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4837B -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4837B
CN101404837B CN2008101716530A CN200810171653A CN101404837B CN 101404837 B CN101404837 B CN 101404837B CN 2008101716530 A CN2008101716530 A CN 2008101716530A CN 200810171653 A CN200810171653 A CN 200810171653A CN 101404837 B CN101404837 B CN 101404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ing chamber
heating
chamb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16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4837A (zh
Inventor
早川雄二
神崎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168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273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4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4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4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4837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7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 H05B6/6473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 H05B6/6479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using stea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02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crowave cavity
    • H05B6/6405Self-cleaning ca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该装置通过向容纳物品的加热室(11)至少供给高频波或蒸汽来加热处理要被加热的物品。这个高频加热装置具有高频波发生部分(13)、用于在加热室(11)内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部分(15)、以及用于搅动加热室(11)内的空气的循环风扇(17)。此外,高频加热装置具有用于加热加热室(11)内循环的空气的加热室空气加热器(19)。蒸汽发生部分(15)通过加热具有存水凹槽的蒸发皿(35)而产生蒸汽。

Description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2年12月27日,申请号为02822745.X,发明名称为“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申请人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其适于通过结合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来加热处理物品。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频加热装置为一种具有用于加热的高频发生器的微波炉,以及一种用于产生热空气的对流加热器添加到微波炉中的组合炉。此外,将用于通过将蒸汽引入加热室内来加热物品的汽锅以及其中对流加热器添加到汽锅上的蒸汽对流烘箱用作烹饪装置。
当食品由烹饪装置烹饪时,烹饪装置控制成使得食品的最终状态处于最佳条件下。即,通过将高频加热技术与热空气加热技术相结合而进行的烹饪以及通过将蒸汽加热技术与热空气加热技术相结合而进行的烹饪由蒸汽对流烘箱控制。然而,通过将高频加热技术与蒸汽加热技术结合而进行的烹饪使得用户疲于在分别用于根据这些技术中相应一种来进行加热处理的单独烹饪装置之间传送加热的食品。已经研制了一种能够通过自身高频加热、蒸汽加热以及电加热来解决这种不便的烹饪装置。这种传统烹饪装置例如在JP-A-54-115448中公开。
然而,根据JP-A-54-115448中公开的传统烹饪装置的构造,用于产生热蒸汽的汽化室嵌于加热室的下部内,并适于一直由储水箱供水,而储水箱保持在恒定的水位上。因此,难于围绕加热室进行日常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在汽化室中,在产生蒸汽的过程中,水分中所含的钙和镁凝结、沉积并固定到汽化室的底部以及管道内,由此减小了蒸汽发生量。于是,传统烹饪装置具有如下问题,即,加热室环境不卫生,以至于容易发生霉菌传播。
此外,虽然利用设置在加热室之外的加热装置(如蒸发器)产生蒸汽并将其中产生的蒸汽供入加热室的方法被认为是将蒸汽引入加热室的一种方式,然而,在用于引入蒸汽的管路中会发生诸如腐生菌传播、由于冷冻造成断裂、以及生锈带来的外来物质污染等麻烦。此外,加热装置一般难于拆卸和清洗。因此,对于处理食品并需要对其加倍留意的烹饪装置难于采用外部引入蒸汽的方法。
此外,虽然在烹饪装置中通常设置了诸如红外线传感器的用于测量要被加热的物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然而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在传感器和物品之间存在的悬浮的蒸汽颗粒的温度,而不是物品的温度。因此,不能测量物体的温度。则适于根据红外线传感器进行的温度探测结果来工作的加热控制不能正常工作。于是,产生例如欠热或过热的麻烦。尤其是,在遵循用于进行自动烹饪的连续程序的情况下,即使在发生欠热时,控制也会进行到下一步骤,而不会进行补偿。从而,传统的烹饪装置不能通过简单地进行再加热或辐射冷却(radiational cooling)来处理欠热问题。因此,烹饪以失败告终。
此外,传统烹饪装置具有另一个问题,即,在物品为冷冻食品或冷藏食品的情况下,这种装置不能够根据物品的种类及其温度状况来利用加热效率高的加热模式(heating pattern)来按需要加热物品,从而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实现了本发明。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该装置能够轻易清洁蒸汽发生部分,能够总是保持蒸汽发生部分处于卫生条件下,能够通过精确测量要被加热的物品的温度来进行正确的加热处理,并能够提高其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中,该高频加热装置将高频和蒸汽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供给到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而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该高频加热装置具有:高频发生部分;蒸汽发生部分,其通过加热具有存水凹槽的蒸发皿而产生蒸汽,该存水凹槽配设在所述加热室的与被加热物取出口相对一侧的后侧底面;循环风扇,其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所述循环风扇设置在通过所述加热室后面的隔板与该加热室隔开而形成的循环风扇室,通过连通由该隔板形成的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循环风扇室的通气孔而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自所述蒸发皿上升的蒸汽由设置在隔板上的吸入通气孔吸入到循环风扇的中心部分,经由所述循环风扇室,并由隔板上设置的送风通气孔向加热室吹出,该吹出的蒸汽在加热室内被搅拌,再次由隔板的吸入通气孔吸入到所述循环风扇室侧,由此,在加热室内与所述循环风扇室形成循环路径,另外,在隔板的循环风扇的配置位置的下方不设置送风通气孔,以使产生的蒸汽导向吸入通气孔。