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3876B -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3876B
CN101403876B CN2008102131539A CN200810213153A CN101403876B CN 101403876 B CN101403876 B CN 101403876B CN 2008102131539 A CN2008102131539 A CN 2008102131539A CN 200810213153 A CN200810213153 A CN 200810213153A CN 101403876 B CN101403876 B CN 101403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nit
pixel value
recording medium
grey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31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3876A (zh
Inventor
鹫野滋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3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3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3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38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6Details of unit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5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chnical problem
    • G03G2215/0158Colour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24Developer solid type plural systems represented (e.g. in a multicolour device or for optimising photo line development)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系统包括:获取单元,获取示出了图像并包括所述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修正单元,修正所获得的图像信息中包括的像素灰度值;彩色图像形成单元,根据示出包括由修正单元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透明图像形成单元,在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其中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对于图像的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从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其值在特定范围内的一随机数来修正像素灰度值,使得在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形成呈现金属色的图像,并且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对随机数进行更新。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呈现类似金属表面的颜色(此后称为“金属色”),已知一种使用包含金属粉末的调色剂的技术。另外,还已知一种使用包含鱼鳞的调色剂,或包含由覆盖有TiO2薄层的鱼鳞状无机晶体矩阵制成的颜料的调色剂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使用包含鱼鳞的调色剂或包含由鱼鳞状无机晶体矩阵制成的颜料的调色剂而形成呈现金属色的图像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示出了图像并且包括所述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修正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用于根据示出包括经所述修正单元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对于所述图像的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像素灰度值,使得在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所述图像区域形成了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示出了图像并且包括所述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修正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示出包括经所述修正单元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对于所述图像的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通过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所述像素灰度值,使得在所述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形成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包括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包括标识金属区域的标签信息;修正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用于根据示出包括经所述修正单元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通过对于由所述标签信息所标识的所述金属区域,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像素灰度值,使得在所述金属区域形成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通过交替地反复加减来修正灰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通过对多个像素的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所述灰度值。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在最大灰度值的±10~20%范围内来修正像素灰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图像信息包括多个颜色分量,每个颜色分量都有一灰度值,并且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针对每个颜色分量来修正像素灰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彩色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透明图像形成单元都包括:图像载体;曝光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用于对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所述静电潜像是通过显影剂来显影的;转印单元,用于将经所述显影单元显影的图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用于将所述转印单元转印的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显影单元使用彩色显影剂而所述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显影单元使用透明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定影单元包括:环形带状部件,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加压和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环形带状部件传送的记录介质进行加压和加热;冷却单元,用于冷却经所述加压和加热单元加压和加热的记录介质;以及剥离单元,用于从所述环形带状部件上剥离经所述冷却单元冷却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所述定影单元被配置用于进行光泽度大于70的定影。