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7101B -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7101B
CN101397101B CN2008101681438A CN200810168143A CN101397101B CN 101397101 B CN101397101 B CN 101397101B CN 2008101681438 A CN2008101681438 A CN 2008101681438A CN 200810168143 A CN200810168143 A CN 200810168143A CN 101397101 B CN101397101 B CN 101397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width
dish
sheet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81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7101A (zh
Inventor
若草敬介
井土正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7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7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1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 B65H2301/51214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parallel to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of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2Corrugating; Stiff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6Bottom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geometry
    • B65H2405/11164Rear portion extensible in parallel to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2Rear, i.e. portion opposite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 B65H2405/1124Rear, i.e. portion opposite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pivotable, detai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1Supports for sheets fu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65H2405/332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discharge tray superposed to feed t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片材输送装置包括:构造成在排出方向上排出片材的片材排出器;构造成接收由片材排出器所排出的片材的盘;从盘向上突出的止动件;和由盘的上表面所提供并且位于止动件的沿排出方向的上游侧上的引导件,该引导件构造成翘曲被排出的片材,使得该被翘曲的片材在其与排出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以由此允许被翘曲的片材的前端在止动件上经过并定位在止动件的沿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上。该片材输送装置具有有效的布置以有利地防止片材卡住的问题。

Description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9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55668的优先权,在此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送片材的片材输送装置,以便把片材排出到盘上,并且本发明还涉及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在配备有自动送稿器(ADF)的图像读取设备中,沿着路径输送被设置在文件盘上的文件,在文件的输送过程中读取被承载在文件上的图像。在已经读取图像之后,把文件排出到排出盘上。作为这种图像读取设备的一个实例,JP-H06-247608A公开了一种设备,在该设备中把牵引构件和肋状物设置在排出盘的上表面上。肋状物中的每一个肋状物都从排出盘的上表面竖直延伸并且在文件被排出的排出方向上伸长。由在排出方向上伸长的板状构件来提供牵引构件。把端部挡板设置在牵引构件的沿排出方向的上游端部部分中,而把凸块设置在牵引构件的沿排出方向的下游端部部分中。在已经把文件排出到排出盘上之后,使用者通过操作凸块在排出方向上滑动牵引构件。被这样滑动的牵引构件与文件的后端相接触,并且文件在下游方向上沿着肋状物移动。
JP-H10-316299A公开了一种后处理设备,用于在对记录片材执行图像记录操作之后装订记录片材,并且用于把被装订的记录片材排出到排出盘上。在这种后处理设备中,把一对突出构件设置在排出盘上。具体地说,把该突出构件设置在排出盘的上表面的接触部分上,在该接触部分的前端处,垂下的一叠被排出的记录片材与该接触部分相接触。突出构件位于排出盘(该排出盘在排出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的各个相对侧上。突出构件中的每一个突出构件都具有缓和倾斜的上表面,以便当朝向中心线的方向上看时该每一个突出构件都具有逐渐减小的高度。由于沿着各个突出构件的倾斜上表面输送该叠记录片材,所以在它的前端部分处该叠记录片材稍微翘曲,因而该叠记录片材被给予了阻止该叠片材卷起的刚度。
传统的图像记录设备比如喷墨打印机配备有片材供给盒,该片材供给盒由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双层盘组件构成,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分别由片材输出盘和片材供给盘来提供。片材盘和片材输出盘中的每一个片材盘和片材输出盘在排出方向上都是可扩展和可收缩的,以便能够保持各种规格中任一种规格的记录片材,从而保持各种规格中所选定的一种规格的片材。片材输出盘配备有用于支撑被排出到片材输出盘上的记录片材的前端部分的延伸盘。把延伸盘设置在片材输出盘的沿排出方向的下游端部部分中,该延伸盘从片材输出盘的上表面向上突出。被排出到片材输出盘上的记录片材在它的前端处通过延伸盘支撑,以便防止该记录片材从片材输出盘掉落。
图15是显示了传统的片材供给盒149的透视图,其中该片材供给盒149处于被排出到片材输出盘144上的记录片材137在它的前端处与止动件148相接触以便在完成排出片材137之前停止该记录片材137的状态下。这种状态可引起记录片材137卡住的问题,当止动件148在排出方向上是可移动的或者被排出的记录片材137具有这样大的长度使得它的前端到达止动件148的沿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的情况下,可引起上述的这种状态。不仅仅在把片材供给盒149用在图像记录设备中供给记录片材的情况下,而且在把该片材供给盒149用在扫描器设备中供给文件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由于上面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背景创作了本发明。所以,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该片材输送装置具有有效的布置以有利地防止片材卡住的问题,如果在完成片材排出之前停止了在片材输出盘上排出的片材,那么就会引起片材卡住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录设备包括具有这种技术优点的片材输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a)构造成在排出方向上排出片材的片材排出器;(b)构造成接收由片材排出器所排出的片材的盘;(c)从盘向上突出的止动件;和(d)由盘的上表面所提供并且位于止动件的沿排出方向的上游侧上的引导件,该引导件构造成翘曲被排出的片材,使得该被翘曲的片材在其与排出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以由此允许被翘曲的片材的前端在止动件上经过并定位在止动件的沿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上。
