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5035B - 机动车杂物箱、手套箱和仪表盘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杂物箱、手套箱和仪表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5035B
CN101395035B CN2006800446444A CN200680044644A CN101395035B CN 101395035 B CN101395035 B CN 101395035B CN 2006800446444 A CN2006800446444 A CN 2006800446444A CN 200680044644 A CN200680044644 A CN 200680044644A CN 101395035 B CN101395035 B CN 101395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glove box
storage room
handle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46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5035A (zh
Inventor
罗尔夫·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51005718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5057188B4/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51005721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5057215B4/d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06/06905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063074A1/de
Publication of CN101395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5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5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50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60R7/06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mounted on or below dashboar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的手套箱,其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储藏室(106)和第二储藏室(108)、以及遮盖第一储藏室的第一盖子(110)和遮盖第二储藏室的第二盖子(114);其中,第一盖子如此设置,其能够遮盖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之间的空隙(121)。

Description

机动车杂物箱、手套箱和仪表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杂物箱(Staufach),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套箱(Handschuhkasten)以及带手套箱的仪表盘(Instrumententafel)。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很多种不同的杂物箱,特别是大家所熟知的EP 0668 189 B1机动车仪表盘,它包括两个储藏室,都有各自的盖子。盖子可以向上或者向下翻转。另外,已知的手套箱可参阅DE 3432799 C2、EP 1 193129 A1、EP 1 048 525 A1和DE 199 30 059 A1。 
发明内容
EP 1 048 525 A1公开了一种带开口的盒子,其由两个盖子遮盖,这两个盖子在开、关位置之间可以活动。此外,还配有机械装置,两个盖子通过该机械装置可以同时转至打开或闭合的位置。 
DE 199 30 059 A1公开了一种带手套箱的机动车仪表盘,其中,手套箱位于仪表盘开口处,手套箱盖可以将其锁上。但在关闭时,仪表盘的开口边缘和手套箱外边缘之间,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与手套箱盖子边缘之间,形成空隙。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机动车杂物箱,具体地讲,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套箱以及改良的带手套箱的仪表盘。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独立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而从属权利要求则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机动车杂物箱,其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储藏室。两个储藏室都有相应的盖子。盖子之间的空隙由其中一个盖子遮盖。由于上储藏室盖子具有下降功能,这样当产生碰撞时,减少了由于上储藏室盖子打开而导致的受伤风险。因此,上储藏室盖子特别重要,因为它位于副驾驶头部碰撞范围以内或者附近。当发生碰撞时,如果打开的下储藏室盖子所产生的受伤风险要小得多,因为它位于膝盖碰撞范围。特别是当发生碰撞时,副驾驶用膝盖顶住下储藏室盖子,就可以将下储藏室盖子合上。此时,下储藏室盖子成为冲击面。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实施方式,上储藏室盖子完全或者部分下降,而下储藏室盖子则翻转至机动车车内空间。这样,当发生碰撞时,下储藏室转向一边,产生冲击面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手套箱造型美观,安全度提升,储物功能优良。 
