象物的砂土等的反作用力使机体运动,能够不中断作业的一系列的流程而顺利地进行作业,作业性提高。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具备将从上述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左右的车轮的差动装置,上述制动器构成为,将向上述差动装置输入的动力制动。
通过如本结构那样设置制动器以使其将向差动装置输入的动力制动,能够在转矩较小的地方施加制动,能够减轻自动制动器的负担,实现自动制动器的紧凑化,此外,能够通过1个自动制动器对左右的车轮施加制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行进体及旋转机体的侧视图。
图3是行进体的俯视图。
图4是行进系统主动力传递机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5是主制动器及停车制动器的平面剖视图。
图6是作业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轮式装载机的液压回路的旋转体侧的液压回路图。
图8是轮式装载机的液压回路的行进体侧的液压回路图。
图9是表示自动制动系统的一例的系统概略结构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的动作的系统概略结构图。
图11是表示自动制动系统的另一例的系统概略结构图。
图12是表示自动制动系统的另一例的系统概略结构图。
图13是表示自动制动系统的另一例的系统概略结构图。
图14是表示自动制动系统的另一例的系统概略结构图。
图15是表示自动制动系统的另一例的系统概略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4   前轮
5   后轮
6   行进机体
62  制动器
93  旋转机体
95  作业装置
109 制动踏板(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
110 行进踏板(行进操作机构)
120 动臂
122 斗杆
123 铲斗(作业工具)
137 斗杆缸
146 操作杠杆(斗杆操作机构)
150 自动制动系统
153 第1切换阀
154 第2切换阀
155 梭形滑阀
163 管路
164、165 压力释放回路
V4 斗杆用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图3中,1是例如在园艺等中使用的城市型的小型轮式装载机。该轮式装载机1具备下部的行进体2和上部的旋转体3。
行进体2是能够通过左右一对的前后的车轮4、5行进的轮式的行进体2。该行进车2具备左右一对的前后轮4、5、受该前后轮4、5支承的行进机体6、搭载在该行进机体6上的发动机7、将来自该发动机7的动力传递给后轮5的行进系统主动力传递机构8、和从该行进系统主动力传递机构8分支而向前轮4传递动力的前轮动力传递机构9。
行进机体6具备主框架11、和设在该主框架11的前侧的前框架12。在主框架11上装备有发动机7、散热器13、电池14、转节15、旋转马达16及旋转轴承17等。在前框架12上装备有储存发动机7用的燃料的燃料箱18,主框架11的后部受左右的后轮5支承,前框架12的前部受左右的前轮4支承。由此,行进机体6能够行进。
主框架11由板材构成,具备上壁19、从该上壁19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左右的侧壁20、固定在上壁19及左右侧壁20的前端上的前壁21、和将左右的侧壁20的后端下部彼此连结的后壁22,形成为下方开放状。
发动机7纵置配置在主框架11的左右侧壁20间的后部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以使曲柄轴的轴心成为前后方向、并且输出轴23向前方突出。该发动机7的上端侧从形成在主框架11的上壁19上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
在发动机7的后部设有冷却风扇25,在该发动机7的左侧方配置有散热器13,在该发动机7的右侧方配置有电池14。
如图4、图7、图8所示,行进系统主动力传递机构8具备被传递来自发动机7的动力的行进推进轴26、被从该行进推进轴26传递动力的静液压变速器(以下称作HST)27、将来自该HST27的动力传递给小锥齿轮轴28的机械式传动机构29、被从小锥齿轮轴28传递动力的后轮差动装置30、和将传递到该后轮差动装置30的动力传递到左右的后车轴31的左右的最终传动装置32。行进推进轴26、HST27、机械式传动机构29、小锥齿轮轴28及后轮差动装置30配置在发动机7的前方侧,最终传动装置32遍及后轮差动装置30的侧方到发动机7的前部侧方而配置。
行进推进轴26沿前后方向配置在发动机7的前方侧,后端侧连结在连结于发动机7的输出轴23上的飞轮33上。
HST27在箱34内具备输入来自发动机7的动力的输入轴36、和向后轮差动装置30输出动力的输出轴37,以使其轴心在前后方向上一致。该HST27是具备设在输入轴36上的液压泵38、和设在输出轴37上的液压马达39、通过从受输入轴36驱动的液压泵38传送的工作油驱动液压马达39、从受该液压马达39驱动的输出轴37输出动力的变速器。
箱34由后面侧开口状的主体40、和堵塞该主体40的后面侧开口的盖体41构成,输入轴36及输出轴37从盖体41向后方突出。
HST27的输入轴36在行进推进轴26的前方侧与该推进轴26以同心状配置,通过联轴器与行进推进轴26联动连结。
液压泵38由可变容量型泵构成,能够通过斜板控制致动器42变更斜板的角度,通过改变斜板的角度,能够改变向液压马达39吐出的工作油的流量而改变输出轴37的旋转速度(车速)。此外,该液压泵38能够改变向液压马达39吐出的工作油的流动的方向而将输出轴37的旋转方向切换为正转(前进旋转)或反转(后退旋转)。
上述斜板控制致动器42受由通过操控工作油操作的操控操作切换伺服阀构成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控制。控制液压泵38的斜板,以使得如果在该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前进侧端口44中操控动作压力上升则输出轴37正转。控制液压泵38的斜板,以使得如果在后退侧端口45中操控动作压力上升则输出轴37反转。此外,通过在前进侧端口44或后退侧端口45中上升的压力的程度控制从液压泵38吐出的工作油的流量,控制输出轴37的旋转速度。
液压马达39由可变容量型马达构成,能够通过高低切换致动器46将斜板的角度以两级变更,通过改变斜板的角度,能够将从输出轴37输出的旋转动力切换为高速状态和低速状态。
小锥齿轮轴28以平行状配置在HST27的输出轴37的、从盖体41向后方突出的部分的左侧方且下方侧,比HST27的输出轴37后端向后方延伸,在后端侧形成锥齿轮部。
上述机械式传动机构2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构成,并且为减速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一体转动自如地外嵌在HST27的输出轴37的、从盖体41向后方突出的部分上的驱动侧齿轮47、和一体转动自如地外嵌在小锥齿轮轴28的前端侧、与上述驱动侧齿轮47啮合的被驱动侧齿轮48构成。
另外,该机械式传动机构29也可以是增速机构(变速机构)或同速机构,此外,只要是联轴器等进行动力传动的结构就可以。
后轮差动装置30配置在小锥齿轮轴28的后方且发动机7的左侧方的前方侧,使差动输出轴49向左右两侧突出。
后车轴31设置为,使其在后轮差动装置30的差动输出轴49的后方位置且侧视中与发动机7重叠,在左右各后车轴31的外端侧安装固定有后轮5。
最终传动装置32通过由一体转动自如地外嵌在差动输出轴49的左右方向外端部上的驱动侧齿轮51、和一体转动自如地外嵌在后车轴31上的被驱动侧齿轮52构成的齿轮传动机构构成,并且为减速机构。
另外,在该最终传动装置32中,也可以是增速机构(变速机构)或同速机构。
在上述结构的行进系统主动力传递机构8中,构成为,从发动机7向前方输出的动力在HST27中被折回而向后方传递,被发动机7的前侧的后轮差动装置30向左右两侧方传递,被最终传动装置32向后方传递而达到后车轴31,实现了前后方向的紧凑化。
在发动机7的前面侧,连结固定有收容飞轮33及后轮差动装置30等的壳体53。在该壳体53的前面侧,连结固定有收容机械式传动机构29等的传动箱54,在该传动箱54的前面侧,连结固定有HST27的箱34(的盖体41)。进而,在发动机7上,安装并一体化后轮差动装置30、机械式传动机构29及HST27等,并且这些壳体53、传动箱54及箱34配置在主框架1的左右侧壁20之间。
此外,在壳体53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收容最终传动装置32的最终传动箱55,在该左右各最终传动箱55上支承着后车轴31,并且最终传动箱55安装固定在主框架11上。
该左右的各最终传动箱55的前部的左右方向内端侧螺栓固定在上述壳体53的侧面上,左右的各最终传动箱55的后部侧螺栓固定在主框架11的侧壁20上部侧。