止动件设置为使得被排出到盘上的片材的前端与止动件相接触。因此,由于止动件,可防止片材从盘掉落。有一种情形,在该情形中,被排出的片材的长度(当在排出方向上测量时)大于止动件和盘的近端之间的距离(当在排出方向上测量时),也就是,在通过片材排出器完成排出片材之前被排出的片材的前端就与止动件相接触的情形。在像这样的情形中,在片材的前端与止动件相接触的同时,迫使片材在排出方向上进一步移动。然而,在引导件位于止动件的上游侧上的片材输送装置中,当沿着盘的引导件移动片材时该片材会翘曲,以便在与排出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由于向下凸的形状,在该形状中它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相对于它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是向下凸的,所以被这样翘曲的片材被给予了高的刚度,因而使得难于在排出方向上折弯该片材,以便尽管片材的前端与止动件相接触,但是该片材可在不会在排出方向上被折弯的情况下在止动件上经过。因此,可以防止片材卡住。值得注意的是,本片材输送装置可以或者被用来输送作为在图像记录设备中的片材的记录片材,或者被用作自动送稿器以输送作为在图像读取设备比如扫描仪设备中的片材的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实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上面所描述的片材输送装置;能够保持各种规格中任一种规格的片材的第二盘,以便保持各种规格中所选定的一种规格的片材;构造成将图像记录在片材上的图像记录器;和能够从第二盘把片材供给到图像记录器的片材供给器,以便把图像记录到由片材供给器所供给的片材上,其中片材排出器构造成把已经记录有图像的片材排出到作为第一盘的上述盘上。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本发明当前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与工业意义,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了打印机100的透视图,该打印机100处于把A4规格的片材保持在上部盘20中而把A3规格的片材保持在下部盘140中的状态下;
图2是显示了图1的打印机10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视图;
图3是显示了片材供给盒10的透视图,该片材供给盒10处于把扩展盘60拉出片材输出盘21的状态下;
图4是显示了片材供给盒10的透视图,该片材供给盒10处于盒10扩展的状态下;
图5是显示了片材供给盒10的透视图,该片材供给盒10处于已把片材输出盘21朝向上部盘20的前端29枢转的状态下;
图6是以放大的形式显示了图3的部分VI的视图;
图7是当在排出方向17上从片材输出盘21的上游侧看时显示了片材输出盘21的视图;
图8A-8C是当从片材输出盘21的上游侧看时片材输出盘21的一组视图,其中图8A显示了把A5规格的片材128接收在盘21上的状态,图8B显示了把A4规格的片材135接收在盘21上的状态,而图8C显示了把A3规格的片材137接收在盘21上的状态;
图9是显示了片材供给盒10的透视图,该片材供给盒10处于把A4规格的片材135接收在片材输出盘21上的状态下;
图10是显示了片材供给盒10的透视图,该片材供给盒10处于把A3规格的片材137接收在片材输出盘21上的状态下;
图11是当从片材输出盘21的上游侧看时显示了片材输出盘21的变型的视图,其中扩展盘96的上表面至少部分地由弯曲表面126提供;
图12是以放大的形式显示了延伸盘60的引导板63的变型的透视图,在该延伸盘60的引导板63中把凹入部分79设置在引导板63的一对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
图13是以放大的形式显示了引导板63的另一个变型的透视图,在该引导板63中把弯曲的凹入部分82设置在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
图14是以放大的形式显示了引导板63的另一个变型的透视图,在该引导板63中板63的导向面58是弯曲的;和
图15是显示了传统的片材供给盒149的透视图,该片材供给盒149处于把A3规格的片材137接收在片材输出盘144上的状态下,其中由止动件148来停止片材137的前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出于图解的目的来描述本实施例,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的那行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各种变化、变型和改进来体现本发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本发明的精神。
图1显示了呈喷墨打印机100的形式的图像记录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构建该喷墨打印机100。如在图1中所示的,打印机100具有大体长方体的形状,并且它的水平尺寸(即,宽度和深度)大于它的竖直尺寸(即,高度)。打印机100在它的前侧表面102中具有开口105,由此可以通过在引入方向106(见图1)上相对于打印机100的主体移动片材供给盒10和下部盘140,经由开口105把片材供给盒10(见图3和图4)和下部盘140(见图1)引入打印机100的主体中。因此,随着把盒10和下部盘140引入打印机100的主体中,可以朝向打印机100的图像记录器24(见图2)供给由盒10的上部盘2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或由下部盘14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通过在拉出方向108(见图1)上相对于打印机100的主体移动盒10和下部盘140,可以经由开口105把盒10和下部盘140拉出打印机100的主体。因此,随着把盒10和下部盘140拉出打印机100的主体,可以用新的记录片材补充上部盘20和下部盘140。在本实施例中,由上部盘20保持具有公文纸规格的记录片材,而由下部盘140保持具有另外的公文纸规格的记录片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打印机100是包括图像读取器(配备有自动送稿器的FB扫描器单元)的喷墨多功能设备,该图像读取器设置在图像记录器24的上侧上,并且该图像读取器构造成读取被承载在文件上的图像,但是将不提供对该图像读取器的描述。图1显示了将图像读取器从多功能设备的主体移除的状态。
片材供给盒10由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双层盘组件构成,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分别由作为第一盘的片材输出盘21和上面所描述的上部盘20来提供。上部盘20和下部盘140分别用作为保持记录片材的第二盘和第三盘,该记录片材中的每张记录片材都要经过图像记录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从上部盘20和下部盘140中所选定的一个盘把记录片材供给到图像记录器24,该图像记录器24构造成执行图像记录操作。在经过了图像记录操作之后,把记录片材中的每张记录片材都排出到开口105中,以便由作为第一盘的片材输出盘21把该片材接收到其上。
当把片材供给盒10引入打印机100的主体中时,把盒10的上部盘20的倾斜板22定位在第一片材路径43的下方,如在图2中所示的。如在图2中所看到的,倾斜板22向右倾斜,即沿着朝向打印机100的后侧的方向倾斜。通过倾斜板22向上引导由上部盘2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并且把该记录片材供给到第一片材路径43。第一片材路径43是弯曲路径,将沿着该弯曲路径输送从上部盘20所供给的记录片材。
当把下部盘140引入打印机100的主体中时,把下部盘140的倾斜板42定位在第二片材路径44的下方。如在图2中所看到的,倾斜板42向右倾斜。通过倾斜板42向上引导由下部盘14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并且把该记录片材供给到第二片材路径44。第二路径44是弯曲路径,将沿着该弯曲路径输送从下部盘140所供给的记录片材。
把第一片材路径43和第二片材路径44二者连接到第三片材路径23。第三片材路径23是如下路径,即,将沿着该路径输送沿着第一片材路径43或第二片材路径44被输送的记录片材。第三片材路径23向左延伸(如见图2)到片材输出盘21。
打印机100具有包括第一拾取辊25和第二拾取辊45的片材拾取辊31,通过马达(图未示)旋转第一拾取辊25和第二拾取辊45中所选定的一个拾取辊。旋转第一拾取辊25以把由上部盘2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供给到第一路径43和第三路径23。旋转第二拾取辊45以把由下部盘14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供给到第二路径44和第三路径23。
当把片材供给盒10引入打印机100的主体中时,如在图2中所示的,把第一拾取辊25定位在上部盘20的上方。通过由打印机100的框架(图未示)所支撑的轴28来可枢转地保持臂26。通过臂26的远端部分来可枢转地保持第一拾取辊25。通过臂26本身的重量或者由弹簧等所产生的弹力,持续地推动臂26以朝向上部盘20枢转。通过被设置在轴28和臂26中的动力传递机构(图未示)把由马达(图未示)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拾取辊25上。当把驱动力传递到第一拾取辊25上,并且第一拾取辊25与由上部盘2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中的最上面的一张记录片材保持接触时,由第一拾取辊25拾取该最上面的记录片材,然后把该最上面的记录片材供给到第一片材路径43和第三片材路径23。值得注意的是,当经由开口105从打印机100的主体移除片材供给盒10时,臂26和第一拾取辊25向上缩回。
