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1110B - 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和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和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1110B
CN101411110B CN2007800110086A CN200780011008A CN101411110B CN 101411110 B CN101411110 B CN 101411110B CN 2007800110086 A CN2007800110086 A CN 2007800110086A CN 200780011008 A CN200780011008 A CN 200780011008A CN 101411110 B CN101411110 B CN 101411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qi value
differential
cqi
subban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10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1110A (zh
Inventor
B·金
D·P·马拉蒂
J·达姆尼亚诺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11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1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1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1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1Differential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Combined feedback for a number of channels, e.g. over several subcarriers like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Abstract

描述了使用差分编码来有效地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差分编码可以在空间上,在频率上,在空间和频率上,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或者在其他一些维度的组合上来进行。在一个设计中,可以确定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空间状态信息。空间信道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天线、不同的预编码矢量等等。可以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可以在多个空间信道和多个子带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在另一设计中,可以获取多个时间间隔内的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并且可以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差分CQI信息和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作为反馈被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和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本申请要求2006年3月27日提交的题为“下行链路MIMO-OFDMA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反馈”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60/786,445的优先权,该申请已转让给本受让人,并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以及更为具体地,涉及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以利用多个(T个)传输天线将数据传输至装配有多个(R个)接收天线的终端。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组成可用于增加吞吐量和/或提高可靠性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例如,基站可以从T个发射天线同时传输多达T个数据流来提高吞吐量。可替换地,基站可以从所有的T个发射天线传输单个数据流来改善终端的接收。
通过以一种可获取数据传输的最高整体吞吐量的方式经由MIMO信道来传输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可以实现良好的性能。为促进这一点,终端可以估计MIMO信道的响应,并将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基站。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指示传输多少个数据流、如何传输这些数据流以及每个数据流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每个数据流的CQI可以指示该数据流的接收信噪比(SNR),并且可以用于为数据流选择适合的速率。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提高发往终端的数据传输的性能。但是,终端会消耗大量无线资源来将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基站。
因此,在该技术领域,存在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一方面,差分编码可以用于减少要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数量。差分编码指的是表示各个数值之间的差值,而不是实际的数值。可以在空间上,在频率上,在空间和频率上,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或者在一些其他维度的组合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确定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空间状态信息。空间状态信息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天线、不同的预编码矢量等等。空间状态信息可以指示特定的一组天线、特定的一组预编码矢量等等用于数据传输。可以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可以在多个空间信道和多个子带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其可以包括各种差分CQI值。在另一设计中,可以在多个时间间隔内在多个子带上获取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并且可以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在任何情形下,差分CQI信息和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作为反馈被发送。
另一方面,不同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在不同操作模式下以异构报告来发送。在一个设计中,当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例如调度模式)中时,CQI信息可以按照第一报告模式报告。当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例如非调度模式)中时,CQI信息可以按照第二报告模式报告。对于不同的报告模式,CQI信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生成和/或以不同的速率发送。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在下面得到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基站和终端的框图。
图2示出N个子带上的M个空间信道的CQI值。
图3A示出在空间上的差分CQI编码。
图3B示出在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
图3C示出在空间和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
图3D示出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的差分CQI编码。
图4A示出每个子带在空间上的差分CQI编码。
图4B示出在空间和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
图4C示出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的差分CQI编码。
图5说明异构的CQI报告。
图6和7分别示出采用在空间和频率上的差分编码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过程和装置。
图8和9分别示出采用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的差分编码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过程和装置。
图10和11分别示出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异构的报告的过程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支持MIMO传输和利用任何形式的频分复用(FDM)的通信系统。例如,该技术可以用于利用正交FDM(OFDM)、单载波FDM(SC-FDM)等等的系统。OFDM和SC-FDM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K个)正交的子载波,其也称为音(tone)、块(bin)等等。每个子载波可以用数据进行调制。一般地,调制符号以OFDM形式在频域内以及以SC-FDM形式在时域内发送。
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在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上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为了明确,用于在上行链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在下面的到描述。
图1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基站110和终端150的设计的框图。基站110也可以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e节点B)、接入点等等。终端150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台、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站点等等。终端150可以是手机、个人数字助手(PDA)、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膝上型电脑等等。基站110配置有多个(T个)天线134a~134t。终端150配置有多个(R个)天线152a~152r。每个发射天线和每个接收天线可以是物理的天线或天线阵列。
在基站110处,传输(TX)数据处理器可以从数据源112接收流量数据,根据分组格式处理(例如格式化、预编码、交织和符号映射)流量数据,并生成数据符号。如本文所使用,数据符号是数据的符号,导频符号是用于导频的符号,并且符号通常是复数值。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可以是来自调制方案比如PSK或QAM的调制符号。导频是由基站和终端预先知道的数据。分组格式可以指示数据速率、编码方案或编码速率、调制方案、分组大小和/或其他的参数。分组格式也可以称为调制和编码方案、速率等等。TX数据处理器120可以将数据符号解复用(demultiplex)成M个流,其中一般地1≤M≤T。M个数据符号流也可以经由MIMO信道同时发送,并且还可以称为数据流、空间流、业务流等等。
TX MIMO处理器130可以基于直接MIMO映射、预编码等对数据和导频符号执行发射机空间处理。数据符号可以从一个天线发送来进行MIMO映射,或从多个天线发送来进行预编码。处理器130可以将T个输出符号流提供给T个调制器(MOD)132a~132t。每个调制器132可以对输出符号进行调制(例如OFDM、SC-FDM的等等)来获取输出码片。每个调制器132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为模拟、滤波、放大和上变换)它的输出码片,并生成下行链路信号。从调制器132a~1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分别经由天线134a~134t被传输。
在终端150处,R个天线152a~152r接收T个下行链路信号,而且每个天线152将接收信号提供给相应的解调器(DEMOD)154。每个解调器154处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换和数字化)其接收信号来获取采样值,并可以进一步对采样值进行解调(例如OFDM、SC-FDM的等等)来获取接收符号。每个解调器154将接收到的数据符号提供给接收(RX)MIMO处理器160,并且将接收到的导频符号提供给信道处理器194。信道处理器194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导频符号来估计从基站110到终端150的MIMO信道的响应,并将信道估计量提供给RX MIMO处理器160。RX MIMO处理器160可以利用信道估计量对接收到的数据符号进行MIMO检测,并提供数据符号估计量。RX数据处理器170可以对数据符号估计量进行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译码),并将译码数据提供给数据汇(data sink)172。
终端150可以评估信道的状况,并将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基站110。信道状态信息可以由TX信令处理器180进行处理(例如被预编码、交织和符号映射),由TX MIMO处理器182进行空间处理,以及由调制器154a~154r进一步处理,从而生成R个上行链路信号,其经由天线152a~152r传输。