在主框架11的左右侧壁20的后部的下部侧,为了从上方嵌合在最终传动箱55的上部侧而形成向下方开放状的切口部56,将最终传动箱55螺栓固定在该切口部56的周围的主框架侧壁20上。
此外,上述发动机7的前部侧经由壳体53及最终传动箱55支承在主框架11上,发动机7的后部侧经由连结板等支承在主框架11的后壁22上。
在上述结构的行进体2中,通过在发动机7的前侧设置后轮差动装置30,并且将被传递来自该后轮差动装置30的动力而使后轮5旋转的后车轴31在差动输出轴49的后方位置且侧视与发动机7重叠而设置,实现了轮式装载机1的前后方向的紧凑化。
在上述HST27的前面侧,安装有联动连结在该HST27的输入轴36的前端侧而受发动机7的动力驱动的由双联式的齿轮泵构成的主泵58。来自该主泵58的工作油经由转节15被供给到装备在该轮式装载机1中的各种液压致动器中。
此外,在该轮式装载机1中,设有受发动机7驱动、主要供给操控压用的工作油的伺服泵59。来自该伺服泵59的操控压用的工作油经由转节15被传送到装备在该轮式装载机1中的操控阀中,并且来自该伺服泵79的工作油还被供给到上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等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备在发动机7的下端侧的油盘60作为储存液压设备用的工作油的工作油箱使用。
此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上述行进系统主动力传递机构8中,设有主制动器(行进制动器、自动制动器)62及停车制动器63。主制动器62是在行进时及作业时等将从HST27传递到后轮差动装置30及后述的前轮差动装置61(输入到后轮差动装置30及前轮差动装置61中)的行进动力制动的液压动作式制动器。停车制动器63是在停车时将前轮4及后轮5保持为停止状态的液压动作式的制动器。这些制动器62、63配置在机械式传动机构29的驱动侧齿轮47的后方。
主制动器62收容在传动箱54侧。该主制动器62具有固定在该传动箱64上的主制动箱64、前后方向移动自如且不可转动地收容在该主制动箱64内的多片板66、配置在该板66之间的制动盘67、和使制动盘67与板66压接的主制动活塞68。
上述主制动箱64以后方开放状形成,并且HST27的输出轴37的后端侧插入在该主制动箱64内。上述制动盘67沿轴向(前后方向)移动自如且一体转动自如地外嵌在插入于该主制动箱64内的输出轴37的后端侧。
主制动活塞68对置配置在前端侧的板66的前方侧,并且前后方向移动自如且伸出退回自如地收容在设在主制动箱64中的后方开放状的活塞收容部69内。
此外,停车制动器63配置在主制动器62的后方侧,该停车制动器63具有配置在壳体53内并固定在该壳体53上的停车制动箱70、收容在该停车制动箱70内的停车制动活塞71、固定在该停车制动箱70上的活塞支承部件72、和推压停车制动活塞71而使上述制动盘67与板66压接的弹簧73。
停车制动箱70在前方为开放状,该停车制动箱70与上述主制动箱64为连通状。
活塞支承部件72由以对置状配置在后端侧的板66上的圆板部74、从该圆板部74的中心向后方突出并且贯通停车制动箱70的后壁70a而向后方突出的杆部75构成,杆部75固定在停车制动箱的后壁70a上。
停车制动活塞71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外嵌在活塞支承部件72上。
弹簧73收容在以后方开放状形成在停车制动活塞71上的弹簧收容部76中,以压缩状夹装在停车制动活塞71与停车制动箱70的后壁70a之间。
在上述结构的主制动器62中,通过对活塞收容部69的主制动活塞68的背面侧(在图例中是主制动活塞68的前方侧)供给工作油,由该工作油推压主制动活塞68,该主制动活塞68向后方移动,将制动盘67和板66推压在停车制动器63的停车制动活塞71上,从而将制动盘67与板66压接,由此,主制动器62动作,将HST27的输出轴37制动(将后轮5及前轮4制动)。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停车制动器63中,在发动机7停止时(停车时),通过弹簧73推压停车制动活塞71而将制动盘67和板66推压在主制动箱64上,将该制动盘67与板66压接,由此,将前轮4及后轮5保持为停止状态。
此外,如果启动发动机7,则来自主泵58或伺服泵59的工作油被供给到活塞支承部件72的圆板部74的背面与停车制动活塞71之间,通过该工作油的液压抵抗上述弹簧73的作用力而使停车制动活塞71向后方移动,将制动盘67与板66的压接解除。
在上述结构的制动器构造中,主制动器62由盘式制动器构成,该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67及板66兼用在停车制动器63中。
此外,在后轮差动装置30的左侧方设有差动锁止装置77。如图4所示,该差动锁止装置77是下述液压动作式的差动锁止装置77,通过工作油,抵抗回动弹簧而使与左侧的差动输出轴49一体转动的差动锁止转换器78向后轮差动装置30侧移动,通过使形成在该差动锁止转换器78上的卡合齿啮合在设于后轮差动装置30侧的卡合齿上,禁止后轮差动装置30的差动作用而进行差动锁止。
在主框架11的前部的上壁19上面侧,设有由厚板材构成的轴承安装板79,在该轴承安装板79上安装固定有旋转轴承17的外圈,将该旋转轴承17的中心作为旋转轴心X。
此外,在旋转轴承17的内圈的内周侧形成有内齿齿轮,与该内齿齿轮啮合的小齿轮固定在固定于主框架11上的由液压马达构成的旋转马达16的输出轴上,通过该旋转马达16能够将旋转轴承17的内圈绕旋转轴心X旋转驱动。
在主框架11的左右侧壁20之间的前部,以与旋转轴心X同心状配置有转节15,经由该转节15进行行进体2侧与旋转体3侧之间的工作油的流通。
上述行进机体6的前框架12由板材构成,具备上壁81、从该上壁81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左右的侧壁82、和将该左右侧壁82的前部彼此连结的连结板而主要构成,后部侧向下方形成为开放状。
在前框架12的前部下部侧沿左右方向配置有前车轴箱83,在该前车轴箱83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前后两侧配置有受前框架12支承的前车轴承84。在该前后的前车轴承84上经由中心销绕前后方向的轴心摆动自如地支承着前车轴箱83,在该前车轴箱83的左右两侧经由齿轮箱等转向自如地支承着前轮4。
在该前车轴箱83的前方侧,转向操作前轮4的由液压缸构成的转向缸85沿左右方向配置,安装固定在前车轴箱83上。在该转向缸85中,设有从缸管86的左右两侧突出的活塞杆87,左右各活塞杆87联动连结于在左右方向上处于相同侧的前轮4上,该转向缸85受设在旋转体3侧的动力转向控制器88控制。
在前框架12的左右侧壁82之间的后部,配置有储存发动机7用的燃料的燃料箱18。
对前轮4传递动力的前轮动力传递机构9具备连结在上述机械式传动机构29的被驱动侧齿轮48上而从传动箱54向前方突出的前轮动力取出轴89、设在前车轴箱83内的前轮差动装置61、对该前轮差动装置61输入动力的小锥齿轮轴90、将该小锥齿轮轴90与前轮动力取出轴89联动连结的传动轴91、和从前轮差动装置61的差动输出轴92对前轮4进行动力传递的图示省略的最终减速机构(传动机构)。
旋转体3具备绕上下方向的旋转轴心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行进机体6上的旋转机体93、行进系统的操纵装置94、作业装置(对地作业装置、挖掘作业装置)95、驾驶席96、控制作业装置95及旋转机体93的控制阀97、实现与作业装置95的重量平衡的平衡重物98、和绳索(ロプス)99等。
通过行进机体6和旋转机体93构成轮式装载机1的机体。旋转机体93主要由安装固定在上述旋转轴承17的内圈上而以旋转轴心X为中心旋转自如的旋转台101、立设在该旋转台101的前部的左右一对的桅杆(作业装置支承体)102、和设在旋转台101的后部的驾驶席配置框体103构成。
驾驶席配置框体103具备固定在旋转台101上的支承框104、安装在该支承框104上而以前侧枢轴支承可前倒地载置驾驶席96的座台105、和安装平衡重物98的重物安装框架106,在上述支承框104上安装固定着上述控制阀97。
此外,绳索99的前部下端固定在桅杆102的上端侧,该绳索99的后部下端固定在重物安装框106上。
行进系统的操纵装置94具备受配置在旋转台前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驾驶席96的前方侧)且左右一对桅杆102之间的操纵台107支承的转向手柄108及制动踏板(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109、和配置在驾驶席96的前方侧并且支承在旋转台101上的行进踏板(行进操作机构)110。
转向手柄108能够操作动力转向控制器88,制动踏板109的上端侧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操纵台107上,通过人为的操作自如地踩踏操作。通过踩踏该制动踏板109,将主缸111内的工作油向主制动器62(的活塞收容部69的主制动活塞68的背面侧)供给,该主制动器62动作。