当把下部盘140引入打印机100的主体中时,如在图2中所示的,把第二拾取辊45定位在下部盘140的上方。通过由打印机100的框架(图未示)所支撑的轴48来可枢转地保持臂46。通过臂46的远端部分来可枢转地保持第二拾取辊45。通过臂46本身的重量或者由弹簧等所产生的弹力,持续地推动臂46以朝向下部盘140枢转。通过被设置在轴48和臂46中的动力传递机构(图未示)把由上述马达(图未示)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拾取辊45上。当把驱动力传递到第二拾取辊45上,并且第二拾取辊45与由下部盘140所保持的记录片材中的最上面的一张记录片材保持接触时,由第二拾取辊45拾取该最上面的记录片材,然后把该最上面的记录片材供给到第二片材路径44和第三片材路径23。值得注意的是,当经由开口105从打印机100的主体移除下部盘140时,臂46和第二拾取辊45向上缩回。
由上述马达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拾取辊25或第二拾取辊45上,由此把每张记录片材都从上部盘20或下部盘140中所选定的一个盘供给到被设置在第三片材路径23中的片材输送器30上。
压板27设置在第三片材路径23中,以便从片材15的下侧支撑记录片材15(其被沿着第三片材路径23输送)。把图像记录器24设置在压板27的上方,以便把图像记录到沿着第三片材路径23被输送的记录片材15上。图像记录器24包括喷墨记录头19和承载该记录头19的滑架18。滑架18可以在与排出方向17垂直的水平方向(即,在与图2的图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记录头19设置在滑架18的底面上,使得记录头19的喷嘴暴露在滑架18的底面中并且面向下。从设置在打印机100内侧的每一个墨盒(图未示)把墨供给到记录头19。在移动滑架18的同时,记录头19通过喷嘴中所选定的喷嘴朝向压板27喷射呈微滴形式的墨,以便在记录片材15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在压板27的上侧上沿着第三片材路径23输送该记录片材15。
设置在第三片材路径23中的片材输送器30包括一对馈送辊组38和一对排出辊组39。馈送辊组38设置在图像记录器24的沿排出方向17的上游侧上,并且该馈送辊组38由馈送辊33和夹持辊34构成。夹持辊34可自由旋转地受到保持,并且通过弹簧等朝向馈送辊33持续地推动或偏压该夹持辊34。排出辊组39设置在图像记录器24的沿排出方向17的下游侧上,并且该排出辊组39由排出辊35和带齿辊(小齿轮)36构成。带齿辊36可自由旋转地受到保持,并且通过弹簧等朝向排出辊35持续地推动或偏压该带齿辊36。
把包括多个齿轮的齿轮驱动机构(图未示)连接到馈送辊33的轴上,以便把由马达所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馈送辊33的轴上。通过把驱动力传递到馈送辊33的轴上,馈送辊33以某一旋转速度旋转,由此把夹在馈送辊33和夹持辊34之间的记录片材15馈送到压板27上。经由包括齿轮的传递机构把馈送辊33和排出辊35彼此连接,以便经由传递机构把驱动力从馈送辊33传递到排出辊35,由此以彼此同步的方式驱动馈送辊33和排出辊35。因此,夹在排出辊35和带齿辊36之间的记录片材15在排出方向17上移动,以便经由第三片材路径23把该记录片材15排出到片材输出盘21。从上部盘20或下部盘140所供给的记录片材15在通过馈送辊组38和排出辊组39在压板27上方沿着第三片材路径23被输送的同时经过记录操作,然后接收到片材输出盘21上。
接下来将要参考图3-图5描述上部盘20的结构。如在图3中所示的,上部盘20具有矩形板状的形状,该形状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伸长。上部盘20具有盘主体71和扩展盘72,该扩展盘72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相对于盘主体71可滑动移动。因此,当需要时可相对于盘主体71在引入方向106或拉出方向108上滑动移动扩展盘72。通过扩展盘72相对于盘主体71的移动,可扩展或收缩上部盘20的上表面(即,片材接收表面),以便上部盘20可保持各种类型的记录片材(在规格上不同的记录片材)比如A3规格的片材(420mm×297mm)、A4规格的片材(297mm×210mm)、B5规格的片材(257mm×182mm)、名信片规格的片材(148mm×100mm)、公文纸规格的片材(8.5英寸×14英寸)和信纸规格的片材(8.5英寸×11英寸)。上部盘20保持各种类型中所选定的一种类型的记录片材。
上部盘20的盘主体71具有底板75(见图5),记录片材放置在该底板75上。上述倾斜板22设置在构成上部盘20的前端29(见图3和图4)的底板75的端部部分中。由板状构件来提供倾斜板22,该构件在盘主体71的宽度方向16(即,与排出方向17垂直的方向)上伸长。如上面所描述的,倾斜板22沿着朝向打印机100后侧的方向倾斜。当被容纳在上部盘20中的记录片材中的每张记录片材都在它的前端处与倾斜板22相接触时,在朝向第一片材路径43的向上倾斜的方向上沿着倾斜板22的内侧表面73引导每一个片材的前端。
一对侧引导板77设置在盘主体71中。当在与宽度方向16平行的方向上滑动移动侧引导板77中的一个侧引导板77时,侧引导板77中的另一个侧引导板77在与侧引导板77中的上述侧引导板77的移动方向相对的方向上滑动移动。也就是,在与宽度方向16平行的各个相对的方向上彼此关联地移动成对的侧引导板77。例如,在被放置在上部盘20上的记录片材的宽度比在两个侧引导板77之间的距离小的情况下,通过朝向记录片材移动两个侧引导板77中的一个侧引导板77,可以引起两个侧引导板77彼此同时朝向彼此移动。由于相应两个侧引导板77的移动,可以将记录片材的宽度方向中心与上部盘20的宽度方向中心大致对准。
盘主体71还具有一对侧壁81,该对侧壁设置在底板75的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的各个端部部分上。侧壁81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延伸,并且具有各个接收孔57,使得把各个连接件130的轴可旋转地接收在各个接收孔57(见图5)中。通过它们的被可旋转地接收在各个接收孔57中的各个轴把连接件130可枢转地连接到上部盘20上。
如在图5中所示的,多个侧端引导件111设置在盘主体71的侧壁81中的每一个侧壁81内侧,并且布置在引入方向106上。侧端引导件111中的每一个侧端引导件111都具有引导槽110,以便在它的横截面中具有倒置的U形。通过引导槽110,把扩展盘72的滑动运动的方向局限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扩展盘72具有一对导轨119,该对导轨119引入侧端引导件111的引导槽110中。
后引导件(图未示)设置在扩展盘72的沿宽度方向16的中央部分中,以便该后引导件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滑动移动。当把记录片材容纳在上部盘20中时,后引导件在引入方向106上滑动移动,以便该后引导件与各个记录片材的后端相接触。由于后引导件,所以不论记录片材的规格如何,在把各个记录片材的前端全部都定位在靠近上部盘20中的倾斜板22的预定位置中的同时,可使得各个记录片材的后端彼此齐平,并且把该各个记录片材的后端全部都定位在取决于记录片材的规格的位置中。
把上述成对的导轨119设置在扩展盘72的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的各个端部部分中,以便把该成对的导轨119引入盘主体71的引导槽110中(见图4和图5)。导轨119在引入方向106上延伸,并且构成扩展盘72的各个侧壁。把导轨119中的每一个导轨119都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中,并且该导轨119中的每一个导轨119都具有使得它本身能够被引入在引导槽110中的适当的形状。
如在图5中所示的,把一对突起74设置在扩展盘72的后端32的各个相对端部部分中,该成对的突起74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突起74从扩展盘72向上突出,并且可被接收在片材输出盘21的扩展盘96的各个凹槽94中。把突起74中的每一个突起74都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中,并且该突起74中的每一个突起74都具有使得它本身能够被接收在凹槽94中相应的一个凹槽94中的适当的形状。
参考图3-图5,将要描述片材输出盘21的结构。片材输出盘21具有除了扩展盘96之外的盘主体95。扩展盘96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相对于盘主体95可滑动移动。换句话说,片材输出盘21在拉出方向108(和排出方向17相同的方向)和引入方向106上可扩展和可收缩。
片材输出盘21的盘主体95在它的平面图中具有在宽度方向16上伸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一对轴91设置在盘主体95的前端97的各个相对端部中,以便在宽度方向16上向外突出(见图5)。轴91可旋转地接收在各个连接件130的接收孔中,由此把片材输出盘21可枢转地连接到上部盘20上。
扩展盘96也在它的平面图中具有在宽度方向16上伸长的大致矩形形状。扩展盘96的宽度比在盘主体71的侧壁81之间的距离稍小,以便当片材输出盘21相对于上部盘20在用于覆盖上部盘20的上部开口的覆盖方向上枢转时,扩展盘96的各个侧壁98的内侧表面可与各个侧端引导件111的上表面相接触,以便通过各个侧端引导件111的上表面从各个侧壁98的下侧支撑该各个侧壁98。在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上,设置有一对脊部90(见图4)。