本发明方案的优点在于:避免盖子之间的相互重合,这样可以忽略两个盖子之间的公差。此外,用两个盖子中的其中一个遮盖空隙,可以优化杂物箱或者机动车车内空间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从机动车车内空间的座椅处观察,其中一个盖子可以遮盖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储藏室互相重叠。上储藏室盖子的下边缘相对靠近下储藏室盖子上边缘前的机动车车内空间中的座椅位置。由此,从座椅位置观察,下储藏室盖子的上边缘被遮盖了。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上储藏室盖子延伸超过储藏室的隔板。上储藏室盖子延伸超过隔板的部分遮盖了下储藏室盖子的上部,由此也遮盖了两个盖子之间的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当一个盖子打开时,另外一个盖子同样也打开。 
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将储藏室分成两个小储藏室,可以放置不同种类的物品;另一方面,两个储藏室通过使用者的一个动作就可以同时打开。 
这样,如果使用者想在储藏室内寻找特定物品,可以避免必须分别打开两个盖子。 
盖子的联动装置(或叫连接装置)可以有多种具体形式。如盖子的联动装置可以是机械的,特别是把手机械装置。另一种方案是使用机电联动装置,或者另外结合使用机电联动装置。对其中一个盖子进行操作,打开执行器(例如,电动机),它会驱动另外一个盖子或两个盖子,使其打开。 
本发明的再一种方案是使用电子联动装置,或者另外结合使用电子联动装置。使用者操作两个盖子中的一个;所产生的控制信号可以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执行器(特别是电动机),以便打开两个盖子。操作盖子(两个盖子或者一个盖子)或者仪表盘上的开关(例如,压力开关、轻触开关、电容或者电感接近感应器或者同等类型的电子器件),输入打开两个盖子的打开命令。通过控制装置(例如电子控制系统(ECU))操作这种开关,使得ECU可以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执行器(Aktuator),以打开盖子。 
盖子的联动装置可以如此设计,使得盖子的关闭不会互相影响,例如可以手动关闭盖子。盖子的联动装置结构也可以只关闭其中一个盖子,另外那个盖子会自动关闭。盖子的联动装置可以是机械的、电机的和/或者电子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两个盖子可以同步打开和/或者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杂物箱的安装位置内,一储藏室位于另一储藏室的上方。当遮盖上储藏室的盖子处于闭合状态时,其可以遮盖两个盖子之间的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只有下储藏室盖子有操作手柄。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动遮盖两个盖子之间空隙的、上储藏室盖子的边缘,而实现对上储藏室盖子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两个储藏室之间的、基本上水平安装的隔板,可以移动。优选地,当上储藏室盖子闭合时,可以遮盖该隔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两个盖子通过一个把手(Hebel)进行机械连接。该把手有一根轴,它位于杂物箱的外壳上,并可旋转或摆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机械联动装置还有一个把手,其抓住上述可摆动的把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个把手的轴的可摆动轴承结构被另外一个把手通过摆动轴固定在杂物箱的外壳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三个把手具有一用来限制摆动范围的止动面(Anschlagfaeche),。 
这种借助一个或者多个把手的盖子机械联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比较耐用,而且消耗小、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该杂物箱,可以提供一个手套箱。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杂物箱的仪表盘。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杂物箱遮盖的盖子联动装置是机械的(例如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把手)、电机的和/或者电子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盖子之间的连接是中断的,或者不存在这样的连接。两个储藏室中有一个具有能量吸收装置,用来吸收碰撞能量。例如,在两个储藏室下面有一个这样的能量吸收装置,作为膝盖防碰撞装置,也就是所谓的护膝。例如,能量吸收装置可以是由泡沫塑料、泡沫复合料、蜂房结构物或者同类型的物体组成。 
根据这种带有能量吸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盖子遮盖住具有能量吸收装置的储藏室,并与杂物箱和/或者仪表盘的外壳连接。 
这样就实现了不同的机动车方案(带或者不带副驾驶护膝),其优点在于:不论护膝存在与否,这种设计都可使用仪表盘。在带能量吸收装置,特别是护膝的方案中,盖子之间没有连接。遮盖具有能量吸收装置的储藏室的盖子可以与仪表盘连接。因此,这个盖子在发生碰撞时作为能量吸收的碰撞面。 
在保留仪表盘外部设计的情况下,实现机动车模块的不同方案(带或者不带护膝),其优点在于:因为有些国家针对护膝制定了法律,这样就实现了根据不同国家而设计的机动车模块方案;同样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不同的装备选项。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两个盖子中至少有一个是可以下降的。如果打开相关盖子,其可以部分或者完全向后转回至仪表盘的表面。这样,当机动车发生碰撞时,特别是发生正面碰撞时,会减少受伤风险。 
特别地,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当盖子在机动车车内空间内打开时、由于突出的表面而产生的损伤。例如,可以避免当盖子在机动车车内空间内打开时,其突出表面会因气囊脱落或受到损坏。脱落的盖子、盖子的零件或者盖子上脱落的微小部分,都可能会给机动车内的乘客带来受伤风险。 
