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293A -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0293A
CN102710293A CN2012101877897A CN201210187789A CN102710293A CN 102710293 A CN102710293 A CN 102710293A CN 2012101877897 A CN2012101877897 A CN 2012101877897A CN 201210187789 A CN201210187789 A CN 201210187789A CN 102710293 A CN102710293 A CN 102710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assages
transmission
channe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77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0293B (zh
Inventor
周斌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XING XIAO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XING XIAO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XING XIAO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877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0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0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0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2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传输频谱上的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上进行发送;接收端对所有通道的信号进行接收,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识别传输有效信号的通道;以及对经过所识别通道传输的采样信号进行解调。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避免了突发干扰所造成的多通道通信系统性能的急速下降、以及增强了多通道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对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效果尤为明显。

Description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通道通信中,发送端首先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多个传输通道中的一个传输通道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其中,发送端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以及所选择的传输通道是预先设定好的,接收端收到信号后,只需要针对相应的传输通道使用相应的解调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即可获得发送端发送的传输数据,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当预先设定的传输通道受到噪声干扰而不再适合传输数据时,如果仍然按照预先的设定利用该传输通道进行数据发送,则发送端将无法从接收信号中正确检测出发送端所发送的传输数据。如果发送端从其他传输通道中选择另外一个可用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则接收端将不能再利用预先设定好的传输通道信息以及解调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获知发送端所选择的传输通道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多通道通信系统的实现将相对复杂,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现有的多通道通信中,电力线载波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例如无线移动通信)相比,其具有频带低、衰减快的特性。因此,噪声是影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影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多种噪声中,存在容易引起传输数据突发性错误的具有不预期性的噪声,在电力线通信中,除了噪声因素而外,由于负载的变化,导致负载阻抗变化,使得传输信号呈现频率选择性衰减,这也是电力线通信的一大障碍。因此,电力线通信的通道通信状况会随时变化,需要在经常检查通道的通信状况并选择和改变通道。
如果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多通道通信方法,则无法保证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性能。
因此,希望提出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多通道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有效地避免了突发干扰所造成的多通道通信系统性能的急速下降、以及增强了多通道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对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效果尤为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传输频谱上的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上进行发送;
接收端对所有通道的信号进行接收,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
识别传输有效信号的通道;以及
对经过所识别通道传输的采样信号进行解调。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多通道接收设备,包括:
模/数转换模块,用于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传输有效信号的通道;以及
解调模块,用于对经过所识别通道传输的采样信号进行解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传输频谱上的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上进行发送;以及
