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766B - 座椅以及保护框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座椅以及保护框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766B
CN101394766B CN2007800080004A CN200780008000A CN101394766B CN 101394766 B CN101394766 B CN 101394766B CN 2007800080004 A CN2007800080004 A CN 2007800080004A CN 200780008000 A CN200780008000 A CN 200780008000A CN 101394766 B CN101394766 B CN 101394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guardrail
crotch
framework
handrai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8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4766A (zh
Inventor
二村忍
河村真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94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4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8Devices for use in guiding or supporting children, e.g. safety harn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00Children's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5/00Accessories for children's furniture, e.g. safety belts or baby-bottle holders
    • A47D15/005Restraining devices, e.g. safety belts, contoured cushions or side bumpers
    • A47D15/006Restraining devices, e.g. safety belts, contoured cushions or side bumpers in chai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大儿童坐在儿童用座椅后而无法下来等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大儿童下来的构造简单的保护框以及装有该保护框的座椅。座椅(10)配备有:构架(100);形成为座椅型并覆盖构架的前表面上部的上外壳(200);覆盖构架的前表面下部的下外壳(300);以及限制就座于上外壳的座部(210)的儿童的动作的保护框(400)。保护框(400)包含固定于构架的扶手框(410)与枢轴安装于扶手框的胯部护栏(420),胯部护栏(420)的一端部安装在扶手框(410)上,胯部护栏(420)的另一端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构架(100)上,从构架(100)上拆除胯部护栏(420)的另一端部时,能围绕扶手框(410)转动胯部护栏(420)。

Description

座椅以及保护框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携带儿童的保护者等在进行工作时为避免儿童任意走动而使儿童暂时坐下从而实现儿童安全的儿童用座椅,特别是涉及所谓被称作“护栏”的保护框的安装结构以及配备该安装结构的座椅。
背景技术
在成人(保护者)携带儿童到公共设施、车站、商场、政府机关、银行等处的情况下,在盥洗室或试衣室进行梳妆以及在自动存取款机(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或收款台(checkout counter)进行结算等之际,如果离开儿童进行梳妆或现金付款等的话,则将顾看不到儿童,存在儿童走失或者置身于危险中的担心。对此,近年来,往往在盥洗室与试衣室等单间中或者在自动存取款机与收款台等附近的位置设置儿童用座椅。这样,通过使孩子暂时地坐在儿童用座椅上,能够实现儿童的安全。
图6为表示现有的儿童用座椅50的立体图,儿童用座椅50配备有:具有座部55A与背部55B的座椅主体55;设置于该座椅主体55的下部的柱状的支撑台56;安装在座椅主体55上的扶手框57;以及设置成架设在座部55A的前缘部与扶手框57的中间部之间的胯部护栏58。在座椅主体55的背部55B上供儿童的头部抵接的位置,设置有内部具有缓冲材料的头部支撑件59。图中的Fr表示儿童用座椅50的前方,Up表示儿童用座椅50的上方,W表示儿童用座椅50的宽度方向。
在使用上述儿童用座椅50时,使儿童从座部55A的上方进入扶手框57与背部55B之间,进而使儿童左右两腿进入由座部55A、扶手框57以及胯部护栏58所划定的左右开口S’,从而使儿童坐在座部55A上。当儿童坐在儿童用座椅50上后,儿童处于双腿悬空的状态,通过扶手框57与胯部护栏58限制了起立或欲向前倾等动作。因而,利用该儿童用座椅50,通过扶手框57与胯部护栏58的协作,可以防止就座于儿童用座椅50的儿童的下落事故。