制动踏板109如果解除踩踏,则受回动弹簧施力以使其回到踩踏前的位置,如果解除踩踏,则被供给到主制动器62中的工作油向主缸111返回。
上述主缸111配置在驾驶席96的下方侧,在其附近设有储存主缸111用的工作油的制动油箱112。
行进踏板110的前后方向中途部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在具有左右方向的轴心的支轴113上,通过人为的操作从驾驶者观察能够向前侧进行踩踏操作或向后侧进行踩踏操作,并且被施力,以使得如果解除该前踩踏或后踩踏则回到中立位置。
通过踩踏操作该行进踏板110,能够操作由操控阀构成的行进用遥控阀114。该行进用遥控阀114通过在HST27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前进侧端口44或后退侧端口45中使操控动作压上升,能够将HST27切换为前进状态和后退状态,并且能够调节行进体2的行进速度。
此外,在从行进用遥控阀114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操控油路115a、115b中夹装有前进后退切换阀116,所述前进后退切换阀116,在使旋转台101从朝前姿势旋转为朝后姿势时将行进踏板110对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切换操作反转。
该前进后退变换切换阀116通过4端口3位置切换阀构成,所述4端口3位置切换阀,能够切换在行进用遥控阀114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之间的操控油路115a、115b中流动的操控工作油的流动而将来自该行进用遥控阀114的操控工作油供给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中。
该前进后退切换阀116在被切换到A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行进踏板110的前踩踏而将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操控工作油供给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前进侧端口44中,通过行进踏板110的后踩踏将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工作油供给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后退侧端口45中。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前侧踩踏,行进体2前进,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后侧踩踏,行进体2后退。
此外,在前进后退切换阀116被切换到B位置的状态下,从行进用遥控阀114向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操控工作油的供给被断开,由此,不能进行行进踏板110的操作带来的行进体2的行进。
进而,在前进后退切换阀116被切换到C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行进踏板110的前踩踏将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工作油供给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后退侧端口45中。通过行进踏板110的后踩踏将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工作油供给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3的前进侧端口44中。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前侧踩踏,行进体2后退,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后侧踩踏,行进体2前进。
并且,该前进后退切换阀116当旋转机体93为朝前姿势时被切换到A位置,当旋转机体93为朝后姿势时被切换到C位置,当旋转机体93为横向姿势时被切换到B位置。
因而,当旋转机体93为朝前姿势时,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前侧踩踏而行进体2前进,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后侧踩踏而行进体2后退。此外,当旋转机体93为朝后姿势时,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前侧踩踏而行进体2后退,通过将行进踏板110向后侧踩踏而行进体2前进,此外,当旋转机体93为横向姿势时,不能进行行进体2的行进。
此外,在从动力转向控制器88到转向缸85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夹装有切换工作油的流动的转向变换机构117,以使得不论在使旋转机体93为朝前姿势时还是朝后姿势时,从就座在驾驶席96中的驾驶者观察横截转向手柄108的方向都与行进体2的旋转方向一致。
另外,该转向变换机构117在旋转机体93为横向的情况下成为中立状态,不论转向手柄108的操作如何行进体2都不能转向。
作业装置95如图1及图6所示,具备左右一对安装部件118、基部侧经由动臂支轴119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该安装部件118的上部上的动臂120、和基部侧经由斗杆支轴121绕左右轴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动臂120的前端侧的斗杆122,并且具备作为作业工具的1个铲斗123。
左右的安装部件118经由上下的连结销可拆装地安装在在左右方向上处于相同侧的桅杆102上,左右的动臂120的长度方向中途部及左右的斗杆122的基部分别通过连结部件124、125连结。
铲斗123在左右斗杆122的前端侧横跨该左右斗杆122而设置,并且形成为从左右的斗杆122向左右方向外方伸出的左右宽度。
此外,图例的铲斗123是进行砂土、肥料、雪等的抄取作业、挖掘作业等对地作业的,具备底壁部126、背面壁部127和左右侧壁部128。铲斗123的背面侧拆装自如地安装在设于斗杆122的前端侧的安装体129上,以使其在底面对置于地面而配置的状态下开口部分朝向前方侧。
安装体129经由铲斗支轴130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斗杆122的前端侧。
在该安装体129上,经由枢轴132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着第1连杆131的一端侧。在该第1连杆131的另一端侧,经由连结轴134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着第2连杆133的一端侧,该第2连杆133的另一端侧经由横轴135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斗杆122的前端侧的、比上述铲斗支轴130靠反前端附近。
在左右的各动臂120的基部侧(后部侧)的下侧,分别配置有动臂缸136,该动臂缸136的一端侧枢轴支承连结在安装部件118的下部,另一端侧枢轴支承连结在动臂120的下面侧的长度方向中途部上。通过使该动臂缸136伸长、收缩,使动臂120绕动臂支轴119摆动,上升、降动作。
在动臂120的前端侧(前部侧)的上侧,分别配置有斗杆缸137,该斗杆缸137的一端侧枢轴支承连结在动臂120的上面侧的长度方向中途部上,另一端侧枢轴支承连结在斗杆122的基部侧。通过使该斗杆缸137伸长、收缩,斗杆122绕斗杆支轴121摆动,向前后摆动动作。
在左右的斗杆122之间配置有1个铲斗缸138,该铲斗缸138的一端侧枢轴支承连结在连结左右的斗杆122的基部侧的连结部件125上,另一端侧经由上述连结轴134枢轴支承连结在第1缸131与第2缸133的连结部分上。通过使该铲斗缸138伸长、收缩,铲斗123绕铲斗支轴130摆动,翻卸动作(下方摆动)、抄取动作(上方摆动)。
上述动臂缸136、斗杆缸137及铲斗缸138由液压缸构成。
如图1及图6所示,安装、支承铲斗123的安装体129枢轴支承连结在斗杆122的前端侧,以使得在铲斗123的摆动支点(铲斗支轴130)位于斗杆122的摆动支点(斗杆支轴121)的下方侧且铲斗123的底面对置于地面的作业姿势时,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位于该铲斗123的背面侧的下部侧。
此外,斗杆122在其长度方向中途部弯曲形成,以使其向从铲斗123向后方离开的方向凸。斗杆122弯曲形成,以使斗杆122的前侧的长度方向缘部122a位于比接触在该长度方向缘部122a的上部侧和下部侧的切线140靠后方侧,在斗杆122的前侧的长度方向中途部,设有当使铲斗123抄取动作(上方摆动动作)时避免与铲斗123的背面上端侧的干涉的干涉避免空间141。