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中,该高频加热装置将高频和蒸汽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供给到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而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该高频加热装置具有:高频发生部分;蒸汽发生部分,其通过加热具有存水凹槽的蒸发皿而产生蒸汽,该存水凹槽配设在所述加热室的与被加热物取出口相对一侧的后侧底面;循环风扇,其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所述循环风扇设置在通过所述加热室后面的隔板与该加热室隔开而形成的循环风扇室,通过连通由该隔板形成的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循环风扇室的通气孔而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而且,所述蒸发皿具有覆盖所述蒸发皿的顶面的盖,并具有将其顶面一部分开放的开口,该盖的开口设置在所述隔板形成的通气孔中的从所述加热室向所述循环风扇室进行吸气的通气孔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处于其门开启状态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中的蒸汽发生部分的蒸发皿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蒸汽发生部分的蒸发皿加热器以及反射器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该装置的蒸汽发生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用于控制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6是示出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基本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操作的视图;
图8是示出蒸发皿从加热室内取出的方式的视图;
图9是示出蒸发皿和加热室底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0是示出另一种形状的蒸发皿的剖面的示意性结构图,并示出了蒸发皿加热器;
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
图12是示出沿着图10的线A-A截取的剖面另一示例的剖面图;
图13是示出蒸发皿再一形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A和14B是分别示出蒸发皿的放置的示例的解释视图;
图15A和15B是示出蒸发皿和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盖的透视图;图15A示出了盖还没有放置到其上的这个高频加热装置的状态,而图15B示出盖放置到其上的该装置的状态;
图16是示出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所进行的蒸汽循环方式的解释视图;
图17是示出另一种盖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18是示出在利用图17所示的盖的情况下的操作的解释视图;
图19是示出利用热风风扇的改进的侧视图;
图20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1是示出附着到导管端部上的喷嘴的解释视图;
图22是示出可拆卸的储水箱的解释视图;
图23是示出主体外壳的概念性且局部剖面图;
图24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向侧视图;
图25A和25B是示出通过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测量物品温度的解释视图;
图26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总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27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总体结构的前视图;
图28是示出图27所示的装置的通气导管的平面图;
图29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总体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0是示出具有转台的该装置的结构示例的透视图;
图31A、31B、31C、31D和31E是分别示出蒸汽发生部分的各种改进的解释视图;
图32是示出当肉块(meat-bun)作为要加热的物品加热时单位肉块的重量变化方式的曲线;
图33是示出在循环风扇工作和循环风扇不工作情况之间形成在门和加热室内的露水凝结量的差异的曲线;
图34是示出在利用对流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情况以及不利用对流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情况中每种情况下检查的加热装置内和门上所形成的露水凝结量的各种变化的柱状图;
图35是示出在加热室充满蒸汽期间循环风扇工作情况以及加热室充满蒸汽期间循环风扇不工作情况中的每种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的性能检查结果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并处于其门开启状态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状态的前视图。图2是示出用在这个装置中的蒸汽发生部分的蒸发皿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蒸汽发生部分的蒸发皿加热器和反射器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蒸汽发生部分的剖面图。
这个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100为适于通过至少向容纳物品的加热室11供给高频波(微波)或蒸汽来加热处理要被加热的物品的烹饪装置。高频加热装置100包括:作用为高频波发生部分的磁控管13,用于产生高频波;蒸汽发生部分15,用于在加热室11内产生蒸汽;循环风扇17,用于搅动并循环加热室11内的空气;作用为加热室空气加热器的对流加热器19,用于加热加热室11内循环的空气;以及红外线传感器20,用于通过设置在加热室11内的探测孔探测加热室11的内部温度。