此外,上述的设计还可以避免:气囊由于碰撞而展开,其展开运动造成打开的盖子完全或者部分闭合,这样就有可能会夹住身体的某个部位。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到带杂物箱、特别是带手套箱的仪表盘。例如,手套箱具有两个互相重叠的盖子,它们可以朝相反的方向打开。上储藏室的盖子遮盖两个盖子之间所产生的空隙。 
通过转动、摆动或者平移,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盖子。打开时,上储藏室的盖子部分或者完全地下降至仪表盘中。因此,打开的上储藏室盖子没有或者几乎没有突出在机动车车内空间中。 
手套箱的下储藏室中可以安置一个能量吸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下储藏室盖子不能打开。也就是说,它与手套箱和/或者仪表盘的外壳连接起来。 
除了配备两个单独的盖子这种方案外,杂物箱内的储藏室可以只配备一个盖子,其外部结构与两个单独的盖子在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相同。当然,还可以取消分离两个储藏室的隔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手套箱模块系统,当杂物箱、特别是手套箱或者仪表盘的外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不同的装备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杂物箱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带盖子机械联动装置的杂物箱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盖子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外观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带手套箱的仪表盘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侧面图。 
图5是盖子处于打开状态时机动车车内空间仪表盘的透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带膝盖防碰撞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装备方案的侧面图。 
图7是图5所示带膝盖防碰撞装置的装备方案的外观图。 
图8是带一个盖子的仪表盘装备方案的透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带一个储藏室的仪表盘装备方案的透视图。 
图10是上储藏室盖子可摆动轴承结构下降至仪表盘中的透视图。 
图11是带上储藏室盖子连接杆导向装置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手套箱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以下附图说明中所出现的附图标记与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相符: 
100  杂物箱 
102  外壳 
104  隔板 
106  上储藏室 
108  下储藏室 
110  盖子 
112  轴 
114  盖子 
116  轴 
118  边缘 
120  摆动方向 
121  空隙 
122  操作把手 
124  摆动方向 
126  联动装置 
128  把手 
130  轴 
132  把手 
134  轴 
136  下部 
138  把手 
140  上部 
142  止动面 
144  摆动方向 
146  摆动方向 
148  仪表盘 
150  副驾驶气囊 
152  副驾驶 
154  副驾驶位 
158  下边缘 
160  上边缘 
162  目视方向 
164  上壁 
166  上边界 
168  放置区 
170  能量吸收装置 
172  盖子 
174  固定元件 
176  开口 
178  侧边脚 
180  连接杆导向装置 
182  电动机 
184  齿轮 
186  齿圈 
图1所示的是机动车的杂物箱100,例如手套箱或者同种类型的物体。杂物箱100具有外壳102,隔板104将其分成上储藏室106和下储藏室108。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隔板104可以在安装位置上沿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移动。 
盖子110可以围绕位于外壳102上的轴112向上翻动。如图1所示,当其处于闭合状态时,盖子110遮盖储藏室106。 
杂物箱100的另一个盖子114可以围绕位于外壳102上的轴116向下翻动。如图1所示,当其处于闭合状态时,盖子114遮盖储藏室108。 
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盖子110延伸超过隔板104。由此,盖子110形成边缘118。使用者可以抓住盖子110的边缘118,将其向摆动方向120向上掀开,操作方便。当盖子110和114都处于闭合状态时,盖子114与另一个盖子110形成空隙121,从汽车内腔向后看,边缘遮盖了盖子114的一部分119,进而遮盖了两个盖子之间的空隙。 
下储藏室盖子114可以安装操作把手122。使用者拉动操作把手122,可以将下储藏室盖子114朝摆动方向124向下翻开。 
两个盖子110和114可以通过联动装置126互相连接在一起,当一个盖子打开时,另外一个盖子同样也打开。当盖子110和114闭合时,联动装置126的作用也是一样。也就是说关闭其中一个盖子,同时另外那个盖子也会自动关闭。 
联动装置126可以是机械的、电机的和/或者电子的。 
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优点在于:盖子114在盖子110到达图1所显示的闭合位置前先到达图1所显示的闭合位置。这样可以避免:盖子110和114在到达各自的闭合位置时,边缘互相碰撞。 
图2是带把手机械装置的联动装置126的机械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在图2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联动装置126具有一个把手128。把手128可以围绕固定在外壳102上的轴130摆动。轴130还连接另一个把手132,它有两个互相对立的边脚,把手128通过他们移动位置。把手128通过把手132的两个相对立的边脚之间移动的轴134与把手132相连。 