具体而言,构成为,在使斗杆122摆动以使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位于斗杆122的摆动支点121的下方侧并且铲斗123的底面对置于地面且铲斗123接近于轮式装载机1的机体的作业姿势时,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位于该铲斗123的背面侧的下部侧。此外,斗杆122弯曲形成,以使其长度方向上部侧成为随着向下方前进而向后方移位的倾斜状,并且斗杆122的长度方向下部侧成为大致垂下状(向铅直下方垂下状、或者随着向下方前进而向后方或前方移位的倾斜状、并且比斗杆122上部侧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小的倾斜角度的倾斜状)。
另外,比上述斗杆122的弯曲部139靠下侧的斗杆122的下部侧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或弯曲状。
根据该结构,构成为,在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位于斗杆122的摆动支点121的下方侧且铲斗123的底面对置于地面的作业姿势中,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位于该铲斗123的背面侧的下部侧。因此,例如在使斗杆122向前方摆动而将铲斗123的前端侧对砂土等突刺的情况下,防止铲斗123向背面侧退开,铲斗123的前端侧良好地突刺到砂土等中。
此外,在将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构成为使其位于铲斗123的背面侧下部的结构中,如果斗杆122从一端到另一端是直线状,则在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位于斗杆122的摆动支点121的下方侧并且铲斗123的底面对置于地面的姿势中,当使斗杆122向后方摆动而使铲斗123接近于轮式装载机1的机体时,铲斗123的背面上端接近于斗杆122,所以为了确保铲斗123的背面上端与斗杆122的间隔,不能使铲斗123过于接近于机体。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斗杆122在其长度方向中途部向从铲斗123向后方离开的方向凸而弯曲形成(在斗杆122的前缘侧中途部形成有干涉避免空间141),所以当使斗杆122向后方摆动而使铲斗123接近于机体时,能够充分确保斗杆122与铲斗123的背面上端的间隔。
由此,即使是将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构成为使其位于铲斗123背面侧下部的结构,也能够使铲斗123接近于机体。因此,通过能够使铲斗123接近于机体,也能够充分确保铲斗123的前后方向的行程,并且,在使铲斗123接近于机体的状态下使铲斗123摆动时的铲斗123的摆动角(铲斗123底面与地面成的角度)取较大(充分地确保)。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铲斗123安装有可抄取、翻卸动作的铲斗123,但也可以以底面对置于地面的姿势安装开口部分朝向后方并且能够抄取、翻卸动作的铲斗123,此外,也可以代替铲斗123而安装其他作业工具。
此外,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在左右的斗杆的前端侧横跨该左右斗杆而安装的支承体上,绕相对于铲斗支承面垂直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承着铲斗,通过用液压致动器使该铲斗绕上述转动轴心转动180°,能够从可抄取作业的第1作业姿势姿势变更为可扒搂作业的第2作业姿势。
在上述驾驶席96的左右两侧,配置有作业装置95及旋转机体93的操作用的操作杠杆(作业系统操作机构)146。
如图7所示,左右的操作杠杆146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左侧的操作杠杆146为操作旋转台101及斗杆122的杠杆(斗杆操作机构)、使右侧的操作杠杆146为操作动臂120及铲斗123的杠杆。
此外,上述控制阀97具备控制铲斗缸138的铲斗用控制阀V1、控制动臂缸136的动臂用控制阀V2、将铲斗姿势自如变更为抄取姿势和扒搂姿势而安装的情况下控制该铲斗的转动用的液压致动器的铲斗转动用控制阀V3、控制斗杆缸137的斗杆用控制阀V4、和控制旋转马达16的旋转用控制阀V5。该控制阀97是将由直动滑阀(スプ—ル)形的切换阀构成的各控制阀沿正交于滑阀的滑动方向的方向连结而构成的,来自上述主泵58的工作油经由转节15被供给到控制阀97中,并且被从该控制阀97的各控制阀V1~V5向各个致动器输送。
铲斗用控制阀V1、动臂用控制阀V2、斗杆用控制阀V4、旋转用控制阀V5控制阀通过由操控工作油切换的操控操作切换阀构成。铲斗转动用控制阀V3通过用设在旋转机体93上的切换杠杆切换的人力方式的切换阀构成。
左侧的操作杠杆146安装在控制斗杆用控制阀V4和旋转用控制阀V5的由操控阀构成的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上,右侧的操作杠杆146安装在控制动臂用控制阀V2和铲斗用控制阀V1的由操控阀构成的动臂、铲斗用遥控阀148上,能够通过该操作杠杆146操作该遥控阀147、148。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使上述左侧的操作杠杆146前后地摆动,斗杆用控制阀V4被操作而斗杆122前后地摆动动作,通过使该左侧的操作杠杆146左右地摆动,旋转用控制阀V5被操作而旋转机体93左右地旋转动作。
此外,通过使上述右侧的操作杠杆146前后地摆动,动臂用控制阀V2被操作而动臂120下降、上升动作,通过使该右侧的操作杠杆146左右地摆动,铲斗用控制阀V1被操作,铲斗123翻卸、抄取动作。
在斗杆的前端侧可抄取、翻卸动作地枢轴支承着铲斗的轮式装载机中,在进行砂土、肥料、雪等作业对象物的抄取作业的情况下,在铲斗的摆动支点位于斗杆的摆动支点的下方侧并且铲斗的底面对置于地面的作业姿势中,在从使斗杆摆动以使铲斗接近于机体的状态开始一边使该斗杆向前方摆动一边使铲斗抄取动作的情况下,当在使斗杆摆动以使铲斗接近于机体的状态下使机体前进而使铲斗的前端接近或接触在砂土等上、在那里使机体停止而一边使斗杆向前方摆动一边使铲斗抄取动作时,如果一边从行进踏板改踏到制动踏板上一边开始抄取动作,则在使脚从行进踏板离开而踩踏制动踏板之前的期间中,有通过来自砂土等的反作用力使机体后退的问题。
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1中,如图9~图15所示,具备在不操作行进踏板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与该斗杆122的摆动联动而使车轮4、5制动的自动制动系统150。
图9、图10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构成为,在不踩踏(不操作)行进踏板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供给到斗杆缸137中的工作油的一部分被输送到上述主制动器62中,通过由该工作油使该主制动器62动作,将车轮4、5(前后轮4、5)制动。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中,主制动器62兼用作通过踩踏制动踏板109而将车轮4、5制动的行进制动器、和在不操作行进踏板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与该斗杆122的摆动联动而使车轮4、5制动的自动制动器。
另外,也可以分别独立地设置行进制动器和自动制动器,此外,作为自动制动器,并不限于液压动作式的制动器,也可以是机械动作式的制动器。此外,也可以不是盘式制动器而由鼓式制动器或其他形式的制动器构成。
如上述图9、图10所示,自动制动系统150具备第1梭形滑阀151、减压阀152、第1切换阀153、第2切换阀154、及第2梭形滑阀155。
第1梭形滑阀151将经由斗杆用控制阀V4供给到斗杆缸137的底侧或杆侧的来自主泵58的工作油中的、压力较高的工作油的一部分有选择地向主制动器62侧输送。
减压阀152将来自第1梭形滑阀151的工作油减压而向主制动器62侧输送。
第1切换阀153可自如地切换为在行进踏板110的非操作时容许来自减压阀152(斗杆缸137侧)的工作油向主制动器62侧的流通的连通位置153a、和在行进踏板110的操作时将从减压阀152(斗杆缸137侧)向主制动器62侧的工作油的流通截断的截断位置153b。
第2切换阀154夹装在第1切换阀153与减压阀152(斗杆缸137侧)之间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可自如地切换为在斗杆122的摆动时容许从减压阀152(斗杆缸137侧)向第1切换阀153的工作油的流通的连通位置154a、和在斗杆122的非摆动时将从减压阀152(斗杆缸137侧)向第1切换阀153的工作油的流通截断的截断位置154b。