所述光泽度是在所述图像被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后用与所述记录介质成60度角照射的光来测量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包括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区域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所述图像区域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区域;根据示出包括经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其中,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区域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的步骤是通过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所述像素灰度值,使得在所述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中形成了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并且其中,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不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配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相比,获得了具有更像金属光泽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被指定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区域上获得了具有更像金属光泽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能够重复地使用示出其中修正了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不具有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配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相比,可以更容易地通过图像处理来修正灰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因为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中的像素灰度值是无偏差地修正的,所以与仅重复了加减之一的情况相比,获得了具有更类似金属光泽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因为与像素行的长度在本发明第六方面的范围之外的情况相比,像素行的长度更类似于金属图像中包括的金属粉末的长度,所以图像看上去包括金属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不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配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相比,图像呈现金属粉末的漫反射,更类似于金属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颜色分量没有单独修正的情况相比,由于也对颜色进行了修正,所以获得了具有更类似金属光泽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获得了具有更类似金属光泽的图像,而没有由电子照相系统造成的转印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与不具有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配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相比,获得了具有更类似金属光泽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与光泽度在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范围之外的情况相比,获得了具有更类似金属光泽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与不具有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步骤的方法相比,获得了具有更类似金属光泽的图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示出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成的框图;
图2详细示出了图像形成单元的构成;
图3详细示出了转印单元的构成;
图4示出例示了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单元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和5B示出了修正处理的实例;
图6示出了试验结果;
图7示出了另一试验结果;
图8示出了另一试验结果;
图9示出例示了由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单元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而
图10A到10C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修正操作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案
1、第一实施方式
1-1构成
图1示出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总体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0、存储单元20、通信单元30、操作单元40、图像形成单元50以及图像处理单元60。控制器10是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等的控制装置。控制器10通过CPU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元件。存储单元20包括例如HDD(硬盘驱动器)的存储装置。存储单元20存储了用于图像形成的信息(或数据)。通信系统30包括用于向或从例如数码相机、个人计算机或扫描仪的外部装置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接口装置。例如,控制器10从外部装置获得包括三种颜色分量即红(R)、绿(G)和蓝(B)的图像信息(或数据)。此后,将包括RGB颜色分量的图像信息称为“RGB形式的图像信息”。操作单元40包括例如触摸板的输入装置。操作单元40显示涉及图像形成的各种信息,并从用户接收命令。图像形成单元50根据经由通信系统30输入的图像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记录介质包括由纸浆纤维制成的纸张(所谓的普通纸)、涂覆了树脂的纸张,或由不同于纸的材料制成的其他介质。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像形成单元50的构成。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单元50包括多个纸盘501;多个纸传送辊502;曝光装置503;转印单元504T、504Y、504M、504C、504K;中间转印带505;多个带传送辊506;二次转印辊507;支撑辊508;一次定影装置509;传送切换机构510;以及二次定影装置511。请注意,图2中的双点划线示出了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
纸盘501容纳了预定类型和尺寸的记录介质。纸盘501按照控制器10所指示的定时来送出记录介质。纸传送辊502将记录介质传送到由二次转印辊507和支撑辊508形成的转印区域。
曝光装置503包括激光光源和多角镜,并根据图像信息向转印单元504T、504Y、504M、504C和504K发射激光束。转印单元504T、504Y、504M、504C和504K利用透明(T)显影剂(或透明调色剂),以及黄(Y)、品红(M)、青(C)和黑(K)色的彩色显影剂(或彩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并将形成的图像分别转印到中间带505上。在此,透明调色剂是指一种不包括彩色材料的调色剂。透明调色剂例如包括SiO2(二氧化硅)或TiO2(二氧化钛)的低分子量聚酯树脂。经透明调色剂显影的调色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变为透明,并具有类似金属表面的光泽度。应注意的是,转印单元504Y、504M、504C和504K使用的调色剂不同,而它们的构成却彼此相同。因此,在不需要区分各个转印单元时,通过忽略字母附注将它们统称为“转印单元504”。