如在图5中所示的,把上述凹槽94设置在扩展盘96的后端132的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的各个相对端部部分中。凹槽94从扩展盘96的底面朝向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凹入。把凹槽94中的每一个凹槽94都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中,并且该凹槽94中的每一个凹槽94都具有使得它本身能够被接收在上述突起74中相应的一个突起74中的适当的形状,以便当片材输出盘21已经相对于上部盘20在用于覆盖上部盘20的上部开口的覆盖方向上枢转时把突起74接收在各个凹槽94中。在由片材输出盘21来覆盖上部盘20的上部开口的这种状态下,通过上部盘20的扩展盘72从片材输出盘21的扩展盘96的下侧支撑它,并且由于突起74与各个凹槽94的接合来限制扩展盘96相对于扩展盘72的滑动移动。所以,当在引入方向106或拉出方向108上相对于盘主体71滑动移动扩展盘72时,扩展盘96在和扩展盘72相同的方向上滑动移动。从而,片材输出盘21和上部盘20一体地可扩展和可收缩,并且由片材输出盘21来保持覆盖上部盘20的上部开口。
容纳空间133设置在扩展盘96的底面中,并且位于邻近扩展盘96的后端132。提供容纳空间133以在其中容纳延伸盘60,因而该容纳空间133具有使得延伸盘60能够被容纳在其中的大小。把一对导轨(图未示)设置在彼此合作以限定容纳空间133的各个侧壁上。导轨中的每一个导轨都从侧壁中相应的一个侧壁朝向扩展盘96的宽度方向中心突出,并且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延伸。把导轨中的每一个导轨都引入延伸盘60的引导槽65(见图6)中相应的一个引导槽65中。因此,把导轨中的每一个导轨都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中,并且该导轨中的每一个导轨都具有使得它本身能够被引入在引导槽65中相应的一个引导槽65中的适当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容纳空间133位于片材输出盘21的沿宽度方向16的中央部分中,以便当在拉出方向108上拉出延伸盘60时延伸盘60的宽度方向中心和片材输出盘21的宽度方向中心在宽度方向16上大致彼此对准。
返回参考图1和图2,将要描述下部盘140的结构。如在图1中所示的,下部盘140具有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伸长的矩形板状形状。下部盘140具有盘主体145和在引入方向106与拉出方向108上相对于盘主体145滑动移动的扩展盘146。用于使得扩展盘146能够相对于盘主体145滑动移动的滑动机构大致与用于使得扩展盘72能够相对于盘主体71滑动移动的滑动机构相同。因此,当需要时在引入方向106或拉出方向108上相对于盘主体145滑动移动扩展盘146。通过扩展盘146相对于盘主体145的移动,可扩展或收缩下部盘140的上表面(即,片材接收表面),以便下部盘140可保持各种类型的记录片材(在规格上不同的记录片材),比如A3规格的片材(420mm×297mm)、A4规格的片材(297mm×210mm)、B5规格的片材(257mm×182mm)、名信片规格的片材(148mm×100mm)、公文纸规格的片材(8.5英寸×14英寸)和信纸规格的片材(8.5英寸×11英寸)。下部盘140保持各种类型中所选定的一种类型的记录片材。
图1显示了由上部盘20来保持A4规格的片材而由下部盘140来保持A3规格的片材的状态。因此,下部盘140能够保持在规格上与由上部盘20所保持的片材不同的片材。与在图1中所示的状态不同,也可以由上部盘20来保持A3规格的片材而由下部盘140来保持A4规格的片材。
如在图2中看到的,把上述倾斜板42设置在盘主体145的最右端的端部部分中。由在盘主体145的宽度方向(即,与图2的图面垂直的方向)上伸长的板状构件来提供倾斜板42。如上面所描述的,倾斜板42在引入方向106,即,沿着朝向打印机100后侧的方向倾斜。当被容纳在下部盘140中的记录片材中的每张记录片材都在它的前端处与倾斜板42相接触时,在朝向第二片材路径44的向上倾斜的方向上沿着倾斜板42的内侧表面83引导每张片材的前端。
下部盘140设置有侧引导板和后引导件,由于侧引导板和后引导件大致与上述的上部盘20的侧引导板和后引导件相同,所以将不再提供对它们的描述。
接下来参考图6,将要描述延伸盘60的结构。延伸盘60主要由盘主体61和止动件62构成。盘主体61具有大致薄长方体的形状,并且它的宽度尺寸(即,在宽度方向16上的尺寸)比它的深度尺寸(即,在引入方向106上的尺寸)大。盘主体61具有和容纳空间133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稍微比容纳空间133小。把上述引导槽65设置在盘主体61的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的各个侧表面中。引导槽65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延伸,并且由在各个相对侧表面中形成为在宽度方向16上朝向盘主体6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凹入的各个凹槽来提供。把扩展盘96的上述导轨中的每一个导轨都引入引导槽65中相应的一个引导槽65中。把引导槽65中的每一个引导槽65都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中,并且该引导槽65中的每一个引导槽65都具有使得能够把导轨中相应的一个导轨引入其中的适当的形状。通过把导轨引入各个引导槽65中,由扩展盘96来保持盘主体61,并且该盘主体61可在引入方向106和拉出方向108上滑动移动。图6显示了已经在拉出方向108上滑动移动盘主体61的状态。通过在拉出方向108上把盘主体61从扩展盘96中拉出,在拉出方向108上延伸了片材输出盘21的片材接收表面。当盘主体61在引入方向106上滑动移动时,把盘主体61容纳到容纳空间133中(见图4)。
如在图6中所示的,把一对凹槽68设置在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的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的各个相对端部部分中。凹槽68朝向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的下侧凹入。止动件62由盘主体61可枢转地绕着平行于宽度方向16的枢转轴保持。当已经朝向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枢转止动件62时,凹槽68把各个突出的接触部分67接收在其中。把凹槽68中的每一个凹槽68都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中,并且该凹槽68中的每一个凹槽68都具有使得它本身能够在其中接收突出接触部分67中相应的一个突出接触部分67的适当的形状。
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是当止动件62朝向上表面55枢转时止动件62与其相接触的表面。当已经把止动件62枢转到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上时,该上表面55位于比延伸盘60的上表面53低的位置中,以便当已经把止动件62枢转到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上时把止动件62定位在比上表面53低的位置中。所以,当把盘主体61引入到容纳空间133中,并且把止动件62枢转到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上时,可以在止动件62不会与扩展盘96干涉的情况下把盘主体61容纳在容纳空间133中。
盘主体61具有被设置在它们各个部分中的一对轴接收部(图未示),该部分靠近盘主体61的后端部分69。止动件62具有一对轴(图未示),把该对轴可旋转地接收在盘主体61的各个轴接收部中。
止动件62用来停止被接收在片材输出盘21上的各个记录片材的前端(见图9)。把止动件62设置在将在拉出方向108上被拉出片材输出盘21的盘主体61上。换句话说,把止动件62设置在片材输出盘21的沿着和拉出方向108相同的排出方向17的下游端部部分中(见图3)。
止动件62主要由引导板63和一对突出接触部分67构成。引导板63设置用于在朝向突出的接触部分67的向上倾斜的方向上引导沿排出方向17上排出的每张记录片材的前端。通过在宽度方向16上伸长的薄板状构件来提供引导板63。引导板63的上述轴在宽度方向16上从引导板63的各个相对端部向外突出。通过把轴接收在盘主体61的上述轴接收部中,由盘主体61来保持止动件62,并且该止动件62可绕着平行于宽度方向16的枢转轴相对于盘主体61枢转。因此,止动件62可在倾斜姿态位置和平放姿态位置之间枢转,在该倾斜姿态位置中止动件62已在拉出方向108上枢转(见图6),而在平放姿态位置中止动件62已枢转到盘主体61的上表面55上。
通过把止动件62定位在平放姿态位置中,引导板63与上表面55相接触,以便通过上表面55从引导板63的下侧支撑该引导板63。在这种状态下,把引导件63定位在延伸盘60的上表面53的下侧上,并且把突出接触部分67接收在各个凹槽68中,以便允许盘主体61在引入方向106上滑动移动。随着盘主体61在引入方向106或拉出方向108上相对于扩展盘96移动,止动件62和盘主体61一起在相同的方向上移动。进一步,如上面所描述的,片材输出盘21构造成使得扩展盘96可在引入方向106或拉出方向108上相对于盘主体95滑动移动。所以,当移动扩展盘96并且止动件62保持在上述倾斜姿态位置中时,止动件62和扩展盘96一起在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止动件62在排出方向17上可移动。