第2梭形滑阀155能够将从主缸111(制动踏板109侧)输送的工作油、和在不操作行进踏板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从第1切换阀153(斗杆缸137侧)输送的工作油的某一个(压力较高者)工作油有选择地供给到主制动器62中。
第1切换阀153由电磁切换阀构成,所述电磁切换阀受弹簧156向切换为截断位置153b的方向施力,并且通过电信号(接通信号)切换为连通位置153a。如果踩踏行进踏板110,则例如使检测行进踏板110是否被踩踏的由限位开关等构成的行进传感器157断开(对第1切换阀153发出断开信号),第1切换阀153被消磁,第1切换阀153被切换到截断位置153b,当行进踏板110没有被踩踏时,行进传感器157被接通(对第1切换阀153发出接通信号),第1切换阀153被励磁,第1切换阀153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53a。
第2切换阀154是受弹簧156向切换为截断位置154b的方向施力并且通过电信号(接通信号)切换为连通位置154a的电磁切换阀。第2切换阀154当斗杆122没有摆动时例如使检测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是否被操作的由限位开关等构成的斗杆传感器159断开,第2切换阀154被消磁而第2切换阀154被切换到截断位置154b,当斗杆122摆动时,斗杆传感器159被接通,第2切换阀154被励磁而该第2切换阀154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54a。
在上述结构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如果例如在进行砂土等的抄取作业的情况下,从使斗杆122摆动以使得铲斗123的摆动支点130位于斗杆122的摆动支点121的下方侧且铲斗123的底面对置于地面、且铲斗123接近于机体的图1所示的作业姿势开始,使轮式装载机1前进而使铲斗123的前端接近或接触在砂土等上,为了使前进行进停止而解除行进踏板110的踩踏操作,并且一边使斗杆122向前方摆动一边使铲斗123抄取动作,则如图10(a)所示,第1切换阀153及第2切换阀154分别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53a、154a,被供给到斗杆缸137的杆侧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过第1梭形滑阀151→减压阀152→第2切换阀154的连通油路175→第1切换阀153的连通油路162→第2梭形滑阀155,被供给到主制动器62的活塞收容部69的主制动活塞68的背面侧,该主制动器62动作,将车轮4、5制动。
由此,当一边使斗杆122向前方摆动一边使铲斗123抄取动作时,即使将脚从行进踏板110离开,也不会通过来自砂土等的反作用力使轮式装载机1后退,此外,前进→抄取动作的一系列的作业的流程不会在中途中断,能够顺利地进行砂土等的抄取作业。
此外,如果在斗杆122的摆动时踩踏行进踏板110,则如图10(b)所示,第1切换阀153被切换为截断位置153b,被供给到斗杆缸137中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的向主制动器62侧的流通被第1切换阀153截断,并且使主制动器62的活塞收容部69内的工作油经过第2梭形滑阀155→第1切换阀153的泄漏油路160→从第1切换阀153到工作油箱(油盘)60的泄漏回路161箱泄漏,车轮4、5的制动被解除。
因而,即使在行进中使斗杆122摆动,主制动器62也不会动作。
此外,如果在解除了行进踏板110的踩踏的状态下使斗杆122的摆动停止,则如图10(c)所示,第2切换阀154被切换到截断位置154b,主制动器62的活塞收容部69内的工作油经过第2梭形滑阀155→第1切换阀153的连通油路162→第1切换阀153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管路163→第2切换阀154的泄漏油路164→从第2切换阀154到工作油箱(油盘)60的泄漏回路165箱泄漏,车轮4、5的制动被解除。
在上述结构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如图10(b)所示,如果在踩踏行进踏板110并使斗杆122摆动的状态下使斗杆122的摆动停止,则第1切换阀153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管路163经由第2切换阀154的泄漏油路164及上述泄漏回路165连通到工作油箱60,在第1切换阀153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管路163中不会残留有封闭压力(如果有封闭压力,则在斗杆122的非摆动时且行进中解除行进踏板110的踩踏的情况下,该封闭压力作用在主制动器62上,在车轮4、5上作用有制动力,受到冲击)。
通过上述第2切换阀154的泄漏油路164及上述泄漏回路165,构成在行进踏板110的操作时且斗杆122的非摆动时将第1切换阀153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管路163的压力释放的压力释放回路。
此外,如果在没有踩踏行进踏板110时踩踏制动踏板109,则工作油(制动油)从主缸111经过第2梭形滑阀155被供给到主制动器62中,该主制动器62动作。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中,也可以将第1切换阀153构成为,在消磁时被弹簧切换为连通位置153a、在励磁时切换为截断位置153b。此外,也可以将第2切换阀154构成为,在消磁时被弹簧切换为连通位置154a、在励磁时切换为截断位置154b。
此外,也可以将第2切换阀154夹装在第1切换阀153与第2梭形滑阀155之间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
进而,也可以将第1切换阀153及/或第2切换阀154通过受操控工作油操作的操控操作切换阀构成。在此情况下,例如在将第1切换阀153用操控操作切换阀构成的情况下,构成为,当踩踏行进踏板110时,通过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操控工作油将第1切换阀153切换为截断位置153b,当没有踩踏行进踏板110时通过弹簧将第1切换阀153切换为连通位置153a。
在将第2切换阀154用操控操作切换阀构成的情况下,构成为,当操作了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时,通过来自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操控工作油将第2切换阀154切换为连通位置154a,当没有操作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时通过弹簧将第2切换阀154切换为截断位置154b。
此外,在上述机构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中,构成为,当没有操作行进踏板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与该斗杆122的摆动联动,被供给到斗杆缸137中的工作油的一部分被供给到主制动器62(自动制动器)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从由主泵58吐出的工作油的供给回路的适当部位输送到主制动器62中。
此外,也可以使来自控制斗杆用控制阀V4的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操控工作油或到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为止的之间的操控工作油成为在不操作行进踏板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使主制动器62动作的工作油。
此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可采用的设计变更事项也同样能够设计变更。
图11(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在下述方面上,与上述自动制动系统150的结构不同,即,将上述由电磁切换阀构成的第2切换阀154在从减压阀152(斗杆缸137侧)到第1切换阀153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并列地夹装两个,并且设有第3梭形滑阀166,所述第3梭形滑阀166用来将通过该两个第2切换阀154中的、被励磁而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54a的第2切换阀154的工作油向第1切换阀153输送。其他结构与图9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大致同样地构成。
