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2208B -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2208B
CN101392208B CN2008102168336A CN200810216833A CN101392208B CN 101392208 B CN101392208 B CN 101392208B CN 2008102168336 A CN2008102168336 A CN 2008102168336A CN 200810216833 A CN200810216833 A CN 200810216833A CN 101392208 B CN101392208 B CN 101392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cosity index
index improver
oil
lubricating oil
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68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2208A (zh
Inventor
程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runde Additive Co.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rund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rund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rund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68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22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2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2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2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22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VII)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先向反应釜中加入基础油,边搅拌边加热至80℃-低于100℃时,加入乙丙共聚物,再升高温度至100℃-200℃,使乙丙共聚物完全溶解;然后在温度为171℃-270℃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反应0.5小时-10小时再补入基础油搅拌均匀后既得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价格过高,或者增稠能力、剪切稳定性、油品清净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可用于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中互相接触和相互运动的摩擦副之间必然发生摩擦和磨损,润滑油就是粘附在摩擦副之间用于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有效物质之一。现代机器设备运行条件越来越苛刻,单纯用纯基础油用作润滑油已经越来越少了,需加入一系列添加剂调合成更高、更完善性能的润滑油。润滑油添加剂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基础油赋予原来没有的性质,如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蚀、抗磨剂等,也称为功能添加剂;另一类影响或改善基础油的性质,如粘度指数改进剂(VII)、降凝剂等。机器在操作时润滑油必须具备较恒定的粘度,粘度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表示这种粘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最常用方法就是粘度指数,高粘度指数表示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粘度指数改进剂能够改进润滑油的粘温性能,即能缩小温度上升带来的粘度下降的幅度。含有这种添加剂的润滑油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称为多级油,在低温时有低粘度润滑油良好的启动特性与摩擦特性;在高温时又有高粘度润滑油良好的润滑性能。此外,还具有四季通用以及降低燃料和动力消耗、节省润滑油消耗、减少磨损等优点。
一种理想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不仅要求稠化能力大(单位VII引起的粘度增长)、低温性能好、热氧化安定性好、清净剂性好;同时还要求有优良的剪切稳定性。稠化能力与VII的类型、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散度)有关,分子量越大稠化能力越强,但同时剪切稳定性越差。
剪切稳定性也与上述因素有关,一般以剪切稳定指数(SSI)表示剪切稳定性,SSI表示如下:
SSI=(Vi-Vf)/(Vi-Vo)
式中,Vi=多级油剪切前的粘度(100℃,下同);
Vf=多级油剪切后的粘度;
Vo=不含VII润滑油的粘度。
一般用超声波、柴油喷嘴及L-38发动机测定SSI,柴油喷嘴方法与实际使用的关联性较好,SSI越小,表示VII的剪切稳定性越好。润滑油使用的VII,其SSI一般要求在50以下,中、高档发动机油SSI最好在20以下,齿轮油和液压油SSI最好在8以下。
VII主要有聚异丁烯(PIB)、乙烯-丙烯共聚物(OCP)、聚甲基丙烯酸酯(PMA)、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HSD)。除此之外,还有聚异丁二烯-二环戊二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硅酮共聚物以及乙烯、苯乙烯、醚和酯类共聚物。PIB是第一个用作VII的添加剂,具有最优异的剪切稳定性而且价格低廉,但稠化能力和低温性能(CCS)不好,目前已经很少用在多级内燃机油中,但在齿轮油中使用较多;PMA低温性能优异,低分子的PMA剪切稳定性也较好,但价格昂贵,目前主要用于大跨度齿轮油和低温液压油中;HSD是嵌段或星状聚合物,有优良的稠化能力和剪切稳定性,但由于其苯乙烯部分易热解,在柴油机油中使用性能不好,加上价格较贵,因此影响了其广泛使用。
OCP是一类综合性能优良的VII,又加上生产原料-乙烯和丙烯来源丰富和方便、价格便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研制成功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空前发展,目前占到总用量的60%以上,同时每年以12%的速度在增长。