把手128的一端与下储藏室盖子114的下部136可摆动相连。把手128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把手138可摆动相连。把手138的另一端与上储藏室盖子110的上部140可摆动相连。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把手132与轴130相对的端点上有一个止动面142,它与把手132的两个对立的边脚相连。止动面142的侧面是弯曲的。通过止动面142,限制把手128围绕轴134运动,以打开和关闭盖子110和114。 
使用者操作两个盖子中的一个,可以打开盖子110和114。例如,使用者抓住盖子110的边缘118,并向上拉动;或者在操作把手122的辅助下将盖子114朝摆动方向124向下拉动。 
如果作用力作用在上储藏室盖子110上,朝摆动方向120摆动,作用力就会通过把手138转移到把手128上。因此,导致围绕轴134和轴130的摆动受到止动面142的限制。这样,下储藏室盖子114朝摆动方向124打开。 
与此相反,作用力作用在下储藏室盖子114上,朝摆动方向124打开,作用力就会通过把手128和把手138转移到上储藏室盖子110上。这样,上储物盖子110朝摆动方向120摆动。导致把手128围绕轴134和轴130的摆动受到止动面142的限制。 
图3所示是当盖子110和114打开时,把手128、132和138的位置。 
关闭盖子110和114也有相应的动作。使用者将上储藏室盖子110朝摆动方向144向下压,或者将下储藏室盖子114朝摆动方向146向上拉。相应的闭合力会通过所操作盖子的联动装置126传递到另一个盖子上。 
图4显示了带杂物箱100的仪表盘148的截面。杂物箱100位于副驾驶气囊150的下方。杂物箱100的上储藏室盖子110延伸超过隔板104。这样,它遮盖了上储藏室盖子110和下储藏室盖子114之间的空隙121。出于这种原因,如果坐在副驾驶位154的普通座椅位置上,副驾驶152看不见空隙121。 
上储藏室盖子110具有下边缘158。从副驾驶152的方向看,它位于下储藏室盖子114上边缘160前面。由此,上储藏室盖子110遮盖了下边缘158和上边缘160之间形成的空隙121。这样,如果盖子110和114都闭合,从副驾驶152的照准方向162是看不到的。在此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102的上壁164与储藏室106的上边界166之间形成了盖子110的放置区168。放置区168位于仪表盘148内部杂物箱100的安装位置上。 
当盖子110打开时,放置区168至少部分下降,如图4中虚线所示。这可以通过摆动和/或者平移来实现。这一点将在图10和11中通过实施方式举例进一步解释。 
为了打开杂物箱100,副驾驶152抓住上储藏室盖子110的下边缘部分158,并将下边缘向上拉。这样,盖子110在放置区168内摆动或者移动,以打开杂物箱。如果两个盖子110和114互相连接,如图4的虚线部分所示,下储藏室盖子114通过摆动进入打开状态。 
另一种方案:通过对操作把手122的作用打开两个互相连接的盖子110和114。 
副驾驶152抓住至少部分下降至放置区168的盖子110的下边缘158,将其从放置区168中拉回来,关闭盖子110和114。由于盖子110和114互相连接,所以同时关闭下储藏室盖子114。 
另一种方案:如果两个盖子互相连接,副驾驶152操作下储藏室盖子114,同样也可以关闭两个盖子110和114。这样,上储藏室盖子110摆动或者移动出其放置区168进入关闭状态。 
这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副驾驶152抓住上储藏室盖子110的下边缘158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当盖子110完全下降至放置区168时。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下储藏室盖子114来关闭上储藏室盖子110就特别有优点。 
图4所示的这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上储藏室盖子110至少可以部分下降至放置区168,这样就可以避免:副驾驶气囊150展开时冲击到打开的盖子110而产生的伤害。 
图5是当盖子110和114都关闭时仪表盘148从机动车车内空间观察的透视图。这里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将杂物箱100作为平分了的手套箱(参照图1和图4),它带有两个互相重叠的储藏室106和108。当上储藏室盖子110处于打开状态时,几乎完全下降至仪表盘148内。 
图6所示的是图4和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种装配方案。在这种具体实施方案中,下储藏室108内有一个能量吸收装置170。下储藏室盖子114成为位于能量吸收装置170前的碰撞面。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盖子114不能打开,而是与仪表盘148紧密相连。 
能量吸收装置170与位于其前的盖子114一起形成了膝盖防碰撞装置,也就是所谓的护膝。仪表盘148的外部结构与图4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外部结构一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去掉了操作把手122,因为此时下储藏室盖子114不能打开。 
能量吸收装置170可以由一个泡沫塑料、一个泡沫复合料组成,和/或者是一种蜂巢形状的物体组成。 
图7所示的是图6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当盖子110打开时的透视图。在这种实施方案中,盖子110和114之间的联动装置126(参照图1、2和3)不提升,这样,盖子110不会随着盖子114打开或者关闭。如果不安装把手28、132和138(参照图2和3),盖子110和114的联动装置会提升。 
图8是图4至图7中所示的仪表盘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种装配方案。在这种装配方案中,储藏室106和108由唯一的盖子172遮盖,它围绕轴116摆动。如果盖子172处于闭合状态时,它的结构实际上与盖子110和114的结构一样 
图9显示了另一种装配方案的透视图。它与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一样,取消了隔板104。 
如图4至图9所示的手套箱系统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装配方案,但是仪表盘148的外观实际上都保持不变。模块结构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根据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实现节约成本的、多种多样的装配方案。 