如在图6中所示的,通过把止动件62定位在倾斜姿态位置中,引导板63与盘主体61的后端部分69的上部端部相接触,以便停止止动件62的枢转运动,由此把止动件62保持在倾斜姿态位置中。随着止动件62被因此保持在倾斜姿态位置中,引导板63和突出接触部分67突出,以便被定位在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的上侧上,并且引导板63的引导表面58向上敞开。引导表面58相对于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朝向沿排出方向17的上游侧倾斜。在向上倾斜的方向上沿着引导表面58移动被排出到片材输出盘21上的记录片材中的每张记录片材,由此把每张记录片材的前端都引导到突出接触部分67上。在本实施例中,由平坦表面来提供引导表面58。
突出接触部分67从引导板63的远端70突出。更准确地,突出接触部分67从远端70的沿宽度方向16彼此相对的各个端部部分突出。提供突出接触部分67以用于停止由引导表面58所引导的每张记录片材的前端。引导板63具有在宽度方向16上位于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的切口66。切口66构成在宽度方向上被限定在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的空间64,并且该切口66用作为非接触部分。
从引导板63的远端70突出的突出接触部分67相对于引导板63倾斜使得突出接触部分67中的每一个突出接触部分67和引导板63彼此合作以在其间限定钝角。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突出接触部分67大致在竖直方向上从远端70突出。如稍候更详细描述的,在沿着片材输出盘21输送A3规格的片材137的同时,该A3规格的片材137翘曲成其前端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见图8C)。突出接触部分67位于与被翘曲的片材137的前端的各个部分相对应的各个位置中,被翘曲的片材137的前端的各个部分位于被翘曲的片材137的前端的弯曲中央部分123的各个相对侧上。也就是,突出接触部分67位于如下各个位置中,该各个位置允许接触部分67与被翘曲的片材137的前端的各个部分相接触,该各个部分中的每一个各个部分都位于弯曲中央部分123和前端的相对端部部分124中相应的一个端部部分124之间。同时,空间64位于与弯曲中央部分123相对应的位置中。由于空间64,所以止动件62不会与被翘曲的片材137的前端的弯曲中央部分123相接触。
接下来参考图3、图7和图8,描述由作为第一盘的片材输出盘21的上表面所提供的引导件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主要由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上述成对的脊部90和一对高原部92来构成引导件。如在图3中所示的,脊部90在排出方向17上伸长或延伸,并且设置在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的如下各个部分中,所述部分靠近上表面93的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的各个端部。止动件62位于片材输出盘21的后端132的沿排出方向17的下游侧上。换句话说,脊部90位于止动件62的沿排出方向17的上游侧上。
引导件包括: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对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和在宽度方向16上位于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之间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使得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都具有比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的高度大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作为向上突出部分的脊部90来提供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而由上表面93的沿宽度方向16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来提供宽度方向中间部分。该对高原部92位于各个脊部90的内侧以及上表面93的沿宽度方向16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的外侧。高原部92具有比脊部90的高度充分小而比上表面93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的高度稍微大的高度,以便在每个脊部90和相应的一个高原部92之间限定大台阶,而在每个高原部92和上表面93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之间限定小台阶。高原部92以及脊部90在排出方向17上延伸。
如图7中所示布置脊部90和高原部92。具体地说,各个脊部90的外侧壁85彼此间隔距离A,该距离A稍微比A3规格的片材137的宽度(297mm)小(见图7和图8C)。各个脊部90的内侧壁86彼此间隔距离B,该距离B稍微比A4规格的片材135的宽度(210mm)大(见图7和图8B)。各个高原部92的内侧壁87彼此间隔距离C,该距离C稍微比A5规格的片材128的宽度(148mm)大(见图7和图8A)。也就是,脊部90在宽度方向16上位于如下各个位置中,该各个位置位于A4规格的片材135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的外侧和A3规格的片材137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的内侧。高原部92在宽度方向16上位于如下各个位置中,该各个位置位于A5规格的片材128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的外侧和A4规格的片材135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的内侧。
如在图3中所示的,倾斜表面99设置在每个脊部90的沿排出方向17的上游侧上。倾斜表面99与每个脊部90的上表面和上表面93的非突出部分相互连接,并且该倾斜表面99相对于上表面93的非突出部分向上倾斜。
如在图8C中所示的,当把A3规格的片材137排出到片材输出盘21上时,片材137被沿排出方向输送,其中片材137的前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弯曲中央部分)123沿着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移动。同时,经由各个倾斜表面99(见图3)从上表面93的各个非突出部分朝向各个脊部90引导片材137的前端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124,以便把片材137的前端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124安置在各个脊部90上。从而,片材137的前端翘曲为使得把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124定位在比宽度方向中央部分123的位置高的各个位置中。也就是,片材137的前端翘曲为在它的横截面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该横截面平行于宽度方向16,即,与排出方向17垂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脊部90位于如下各个位置中,该各个位置与片材137的前端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124相对应,该片材137的前端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124位于片材137的前端的弯曲中央部分123的各个相对侧上。
如在图8B中所示的,当把A4规格的片材135排出到片材输出盘21上时,片材135被沿排出方向输送,其中片材135的前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113沿着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移动,并且其中片材135的前端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114沿着各个高原部92移动。因此,把片材135输送到止动件62,其中尽管把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114定位在稍微比宽度方向中央部分113的位置高的各个位置中,但是前端在它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平行于宽度方向16,即与排出方向17垂直)中大致是直的。
将要描述用于排出记录片材的操作。当由上部盘20保持A4规格的片材135时,片材供给盒10收缩(见图1和图3)。通过第一拾取辊25(见图2)在把片材供给盒10设置在打印机100的主体中的状态下旋转,从上部盘20把A4规格的片材135中最上面的一张片材供给到第一片材路径43和第三片材路径23。在通过片材输送器30沿着第三片材路径23输送A4规格的片材135的同时,该A4规格的片材135经过由图像记录器24所执行的图像记录操作。然后,进一步在排出方向17上输送A4规格的片材135,以便从第三片材路径23把该A4规格的片材135排出到片材输出盘21上。