在基站110,R个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134a~134t接收,由解调器132a~132t进行处理,由RX MIMO处理器136进行空间处理,并且进一步由RX信令处理器138进行空间处理(例如被解交织和译码)来恢复由终端150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接收自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控制器/处理器140可以控制发往终端150的数据传输。
控制器/处理器140和190分别在基站110和终端150处控制操作。存储器142和192分别为基站110和终端150存储数据和程序代码。基于从所有的终端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调度器144可以选择终端150和/或其他的终端进行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对于从基站110至终端150的下行链路传输可以有S个空间信道是可用的,此处S≤min{T,R}。S个空间信道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形成。对于直接MIMO映射,S个数据流可以从S个发射天线发送,每个发射天线一个数据流。S个空间信道然后可以对应于用于数据传输的S个发射天线。对于预编码,S个数据流可以与预编码矩阵相乘,使得每个数据流可以从所有的T个发射天线发送。S个空间然后可以对应于由S个数据流所见并且以预编码矩阵形成的S个“虚拟的”天线。一般地,M个数据流可以在M个空间信道上发送,每个空间信道一个数据流,此处1≤M≤S。基于一个或多个准则,比如总吞吐量,M个空间信道可以从S个可用的空间信道之中选择。
出于简明的目的,下列描述假设每个数据流在一个空间信道上发送,取决于使用直接MIMO映射还是预编码,其可以对应于实际的天线或虚拟的天线。术语“数据流”、“空间信道”和“天线”可以被可交替地使用。M个分组或码字可以同时在M个数据流上发送。
终端150可以使用各种MIMO检测技术恢复M个数据流,例如线性最小均方差(MMSE)、迫零(ZF)、串行干扰消除(SIC)等等,所有这些皆为本领域所熟知。SIC承担一次恢复一个数据流,估计由于每个被恢复数据流引起的干扰,以及在恢复下一个数据流之前消除该干扰。SIC可以改进接收到的其后被恢复的数据流的SNR。
系统100可以支持子带调度来改进性能。系统带宽可以被划分成多个(N个)子带。每个子带可以涵盖总共K个子载波中的Q个连续的子载波,此处Q=K/N或一些其他的值。由于在多径信道中频率的选择性衰落,对于不同的子带,终端150可能获取不同的SNR。采用子带调度,终端150可以在具有良好SNR的子带而不是具有不良SNR的子带中被分配子载波。数据可以在具有良好SNR的子带中所分配到的载波上以较高的速率发送。
终端150可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来支持基站110的MIMO传输和子带调度。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
·用于MIMO传输的空间状态信息,以及
·用于子带调度、速率选择等等的CQI信息。
空间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在一个设计中,给定的子带的空间状态信息可以指示用于在该子带上数据传输的一组M个发射天线。终端150可以估计MIMO信道响应,基于MIMO信道估计量评估不同的可能的多组发射天线,并且确定具有最佳性能(例如最高总吞吐量)的一组发射天线。空间信息然后可以指示这组发射天线。
在另一设计中,给定的子带的空间状态信息可以指示用于在该子带上传输的一组M个虚拟的天线(或者等价地,一组M个预编码矢量)。对于不同的可能的预编码矩阵和/或预编码矩阵的列的不同组合,终端150可以评估数据性能。空间状态信息然后可以指示具有最佳性能的一组M个预编码矢量,例如特定的预编码矩阵,以及同样地该预编码矩阵的M个特定的列。
一般地,空间状态信息可以指示待传输数据流的数量(其可以与MIMO信道的秩有关)、用于传输的一组天线、用于传输的一组预编码矢量、其他的信息或者它们的组合。空间状态信息可能为一个或多个子带提供。
CQI信息可以为不同的空间信道和/或不同的子带表示SNR或等价的信息。由于无线信道的频率选择性,对于不同的子带可能获取不同的SNR。还有可能对于不同的空间信道而获取不同的SNR,假如基站110对数据传输使用直接MIMO映射,以及假如终端150对数据接收进行串行干扰消除,等等。因而,对于不同的子带上的不同的空间信道可以获取不同的SNR。在给定的子带上的给定的空间信道的SNR可以用于选择适合的分组格式,其可以指示用于经由该子带上的该空间信道来发送的数据的编码速率、调制方案、数据速率等等。一般地,CQI信息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空间信道和/或一个或多个子带的SNR和/或其他的显示接收信号质量的信息。
图2示出N个子带上的M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可以获取每个子带n上的每个空间信道m的CQI值Xnm。CQI值的数量然后可以同空间信道的数量与子带的数量的乘积成比例,或M.N个CQI值。这些CQI值可以用于子带调度来为数据传输选择适合的子带。这些CQI值还可以用于为每个子带上的每个空间信道确定适合的分组格式。然而,将所有的M·N个CQI值发送至基站110可能消耗大量上行链路的资源。
一方面,差分编码可以用于减少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数量。差分编码指的是表示各个数值之间的差值,而不是实际的数值。如果数值中的偏差和实际值相比较是小的,那么相比于实际的数值,其差异可以使用较少的位来表示。差分编码可以在提供良好的性能的同时较少信令的开销。可以在空间上,在频率上,在空间和频率上,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或者在一些其他维度的组合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
表格1列出对于CQI信息的可被发送的不同的信息。完整CQI值也可以称为CQI值、基准(pivot)CQI值、实际CQI值等等。差分CQI值可以表示两个完整CQI值之间的差(例如Y或ΔX)或两个差分CQI值之间的差(例如ΔY、ΔΔX或ΔΔY)。一般地,差分CQI信息可以包括显示在完整和/或差分CQI值之间的差(例如表格1中的Y、ΔX、ΔY、ΔΔX和/或ΔΔY)的任何信息。
表格1
 
符号 描述
X 子带上的空间信道的完整CQI值(例如SNR值)
Y 相同子带上的两个空间信道的CQI值之间的差
ΔX 两个子带上的给定的空间信道的CQI值之间的差
ΔY 两个子带的Y值之间的差
ΔΔX 两个时间间隔的ΔX值之间的差
ΔΔY 两个时间间隔的ΔY值之间的差
对于在空间上的差分编码,一个空间信道可以是指定空间信道,并且剩余的空间信道可以是未指定空间信道。完整的CQI值可以向指定空间信道提供,并且差分CQI值可以向每个未指定空间信道或所有未指定空间信道提供。对于在频率上的差分编码,一个子带可以是指定子带,并且剩余的子带可以是未指定子带。完整的CQI值可以向指定子带提供,并且差分CQI值可以向每个未指定子带提供。对于在时间上的差分编码,一个时间间隔可以是指定时间间隔,并且一个或多个其他的时间间隔可以是未指定时间间隔。完整的CQI值可以向指定时间间隔提供,并且差分CQI值可以向每个未指定时间间隔提供。指定子带也可以称为主要子带、优选子带、参考子带等等。指定空间信道和指定时间间隔也可以以其他的术语指称。
图3A示出一个子带上两个空间信道的在空间上的差分CQI编码的设计。在这个实例中,指定空间信道a的值为Xa的CQI值被获取,并且未指定空间信道b的值为Xb的CQI值被获取。终端150(或发射机)可以得出并发送下列的CQI信息:
X=Xa,以及                式(1)
Y=Xb-Xa
基站110(或接收机)可以从终端150接收X和Y,并可以如下得出初始的CQI值,如下:
Xa=X,以及式               (2)
Xb=X+Y。
由于X和Y的量化,由基站110得出的CQI值可能并不严格与由终端150获取的CQI值相匹配。出于简明的目的,下列的多数描述假设没有量化误差。
图3B示出两个子带上一个空间信道在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的设计。在这个实例中,指定子带1上的空间信道的值为X1的CQI值被获取,并且未指定子带2上的相同的空间信道的值为X2的CQI值被获取。终端150可以得出并发送下列CQI信息:
X=X1,以及式                 (3)
ΔX=X2-X1
基站110可以从终端150接收X和ΔX,并可以得出如下初始的CQI值:
X1=X,以及             式(4)
X2=X+ΔX。
如果在单个空间信道上发送单个数据流,在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可以被使用。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另一个空间信道可能并不需要差分CQI值。
图3C示出在两个子带上两个空间信道在空间和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的设计。在这个实例中,在指定子带1上,指定空间信道a的值为X1a的CQI值被获取,并且未指定空间信道b的值为X1b的CQI值被获取。在未指定子带2上,空间信道a和b的值为X2a和X2b的CQI值分别被获取。终端150可以得出下列CQI信息:
X=X1a,                   式(5)
Y=X1b-X1a
ΔX=X2a-X1a,以及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091
其中Y1和Y2分别是子带1和2上的空间信道b的差分CQI值。终端150可以发送X和Y作为子带1的CQI信息,并可以发送ΔX和ΔY作为子带2的CQI信息。
基站110可以从终端150接收X、Y、ΔX和ΔY,并可以得出如下的初始的CQI值:
X1a=X,式                       (6)
X1b=X+Y,
X2a=X+ΔX,以及
X2b=X+ΔX+Y+ΔY。
在式(5)示出的设计中,差分编码首先在空间上进行,而然后在频率上进行。差分编码也可以首先在频率上进行而然后在空间上进行。
图3D示出在两个时间间隔内两个子带上的两个空间信道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的差分编码的设计。在时间间隔1中,指定子带1上的空间信道a和b的值为X1a和X1b的CQI值可以被获取,并且未指定子带2上的空间信道a和b的值为X2a和X2b的CQI值可以被获取。在时间间隔2中,子带1上的空间信道a和b的值为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1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2
的CQI值可以被获取,并且子带2上的空间信道a和b的值为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3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4
的CQI值可以被获取。如等式组(5)中所示,终端150可以得出时间间隔1的CQI值。
终端150可以如下得出时间间隔2的CQI信息:
ΔX ′ = X 1 a ′ - X 1 a ,              式(7)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6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7
以及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8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09
其中ΔX′是在两个时间间隔内的子带1上的空间信道a的CQI值之间的差,
ΔY′是在两个时间间隔内的子带1上的空间信道b的Y值之间的差,
ΔΔX是在两个时间间隔内的空间信道a的ΔX值之间的差,以及
ΔΔY是在两个时间间隔内的空间信道b的ΔY值之间的差。
对于时间间隔1,终端150可以发送X和Y作为子带1的CQI信息,并且可以发送ΔX和ΔY作为子带2的CQI信息。对于时间间隔2,终端150可以发送ΔX′和ΔY′作为子带1的CQI信息,并且可以发送ΔΔX和ΔΔY作为子带2的CQI信息。
基站110可以在时间间隔1从终端150接收X、Y、ΔX和ΔY,并且可以在时间间隔2接收ΔX′、ΔY′、ΔΔX和ΔΔY。如等式组(6)中所示,基站110可以得出时间间隔1的初始CQI值。基站110可以如下得出时间间隔2的初始CQI值:
X 1 a ′ = X + ΔX ′ ,                式(8)
X 1 b ′ = X 1 a ′ + Y + ΔY ′ ,
X 2 a ′ = X 1 a ′ + ΔX + ΔΔX , 以及
X 2 b ′ = X 1 b ′ + ΔX + ΔΔX + ΔY + ΔΔY = X 2 a ′ + Y + ΔY ′ + ΔY + ΔΔY .
在式(7)中示出的设计中,差分编码首先在空间上进行,然后在频率上进行,然后在时间上进行。差分编码也可以首先在频率上进行,然后在空间上进行,然后在时间上进行。
出于简明的目的,图3A~3D示出两个空间信道、两个子带和两个时间间隔的差分编码。差分编码可以扩展至任何数量的空间信道、任何数量的子带和任何数量的时间间隔。
多于两个的空间信道的在空间上的差分编码可以以各种方式来进行。在一个设计中,空间信道的CQI值被假设为由一共同的Y值线性地相关联。因此,如果指定空间信道a具有值为X的CQI值,那么空间信道b具有值为X+Y的CQI值,空间信道c具有值为X+2Y的CQI值,空间信道d具有值为X+3Y的CQI值,等等。单个的Y值可以为所有未指定空间信道发送。在另一设计中,可以为每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相对于指定空间信道或邻近的空间信道计算出单独的Y值。例如,如果空间信道a、b、c和d分别具有值为Xa、Xb、Xc和Xd的值,那么空间信道b、c和d的Y值可以分别被计算为Yb=Xb-Xa、Yc=Xc-Xb和Yd=Xd-Xc。Yb、Yc和Yd值对于空间信道b、c和d可以分别被发送。在又一设计中,可以为每个未指定空间信道计算单独的Y值。然后可以将单个索引发送来为所有未指定空间信道表示Y值。Y值的不同组合可以被定义并在查找表格中存储。单个索引可以指示在查阅表格中与计算出的这组Y值最接近地匹配的Y值的特定组合。多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Y值也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表示。处于简明的目的,下列的描述多数假设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
一般地,任何数量的位可以用于包括在信道状态信息中的每项信息。下列符号被使用在以下描述中:
NX-完整的CQI值X的位的数量,
NY-差分CQI值Y的位的数量,
NW-差分CQI值ΔX和ΔY的位的数量,
NZ-空间状态信息的位的数量,以及
NS-指示指定子带的位的数量,其为
Figure G2007800110086D0012132202QIETU
用于给定一项信息的位的数量可以基于该信息的细节或精度的量与信令开销之间的权衡来选择。在一个设计实例中,对于具有M=2的2层MIMO,NX=5,NY=3,NW=4,NZ=2,对于具有M=4的4层MIMO,NZ=4。其他NX、NY、NW和NZ的值也可以被使用。
