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8872A -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8872A
CN101388872A CNA2007101544633A CN200710154463A CN101388872A CN 101388872 A CN101388872 A CN 101388872A CN A2007101544633 A CNA2007101544633 A CN A2007101544633A CN 200710154463 A CN200710154463 A CN 200710154463A CN 101388872 A CN101388872 A CN 101388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ation
module
pulse
de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44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8872B (zh
Inventor
张洪欣
王野秋
王登伟
吕英华
贺鹏飞
张金玲
柳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54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8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8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8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8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88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信号调制与解调方法及其收发机和收发系统。在数据信号调制过程中,产生正交脉冲波形;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利用产生的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数据信号解调过程为与数据信号调制过程相反的过程。本发明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通信可靠性以及较低的误码率低,尤其可应用于电力线通信系统,从而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消除用户间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信号调制方法、数据信号解调方法,以及数据信号发射机和数据信号接收机,以及数据信号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技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在高压输电网和中、低压配电网中实现的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及在中低压配电线路上实现的宽带数据通信(高速PLC)。
电力线通信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110KV以上的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上,工作频率在150KHz以下,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早期,电力线通信开始应用于中压和低压电网上,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力线自动抄表、电网负载控制和供电管理等窄带通信领域。但是由于调制技术因素,窄带电力线通信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已有的通信系统产生的严重的干扰问题,严重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广泛使用。2000年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加快,各种宽带接入技术分别在网络实现,成本、技术先进性及接入方便性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出现了有线无线等各种方式。PLC技术作为宽带无线接入的方案之一重新引起关注,主要是因为PLC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最为普及的电力线网络资源,建设速度快、投资少、室内无需布线,用户通过遍布各个房间的电源插座即能进行高速上网,实现“有线移动”,具备了其他接入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PLC技术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30MHz,在此频段电力线信道的噪声较高,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较大。一般电力线上的信号衰减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在一定的传输距离范围内,1~30MHz频段内信号衰减要低于噪声的衰减,利用调制技术可将高频信号从电力线中分离出来。室内复杂的电网拓扑结构使得PLC呈现出频率选择特性、多径反射性、易受干扰性、高衰减性等特点。由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对抗多径衰落的特点,因此,在PLC调制方案中作为一种优选技术,被HomePlug AV(家庭插电音视频)协议采用。
PLC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高速率的数据信号在电力线上传输会因起较强的电磁辐射,直接对无线通信设备产生干扰,而OFDM技术由于自身的特点非常适合频率选择性信道,对窄带干扰及冲击噪声具有很强的免疫功能,因此被HomePlug AV选为应用于宽带电力线的调制技术,通过OFDM技术实现PLC与无线电业务的频谱共享。在室内实现多用户的宽带PLC接入,可以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时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频分多址)和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 Access,码分多址)等技术实现。
OFDM由大量在频率上等间隔的子载波构成(设共有N个子载波),各载波可用同一数字调制方法,或不同的载波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法,将高速串行数据信号分成多路并行的数据加以调制。在OFDM系统中,各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是正交的,因此各子载波信号频谱可以互相重叠,大大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为实现多用户检测,可以利用多址接入技术,即将信道的全部可用资源(包括频率、时间、码子、空间等)划分为单独的部分,供用户使用。OFDM技术是一种调制技术,该技术可以与多种多址接入技术相结合,为多个用户(设备)同时提供接入服务。常用的多址接入方式有3种,分别是TDMA、FDMA和CDMA。OFDM都可以与它们结合,分别构成OFDM-TDMA、OFDM-FDMA和OFDM-CDMA。
在OFDM-TDMA系统中,数据信号的传送是按时域上的帧来进行的,每个时间帧包含多个时隙,每个时隙的宽度等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有数据信号要传送的用户根据各自的需求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每个用户在数据传送期间,将占用所有的系统带宽,即该用户的数据信号可以在OFDM的所有子载波上进行分配。如图1所示,数据信号的传送按时域上的一个帧来进行,N个用户共享这一帧。一帧分为若干个时隙,每一时隙被分配给一个用户传送一个OFDM符号,即一个时隙的长度等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当有多个用户存在时,每个用户可以被分配占有一个或多个时隙,而不会是整个时间帧,但在每一个时隙中可以独享所有可用带宽。各载波可用同一数字调制方法,也可使用自适应调制(Adaptive Modulation,AM)技术。
在OFDM-FDMA(也被简称为OFDMA)系统中,通过为每个用户提供部分可用子载波的方法来实现多用户接入,即每个用户分配一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子载波或一组子载波,以子载波频率来区分用户。OFDMA方法不需要在各个用户频率之间采用保护频段去区分不同的用户,提高了系统的频率利用率。如图2a和图2b所示,OFDM-FDMA系统中,将可用带宽分为若干个子载波后,将单个子载波或一组子载波按照一定的算法分配给需要的用户。当有多个用户存在时,每个用户可以被分配占有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而不会是整个频带,但在每一个子载波上可以独享时域上整个帧。
在OFDM-CDMA系统中,可采用多载波CDMA技术,即在频域利用给定的扩频序列,多载波CDMA将原始数据在不同的子载波上进行扩频以增加处理增益。多载波CDMA技术是用户信号经过扩频后进行OFDM调制。由于既有相互正交的扩频码调制,又有频率正交的子载波传输数据,多载波CDMA的频谱效率较高。
目前HomePlug AV提出并使用了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多址技术,该技术采用TDMA或者OFDMA。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Homeplug AV中使用的多址接入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OFDM-TDMA系统在保证多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可以占有全部频率资源的同时,不能保证该用户占有全部时间资源;OFDM-FDMA系统在保证多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可以占有全部时间资源的同时,不能保证该用户占有全部频率资源,因而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另外,多载波CDMA技术可以用于无线通信即PLC的下行链路,但不能用于上行链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了一种数据信号调制方法和解调方法以及数据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一种数据信号收发系统,以实现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调制时,能够使数据在占用全部时间资源的同时占用全部的频率资源,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数据信号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利用产生的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数据信号解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利用产生的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解调后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得到恢复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包括:
