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7094A - 供纸盘、供纸装置及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纸盘、供纸装置及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97094A CN101397094A CNA2008101662776A CN200810166277A CN101397094A CN 101397094 A CN101397094 A CN 101397094A CN A2008101662776 A CNA2008101662776 A CN A2008101662776A CN 200810166277 A CN200810166277 A CN 200810166277A CN 101397094 A CN101397094 A CN 1013970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heet feed
- feed stacker
- paper
- support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供纸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消除传送记录介质时第二供纸盘(30)的变形。在由可上下摆动的供纸辊(20a)将第一容纳部(3b)的纸张逐张供给记录部(10)的第一供纸盘(3)的上方具有第二供纸盘(30),相对于第一供纸盘(3)及供纸辊(20a)可进退移动,具有能以堆积状态容纳多张纸张(P1)的第二容纳部(30b),在从第二供纸盘(30)供给纸张(P1)时,具有前端滑动部(31)和可动部(32)的第二供纸盘(30)的纸张(P1)的送纸方向的下游侧端部及沿送纸方向的两侧端部由第一供纸盘(3)支撑,第一供纸盘(3)侧导板上的抵接板(44)在前端滑动部(31)下表面从下方支撑下游侧端部及两侧端部以外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纸盘,其在第一供纸盘上可前后移动地支撑有第二供纸盘、具有该供纸盘的供纸装置、及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周知有如下供纸装置,在打印机及传真机等图像记录装置中,通过供纸辊的旋转从供纸盘中将纸张逐张分离输送,进而向设置于下游侧的图像记录部供纸,上述供纸盘是以堆积状态容纳有记录用的多张记录介质(以下称为纸张)的上表面开放型供纸盘。
在这种供纸装置中有如下类型:由被配置在供纸盘的底侧、且向上施力的支撑板,将堆积在其上方的多张纸张中最上层的纸张向固定于高位置的供纸辊的圆周面按压;在供纸盘中只是堆积容纳有多张纸张,而可上下移动且被向下按压受力的供纸辊向多张纸张中最上层的纸张施加按压力。
另一方面,最近,如专利文献1所述,为了使图像记录装置小型化,在能够堆积容纳大尺寸纸张的后一类型的第一供纸盘上方,载置有至少能够容纳一张以上小尺寸纸张的薄型的第二供纸盘,该第二供纸盘能够在送纸方向进退移动。并且,周知可进行如下选择的供纸装置,在使第二供纸盘向送纸方向的上游侧退避时,转动的供纸辊按压第一供纸盘上的纸张,由被设置在第一供纸盘下游侧端部的卡定分离部逐张分离后经由U型路径向上方的图像记录部送纸,另一方面,若向送纸方向的下游侧推进第二供纸盘,则上述供纸辊能够按压并供给第二供纸盘上的纸张。
并且,专利文献1中薄型的第二供纸盘,在其左右两侧部(沿着送纸方向的侧部)由第一供纸盘上相同的左右两侧板支撑的状态下可滑动,在由第二供纸盘供纸时,该第二供纸盘的前端部由第一供纸盘上的倾斜分离部支撑,抵抗来自供纸辊的向下的按压力。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97119号公报(参照第0038段、图4及图5)
然而,例如在可容纳于第一供纸盘中的大尺寸纸张为A3,能够以该A3尺寸纸张的长边沿着与送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容纳的情况下,上述第一供纸盘上的上述左右两侧板间的距离变长。与此对应,由该左右两侧板支撑的第二供纸盘上的上述左右两侧部之间的距离也变长。从而,为了使宽平状的第二供纸盘的左右中间部分不会因上述供纸辊的按压力而变形时,为了提高该第二供纸盘的刚性,需要使用强度大的材料、或增厚第二供纸盘的板厚度等对策。
根据前一对策,供纸装置的成本增加,根据后一对策,存在无法实现供纸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的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纸盘、供纸装置及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上述供纸盘结构简单,即使形成宽度更宽的供纸盘,也不变更第二供纸盘的使用材料,且能够维持薄型,并且能够确保供纸性能。
在如上构成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中,供纸盘包括:第一供纸盘,具有能够容纳记录介质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供纸盘,被配置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上方,具有能够容纳记录介质的第二容纳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供纸盘,能够在能够将容纳于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沿着预定的送纸方向输送的退避位置、和能够将容纳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二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沿着上述送纸方向输送的供纸位置之间移动,具有支撑部件,被设置在上述第一供纸盘上,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被配置于上述供纸位置时,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端部及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的两侧端部由上述第一供纸盘支撑,并且上述支撑部件从下方支撑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下游侧端部及上述两侧端部以外的位置。由此,在供纸辊输送第二供纸盘上的记录介质时不会变形,得到能够确保供纸性能的效果。
此外,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被配置于上述供纸位置时,上述支撑部件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被配置于上述退避位置时,上述支撑部件不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由此,在供纸辊供给第二供纸盘上的记录介质时不会变形,得到能够确保供纸性能的效果。