图3详细示出了转印单元504的构成。如图3所示,转印单元504包括感光鼓5041、辊充电装置5042、显影器5043、一次转印辊5044、鼓清洁器5045以及静电消除器5046。感光鼓5041是包括电荷生成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图像载体,并通过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在图3中的箭头A的方向上转动。辊充电装置5042对感光鼓5041的表面进行均匀加电。曝光装置503对感光鼓的充了电(或加了电)的表面进行曝光,并且形成了静电潜像。显影器5043容纳了5种颜色,即T、Y、M、C和K的调色剂。显影器5043形成了相对于感光鼓5041的表面的预定电势差(显影偏压)。调色剂由于该电势差而粘在感光鼓504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感光鼓5041的表面上形成了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辊5044在中间转印带505面向感光鼓5041的位置处形成预定的电势差。调色剂图像由于该电势差而被转印。鼓清洁器5045移除转印了调色剂图像之后残留在感光鼓5041的表面上的未转印调色剂。静电消除器5046移除感光鼓5041的表面上的电荷。
再次参照图2,中间转印带505是连续带状部件(或环形带状部件)。带传送辊506将中间转印辊505拉紧。至少一个带传送辊506具有使中间转印带505向图2的箭头B的方向转动的驱动单元。没有驱动单元的带传送辊506随着中间转印带的移动而转动。通过中间转印带505向箭头B的方向转动,由转印单元504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移动到由二次转印辊507和支撑辊508形成的转印区域。
二次转印辊507和支撑辊508在中间转印带505面向记录介质的位置处形成预定的电势差,并使调色剂图像由于该电势差而转印在记录介质上。一次定影装置509包括加热辊5091和加压辊5092。通过由这些辊加热和加压,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传送切换机构510具有改变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功能。传送切换机构510如下来控制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如果需要由二次定影装置511进行定影,则将传送方向变到箭头R的方向。如果不需要由二次定影装置511进行定影,则将传送方向变到箭头L的方向。
二次定影装置511包括定影带5111、驱动辊5112、加压辊5113、加热辊5114、散热片5115和剥离辊5116。定影带5111是具有光滑表面的环形带状部件。驱动辊5112通过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而转动,并将定影带5111向图中箭头C的方向移动。加压辊5113和定影辊5111夹住记录介质,而加压辊5113对记录介质加压。加热辊5114是内部包括热源的辊部件,并通过定影带5111对记录介质加热。散热片5115是与定影带5111接触的冷却单元,并冷却记录介质。剥离辊5116拉紧了定影带5111。在剥离辊5116的某个位置上,记录介质通过其自身的刚度而剥离,并从该装置射出。
二次定影装置511对通过一次定影辊509在上面形成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加压和加热,并在与定影带5111的表面相接触的条件下冷却记录纸张之后射出记录介质。结果,复制了与定影带5111的表面同样光滑的形成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表面。
再次参照图1来描述图像处理单元60。图像处理单元60包括ASIC(专用集成电路)和存储器,用于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并根据经由通信单元30获得的RGB形式的图像信息来生成具有适于图像形成单元50的格式的图像信息。“适于图像形成单元50的格式”包括一组示出5种颜色分量即T、Y、M、C和K的调色剂图像的颜色信息。经由通信单元30获得的图像信息包括被指定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区域的图像区域。此后,将此图像区域称为“金属区域”。例如,金属区域是在外部装置处生成RGB形式的图像信息时由用户对操作单元40的操作所指定的区域。例如,金属区域包括标签区域。例如,在金属区域内,标签信息是“1”,而在金属区域之外,标签信息是“0”。
图4示出例示了图像处理单元60的操作的流程图。当经由通信单元30获得的RGB形式的图像信息被提供给图像处理单元60时,图像处理单元60在需要的情况下(在步骤SA1)执行预定的预处理。该预处理例如包括移除图像信息中包含的噪声的平滑处理、白平衡校正和阴影校正。
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A2)进行颜色转换处理,以将图像信息的颜色空间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YMCK颜色空间。更具体来讲,图像处理单元60参照存储在存储单元20或存储器中的查找表来计算3种颜色即Y、M和C的颜色分量。此外,图像处理单元60利用已知的背景移除处理(例如UCR处理)计算K颜色分量。根据这种颜色转换处理,RGB形式的图像信息被转换为包括4种颜色分量即Y、M、C和K的图像信息(此后称为“YMCK形式的图像信息”)。YMCK形式的图像信息中包括的每种颜色分量都示出了每种颜色调色剂的灰度值。
参照与RGB形式的图像信息中包括的金属区域相对应的标签信息,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A3)从YMCK形式的图像信息中提取与金属区域相对应的图像信息。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A4)执行修正处理,即通过向每个像素的Y、M、C和K的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随机地增大或减小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的处理。进行随机数的加减是为了呈现由金属粉末造成的漫反射。下面描述修正处理的细节。
图5A和5B示出了修正处理的实例。在图5A和5B中,沿着快速扫描方向示出了金属区域中包括的多个像素的灰度值。术语“快速扫描方向”是指曝光装置503的曝光光线所扫描的方向,而术语“慢速扫描方向”是指与快速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在图5A和5B中,横轴示出了排列在快速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的位置,纵轴示出了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在修正处理之前,图像处理单元60从图5A所示的金属区域中提取长度为L(μm:微米)的多个连续像素(此后称为“像素组”)。在本实施方式中,随机数由预定算法生成,并分配到每个像素组。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像素组的长度L为50~80μm(微米)。该随机数是在像素的最大灰度值的5~10%内生成的。例如,如果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以8位来表示,则最大灰度值为“256”。因此,随机数的最大值在13(≈256×5%)到26(≈256×10%)之内。图像处理单元60设定了13到26范围内的最大值。图像处理单元60生成该最大值之内的随机数,并将生成的随机数分配给每个像素组。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交替地向灰度值加上或减去随机数。例如,给出了最大值为26,并且图像处理单元60生成的随机数为0,21,16,0,26...的实例。在此情况下,区域b1、b2、b3、b4和b5中的像素的灰度值分别由修正处理确定为“p0+0”、“p0-21”、“p0+16”、“p0-0”和“p0+26”。在修正处理之前金属区域中的像素的灰度值恒定为p=p0。在修正处理之后,以每Lμm(微米)对灰度p进行修正。波动范围的宽度W是修正处理之后灰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在此情况下,W=26-(-26)=52。换句话说,波动范围的宽度W等于最大灰度值的20%。另选的是,在随机数的最大值被设定为13(等于最大灰度值的5%)的情况下,波动范围的宽度W等于最大灰度值的10%。