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脉冲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发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包括:
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号;
脉冲成形解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数据信号收发系统,包括:数据信号发射机和数据信号接收机;
所述数据信号发射机,包括:
第一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脉冲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发射信号;
所述数据信号接收机,包括:
第二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发射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脉冲成形解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在进行数据信号调制时,在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之后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对数据信号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在进行数据信号解调时采用与调制过程相反的过程,从而使脉分多址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相结合,优化调制解调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再用时隙和频段区分接收端的数据,使发送给接收端的数据信号在占用全部时间资源的同时可占用全部的频率资源,提高通信系统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通信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TDMA方式帧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为现有技术中FDMA方式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OFDM-BPS-PDMA的数据信号调制及解调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基于OFDM-BPS-PDMA的数据信号调制及解调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的卷积码电路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OFDM调制的实现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OFDM解调的实现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PLC系统基于HPSM-OFDM的调制过程中产生的正交脉冲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PSM调制的实现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PSM解调的实现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正交脉冲波形集与发送端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BPS调制的实现示意图;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BPS解调的实现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的信道估计的实现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中多径合并的实现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信号发射模板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发射功率谱密度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冲激响应仿真和网络测试结果对比示意图;
图16a、图16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BPS-PDMA系统性能仿真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BPS-PDMA系统用户间干扰仿真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信号发射机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信号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OFDM-BPS-PDMA(Barker码脉冲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与脉分多址)的数据信号调制及解调过程的示意图,其中步骤301~303为信号调制过程,步骤304~306为信号解调过程,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01、发送端将需要发送给接收端的数据进行OFDM调制。
步骤302、发送端将OFDM调制之后得到的数据信号进行PSM调制(PulseShaping Modulation,脉冲成形调制),即,将数据信号调制到正交的脉冲波形上。
步骤303、为了利于接收端对于接收信号进行波形恢复和信道估计,发送端还可进一步将经过PSM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发送到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信道。脉冲扩展成形调制过程中,可利用Barker码或其它数据码,与脉冲波形一起对数据信号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一起对数据信号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也称为Barker码脉冲扩展,简称BPS调制。
步骤304、接收端从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信道中接收数据信号,对于发送端进行了脉冲扩展成形调制的数据信号,进行脉冲扩展解调(如Barker码脉冲解扩,可简称为BPS解调);
步骤305、接收端将经过BPS解调后得到的数据信号进行PSM解调(脉冲成形解调);在PSM解调过程中所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与发送端对该数据信号进行PSM调制时所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相同;
步骤306、接收端将经过PSM解调后的数据信号进行OFDM解调,得到发送端发送给该接收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信号调制与解调方案,可应用于一般的通信系统,如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UWB(Ultra WideBand,超宽带)或3G等系统的上行接入或下行接入过程,尤其可以应用于PLC系统,实现PLC系统的上行或下行多址接入。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LC系统基于OFDM-BPS-PDMA的数据信号调制及解调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有N个用户需要发送上行数据,其中mi(i=1,2,...,N,N为用户数)为发送数据流,Si为第i个用户的发射信号,r为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ri为接收端接收到的第i个用户的信号。
在图4所示的流程中,步骤401~405为发送端(用户端)进行数据信号调制及发送的过程,步骤406~411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号及解调的过程,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401、N个发送端中的每个发送端分别产生发往接收端的数据mi(i=1,2,...,N),每个发送端对其产生的数据mi进行编码、交织,以及单载波调制等处理。
此步骤中,编码方式可以是卷积码、TC码(Turbo Convolutional Code,Turbo卷积码)、RS码(Reed-Solomon码)等,码速率可以是1/2、3/4等;单载波调制方式可以根据信道情况采用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QPSK(正交相移键控)调制、QAM(正交幅度调制)调制,其中QAM调制方式具体可以是64-QAM、256-QAM、512-QAM或1024-QAM调制等。
本实施例中,选用(2,1,3)卷积码电路进行编码,(2,1,3)卷积码电路示意图可如图5所示,其中,u为输入数据序列,k=1为输入端数,c为编码输出序列,n=2为输出端数,K=3为编码器约束长度,即从输入数据序列从输入端输入到输出数据序列从输出端输出的一段时间内产生n个码元。产生的码元不仅与这段时间的k个信息位有关,还与前(K-1)段规定时间的信息位有关。编码电路中,寄存器的个数为(K-1),在图5中的寄存器有2个,分别为501和502,编码效率为k/n=1/2,503和504为加法器电路,其实现的码多项式分别为g1和g2,其中:
g1(x)=1+x+x2,g2(x)=1+x2
步骤402、发送端将步骤401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信号进行OFDM调制。
本实施例中,OFDM的调制过程如图6a所示。图6a中,设M表示所有的傅立叶变换子信道的个数(即傅立叶变换点数,如1024,如果输入数据块长度不足M,则用零补齐),串/并变换电路601将输入的串行信号(经编码、交织、单载波调制后形成的串行信号)转换为M个并行信号并分配给各个子载波,再经过求和电路602完成多载波调制并发送。