加热室11形成在前开口的盒形主体外壳10内。在主体外壳10的前表面部分内设置了带有透明窗口21a的开启/关闭门21,用于开启和关闭加热室11的物品出口。开启/关闭门21的底端铰链连接到主体外壳10的底边缘上,从而门21能够向下开启和向上关闭。在加热室11的侧壁表面与主体外壳10之间确保了预定的隔热空间。如果需要的话,将隔热材料填充在这个空间内。尤其是,加热室11的后部空间为容纳循环风扇17和驱动电机23(见图7)的循环风扇室25。加热室11的后壁为隔板27,用于将加热室11与循环风扇室25隔开。分别用于从加热室11向循环风扇室25吸入空气的吸入通气孔29、以及分别用于将空气从循环风扇室25吹到加热室11的送风通气孔31通过将其中形成有吸入通气孔29的形成区域与其中形成有送风通气孔31的形成区域区分开而形成。通气孔29和31形成为冲压孔。
循环风扇17以将其旋转中心设置在矩形隔板27的中心的方式设置。矩形环状对流加热器19以围绕这个循环风扇17的方式设置在循环风扇室25内。此外,形成在隔板27内的吸入通气孔29设置在循环风扇17的前面。送风通气孔31沿着矩形环状对流加热器19设置。该装置设定成当循环风扇17旋转时,风从循环风扇17的前侧向其后侧流动,在其后侧设置了驱动电机23。从而加热室11内的空气通过吸入通气孔29吸入循环风扇17的中心部分。然后,空气穿过设置在循环风扇室25内的对流加热器19。最后,空气从送风通气孔31吹入加热室11内。从而,在搅动过程中,加热室11内的空气通过风扇室25遵循这个流动过程而循环。
磁控管13放置在例如加热室11之下提供的空间内。搅动器叶片33设置在接收到磁控管所产生的高频波的位置处。此外,磁控管13产生的高频波辐射到旋转的搅动器叶片33上。从而,高频波在由搅动器叶片33搅动的同时供给到加热室11内。顺便地说,磁控管13和搅动器叶片33不仅可以设置在加热室11的底部,而且可以设置在其顶面或侧面上。
蒸汽发生部分15包括:如图2所示的蒸发皿35,其具有适于经加热而产生蒸汽的存水凹槽35a;如图3所示的设置在蒸发皿35之下用于加热蒸发皿35的蒸发皿加热器37、以及向蒸发皿35反射加热器的辐射热、截面几乎为U形的反射器39。蒸发皿35例如由不锈钢制成,且形状象细长板一样。此外,蒸发皿35以在沿着隔板27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后侧底面上,该后侧底面是在加热室的物品出口相对一侧上。玻璃管加热器和带护套的加热器也可以用作蒸发皿加热器37。
图5是示出用于控制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这个控制系统主要由具有例如微处理器的控制部分501构成。控制部分501主要是在电源部分503、存储部分505、输入操作部分507、显示屏509、加热部分511以及冷却风扇61之间执行信号传送工作。
输入部分507连接到各种开关,如用于指令开始加热的启动开关519、用于转换诸如高频加热方法和蒸汽加热方法的加热方法的转换开关521、以及用于开始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的自动烹饪开关523。
加热部分511连接到高频波发生部分13、蒸汽发生部分15、循环风扇17以及红外线传感器20上。此外,高频波发生部分13通过与高频波搅动部分33(即,用于搅动器叶片的驱动部分)协同工作。蒸汽发生部分15连接到蒸发皿加热器37、和加热室空气加热器19(即,对流加热器)上。顺便说,虽然这个方块图包括上述机械构成元件之外的构成元件(例如、水输送泵55、门送风气门(blast damper)84、以及排气气门(exhaust damper)87),这些上述机械构成元件之外的构成元件将在下面另一实施例的描述中加以解释。
接着,下面参照图6的流程图,描述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上述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基本操作。
在操作程序中,首先,要被加热的食品放到盘子中,然后置于加热室11内。随后,关闭开启/关闭门21。然后,通过在步骤10(此后简称为S10)利用输入操作部分507设定加热方法和加热温度或时间。随之,启动开关接通(S11)。然后,通过控制部分501的工作而进行加热处理(S12)。
即,控制部分501读取设定的加热温度或时间,然后根据读取的温度或时间选择并执行最佳烹饪方法,并判断(S13)装置是否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或时间。当达到加热温度或时间的设定值时,装置停止每个热源,并结束加热处理(S14)。顺便地说,在S12,蒸汽产生、加热室空气加热器的工作、循环风扇的转动以及高频加热工作单独或同时进行。
下面将描述上述操作过程中在选择并执行例如“蒸汽产生和循环风扇开”模式情况下的工作。当选择这个模式时,蒸发皿加热器37接通,如图7所示,图7示出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工作。从而,存储在蒸发皿35内的水被加热,从而产生蒸汽S。从蒸发皿35升起的蒸汽S从设置在隔板27中心部分附近的吸入通气孔29被吸入循环风扇17的中心部分。然后,蒸汽从设置在隔板27周边部分内的送风通气孔31通过循环风扇室25送入加热室11内。所送入的蒸汽在加热室11内搅动。随后,搅动的蒸汽再次从设置在隔板27中心部分附近的吸入通气孔29吸入循环风扇室25内,从而,在加热室11和循环风扇室25内形成了循环路径。顺便地说,该装置被构造成送风通气孔31未设置在隔板27上、循环风扇17所设置的位置之下,并且所产生的蒸汽引入吸入通气孔29中。此外,如这个图中的空心箭头(outline arrow)所示,蒸汽在加热室11内循环,从而蒸汽被吹到物品上。
此时,加热室11内的蒸汽可以通过接通加热室空气加热器19而予以加热。从而,在加热室11内循环的蒸汽的温度可以设定为较高的值。因此,获得了所谓的过热的蒸汽。于是,过热的蒸汽能够使烹饪以烤焦物品M表面的方式进行。此外,在进行高频加热的情况下,磁控管13接通。此外,搅动器叶片33旋转。从而,均匀的高频烹饪可以通过将高频波供入加热室11内并同时搅动高频波而予以进行。
从而,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被形成为蒸汽不是在外侧产生,而是在加热室11内侧产生。于是,类似于清洁加热室11的情况,产生蒸汽的部分,即蒸发皿35可以容易地进行清洁。例如,在产生蒸汽过程中,水分中所含的钙、镁和氯成份有时凝结,沉积并固定到蒸发皿35的底部上。然而,蒸发皿可以仅通过清洁掉已经粘附到蒸发皿35表面上的物质而予以擦拭干净。此外,当蒸发皿35严重污染时,蒸发皿35可以通过(将其)从加热室11内取出而予以清洁,如图8所示。从而,蒸发皿35的清洁可以容易地进行。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蒸发皿35可以容易地用新的加以更换。因此,有利于包括蒸发皿35在内的加热室11的清洁。于是,加热室11的内部环境一直保持在卫生条件下。
此外,这个高频加热装置改进成蒸发皿35设置在后侧底面上,此后侧底面是在加热室11的物品出口相对一侧上。从而,蒸发皿35不会成为取出物品的障碍。此外,即使在蒸发皿35处于高温情况下,在用户将物品从加热装置取出或放入加热装置时也不会存在用户的手触及蒸发皿35的危险。于是,这个加热装置非常安全。
此外,如从图9中所示的蒸发皿与加热室底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理解到的,蒸发皿35设置于该位置,即,蒸发皿35的顶面35b处于加热室11的底面之上高度h处。从而,防止了诸如从物品渗出到加热室11底面上的汁液等的液体通过加热室11的底面流入蒸发皿中。于是,蒸发皿35可以保持在卫生条件下。此外,蒸发皿35和底面之间的台阶部分的表面22朝向物品出口。从而这个表面22可以轻易清洁。
此外,在这个高速加热装置中,蒸汽通过借助于蒸发皿加热器37加热蒸发皿35而予以产生。从而,这个高速加热装置可以通过采用简单的结构来高效地提供蒸汽。而且,处于稍微高温下的蒸汽通过加热产生。这使得烹饪可以通过加湿作用简单进行,并且烹饪通过加热物品而进行,也防止同时进行高频加热的物品干燥。