上述扶手框57以及胯部护栏58等保护框为了确保防止儿童的下落,且为使儿童不会因动作与调皮而摔落,将扶手框57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主体55上,胯部护栏58也牢牢地固定在扶手框57与座椅主体55的座部55A的前缘部上。
此处,作为保护者使用盥洗室等时使儿童暂时坐下而实现儿童安全的装置而言,日本特开2002—142924号公报与日本实公平2—8039号公报也公开了一种安装于上述盥洗室内的墙面并具有防止下落用的保护框的儿童用座椅。
然而,在如图6所示的现有儿童用座椅50中,扶手框57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主体57上,胯部护栏58也牢牢地固定在扶手框57与座椅主体55的座部55A的前缘部上。因而,例如在比儿童用座椅50的使用对象年龄大的儿童等勉强坐在该儿童用座椅50上的情况下,保护框成为了障碍,存在产生儿童无法容易地从座椅50上下来的事态的可能性。
另外,在儿童无论如何也无法从座椅50脱离时,例如,不得已必须从座椅主体55上切断扶手框57与胯部护栏58等,而将扶手框57与胯部护栏58从座椅主体55上卸除。即,如果不损坏儿童用座椅50,就无法拆除保护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以及保护框安装结构,该座椅通过简单的结构,在因错误使用而使大儿童坐在儿童用座椅上后无法下来等场合,无需损坏座椅即可以容易且安全地下来。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座椅特征在于,配备有:构架;覆盖上述构架的座椅主体;以及限制就座于上述座椅主体的座部的儿童的动作的保护框,上述保护框包含固定于上述构架的扶手框与枢轴安装于上述扶手框的胯部护栏,上述胯部护栏的一端部安装在上述扶手框上,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可拆除地安装在上述构架上,当从上述构架上拆除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时,能够围绕上述扶手框转动上述胯部护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座椅中,可以设计成,在上述座椅主体上形成一对供上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通过的孔,上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固定在上述构架上,并且插入上述孔的部位被支撑于上述座椅主体,从而即便从上述构架上拆除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上述扶手框也保持一定的姿势。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座椅中,也可以设计成,上述座椅主体包含上述座部、背部、以及自上述座部以及背部的两肋竖立设置的侧壁部,上述座部、上述背部以及上述侧壁部形成为一体。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座椅中,也可以设计成,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通过螺栓连结在上述构架上。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座椅特征在于,配备有:构架;形成为座椅型并覆盖上述构架的前表面上部的上外壳;覆盖上述构架的前表面下部的下外壳;以及限制就座于上述上外壳的座部的儿童的动作的保护框,上述保护框包含固定于上述构架的扶手框与枢轴安装于上述扶手框的胯部护栏,上述胯部护栏的一端部安装在上述扶手框上,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可拆除地安装在上述构架上,当从上述构架上拆除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时,能够围绕上述扶手框转动上述胯部护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座椅中,可以设计成,在上述上外壳上形成一对供上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通过的孔,上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固定在上述构架上,并且使插入上述孔的部位支撑于上述上外壳,从而即便从上述构架上拆除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上述扶手框也保持在一定的姿势。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座椅中,可以设计成,在上述上外壳的座部的前缘部,形成有使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穿过的孔部,在上述孔部上,可拆除地安装有端盖,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通过螺栓连结在上述构架上,当拆除上述端盖时,露出将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连接于上述构架的上述螺栓。
进而,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座椅中,也可以设计成,上述上外壳包含上述座部、背部、以及自上述座部以及背部的两肋竖立设置的侧壁部,上述座部、上述背部以及上述侧壁部形成为一体。