使两个第2切换阀154中的一个第2切换阀154成为在操作斗杆操作机构以使斗杆122向一方向摆动时被励磁而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54a的斗杆一方向操作用的第2切换阀154,使另一个第2切换阀154成为在操作斗杆操作机构以使斗杆122向另一方向摆动时被励磁而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54a的斗杆另一方向操作用的第2切换阀154。
作为斗杆操作机构,例如具备斗杆缸137的伸长操作用的操作按钮、和斗杆缸137的收缩操作用的操作按钮。采用通过这些操作按钮的按压操作来操作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操作机构,通过由一个操作按钮的按压操作接通的开关167将一个第2切换阀154励磁,通过由另一个操作按钮的按压操作接通的开关168将另一个第2切换阀154励磁,如果将操作按钮的按压操作解除,则开关167、168被断开,第2切换阀154被励磁。
另外,在具备斗杆缸137的伸长操作用的操作按钮、和斗杆缸137的收缩操作用的操作按钮、通过这些操作按钮的按压操作而摆动操作斗杆122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斗杆用控制阀V4通过电磁切换阀构成、通过操作按钮的按压操作的电信号来控制斗杆用控制阀V4。
此外,图11(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在去除第1梭形滑阀151、在第1切换阀153与第3梭形滑阀166之间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夹装减压阀152这些点上与图11(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不同,其他结构与图11(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同样地构成。
另外,在这些图11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中,也可以是,设有当使上述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向一方向摆动时检测该操作的限位开关等检测传感器、和当使该操作杠杆146向另一方向摆动时检测该操作的限位开关等检测传感器,通过一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一个第2切换阀154切换动作,通过另一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另一个第2切换阀154切换动作。
图12(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在下述方面上不同,即,作为图9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的第2切换阀154而采用操控止回阀,并且将该操控止回阀154夹装在第1切换阀153与第2梭形滑阀155之间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并且设有第3梭形滑阀169,所述第3梭形滑阀169用来将从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输送到斗杆用控制阀V4中的(斗杆缸伸长用和斗杆缸收缩用的)两个系统的操控工作油中的高压侧的操控工作油向第2切换阀154输送。其他结构与图9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同样地构成。
在该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当没有操作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时,第2切换阀154关闭。当没有踩踏操作行进踏板110时且使斗杆122摆动时,第1切换阀153被励磁而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53a,并且第2切换阀154在来自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操控工作油的作用下打开,供给到斗杆缸137中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减压阀152被输送到第1切换阀153中,并且通过第1切换阀153及第2切换阀154,经由第2梭形滑阀155被输送到主制动器62中,将车轮4、5制动。
此外,在该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在当斗杆122的非摆动时踩踏操作行进踏板110的情况下,工作油从主制动器62经过第2梭形滑阀155→第2切换阀154→第1切换阀153的泄漏油路160→泄漏回路161被箱泄漏,主制动器62的动作被解除。
此外,图12(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在第2切换阀154夹装在减压阀152与第1切换阀153之间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这一点上与图12(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不同,关于其他结构,与图12(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同样地构成。
另外,在该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如果在斗杆122摆动时踩踏行进踏板110,则在第1切换阀153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管路163中产生封闭压力,所以由操控止回阀构成的第2切换阀154优选地夹装在第1切换阀153与第2梭形滑阀155之间。
图13(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将图9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的第2切换阀154通过由操控动作压切换的操控操作切换阀构成,并且设有将来自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高压侧的操控工作油输送到第2切换阀154中的第3梭形滑阀180,构成为,将上述第2切换阀154通过来自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操控工作油切换操作为连通位置154a。其他结构与图9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大致同样地构成。
图13(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在下述方面上,与图12(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不同,即,具备夹装在图12(b)的自动制动系统150的第3梭形滑阀169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操控油路170中的第3切换阀171,并且,第1切换阀153具备:第1泄漏油路194,当第1切换阀153在行进踏板110的操作时被弹簧156切换时,用来使来自自动制动器的工作油流到泄漏回路161中;和第2泄漏油路195,用来将第1切换阀153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管路163的压力经由泄漏管路172释放到泄漏回路161中。其他结构与图12(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大致同样地构成。
上述第3切换阀171由电磁切换阀构成,通过在行进踏板110没有被踩踏时被励磁而被切换到容许操控工作油的流通的连通位置171a。通过在行进踏板110被踩踏时被消磁而被弹簧173切换到将操控工作油170的流通截断的截断位置171b。
在该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在行进踏板110的操作时且斗杆122的非摆动时,在第1切换阀153与第2切换阀154之间的管路163中不会产生封闭压力。