OCP的使用性能,除了与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有关外,还与其乙烯/丙烯的比例有关。分子量越大,稠化能力越强,但剪切稳定性越差,反之亦然。OCP的分子量取决于其聚合度,稠化能力取决于主链上的-CH2-个数(N),当N小于2700时,稠化能力突然下降;当N大于9000时,剪切稳定性明显下降,相应的分子量应在45000-140000之间。对于高性能发动机油,OCP分子量应控制在45000-100000之间,而对于齿轮油和液压油,OCP分子量应在1-10万之间。分散度较大的OCP,其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较多,从而对油品的SSI和稠化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一种优良的OCP的分散度应在1.5-2之间。乙烯含量高,由于取代甲基数较少,OCP的粘温性能、低温性能(CCS、MRV)、剪切稳定性、热氧化安定性较好,但太高由于-CH2—的对称性,使得OCP的结晶度增加,造成油溶性下降,稠化能力也变差,乙烯含量应在55%以内。
OCP型VII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其一是直接合成法,即由乙烯和丙烯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作用下聚合而成;其二是热溶法,即将合成法制得的干胶,加入基础油,在120-140℃条件下搅拌溶解而成,该方法不改变OCP分子量;其三是降解法,降解法工艺简单,一次性投入较小,所以成为生产OCP型VII的主要途径。降解法是指将聚合得到的OCP,通过不同的降解手段得到较小分子量和适合的分子量分布OCP VII的方法。降解法又分为机械降解法和化学降解法。机械降解法采用均质器、密炼机和胶炼机等设备,在机械剪切应力作用下得到较小分子量的VII,该方法在降解深度方面非常有限,只能生产中度剪切稳定性的VII。化学降解法又分为热降解法和热氧化降解法,热降解是指将加有OCP干胶的基础油母液升温到250-450℃,通过N2保护进行降解,热氧化降解是指将母液升温到100-270℃,在或不在催化剂、改进剂、引发剂(或其中之一)存在下,通入空气或氧气进行0.5-10小时的氧化降解,如果工艺得当,得到的VII的SSI可在1-35之间。所以,热氧化降解是可以较为深度降解OCP的生产工艺,成为生产现代润滑油VII非常重要的工艺手段。
当前国内外生产OCP类型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方法主要有热溶法、机械降解法、热氧化降解法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热溶法。文献“《化学工程师》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2001(3):48-49”公开了一种OCP类型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T612)的生产方法。它采用热溶法,将切成小块的乙丙橡胶,加入热的基础油中,在搅拌下充分溶剂获得产品,其SSI为50%,增稠能力为6厘斯。
(2)机械热氧化降解法。文献“《润滑油》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中国石油润滑油科技情报站,2003(6):48-52”公开了杨明桂等以优选的乙丙橡胶为原料,采用HVI150基础油,于空气中,抑制剂存在下进行机械热氧化降解,生产的乙丙共聚物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T613B的SSI为22%,稠化能力为4.8厘斯。其产品剪切稳定性SSI在20以上,属于中档产品,稠化能力较低。
(3)热降解法。文献“《精细石油化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精细石油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1991(2),33-35”公开了梁汉江等采用热降解技术,使用N2保护在300-340℃降解0.5-3小时,生产的OCP类型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T614),质量和进口的P735、P755(机械降解法)相当。该产品存在颜色较深、稠化能力较低等缺点。
(4)热降解法。中国专利ZL200610028720.4和ZL200610028721.9公开了在热氧降解的基础上,采用复合选择性催化剂,催化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促进聚合物的热氧化降解。从说明书实施例1-8可知,其稠化能力为4.0-6.3厘斯,其SSI在10.8-51。其特点在于可得到SSI较优的产品,但稠化能力较低,而且工艺中要求有惰性气体保护,要加入碳链增强剂、降解催进剂、抗氧剂、助溶剂等,工艺较复杂,反应的残余物有可能会影响润滑油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生产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工艺复杂以及稠化能力、剪切稳定性、油品氧化安定性和清净性不能同时兼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向反应釜中加入基础油,边搅拌边加热至80℃至低于100℃时,加入乙丙共聚物,再升高温度至100℃-200℃,使乙丙共聚物完全溶解;
2)在温度为170-270℃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反应0.5-10小时再补入基础油搅拌均匀既得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
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包括以下组份:
a)1-30%的乙丙共聚物;
b)0.0001-1.0%的可控降解催化剂;
c)余量的基础油;
其中,乙丙共聚物是乙烯和丙烯共聚的二元共聚,乙丙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0.5×105-5.0×105,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1.6-3.8;可控降解催化剂选自过氧类化合物或偶氮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V100为2.0-10.0厘斯。
上述技术方案中,乙丙共聚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3-25%,更优选范围为4-21%;可控降解催化剂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0005-1.0%,更优选范围为0.006-1.0%。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方案为V100为3.0-8.0厘斯,优选方案V100为3.0-7.0厘斯;基础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为V40为9-44厘斯,优选方案为V40为11-44厘斯;基础油优选方案选自HVI(H)V100、MVI100、HVI(H)150、MVI150中性油、40号变压器油、20号透平油或(V)HVI(W)H60、(V)HVI(W)H75、(V)HVI(W)H125、(V)HVI(W)H150、(V)HVI(W)H200、(V)HVI(W)H250、4cSt、5cSt、L-AN32全损耗油、L-HL32液压油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方案为选自HVI100、HVI150、VHVI60、VHVIH75、VHVIH125、VHVIH150、VHVIH200、4cSt、5cSt、L-AN32全损耗油、L-HL32液压油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优选方案为在步骤2)中,待乙丙共聚物完全溶解后,在釜底通入氧气或空气,升温至171-270℃,更优方案171-250℃。反应完毕后,停止加热,补入上述基础油冷却,更优选方案为HVI150、L-AN32全损耗油、L-HL32液压油中的至少一种;基础油补加比例优选方案是10-80%,更优选方案是10-50%;全部过程产生的轻组分挥发物回收,回收方式优选方案为冷却和过滤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补入基础油后冷却,冷却介质优选方案是矿物油、水、风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方案为水;反应终止温度优选方案是20-130℃,更优选方案是70-120℃。