步骤403、发送端将经过OFDM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再次进行单载波调制,即二次单载波调制。调制方式如256QAM调制。
在进行PSM调制之前先进行二次单载波调制,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步骤404、发送端对二次单载波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进行上采样,并将上采样数据调制到该发送端对应的正交脉冲波形上,完成PSM调制。
本实施例中,正交脉冲波形由发送端的正交脉冲波形发生器产生。正交脉冲波形发生器根据PLC系统使用的带宽,构造厄密共轭(Hermitian)矩阵,利用Hermitian矩阵的特征向量产生正交脉冲波形集。在具体实现中,正交脉冲波形发生器中预置有脉冲波形发生模板,正交脉冲波形发生器根据该模板产生一系列正交脉冲波形。例如,
生成Hermitian矩阵的时域模板函数为:
h(t)=2fusinc(2πfut)-2flsinc(2πflt)…………………………[1]
式(1)中,fl为下截至频率,fl=1.8MHz;fu为上截至频率,fu=30MHz。产生Hermitian矩阵特征向量对应的离散时域卷积形式为:
Figure A200710154463D00191
式(2)中,R为脉冲抽样点数,m为输入到模板函数
Figure A200710154463D00192
中的元素序号,r为h中的元素序号,r的取值范围为r=-R/2,...,R/2。式(2)表示成矩阵形式,即:
从式(3)可以看出,矩阵H为Hermitian矩阵,所要求的成形脉冲
Figure A200710154463D00194
与衰减因子λ即可由H的特征向量与特征值矩阵获得。由于H为Hermitian矩阵,因此所求得的特征向量组为线性无关的正交向量组,并且特征值为实数,因此成形脉冲之间具有正交性,即高度的自相关性和很低的互相关性(在理想同步的情况下互相关性为零),并且,产生的波形满足电力线辐射限制。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集为R维正交脉冲波形集(即包含R个正交脉冲波形),其中的基于Heimittian矩阵特征向量生成的两个正交脉冲可如图7所示。
可以看出,脉冲波形发生模板采用PLC系统使用的1.8MHz~30MHz带宽以及合适的脉冲抽样点数,可使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信号符合HomePlugAV协议规定的频率范围、载波的数量、OFDM保护间隔、规避的广播频段等。
除了利用Hermitian矩阵的特征向量产生正交脉冲波形集以外,还可以利用椭球波函数、勒让德多项式等方法构造正交脉冲波形集。
本实施例中实现PSM调制的电路可如图8a所示。图8a中,输入数据(即经过二次单载波调制之后的数据信号)输入到零差值上采样电路801,零差值上采样电路801进行零插值上采样,采样率可选用8,16,...等整数。Hermittian正交脉冲发生器802生成R维正交脉冲波形集。卷积电路803将零差值上采样电路801采集到的上采样数据信号与Hermittian正交脉冲发生器802生成的正交脉冲波形进行卷积处理,得到的输出数据信号即为经PSM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在PSM调制过程中,在一个小区,可以由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HE(Header End,前端)为每个接入用户分配正交脉冲波形,使每个发送端所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都不相同,N个接收端与正交脉冲波形Ψk(t)(其中1≤k≤R)的对应关系可如图9所示。
步骤405、发送端将经过PSM调制后的数据进行BPS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以及导频序列发送到PLC信道。导频序列中包含有接收端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信息,如随机序列。
本实施例中,BPS调制的实现电路可如图10a所示,零差值上采样电路1001对输入数据(经PSM调制后的数据)进行上采样,Barker码发生器生成Barker码,Barker码的位数可以是2,3,4,5,7,11,13,系统对误码率的要求越高Barker码的位数越多。成形脉冲发生器1004生成BPS调制用波形,可以是余弦脉冲波形或高斯波形,也可以是基于Hermittian矩阵或椭球波函数等方式生成的正交成形脉冲波形。卷积电路1003将上采样数据信号和生成的Barker码进行卷积积分,卷积电路1005将卷积电路1003处理后的数据信号和成形脉冲发生器1004生成的脉冲波形进行卷积处理,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信号即为BPS调制后的数据信号。
发送端将调制后的数据发往PLC信道,发送信号的形式是扩展的OFDM符号。设M表示所有的子信道的个数,由第k个发送端生成的数据分配给每个子载波信道的数据符号为dki=(i=0,1,...,M-1),则第k个发送端的一个OFDM符号可以表示为:
s k - OFDM ( t ) = Σ i = M / 2 M / 2 - 1 d k , i + M / 2 exp [ j 2 π i T ( t - t s ) ] , t s ≤ t ≤ t s + T · · · · · · · · · [ 4 ]
其中,T为一个扩展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ts表示扩展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
步骤406、接收端对N个发送端调制后的发送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同步,以及多径合并等处理。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的实现电路如图11所示,平均相关积分电路1202接收导频序列和导频脉冲电路1201生成的导频脉冲并进行积分处理,峰值检测电路1203根据平均相关器1202的积分数值进行峰值检测,多径时延估计电路1204根据峰值检测电路1203的检测结果,得到各径的延时参数,该延时参数将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同步处理。
接收端进行多径合并的实现电路可如图12所示,接收端根据信道估计得到的延时参数,各径数据的到达时间减去相应的时延后,可以将各径数据对齐,然后分别乘以各径的增益(实例中采用等增益)后相加,实现多径合并。
步骤407、接收端将经过信道估计后的数据信号进行BPS解调,恢复正交脉冲波形。
本实施例中,实现BPS解调的电路可如图10b所示,Barker码发生器1101生成Barker码,成形脉冲发生器1102生成BPS解调用的波形,卷积电路1103将Barker码和BPS解调用的波形进行卷积处理,卷积电路1104将卷积电路1103卷积处理后的信号和接收端进行多径合并后的信号进行卷积处理,积分电路1105将卷积电路1104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积分,得到的输出数据即为BPS解调数据。
上述BPS解调过程中,Barker码发生器1101所产生的Barker码与图10a的Barker码发生器1002产生的Barker码相同,成形脉冲发生器1102生成的BPS解调用波形与图10a中的成形脉冲发生器1004生成的BPS调制用波形相同。
步骤408、接收端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将BPS解调后的数据信号通过相关器进行PSM解调,得到相应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对于第i个用户的数据,将BPS解调后的数据通过相关器,分离出该用户的接收信号,然后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对该信号进行相关积分运算,得到该用户的PSM解调数据。其中,所用的正交脉冲波形与该用户进行BPS调制时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相同。
本实施例中,PSM解调过程可如图8b所示,Hermittian正交脉冲发生器812生成正交脉冲波形,同步电路811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生成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同步信号,卷积电路810将输入信号(BPS解调信号)和正交脉冲波形信号经过卷积处理,积分电路813将卷积电路810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积分处理,得到的输出信号为PSM解调数据信号。
在PSM解调过程中,经过同步处理后,对发送端的数据进行PSM解调所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与该发送端进行PSM调制时所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相同。
步骤409、接收端对PSM解调后的数据进行二次单载波解调。
在二次单载波解调过程中,采用与该用户进行二次单载波调制方式相应的方式进行解调。
步骤410、接收端对二次单载波解调后的数据进行OFDM解调。
本实施例中,进行OFDM解调的实现过程可如图6b所示,M个并行信号经过与子载波信号相乘并积分,再经过并/串变换电路611转换为串行信号。
步骤411、接收端将经过OFDM解调后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解调、解交织、解码,恢复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并进一步计算误码率。
下面是一个利用图4所示的流程进行宽带PLC通信时的具体实例,其中,设有N个用户通信,并通过波分复用共享带宽。
按照步骤401~403,对N个用户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交织、单载波调制以及OFDM调制和二次单载波调制。其中,编码采用(2,1,3)卷积码,单载波采用512QAM调制。采用的OFDM参数如下:子载波间隔24.4KHz,子载波总数1155,OFDM符号长度49.2μs,PLC路径长度最小为50m,最大为615m,取16个径,比特速率100M/s。采用512QAM进行二次单载波调制。
按照步骤404,将正交脉冲波形集中的波形分配给每一个用户后进行PSM调制,上采样率为16;
按照步骤405,进行BPS调制,并产生导频序列。其中,选择的Barker码为3位。调制后的数据发往电力线信道,并加入高斯噪声。BPS调制中采用的脉冲为上述正交脉冲波形集中的第3个脉冲(可任选)。其中注入PLC的信号源以图13所示的HomePlug AV的频谱模板为发射标准,得到的发射功率谱如图14所示。
步骤406~411,可以实现对其中第i个用户接收数据的解调。
上述图4所示流程的是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与解调过程,对于下行数据的调制与解调,也可以按照上述基于OFDM-BPS-PDMA的数据调制与解调方法,其实现流程与图4所示的流程类似,区别在于:
在下行数据的调制过程中,发送端分别对发送给N个接收端的数据进行编码、交织、单载波调制、OFDM调制、二次单载波调制、PSM调制以及BPS调制,然后,对经上述调制后得到的N个接收端的数据进行同步相加处理,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发送到PLC信道。其中,PSM调制以及BPS调制的过程与图4流程中的相应过程类似,在PSM调制时,每个接收端的数据分别使用不同的正交脉冲波形进行调制。