图10是固定元件174的透视图。储藏室106(参照图1和图4至图8)通过它向前锁闭。在固定元件174中有一个开口176,当盖子110打开时通过它可以进入到储藏室106内。固定元件174可以定义为轴112,它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隔板104的高度做平移运动(参照图1和图4至图9)。这样,固定元件174就可摆动固定盖子110。盖子110上有侧边脚178,通过它盖子110与轴112相连。如果盖子110围绕轴112摆动,盖子110至少部分下降至放置区168内(参照图4和图6)。 
图11是固定元件174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在图11的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元件174形成连接杆导向装置180,顺着它可以打开、关闭盖子110。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齿轮184抓住位于盖子110背面的齿圈186,电动机182通过齿轮184来驱动盖子的打开和闭合运动。在这种 具体实施方式中,盖子110在打开时也可以顺着连接杆导向装置180至少部分平移至放置区168内(参照图4和图6)。 
操作仪表盘148上的开关(参照图4至图9)和/或者操作操作把手122(参照图1、图4和图5),打开电动机182。 
图12是机动车手套箱100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手套箱100具有外壳102,隔板104将其分成上储藏室106和下储藏室108。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隔板104可以在安装位置上朝水平方向移动。 
手套箱盖子110围绕位于外壳102上的轴112可以向上翻动。在连接杆导向装置(由上隔板188和连接杆导向装置元件190组成)的辅助下,手套箱盖子下降至放置区168。 
如图3所示,当其处于闭合状态时,手套箱盖子110遮盖储藏室106。 
手套箱100的另一个手套箱盖子114围绕外壳102上的轴116可以向下翻动。如图3所示,当其处于闭合状态时,手套箱盖子114遮盖储藏室108。 
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手套箱盖子110延伸超过隔板104。由此,手套箱盖子110形成边缘118。使用者可以抓住手套箱盖子110的边缘118,将其向摆动方向120向上掀开,操作方便。当盖子110和114都处于闭合状态时,手套箱盖子114与另一个手套箱盖子110形成空隙121。从机动车车内空间向后看,边缘遮盖手套箱114的一部分119,进而遮盖了两个盖子之间的空隙。 
下手套箱盖子114可以安装操作把手122。使用者拉动操作把手122,可以将下手套箱盖子114朝摆动方向124向下翻开。 
两个手套箱盖子110和114可以通过联动装置126互相连接在一起,当一个手套箱盖子打开时,另外一个手套箱盖子同样也打开。当手套箱盖子110和114闭合时,联动装置126的作用也是一样。也就是说关闭其中一个手套箱盖子,同时另外那个手套箱盖子也会自动关闭。 
联动装置126可以是机械的,例如把手机械装置,也可以是电机的和/或者电子的。 
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优点在于:手套箱盖子114在手套箱盖子110到达其闭合位置前先到达图12所显示的闭合位置。这样可以避免:手套箱盖子110和144在到达各自的闭合位置时外部边缘互相碰撞。 

Claims (21)

1.一种机动车的手套箱,其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储藏室(106)和第二储藏室(108)、以及遮盖所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盖子(110)和遮盖所述第二储藏室的第二盖子(114);其中,所述的第一盖子在所述的第二盖子之上;所述的第一盖子至少部分地能在一仪表盘中下降;所述的第一盖子和所述的第二盖子是相互联动的,当打开其中的一个盖子时,另一个盖子也同样被打开;所述的手套箱具有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盖子之间机械联动的第一把手(128);所述的手套箱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盖子和所述第一把手之间机械联动的第二把手(138),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把手彼此可转动地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盖子能在所述机动车的车内空间内摆动;
所述的第一盖子如此设置,其能够遮盖所述第一盖子和所述第二盖子之间的空隙(121);
所述第一把手的一个轴(134)相对于所述手套箱的外壳是能摆动的,而且所述第一把手是与所述第二盖子相连接的;
所述的手套箱还具有第三把手(132),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所述第一把手的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的第一盖子如此设置,当该手套箱位于所述机动车的安装位置时,从所述机动车车内空间的坐位(154、162)处观察,所述的空隙被遮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箱,其中,从所述的坐位观察,所述第一盖子的下边缘(158)位于所述第二盖子的上边缘(160)之前。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该手套箱具有分隔所述第一储藏室和所述第二储藏室的隔板(104);而且,当所述的第一盖子处于闭合状态时,其向下延伸至超过所述的隔板(104)。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的第一储藏室在所述的第二储藏室之上。
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第一盖子和所述第二盖子是相互联动的,当打开其中的一个盖子时,另一个盖子也同样被打开。
7.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第一盖子和所述第二盖子是相互联动的,当关闭其中的一个盖子时,另一个盖子也同样被关闭。
8.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只有所述第二盖子具有操作把手(122)。