此外,蒸发皿加热器37的辐射热被发射器39朝向蒸发皿35反射。从而,蒸发皿加热器37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地用于产生蒸汽,而没有浪费。
此外,这个高频加热装置形成为加热室11内的空气由循环风扇循环并搅动。从而,当进行蒸汽加热时,蒸汽可以全部均匀地围绕加热室11循环。因此,加热室11充满蒸汽。然而,蒸汽不会停滞。从而,蒸汽可以在整个加热室11内循环。于是,当物品温度由红外线传感器20测量时,这个红外线传感器20可靠地测量物品的温度,而不会测量到加热室11内蒸汽颗粒的温度。从而,可以提高物品温度的测量精度。于是,通过参照所探测到的温度而进行的加热处理可以正确执行,而不会导致错误。
此外,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二者作为加热方法可以同时进行。或者,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中之一可以单独进行。或者,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二者可以按照预定顺序进行。这些执行加热方法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并实施。从而,可以根据食品的种类、是冷冻食品还是冷藏食品而任意选择适宜的烹饪方法。尤其是,在采用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二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温度升高速率。从而实现了高效烹饪。
此外,该装置形成为在加热室11内循环的空气可以由设置在循环风扇室25内的加热室空气加热器19予以加热。从而,在加热室11内产生的蒸汽可以自由调节。例如,蒸汽的温度可以设定为等于或高于100℃。从而,物品的温度可以由过热蒸汽充分升高。此外,物品的表面被干燥。在一些情况下,物品的表面可能被烤焦。此外,在物品为冷冻食品的情况下,由于蒸汽较大的热容量,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热传导。从而,物品可以快速解冻。
此外,在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这个高频加热装置100中,循环风扇17容纳在循环风扇室25内,而后者通过隔板27独立地设置在加热室11外部。这就消除了在物品烹饪过程中飞溅的汁液粘附到循环风扇17上的可能性。同时,通风是通过设置在隔板27上的通气孔29和31予以进行的。从而,在加热室11内产生的蒸汽流动可以根据通气孔29和31所设置的位置以及通气孔29和31的开口面积予以自由变化。
顺便地说,上述蒸发皿35构造成存水凹槽可以具有如下各形状之一。图10示出了表明另一种形状蒸发皿的截面的示意性构造图,并也示出了蒸发皿加热器。图11示出了沿图10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图12示出沿着图10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的另一示例,图13示出了表明另一种形状的蒸发皿的剖面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所示的蒸发皿42具有锥形部分42a,该锥形部分分别设置在蒸发皿的两端部。从而存水凹槽沿其纵向在每个锥形部分内逐渐变浅。注入存水凹槽中的水沿着锥形部分42a流动,并总是存放在蒸发皿的中间部分中。由于这种结构,可以减小蒸发皿加热器37的总体长度。从而,可以获得紧凑的蒸发皿加热器。此外,虽然存水凹槽底面的横截面可以如图11所示为平面的,但是其横截面可以为如图12所示象曲面一样的形状。当其横截面具有曲面形状时,存放在存水凹槽内的水总是收集在靠近蒸发皿加热器37的最低部分内。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加热效率。图13所示的蒸发皿加热器43构造成存水凹槽的底面沿纵向以具有曲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于是,水存放在热量所集中的中间部分附近。由此,可以通过提高热效率来进行加热。
此外,蒸发皿35在加热室11内放置的地方不局限于在加热室11的物品出口相对一侧上的后侧底面上,而是可以适当地改变。象图14A和14B所示的蒸发皿的放置示例那样,此位置可以是沿着一侧壁表面81a和81b的底面(在图14A所示的示例情况下,为图中所示的侧壁表面81a一侧的底面)。此外,可以在加热室11底面的转角部分(或角落部分)放置一个或多个如图14B所示的小蒸发皿44。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小蒸发皿44例如为碗状蒸发皿,其具有在其下部上设置的蒸发皿加热器。可以在给定位置处设置任意的蒸发皿,只要该蒸发皿可以将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即可。顺便地说,所产生的蒸汽通常向上流动。从而,从搅动蒸汽的观点来看优选地是蒸发皿设置在加热室之下。例如,优选地是蒸发皿设置在加热室下半部上,或者沿着加热室底面设置。此外,在蒸发皿的清洁容易进行的情况下,蒸发皿可以设置在加热室底面之下更低的空间内。此外,有可能蒸发皿不固定到预定位置,而用户可以将蒸发皿放置在任意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蒸汽发生源可以根据加热条件定位在最佳位置处。
第二实施例
接着,下面参照图15A、15B和16描述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顺便地说,在以下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部件由第一实施例描述中所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由此这些部件的描述在此省略。在根据该第二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中,如图15A所示,蒸发皿35的顶面由盖41覆盖,盖41设置有其一部分内形成的小孔41a。从而,如图15B所示,蒸汽从其输出的位置可以限定到小孔41a的特定部分上。此外,所供给的蒸汽量可以根据小孔41a的开口面积加以调节。
如图16所示,这个小孔41a设置在吸入通气孔29之下,而吸入通气孔29设置在隔板27的中心部分内。因此,当所产生的蒸汽从小孔41a升起时,蒸汽直接吸入至吸入通气孔29中。从而,蒸汽成为在加热室11内循环的循环流动,而不会浪费蒸汽。此外,当盖41为可拆卸的构造时,则便于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小孔的另一盖更换盖41。从而,可以根据加热条件使用适当的盖。
此外,如图16所示,在这个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中,隔板27内设置的多个送风通气孔31a形成在其下部,从而,吸入至吸入通气孔29中的大部分蒸汽可以主要从加热室11底面附近的位置处吹出。这是因为蒸汽本身升高,并从而当大部分蒸汽从下部吹出时,与大部分蒸汽从其他部分吹出的情况相比整个流动可以均匀化这个事实。从而在加热室11内的蒸汽流在首先在其底面附近低处流动之后向上流动。顺便地说,送风通气孔31b设置在隔板27的几乎半高度部分处。这是由于,其上放置要被加热的物品的第二层托架(未示出)位于加热室11内几乎半高度位置处,并且需要将空气送到这个托架上放置的物品上。
由于这种结构,产生了这样的循环流动,即,通过这种循环流动,加热比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进行的加热更高效。从而,在加热室11内的温度分布、温度变化被限制到较小范围内。因此,放置在加热室11内的物品可以以高速均匀地加热。