如上所述,图像处理单元60进行修正处理,由此对金属区域中包括的每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进行单独修正。在此,“对金属区域中包括的每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进行单独修正”是指为Y、M、C和K生成不同的随机数,并分别利用不同的随机数来修正Y、M、C和K的灰度值。像素组的长度L可以对于全部颜色分量都相同,或可以对于每种颜色分量都不同。图像处理单元针对每个颜色分量T、Y、M、C和K进行半色调处理,并(在步骤SA5)对颜色信息进行二值化。图像处理单元60生成示出透明调色剂排布在与步骤SA3中所提取的金属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A6)输出所生成的图像信息以及步骤SA5中经过二值化的图像信息。接收到这些图像信息时,图像形成单元50根据这些图像信息来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并且(在步骤SA7)将彩色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透明调色剂图像与彩色调色剂图像重叠。在调色剂图像被图像形成单元50中的一次定影装置509定影之后,记录介质在被二次定影装置511压在定影带5111的表面上的情况下得到冷却,从而(在步骤SA8)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之上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被输出到输出托盘。
通过对金属区域中的彩色调色剂的浓度(单位面积中记录介质的调色剂覆盖率)进行修正,呈现出了(由金属图像中的金属粉末造成的)漫反射。此外,由于透明调色剂图像重叠了彩色调色剂图像,故呈现出金属的光泽度。根据这种配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了类似金属的图像。
1-2测试例
发明人试验性地操作了该图像形成装置,以根据上述技术形成图像。在本试验中,使用了Fuji Xerox Co.,Ltd.(富士施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ApeosPort-II C7500的Y、M、C和K调色剂作为彩色调色剂。调色剂的平均颗粒直径是约7μm(微米)。另外,使用了平均颗粒直径为约7μm(微米)的调色剂作为透明调色剂。透明粉末是由对ApeosPort-II C7500的修正调色剂工艺获得的树脂制成的。此外,ApeosPort-II C7500得到修改以安装5种调色剂Y、M、C、K和T,并用作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由Oji Paper Co.Ltd.(王子制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镜面涂铂纸(256g/m2)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由Fuji Xerox Co.,Ltd.生产的多功能复印机DocuCentre f450的带定影装置作为二次定影装置511。带定影装置的定影条件是:定影温度140℃且记录介质的传送速率54mm/s。在本试验中,使用了呈现出金色的分布为C:5%、M:10%、Y:50%、T:100%的测试图像。在修正处理中,最大随机数是最大灰度值的8%。换句话说,波动范围的宽度W为16%(=8%+8%)。为了测量光泽度,使用了Byk Gardner(毕克-加特纳)生产的微型Tri-Gloss。通过利用JIS(日本工业标准)Z8741定义的测量方法来测量测试图像的光泽度,光泽度对于辐射角60°(度)的光线为约80。
(a)对像素组的各种长度的试验
图6示出了试验的结果。上面一行示出了像素组的长度L,下面一行示出了每个长度L的分数。分数由多个人根据以下规则给出。图6中示出的分数是10个测试者给出的分数的平均。规则如下所述:
(a-1)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包括几乎与金属图像(由包括金属粉末的材料形成的图像)相同的金属粉末,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4分。
(a-2)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包括在一定程度上类似金属图像的金属粉末,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3分。
(a-3)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包括很少类似金属图像的金属粉末,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2分。
(a-4)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不包括类似金属图像的金属粉末,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1分。
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像素组的长度L在30~120μm(微米)内,则平均分高于2.5分。换句话说,如果像素组的长度L在30~120μm(微米)内,则图像看上去包括与金属图像的类似度高于特定值的金属粉末。更具体来讲,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像素组的长度L在50~80μm(微米)内,则平均分高于3.0分。换句话说,如果像素组的长度L在50~80μm(微米)内,则图像看上去类似金属图像。
(b)对各种光泽度的试验
图7示出了另一试验结果。上面一行示出了在光线的辐射角为60°的情况下测试图像的光泽度,下面一行示出了每个光泽度的分数。分数是由多个人根据以下规则给出的。图7所示的分数是10个测试者给出的分数的平均。在本试验中,像素组的长度L是约50μm(微米),波动范围的宽度W是16%。规则如下所述:
(b-1)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具有类似平面金属表面的光泽度,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4分。
(b-2)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类似平面金属表面的光泽度,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3分。
(b-3)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具有比平面金属表面更小的光泽度,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2分。
(b-4)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不具有类似平面金属表面的光泽度,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1分。
测试结果表明,如果光泽度大于70,则平均分高于2.5分。换句话说,如果光泽度大于70,则图像看上去具有类似金属的光泽度。因此,更高的光泽度对于在印刷图像中呈现金属表面更有效。
(c)对各种波动范围宽度的试验
图8示出了另一试验结果。上面一行示出了随机数的波动范围的宽度(或幅度)W(%),下面一行示出了每个宽度的分数。分数是由多个人根据下述规则给出。图8示出的分数是10个测试者给出的分数的平均。在本试验中,像素组的长度L为约50μm(微米),且在光线的辐射角度为60°的情况下测试图像的光泽度为约80。规则如下所述:
(c-1)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具有与金属图像大约相同的漫反射,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4分。
(c-2)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金属图像的漫反射,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3分。
(c-3)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具有比平面金属表面更少的漫反射,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2分。
(c-4)如果测试图像看上去不具有与平面金属表面类似的漫反射,则测试者应给测试图像打出1分。
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宽度W在10~20%范围内,则平均分数为2.5分。换句话说,如果光泽度大于70,则图像看上去具有类似金属的光泽。因此,图像具有类似金属图像的漫反射。
2、第二实施方式