本发明所涉及的保护框安装结构,是一种将保护框安装在由座椅型的外壳覆盖的构架上的保护框安装结构,所述保护框限制就座于上述外壳的座部的儿童的动作,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框配备有固定于上述构架的扶手框与枢轴安装于上述扶手框的胯部护栏,上述胯部护栏的一端部安装在上述扶手框上,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可拆除地安装在上述构架上,当从上述构架上拆除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时,能够围绕上述扶手框转动上述胯部护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保护框安装结构中,可以设计成,在上述外壳上形成一对供上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通过的孔,上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固定在上述构架上,并且使插入上述孔的部位支撑于上述外壳,从而即便从上述构架上拆除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上述扶手框也保持一定的姿势。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保护框安装结构中,可以设计成,上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通过螺栓连结在上述构架上。
采用本发明,例如在使用对象年龄以上的较大儿童勉强坐在座部而无法下来的情况下,通过解除胯部护栏末端的锁定,使胯部护栏围绕扶手框转动且向前方提起,可以解除施加给儿童的大腿周围等处的紧固力。由此,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腿等,从而能够从儿童用座椅等座椅上容易地下来。
另外,本发明中,在上述那样的紧急时刻可以转动胯部护栏,但此刻扶手框自身保持着其姿势而没有拆除,因此,也可以防止由于胯部护栏运动的反作用力而使坐在儿童用座椅等座椅上的儿童突然地下落。这样一来,采用本发明,儿童能够从儿童用座椅等座椅上安全地下来。
进而,在图6所示的现有儿童用座椅50中,如果不损坏儿童用座椅50本身,便无法使儿童下来,不过采用本发明,无需损坏儿童用座椅等座椅的结构部件,通过简单地操作儿童用座椅等座椅,即可以救出儿童。
进而,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可设置在例如设施狭窄的盥洗室等单间,并且,即使在坐于座部的儿童无法从座椅上下来时,仅仅通过从儿童用座椅等座椅的前侧拆除端盖,并解除胯部护栏与构架之间的连结,即可以容易地使胯部护栏离开儿童。这样一来,即便在狭窄的单间等中设置儿童用座椅等座椅时,由于容易从前方拆除胯部护栏,因此也可以实现快速的应对。
采用本发明,就作为不特定的许多人利用的设施用产品的儿童用座椅等座椅,采取了针对发生错误使用时的对策,是非常安全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用座椅(儿童用椅)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儿童用座椅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儿童用座椅的局部后方立体图。
图4为图1的儿童用座椅的局部后方立体图。
图5为表示图1的儿童用座椅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儿童用座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用座椅10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儿童用座椅10的分解立体图,图3以及图4分别为图1的儿童用座椅10的局部后方立体图。图中的Fr表示儿童用座椅10的前方,Up表示儿童用座椅10的上方,W表示儿童用座椅10的宽度方向。儿童用座椅10配备有:构架100;被该构架100所支撑并覆盖构架100的前表面上部的上外壳200;被构架100所支撑并覆盖构架100的前表面下部的下外壳300;以及安装于构架100的保护框400。
其中,首先对构架100进行说明。构架100配备有:纵长的呈四边型的框构件110;横向架设于该框构件100的第一托架120;处于第一托架120的上方且横向架设于框构件110的第二托架130;以及处于第二托架130的上方且横向架设于框构件110的第三托架140。
框构件110由底座111、自该底座111的两端分别竖立起的截面呈“L”字型的纵向构架部112R、112L、以及连结各个纵向构架部112R、112L的上端部的上边部113构成。在底座111上,例如形成有用于插通螺栓(未图示)的螺栓孔111A,经由该螺栓孔111A将螺栓装入设置面500,从而将底座111固定在设置场所。在上边部113上,形成有从其两端部突出的延长部113R、113L,在这些延长部113R、113L上,形成有用于连结细节后述的保护框400的第一连结片411的第二连结片113A。在该第二连结片113A上,形成有未图示的螺纹孔。
第一托架120为支撑下外壳300的结构,其以架设于框构件110的一对纵向构架部112R、112L的方式固定在框构件110上。该第一托架120包括:固定于各个纵向构架部112R、112L的一对第一固定部121R、121L;从各个第一固定部121R、121L的端部分别向框构件前方延伸并随着远离第一固定部121R、121L的端部其彼此间隔逐渐接近而呈大致“八”字状的一对第一倾斜部122R、122L;以及连结各个第一倾斜部122R、122L的端部的第一连结部123。在第一托架120的第一连结部123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123A。