图14(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将图12(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的第1切换阀153通过操控操作切换阀构成,所述操控操作切换阀在将行进踏板110前踩踏时或后踩踏时被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操控工作油切换操作到截断位置153b,并且,设有第4梭形滑阀174,所述第4梭形滑阀174,用来在将行进踏板110前踩踏时或后踩踏时将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操控工作油向第1切换阀153输送。其他结构与图12(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同样地构成。
在该自动制动系统150中,构成为,当没有踩踏操作行进踏板110时,在第1切换阀153上没有作用有操控动作压力,所以该第1切换阀153被弹簧156切换到连通位置153a。
图14(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具备:主缸176,向自动制动器(既可以是上述兼用作行进制动器的主制动器62,也可以是自动制动系统150专用的制动器)输送工作油;自动制动缸177;行进用梭形滑阀178,用来在将行进踏板110前踩踏时或后踩踏时,将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操控工作油的一部分(高压侧)向自动制动缸177的底侧输送;斗杆用梭形滑阀179,用来在将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摆动操作时,将从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输送到斗杆用控制阀V4中的操控工作油的一部分(高压侧)向自动制动缸177的杆侧输送;和传动机构180,将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的动作传递给主缸176。
传动机构180具备基部侧固定在转动自如的第1转动部181上的第1斗杆182及第2斗杆183、基部侧固定在转动自如的第2转动部184上的第3斗杆185及第4斗杆186、将第2斗杆183的前端侧和第3斗杆185的前端侧联动连结的联动连杆187、和抵接在第3连杆上而限制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的突出方向的动作的止动件188。
在第1斗杆182的前端侧连结着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的前端侧。在第4斗杆186的前端侧连结着主缸176的套筒杆189的前端侧。通过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退避,第1斗杆182被拉动,第1、2斗杆122转动,并且通过联动连杆187拉动第3斗杆185,第3、4斗杆122转动。通过第4斗杆186将主缸176的套筒杆189推入,推压该主缸176内的活塞,由此将主缸176内的工作油向自动制动器输送,该自动制动器动作,将车轮4、5制动。
在该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如果操作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则来自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操控工作油经由斗杆用梭形滑阀179被供给到自动制动缸177的杆侧。
此时,如果踩踏操作行进踏板110,则来自行进用遥控阀114的操控工作油经由行进用梭形滑阀178被供给到自动制动缸177的底侧,所以通过受压面积较大的底侧被升压,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不向退避方向移动。
另外,剩余的操控工作油经由安全阀被泄漏。
此外,在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的操作时,如果行进踏板110是非踩踏状态,则由于自动制动缸177的杆侧被升压,所以该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退避移动,自动制动器动作。
此外,如果将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的操作解除,则自动制动缸177的杆侧的操控工作油经由斗杆用梭形滑阀179流到泄漏回路中,自动制动器被解除。
图15(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具备:行进用切换阀191,夹装在从主泵58到自动制动缸177的底侧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操控止回阀192,设在该行进用切换阀191的上游侧;斗杆用梭形滑阀179,用来在将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摆动操作时,将从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输送到斗杆用控制阀V4中的操控工作油的一部分向上述操控止回阀192输送;和传动机构180,将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的动作传递给主缸176。
行进用切换阀191由与上述第1切换阀153同样的切换阀构成,操控止回阀192通过与上述第2切换阀154同样的操控止回阀构成,传动机构180没有设置上述传动机构180中的止动件188、并且第4斗杆186的朝向不同的这些点上不同,其他结构与上述传动机构180同样地构成。
在该自动制动系统150中,在没有踩踏行进踏板110时将行进用切换阀191切换到截断位置191b。当没有操作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时操控止回阀192关闭,如果操作斗杆操作用的操作杠杆146并且使行进踏板110成为非踩踏状态,则来自斗杆、旋转用遥控阀147的操控工作油经由斗杆用梭形滑阀179被输送到操控止回阀192中,该操控止回阀192打开,并且行进用切换阀191被励磁而被切换到连通位置191a,来自主泵58的工作油被供给到自动制动缸177的底侧。
接着,自动制动缸177的活塞杆177a突出而推动第1斗杆182,第1、第2斗杆122转动,并且通过联动连杆187推动第3斗杆185,第3、4斗杆122转动。通过第4斗杆186将主缸176的套筒杆189推入,推压该主缸176内的活塞。由此,主缸176内的工作油被向自动制动器输送,该自动制动器动作,将车轮4、5制动。
图15(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在下述方面上不同,即,将图15(a)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的行进用切换阀191通过操控操作切换阀构成,并且具备行进用梭形滑阀178,所述行进用梭形滑阀178用来在将行进踏板110前踩踏时或后踩踏时,将来自行进遥控阀的操控动作压力的一部分输送到行进用切换阀191中。其他结构与图15(b)所示的自动制动系统150大致同样地构成。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在通过车轮可行进地支承的机体上具备作业装置的轮式装载机中。

Claims (9)

1、一种轮式装载机,具备:
机体,由车轮可行进地支承;
作业装置,是支承在上述机体上的作业装置,具有基部侧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机体上的动臂、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在该动臂的前端侧的斗杆、和滑动自如地设在该斗杆的前端侧的作业工具;
行进操作机构,用来行进操作上述机体;
制动器,在没有操作上述行进操作机构时且使斗杆摆动时,联动于上述斗杆的摆动而使车轮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装载机,具备将上述车轮制动的液压动作式制动器,在没有操作上述行进操作机构时且使上述斗杆摆动时,将对使上述斗杆摆动的斗杆缸供给的工作油的一部分输送到上述制动器,通过该工作油使上述制动器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装载机,
在从上述斗杆缸到制动器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设有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容许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操作时截断上述流通的第1切换阀;