主要就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之处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9示出例示了由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处理单元60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1)对从控制器10获得的图像信息执行预定的预处理。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2)进行颜色转换处理,由此将RGB形式的图像信息的颜色空间转换到YMCK颜色空间。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3)从由YMCK形式的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中提取金属区域。由于步骤SB1~SB3中的处理与步骤SA1~SA3中的相同,所以忽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执行修正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单元60通过用预定图像(此后称为“替换图像”)替换金属区域来执行修正处理。参照图10来描述此操作。
首先,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4)从存储单元20读取表示替换图像的替换图像信息。替换图像可以是由数码相机拍摄的金属表面的图片。另选的是,替换图像也可以是图像处理单元60通过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方法生成的图像。例如,如果替换图像是拍摄的图片,则替换图像示出了金属的表面。因此,如图5B所示,相邻像素的灰度值被重复地修正为更高和更低。存储单元20存储了多个替换图像,每个替换图像都与Y、M、C和K的灰度值的不同组合相对应。图像处理单元60读取与金属区域中的像素的灰度值相对应的替换图像信息。图10A示出了替换图像G的实例。替换图像G具有尺寸等于记录介质的矩形形状,并且图像区域的尺寸是足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尺寸。
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5)识别替换图像信息的与从YMCK形式的图像信息中提取的金属区域的位置相对应的图像区域。图10B示出了替换图像G中的识别出的图像区域的实例。在本实例中,识别出了与日本汉字字符“大”相对应的图像区域S。
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6)从替换图像信息中剪切包括图像区域S的图像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如图10(c)所示。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7)用剪切的图像区域来替换金属区域。步骤SB4~SB7中的处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修正处理。应注意的是,如果单一图像中包括多于一个的金属区域,则图像处理单元60针对每个金属区域来执行处理步骤SB4~SB7。
修正处理后,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8)进行半色调处理,由此对颜色信息进行二值化。图像处理单元60(在步骤SB9)输出具有适于图像处理单元50的格式的图像信息。接收到图像信息时,图像形成单元50根据该图像信息将彩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并进一步(在步骤SB10)转印透明调色剂图像使之重叠彩色调色剂图像。接着,图像形成单元50(在步骤SB11)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应注意的是,由于步骤SB8~SB11中的处理与步骤SA5~SA8中的处理相同,因此忽略这些处理的详细描述。
3、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可做以下修改。至少可合并以下描述的两个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单元60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然而,图像处理单元60可以不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例如,图像处理单元60可以是经由包括USB(通用串行总线)电缆或LAN(局域网)的通信单元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计算机装置。在此情况下,外部计算机装置向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由图像处理单元60生成的颜色信息。
换句话说,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每个元件都可实现为物理上分离的装置。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包括至少一个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单元60对YMCK形式(是适于图像形成单元50的格式)的图像信息执行修正处理。然而,图像处理单元60可对RGB形式的图像信息执行修正处理。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A1的预处理之后,图像处理单元60执行修正处理,以(在步骤SA3和SA4中)向RGB形式的图像信息的金属区域中所包括的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将图像信息转换为YMCK形式的图像信息,并执行从步骤SA5开始的处理。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存储单元20存储包括R、G和B颜色分量的替换图像。在步骤SB1的预处理之后,图像处理单元60执行修正处理,以(在步骤SB3~SB7中)用替换图像替换金属图像。接着,图像处理单元60将图像信息转换为YMCK形式的图像信息,并执行从SB8开始的处理。
通过在修正处理之后转换颜色空间,与转换颜色空间之后的修正处理类似,形成浓度经修正的图像。由此,任意一种方法都可形成呈现金属颜色的图像。另外,只要图像处理单元对每个颜色分量进行修正处理而不考虑颜色空间或颜色分量的数量,所形成的图像就可呈现金属颜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修正处理包括对图像信息进行修正。由于通过重复地修正像素的浓度形成了呈现金属颜色的图像,所以金属颜色可由以下方式呈现。图像处理单元60向图像形成单元50输出而不进行图像信息的修正,并输出对金属区域中的浓度进行修正的指令信号。形成图像时,作为对指令信号的响应,图像形成单元50的曝光装置503针对转印单元504的与金属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来修正激光束的强度。图像形成单元50可每30~120μm(微米)调制激光束的强度。激光束的强度可在最大强度的10~20%范围内进行调制。金属颜色可通过这种配置而呈现。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灰度值是恒定的(p=p0)。金属颜色可呈现为具有非恒定灰度值的图像。所述图像例如可以包括渐变灰度值或多个颜色分量。
修正处理的细节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Lμm(微米)来修正灰度值p,幅度是最大灰度值的10~20%。尽管这些条件对于呈现金属颜色是优选的,但上述条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随机数可以响应于要处理的像素的灰度值而生成。另选的是,幅度可以大于最大灰度值的2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和减是依次交替进行的。换句话说,依次改变随机数的符号(+或-)。然而,加和减也可不依次交替地进行。例如,可针对预定数量的像素组进行加或减。另选的是,可针对随机数量的连续随机像素组进行加或减。进一步另选的是,随机数可在例如-26到+26的包括正数和负数的范围内生成。进一步另选的是,加和减可根据与随机数不同的数字序列进行。“修正像素的灰度值”包括这些变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替换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比金属区域充分大。然而,替换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也可比金属区域小。在此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60将替换图像并置在金属区域内。对于金属区域和非金属区域之间的边界,图像处理单元60可按照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那样来剪切替换图像。在此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60可执行图像处理以模糊该边界。