此外,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件的高度,随着靠近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而增大。由此,在供纸辊供给第二供纸盘上的记录介质时不会变形,得到能够确保供纸性能的效果。
此外,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引导记录介质的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的侧边缘的侧导板被设置为能够向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在上述侧导板设有上述支撑部件。由此,仅在被设置于第一供纸盘的第一容纳部上且能够向与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的侧导板上设置支撑部件,因此结构非常简单。
此外,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侧导板被设置为一对,能够引导容纳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的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的两侧边缘,上述一对侧导板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一供纸盘中上述第一容纳部的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方向的中央部对称地移动,在上述一对侧导板上分别设有上述支撑部件。由此,仅移动一对侧导板,能够同时支撑与第二供纸盘的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两个位置。
此外,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的侧导板或底面上拆装或者起伏。由此,具有如下效果,在不使用支撑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不影响由第一供纸盘进行的记录介质的供纸作业。
此外,技术方案7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用于引导上述送纸方向中记录介质的后端侧边缘的后导板被设置为能够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移动,上述支撑部件被设置在上述后导板上。由此,具有如下效果,仅移动后导板,能够支撑与第二供纸盘的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位置。
此外,技术方案8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至少在从上述第二供纸盘提供记录介质时,上述支撑部件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由此,得到能够有效消除供纸辊的按压力所作用的位置的第二供纸盘的变形的效果。
此外,技术方案9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供纸盘具有:前端滑动部,位于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横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两侧部并能够滑动;和可动部,横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两侧部,能够相对于上述前端滑动部转动,上述支撑部件至少能够与上述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抵接。由此,得到仅将可动部向上转动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对第一供纸盘的记录介质的补给作业的效果。
此外,技术方案10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前端滑动部的前端,一体地突出形成有至少左右一对卡定爪,在使上述第二供纸盘相对于上述第一供纸盘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移动时,上述卡定爪与在上述第一供纸盘上穿透设置的孔分别扣合。由此,在供纸辊供给第二供纸盘上的记录介质时不会变形,得到能够确保供纸性能的效果。
此外,技术方案11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设有第一限制单元,在上述支撑部件被配置于预定位置时,限制上述支撑部件向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并且允许上述第二供纸盘向上述送纸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由供纸辊的按压力引起的第二供纸盘的变形。
此外,技术方案12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限制单元上,在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中途部设有凹部,该凹部向上述送纸方向插通。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由供纸辊的按压力引起的第二供纸盘的变形。
此外,技术方案13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限制单元上,在上述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一对突起,该突起从左右两侧夹着上述支撑部件。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由供纸辊的按压力引起的第二供纸盘的变形。
此外,技术方案14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设有限制上述第二供纸盘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供纸位置移动的第二限制单元。由此,在预定位置以外不会使第二供纸盘不小心向供给下游侧移动。
此外,技术方案15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被配置于上述预定位置以外时,上述第二限制单元限制上述第二供纸盘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供纸位置移动。由此,能够限制使第二供纸盘向供给下游侧移动。
此外,技术方案16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限制单元为比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高的上述支撑部件的高度、与上述支撑部件能够嵌入的凹部的深度的组合。由此,能够限制使第二供纸盘向供给下游侧移动。
此外,技术方案17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设有引入部,在上述支撑部件向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一限制单元接近时,用于相对于上述第一限制单元容易引导。由此,在预定位置,能够使第二供纸盘容易向支撑部件靠近。