9.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第二盖子具有上部(119),当所述的这些盖子关闭时,所述第一盖子从所述隔板(104)处延伸的部分(118)遮盖住所述的上部(119)。
10.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该手套箱具有为所述第一盖子和所述第二盖子之间的机械联动而设置的把手机构(128、134、138)。
11.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第一盖子和所述第二盖子之间的联动装置(126)是机械联动装置、机电联动装置和/或电子联动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的储藏室之一设置有能量吸收物体(17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的能量吸收物体是一种膝盖防撞保护体。
1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该手套箱具有放置区(168),至少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盖子的一截面。
1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该手套箱设置有连杆导向装置(188、190;180、190),用于所述第一盖子的下降。
1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的第一盖子是能摆动的。
17.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中,该手套箱设置有驱动装置(182、184、186),以便至少部分地打开和/或关闭所述第一盖子。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第三把手的一个摆动轴(130)设置在所述手套箱的外壳上。
19.如权利要求1或18所述的手套箱,其中,所述的第三把手具有限制所述第一把手摆动范围的止动面(142)。
20.一种具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手套箱(100)的仪表盘。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仪表盘,其中,具有所述能量吸收物体的储藏室的盖子,是不能打开的。
CN2006800446444A 2005-11-29 2006-11-29 机动车杂物箱、手套箱和仪表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5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510057188 DE102005057188B4 (de) 2005-11-29 2005-11-29 Handschuhkasten und Instrumententafel
DE102005057189.1 2005-11-29
DE200510057189 DE102005057189B4 (de) 2005-11-29 2005-11-29 Staufach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5057215.4 2005-11-29
DE102005057188.3 2005-11-29
DE200510057215 DE102005057215B4 (de) 2005-11-29 2005-11-29 Staufach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Instrumententafel
PCT/EP2006/069058 WO2007063074A1 (de) 2005-11-29 2006-11-29 Staufach für ein kraftfahrzeug, handschuhkasten und instrumententaf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5035A CN101395035A (zh) 2009-03-25
CN101395035B true CN101395035B (zh) 2011-01-12

Family

ID=38037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46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5035B (zh) 2005-11-29 2006-11-29 机动车杂物箱、手套箱和仪表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5035B (zh)
DE (1) DE10200505718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8002317D1 (de) * 2008-02-12 2010-10-07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Handschuhfachanordnung für das Armaturenbrett eines Kraftfahrzeugs
FR3107679B1 (fr) * 2020-02-27 2022-02-18 Renault Sas Système de liaison destiné au montage d’un bac de rangement sur un support fixé à une caisse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13978372B (zh) * 2021-10-26 2024-03-12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储物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8189A1 (fr) * 1994-02-22 1995-08-23 Regie Nationale Des Usines Renault S.A. Planche de bord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P1048525A1 (fr) * 1999-04-28 2000-11-02 Ecia Industrie Réceptacle, notamment pour planche de bord véhicule automobile
DE19930059A1 (de) * 1999-06-30 2001-01-04 Volkswagen Ag Instrumententafel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Handschuhkasten