在上述第1切换阀与上述斗杆缸之间,设有在上述斗杆的摆动时容许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第1切换阀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斗杆的非摆动时截断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第1切换阀的工作油的流通的第2切换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式装载机,设有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操作时且上述斗杆的非摆动时将上述第1切换阀与上述第2切换阀之间的管路的压力释放的压力释放回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式装载机,
在从上述斗杆缸侧到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流通路径中,设有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容许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行进操作机构的操作时截断从上述斗杆缸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的第1切换阀;并且,
在上述第1切换阀与上述制动器之间,设有在上述斗杆的摆动时容许从上述第1切换阀向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并且在上述斗杆的非摆动时截断从上述第1切换阀向上述制动器的工作油的流通的第2切换阀。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装载机,上述第2切换阀根据从操控阀传送的液压信号、以及在操作上述斗杆的斗杆操作机构的操作时发出的电信号中的任一个而切换,所述操控阀操作用来控制上述斗杆缸的斗杆用控制阀。
7、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装载机,上述第2切换阀由多个电磁切换阀构成,设有:斗杆一方向操作用的电磁切换阀,如果操作上述斗杆操作机构以使上述斗杆向一方向摆动则被切换以使其容许工作油的流通;和斗杆另一方向操作用的电磁切换阀,如果操作上述斗杆操作机构以使上述斗杆向另一方向摆动则被切换以使其容许工作油的流通。
8、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装载机,
上述制动器通过由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的操作传送的工作油也能够动作,所述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在行进时通过人为操作而被操作;
能够将由上述行进系统制动操作机构传送的工作油、和在没有操作上述行进操作机构时且使上述斗杆摆动时从上述斗杆缸侧传送的工作油的任一工作油经由梭形滑阀有选择地对上述制动器供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装载机,具备将从上述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左右的车轮的差动装置,上述制动器构成为,将向上述差动装置输入的动力制动。
CN2007800119019A 2006-03-29 2007-03-16 轮式装载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2023/2006 2006-03-29
JP092024/2006 2006-03-29
JP2006092024A JP4481265B2 (ja) 2006-03-29 2006-03-29 ホイールローダ
JP2006092023A JP4481264B2 (ja) 2006-03-29 2006-03-29 ホイールローダのオートブレーキ方法及びホイールローダ
PCT/JP2007/055345 WO2007111158A1 (ja) 2006-03-29 2007-03-16 ホイールロー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5889A true CN101415889A (zh) 2009-04-22
CN101415889B CN101415889B (zh) 2012-02-01

Family

ID=3863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190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889B (zh) 2006-03-29 2007-03-16 轮式装载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81264B2 (zh)
CN (1) CN1014158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060A (zh) * 2013-02-06 2014-08-06 国机重工(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装载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9860B1 (ko) * 2008-11-21 2013-08-23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휠 로더용 길이연장 작업장치
JP5960585B2 (ja) * 2012-12-06 2016-08-02 株式会社Kcm オートブレーキ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産業用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4041A (en) * 1979-10-31 1981-06-01 Furukawa Mining Co Ltd Wheel type loader
JPS622472U (zh) * 1985-06-21 1987-01-09
JPH0790883A (ja) * 1991-09-02 1995-04-0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ホイ−ルロ−ダの自動デフロック制御装置
KR970040698A (ko) * 1995-12-29 1997-07-24 유상부 휠타입 굴삭기의 작업브레이크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060A (zh) * 2013-02-06 2014-08-06 国机重工(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装载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5889B (zh) 2012-02-01
JP4481264B2 (ja) 2010-06-16
JP2007262827A (ja) 200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8097B1 (ko) 휠 로더
JP4509877B2 (ja) 作業機械の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CN105569110A (zh) 工作机
KR100952534B1 (ko) 휠식 작업기
CN105569106A (zh) 工作机
CN105569107B (zh) 工作机
CN105569105A (zh) 工作机的底盘
CN101415889B (zh) 轮式装载机
CN102066814A (zh) 机动平地机
JP4606365B2 (ja) ローダ
CN101646885B (zh) 机动平地机及机动平地机的离合器控制方法
JP4481265B2 (ja) ホイールローダ
JP4996432B2 (ja) 作業車両の独立型サスペンション
KR20140025195A (ko) 고기동 다목적 작업차량
JP3577825B2 (ja) 農作業機
CN101277833A (zh) 轮式作业机
JP4487459B2 (ja) 乗用型作業機
CN101277835A (zh) 轮式作业机
WO2005072368A2 (en) Landfill compactor
JP2009120128A (ja) 作業車両の独立型サスペンション
JP3950259B2 (ja) 掘削機の油圧操作装置
CN2384933Y (zh) 全液压滑移转向多功能铲装机
JP3895611B2 (ja) 旋回作業機
JP4996431B2 (ja) 作業車両の独立型サスペンション
JPS631941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