此外,在技术方案18涉及的发明中,供纸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技术方案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盘;和供纸辊,选择性的与容纳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和容纳在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二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抵接。由此,不会引起纸张堵塞等不良情况,能够切实地供给记录介质。
此外,在技术方案19涉及的发明中,供纸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件,与容纳在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二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中上述供纸辊抵接的位置附近的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由此,不会引起纸张堵塞等不良情况,能够切实地供给记录介质。
此外,在技术方案20涉及的发明中,图像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技术方案18或19所述的供纸装置;记录部,在从上述供纸装置供给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以及排出部,排出在上述记录部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由此,能够提供如下图像记录装置,无需增大第二供纸盘的重量,或增厚板厚度等,能够切实地进行始于第二供纸盘的记录介质的供给作业,能够不引起纸张堵塞地进行图像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供纸装置的多功能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由第一供纸盘供纸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3是由第二供纸盘供纸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4是将第二供纸盘放置在送纸作业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5是省略了在第一供纸盘中将第二供纸盘放置在送纸作业位置时的可动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使第二供纸盘向退避位置移动,可动部向上转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使上述可动部转动到垂直状态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使第二供纸盘向退避位置移动,未图示可动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9(A)是前端滑动部的仰视图。
图9(B)是上述前端滑动部的俯视图。
图10(A)是前端滑动部的正视图。
图10(B)是将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朝上时的透视图。
图11是第二供纸盘的俯视图。
图12(A)是将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朝上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12(B)是第二供纸盘的仰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一供纸盘中的一个侧导板及支撑部件的图,是将主要部分放大的部分切割透视图。
图14是表示前端滑动部的凹部及支撑部件的抵接面的图,是将主要部分放大的部分切割透视图。
图15是表示由支撑部件支撑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的状态的图,是将主要部分放大的部分切割侧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XVI-XVI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7(A)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图17(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限制单元的其他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即多功能装置1(复合机)的外观透视图。该多功能装置1具有传真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及视频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
[多功能装置1的基本构造]
如图1所示,在多功能装置1中的壳体2的前侧(图1中为前方侧)开口有开口部2a,在该开口部2a安装有可沿着X轴线方向插拔的第一供纸盘3和第二供纸盘30,上述第一供纸盘3以堆积状态容纳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上述第二供纸盘30层叠的设置在上述第一供纸盘3的上方,以堆积状态容纳纸张。
在壳体2的上部,配置有复印功能及传真功能中用于原稿读取等的图像读取装置5。图像读取装置5能够经由未图示的枢轴部相对于壳体2的一侧端上下开闭转动。此外,图像读取装置5的上表面由用于放置原稿的玻璃板构成,该玻璃板由可相对于图像读取装置5的后端以枢轴为中心上下转动的原稿盖体6覆盖。将原稿盖体6向上侧打开,在玻璃板上放置原稿,由在玻璃板的下方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原稿读取用的扫描器(例如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读取原稿的图像。
在壳体2的上表面且原稿盖体6的前方,设有具有各种操作按钮的操作面板部7、和用于显示操作步骤及执行中的处理的状态的液晶显示装置8。各种操作按钮包括开始按钮及停止按钮等,通过按压上述操作按钮进行各种操作。此外,根据需要显示多功能装置1的设定状态及各种操作信息等。
此外,在壳体2的前表面且开口部2a的上方,设有用于插入外部存储器的外部存储器插入部11。外部存储器例如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Smart Media(注册商标)、Memory Stick(注册商标)、SD卡(注册商标)、XD(注册商标)等。插入到该外部存储器插入部11的外部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被读入到多功能装置1的内部存储器,由记录装置记录到纸张上。