各种报告方案可以用于以有效的方式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一些报告方案在下面得到描述。
图4A示出对N个子带的每一个采用在空间上的差分CQI编码和独立编码的第一报告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完整的CQI值Xn,差分CQI值Yn,以及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为N个子带中的每一个而发送。对所有N个子带的CQI报告可以包括N·(NZ+NX+NY)位。每个子带n的完整的CQI值Xn和差分CQI值Yn可以如等式组(1)中所示来确定。
第二报告方案对N个子带的一个子集采用在空间上的差分CQI编码和独立编码。这个子集可以包括L个子带,并且可以由一NL位的子带集合索引来识别,其中L≥1且NL>1。例如,假如有8个子带并且最多3个连续的子带可以被报告,那么NL可以等于5。在这个方案中,完整的CQI值Xn,差分CQI值Yn和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为L个子带中的每一个而发送。对L个子带的CQI报告可以包括L·(NZ+NX+NY)+NL位。
CQI信息也可以为不同时间间隔内的子带的不同子集而发送。例如,可以对N个子带从头至尾循环,并且一个子带的CQI信息可以在每个时间间隔以NZ+NX+NY位被发送。多于一个的子带的CQI信息也可以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被发送。
第三报告方案对N个子带采用在空间上的差分编码、独立编码以及对所有N个子带采用共同的空间状态信息。对于每个子带,为该子带提供最佳性能(例如最高总吞吐量)的一组空间信道(例如一组天线或一组预编码矢量)可以被确定。最佳空间信道组可以从N个子带的N个空间信道组之中选择,并可以用作所有N个空间信道的共同空间信道组。可替换地,提供最佳的对所有N个子带平均后的性能的空间信道组可以被选作共同的空间信道组。基于共同的空间信道组,可以得出完整和差分CQI值。对所有N个子带的CQI报告可以包括NZ+N·(NX+NY)位。共同的空间状态信息还可以包含其他的信息,而不是共同的空间信道组或除共同的空间信道组以外。在另一设计中,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为特定的单元而报告(例如每个子带),CQI信息可以为较大的单元(例如多个空间状态报告单元)进行平均后并报告。CQI报告单元因此可以大于空间状态报告单元,例如在频率方面。
图4B示出第四报告方案,其采用在空间和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在这个方案中,完整的CQI值Xl、差分CQI值Yl和空间状态信息可以向指定子带l提供,并且可以以NZ+(NX+NY)位发送。指定子带可以是预先确定的子带(例如子带1)、具有最佳性能的子带等等。如果指定子带是不固定的,那么可以发送NS位来指示哪一个子带是指定子带。基于共同的空间状态信息(例如共同空间信道组),可以得出每个未指定子带的差分CQI值ΔX和ΔY,并为该子带而发送。对所有N个子带的CQI报告可以包括NZ+(NX+NY)+(N-1)·NW+NS位。
在一个设计中,在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通过取邻近的子带之间的差来得到。在这个设计中,未指定子带n的差分CQI信息可以包括在子带n和n-1之间的差分CQI值ΔXn=Xn-Xn-1和ΔYn=Yn-Yn-1,或者在子带n和n+1之间的差分CQI值ΔXn=Xn-Xn+1和ΔYn=Yn-Yn+1
CQI报告可以包括表现各种格式的不同的信息项。N个子带索引可以以单调的方式排列,使得在系统带宽中,子带1占用最低的频率范围并且子带N占用最高的频率范围,如图2所示。如果子带l是指定子带,那么前NS位可以表示指定子带索引l,后面的NZ位可以表示子带l的空间状态信息,并且后面的(NX+NY)位可以表示子带l的完整的CQI值Xl和差分CQI值Yl。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l+1之间在空间和频率上的差分CQI信息(例如ΔXl+1和ΔYl+1)。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1和l+2之间的差分CQI信息,以此类推,以及NW位可以表示子带N-1和N之间的差分CQI信息。然后,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l-1之间的差分CQI信息,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1和l-2之间的差分CQI信息,以此类推,接着最后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2和1之间的差分GQI信息。
表格2的前三列示出在邻近的子带之间的差分编码的差分CQI信息的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每个未指定子带n的差分CQI信息包括NW=4位并且联合地提供(i)指定空间信道的子带n和邻近的子带之间的差分CQI值ΔXn,以及(ii)未指定空间信道的差分CQI值ΔYn。每个子带上的每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可以如等式组(5)和(6)中所示来确定。
表格2
在另一设计中,在频率上的差分CQI编码通过取与指定子带有关的差来获取。在这个设计中,未指定子带n的差分CQI信息可以包括在指定子带l和未指定子带n之间的差分CQI值ΔXn=Xn-Xl和ΔYn=Yn-Yl
如果子带l是指定子带,那么前NS位可以表示指定子带索引,后面的NZ位可以表示子带l的空间状态信息,然后后面的(NX+NY)位可以表示子带l的完整的CQI值Xl和差分CQI值Yl。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l+1之间在空间和频率上的差分CQI信息(例如ΔXl+1和ΔYl+1)。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l+2之间的差分CQI信息,以此类推,以及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N之间的差分CQI信息。然后,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l-1之间的差分CQI信息,后面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l-2之间的差分CQI信息,以此类推,以及最后的NW位可以表示子带l和1之间的差分CQI信息。
表格2的最后三列示出与指定子带有关的差分编码的差分CQI信息的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每个未指定子带n的差分CQI信息包括NW=4位并且联合地提供(i)指定空间信道的子带l和n之间的差分CQI值ΔXn,以及(ii)未指定空间信道的差分CQI值ΔYn。如果指定子带具有最佳性能并被用作未指定子带的参考,那么每个未指定子带的差分CQI值ΔXn应该是非正的值。每个子带上的每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可以如等式组(5)和(6)中所示来确定。
表格3示出对于NW=3位,与指定子带有关的差分编码的差分CQI信息的另一设计。
表格3
 
索引 ΔXn ΔYn
0 -2 -1
1 -1 -1
2 0 -1
3 -2 0
4 -1 0
5 0 0
6 -2 +1
7 -1 +1
表格1至3示出对差分CQI值ΔXn和ΔYn进行联合编码的一些实例。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联合编码的设计。
CQI报告可以表示所有N个子带的CQI信息,例如图4B中所示。CQI报告还可以表示N个子带的子集的CQI信息。在一个设计中,偶数时间间隔的CQI报告可以包括完整的CQI值Xl、差分CQI值Yl和指定子带l的空间状态信息,并可以以NS+NZ+(NX+NY)位发送。奇数时间间隔的CQI报告可以包括每个未指定子带的差分CQI值ΔX和ΔY,并且可以以(N-1)·NW位被发送。如果有许多子带,那么未指定子带的CQI信息可以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被发送。指定或未指定子带的CQI信息也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被发送。
图4C示出第五报告方案,其采用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的差分CQI编码。如果无线信道变化缓慢,差分编码可以在时间(例如在连续的报告间隔上)上进行。在这个方案中,包含空间-频率CQI信息的CQI报告可以以每P个时间间隔被发送,其中P>1。空间-频率CQI信息可以包括基于以上描述的任何方案为一个或多个子带上的一个或多个空间信道而生成的CQI信息。例如,空间-频率CQI信息可以包含基于以上描述的第四个方案为N个子带上的两个空间信道生成的CQI信息的NZ+(NX+NY)+(N-1).NW+NS位。如上所讨论,空间-频率CQI信息可以在一个时间间隔或者可能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被发送。包含时间差分CQI信息的一个或多个CQI报告可以在具有空间-频率CQI信息的报告之间的时间间隔内被发送。每个CQI报告中的时间差分CQI信息可以根据先前的CQI报告的CQI信息来生成。时间差分CQI信息可以包含所报告的指定子带的ΔX和ΔY以及每个未指定子带的ΔΔX和ΔΔY。ΔX、ΔY、ΔΔX和ΔΔY的值可以如前面图3D所述得出。每P个时间间隔可以进行指定子带的改变。
上述第一至第五报告方案假定多个空间信道是可用的。如果使用单个空间信道,那么差分编码可以在频率上进行,并且差分CQI值Y可以被略去。ΔX值可以以较少的位来发送,因为只有在频率上的差异(而非在空间上的)被表示。差分编码还可以在频率和时间上进行。如果差分编码不在空间上进行,ΔX和ΔΔX值可以以较少的位来发送。
一般地,CQI信息和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以相同的速率或不同的速率来报告。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以一个速率来报告,而CQI信息可以以第二速率来报告,其可以慢于或快于第一个速率。
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基于一种配置来生成和报告,该配置可以为终端而被选择,并且可以通过信令以半静态方式来改变。在一个设计中,可以获取指定自带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将其报告。在另一设计中,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对所有的子带进行平均后(例如基于信道状态容量函数),并且报告平均信道状态信息。如果平均信道状态信息被报告,那么差分CQI信息可以依据平均CQI信息来获取。此外,不需要表示指定子带。
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依赖于终端150的偏好。在一个设计中,用于选择一组空间信道(或一组天线)的准则可以是基于所有子带的平均信道特征。在另一设计中,该准则可以是基于指定子带的信道特征。
在一个设计中,终端150可以基于选定的报告方案生成信道状态信息,并在每个报告间隔内,基于连续的方式报告信道状态信息。这个设计可以例如在终端150具有涵盖一个或少数个报告间隔的服务期间时被使用。
在另一设计中,终端150可以在服务期间内以不同的方式生成和/或报告信道状态信息。这个设计可以例如在服务期间比报告间隔长得多时被使用。终端150可以在服务期间传输多个分组,并可以为每个分组的传输选择适合的分组格式和一组适合的空间信道。分组的传输可以跨越一个或多个报告间隔。指定子带可以为每个分组的传输而被选择,而且可以随不同的分组传输而改变。子带的选择可以对每个分组的传输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形下,指定子带的索引可以在分组的传输期间发送的CQI报告中被忽略。
在任何给定的时刻,终端150可以在数个操作模式的一个操作模式下操作,比如调度模式或非调度模式。在调度模式下,终端150被调度来在下行链路上传输,并且可以具有为终端和基站均知晓的持久不变的子带分配。在调度模式下,可以期望来准确地报告所分配子带的平均信道状态信息,而不是不准确地报告所有子带的信道状态信息。在非调度模式下,终端150可能不被调度来在下行链路上传输,且可能不具有持久不变的子带分配。在非调度模式下,可以期望来报告尽可能多的子带的信道状态信息。取决于终端是否被调度用于传输,终端150可以在调度和非调度模式之间转换。例如,终端150可以在它的服务期间内在调度模式下操作,并且可以在它的服务期间以外在非调度模式下操作。
在另一方面,异构报告方案被使用,而且终端150可以取决于它的操作模式来发送不同的信道状态信息。在调度模式下,终端150可以在所分配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整体或平均信道特征的基础上生成完整的CQI值X和差分CQI值Y。终端150可以以NZ+(NX+NY)位表示完整的CQI值、差分CQI值和空间状态信息。终端150可以以较高的速率或更频繁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以便以及时的方式更新信道状态信息。例如,终端150可以在每个报告间隔内报告NZ+(NX+NY)位。
在非调度模式下,终端150可以生成所有或者许多子带的CQI信息。例如,终端150可以基于图4B中的第四报告方案生成CQI信息,并可以为所有N个子带发送NZ+(NX+NY)+(N-1)·NW+NS位。终端150还可以基于图4C中的第五报告方案或其他一些方案生成CQI信息。终端150可以以较低的速率或较不频繁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以便减少信令开销,。
图5说明异构报告方案。终端150可以在时间T1和T2之间在调度模式下操作。在这个时间期间内,终端150可以仅确定选定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平均CQI),并且更加频繁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例如以每Trep1秒一次的速率。终端可以在时间T2和T3之间在非调度模式下操作。在这个时间期间内,终端150可以确定所有N个子带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每个子带的CQI),并可以较不频繁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例如以每Trep2秒一次的速率,其中Trep2>Trep1
图6示出报告在空间和频率上差分编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过程600的设计。可以确定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空间状态信息(方框612)。多个空间信道可以对应于选择自多个可用于传输的天线之中的多个天线。空间信道信息然后可以表示所选择的天线。多个空间信道还可以对应于选择自多个可用于传输的预编码矢量之中的多个预编码矢量。空间信道信息然后可以表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矢量。空间状态信息可以表示每个子带、每组子带或所有子带的多个空间信道。