此外,盖41可以用另一个盖更换,后者的透视图在图17中示出。这个盖45形状象一块板,其中沿着其纵向设置了多个圆孔45a。在这个盖45的背面的四角处以在其厚度方向上从其突出的方式分别形成支腿部分45b,它们各自用于形成距蒸发皿35的顶面预定空间的间隙。这个盖45由堇青石(2MgO·2Al2O3·5SiO2)制成,该材料为波损失较低的低介电常数材料。这个盖45耐热冲击,并具有大到盖45难于破裂的机械强度。
如图18所示,具有预定空间t的间隙46由盖45的每个支腿部分45b向蒸发皿35设置。当蒸发皿35内的水加热时,这个间隙46抑制了盖45下部压力的升高。从而,即使蒸发皿35内的水的温度升高并发生暴沸,也可以将压力有效地从间隙排出。这防止了水从孔45a中飞溅。因此,所产生的蒸汽可以从小孔45a向上稳定地流动。顺便地说,即使在发生暴沸时,流动路径被蒸发皿35两侧设置的凸缘部分47所弯曲。从而水不会从间隙46中飞溅。于是,水难于散射并粘附到加热室11内侧上。
顺便地说,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螺旋桨型循环风扇设置在该装置内。然而如图19所示,热风风扇18也可以用作循环风扇。通过这种结构,大部分所产生的风可以猛烈地从下部送风通气孔31a吹出。因此,在加热室11直接用蒸汽发生部分15内产生的蒸汽S填满时,蒸汽S可以在其中循环。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0到23描述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图20是示出作为本发明这个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侧视图。图21是示出附着到导管端部的喷嘴的解释视图。图22是示出可拆卸的储水箱的解释视图。图23是示出主体外壳的概念性局部剖面图。
如图20所示,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特征在于:用于向蒸汽发生部分15的蒸发皿35供水的水供给部分51新添加到该装置中。水供给部分51具有储水箱53、用于将预定量的水从储水箱53供给到蒸发皿35的水输送泵55、以及用于将储水箱53连接到蒸发皿35上的供水导管57。
此外,供水导管57的设置在蒸发皿35一侧的端部57a从加热室11的侧壁表面81a突出,如图21所示。由柔软的耐热树脂材料制成的喷嘴52固定到这个突出的端部57a上。因此,储水箱53内的水由水输送泵55通过供水导管57和喷嘴52供给到蒸发皿35。顺便地说,供水导管57的端部57a可以从任意的侧壁表面(例如,81a)和在加热室11后侧的隔板27的侧壁表面突出。
通过这个实施例的这种结构,水可以连续供给到蒸发皿35中。这实现了长时间的蒸汽加热。此外,喷嘴52可拆卸地设置在该装置内。从而,与蒸发皿类似,即使在水分中所含的钙和镁有时在产生蒸汽的过程中凝结、沉积并固定到其上,或者当从物品溅出的汁液附着到其上而由此污染喷嘴52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从端部57a上拆除就可以容易地完成喷嘴52的清洁。或者,喷嘴52可以用新的喷嘴予以更换。这有利于它的维护。从而,有利于清洁,并且通过在供水导管57的端部57a处提供喷嘴52,水可以在卫生条件下一直供给到蒸发皿中。此外,喷嘴52由柔软材料制成。从而,即使在喷嘴52接触加热室11内的食品容器时,喷嘴52也不会损坏。而且,有利于喷嘴52内侧的清洁。此外,当喷嘴52作为与加热室11一体形成的注模产品而制造时,喷嘴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低价供给。
顺便地说,储水箱53形成为盒状水箱,以便提高其易操纵性,如图22的装置侧表面一侧的局部透视图所示。储水箱53以在其合并到装置中时防止装置本身变大的紧凑方式嵌入主体外壳10的侧壁部分中,其温度变高比较困难。另外,储水箱53通过进行隔热处理而可以设置在装置的顶面或底面一侧。
优选地是,盒形储水箱53可以从装置外部取出,并易于由新的更换。从而,可以提高其易操纵性。而且,有利于储水箱的清洁。例如,储水箱53可以通过开启和关闭盖59而从装置侧面放入装置中以及从装置中取出。或者,储水箱53可以实现从装置的前表面放入装置中及从装置中取出。此外,优选地是,装置构造成盒形储水箱53由透明材料如树脂或玻璃形成,水箱容纳部分的主体外壳侧侧壁由透明材料形成,从而储水箱53内存放的水的余量可以从外部视觉检查。此外,可以通过将剩余量传感器附着到装置上并在显示屏509上指示水的剩余量或通过利用扬声器(未示出)发出鸣叫来防止蒸发皿35排空的发生,其中该传感器存放在储水箱53内。
顺便地说,在树脂储水箱53设置在装置侧壁部分内的情况下,储水箱53会受到来自加热室11的热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3中所示的主体外壳10的概念性局部剖面图中所说明的,储水箱53设置在通风烟道63中间,该通风烟道63用于将冷风从冷却风扇61(例如,设置在装置底部上的风扇用作冷却风扇,用于在进行高频加热期间冷却高频波发生部分13)送入加热室1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储水箱53所遭受的热影响最小。储水箱的材料选择范围可以变宽,这就减小了对利用隔热材料保护储水箱53的需求。
第四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24描述作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如从图24所示的主体外壳10的后侧部分的概念性纵向剖面图中所见,在加热室11和循环风扇室25之外,在其中设置了与腔室11和25二者都隔开的自冷风扇室71。这个自冷风扇室71容纳红外线传感器20,该传感器用于通过设置在加热室11的侧壁表面上的探测孔73探测加热室11内的温度;并容纳自冷风扇75,该自冷风扇与循环风扇17的驱动轴同心设置,用于冷却驱动电机23。此外,探测孔73附近内自冷风扇室71内的压力P1由自冷风扇75旋转造成的风压维持在高于加热室11内的压力P2的数值上。
通常,在保护性透明元件(如玻璃)安装到探测孔73上的情况下,在加热室11内的温度由红外线传感器20探测时,蒸汽粘附到玻璃上,从而不能够实现其精确测量。从而,探测孔73形成为简单的通孔,而其上没有附着插入物,然而,在通孔的情况下,来自加热室11的空气自由进入通孔中。因此,蒸汽会粘附到红外线传感器20上。于是,物品温度的测量精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改进成在探测孔73附近的自冷风扇室71的压力P1由自冷风扇75旋转所造成的风压保持在高于加热室11内的压力P2的数值下。从而,防止了加热室11内的空气进入容纳红外线传感器20的自冷风扇室71。因此,可以防止探测精度由于污物附着到红外线传感器20上而降低。这使得加热处理能够在精确温度管理下进行。于是,可以实现按需要调节加热程度。
以下,描述了利用红外线传感器20的温度测量方法。图25A和25B是示出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测量物品温度的方式的视图。红外线传感器20通过自身摆动而在图25A中箭头的方向上进行扫描,一次同时探测多个点(n个点)的温度。从而,红外线传感器20探测加热室11内多个测量点处(扫描方向上布置的m个点)的温度。因此,图25B中所示的n×m个测量点的温度可以通过进行一次扫描而予以探测。物品M的温度通过找寻物品M的放置位置、根据在每个测量点连续探测的温度相对所消逝的时间的升高速率、并处理在所找寻到的位置探测的温度来确定为物品M的温度。
红外线传感器20测量温度的范围是除了蒸发皿35所设置的地方之外的加热室11的底面。因此,蒸发皿35放置在基本处于从红外线传感器20辐射的温度测量波的范围之外的地方。顺便地说,该装置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即,根据该方法,通过使红外线传感器20在加热室11的整个底面上进行扫描并然后将在蒸发皿35的位置处探测的数据无效来进行温度测量。
第五实施例