替换图像信息可以是被执行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正处理的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存储了表示修正处理之后的图像的图像信息。例如,图像处理单元60对包括4种颜色分量即Y、M、C和K的图像信息进行修正处理。每种颜色分量的灰度值都为恒定的。图像信息示出了矩形图像。存储单元20将经处理的图像存储为替换图像。在此情况下,提供了多个替换图像,每个图像都与颜色分量的灰度值的不同组合相对应。按照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那样用替换图像来替换金属区域。
修正处理的方向不限于快速扫描方向。其他方向,例如慢速扫描方向也可用作修正处理的方向。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是为了示例和说明目的。并不是要将本发明穷尽或限制成公开的精确格式。很明显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修改和变化。示范性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而选择和描述的,由此使得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于所预想的特殊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示出了图像并且包括所述图像中的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
修正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
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用于根据示出包括经所述修正单元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
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
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对于所述图像的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像素灰度值,使得在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所述图像区域形成了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
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在最大灰度值的±20%范围内来修正像素灰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图像信息包括多个颜色分量,每个颜色分量都有一灰度值,并且
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针对每个颜色分量来修正像素灰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彩色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透明图像形成单元都包括:
图像载体;
曝光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用于对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所述静电潜像是通过显影剂来显影的;
转印单元,用于将经所述显影单元显影的图像转印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
定影单元,用于将所述转印单元转印的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其中所述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显影单元使用彩色显影剂而所述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显影单元使用透明显影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定影单元包括:
环形带状部件,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加压和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环形带状部件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压和加热;
冷却单元,用于冷却经所述加压和加热单元加压和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剥离单元,用于从所述环形带状部件上剥离经所述冷却单元冷却的所述记录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定影单元被配置用于进行光泽度大于70的定影,所述光泽度是在所述图像被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后通过与所述记录介质成60度角照射的光来测量的。
7.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示出了图像并且包括所述图像中的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
修正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示出了包括经所述修正单元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
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
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
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对于所述图像的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通过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所述像素灰度值,使得在所述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形成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并且
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8.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包括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包括标识金属区域的标签信息;
修正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
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用于根据示出包括经所述修正单元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
透明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
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通过对于由所述标签信息所标识的所述金属区域,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像素灰度值,使得在所述金属区域形成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并且
其中,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为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用于通过交替地反复加减来修正灰度值。
10.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包括像素灰度值的图像信息;
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区域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所述图像区域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区域;
根据示出包括经修正的像素灰度值的彩色图像的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以及
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重叠所述彩色图像的透明图像,
其中,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区域中所包括的像素灰度值进行修正的步骤是通过从所述像素灰度值加上或减去一随机数来修正所述像素灰度值,使得在所述被标识为呈现金属表面的图像区域中形成了呈现金属色的图像,所述随机数的值在特定范围内,并且其中,每当像素行的长度在所述图像信息示出的图像的方向上变为30~120微米时就对所述随机数进行更新。