在下行数据的解调过程中,接收端分别从PLC信道接收数据,以第i个接收端接收数据并解调该数据为例,第i个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进行信道估计、同步处理以及多径合并,然后依次经过BPS解调、PSM解调、二次单载波解调、OFDM解调,以及单载波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最后得到解调后的数据。其中,BPS解调以及PSM解调的过程与图4流程中的相应过程类似,在PSM解调时,接收端所用的正交脉冲波形,与发送端对该接收端的数据进行PSM调制时所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一致。
上述图4所示的PLC数据信号调制与解调的过程中,将基于Barker码脉冲扩展、基于正交脉冲波形的脉冲成形调制以及OFDM技术相结合,其中,OFDM技术用于速率匹配和子载波选择,脉冲成形调制用于用户多址接入,Barker码脉冲扩展用于波形恢复和信道估计。这种数据调制方式,不再用时隙和频段区分用户,而用脉冲波形区分用户,因此,这N个用户可以同时占用所有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实现了在保证用户可以同时占有全部频率资源和全部时间资源。这种宽带电力线系统的多址通信方案,可用于PLC及一般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可以获得到宽带电力线通信在1~30MHz频率范围内的高效调制方式,符合国际电力线通信标准。实现频谱共存而降低相互干扰,增加了PLC通信的可靠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系统性能。在具体实现中,还可以结合动态自适应载波分配进行,在信道好的条件下采用64QAM、256QAM、1024QAM等效率高的调制方法进行单载波调制;在信道差的情况下采用BPSK、QPSK等稳健的调制方法进行单载波调制,或者增加Barker码的位数、BPS采样点数、多径接收的分离路径等。根据信道的情况灵活控制,以适应不同通信环境的要求。
通过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对PLC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射频信号S注入到网络并经过多次反射后,在信号S的传输过程中,大部分反射信号将衰减到限值以下,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下面通过一个PLC冲激响应仿真,对家庭内部PLC调制信号的传输性能进行验证。
本验证过程采用回波传输函数方法,将传输信道中N个反射波合并成一个脉冲响应,即:
H ( t ) = Σ i = 1 N a i × e - α ( f ) l i × e - j 2 πf τ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其中,τi是反射波的延时,且与传输环境和路径成正比;ai是信号幅度,为频率衰减系数,该系数统不仅取决于电缆的长度,还取决于信号的频率。实际情况中家庭内部电力线网络结构相对简单,通信的高频信号传输情况可以经过式(5)叠加表示出来。
电力线通信中高频信号衰减受电缆长度以及频率的影响。这种传导衰减可以分解为天线模和传输线模,经过特性分析,电力线上的传导衰减传输线模分量比天线模分量占优势,因而可以用电力线上的衰减传输线模分量近似表示整个传导衰减。由平行传输线理论,单位长度的传输线的传输系数r:
r = ( R + jωL ) ( G + jωC ) = α + j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其中R,L,G和C是电力线的基本电参数。当信号频率在1MHz和30MHz之间,R+jωL,G+jωC,化简得:
r = 1 2 R Z l + 1 2 GZ l + jω L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经过分析可知,
Figure A200710154463D00252
的含义是指趋肤效应的影响,
Figure A200710154463D00253
是指电力线绝缘材料的绝缘损耗。单位长度电线的电阻抗主要由趋肤效应所决定,并且和
Figure A200710154463D00254
成正比。单位长度电缆的电导率G主要受介电材料(PVC塑料)的耗散系数影响,和频率f成比例。因此电力线传输在30MHz以内频率信号的信道是一个和频率f有关的衰落信道,传输系数r中的实数部分α为衰减系数可以写成:
a ( f ) = 1 2 R Z l + 1 2 GZ l = k 1 f + k 2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其中常数k1和k2主要由材料和环境综合而成。进一步改写可得:
a(f)=b0+b1fk…………………………………………………………[9]
一般一个局域网内的构成材料都是一种类型,因此系数b0,b1,都是预置常数,由试验确定,k也根据试验测得,取值范围比较小,在0.5~0.7之间。总之整个电力线在高频段的信号衰减可以写成:
Figure A200710154463D00256
从电力线高频信号的物理传输机制出发得到这个信号模型得出测量结果将在实际计算中得到证实。而且由实际测量数据表明,在1MHz到30MHz范围内幅度系数ai与频率相关性不大,可以当成实数来处理。
虽然局域网内部一般有十几个接入点,整个线路中包含很多反射信号,但是实际观测数据显示,接收机附近的端点产生的反射信号对接收端有较大影响,其余的接入点由于距离相对较远,反射波在线路中衰减近似为零,而且各条反射线路上的延迟近似相同,即相位变化
Figure A200710154463D00257
保持一致。因此对电力线上任意一个多径接收机,信号模型可以化简为:
H ( f ) = Σ i = 1 N g i e - ( b 0 + b 1 f k ) l i - j 2 πf ( l i / v 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这个简化模型描述了典型的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曲线。模型的精确性取决于反射路径的数目N,N被考虑的越多,模型的精确性都会得到提高。对电力线信道冲激响应的仿真和网络测试结果如图15所示。由此可见,按照本发明实施例进行PLC数据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电力线信道冲激响应的仿真结果与实际网络测试的结果比较接近,从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基于OFDM-BPS-PDMA的PLC信道具有代表性。
通过图4所示的流程对PLC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可以达到较理想的系统性能。下面通过仿真实验数据验证图4所示的数据信号调制与解调过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假设系统理想同步,接收机采用3个径,在256QAM调制下,采用OFDM-BPS-PDMA多址方式,在室内环境,2-10个用户情况下的系统误码性能如图16a所示(BPS调制中Baker码取3位,二次单载波调制为256QAM),其中也给出了理想信道估计情况下系统的多址通信误码性能,以及没有采用多址时系统的误码性能。由仿真结果可见,在理想信道估计下,可以完全消除多用户间干扰,系统在信噪比为-4dB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通信可靠性;在实际信道估计情况下,误码率有所上升,但是可以在信噪比为8dB以上保持良好的系统通信可靠性。采用更好的信道估计算法,并结合时域/频域均衡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由图16a,OFDM-BPS-PDMA在256QAM调制与一般OFDM在QPSK调制下的情况下相比,其误码率性能相近,说明这种多址方式获得了通信系统误码性能的很大改善,即OFDM-BPS-PDMA高速调制的系统性能与OFDM低速调制相当。系统如果采用QPSK、16QAM、64QAM等,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如果采用512QAM、1024QAM等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
图17给出了室内信道在信噪比为8dB、10dB情况下,用户数与误码率的变化曲线。由于系统采用了正交脉冲调制,虽然在理想信道估计的情况下,用户间干扰为零,误码率不随用户数的增加而上升。但是在实际信道的情况下,由于多径效应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存在多用户干扰。在4个以上的用户时,误码率的增加比较缓慢。
图16b给出了室外环境,采用256QAM调制(BPS调制中Baker码取5位,二次调制为64QAM)2-10个用户情况下的系统误码性能。可见,此时在信噪比为3dB时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数据接收可靠性,并且多用户间干扰不明显。
从以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以及仿真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基于OFDM-BPS-PDMA的方式进行数据调制及解调,由于不同用户使用正交脉冲波形进行调制,因此在理想情况下用户间干扰为零。仿真实验数据表明,在实际信道估计的情况下,虽然存在用户间干扰,但是可以限制在通信可靠性要求的范围之内。进一步,还可以采用先进的信道估计和波形恢复技术减小用户间干扰。由于在OFDM之后进行多址方式调制(PSM调制),可以提高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并提高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并且对于OFDM技术的实现要求简单,不需要加入循环前缀,不需要插入导频序列单独进行信道估计。即,将信道估计和抗多径技术放到BPS中进行,整个系统的实现比较简单易行,可以使得这些通信用户共享他们全部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而不产生相互干扰,并改善了接收系统的性能。在接收端利用相关解调的方法即可实现对接收数据的解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信号发射机和一种数据信号接收机。
参见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信号发射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信号发射机包括: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脉冲成形调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脉冲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生成发射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发射信号。