如在图3中所示的,在片材供给盒10收缩的状态下,止动件62的突出接触部分67与盘主体95的前端97沿排出方向17间隔的距离大致等于A4规格的片材135的长度。所以,在已经完成排出片材135之后,A4规格的片材135的前端与止动件62的突出接触部分67相接触(见图9)。在片材135已经在它的前端处与突出接触部分67相接触之后,由片材输出盘21来保持片材135,并且它的前端与突出接触部分67保持接触,如在图9中所示的。由于通过突出接触部分67这样停止了片材135的前端,所以可防止片材135从片材输出盘21掉落。
有一种情形,在该情形中,在把片材供给盒10收缩(使得上述距离大致等于A4规格的片材135的长度)的同时使用保持A3规格的片材137的下部盘140,如在图1中所示的。通过第二拾取辊45(见图2)在把下部盘140和片材供给盒10设置在打印机100的主体中的状态下旋转,从下部盘140把A3规格的片材137中最上面的一张片材供给到第二片材路径44和第三片材路径23。在通过片材输送器30沿着第三片材路径23输送A3规格的片材137的同时,该A3规格的片材137经过由图像记录器24所执行的图像记录操作。然后,进一步在排出方向17上输送A3规格的片材137,以便从第三片材路径23把该A3规格的片材137排出到片材输出盘21上。由于把脊部90设置在片材输出盘21的上表面93上,所以通过脊部90来翘曲被排出到片材输出盘21上的A3规格的片材137,使得该片材137具有向下凸的形状(见图8C),由此使得难于在排出方向17上折弯或弯曲片材137。
当在排出方向17上测量时,A3规格的片材137在长度上比A4规格的片材135大。所以,在完成排出片材137之前,A3规格的片材137的前端就与止动件62相接触了。也就是,止动件62位于A3规格的片材137(已经被完全排出)的前端的沿排出方向17的上游侧上。所以,即使在片材137的前端已经与止动件62相接触之后,还可以由片材输送器30来进一步输送A3规格的片材137。
在排出方向17上,在这种情况下更精确地说在向上倾斜的方向上,沿着止动件62的引导表面(见图6)引导A3规格的片材137的前端。当片材137的前端到达引导板63的远端70时,片材137的前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123定位在空间64中,而同时片材137的前端的相对侧部(这些相对侧部位于中央部分123的各个相对侧部上)与各个突出接触部分67相接触。作为沿着片材输出盘21输送片材137的结果,前端的弯曲中央部分123(见图8C)将被给予比前端的相对侧部高的刚度。由于由切口66来构成空间64,所以具有较高刚度的弯曲中央部分123不会与引导板63相接触,以便在宽度方向16上把该弯曲中央部分123限定在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所以,由于从片材输送器30施加到片材137上的输送力或者从作为片材排出器的排出辊组39施加到片材137上的排出力,片材137的前端的中央部分123穿过切口66,并且被移动到止动件62的下游侧上。同时,片材137的前端的具有较低刚度的相对侧部将易于在各个突出接触部分67上经过。因此,片材137的前端在止动件62上经过,并且被移动到止动件62的下游侧上(见图10)。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片材排出器的排出辊组39、止动件62和引导件(该引导件主要由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脊部90和高原部92构成)彼此合作以构成片材输送装置。如上面所描述的,由片材输出盘21来接收在排出方向17上被排出的记录片材137,该片材输出盘21被设置有作为向上突出部分的脊部90,由此片材137被给予高的刚度,因此使得难于在排出方向17上被折弯,从而尽管片材137的前端与突出接触部分67相接触,但是在片材137沿排出方向不折弯的情况下,片材137可以在突出接触部分67上经过。因此,可以防止片材137卡住。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片材输出盘21来接收作为相对小规格的片材的A4规格的片材135时,在禁止片材135的前端从止动件62上经过的情况下,由止动件62来停止片材135的前端。由于脊部90位于片材135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的外侧,所以片材135基本上不会翘曲。当通过片材输出盘21来接收作为相对大规格的片材的A3规格的片材137时,即使在片材137的前端已经与止动件62相接触之后,也可通过从作为片材排出器的排出辊组39施加到片材137上的排出力来进一步输送片材137。在沿着片材输出盘21输送片材137的同时,通过脊部90翘曲该片材137,以使得该片材137在它的前端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并且片材137的前端在止动件62上经过。因此,仅仅具有能引起卡住问题的规格的记录片材(即,在本实施例中仅仅A3规格的片材137)被翘曲,以在它的前端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以由此防止片材137卡住。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脊部90在排出方向17上延伸。为了增加A3规格的片材137的刚度以由此便于片材137的前端在止动件62上经过,这种布置是有效的。因此,可以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片材137卡住。
而且,在片材输出盘21收缩以具有适合于A4规格的片材135的长度,而同时上部盘20保持A3规格的片材137的情形下,在完成排出片材137之前,A3规格的片材137的前端与止动件62相接触。在根据本发明所构建的片材输送装置中,在这种情形下也可以防止片材137卡住。
尽管在上面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被局限在图示实施例的细节中,而是可以以其它的方式来体现。
图11显示了片材输出盘21的变型,其中用被设置在扩展盘96的上表面93上的弯曲表面126来替换脊部90和高原部92。弯曲表面126的高度在弯曲表面126的与片材137的弯曲中央部分123相对应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中被最小化,并且在离开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朝向该弯曲表面126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的方向上看时该弯曲表面126的高度逐渐增加。在图11的弯曲表面126构成引导件的这个变型中,在被排出的片材137与弯曲表面126相接触的同时,该被排出的片材137翘曲为在它的前端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也就是,引导件可以具有不被特别局限的构造,只要把引导件构造成翘曲被排出的片材137,使得该被翘曲的片材137在它的与排出方向17垂直的横截面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即可。
图12显示了延伸盘60的引导板63的变型,其中把凹入部分79设置在成对的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凹入部分79的底面80相对于引导板63的引导表面58朝向沿排出方向17的上游侧倾斜。突出接触部分67进一步相对于凹入部分79的底面80朝向沿排出方向17的上游侧倾斜。由于设置了凹入部分79,在宽度方向16上把空间64限定在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并且该空间64用作为非接触部分,片材137的前端的中央部分123(见图8C)不会与该非接触部分相接触。在片材137的前端与突出接触部分67相接触之后,片材137的前端与凹入部分79的底面80相接触。具体地说,当在向上倾斜的方向上沿着引导表面58移动片材137时,片材137的前端的相对侧部(该相对侧部位于中央部分123的各个相对侧上)与各个突出接触部分67相接触。然后,当在排出方向17上进一步移动片材137时,在前端的相对侧部在各个突出接触部分67上经过的同时,前端的中央部分123与底面80相接触。因此,在不用通过止动件62的突出接触部分67停止前端的情况下,可把片材137的前端移动到止动件62的下游侧上。
图13显示了引导板63的另一个变型,其中把弯曲的凹入部分82设置在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该弯曲的凹入部分82具有相对于假想的直表面朝向沿排出方向17的下游侧弯曲成凹入的弯曲底面,该假想的直表面与突出接触部分67相互连接。因此,通过在突出接触部分67之间设置弯曲的凹入部分82也可以限定空间64。
图14显示了引导板63的另一个变型,其中引导表面58是弯曲的。在该变型中,引导表面58在它的平行于排出方向18的横截面中具有弯曲的形状,使得当在排出方向18上看时引导表面58相对于突出接触部分67的倾斜度逐渐减小。换句话说,引导表面58弯曲为使得当沿着引导表面58引导片材137时片材137的前端逐渐指向突出接触部分67。因此,在沿着引导表面58向上引导片材137的前端的同时,片材137的前端画出曲线。由于这种布置,沿着各个突出接触部分67引导片材137的前端的相对侧部(该相对侧部位于中央部分123的各个相对侧上),由此进一步便于片材137的前端在止动件62上经过。