上文所述的接收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发送端可以选择具体的传输通道和调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接收端只需要对所有传输通道进行检测,识别发送端所使用的传输通道以及调制方式,即可根据该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获得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本发明易于实现且具有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本发明只需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很少的复杂性,就可以有效地避开无法通信的传输通道,从而避免了突发干扰所造成的通信系统性能的降低、以及增强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对于电力载波线通信,效果尤为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的流程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多通道通信的流程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多通道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的流程框图。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上进行发送。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方法适用于多通道通信,在对步骤S101进行具体说明之前,首先对通道以及多通道通信进行说明。通道是指传输数据的通路。通道可以基于频率进行划分,例如,将传输带宽分成多个频段,每个频段可以被看作一个通道,不同的频段则是不同的多个通道。通道还可以基于时间进行划分,例如,在不同的时间段或时刻发送传输数据,每个时间段或时刻可以被看作一个通道,不同的时间段或时刻则是不同的多个通道。通道还可以基于其他方式进行划分,例如,在采用码分多址(CDMA)的通信中,多路传输数据之间通过选择不同的PN码来实现相互正交,在这种情况下,每个PN码可以被看作一个通道,不同的PN码则是不同的多个通道。当然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通道的划分不应仅限于上述方式,凡是可以将频域空间、时域空间、码分多址空间等传输空间分成可用于数据传输、且可以和其他路传输数据相区别的划分方式,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多通道通信顾名思义则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存在多个传输数据的通路的通信方式。在现有技术中,多通道通信可以是无线通信,例如移动通信,也可以是有线通信,例如电力线载波通信。
下面,将以多通道通信为电力线载波通信、通道按照频率划分为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通道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传输通道有四条,该四条通道的传输频段设置分别为频段1(95.3125kHz-125kHz)、频段2(173.4735kHz-203.125kHz)、频段3(251.5625kHz-281.25kHz)、频段4(329.6875kHz-359.375kHz),其优先级排列为频段1>频段2>频段3>频段4。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不限于电力线载波通信,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多通道通信中。为了简明起见,下文中仅以电力线载波通信为例进行阐述,对于其他多通道通信,不再一一赘述。
接下来,继续对步骤S101进行描述。
具体地,发送端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一个传输通道对需要传输数据进行发送,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未收到接收端的应答信号,则说明该传输通道无法进行通信。此时,发送端将更换另一个传输通道重新进行发送,如果收到接收端的应答信号,则说明该传输通道可以通信,此后,发送端将继续采用该传输通道发送剩下的传输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更换通道可以是从其他传输通道中随机选择,例如,发送端首先挑选频段2发送,如果频段2无法使用,则挑选频段3发送,直至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回答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通道的优先级进行选择,例如,发送端首先挑选频段1发送,如果频段1无法使用,则挑选频段2进行发送,依此类推,直至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回答信号。
在调制方式的选择方面,发送端可以采用模拟调制或者数字调制,其中,模拟调制包括AM、FM、PM、DSB、SSB、VSB等,数字调制包括FSK、PSK、MSK、GMSK、QAM、OFDM、CDMA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调制之前,还可能存在其他对需要传输数据的常规处理,例如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加密等,为了简明起见,在此对这些常规处理不再赘述。
在步骤S102中,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其中,模/数转换中所使用的采样频率大于发送信号的带宽的两倍或者发送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具体地,接收端接收所有通道的信号。发送端发送的信号经通道传输至接收端,其中,接收信号为模拟信号。对一个接收信号进行接收解调的前提条件是首先要确定该信号的调制方式,即只有能识别出发送信号所采用的调制方式,才能准确地进行解调。因此,接收端在接收到信号之后,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即,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操作。一般来说,采样定理表明采样频率应当大于被采样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如果信号的最高频率是100Hz,那么为了避免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应当大于200Hz。换句话说就是采样频率应当是信号中最大频率分量频率的两倍,否则可能不能从信号采样中恢复原始信号。另外,对于带通信号的采样来说,采样频率应当是被采样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例如,对于100Hz到200Hz之间的带通信号进行采样时,采用欠采样的方式,采样频率应当为带宽100Hz的两倍以上,即采样频率应当大于200Hz。在本发明中,接收端的采样频率应当大于发送端所发送的信号的带宽的两倍或者最高频率的两倍。举例说明,发送端发送的传输信号所有通道的频谱范围在0~fh之间,最高传输频率为fh,通道中的信号带宽为△f,那么接收端应采用2×△f或2×fh以上的频率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如此一来,无论发送端采用的是哪个通道以及何种调制方式,都可以通过采样信号检测出来。
在步骤S103中,接收端基于所述采样信号,识别发送端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以及发送端所选择的通道。
具体地,采样结束后,接收端对采样信号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在于确认发送端所选择的传输通道、以及发送端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通道是通过频率进行划分的,所以通过每个与传输通道相对应的数字带通滤波器即可分离出各个传输通道上的信号,进而检测出发送端所选择的传输通道。由于经过模数转换后,所有通道上传输的信号都一次性地转换为数字信号,因此可以采用软件编程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多个通道的数字带通滤波器。根据预定的通道划分方式,可以灵活地调整数字带通滤波器的滤波频段范围。对进数字带通滤波后可以容易地检测出发送端所选择的传输通道。在对调制方式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采样信号中提取出对调制识别有用的信息,然后基于该有用信息判断出具体的调制方式。请注意,在本发明中对调制方式进行识别的步骤是一个优选方案,而不是必须的步骤。因为在数据通信中,调制解调方式可以预先确定而不会随着环境、噪声而变化,但是以频率范围为划分的通道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通道的传输质量变换通道进行传输。