聚烯烃热氧化降解机理属于自由基链式机理,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断链:一方面聚合物自由基有可能直接β-断链分解生成新的自由基;另一方面迅速与氧反应引起β-断链并形成过氧类自由基,此为断链主要反应,同时也存在着大分子链间的交联反应。丙烯含量增加,反应活性也增加;乙烯含量增加,易发生交联反应。普通的热氧化降解或不可控的过氧化物促进降解,难以缩短降解的时间和降低温度,降解深度不好控制,产品性能受到影响。
本发明的可控降解催化剂主要是无机或有机过氧化物或偶氮类化合物。以有机过氧化物为例,其诱导或加速OCP降解的反应为如下步骤:
首先是引发阶段,即过氧化物在热的作用分解为自由基:
ROOR→2RO·,该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需要体系加热。
分解产生的过氧自由基夺取聚合物OCP的叔氢原子:
Figure G2008102168336D00061
第二步是链增长阶段,即一上步骤形成的OCP自由基直接β-断链或在O2的参与下发生β-断链同时生成OCP过氧自由基:
Figure G2008102168336D00062
OCP过氧自由基继续夺取OCP上的叔氢,生成OCP氢过氧化物并迅速均裂为两个自由基,从而加速OCP的降解。这是OCP降解的关键反应,其次才是OCP自由基的转移和分解。最后是键终止反应,即上述两步骤产生的自由基由于相互碰撞不断进行终止反应,生成较稳定的降解产物。
上述反应的进程即降解的深度,可通过调节催化剂的浓度、活性、半衰期以及温度的控制来决定。通过测试反应体系的粘度等指标,即可指示降解的深度、需要终止反应时可降解体系的温度。
本发明终止反应手段之一,降低温度的冷却介质是矿物油、水、风、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方案是水,反应终止的温度是20-130℃,优选方案是70-120℃。
本发明终止反应手段之二,是气提回收包括未完全反应的自由基和其它小分子醇、烯烃的方法。
本发明的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可在配有机械搅拌器、加热器、冷却器、气体回收器的反应釜内进行。
本发明的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产品质量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SH0622-2007规定的方法柴油喷嘴剪切稳定指数SSI测定方法测定产品的剪切稳定性指数,按照Q/SY RH4001-2002方法测定稠化能力,按照GH/T6540测定色度,按照规定的方法测定低温表观粘度(CCS)和倾点。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由于在基础油和乙丙共聚的混合体系中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向链段引入自由基,在比较短的时间和比较低的温度下,促使乙丙共聚物迅速降解;本发明加入了补充的降低温度的基础油和利用冷却器冷却以及气体回收未反应的过氧化物或醇、烯烃等,可按产品降解的质量要求适时终止反应,防止体系继续自身氧化,保证了氧化安定性和清净性。因此,本发明的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剪切稳定性指数和稠化能力以及氧化安定性和清净性同时得到兼优,本发明的润滑油粘度改进剂其剪切稳定性指数最低可达2,稠化能力最高达10.0厘斯,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生产设备:有效容积18m3的反应釜,釜直径2.5米,高度3.6米,釜顶加装电机和减速机,带动搅拌器,搅拌轴上安装了9片搅拌叶片,搅拌器转速80rpm。釜内置加热盘管,用循环热载体加热,釜内设置了冷却盘管,可以在反应结束时,用冷却介质迅速降温。釜底设置气体分配盘管,供通空气或氧气使用,釜顶有揭开式加胶口。
实施例1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
(1)将部分基础油泵入反应釜,边搅拌边升温,当温度达80℃-100℃时,打开加胶口,向釜内加入适当大小的已切成块状的乙丙共聚物干胶,以10℃/小时左右速度升温、溶胶,温度上升到140℃,进行中控测试,合格后溶胶结束。
(2)继续升温到270℃,并开始通入空气或氧气,将可控降解催化剂加入反应釜内,270℃搅拌1小时,中控测试合格后,停止供气和加热,并开启冷却,补足余量的基础油降温至120℃。
(3)在灌装口采样,按照Q/SYRH4001-2002或SH/T0622-2007标准测定产品质量,合格后灌装。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中各组份及其重量含量见表1,其相应的技术指标见表2。
实施例2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
(1)将部分基础油泵入的反应釜,边搅拌边升温,当温度达80℃时,打开加胶口,向釜内加入适当大小的已切成块状的乙丙共聚物干胶,以10℃/小时左右速度升温、溶胶,温度上升到135℃,进行中控测试,合格后溶胶结束。
(2)继续升温到230℃,并开始通入空气或氧气,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降解2小时,中控测试合格后,停止供气和加热并开启冷却,补足余量的基础油。
(3)在灌装口采样,按照Q/SYRH4001-2002或SH/T0622-2007标准测定产品质量,合格后灌装。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中各组份及其重量含量见表1,其相应的技术指标见表2。
实施例3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
(1)将部分基础油泵入反应釜,边搅拌边升温,当温度达80℃时,打开加胶口,向釜内加入适当大小的已切成块状的乙丙共聚物干胶,以10℃/小时左右速度升温、溶胶,温度上升到135℃,进行中控测试,合格后溶胶结束。
(2)继续升温到190℃,并开始通入空气或氧气,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降解4小时,中控测试合格后,停止供气和加热并开启冷却,补足余量的基础油。
(3)在灌装口采样,按照Q/SYRH4001-2002或SH/T0622-2007标准测定产品质量,合格后灌装。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中各组份及其重量含量见表1,其相应的技术指标见表2。
实施例4-7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
(1)将部分基础油泵入的反应釜,边搅拌边升温,当温度达80℃时,打开加胶口,向釜内加入适当大小的已切成块状的乙丙共聚物干胶,以10℃/小时左右速度升温、溶胶,温度上升到130℃,进行中控测试,合格后溶胶结束。