接下来,参照图2~图10等对记录部10及本发明的供纸装置12进行说明。图2表示能够从供纸装置12的第一供纸盘3供给纸张的状态,图3表示能够从第二供纸盘30供给纸张的状态。
[记录部]
如图2及图3所示,记录部10由上表面开放的箱型主框体(未图示)和其左右一对侧板支撑,形成在向Y轴方向(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横向板状的第一及第二导向部件15、16之间。记录部10中的在下表面侧搭载有记录头14的托架13,横跨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导向部件15及下游侧的第二导向部件16,可自由滑动并可往复移动。
为了使托架13往复移动,在配置于纸张传送方向(箭头A方向)下游侧的第二导向部件16的上表面,向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延伸配置的正时带(未图示)卷绕在滑轮(未图示)上,驱动该正时带的CR(托架)电动机(未图示)被固定在第二导向部件16的下表面。
与托架13上的记录头14的下表面相对并向Y轴方向延伸的扁平状的压盘17,在上述两个导向部件15、16之间被固定在主框体的底板的上方。
此外,在传送上游侧,夹着压盘17配置有用于将纸张P(P1)传送到记录头14下表面的定位辊(传送辊)对18,在压盘17的下游侧配置有排纸辊对19,用于将记录完的纸张P(P1)传送到第二供纸盘30上表面上设置的排纸接收部33(参照图2、图3)。压盘17支撑由定位辊(传送辊)对18传送来的纸张P,以使该纸张P与记录头14的间隙恒定。
[供纸装置]
接下来,对供纸装置1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从多功能装置1前侧的开口部2a插拔的第一供纸盘3和第二供纸盘30以层叠状态配置。第一供纸盘3具有可以堆积状态容纳多张纸张P的第一容纳部3b。纸张P为A3尺寸,使该纸张P的长边沿着Y方向、短边沿着X方向而堆积到第一容纳部3b内。为此,第一供纸盘3的整体形成为Y方向的尺寸比X方向的尺寸长。并且,由后述的摆式的送纸单元20逐张供给到记录部10。
作为合成树脂材料的喷射模制品的第一供纸盘3的框体(主体部),包括底板3a、左右两侧板3c、把手部3d、及与送纸方向的下游侧端连接的倾斜分离板21(参照图4~图7)。第一供纸盘3的底板3a上设置的第一容纳部3b中纸张P的最大堆积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普通纸为100张左右,堆积高度为大致10mm左右。
作为合成树脂材料的喷射模制品的第二供纸盘30,包括前端滑动部31和可相对于该前端滑动部31从水平状态(参照图4)到向上的竖立状态(参照图6、图7)为止上下转动而连接的可动部32。在前端滑动部31的左右两侧部位的下表面侧设有滑动引导部31a,在该两个滑动引导部31a搭载于第一供纸盘3的左右两侧板3c前侧的引导轨部37上的状态下,向X方向自由滑动。此外,可动部32也搭载在第一供纸盘3的左右两侧板3c的上表面上来支撑载荷,并且可滑动。
在可动部32前端部的左右两侧部位上设置的轴(未图示)能够嵌入在前端滑动部3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部位上设置的成对的轴承部34(参照图7、图9(A)及图12(A))并可转动,并可上下转动而连接。在前端滑动部31的前端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左右一对侧面观察为L型的卡定爪35(参照图9(A)、图9(B)、图10(A)、图10(B)、图12(A)及图12(B))。若使该第二供纸盘30相对于第一供纸盘3向送纸方向的下游侧(参照图4的箭头C方向)移动,则卡定爪35嵌入到在倾斜分离板21上穿透设置的兼用于定位的支撑孔36,能够支撑载荷。
第二供纸盘30,在第一供纸盘3的第一容纳部3b上可相对于第一供纸盘3及送纸单元20进退移动,能够将与第一供纸盘3中的纸张P不同尺寸(小尺寸,明信片或照片的L版等)的多张(至少一张以上)纸张P1以堆积状态容纳到设置在底板30a上的第二容纳部30b(参照图2~图4、图10)。在第二供纸盘30上,在第二容纳部30b的后方(送纸方向上游侧部位)一体地形成有盘状的排纸接收部33。在使第二供纸盘30相对于第一供纸盘3向送纸方向的下游侧(参照图3、图4的箭头C方向)移动,发挥送纸作用时,作为该第二供纸盘30的纸张P1的送纸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前端滑动部31,与第一供纸盘3上的倾斜分离板21的内表面抵接(参照图3、图4及图5)。另外,在图5及图8中,省略了可动部32未进行图示。此外,在图5中表示使前端滑动部31移动到送纸方向下游侧的状态(由第二供纸盘30进行供纸作业的位置),在图8中表示使前端滑动部31移动到送纸方向上游侧的状态(第二供纸盘30的非供纸位置、退避位置)。
并且,在将第二供纸盘30推入(使其前进)到供纸作业位置为止时,一对卡定爪35与在第一供纸盘31上的倾斜分离板21上穿透设置的一对支撑孔36分别扣合,使第二供纸盘30不会向左右上下偏离,并且能够保持将第二供纸盘30推入到供纸作业位置为止的状态。从而,产生如下效果,能够确保第二供纸盘30在供纸作业位置上与上下方向及纸张P1的送纸方向保持平行的姿势,能够使纸张P1的分离、送纸作用切实且稳定。
在实施方式中,送纸单元20上的合成树脂制的臂体20c可以驱动轴39为中心上下转动,臂体20c向倾斜分离板21靠近地延伸,在臂体20c前端部配置有供纸辊20a,从驱动轴39经由未图示的齿轮传动机构旋转驱动供纸辊20a。另外,实施方式中的一对供纸辊20a,夹着Y方向的中心线设置在左右对称位置(未图示)。
第一供纸盘3中的第一容纳部3b内的底板3a的上表面及第二供纸盘30(可动部32)中的第二容纳部30b内的底板30a的上表面,在送纸作业时的上述一对供纸辊20a向下按压时分别抵接的位置固定有软木板等摩擦板25、26(参照图4、图8及图11)。由此,在第一容纳部3b及第二容纳部30b内的纸张P(P1)的张数减少时,防止通过供纸辊20a的转动而多张被同时送纸的重叠传送现象。
并且,通过送纸单元20上的供纸辊20a、和倾斜分离板21的宽度方向(Y方向)中央部的内表面(表面)侧设置的作为分离单元的弹性分离垫21a(在实施方式中为金属板簧),逐张分离传送在第一供纸盘3或第二供纸盘30中以堆积状态容纳的记录介质即纸张P(P1)。被分离的纸张P(P1)经由上方横向的U型路径(供纸传送路径)用的传送路径体40被供给到比第一供纸盘3靠上侧(高的位置)设置的记录部10。并且,在记录部10记录的纸张P(P1)以记录面朝上的状态向开口部2a排出。
在第一供纸盘3中的第一容纳部3b设有引导与该第一容纳部3b内的纸张P的送纸方向平行的侧边缘且用于定位的一对侧导板41、和后导板42(参照图2、图3、图5~图8)。
一对侧导板41,在第一供纸盘3的左右两侧板3c之间的底板3a上在与纸张P的送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宽窄移动(宽窄滑动)。各侧导板41具有滑板43、和从该滑板43垂直立设的抵接板44,仅在一侧的侧导板41上具有用于定位的带有夹取部45的锁定部件(未图示)。
各滑板43可沿着底板3a的上表面滑动,支撑容纳的纸张P的下表面。各抵接板44是从滑板43垂直立设而与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侧边缘抵接的部件。