可以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方框614)。CQI值可以对应于SNR估计量或接收信号质量的其他一些测量值。可以在多个空间信道和多个子带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方框616)。差分CQI信息可以包含表格1中示出的任何信息(例如Y、ΔX、ΔY、ΔΔX和ΔΔY)和/或其他一些信息。差分CQI信息和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作为反馈被发送(方框618)。
对于方框614,CQI值可以根据参考CQI值在多个空间信道和多个子带上被差分编码。该参照CQI值可以是指定子带上的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指定子带上的所有空间信道的平均CQI值、所有空间信道和所有子带的平均CQI值等等。参考CQI值可以与差分CQI信息一同发送。
方框614中的差分编码可以以各种方式来执行。CQI值可以首先在多个空间信道上被差分编码,然后在多个子带上被差分编码。可替换地,CQI值可以首先在多个子带上被差分编码,然后在多个空间信道上被差分编码。
多个空间信道可以包括指定空间信道和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多个子带可以包含指定子带和至少一个未指定子带。每个子带上的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例如Yn)可以基于该子带上的空间信道的CQI值来确定。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可以确定该未指定子带上的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与指定子带或邻近的子带两者之一上的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之间的差(例如ΔXn)。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还可以确定该未指定子带上的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例如Yn)与指定子带或邻近的子带两者之一上的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例如Yl、Yn-1或Yn+1)之间的差(例如ΔYn)。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指定空间信道的差分CQI值(例如ΔXn)和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例如ΔYn)可以被映射至一索引,其可以作为该未指定子带的差分CQI信息来发送。
图7示出报告在空间和频率上差分编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700的设计。装置700包括用于确定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空间状态信息的模块(模块712),用于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模块714),在多个空间信道和多个子带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模块716),以及将差分CQI信息和空间状态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模块718)。模块712至718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等或以上的任何组合。
图8示出报告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差分编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过程800的设计。可以确定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空间状态信息(方框812)。可以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方框814)。可以在多个空间信道、多个子带和多个时间间隔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方框816)。差分CQI信息和空间状态信息可以作为反馈被发送(方框818)。
对于方框816,可以在每个时间间隔内在多个空间信道和多个子带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该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例如Y、ΔX和ΔY)。可以先在多个空间信道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然后再在多个多个子带上进行。多个时间间隔可以包括指定的时间间隔和至少一个未指定的时间间隔。对于每个未指定时间间隔,可以确定该未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与先前的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之间的差(例如ΔΔX和ΔΔY)。
对于方框818,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例如Y、ΔX、ΔY等等)可以作为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被发送。所确定的每个未指定时间间隔的多个差分CQI值(例如ΔΔX、ΔΔY等等)之间的差可以作为该未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被发送。
图9示出报告在空间、频率和时间上差分编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900的设计。装置900包括,确定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空间状态信息的模块(模块912),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模块914),在多个空间信道、多个子带和多个时间间隔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模块916),以及将差分CQI信息和空间状态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模块918)。模块912至模块918可以包含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等或以上的任何组合。
图10示出异构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过程1000的设计。当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例如调度模式)下时,可以根据第一报告模式来报告CQI信息(方框1012)。当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例如非调度模式)下时,可以根据第二报告模式(例如非调度模式)报告CQI信息(方框1014)。CQI信息可以在第一报告模式下以第一速率被发送,并可以在第二报告模式下以第二速率被发送。第二个速率可以慢于第一个速率。
对于第一报告模式,可以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之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可以在多个空间信道和至少一个所选择的子带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第一报告模式的CQI信息。CQI值可以在所选择的多个子带上进行平均,而且多个空间信道的平均CQI值可以被差分编码。
对于第二报告模式,可以获取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可以在多个空间信道和多个子带上对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第二报告模式的CQI信息。
图11示出异构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装置1100的设计。装置1100包括,当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例如调度模式)时,可以根据第一报告模式报告CQI信息的模块(模块1112),以及当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例如非调度模式)时,可以依照第二报告模式(例如非调度模式)报告CQI信息的模块(模块1114)。模块1112和1114可以包含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等,或以上的任何组合。
OFDMA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子带调度取得实质的收获。但是,系统中的子带数量可能并不少。空间-频率差分CQI编码(例如图4B中的第四报告方案)或空间-频率-时间差分CQI编码(例如图4C中的第五报告方案)可以能够减少在MIMO-OFDMA操作中的反馈开销。数据流可以利用空间分集(例如使用天线的排列、预编码等等)发送。空间分集可以产生比单输入单输出(SISO)传输要小的邻近子带之间的SNR变化。较小的SNR变化可以更为有效地在空间和频率上进行二维差分编码。
本文所述的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这些技术可以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中实现。对于硬件实现,用于执行所述技术的处理单元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电子设备、设计用来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计算机或以上的组合中实现。
对于固件和/或软件的实现,所述技术可以利用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功能等等)来实现。固件和/或软件指令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例如图1中的存储器192),并由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90)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固件和/或软件指令还可以存储在其他的处理器可读的介质中,比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闪速存储器、光盘(CD)、磁的或光学的数据存储设备等等。
本公开前面的说明是提供用来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公开。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被应用到其他变型中,而并不背离本公开的实质或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是要被限制在本文所述的实例中,而是要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相符。

Claims (64)

1.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
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以及
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所述差分编码包括
首先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以及
然后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包括指定空间信道和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其中所述多个子带包括指定子带和至少一个未指定子带,以及其中对每个未指定子带发送差分CQI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所述差分编码包括,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
获取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差分CQI值,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以及
将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所述差分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映射至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包括: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依据参照CQI值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以及
其中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包括:将所述参照CQI值与所述差分CQI信息一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指定子带上的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的平均CQI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指定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平均CQI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所述多个子带上的指定空间信道的平均CQI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包括:首先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然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包括:基于每个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确定所述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确定至少一个差分CQI值包括:
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与所述指定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之间的差,以及
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与所述指定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之间的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确定至少一个差分CQI值包括:
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与邻近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之间的差,以及
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与所述邻近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之间的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子带中的至少一个子带的空间状态信息,以及
将所述空间状态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对应于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天线之中选择出的几个天线,以及其中所述空间状态信息表示所选择的天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对应于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预编码矢量之中选择出的几个预编码矢量,以及其中所述空间状态信息表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矢量。
17.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所述差分编码的模块包括
用于首先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以及
用于然后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包括指定空间信道和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其中所述多个子带包括指定子带和至少一个未指定子带,以及其中对每个未指定子带发送差分CQI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所述差分编码的所述模块包括,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
用于获取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差分CQI值的模块,
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所述差分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映射至索引的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依据参照CQI值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以及
其中用于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包括:用于将所述参照CQI值与所述差分CQI信息一同发送的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指定子带上的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的平均CQI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指定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平均CQI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照CQI值是所述多个子带上的指定空间信道的平均CQI值。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包括:
用于首先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以及
用于然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包括:用于基于每个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确定所述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模块。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模块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与所述指定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之间的差的模块,以及
用于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与所述指定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之间的差的模块。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个未指定子带,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模块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与邻近子带上的所述指定空间信道的CQI值之间的差的模块,以及
用于确定所述未指定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与所述邻近子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未指定空间信道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之间的差的模块。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子带中的至少一个子带的空间状态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空间状态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对应于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天线之中选择出的几个天线,以及其中所述空间状态信息表示所选择的天线。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对应于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预编码矢量之中选择出的几个预编码矢量,以及其中所述空间状态信息表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矢量。
33.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获取多个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包括:用于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之中选择的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所述CQI值的模块。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包括:用于通过在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上求平均,来获取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所述CQI值的模块。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包括:用于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以及
其中,所述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时间间隔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每个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的模块。
37.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
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以及
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CQI值包括: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之中选择的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所述CQI值。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CQI值包括:通过在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上求平均,来获取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所述CQI值。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CQI值包括: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以及
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包括: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时间间隔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每个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
41.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获取多个子带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多个子带的CQI值的模块包括:用于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空间信道之中选择的空间信道的所述多个子带的所述CQI值的模块。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多个子带的CQI值的模块包括:用于通过在可用于传输的多个空间信道上求平均,来获取所述多个子带的所述CQI值的模块。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多个子带的CQI值的模块包括:用于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多个子带的CQI值的模块,以及
其中,所述用于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所述多个子带和所述多个时间间隔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每个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的模块。
45.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子带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
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以及
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CQI值包括: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空间信道之中选择的空间信道的所述多个子带的所述CQI值。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CQI值包括:通过在可用于传输的多个空间信道上求平均,来获取所述多个子带的所述CQI值。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CQI值包括: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多个子带的CQI值,以及
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包括:在所述多个子带和所述多个时间间隔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每个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
49.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所述多个子带和所述多个时间间隔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每个时间间隔内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所述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的模块。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所述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包括:用于首先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然后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时间间隔包括指定时间间隔和至少一个未指定时间间隔,以及
其中对于每个未指定时间间隔,所述用于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的模块包括:用于确定在所述未指定时间间隔的所述差分CQI值与先前的时间间隔的所述差分CQI值之间的差的模块。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的模块包括:
用于将所述指定时间间隔的所述差分CQI值作为所述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来发送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每个未指定时间间隔内的差分CQI值之间的差作为所述未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来发送的模块。
54.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多个时间间隔内获取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
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所述多个子带和多个时间间隔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差分CQI信息;以及
将所述差分CQI信息作为反馈来发送。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时间间隔包括指定时间间隔和至少一个未指定时间间隔,以及
其中对所述CQI值进行所述差分编码包括
在所述每个时间间隔内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所述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以及
确定未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与先前的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之间的差。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差分CQI信息进行所述发送包括
将所述指定时间间隔的所述差分CQI值作为所述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来发送,以及
将每个未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值之间的差作为所述未指定时间间隔的差分CQI信息来发送。
57.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当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下时,根据第一报告模式来以第一速率报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当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下时,根据第二报告模式来以第二速率报告CQI信息的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速率慢于所述第一速率。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根据第一报告模式来以第一速率报告CQI信息的模块包括:
用于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之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所选择的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所述第一报告模式的所述CQI信息的模块。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根据第一报告模式来以第一速率报告CQI信息的模块包括:
用于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之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
用于对每个空间信道的CQI值在所述至少一个所选择的子带上求平均来获取所述空间信道的平均CQI值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平均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所述第一报告模式的所述CQI信息的模块。
6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根据第二报告模式来以第二速率报告CQI信息的模块包括:
用于获取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所述第二报告模式的所述CQI信息的模块。
6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当被调度进行传输时转换至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模块,以及
用于当未被调度进行传输时转换至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模块。
62.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当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下时根据第一报告模式以第一速率报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息;以及
当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下时根据第二报告模式以第二速率报告CQI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速率慢于所述第一速率。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报告模式以第一速率报告CQI信息包括
获取从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之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被选择的子带上的所述多个空间信道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所述第一报告模式的所述CQI信息。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报告模式以第二速率报告CQI信息包括
获取可用于传输的多个子带上的多个空间信道的CQI值,以及
在所述多个空间信道和所述多个子带上对所述CQI值进行差分编码,来获取所述第二报告模式的所述CQI信息。
CN2007800110086A 2006-03-27 2007-03-26 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和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Active CN101411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8644506P 2006-03-27 2006-03-27
US60/786,445 2006-03-27
PCT/US2007/064962 WO2007112371A1 (en) 2006-03-27 2007-03-26 Feedback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mimo and subb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1110A CN101411110A (zh) 2009-04-15
CN101411110B true CN101411110B (zh) 2012-11-28

Family

ID=3842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10086A Active CN101411110B (zh) 2006-03-27 2007-03-26 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和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8014455B2 (zh)
EP (1) EP1999876B1 (zh)
JP (1) JP5107998B2 (zh)
KR (1) KR101008811B1 (zh)
CN (1) CN101411110B (zh)
AR (1) AR060166A1 (zh)
AT (1) ATE484117T1 (zh)
BR (1) BRPI0709079B1 (zh)
CA (1) CA2646504C (zh)
DE (1) DE602007009652D1 (zh)
ES (1) ES2351621T3 (zh)
HK (1) HK1130588A1 (zh)
PL (1) PL1999876T3 (zh)
RU (1) RU2457621C2 (zh)
TW (1) TWI362847B (zh)
WO (1) WO20071123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9989B2 (en) * 2003-10-17 2013-05-28 Lg Chem, Ltd. Organ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437161B2 (en) * 2005-03-16 2008-10-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fast data transmission of mobile stations via the same base station
US8054894B2 (en) 2005-10-31 2011-11-0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4207B2 (en) * 2005-10-31 2013-11-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0791B2 (en) 2006-03-20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a signaling channel
US10873375B2 (en) * 2006-03-20 2020-12-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coder selection based on resource block grouping
US8014455B2 (en) 2006-03-27 2011-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of differentially encod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nd subb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021008A2 (en) * 2006-08-07 2008-02-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ulti-user virtua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JP4923848B2 (ja) * 2006-08-21 2012-04-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JP2008054106A (ja) * 2006-08-25 2008-03-06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611259B2 (en) * 2006-09-08 2013-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X2009004543A (es) 2006-10-31 2009-05-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Harq en sistema mimo de multiplexion espacial.
KR20080073196A (ko) * 2007-02-05 2008-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품질 정보 전송 방법
US8831116B2 (en) * 2007-03-20 2014-09-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hannel quality and precoding metric feedback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21191B1 (ko) * 2007-03-29 2013-10-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품질정보 전송방법
KR101349825B1 (ko) * 2007-04-25 2014-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US8942164B2 (en) * 2007-10-22 2015-01-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l CQI for OFDMA systems
US8699602B2 (en) 2007-12-13 2014-04-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US8179775B2 (en) * 2007-08-14 2012-05-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coding matrix feedback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WO2009044536A1 (ja) * 2007-10-01 2009-04-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受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1452489B1 (ko) * 2007-10-18 2014-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KR101482262B1 (ko) * 2007-10-18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GB0720723D0 (en) * 2007-10-23 2007-12-05 Icera Inc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KR101426788B1 (ko) * 2007-11-20 2014-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09076487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ES2373240T3 (es) 2007-12-20 2012-02-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ñalización de canal de control usando un campo de señalización común para el formato de transporte y la versión de redundancia.