(2)继续升温到171℃,并开始通入空气或氧气,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降解6小时,中控测试合格后,停止供气和加热并开启冷却,补足余量的基础油。
(3)在灌装口采样,按照Q/SYRH4001-2002或SH/T0622-2007标准测定产品质量,合格后灌装。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中各组份及其重量含量见表1,其相应的技术指标见表2。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对于剪切稳定性相近的产品,本发明的产品的稠化能力远高于标准RHY系列产品。而对于稠化能力相近的产品,本发明的产品的剪切稳定性远优于Q/SYRH4001-2002标准RHY系列产品。同时,本发明的产品由于操作温度低,反应时间短,色度明显优于Q/SYRH4001-2002标准RHY系列产品。
Figure G2008102168336D00111

Claims (9)

1.一种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a)1-30%的乙丙共聚物;
b)0.0001-1.0%的可控降解催化剂;
c)余量的基础油;
其中,所述的乙丙共聚物是乙烯和丙烯共聚的二元共聚物,乙丙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0.5×105-5.0×105,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1.6-3.8;可控降解催化剂选自过氧化叔丁酯或叔丁基过氧化氢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V100为2.0-10.0厘斯;
生产步骤如下:
1)先向反应釜中加入基础油,边搅拌边加热至80℃至低于100℃时,加入乙丙共聚物,再升高温度至100℃-200℃,使乙丙共聚物完全溶解;
2)在温度为171℃-270℃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反应1-6小时再补入基础油搅拌均匀后即得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包括以下组分:
a)乙丙共聚物的用量范围为3-25%;
b)可控降解催化剂的用量范围为0.0005-1.0%;
其中,所述的乙丙共聚物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Mn之比Mw/Mn=1.6-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包括以下组分:
a)乙丙共聚物的用量范围为4-21%;
b)可控降解催化剂的用量范围为0.006-1.0%;
其中,所述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V100为3.0-8.0厘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选自HVIH60、HVIH75、HVIH125、HVIH150、HVIH200、HVIH250、4cSt、5cSt、HVI100、MVI100、HVI150、MVI150中性油、40号变压器油、20 号透平油或L-AN32全损耗油、L-HL32液压油中的至少一种,基础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V40为9-44厘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V40为11-44厘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HVI100、HVI150中性油、VHVIH60、VHVIH75、VHVIH125、VHVIH150、VHVIH200、HVIH250、4cSt、5cSt、L-AN32全损耗油、L-HL32液压油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前,待乙丙共聚物完全溶解后,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且同时在釜底通入空气或氧气,升温至171-270℃,反应1-6小时,测试合格后,补入适量的基础油搅拌均匀之后冷却,反应终止;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可控降解催化剂的用量为0.06-1.0%,全部过程产生的轻组分挥发物回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油为HVI150中性油、VHVIH150、L-AN32、L-HL3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搅拌均匀后冷却,冷却介质是矿物油或水或风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终止的温度是20-1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是水;所述反应终止的温度是70-120℃。 
CN2008102168336A 2008-10-13 2008-10-13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2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68336A CN101392208B (zh) 2008-10-13 2008-10-13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68336A CN101392208B (zh) 2008-10-13 2008-10-13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2208A CN101392208A (zh) 2009-03-25
CN101392208B true CN101392208B (zh) 2011-07-06

Family

ID=4049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683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2208B (zh) 2008-10-13 2008-10-13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2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1195B (zh) * 2013-03-06 2016-10-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CN104531265A (zh) * 2014-12-17 2015-04-22 宁波市蓝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用于制备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应用
CN105132081B (zh) * 2015-08-19 2018-04-06 西京学院 一种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CN108048167A (zh) * 2018-01-17 2018-05-18 嵊州市仲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组合物粘度指数改进剂