此外,与各滑板43的下表面连接的齿条杆46的一面上形成有锯齿。并且,左右一对齿条杆46沿着在底板3a上凹陷形成的左右一对平行状的导槽内,彼此朝向另一侧导板41延伸,左右一对齿条杆46各自的锯齿与配置在第一供纸盘3的底板3a中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上的自由旋转的小齿轮47啮合。其结果,通过一对侧导板41能够使第一供纸盘3的宽度方向(与纸张P的送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中心线与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一致,即所谓中心位置一致。
各锁定部件被设置在滑板43的下表面,能够与形成在底板3a上表面上的多个扣合齿48选择性地扣合或脱离,从而能够位移。
第一容纳部3b上的后导板42具有:滑板42a,夹着底板3a的上下表面,可沿着送纸方向滑动(可移动);纵板部42b,与容纳的纸张P的后边缘抵接;以及把手部42d,从滑板42a的上表面侧左右中央部与纵板部42b的前侧隔开适当间隔而立设。该后导板42是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喷射模制品。
滑板42a的左右两侧端部与在底板3a上沿着纸张P的送纸方向延伸凹陷形成的一对导槽50滑动接触,从而后导板42能够沿着该移动路径移动。在一对导槽50之间在底板3a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扣合齿51。各扣合齿51是向与导槽50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凹凸形状,由此,后导板42能够被锁定而定位。
形成在滑板43a下表面的卡定爪(未图示),能够选择性的与扣合齿51的凹凸部分扣合。若使用者夹住俯视为コ字状的纵板部42b和把手部42d,以使其前后间隔收缩,则由于合成树脂材料的弹性,从而在上述一对导槽50的外侧与纵板部42b的分叉部连接的滑板42a向上位移,滑板42a下表面的卡定爪(未图示)从扣合齿51凹凸部分脱离。
另外,在第二供纸盘30的第二容纳部30b也设有与第一供纸盘3相同的引导与纸张P1的送纸方向平行的侧边缘且用于定位的侧导板单元48、和用于根据纸张P1的尺寸规定送纸方向上游侧端缘的后导板49。
[支撑供纸作业位置上的第二供纸盘30的结构]
接下来,对如下用于支撑的支撑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二供纸盘30具有肋或没有肋的薄板厚度(刚性低的情况)且与送纸方向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Y方向)的尺寸长的情况下,供纸作业位置的第二供纸盘30中上述宽度方向的中途部至少不会因送纸动作时的供纸辊20a的按压力而变形。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5、图6、图8、图13~图15所示,支撑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为在第一供纸盘3上设置的一对侧导板41中的各抵接板44上设置的支撑部件53。在作为垂直板的抵接板44上,与沿着堆积状态的纸张P的送纸方向的左右两侧边缘抵接的抵接面44a,沿着送纸方向以适当间隔设置于多个位置。并且,在抵接板44的内表面上一体设置的支撑部件53、或单独个体的支撑部件53在抵接板44的内表面上用粘接剂等固定而设置时,该支撑部件53的内表面与上述抵接面44a形成在同一平面上。此外,如图15所示,各支撑部件53的高度尺寸H1至少具有如下程度的高度,在进行纸张P1的送纸动作时能够与由于供纸辊20a而受到向下按压力的第二供纸盘30上的前端滑动部31的下表面抵接。
第一实施方式是前端滑动部31的上表面载置有可动部32的前端部分(摩擦板26所存在的位置)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即使存在前端滑动部31,可动部32的下表面也向下露出,能够由支撑部件53的上表面直接支撑。
根据上述结构,在输送堆积容纳在第二供纸盘30中的纸张P1的情况下,首先,如图6或图7所示,在后退位置(使第二供纸盘30的前端与倾斜分离板21抵接的状态下的第二供纸盘30上的可动板32的后端向上转动,将第一供纸盘3的第一容纳部3b增大开放的状态)将堆积容纳在第一容纳部3b中的A3尺寸的纸张P全部取出,使一对侧导板41移动到靠近第一供纸盘3的宽度方向(Y方向)中央部位为止,并且使第二供纸盘30前端部的卡定爪35嵌入支撑孔36并卡定。此时,使靠近一对抵接板44的前部的位置上设置的各支撑部件53的上表面支撑第二供纸盘30(参照图4)。
由此,第二供纸盘30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边缘(包括图12等中所示的滑动引导部31a)横跨第一供纸盘3的左右两侧板3c而受到支撑,并且第二供纸盘30宽度方向的中途部中前端侧经由卡定爪35及支撑孔36由倾斜分离板21支撑。此外,第二供纸盘30宽度方向的中途部中供纸辊20a的按压力所作用的部位由一对支撑部件53支撑,因此在由于供纸辊20a而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即使第二供纸盘30为具有肋的薄板状(刚性低的情况),该第二供纸盘30的中途部也难以变形。其结果,容纳在第二供纸盘30的第二容纳部30b中的纸张P保持平坦状,不会产生由供纸辊20a引起的送纸不良。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53相对于第一供纸盘3的底板3a或侧导板41的滑板43可拆装、或者可起伏转动。在图17(A)中,将支撑部件53下端的突设销54插入到在底板3a或滑板43上穿透设置的安装孔55,从而可拆装。在图17(B)中,将在底板3a或滑板43的上表面的台阶部57上设置的圆轴状的支撑轴58安装到设置在支撑部件53下端的轴承56中,并可以转动。另外,用于将支撑部件53保持垂直状的制动器59被设置在台阶部57上。在图17(B)的实施方式中水平状伏卧的支撑部件53位于台阶部57的底部,因此不会妨碍堆积在底板3a或侧导板41的滑板43上的纸张P。在不使用图17(A)的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53时,虽然未图示,但是若将其放置在形成于底板3a适当位置上的容纳凹处,则不会丢失。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是用于限制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垂直状的支撑部件53的竖起位置的限制单元。
如图9(A)、图10(A)、图10(B)、图14及图15所示,作为限制单元的一例,在前端滑动部31的下表面部,凹槽或凹部60以向X方向插通的方式设置在宽度方向(Y方向)的中途部。作为限制单元的其他例子,如图18所示,在前端滑动部31的下表面部31b设置向下突出的一对突起61。该一对突起61构成为包围板状的支撑部件53的左右两侧面。凹部60及一对突起61为第一限制单元。
任何限制单元,均允许第二供纸盘30及前端滑动部31在作为限制单元的凹部60或一对突起61之间在X方向上滑动移动,另一方面能够阻止向Y方向的移动,因此具有如下制动器的功能,即在将支撑部件53设置在侧导板41上的情况下,该侧导板41不会不小心移动。
并且,凹部60的底部60a或下表面部31b与支撑部件53的上表面抵接而支撑载荷(参照图14及图18)。若一对支撑部件53及一对凹部60在Y方向上的配置间隔设定为与A4尺寸或legal size(美国使用的纸张尺寸)尺寸的纸张P的短边相当,则将上述尺寸的纸张P以堆积状态容纳在第一供纸盘3的状态下也能够切实地执行第二供纸盘30的送纸作业。