在步骤S104中,接收端对基于所述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
具体地,接收端检测出发送端所选择的传输通道和/或识别出发送端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后,首先,使用与识别出来的调制方式所对应的解调方式或者预定的调制方式,对通过所识别的通道接收的信号进行常规的解调操作,从接收信号中获取到发送端的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解调之后,还可能存在和发送端相对应的其他常规处理,例如信源解码、信道解码、解密等,为了简明起见,在此对这些常规处理不再赘述。
下面,以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以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多通道通信为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用于传输数据的频谱范围为60kHz-500kHz(传输带宽为440kHz),在该频谱范围内存在四条传输通道,其传输频段设置分别为频段1、频段2、频段3、频段4。请参考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多通道通信的流程框图。如图所示,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数据经OFDM调制(包括编码、交织、串/并变换、IFFT、加循环前缀等)至所选择的传输通道(此处假设为频段1)中。发送信号经过频段1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首先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其中,采样频率大于传输频谱带宽或其上限的2倍,例如1MHz。采样结束后,使采样信号通过四个数字带通滤波器,其中,能滤出频段1的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1,能滤出频段2的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2,依此类推。经过带通滤波之后,可以检测出发送端选择的是频段1。接下来,优选地对经过频段1传输的采样信号进行帧头自相关检测,从而确定发送端所采用的是OFDM调制。传输通道和调制方式确定后,对采样信号进行OFDM解调(包括去循环前缀、FFT、并/串变换、解交织、解码等),从而获得发送端所发送的传输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发送端可以任意选择传输通道和/或调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接收端只需要对所有传输通道进行检测,识别发送端所使用的传输通道和/或调制方式,即可根据该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获得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避开无法通信的传输通道,从而避免了突发干扰所造成的通信系统性能的降低、以及增强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对于电力载波线通信,效果尤为明显。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送端还可以不经选择地在所有传输通道上同时传输相同的数据,在接收端接收所有通道的数据,并提取出一个传输完整的数据即可。
优选地,接收端进行模数转换之前还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模拟带通滤波或低通滤波,将所有通道的模拟信号滤波出来后再进行模数转换,这样可以避免高频噪声干扰。假设所有通道的频谱范围在0~fh之间,则在模数转换之前进行模拟低通滤波获得频率在0~fh之间的信号,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由于先进行模数转换再进行带通滤波,因此只需要一个模数转换模块即可,而带通滤波只是对数字信号进行的处理,因此可以根据软件编程灵活地配置需滤波的频段。例如,可以将按照4通道进行滤波的频段容易地改变为按照5通道进行滤波。而现有技术先进行带通滤波再进行模数转换的方法需要多个模拟带通滤波器和对应的多个模数转换模块。模拟带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通常由硬件实现,不能灵活配置和改变。多个模数转换模块相应地增加了电路的成本和复杂度。因此,本发明优点还在于可以减少硬件的模数转换模块的数量,避免使用多个模拟带通滤波器,通过软件配置实现数字带通滤波,实现对多频带或通道的灵活配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优点是发送端可以自由的选择和改变传输通道而不需要通知接收端。因此,对于传输通道容易受到干扰影响的场合,例如在电力线通信中,由于噪声的干扰,改变通道的信息有可能无法传递到接收端,而本发明不需要传递改变通道的信息,可以由发送端自由选择最佳的通道进行传输,接收端都可以正确地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请参考图4,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上进行发送;
接收设备,包括模/数转换模块210、识别模块220和解调模块230,其中: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210,用于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其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210所使用的采样频率大于发送信号频谱带宽或其频率上限的2倍;
所述识别模块220,用于基于采样信号识别发送端所选择的通道和/或发送端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以及
所述解调模块230,用于基于所述识别或预定的调制方式对以所识别的通道传输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
下面,将以多通道通信为电力线载波通信、通道按照频率划分为例,对上述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假设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传输通道有四条,该四条通道的传输频段设置分别为频段1(95.3125kHz-125kHz)、频段2(173.4735kHz-203.125kHz)、频段3(251.5625kHz-281.25kHz)、频段4(329.6875kHz-359.375kHz),其优先级排列为频段1>频段2>频段3>频段4。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通道通信系统不限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多通道通信系统(例如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简明起见,下文中仅以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为例进行阐述,对于其他采用不同划分方式定义通道(例如基于时间的划分方式等)的多通道通信系统,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发送设备(本实施例中为调制模块200)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一个传输通道对需要传输数据进行发送,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未收到接收端的应答信号,则说明该传输通道无法进行通信。此时,发送设备将更换另一个传输通道重新进行发送,如果收到接收设备的应答信号,则说明该传输通道可以通信,此后,发送设备将继续采用该传输通道发送剩下的传输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更换通道可以是从其他传输通道中随机选择,例如,发送设备首先挑选频段2发送,如果频段2无法使用,则挑选频段3发送,直至发送设备收到接收设备的回答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通道的优先级进行选择,例如,发送设备首先挑选频段1发送,如果频段1无法使用,则挑选频段2进行发送,依此类推,直至发送设备收到接收设备的回答信号。优选地,发送设备还可以无需选择地同时在所有传输通道上传输相同的数据。