第二托架130为支撑上下的外壳200、300的结构,并且为可装卸地支撑保护框400的局部进而支撑后述座椅的座部210的结构。第二托架130与上述第一托架120相同,以架设于框构件100的一对纵向构架部112R、112L的方式固定在框构件110上。该第二托架130包括:固定于各个纵向构架部112R、112L的一对第二固定部131R、131L;从各个第二固定部131R、131L的端部分别向框构件前方延伸并随着远离第二固定部131R、131L的端部其彼此间隔逐渐接近而呈大致“八”字状的一对第二倾斜部132R、132L;连结各个第二倾斜部132R、132L的端部的第二连结部133;经由从第二连结部133的下缘延伸出的倾斜部134接连第二连结部133设置的延伸部135;以及以载置于由各个第二倾斜部132R、132L与第二连结部133所形成的拐角上的方式固定于各个第二倾斜部132R、132L与第二连结部133上的座面支撑部136。
在上述第二连结部133上,形成有一对第一护栏固定用螺纹孔133A、133A。倾斜部134从第二连结部133的下缘向后下方延伸。延伸部135具有与第二连结部133的平板面水平的平板面,并在该平板面上形成有第二螺纹孔135A。座面支撑部136具有与第二连结部133的平板面垂直的水平面状的平板面,并在该平板面上载置有后述的座部210。
第三托架140为支撑上外壳200的结构,其以架设于框构件100的一对纵向构架部112R、112L的方式固定在框构件110上。该第三托架140包括:固定于各个纵向构架部112R、112L的一对第三固定部141R、141L;从各个第三固定部141R、141L的端部分别向框构件前方延伸并随着远离第三固定部141R、141L的端部其彼此间隔逐渐接近而呈大致“八”字状的一对第三倾斜部142R、142L;以及连结各个第三倾斜部142R、142L的端部的第三连结部143。
接着,对上外壳200进行说明。上外壳200为了收容儿童而形成为座椅型。为此,上外壳200具有:座部210;背部220;以及从座部210以及背部220的两肋起立设置的侧壁部230R、230L。这些座部210、背部220以及一对侧壁部230R、230L通过树脂成形为一体。在上外壳200上,由座部210、背部220以及一对侧壁部230R、230L划定有收容儿童的空间S。
在上外壳200的各个侧壁部230R、230L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分别使后述的保护框400的扶手框410的各个端部穿过的第一孔部231R、231L。在座部210的前缘部上,形成有使后述的保护框400的胯部护栏420的端部穿过的第二孔部211。在上外壳200的下缘部上形成有突缘240,且该突缘240紧贴于下外壳300的上缘部的内表面而形成。另外,在突缘240上,形成有对应于上述第二托架130的延伸部135的第二螺纹孔135A的第三螺纹孔241A。
在上外壳200的座面上,安装有具备氨基甲酸酯等缓冲材料的座垫250,在上外壳200的背部220上的供儿童头部接触的部位安装有头部支撑件260。该头部支撑件260由例如氨基甲酸酯等制成的衬垫部件261与覆盖该衬垫部件261的表面的表皮部件262构成。这些座垫250与头部支撑件260例如利用两面胶带等粘接构件安装在上外壳200的座部210与背部220上。
接着,对下外壳300进行说明。下外壳300为覆盖构架100的下部的结构,例如呈大致半圆筒状。下外壳300与上外壳200相同,均是通过合成树脂成形。在该下外壳300上,形成有对应于第一托架120的第一连结部123的第一螺纹孔123A的第四螺纹孔301A。进而,在下外壳300上,形成有对应于第二托架130的延伸部135的第二螺纹孔135A与上外壳200的突缘240的第三螺纹孔241A的第五螺纹孔302A。
以下,对保护框400进行说明。保护框400为防止就座于上外壳200的座椅上的儿童下落用的结构。该保护框400具有扶手框410与胯部护栏420。
扶手框410呈大致半圆弧状,在其两端部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结片411(参考图3以及图4)。在该第一连结片411上,形成有螺纹孔(未图示)。扶手框410的中间部位412形成得稍微细于其他部位。在该扶手框410的较细中间部位412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胯部护栏420。即,胯部护栏420由正面部421、覆装于该正面部421的背面的背面部422构成,在这些正面部421与背面部422的相对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可旋转地容纳上述扶手框410的中间部位412的承纳部421A、422A。通过上述结构,扶手框410的较细中间部位可旋转地被胯部护栏420的正面部以及背面部422夹持。重合的正面部421与背面部422通过使螺钉430螺纹接合于连通的螺纹孔421B、422B中而变为一体。螺纹安装面能够利用密封件440覆盖。
这样一来,胯部护栏420以相对扶手框410可以转动的方式加以安装。在胯部护栏420的转动的末端部位,形成有用于固定到构架100上的第三连结片423。在该第三连结片423上形成有一对第二护栏固定用螺纹孔423A,该第二护栏固定用螺纹孔423A与第二托架130的第二连结部133上所形成的一对第一护栏固定用螺纹孔133A相对应。
接着,以下内容对使用了上述构件的儿童用座椅10的组装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将构件100设置在设置场所。从底座111的螺栓孔111A中穿过螺栓(未图示),并将螺栓装入设置面500,从而将构架100固定在设置面500上。