CN109553781B (zh) * 2018-10-15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二元乙丙橡胶、提高二元乙丙橡胶剪切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1849584A (zh) * 2019-04-26 2020-10-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75611A (zh) * 2020-11-25 2021-02-19 陕汽榆林金帝润滑油有限公司 长寿命中灰分重负荷天然气发动机机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4276857B (zh) * 2021-12-30 2023-07-04 金丰宏溢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ocp粘度指数改进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2208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2208B (zh)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CN1172973C (zh)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倾点下降剂
CN102057023B (zh) 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JP4691358B2 (ja) 潤滑を向上するための油中油エマルジョン潤滑油
CN101392207B (zh)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
CN100404656C (zh) 接枝的官能化烯烃聚合物分散剂及其用途
CA2248368C (en) Substantially linear ethylene/alpha-olefin polymers as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or gelling agents
AU690629B2 (en) Functionalized polymer as grease additive
US5429757A (en) Multifunctional copolymer and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US5726136A (en)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 for lubricating oils compatible with fluoroelastomers
CN105623626A (zh) 钻井液的添加剂组合物和抗高温无土相全油基钻井液
CN100379845C (zh) 降低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
Lomège et al. Oleic acid‐based poly (alkyl methacrylate) as bio‐based viscosity control additive for mineral and vegetable oils
CN105886073A (zh) 一种高抗剪切性能的润滑油增粘剂的制备方法
JP4691315B2 (ja) 流動点降下剤および炭化水素油組成物
CN111056944B (zh) 一种酚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US20090325831A1 (en) Functionalized olefin copolymer additive composition
US6025308A (en) Amine-functionalized polymers
CN100400631C (zh)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
WO2003080773A1 (fr) Regulateur de frottements pour huile de graissage et composition d'huile de graissage
CN110511333B (zh) 含有星型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共聚物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0630C (zh)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
Lomège et al. Epoxidized oleic acid‐based Polymethacrylates as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JP4632547B2 (ja) フリーラジカル重合したコポリマー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方法
CN112898460B (zh) 一种乙烯聚合新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HAIRUND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G XUE

Effective date: 201105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136 ROOM 1102, NO. 96, LANE 811, BOSHAN EAST ROAD,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TO: 518052 21#, MAW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09

Address after: 518052, Ma Wan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21, Nansh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airund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36, room 96, No. 811, Lane 1102, Boshan East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Applicant before: Cheng Xu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27

Address after: 518052, Ma Wan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21,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runde Additive Co.

Address before: 518052, Ma Wan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21,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rund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