接着,下面参照图26来描述作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如从图26所示的主体外壳10的概念性横截面图中所看到的,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构造成在加热室11的开启/关闭门21附近的侧壁表面81a内设置了外侧空气供给开口82,通过这个开口82,外侧空气可以吹到开启/关闭门21的透明窗口21a内表面上。外侧空气供给开口82以与固定在主体外壳10和加热室11侧壁表面之间的侧部通风烟道83连通的方式形成。后部通风烟道85通过气门84连接到侧部通风烟道83上。此外,该装置改进成从装置底部内设置的冷却风扇61送出的风通过切换气门84而经由侧部通风烟道83从外侧空气供给开口82吹到加热室11内。顺便地说,当气门84切换到其他气门状态时,冷却风从排放出口88排出到外侧。
从而,外侧空气吹到透明窗口21a的内表面上,从而在蒸汽加热或高频加热进行时防止了透明窗口21a蒙上蒸汽。加热室11内的受热物品的状态可以从外部视觉检查。顺便地说,只在需要时进行外侧空气的吹入就足够了。例如,在结束加热之前预定时间开始吹入外侧空气的情况下,在加热结束时,从透明窗口21a上除雾。此外,当门开启时,可以防止蒸汽在靠近侧变浓。此外,该装置构造成外侧空气通过强制冷却而吹到透明窗口21a上。从而,这个实施例在开启/关闭门21打开之前驱除蒸汽的效果(即,冷却效果)上尤其优异。
第六实施例
接着,下面参照图27和28描述作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从图27所示的主体外壳的概要构造的前视图可以看出,并从图28所示的示出通气导管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构造成外侧空气供给开口82设置在加热室11的一个侧壁表面81a的上部,而排放出口86设置在加热室11的外侧壁表面81b的下部的后侧上,通过该排放出口86可以排出加热室11内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排放出口86通过气门87直接连接到外侧。从而,该装置改进成加热室11内的蒸汽可以立即排出到外侧。
从而,通过将排放出口86定位在加热室11的底面附近,可以将排放时的加热室11内的气流从顶面一侧引向底面一侧。于是,加热室11内的空气可以有效地排出,而不会产生空气停滞。此外,排出的空气的目的地是装置的外侧,因此,排出的空气成为外侧空气。从而,这个实施例具有阻止物品上产生的蒸汽附着到装置内壁上的效果。此外,外侧空气供给开口82设置在近侧,同时排放出口86设置在加热室11的后侧。从而从加热室11排出的气流对角穿过加热室11内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空间。于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快速通风。
第七实施例
接着,在下面参照图29描述作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如从图29所示的装置的适宜结构可以看出,蒸发皿35内的水通过高频加热蒸发,而没有在装置内提供蒸发皿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蒸发皿35内的水可以通过普通搅动器叶片33的搅动而高频加热,但优选地是搅动器叶片33设计成使得搅动器叶片33输出的高频波指向蒸发皿35,并且使得蒸发皿35得以强烈加热。这是通过在特定地方停止搅动器叶片33而实现的,而该叶片33一般转动,由此均匀加热整个加热室11。例如,在控制操纵以如下方式进行的情况下,即,在蒸发皿35内的水被强烈加热预定时间后,使得该装置进行(resume)普通加热处理的方式,蒸汽产生和高频加热可以同时进行,而不需要在装置中提供蒸发皿加热器。
从而,省略了蒸发皿加热器。此外,通过利用高频波加热并蒸发加热室11内的水。于是,可以简化该装置的结构,此外,可以降低装置的成本。
顺便地说,在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搅动器叶片33设置在装置内以便搅动高频波。然而,本发明可以类似地应用到其中要被加热的物品利用转台91均匀加热的结构的装置中,如图30所示。即,蒸汽的产生可以由如下装置实现,即,该装置在蒸汽发生功能方面决不次于上述实施例,如图所示,在所示情况下,通过将转台91放置在蒸发皿35的近侧、加热室11上除了其上设置有蒸发皿35位置的内侧底面上。
接着,参照图31A到31E描述蒸汽发生部分15的蒸汽发生系统的改进。在这个图中,附图标记11标示加热室。附图标记401、402和403分别标示盒形储水箱、泵和排水机构。图31A示出利用上述蒸发皿35和蒸发皿加热器37的最简单类型的系统。在利用玻璃管型远红外线加热器作为蒸发皿加热器37的情况下,热量产生量约为10g/min。从而,该系统在大约40秒之后能够产生蒸汽。此外,当卤素加热器用作蒸发皿加热器37时,热量产生量与利用玻璃管型远红外线加热器中的相同。此外,系统能够在大约25秒之后产生蒸汽。这种类型的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即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直到产生蒸汽的所耗的时间较短。
图31B示出适于通过利用逆变器电源405和IH(电磁感应加热)线圈406加热蒸发皿35内的水的系统。在这种类型系统的情况下,热量产生量约为5g/min。此外,系统能够在大约15秒之后产生蒸汽。从而这种类型系统具有直到产生蒸汽为止消耗时间较短的优点。
图31C示出利用称为下落式(dropping type)IH蒸汽发生器406的类型的系统。这种类型的系统适于通过将水滴落到利用逆变器电源405和IH(电磁感应加热)线圈406来加热的元件上而产生蒸汽。虽然这种类型的系统尺寸较大,但是热量产生量约为20g/min。此外,该系统能够在大约5秒之后产生蒸汽。
图31D示出适于通过利用蒸发器407产生蒸汽的类型的系统。在这种类型系统的情况下,热量产生量约为12到13g/min。此外,该系统能够在大约40秒之后产生蒸汽。虽然排水机构403的结构变得复杂,但是该系统可以以低成本构造。
图31E示出适于利用超声波蒸汽发生器40S产生蒸汽的类型的系统。在这种类型的系统中,所产生的蒸汽由风扇F吸出。随后,在所产生的蒸汽由加热室空气加热器19加热后,被加热的蒸汽供给到加热室11内。
示例
以下,描述由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上述高频加热装置所执行的各种加热过程的示例。
图32示出当肉块作为要被加热的物品加热时单位肉块的重量变化方式。在肉块由蒸汽加热(即,清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含水量的增加来确定通过加热肉块是否最终处于良好状态。
线A表示在肉块通过加热作为加热室空气加热器的570W的对流加热器而被蒸汽加热、且循环风扇未工作的情况下肉块重量的变化。线B表示在肉块通过加热作为加热室空气加热器的680W的对流加热器而被蒸汽加热、且循环风扇未工作的情况下肉块重量的变化。从这些虚线曲线可以理解到在两种情况下,含水量的增长相对加热时间的比率较低,并因此,仅仅通过简单地用蒸汽充满加热室11并加热对流加热器不能获得良好的蒸汽加热效果。
相反,在线C和D所示的情况下,在该情况中循环风扇工作,可以获得相对高的含水量。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蒸汽加热效果。此外,发现即使在线C所示的情况下,该情况中循环风扇的转速降低,随着时间推移也可以获得良好的蒸汽加热效果。即,含水量可以通过循环风扇的工作而增大。因此,蒸汽循环对于蒸汽加热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图33示出在循环风扇工作与循环风扇不工作两种情况之间在门上和加热室内形成的露水凝结量的不同。可以看出,虽然露水凝结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多,但是通过使循环风扇工作,可以极大地减小露水凝结量。当从加热开始起过去10分钟时,在循环风扇不旋转的情况下形成在门上和加热室内的露水凝结量分别为7.6g和14.4g。而在循环风扇旋转的情况下,这种露水凝结量分别降低至3.1g和7.3g。从而,可以将露水凝结量减小到一半。