图18所示的数据信号发射机中,还可包括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和单载波调制,使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对经该编码调制模块调制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图18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中,还可包括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对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可为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模块,该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经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得到发射信号。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模块包括Barker码发生子模块、Barker码发生子模块、上采样子模块、第一调制子模块和第二调制子模块,其中
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用的Barker码;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用的脉冲波形;上采样子模块,用于对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上采样;第一调制子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生成的Barker码,对经上采样后得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调制;第二调制子模块,用于利用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生成的脉冲波形,对经第一调制子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为用于生成余弦脉冲波形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或为用于生成高斯脉冲波形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或为用于生成正交脉冲波形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
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10a所示,其中,零差值上采样电路1001相当于上述的上采样子模块,Barker码发生器1002相当于上述的Barker码发生子模块,成形脉冲发生器1004相当于上述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卷积电路1003相当于上述的第一调制子模块,卷积电路1004相当于上述的第二调制子模块。
图18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中,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包括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和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其中
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带宽,尤其是1.8MHz-30MHz的带宽,生成厄密共轭矩阵;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用于解出厄密共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根据该特征向量生成正交脉冲波形。
图18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中,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6a所示。
图18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中,脉冲成形调制模块包括上采样子模块和调制子模块,其中,
上采样子模块,用于对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上采样;调制子模块,用于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对经上采样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脉冲成形调制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8a所示,其中,零差值上采样电路801相当于上述的上采样子模块,卷积电路803相当于上述的调制子模块。
图18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中,还包括二次单载波调制模块,用于对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调制,此时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调制单元,其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经二次单载波调制模块进行单载波调制之后的数据;调制单元用于对获取单元获得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参见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信号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信号接收机包括: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接收模块、脉冲成形解调模块、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行数据信号;
脉冲成形解调模块,用于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对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于对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编码解调模块,用于对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解调、解码。
图19所示的数据信号接收机中,还可包括脉冲扩展解调模块,用于对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脉冲扩展解调。脉冲扩展解调模块可以是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该模块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包括:Barker码发生子模块、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和解调子模块,其中
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用的Barker码;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用的脉冲波形;解调子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生成的Barker码,以及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生成的脉冲波形,对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其中,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可以为用于生成余弦脉冲波形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或为用于生成高斯脉冲波形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或为用于生成正交脉冲波形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
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10b所示,其中,Barker码发生器1101相当于上述的Barker码发生子模块,成形脉冲发生器1102相当于上述的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卷积电路1103和1104以及积分电路1105实现的功能相当于解调子模块。
图19所示的数据信号接收机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导频序列,接收模块包括信息接收子模块、信道估计子模块和多径合并子模块,其中
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信号及导频序列;信道估计子模块用于根据该导频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得到同步信息;多径合并子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同步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多径合并处理。
信道估计子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11所示,多径合并子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12所示。
图19所示的数据信号接收机中,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包括: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和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其中
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带宽,尤其是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1.8MHz到30MHz的带宽,生成厄密共轭矩阵;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用于解出所述厄密共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根据该特征向量生成正交脉冲波形。
图19所示的数据信号接收机中,脉冲成形解调模块包括:同步子模块和解调子模块,其中
