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3179A -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3179A
CN101413179A CNA2008101623362A CN200810162336A CN101413179A CN 101413179 A CN101413179 A CN 101413179A CN A2008101623362 A CNA2008101623362 A CN A2008101623362A CN 200810162336 A CN200810162336 A CN 200810162336A CN 101413179 A CN101413179 A CN 101413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shaft
support
novel wire
hol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23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仲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1623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3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3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3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其上的挂钩(4)安装在针织机的供线架上,将电机(5)的中心轴(7)内设一通孔(8),中心轴(7)的顶端设有倾斜布置的支架(1),支架(1)顶端设有一圆孔,其内设有中空的瓷珠(2),纺织时可直接将氨纶裸丝和化纤丝依次穿过中心轴(7)内的通孔(8)和支架(1)上的瓷珠(2),通过偏心旋转将原料丝并在一起;中心轴(7)顶端的外圆周上设有风扇叶(3),用于工作中电机的散热;瓷珠(2)可以防止原料丝在支架(1)上的磨损。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修、节省成本、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是直接用于针织机上的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少量地掺入织物中。这样纤维既具有橡胶性能又具有纤维的性能,多数用于以氨纶为芯纱的包芯纱,称为弹力包芯纱,这种纱的主要特点,一是可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以天然纤维组成的外纤维吸湿性好;二是只用1-10%的氨纶长丝就可生产出优质的弹力纱;三是弹性百分率控制范围从10%到20%,能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弹性值。易于纺制25~2500旦不同粗细的丝,因此广泛被用来制作弹性编织物,如袜子、家具罩、滑雪衣、运动服、医疗织物、带类、军需装备、宇航服的弹性部分等。随着人们对织物提出新的要求,如重量轻、穿着舒适合身、质地柔软等,低纤度氨纶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也有用氨纶裸体丝和氨纶与其它纤维合并加捻而成的加捻丝,主要用于各种经编、纬编织物,机织物和弹性布等。
在目前的纺织行业中,一般是先将氨纶和其他化纤丝经专门的并纱机进行加捻合并,做成加捻丝或包覆纱,卷绕成型后成卷存放,针织机上进行纺织时用的是成型的纱,这样虽使纺织机械结构简单,但是还要用到专门的并纱机,且并好后还要增加库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的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包括一电机(5)和支架(1),电机(5)的中心轴(7)内设有一通孔(8),中心轴(7)的顶端设有倾斜布置的支架(1),支架(1)顶端设有一圆孔,其内设有中空的瓷珠(2)。
一种新型并线方法:
首先,将所述并线装置装于针织机的供线架上;然后将两种以上的原料丝依次穿过电机(5)内的通孔(8)和倾斜布置的支架(1)上的中空瓷珠(2);最后,启动电机,支架(1)开始偏心旋转,带动各原料丝捻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1)的倾斜角度为10°~45°。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7)顶端的外圆周上设有风扇叶(3)。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5)的一侧设有挂钩(4)。
本发明设计的并线装置,是通过其上的挂钩(4)安装在针织机的供线架上,将电机(5)的中心轴(7)内设一通孔(8),中心轴(7)的顶端设有倾斜布置的支架(1),支架(1)顶端设有一圆孔,其内设有中空的瓷珠(2),纺织时可直接将氨纶裸丝和化纤丝依次穿过中心轴(7)内的通孔(8)和支架(1)上的瓷珠(2),通过偏心旋转将原料丝并在一起;中心轴(7)顶端的外圆周上设有风扇叶(3),用于工作中电机的散热;瓷珠(2)可以防止原料丝在支架(1)上的磨损。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修、节省成本、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参考附图1、附图2,一种新型并线装置,电机(5)的中心轴(7)内设有一通孔(8),中心轴(7)的顶端设有倾斜布置的支架(1),其倾斜角度为30°,支架(1)顶端设有一圆孔,其内设有中空的瓷珠(2),电机(5)的一侧设有挂钩(4)。
中心轴(7)顶端的外圆周上设有风扇叶(3),用以对工作中的电机(5)进行散热。风扇叶(3)和支架(1)均通过螺栓联接在中心轴(7)上。
工作时,首先将电机(5)通过挂钩(4)设于针织机的供线支架上,氨纶裸丝和化纤丝依次穿过中心轴(7)内的通孔(8)和支架(1)上的瓷珠(2),最后,启动电机,通过支架(1)偏心旋转将两者合并在一起。
实施例2:一种新型并线装置,支架(1)的倾斜角度为35°,其它结构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5)

1、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机(5)和支架(1),电机(5)的中心轴(7)内设有一通孔(8),中心轴(7)的顶端设有倾斜布置的支架(1),支架(1)顶端设有一圆孔,其内设有中空的瓷珠(2)。
2、一种新型并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所述并线装置装于针织机的供线架上;然后将两种以上的原料丝依次穿过电机(5)内的通孔(8)和倾斜布置的支架(1)上的中空瓷珠(2);最后,启动电机,支架(1)开始偏心旋转,带动各原料丝捻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倾斜角度为1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7)顶端的外圆周上设有风扇叶(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的一侧设有挂钩(4)。
CNA2008101623362A 2008-11-22 2008-11-22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1413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623362A CN101413179A (zh) 2008-11-22 2008-11-22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623362A CN101413179A (zh) 2008-11-22 2008-11-22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3179A true CN101413179A (zh) 2009-04-22

Family

ID=40593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623362A Pending CN101413179A (zh) 2008-11-22 2008-11-22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31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986A (zh) * 2012-05-31 2012-10-10 浙江伟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氨纶夹
CN102808250A (zh) * 2011-05-31 2012-12-05 吴江明珠纺织有限公司 过电线织造机吸尘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8250A (zh) * 2011-05-31 2012-12-05 吴江明珠纺织有限公司 过电线织造机吸尘装置
CN102719986A (zh) * 2012-05-31 2012-10-10 浙江伟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氨纶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6469B (zh) 一种长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线的制作方法
CN204000074U (zh) 一种环锭纺双芯包芯纱
CN105274692A (zh) 一种环锭纺双芯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67715B (zh) 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麻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2766A (zh) 一种用于纺织的整经装置
CN106350909B (zh) 一种改良的纱线包覆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1581004A (zh) 强捻纱防扭结装置
JP2008214812A (ja) 甘撚り糸及びその製造装置とその甘撚り糸を用いた織編物
CN101413179A (zh) 一种新型并线装置及方法
CN201339083Y (zh) 一种并线装置
CN105316829A (zh) 一种纯毛花式大肚纱的纺纱工艺
KR101855799B1 (ko) Wool―Like 폴리에스테르복합사의 제조방법
CN205775027U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导丝轮
CN210974990U (zh) 一种桑蚕丝喷气涡流混纺纱
CN206015215U (zh) 一种纺织织丝扩张装置
CN102978762B (zh) 一种新型复合舒爽包缠纱的制备装置
CN207659581U (zh) 一种人造草丝包缠机
CN201873815U (zh) 用于制备具有捆扎结构织物的纱线
JP2010138512A (ja) カバリング糸、カバリング糸の製造方法、カバリング糸の製造装置及びカバリング糸を用いた高伸縮性衣料
CN106319703A (zh) 一种氨纶丝包芯纱导丝轮
CN101270531B (zh) 多色集层高档亚麻针织织物的织造工艺
CN110656413A (zh) 多组份三芯弹力吸湿排汗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19988655U (zh) 抗皱花边
CN103469381B (zh) 一种包覆丝机的欠喂牵引装置
JP2011256489A (ja) カバリング糸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