图34示出利用对流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情况和不利用对流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情况中的各种情况下,形成在加热装置和门上的露水凝结量的各自变化的检查结果。尤其是,通过使对流加热器工作,形成在加热室内的露水凝结量相当大地从7.3g减小到3.0g和0.3g,其中7.3g是加热结束时的露水凝结量的数值,3.0g是从该时刻开始经过1分钟时露水凝结量的数值,而0.3g是从加热结束开始经过2分钟时露水凝结量的数值。此外,通过使对流加热器工作,形成在门上的露水凝结量易于减小,例如从作为加热结束时露水凝结量的数值3.1g减小到作为自此时刻起经过1分钟时露水凝结量的数值的2.9g,并减小到作为从加热结束起经过2分钟时露水凝结量的数值的1.3g。
图35是示出在加热室充满蒸汽期间循环风扇工作的情况以及加热室充满蒸汽期间循环风扇不工作的情况中的每种情况下检查红外线传感器性能的结果的曲线。在循环风扇不工作情况下,在测量的中途,红外线传感器所测量的数值发生波动,从而测量精度降低。相反,在循环风扇工作的情况下,一直可以进行稳定的测量。即,红外线传感器的探测水平可以通过使循环风扇工作来稳定。于是,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进行温度测量。
工业应用性
根据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蒸汽在加热室内产生。从而,蒸汽可以快速供给到加热室内。此外,产生蒸汽的效率可以提高。而且,由于蒸汽发生部分存在于加热室内,蒸汽发生部分的清洁可以在清洁加热室内部的同时简单地进行。加热室的内部环境可以维持在卫生条件下。此外,加热装置改进成在加热室内的空气被循环风扇循环并搅动。从而,尤其在进行蒸汽加热时,蒸汽可以全部可以围绕加热室均匀循环。于是,可以提高加热物品的加热效率。此外,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均可以作为加热方法同时进行。或者,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之一可以单独进行。或者,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可以按照预定顺序进行。这些执行加热方法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并实施。从而,可以根据食品的种类、物品是冷冻的还是冷藏的来选择适当的烹饪方法。尤其是在采用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情况下,可以增大温度升高速率。从而,实现了快速并有效的烹饪。
此外,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本发明的高频加热装置改进成加热室内的空气由加热室空气加热器加热,从而,蒸汽温度可以自由提升。由于通过升高蒸汽温度而得到的过热蒸汽使得物品的温度可以高效提升。此外,蒸汽温度的升高使得高温蒸汽能够烤焦物品。此外,当物品为冷冻食品时,物品的解冻可以更高效地进行。

Claims (3)

1.一种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该高频加热装置将高频和蒸汽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供给到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而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加热装置具有:高频发生部分;蒸汽发生部分,其通过加热具有存水凹槽的蒸发皿而产生蒸汽,该存水凹槽配设在所述加热室的与被加热物取出口相对一侧的后侧底面;循环风扇,其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所述循环风扇设置在通过所述加热室后面的隔板与该加热室隔开而形成的循环风扇室,通过连通由该隔板形成的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循环风扇室的通气孔而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自所述蒸发皿上升的蒸汽由设置在隔板上的吸入通气孔吸入到循环风扇的中心部分,经由所述循环风扇室,并由隔板上设置的送风通气孔向加热室吹出,该吹出的蒸汽在加热室内被搅拌,再次由隔板的吸入通气孔吸入到所述循环风扇室侧,由此,在加热室内与所述循环风扇室形成循环路径,另外,在隔板的循环风扇的配置位置的下方不设置送风通气孔,以使产生的蒸汽导向吸入通气孔。
2.一种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该高频加热装置将高频和蒸汽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供给到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而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加热装置具有:高频发生部分;蒸汽发生部分,其通过加热具有存水凹槽的蒸发皿而产生蒸汽,该存水凹槽配设在所述加热室的与被加热物取出口相对一侧的后侧底面;循环风扇,其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所述循环风扇设置在通过所述加热室后面的隔板与该加热室隔开而形成的循环风扇室,通过连通由该隔板形成的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循环风扇室的通气孔而对所述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搅拌,而且,所述蒸发皿具有覆盖所述蒸发皿的顶面的盖,并具有将其顶面一部分开放的开口,该盖的开口设置在所述隔板形成的通气孔中的从所述加热室向所述循环风扇室进行吸气的通气孔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搅拌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室内空气加热器。
CN2008101716530A 2002-03-12 2002-12-27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48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67034 2002-03-12
JP067034/02 2002-03-12
JP2002216875A JP3827303B2 (ja) 2002-03-12 2002-07-25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16875/02 2002-07-2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2745XA Division CN1589589B (zh) 2002-03-12 2002-12-27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4837A CN101404837A (zh) 2009-04-08
CN101404837B true CN101404837B (zh) 2011-06-01

Family