其次,将上外壳200的座部210载置于构架100的第二托架130的座面支撑部136,并用上外壳200覆盖构架100的上部,下外壳300覆盖构架100的下部。此时,使上外壳200的下缘部的突缘240紧贴于下外壳300的上缘部的内表面,以使上外壳200的下缘部的表面与下外壳300的上缘部的表面形成大致连续的面。
如果重叠上外壳200的下缘部与下外壳300的上缘部,则第二托架130的延伸部135的第二螺纹孔135A、上外壳200的突缘240的第三螺纹孔241A以及下外壳300的第五螺纹孔302A配置成分别前后重叠。使螺钉501螺纹接合于这些连通的第二螺纹孔135A、第三螺纹孔241A以及第五螺纹孔302A,从而将上外壳200的下部与下外壳300的上部牢牢地固定在构架100的第二托架130上。
如上所述,在上外壳200与下外壳300覆盖构件100的状态下,构架100的第一托架120的第一连结部123与下外壳300的第四螺纹孔301A的背面相抵接,进而,使得第一托架120的第一螺纹孔123A与下外壳300的第四螺纹孔301A连通地前后重叠。使螺钉502螺纹接合于这些连通的第一螺纹孔123A与第四螺纹孔301A,从而将下外壳300牢牢地固定在构架100的第一托架120上。
以下,对可转动地支撑胯部护栏420的扶手框410的安装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分别将扶手框410的两端部插入上外壳200的各个侧壁部230R、230L上所形成的第一孔部231R、231L。使插入第一孔部231R、231L的扶手框410的各个端部接近构架100的上边部113的延长部113R、113L。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成为使扶手框410的第一连结片411与上边部113的第二连结片113A重合并连通这些螺纹孔的状态之后,使螺钉503螺纹接合于这些螺纹孔。由此,扶手框410的端部固定在构架100上。如图2所示,在利用螺钉503连结扶手框410的第一连结片411与上边部113的第二连结片113A时,也可以装入弹簧状的垫圈504或环状的垫圈505。图3示出了将宽度窄且纵长的后罩290安装于上外壳200左侧的背面的状态,扶手框410的左端部的第一连结片411通过螺钉503固定于上片部113的左侧的第二连结片113A这一连结结构,被后罩290所覆盖而未暴露在外部。同样,在上外壳200右侧的背面也安装有后罩。
在将扶手框410的端部固定于构架100的状态下,由于接近扶手框410的端部的扶手框410的部位紧贴并支撑于上外壳200的各个侧壁部230R、230L上所形成的第一孔部231R、231L,因此,扶手框410得以保持其姿势。即,扶手框410牢牢地固定在构件100与上外壳200上,无法活动。
接着,围绕扶手框410转动胯部护栏420,并将形成于胯部护栏420的端部的第三连结片423装入形成于座部210的前缘部的第二孔部211。使该第三连结片423与第二托架130的第二连结部133抵接。这样,在第三连结片423与第二连结部133抵接的状态下,形成于第二连结部133的各个第一护栏固定用螺纹孔133A、133A与形成于第三连结片423的各个第二护栏固定用螺纹孔423A、423A连通地前后重叠。
使螺钉506、507螺纹接合于这些第一护栏固定用螺纹孔133A、133A与第二护栏固定用螺纹孔423A、423A,从而将胯部护栏429的末端部固定在构架100上。如图2所示,在利用螺钉506、507连结第三连结片423与第二连结部133时,也可以装入弹簧状的垫片508、509或环状的垫片510、511。之后,为了避免第二连结部133与第三连结片423的连结结构暴露在外部,在第二孔部211上安装端盖(护罩、盖)270。端盖270具有与第二孔部211的开口边缘相同形状的轮廓,并以嵌入第二孔部211的方式形成。
通过连结第二连结部133与第三连结片423,胯部护栏420也保持于一定的姿势。即,胯部护栏420的末端部位固定在构架100上而不能活动。因而,保护框整体牢牢地固定在构架100以及上外壳200上。
接着,使用两面胶带等粘接构件将座垫250与头部支撑件260安装在上外壳200的座部210与背部220上。使用例如两面胶带等粘接构件将记载了关于儿童用座椅使用的注意事项的薄板280安装于背部的薄板粘贴部221。
在上外壳200的背部229上形成有凹部222,在该凹部222的底部上形成有螺栓孔222A。例如,通过将螺栓(未图示)自外壳正面侧插过该螺栓孔222A,并且装入位于上外壳200的背面的安装墙面,可以将上外壳自身固定在安装处的墙面上。另外,为了避免螺纹接合在下外壳300的第四螺纹孔301A与第五螺纹孔302A的螺钉暴露在外部,在这些孔301A、302A处,分别安装有盖521、522。
如上所述,完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用座椅10的组装。
以下,下述内容对这样构成的儿童用座椅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在通常使用儿童用座椅10时,使儿童从座垫250的上方进入扶手框410与背部220之间,进而使儿童左右两腿进入座部210、扶手框410以及胯部护栏420所划定的左右开口S'(参考图1),而使儿童就座于座垫250。当儿童坐在儿童用座椅10后,儿童处于双腿悬空的状态,通过扶手框410与胯部护栏420限制了起立或欲向前倾等动作。因而,在该儿童用座椅10中,通过扶手框410与胯部护栏420的协作,可以防止就座于儿童用座椅10的儿童从儿童用座椅10上下落。