CN2008102131539A 2007-10-04 2008-09-18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3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1137 2007-10-04
JP2007261137A JP4535112B2 (ja) 2007-10-04 2007-10-04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61137 2007-10-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3876A CN101403876A (zh) 2009-04-08
CN101403876B true CN101403876B (zh) 2012-11-28

Family

ID=4052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1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3876B (zh) 2007-10-04 2008-09-18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89246B2 (zh)
JP (1) JP4535112B2 (zh)
CN (1) CN1014038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5314B2 (en) * 2008-11-24 2013-01-0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embed glossmark digital watermarks into continuous-tone images
JP5350027B2 (ja) * 2009-03-12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339080B2 (ja) * 2009-09-15 2013-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定着装置、並びに、該転写定着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371904B2 (ja) * 2010-01-27 2013-12-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4154B2 (ja) * 2010-07-28 2014-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014475B2 (ja) 2010-07-28 201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2048060A (ja) * 2010-08-27 2012-03-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0183B2 (ja) 2011-06-16 2016-04-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情報処理装置
JP5429336B2 (ja) * 2011-09-16 2014-0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74745A (ja) * 2012-10-02 2014-04-2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6146183B2 (ja) * 2013-07-24 2017-06-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651810B (zh) * 2016-12-31 2018-08-0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校正方法及装置、x射线摄影设备
EP3496381B1 (en) 2017-12-08 2021-09-15 Ricoh Company, Ltd. Printed matter, printed matter manufactur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rier means
CN108563103A (zh) * 2018-04-28 2018-09-21 无锡佳腾磁性粉有限公司 高清数码铜金色干式双组分墨粉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516A (zh) * 2002-08-20 2004-03-17 ������������ʽ����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493929A (zh) * 2002-10-29 2004-05-05 ��ʿͨ��ʽ���� 透明涂层形成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彩色成像设备
US7034964B2 (en) * 2000-03-07 2006-04-25 Seiko Instrum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dation re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tone im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3029B2 (ja) 1985-11-29 1994-09-14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メタリツクトナ−
EP0486235B1 (en) * 1990-11-14 1996-05-15 Konica Corporation 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236136B2 (ja) 1993-07-08 2001-12-10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超音波処置装置
JP3984696B2 (ja) * 1998-01-30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175034A (ja) * 1998-12-04 2000-06-23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KR100322596B1 (ko) * 1998-12-15 2002-07-18 윤종용 입력 영상의 밝기를 유지하는 화질 개선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6909411B1 (en) * 1999-07-23 2005-06-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6498910B2 (en) * 2000-04-07 2002-12-24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with light and dark hue toners
EP1271409B1 (en) * 2001-06-28 2016-12-14 Oracle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digital image including a transparent object
JP4416488B2 (ja) * 2002-12-27 2010-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ミド基、スルホン酸基、スルホン酸エステル基を有する新規なポリヒドロキシアルカノエ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荷電制御剤、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70365C (zh) 2002-12-27 2008-02-20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酰胺基、磺酸基或磺酸酯基的新型多羟基链烷酸酯、电荷控制剂及调色剂
US7491424B2 (en) * 2003-05-19 2009-02-17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Reproduction of security documents and color images with metallic inks