ID=4053867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165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4837B (zh) 2002-03-12 2002-12-27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CN2008101716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4838B (zh) 2002-03-12 2002-12-27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CN20081017165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4836B (zh) 2002-03-12 2002-12-27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16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4838B (zh) 2002-03-12 2002-12-27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CN20081017165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4836B (zh) 2002-03-12 2002-12-27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1404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7856B (zh) * 2016-09-09 2019-03-2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烹饪装置
JP6839808B2 (ja) * 2017-02-24 2021-03-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および高周波加熱方法
CN107666731B (zh) * 2017-08-23 2020-06-19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纳米电子材料制备用的超声磁热装置
CN108559540A (zh) * 2018-03-23 2018-09-21 郑州龙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木屑残渣的催化裂解反应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7487A (en) * 1992-03-17 1998-06-16 Tippmann; Eugene R.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cooking device
CN1232534A (zh) * 1996-09-03 1999-10-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微波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N190221B (zh) * 1995-06-22 2003-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KR0154643B1 (ko) * 1995-09-29 1998-11-16 배순훈 증기센서의 출력신호를 이용한 적응 제어방법
CN1500430A (zh) * 1997-06-13 2004-06-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饭锅
TW393308B (en) * 1997-06-13 2000-06-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Rice cook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7487A (en) * 1992-03-17 1998-06-16 Tippmann; Eugene R.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cooking device
CN1232534A (zh) * 1996-09-03 1999-10-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微波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4838B (zh) 2011-06-01
CN101404836A (zh) 2009-04-08
CN101404838A (zh) 2009-04-08
CN101404836B (zh) 2011-04-13
CN101404837A (zh)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89589B (zh)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US7091454B2 (en) Heating apparatus for cooking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3764743B2 (ja) 蒸気調理器
EP1458220B1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a steam generating function
US20070221070A1 (en) Cooker and Cooking Method
WO2016199395A1 (ja) 加熱調理器
US7802564B2 (en) Steam cooking apparatus
JP3817186B2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9020122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1404837B (zh)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US20070187388A1 (en)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and steam cook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WO2015141206A1 (ja) 加熱調理器
CN107003004B (zh) 加热烹调器
JP3821054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4198007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4044993A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4044994A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8064373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6275505A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00501245C (zh) 加热炊具
JP4405318B2 (ja) 蒸気調理器
JP2004044995A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11058677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461461B1 (ko) 증숙 및 건조장치
JP2006105592A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