这里,例如在儿童用座椅10的使用对象年龄以上的大儿童从座垫250的上方进入扶手框410与背部220之间,进而使左右两腿进入座部210、扶手框410以及胯部护栏420所划定的左右开口S',从而勉强坐在座垫250上时,会产生如下问题,即例如大腿周围承受因座部210、扶手框410以及胯部护栏420带来的紧固力,导致无法自由活动腿等。
在大儿童就座于儿童用座椅10后,腿等的活动被锁定而导致无法下来时,首先,拆除堵塞形成于座部210的前缘的第二孔部211的端盖。当拆除端盖270后,显现出第二连结部133与第三连结片423的连结结构,因此,拆除连结第二连结部133与第三连结片423的螺钉506、507。由此,解除了胯部护栏420的末端的锁定,因此如图5所示,可以使胯部护栏420围绕扶手框410转动,并向前方提起胯部护栏420的末端部。
就座于座垫250的儿童,由于胯部护栏420向前方移动,所以从给大腿周围等处施加的压迫中释放出来。由此,施加给腿等的紧固力消失,儿童就可以自由地活动腿等了。因而,儿童能够从儿童用座椅10上轻松且安全地下来。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用座椅10,例如在使用对象年龄以上的较大儿童勉强就座于座部210而无法下来的情况下,通过解除胯部护栏420的末端的锁定,使胯部护栏420围绕扶手框410转动且向前方提起,可以释放施加给儿童的大腿周围等处的紧固力,使得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腿等,从而能够从儿童用座椅10上容易地下来。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用座椅10,在上述那样的紧急时刻可以转动胯部护栏420,但此刻扶手框410自身保持着其姿势而没有拆除,因此,也可以防止由于胯部护栏420运动的反作用力而使坐在儿童用座椅10的儿童突然地下落。这样一来,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用座椅10,儿童能够从儿童用座椅10上安全地下来。
在图6所示的现有儿童用座椅50中,如果不损坏儿童用座椅50本身,便无法使儿童下来,不过采用本发明,无需损坏儿童用座椅10的结构部件,通过简单地操作儿童用座椅10,即可以救出无法从座椅上下来的儿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用座椅10设置在例如设施狭窄的盥洗室等单间中的情况下,当坐于座部210的儿童无法下来时,仅仅通过从儿童用座椅10的前侧拆除端盖270,并解除第二连结部133与第三连结片423之间的连结,即可以容易地使胯部护栏420离开儿童。这样一来,即便在狭窄的单间等中设置儿童用座椅10时,由于容易从前方拆除胯部护栏420,因此也可以实现快速的应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儿童用座椅10,因为是不特定的许多人利用的设施用产品,所以即便发生了错误使用也有相应的对策,是非常安全的。
以上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不超过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本发明的胯部护栏的安装结构应用于固定于地面以及墙面的儿童用座椅,即应用于具有固定于接地面的支脚部的儿童用座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能够应用于使座椅部固定于墙面而不具有与接地面接触的支脚部的儿童用座椅。
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椅子的座椅主体至少具有座部与背部,但未必需要有侧壁部。即,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在配备有具有座部与背部的座椅主体、支撑座椅主体的构架、以及安装于构架的保护框的座椅中,保护框具有固定于构架的扶手框与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扶手框的胯部护栏,胯部护栏的末端部可装卸地安装在构架上。
在进行组装儿童用座椅10的操作时,可以在设置场所直接组装,也可以将预先组装好的儿童用座椅10搬到设置场所再将其固定在设置场所。
另外,虽然对本发明的保护框的安装结构应用于在盥洗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安设使用的儿童用座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例如装备于购物手推车的带保护框的婴儿用座椅中,另外,自不待言也能够应用于在屋内使用的可移动(小孩吃饭时坐的)高脚椅等的座席与安装于其上的保护框之间的连结结构中。

Claims (11)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配备有:
构架;
覆盖所述构架的座椅主体;以及
限制就座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座部的儿童的动作的保护框,
所述保护框包含固定于所述构架的扶手框与枢轴安装于所述扶手框的胯部护栏,
所述胯部护栏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扶手框上,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
从所述构架上拆除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时,能够围绕所述扶手框转动所述胯部护栏。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主体上,形成有一对供所述扶手框的两个端部通过的孔,