同步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与相应的发送端进行同步处理,具体可以根据接收模块中的信道估计子模块得到的同步信息进行同步处理;解调子模块,用于根据同步子模块的同步处理结果得到相应的正交脉冲波形,并利用该正交脉冲波形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脉冲成形解调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8b所示,其中,同步电路811相当于上述的同步子模块,卷积电路810和积分电路813所实现的功能相当于上述的解调子模块。
图19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中,还可包括编码解调模块,用于对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一步进行单载波解调和解码。
图19所示的数据信号接收机中,还可包括二次单载波解调模块,用于对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解调,此时正交频分复用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解调单元,其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二次单载波解调模块进行单载波解调后的数据;解调单元用于对获取单元获取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图19所示的数据信号接收机中,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如图6b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信号收发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信号发射机和数据信号接收机;数据信号发射机可如图18所示,数据信号接收机可如图19所示,其中,
数据信号发射机,包括:
第一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脉冲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利用第一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发射信号;
数据信号接收机,包括:
第二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信号发射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脉冲成形解调模块,用于利用第二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于对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上述数据信号发射机还包括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对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上述数据信号接收机还包括脉冲扩展解调模块,用于对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解调。
上述数据信号发射机的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可为Barker码脉冲扩展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上述数据信号接收机的脉冲扩展解调模块可为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解调。
上述数据信号发射机的第一正交脉冲波形调制模块和上述数据信号接收机的第二正交脉冲波形调制模块,分别包括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和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其中
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带宽,尤其是1.8MHz到30MHz的带宽,生成厄密共轭矩阵;
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厄密共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生成所述正交脉冲波形。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基于Barker码脉冲扩展、脉分多址和OFDM技术,提出了一种家庭内部高效宽带电力线多址通信方案(OFDM-BPS-PDMA)。在利用厄密共轭矩阵的特征向量获得多用户的正交脉冲波形,并产生用于Barker码脉冲扩展的脉冲后,首先将用户发送的数据进行OFDM调制,然后将数据通过上采样技术进行过采样,利用正交脉冲波形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再通过Barker码脉冲扩展,发往电力线信道。在接收端,首先经过Barker码脉冲解扩,然后利用与用户对应的正交脉冲进行解调,再进行OFDM解调等过程,最后得到用户接收数据。这种方法可以用于PLC上行信道,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正交脉冲,使这些用户共享电力线带宽。由于脉冲的正交性,能够消除用户间干扰;同时,利用OFDM技术将串行数据变为并行数据传输,降低了数据速率,还可以避让法定的无线电使用频段,达到与其他系统频谱共享的目的,相比于目前存在的调制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误码率低、通信可靠性高等优点。将脉冲成形调制、脉冲扩展和OFDM技术结合,可以充分利用正交脉冲的优良相关特性,实现多址通信;又可以利用OFDM的速率匹配和子载波控制技术,既消除了用户间干扰,又减小了符号间干扰,既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又增强了系统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4)

1、一种数据信号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利用产生的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成形调制后还包括步骤: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具体为: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arker码脉冲扩展的过程包括:
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上采样;
利用Barker码对经所述上采样后得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调制;
利用脉冲波形对经所述Barker码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波形为余弦脉冲波、高斯脉冲波形或正交脉冲波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中还包括导频序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之前还包括步骤: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单载波调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正交脉冲波形,具体为:利用厄密共轭矩阵的特征向量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厄密共轭矩阵为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带宽生成的厄密共轭矩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成形调制的过程包括:
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上采样;
利用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上采样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的数据进行二次单载波调制;
所述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具体为: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二次单载波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脉冲波形为多个,所述利用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具体为:
利用与所述数据信号的发送端对应的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13、一种数据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利用产生的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解调后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得到恢复后的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之前,还包括步骤: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脉冲扩展解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解扩具体为: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波形为余弦脉冲波、高斯脉冲波形或正交脉冲波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扩展解调之前,还包括步骤: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多径合并。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之后,还包括步骤: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解调和解码。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成形解调时所利用的正交脉冲波形与调制对应数据信号时使用的正交脉冲波形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正交脉冲波形,具体为:利用厄密共轭矩阵的特征向量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厄密共轭矩阵为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带宽构造的厄密共轭矩阵。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在调制时进行了二次单载波调制,则在所述脉冲成形解调之后,还包括: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解调之后得到的数据进行二次单载波解调;