在上述实施例中,A4规格的片材与相对小规格的片材相对应,而A3规格的片材与相对大规格的片材相对应。然而,取决于打印机100所能接收的最大规格的片材,这种对应关系可被改变。例如,在打印机100所能接收的最大规格的片材是A4规格的片材的情况下,A4规格的片材可与相对大规格的片材相对应,而A5规格的片材可与相对小规格的片材相对应。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脊部90在排出方向17上延伸。然而,只要通过脊部90可以把片材137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升起,那么脊部90不是必须要在排出方向17上延伸。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引导板63具有平坦板状的形状。然而,引导板63可以是其它的形状,例如,使得与引导板63的远端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相比,引导板63的远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远离片材137的前端。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把根据本发明的片材输送装置安装在打印机100中。然而,可把片材输送装置用为自动送稿器,以输送载有图像的文件,将通过扫描器设备来读取该图像。

Claims (14)

1.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
片材排出器,所述片材排出器构造成在排出方向上排出片材;
盘,所述盘构造成接收由所述片材排出器所排出的所述片材;
止动件,所述止动件从所述盘向上突出;和
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由所述盘的上表面提供,并且所述引导件位于所述止动件的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上,并且所述引导件构造成翘曲被排出的片材,使得被翘曲的片材在其与所述排出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中具有向下凸的形状,以由此允许被翘曲的片材的前端在所述止动件上经过并定位在所述止动件的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止动件构造成:当通过所述片材排出器排出第一规格的片材时,通过禁止所述第一规格的片材的前端在所述止动件上经过来停止所述第一规格的片材,所述第一规格的片材在规格上比作为第二规格的片材的片材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和宽度方向中间部分,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在与所述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而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宽度方向中间部分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都具有比所述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的高度大的高度,
其中所述盘构造成接收作为矩形片材的所述第一规格的片材,使得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把被接收的第一规格的片材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定位在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的内侧,并且使得在已经完成通过所述片材排出器排出所述被接收的第一规格的片材之后,所述被接收的第一规格的片材的所述前端与所述止动件相接触;
并且其中所述盘构造成接收作为另一种矩形片材的所述第二规格的片材,使得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把所述被接收的第二规格的片材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定位在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的外侧,并且使得在完成通过所述片材排出器排出所述被接收的第二规格的片材之前,所述被接收的第二规格的片材的所述前端与所述止动件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止动件包括接触部分和非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与被翘曲的片材的所述前端的位于所述被翘曲的片材的所述前端的弯曲中央部分的各个相对侧上的各个部分相接触,而所述非接触部分不与所述被翘曲的片材的所述前端的所述弯曲中央部分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止动件包括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构造成朝向所述接触部分引导所述被翘曲的片材的所述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表面是弯曲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和宽度方向中间部分,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在与所述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而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宽度方向中间部分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都具有比所述宽度方向中间部分的高度大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作为所述宽度方向相对端部部分的向上突出部分,使得所述向上突出部分位于与所述被翘曲的片材的所述前端的位于所述被翘曲的片材的所述前端的弯曲中央部分的各个相对侧上的各个部分对应的各个位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向上突出部分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件具有在其与所述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中间的中间部分中向下凹的弯曲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止动件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可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
其中所述止动件从所述盘的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下游端部部分向上突出,
并且其中所述盘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可扩展且可收缩,由此所述止动件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可移动。
13.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限定的片材输送装置;
第二盘,所述第二盘能够保持各种规格中任一种规格的片材,以便保持所述各种规格中所选定的一种规格的片材;
图像记录器,所述图像记录器构造成将图像记录到所述片材上;和
片材供给器,所述片材供给器能够把所述片材从所述第二盘供给到所述图像记录器,以便把所述图像记录到由所述片材供给器供给的所述片材上,
其中所述片材排出器构造成把已经记录有所述图像的所述片材排出到作为第一盘的所述盘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第三盘,所述第三盘能够保持在规格上与由所述第二盘所保持的片材不同的片材,
其中所述片材供给器除了能够供给来自所述第二盘的片材之外还能够供给来自所述第三盘的片材,以便供给来自所述第二盘的片材和来自所述第三盘的片材中所选定的一种片材。
CN2008101681438A 2007-09-28 2008-09-28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Active CN1013971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5668 2007-09-28
JP2007-255668 2007-09-28
JP2007255668A JP5104170B2 (ja) 2007-09-28 2007-09-28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7101A CN101397101A (zh) 2009-04-01
CN101397101B true CN101397101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50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81438A Active CN101397101B (zh) 2007-09-28 2008-09-28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62546B2 (zh)
JP (1) JP5104170B2 (zh)
CN (1) CN1013971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5047B2 (ja) * 2007-12-28 2012-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4582356B2 (ja) * 2008-01-31 2010-1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US8272637B2 (en) * 2008-01-31 2012-09-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ay unit with three tray portions and tray stopper,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omprising said sheet tray unit