所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固定在所述构架上,并且插入所述孔的部位被支撑于所述座椅主体,
即便从所述构架上拆除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所述扶手框也保持一定的姿势。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主体包含:所述座部;背部;以及自所述座部以及背部的两肋竖立设置的侧壁部,
所述座部、所述背部以及所述侧壁部成形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通过螺栓连结在所述构架上。
5.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配备有:
构架;
形成为座椅型并覆盖所述构架的前表面上部的上外壳;
覆盖所述构架的前表面下部的下外壳;以及
限制就座于所述上外壳的座部的儿童的动作的保护框,
所述保护框包含固定于所述构架的扶手框与枢轴安装于所述扶手框的胯部护栏,
所述胯部护栏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扶手框上,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
当从所述构架上拆除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时,能够围绕所述扶手框转动所述胯部护栏。
6.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外壳上,形成有一对供所述扶手框的两个端部通过的孔,
所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固定在所述构架上,并且插入所述孔的部位被支撑于所述上外壳,
即便从所述构架上拆除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所述扶手框也保持一定的姿势。
7.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外壳的座部的前缘部,形成有使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穿过的孔部,
在所述孔部上,可拆除地安装有端盖,
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通过螺栓连结在所述构架上,
拆除所述端盖时,将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构架的所述螺栓露出。
8.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外壳包含所述座部、背部、以及自所述座部以及背部的两肋竖立设置的侧壁部,
所述座部、所述背部以及所述侧壁部成形为一体。
9.一种保护框安装结构,该保护框安装结构将保护框安装在由座椅型的外壳覆盖的构架上,所述保护框限制就座于所述外壳的座部上的儿童的动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框具备固定于所述构架的扶手框与枢轴安装于所述扶手框的胯部护栏,
所述胯部护栏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扶手框上,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
当从所述构架上拆除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时,能够围绕所述扶手框转动所述胯部护栏。
10.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保护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上,形成有一对供所述扶手框的两个端部通过的孔,
所述扶手框的各个端部固定在所述构架上,并且插入所述孔的部位被支撑于所述外壳,
即便从所述构架上拆除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所述扶手框也保持一定的姿势。
11.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保护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胯部护栏的另一端部通过螺栓连结在所述构架上。
CN2007800080004A 2006-03-06 2007-03-06 座椅以及保护框安装结构 Active CN101394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0273/2006 2006-03-06
JP2006060273A JP4873225B2 (ja) 2006-03-06 2006-03-06 保護枠取付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
PCT/JP2007/054274 WO2007105532A1 (ja) 2006-03-06 2007-03-06 シートおよび保護枠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766A CN101394766A (zh) 2009-03-25
CN101394766B true CN101394766B (zh) 2010-12-15

Family