所述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解调后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具体为:对经所述二次单载波解调后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23、一种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脉冲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发射信号。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为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模块,所述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经所述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得到发射信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模块包括:
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用的Barker码;
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用的脉冲波形;
上采样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上采样;
第一调制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生成的Barker码,对经所述上采样后得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调制;
第二调制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生成的脉冲波形,对经所述第一调制子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生成的脉冲波形为余弦脉冲波形,或高斯脉冲波形,或正交脉冲波形。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单载波调制;所述待发送数据是经过所述编码调制模块进行编码和单载波调制后得到的数据。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包括:
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带宽生成厄密共轭矩阵;
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厄密共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生成所述正交脉冲波形。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成形调制模块包括:
上采样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上采样;
调制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上采样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次单载波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调制;
所述脉冲成形调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经所述二次单载波调制模块进行单载波调制之后的数据;
调制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得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
32、一种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号;
脉冲成形解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脉冲扩展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解调。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扩展解调模块为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所述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包括:
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用的Barker码;
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用于生成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用的脉冲波形;
解调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Barker码发生子模块生成的Barker码,以及所述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生成的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解扩。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脉冲发生子模块生成的脉冲波形为余弦脉冲波形,或高斯脉冲波形,或正交脉冲波形。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编码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解调和解码。
3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信号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包括:
厄密共轭矩阵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电力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带宽生成厄密共轭矩阵;
正交脉冲波形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厄密共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生成所述正交脉冲波形。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成形解调模块包括:
同步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与相应的发送端进行同步处理;
解调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子模块的同步处理结果得到相应的正交脉冲波形,并利用所述正交脉冲波形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40、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次单载波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单载波解调;
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二次单载波解调模块进行单载波解调后的数据;
解调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41、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信号及导频序列;
信道估计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得到同步信息;
多径合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多径合并处理。
42、一种数据信号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信号发射机和数据信号接收机;
所述数据信号发射机,包括:
第一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脉冲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经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调制,得到发射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发射信号;
所述数据信号接收机,包括:
第二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正交脉冲波形;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发射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脉冲成形解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正交脉冲波形发生模块产生的正交脉冲波形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成形解调;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解调模块解调后的数据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解调。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发射机还包括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成形调制;
所述数据信号接收机还包括脉冲扩展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脉冲扩展解调。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扩展成形调制模块为Barker码脉冲扩展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所述脉冲成形调制模块调制后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调制;
所述脉冲扩展解调模块为Barker码脉冲解扩模块,用于利用Barker码和脉冲波形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Barker码脉冲扩展解调。
CN200710154463A 2007-09-10 2007-09-10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8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4463A CN101388872B (zh) 2007-09-10 2007-09-10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4463A CN101388872B (zh) 2007-09-10 2007-09-10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8872A true CN101388872A (zh) 2009-03-18