[第四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支撑部件53上的上表面,若设置使送纸方向上游侧的高度随着靠近上游侧而降低的倾斜状或弯曲状的引入部62(参照图13及图15),则在将支撑部件53设置于与上述限制单元(凹部60或一对突起61)的Y方向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前端滑动部31无需抬起而向X方向滑动移动,能够将支撑部件53引导到限制单元的位置。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供纸盘3中的后导板42设有支撑部件(未图示)。此时,由设置在后导板42的支撑部件支撑前端滑动部31的下表面,因此在将第一供纸盘3内的纸张P全部取出后,需要使后导板42向倾斜分离板21靠近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有效地支撑对第二供纸盘30产生的按压力的作用位置附近,能够消除第二供纸盘30的变形。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二供纸盘30上具有第三实施方式的凹部60的情况下,在可向Y方向移动的侧导板41所具有的支撑部件53的高度设定为比第二供纸盘30的前端滑动部31的下表面31b高的高度,并且能够嵌入凹部60的程度时,仅在使侧导板41向Y方向移动从而与凹部60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才能使退避到第一供纸盘3上的送纸上游侧的第二供纸盘30向下游侧移动,在从凹部60的位置脱离、例如将一对侧导板41的Y方向的间隔扩大的状态下,若欲使位于退避位置的第二供纸盘30向下游侧移动,则该第二供纸盘30的前端(最下游侧)的边缘与支撑部件53的上端部干扰,限制第二供纸盘30继续向下游侧移动。这种支撑部件53的高度与凹部60的深度的组合构成第二限制单元。
[第七实施方式]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输送堆积容纳在第二供纸盘30中的纸张P1的情况下,第二供纸盘30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边缘(包括图12等中所示的滑动引导部31a)不横跨第一供纸盘3的左右两侧板3c而受到支撑,只是第二供纸盘30宽度方向的中途部中前端侧经由卡定爪35及支撑孔36由倾斜分离板21支撑,并且,第二供纸盘30宽度方向的中途部中供纸辊20a的按压力所作用的部位由一对支撑部件53支撑。因此,在由于供纸辊20a而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即使第二供纸盘30为具有肋的薄板状(刚性低的情况),该第二供纸盘30的中途部也难以变形。其结果,容纳在第二供纸盘30的第二容纳部30b中的纸张P保持平坦状,不会产生由供纸辊20a引起的送纸不良。
Claims (22)
1.一种供纸盘,包括:第一供纸盘,具有能够容纳记录介质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供纸盘,被配置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上方,具有能够容纳记录介质的第二容纳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供纸盘,能够在能够将容纳于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沿着预定的送纸方向输送的退避位置、和能够将容纳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二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沿着上述送纸方向输送的供纸位置之间移动,
具有支撑部件,被设置在上述第一供纸盘上,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被配置于上述供纸位置时,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端部及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的两侧端部由上述第一供纸盘支撑,并且上述支撑部件从下方支撑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下游侧端部及上述两侧端部以外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被配置于上述供纸位置时,上述支撑部件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被配置于上述退避位置时,上述支撑部件不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的高度随着靠近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而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引导记录介质的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的侧边缘的侧导板被设置为能够向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侧导板设有上述支撑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导板被设置为一对,能够引导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中所容纳的记录介质的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的两侧边缘,
上述一对侧导板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一供纸盘中上述第一容纳部的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方向的中央部对称地移动,
在上述一对侧导板上分别设有上述支撑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的侧导板或底面上拆装或者起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用于引导上述送纸方向中记录介质的后端侧边缘的后导板被设置为能够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移动,上述支撑部件被设置在上述后导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从上述第二供纸盘提供记录介质时,上述支撑部件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供纸盘具有:前端滑动部,位于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横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两侧部并能够滑动;和可动部,横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两侧部,能够相对于上述前端滑动部转动,