US8699960B2 (en) * 2007-12-21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feedbac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13099B1 (ko) 2008-01-07 2009-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TWI643484B (zh) * 2008-01-07 2018-12-01 奧普蒂斯蜂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排程分散式虛擬資源方塊的方法
KR100925441B1 (ko) 2008-01-07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KR101476202B1 (ko) * 2008-01-08 2014-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기적/비주기적 채널상태정보 송수신 방법
JP5433589B2 (ja) 2008-02-28 2014-03-05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通信された信号に適用される符号化を特定する情報を含むフィードバックデータ構造の通信
US8259651B2 (en) 2008-03-25 2012-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on an LTE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1567762B (zh) * 2008-04-22 2012-10-1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1577572B (zh) * 2008-05-07 2012-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ofdm系统中的资源复用方法
US8331310B2 (en) * 2008-08-22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techniques
JP5386493B2 (ja) 2008-09-04 2014-01-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0031131A1 (en) * 2008-09-18 2010-03-25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Vector quant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430981B1 (ko) * 2008-10-13 2014-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채널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8699321B2 (en) * 2008-12-04 2014-04-15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h state determinations
CN101465684B (zh) * 2009-01-08 2012-07-04 上海交通大学 Mimo系统用户端码本快速匹配方法
US8432873B2 (en) 2009-01-12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EP3893426A1 (en) 2009-04-23 2021-10-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873206B (zh) * 2009-04-27 2013-07-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416619B1 (en) * 2009-04-30 2015-01-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hannel estimat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20100278058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ulticarrier differential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feedback
CN101938812B (zh) * 2009-06-29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带指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10085588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Motorola-Mobility, Inc. Method for precoding based on antenna grouping
US8873650B2 (en) 2009-10-12 2014-10-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nfigurable spatial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55547B (zh) * 2009-10-30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8761086B2 (en) * 2009-11-02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erarchical codebook desig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315183B2 (en) * 2009-12-23 2012-11-20 Intel Corporation Channel quality indexing and reverse indexing
CN101789849B (zh) 2010-01-08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
WO2011085581A1 (zh) 2010-01-12 2011-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2696180B (zh) * 2010-01-12 2015-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空间信道状态反馈方法和装置
WO2011093753A1 (en) * 2010-01-27 2011-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cqi sub band
ES2750869T3 (es) 2010-04-07 2020-03-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na estructura de precodificador para precodificación MIMO
EP2375619B1 (en) 2010-04-08 2023-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quest/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671292B1 (ko) * 2010-04-08 2016-11-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채널 품질 정보를 요청하고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213873B2 (en) * 2010-04-09 2012-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96004B2 (ja) * 2010-04-23 2013-09-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送信方法、移動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US9203489B2 (en) 2010-05-05 2015-12-0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preco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11254171A (ja) * 2010-05-31 2011-12-15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送信制御方法、送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セッサ
WO2011162520A2 (ko) 2010-06-22 2011-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154988B2 (en) 2010-12-06 2015-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2594489B (zh) * 2011-01-14 2014-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预编码向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基站与用户终端
CN102685908B (zh) * 2011-03-07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imo模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US8761129B2 (en) * 2011-04-29 2014-06-2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Enhancement of downloa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742748A4 (en) * 2011-08-12 2015-08-26 Intel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753022B2 (ja) * 2011-08-15 2015-07-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61153B2 (en) 2012-06-15 2015-10-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CSI repor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300373B2 (en) * 2012-06-19 2016-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precoding vectors in lean-carrier systems
US9497800B2 (en) 2012-07-05 2016-11-15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Multi-service provider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9392641B2 (en) * 2012-07-05 2016-07-12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Multi-service provider wireless access point
JP2014027626A (ja) * 2012-07-30 2014-02-06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
US9813262B2 (en) 2012-12-03 2017-11-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spatial diversity
US9591508B2 (en) 2012-12-20 2017-03-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differen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groups
US9979531B2 (en) 2013-01-03 2018-05-2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multi band operation
US10229697B2 (en) 2013-03-12 2019-03-1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to obtain voice and noise signals
KR102199521B1 (ko) * 2013-06-18 2021-01-08 스키피오 테크놀로지스 에스.아이 리미티드 로버스트 온라인 재구성 및 디지털 가입자 회선을 위한 동기화 프로토콜
US9386542B2 (en) 2013-09-19 2016-07-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05637774A (zh) 2013-10-16 2016-06-01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空间调制多输入多输出(sm-mimo)系统
US9549290B2 (en) 2013-12-19 2017-01-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CN106465394B (zh) * 2014-04-18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流的确定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491007B2 (en) 2014-04-28 2016-11-0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tenna matching