ID=38509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0004A Active CN101394766B (zh) 2006-03-06 2007-03-06 座椅以及保护框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4873225B2 (zh)
KR (1) KR101373085B1 (zh)
CN (1) CN101394766B (zh)
HK (1) HK1132156A1 (zh)
TW (1) TWI440435B (zh)
WO (1) WO2007105532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9162A (ja) * 2001-11-28 2003-06-03 Abbey Road:Kk 子供用椅子
CN2667976Y (zh) * 2004-01-15 2005-01-05 朱国一 婴儿安全座椅
CN1234314C (zh) * 2001-12-05 2006-01-04 阿特萨纳公司 具有方便且牢固定位的桌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7178Y2 (ja) * 1979-10-31 1984-08-07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子供用椅子
JPS5673353A (en) * 1979-11-20 1981-06-18 Fujitsu Ltd Test system for lamp
SE451530B (sv) * 1984-11-12 1987-10-19 Baby Bjoern Ab Barnstol anordnad att anbringas pa en konventionell stols sits
NO179193B1 (no) * 1994-05-10 1996-09-16 Stokke As Pute for stol, spesielt en demonterbar pute for barnesto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9162A (ja) * 2001-11-28 2003-06-03 Abbey Road:Kk 子供用椅子
CN1234314C (zh) * 2001-12-05 2006-01-04 阿特萨纳公司 具有方便且牢固定位的桌用座椅
CN2667976Y (zh) * 2004-01-15 2005-01-05 朱国一 婴儿安全座椅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N 1234314 C,全文.
CN 2667976 A,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4487A (en) 2007-12-16
KR101373085B1 (ko) 2014-03-11
CN101394766A (zh) 2009-03-25
JP4873225B2 (ja) 2012-02-08
KR20080099857A (ko) 2008-11-13
JP2007236490A (ja) 2007-09-20
HK1132156A1 (en) 2010-02-19
WO2007105532A1 (ja) 2007-09-20
TWI440435B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05076B1 (en) Child chair
US5409293A (en) Vehicle seat including a child seat
US3788699A (en) Support cushion for children{40 s and invalid{40 s seats
US20150021963A1 (en) Integral child training toilet
CN101394766B (zh) 座椅以及保护框安装结构
JPH06234365A (ja) 育児器具の椅子状ベッド
KR200485063Y1 (ko) 접이식 의자의 목받침 구조
KR20160015424A (ko) 착탈식 시트부를 구비한 휠체어
WO2002076366A3 (en) Lateral torso supports for folding wheelchairs
CN210227526U (zh) 一种折叠座椅
CN21074828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沙发
KR200299810Y1 (ko) 자동차용 유아 안전의자
KR200395726Y1 (ko) 접의자
CN211765817U (zh) 便携存储箱
KR20130068540A (ko) 일체형 부스터
CN211765818U (zh) 便携存储箱
CN213371053U (zh) 一种床护栏
KR200217964Y1 (ko) 베이비 캐리어의 머리받침
JP3272916B2 (ja) 育児器具の座席
CN113460147A (zh) 便携存储箱
KR200226230Y1 (ko) 환자용 변기의자
CN113460148A (zh) 便携存储箱
JP2005245720A (ja) 車椅子の座装置
KR930003084Y1 (ko) 유아보호용 조립식 안전좌석
JPH0811604A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21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21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