CN101388872B CN101388872B (zh) 2012-08-29

Family

ID=4047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4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8872B (zh) 2007-09-10 2007-09-10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887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293A (zh) * 2012-06-08 2012-10-03 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3117771A (zh) * 2013-01-23 2013-05-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cdma2000数字直放站的上行链路合路方法
CN103209145A (zh) * 2013-04-15 2013-07-17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fdm调制的电力线载波信道检测方法
WO2016150246A1 (zh) * 2015-03-23 2016-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86407A (zh) * 2016-06-23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频域线性均衡器中处理数字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9314532A (zh) * 2016-03-31 2019-02-05 凝聚技术公司 用于高移动性应用的无线电信系统
WO2024008115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37C (zh) * 2001-04-23 2004-04-28 凌源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侦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0395973C (zh) * 2002-12-06 2008-06-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移动通信中高可靠性密码同步的方法
JP4595509B2 (ja) * 2004-11-26 2010-1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293A (zh) * 2012-06-08 2012-10-03 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2710293B (zh) * 2012-06-08 2015-12-16 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3117771A (zh) * 2013-01-23 2013-05-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cdma2000数字直放站的上行链路合路方法
CN103117771B (zh) * 2013-01-23 2015-03-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cdma2000数字直放站的上行链路合路方法
CN103209145A (zh) * 2013-04-15 2013-07-17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fdm调制的电力线载波信道检测方法
CN103209145B (zh) * 2013-04-15 2016-01-20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fdm调制的电力线载波信道检测方法
WO2016150246A1 (zh) * 2015-03-23 2016-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355883B2 (en) 2015-03-23 2019-07-16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and signal detection device
CN109314532A (zh) * 2016-03-31 2019-02-05 凝聚技术公司 用于高移动性应用的无线电信系统
US10716095B2 (en) 2016-03-31 2020-07-14 Cohere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high-mobility applications
US11425693B2 (en) 2016-03-31 2022-08-23 Cohere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high-mobility applications
CN108886407A (zh) * 2016-06-23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频域线性均衡器中处理数字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86407B (zh) * 2016-06-23 2020-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频域线性均衡器中处理数字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US11082135B2 (en) 2016-06-23 2021-08-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digital signal in a frequency domain linear equalizer
WO2024008115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8872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le et al. 2 dB better than CP-OFDM with OFDM/OQAM for preamble-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Sengar et 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OFDM system by PAPR reduction
CN102202030B (zh) 适用于ami的有线无线融合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388872B (zh)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CN101388873B (zh) 数据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CN101753512A (zh) 基于单载波频域均衡的短波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CN102035786A (zh) 一种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分双工传输方法
CN101222470A (zh) 双天线广义多载波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1534278B (zh) 时频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收发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8540271A (zh) 一种适用于FBMC/OQAM的Alamouti传输方法、无线通信系统
Kumar et al. Error Probability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for OFDM based WLAN standard IEEE 802.11 a
Gupta et al. Channel estimation for wavelet based OFDM system
Al Ibraheemi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 OFDM modulation technique
CN101702704A (zh) 时域同步的多载波扩频收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71890A (zh) 一种低峰均比fbmc-oqam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
Okoyeigbo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MIMO-OFDM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0559786C (zh)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频分多址接入方法
CN100484117C (zh) 交织ofdma上行链路系统的载波频偏校正方法
CN106059980B (zh) 一种基于快速跳频的多载波扩频方法
Sohl et al. Comparison of localized, interleaved and block-interleaved FDMA in terms of pilot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estimation
Sahu et al. Hybrid PAPR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5G System: A Survey
CN104618297A (zh) Ofdm-dcsk通信系统
CN108234368A (zh) 一种高谱效安全截短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
KR20060072096A (ko) 선형 등화기를 사용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통신시스템에서 엘엘알 산출 방법 및 그 장치
Harbi et al. Wiener filter channel estimation for OFDM/OQAM with itera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LTE chan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