上述支撑部件至少能够与上述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前端滑动部的前端,一体地突出形成有至少左右一对卡定爪,在使上述第二供纸盘相对于上述第一供纸盘沿着上述送纸方向移动时,上述卡定爪与在上述第一供纸盘上穿透设置的孔分别扣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设有第一限制单元,在上述支撑部件被配置于预定位置时,限制上述支撑部件向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并且允许上述第二供纸盘向上述送纸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限制单元上,在与上述送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中途部设有凹部,该凹部向上述送纸方向插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限制单元上,在上述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一对突起,该突起从左右两侧夹着上述支撑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设有限制上述第二供纸盘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供纸位置移动的第二限制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部件被配置于上述预定位置以外时,上述第二限制单元限制上述第二供纸盘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供纸位置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限制单元为比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前端滑动部的下表面高的上述支撑部件的高度、与上述支撑部件能够嵌入的凹部的深度的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设有引入部,在上述支撑部件向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一限制单元接近时,用于相对于上述第一限制单元容易引导上述支撑部件。
18.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盘;和
供纸辊,选择性的与容纳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和容纳在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二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与容纳在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二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中上述供纸辊抵接的位置附近的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下表面抵接。
20.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供纸装置;
记录部,在从上述供纸装置供给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以及
排出部,排出在上述记录部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
21.一种供纸盘,包括:第一供纸盘,具有能够容纳记录介质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供纸盘,被配置在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上方,具有能够容纳记录介质的第二容纳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供纸盘,能够在能够将容纳于上述第一供纸盘的上述第一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沿着预定的送纸方向输送的退避位置、和能够将容纳于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第二容纳部中的记录介质沿着上述送纸方向输送的供纸位置之间移动,
具有支撑部件,被设置在上述第一供纸盘上,在上述第二供纸盘被配置于上述供纸位置时,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由上述第一供纸盘支撑,并且上述支撑部件从下方支撑上述第二供纸盘的上述下游侧端部以外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纸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的高度随着靠近上述送纸方向的下游侧而增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56541A JP4868164B2 (ja) | 2007-09-28 | 2007-09-28 | 給紙トレイ、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7256541 | 2007-09-28 | ||
JP2007-256541 | 2007-09-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97094A true CN101397094A (zh) | 2009-04-01 |
CN101397094B CN101397094B (zh) | 2012-05-09 |
Family
ID=4051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662776A Active CN101397094B (zh) | 2007-09-28 | 2008-09-25 | 供纸盘、供纸装置及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68164B2 (zh) |
CN (1) | CN10139709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10635A (zh) * | 2010-11-15 | 2013-07-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复合装置 |