US9478847B2 (en) 2014-06-02 2016-10-2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122396A2 (en) * 2015-01-30 2016-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ingle-subband user equipment
CN107332600B (zh) * 2016-04-29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装置
US10812218B2 (en) 2016-05-31 2020-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ate supported by data stream,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GB2562098B (en) * 2017-05-05 2022-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hannel state feedback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11711B (zh) * 2018-01-04 2021-06-2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预编码的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797164B2 (ja) * 2018-10-18 2020-12-09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空間ストリーム決定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CN111132216B (zh) * 2018-10-31 2023-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877173B2 (en) * 2020-05-20 2024-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at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feedback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CN116325960A (zh) * 2020-11-30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系统
US20230163827A1 (en) * 2021-11-22 2023-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t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175A (zh) * 2002-08-06 2004-03-10 ������������ʽ���� 用于报告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传输信道质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9252C (fi) 1995-07-03 1997-12-2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Yhdistetty radiosignaalin modulointi- ja monikäyttömenetelmä
US6473467B1 (en) 2000-03-22 2002-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high efficiency, high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760882B1 (en) * 2000-09-19 2004-07-06 Intel Corporation Mode selec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ased on statistical parameters
US7020110B2 (en) * 2002-01-08 2006-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551546B2 (en) * 2002-06-27 2009-06-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US7209712B2 (en) 2002-09-23 2007-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n square estimation of channel quality measure
US8218609B2 (en) * 2002-10-25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osed-loop rate control for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50652B1 (ko) 2003-01-08 2010-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전송 방식에서 순방향 링크의 채널 상태 추정 방법
JP4864720B2 (ja) * 2003-12-05 2012-02-01 ク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閉ループ多重入出力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送信固有ベクトルを選択してデータを送信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US7194042B2 (en) * 2004-01-13 2007-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spatial spread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170782A1 (en) * 2004-02-04 2005-08-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mpensate quantization error of channel quality report
EP1766806B1 (en) 2004-06-22 2017-11-01 Apple Inc. Closed loop mimo systems and methods
US7570696B2 (en) * 2004-06-25 2009-08-0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with quantized beamforming feedback
US8023589B2 (en) * 2004-08-09 2011-09-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MIMO transmitter with antenna and tone precoding blocks
EP1786129A1 (en) 2004-09-10 2007-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7609780B2 (en) * 2004-09-30 2009-10-2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equential closed loop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N101069375A (zh) * 2004-11-30 2007-1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帧生成装置、发送控制帧处理装置、发送控制帧生成方法及发送控制帧处理方法
KR100950644B1 (ko) * 2005-03-04 2010-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사용자 다중입출력 시스템의 피드백 방법
US20060268623A1 (en) * 2005-03-09 2006-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closed-loop MIMO system
EP2005614A4 (en) * 2006-03-17 2012-02-22 Nortel Networks Ltd CLOSED LOOP MIMO SYSTEMS AND METHODS
US8014455B2 (en) 2006-03-27 2011-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of differentially encod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nd subb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175A (zh) * 2002-08-06 2004-03-10 ������������ʽ���� 用于报告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传输信道质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06127A (ko) 2009-01-14
CA2646504C (en) 2014-06-10
AR060166A1 (es) 2008-05-28
HK1130588A1 (en) 2009-12-31
CN101411110A (zh) 2009-04-15
RU2008142429A (ru) 2010-05-10
KR101008811B1 (ko) 2011-01-14
TWI362847B (en) 2012-04-21
EP1999876B1 (en) 2010-10-06
CA2646504A1 (en) 2007-10-04
US20070242770A1 (en) 2007-10-18
RU2457621C2 (ru) 2012-07-27
ES2351621T3 (es) 2011-02-08
JP2009531993A (ja) 2009-09-03
BRPI0709079A2 (pt) 2011-06-28
US8014455B2 (en) 2011-09-06
TW200746681A (en) 2007-12-16
BRPI0709079B1 (pt) 2019-09-24
ATE484117T1 (de) 2010-10-15
JP5107998B2 (ja) 2012-12-26
DE602007009652D1 (de) 2010-11-18
US8503555B2 (en) 2013-08-06
EP1999876A1 (en) 2008-12-10
WO2007112371A1 (en) 2007-10-04
PL1999876T3 (pl) 2011-03-31
US20110299626A1 (en) 201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111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和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CN101999210B (zh) 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1821959B (zh) 在多天线系统中传送反馈数据的方法
CN102084602B (zh) 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
RU2390948C1 (ru) Группировк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ей для mimo-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1682453B (zh) 用于开环su mimo的cdd预编码
CN105119643B (zh) 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237909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5628973B2 (ja) 多重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方法
CN101325741B (zh) 用于操作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JP5127394B2 (ja) Mimoシステムの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及び該方法を用いた装置
US201202131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ownlink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mission
WO2010126317A2 (en) Method for setting precoder in open loop mimo system
CN101933270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8370266A (zh) 在使用多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TWI415408B (zh) 以複數個天線在系統中傳輸信號的方法
CN102197603A (zh) 用于在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干扰的方法
CN1937444A (zh) 多信道通信系统内使用选择性信道逆处理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75601B (zh) 一种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环境中通信的方法
CN101884176A (zh) 空间复用多天线发射机的预编码器
CN102812646A (zh) 用于多用户mimo系统的反馈
CN102823177A (zh) 用于操作从站的方法
CN102714866A (zh) 用于传送dm-rs模式的方法和传送器节点
RU253878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2010093815A (ja) 時空間符号化方法、無線信号の送信、受信・復号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5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5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