JP5376225B2 (ja) * 2008-08-25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447055B2 (ja) * 2010-03-19 2014-03-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6911A (ja) * 2010-09-24 2012-04-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1293B2 (ja) 2012-02-29 2015-12-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8873116B2 (en) * 2012-05-31 2014-10-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heet scanners
JP2014012582A (ja) * 2012-07-04 2014-01-23 Seiko Epson Corp 媒体カセット、記録装置
JP5814281B2 (ja) * 2013-02-22 2015-11-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トレイ、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JP6037139B2 (ja) * 2014-03-20 2016-1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記録材積載トレ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01992A (ja) 2014-11-27 2016-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05754B2 (ja) * 2016-11-25 2020-12-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056039B2 (ja) * 2016-12-27 2022-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支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9014572A (ja) * 2017-07-06 2019-01-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回収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ート搬送回収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シート回収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153A (zh) * 2004-11-05 2006-05-10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08690A1 (en) * 2005-11-11 2007-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8323A (en) * 1970-08-20 1972-04-25 Gaf Corp Print receiving tray design
DE2814383C3 (de) * 1978-04-04 1981-03-26 Voest-Alpine Ag, Linz Vorrichtung zum gerichteten Ablegen von einzeln angeförderten biegeweichen Folien o. dgl.
JPS58120144U (ja) * 1982-02-06 1983-08-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用紙スタツカ
JP3082954B2 (ja) * 1991-04-04 2000-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323270B2 (ja) 1993-02-19 2002-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処理器の排紙スタック装置
JPH07149452A (ja) * 1993-11-29 1995-06-13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8119517A (ja) 1994-10-21 1996-05-1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シートガイド
JPH10316299A (ja) 1997-05-19 1998-12-02 Ricoh Co Ltd 後処理装置
JPH10330015A (ja) * 1997-05-30 1998-12-15 Brother Ind Ltd 排紙トレイ
US6065747A (en) * 1998-02-27 2000-05-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heet support tray with compensation for curled sheets
US6231043B1 (en) * 1999-07-29 2001-05-1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tractable exit tray for imaging apparatus
US6550763B2 (en) * 2001-01-31 2003-04-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inisher with sheet placement control
JP4764840B2 (ja) * 2007-02-08 2011-09-07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153A (zh) * 2004-11-05 2006-05-10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08690A1 (en) * 2005-11-11 2007-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62546B2 (en) 2010-07-27
JP5104170B2 (ja) 2012-12-19
CN101397101A (zh) 2009-04-01
JP2009083992A (ja) 2009-04-23
US20090085279A1 (en)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7101B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US11279577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9598257B2 (en) Medium storage cassett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9604801B2 (en)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285542B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20160107454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4299873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11319181B2 (en) Discharging devic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system
US20210195042A1 (en) Printer
JP6590054B1 (ja) スキャナ装置及びスキャン方法
JP2003285962A (ja) 紙葉堆積体を形成しかつ移送するための分割ベルトを備えている装置
JP6587021B1 (ja) スキャナ装置及びスキャン方法
JP6587020B1 (ja) スキャナ装置及びスキャン方法
JP3287870B2 (ja) 原稿排出装置
JP561796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H0632921Y2 (ja) 案内つき丁合装置
JP5962483B2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18083554A (zh) 一种箱纸印刷用运输装置
JPS60183197A (ja) 案内つき丁合装置
JP5915332B2 (ja) トレイ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200939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