CN103576490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4340700A (zh) * | 2013-07-31 | 2015-02-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CN104692153A (zh) * | 2013-12-06 | 2015-06-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材传送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79985B2 (ja) * | 2011-12-02 | 2016-03-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19048B2 (ja) * | 2012-02-23 | 2014-11-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082B2 (ja) * | 2015-10-22 | 2017-01-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7013877B2 (ja) * | 2018-01-11 | 2022-02-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6034A (en) * | 1990-12-14 | 1992-05-2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nvelope/sheet feed mechanism |
JP4277223B2 (ja) * | 2005-09-30 | 2009-06-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4277224B2 (ja) * | 2005-11-29 | 2009-06-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4207962B2 (ja) * | 2006-01-24 | 2009-01-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 |
JP4229129B2 (ja) * | 2006-02-24 | 2009-02-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61628B2 (ja) * | 2006-02-24 | 2011-03-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7
- 2007-09-28 JP JP2007256541A patent/JP4868164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9-25 CN CN2008101662776A patent/CN101397094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10635A (zh) * | 2010-11-15 | 2013-07-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复合装置 |
CN103576490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US9122229B2 (en) | 2012-07-24 | 2015-09-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exposed sheet-pressing swingable plate |
CN103576490B (zh) * | 2012-07-24 | 2016-05-2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4340700A (zh) * | 2013-07-31 | 2015-02-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CN104340700B (zh) * | 2013-07-31 | 2016-08-3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CN104692153A (zh) * | 2013-12-06 | 2015-06-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材传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868164B2 (ja) | 2012-02-01 |
CN101397094B (zh) | 2012-05-09 |
JP2009083996A (ja) | 2009-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7094B (zh) | 供纸盘、供纸装置及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 |
JP5745818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US10246280B2 (en) | Sheet feed device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uch sheet feed devices | |
US8474809B2 (e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102001239B (zh) | 图像记录装置 | |
JP200632162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137212B (zh) |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 | |
JP4816965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
JP4895047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
JP5338886B2 (ja) | 給紙トレイ、給紙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5316798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
JP4662065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4930723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13126918A (ja) | 給紙トレイ、給紙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4311479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08113322A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11035502A (ja) | 光学読取装置 | |
JPH10210238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10083609A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