CN1511732A (zh) * 2002-12-18 2004-07-14 百乐仕株式会社 手套箱的盖锁定装置
CN1530258A (zh) * 2003-02-28 2004-09-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收纳箱的安装结构
CN1629438A (zh) * 2003-12-18 2005-06-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盖锁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8257A (en) * 1955-08-31 1957-10-01 Gen Motors Corp Closure operator
DE19607428C2 (de) * 1996-02-28 1999-01-28 Daimler Benz Ag Innenraumverkleidungsteil aus Kunststoff
FR2814410B1 (fr) * 2000-09-26 2003-02-21 Visteon Systemes Interieurs Vide-poches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8189A1 (fr) * 1994-02-22 1995-08-23 Regie Nationale Des Usines Renault S.A. Planche de bord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P1048525A1 (fr) * 1999-04-28 2000-11-02 Ecia Industrie Réceptacle, notamment pour planche de bord véhicule automobile
DE19930059A1 (de) * 1999-06-30 2001-01-04 Volkswagen Ag Instrumententafel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Handschuhkasten
CN1511732A (zh) * 2002-12-18 2004-07-14 百乐仕株式会社 手套箱的盖锁定装置
CN1530258A (zh) * 2003-02-28 2004-09-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收纳箱的安装结构
CN1629438A (zh) * 2003-12-18 2005-06-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盖锁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5057189B4 (de) 2011-06-30
CN101395035A (zh) 2009-03-25
DE102005057189A1 (de) 200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3919B2 (en) Storage compart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glove compartment and dash board
US5267769A (en) Manually operable folding top for vehicles using automatic-ejection snap-action closures
JP4766785B2 (ja) コンバーチブル車両ルーフ
US9409525B2 (en) Storage bin having hidden touch pad
CN101395035B (zh) 机动车杂物箱、手套箱和仪表盘
CN106985756A (zh) 用于商用车辆的、尤其用于载货车的杂物箱结构
US20100154309A1 (en)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and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US6923491B2 (en) Vehicle roof which is movable between a closed position and a storage position
JP4609619B2 (ja) 車両用物入れ構造
EP2445756B1 (en) Glove compartment
US6830277B2 (en) Arrangement for holding beverage cans or similar receptacles in the interior of vehicles
DE102005057215B4 (de) Staufach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Instrumententafel
US6776447B2 (en) Vehicle roof with a top which is movable between closed and open positions
US6036254A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vehicle with two roofs
US20060086049A1 (en) Door module for vehicle door
US7665692B2 (en) Baggage bin door and baggage bin
CN109849628A (zh) 车门
KR100470784B1 (ko) 자동차용 글로브 박스 잠금장치
JP5617254B2 (ja) 車両の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US10589608B2 (en) Vehicle retractable roof
JPH067992Y2 (ja) 車両用収納装置
JP2021521362A (ja) 開放パネルを開け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このような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GB2351955A (en) Motor vehicle storage space
JP7420286B2 (ja) 車両用ドア
JP5778924B2 (ja) 車両用リアゲートの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