US7877053B2 (en) * 2003-12-23 2011-01-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justable gloss control method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s and 3-D image effect with adjustable gloss
JP2005301203A (ja) * 2004-03-16 2005-10-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写真用受像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83653A (ja) * 2004-03-26 2005-10-13 Fuji Xerox Co Ltd 透明トナー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剤、光沢付与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7324240B2 (en) * 2004-04-30 2008-01-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correction method with transparent toner insignia images
US7304770B2 (en) * 2004-08-30 2007-12-04 Xerox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differential gloss with halftoned clear toner
US20060140650A1 (en) * 2004-12-14 2006-06-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counter and toner consumption calculating method
JP2006220740A (ja) * 2005-02-08 2006-08-2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61820A (ja) * 2005-03-15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撮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質感読取方法
JP2006261819A (ja) * 2005-03-15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撮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読取方法
US7495679B2 (en) * 2005-08-02 2009-02-24 Kolorific,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alibrating a color display
JP5464783B2 (ja) * 2005-09-13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質向上方法
WO2007032542A1 (en) * 2005-09-13 2007-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dditional heating means for gloss enhancement
US8086124B2 (en) * 2005-12-06 2011-1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71644A (ja) * 2005-12-22 2007-07-05 Fujifilm Corp 電子写真用受像シート
JP4882390B2 (ja) * 2006-01-25 2012-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7724402B2 (en) * 2006-01-31 2010-05-25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read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4964B2 (en) * 2000-03-07 2006-04-25 Seiko Instrum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dation re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tone image
CN1482516A (zh) * 2002-08-20 2004-03-17 ������������ʽ����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493929A (zh) * 2002-10-29 2004-05-05 ��ʿͨ��ʽ���� 透明涂层形成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彩色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89246B2 (en) 2012-05-29
US20090092405A1 (en) 2009-04-09
JP4535112B2 (ja) 2010-09-01
JP2009092767A (ja) 2009-04-30
CN101403876A (zh)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3876B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JP55097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64788B2 (en) Selective printing of raised information using electrography
CN101566812B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5610932B2 (ja) 画像制御装置
US20120229819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5258503B2 (ja) 複写装置
CN101598913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6720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749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4134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101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情報処理装置
JP68185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8133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9211546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4935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打印检查系统
US8315531B2 (en) Image-processing device, image-forming apparatus, image-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6517635B2 (ja) データ生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データ生成方法
JP20142194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19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649695B2 (en) Xerographic color image forming machine having marking engines with both low gloss and high gloss developers
JP200106934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19211649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方法
JP20201297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14060A (ja) 機械学習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機械学習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