在调制方式的选择方面,发送设备可以采用模拟调制或者数字调制,其中,模拟调制包括AM、FM、PM、DSB、SSB、VSB等,数字调制包括FSK、PSK、MSK、GMSK、QAM、OFDM、CDMA等。还可以采用混合调制方式,例如先经过数字调制再经模拟调制后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发送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对需要传输数据的常规处理模块,例如信源编码模块、信道编码模块、加密模块等,为了简明起见,在此对这些常规处理模块不再赘述。
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经通道传输至接收设备,其中,接收信号为模拟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包括模/数转换模块210、识别模块220以及解调模块230。对一个接收信号进行接收解调的前提条件是首先要确定该信号的调制方式,即只有能识别出发送信号所采用的调制方式,才能准确地进行解调。该调制方式也可以是预先默认确定的。因此,模/数转换模块210在接收到信号之后,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即,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操作。如上文所述,采样频率应当大于发送设备所发送的信号的频谱带宽或其上限的两倍。举例说明,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的频谱范围在0~fh之间,通道中的信号带宽为△f,那么接收端应采用2×△f或2×fh以上的频率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如此一来,无论发送设备采用的是哪种调制方式以及采用哪个通道进行传输,模/数转换模块210都可以通过采样信号检测出来。
采样结束后,识别模块220对采样信号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在于确认发送设备所选择的传输通道、以及发送设备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在对调制方式进行识别的过程中,识别模块220首先需要从采样信号中提取出对调制识别有用的信息,然后基于该有用信息判断出具体的调制方式。请注意,在本发明中识别模块220对调制方式进行识别是一个优选方案,而不是必须的功能。因为在数据通信中,调制解调方式可以预先确定而不会随着环境、噪声而变化,但是以频率范围为划分的通道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通道的传输质量变换通道进行传输。因此,识别模块220只需要识别出承载有效信号的通道即可。
识别模块220检测出发送设备所选择的传输通道和/或识别出发送设备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后,解调模块230使用与识别出来的调制方式所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常规的解调操作,从接收信号中获取到发送设备的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收设备还可能包括和发送端相对应的其他常规处理模块,例如信源解码模块、信道解码模块、解密模块等,为了简明起见,在此对这些常规处理模块不再赘述。
下面,以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以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多通道通信系统为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其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于传输数据的频谱范围为60kHz-500kHz(传输带宽为440kHz),在该频谱范围内存在四条传输通道,其传输频段设置分别为频段1、频段2、频段3、频段4。请参考图5,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多通道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发送设备(本实施例中为OFDM调制模块200)将需要传输的数据经OFDM调制(包括编码、交织、串/并变换、IFFT、加循环前缀等)至所选择的传输通道(此处假设为频段1)中。发送信号经过频段1发送至接收设备。模/数转换模块210首先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其中,采样频率应当大于传输频谱带宽或其上限的2倍,例如1MHz。采样结束后,模/数转换模块210将采样信号发送至识别模块2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220包括通道识别模块(在本实施例中为带通滤波器221)和调制方式识别模块(在本实施例中为帧头自相关检测模块222)。带通滤波器221可以检测出发送设备选择的是频段1。其中,能滤出频段1的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1,能滤出频段2的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2,依此类推。接下来,帧头自相关检测模块222对采样信号进行帧头自相关检测,从而确定发送设备所采用的是OFDM调制。传输通道和调制方式确定后,OFDM解调模块230对接收信号进行OFDM解调(包括去循环前缀、FFT、并/串变换、解交织、解码等),从而获得发送设备所发送的传输数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送端还可以不经选择地在所有传输通道上同时传输相同的数据,在接收端接收所有通道的数据,并提取出一个传输完整的数据即可。
优选地,接收端进行模数转换之前还用一个模拟带通滤波器或模拟低通滤波器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模拟带通滤波或低通滤波,将所有通道的模拟信号滤波出来后再进行模数转换,这样可以避免高频噪声干扰。假设所有通道的频谱范围在0~fh之间,则在模数转换之前进行模拟低通滤波获得频率在0~fh之间的信号,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发送设备可以根据噪声干扰情况选择最佳的传输通道和/或调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接收设备只需要对所有传输通道进行接收和检测,识别发送设备所使用的传输通道和/或调制方式,即可根据该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获得发送设备所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只需要使用一个模数转换模块和数字带通滤波器即可实现对接收端选择的通道进行识别和接收。可以降低电路设计和制造的成本。对于干扰频繁的电力线通信来说,可以迅速改变传输通道而不会引起通信的中断。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通道通信系统复杂度低、易于实现、效果良好,也就是说,本发明只需在现有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很少的复杂性,就可以有效地避开无法通信的传输通道,从而避免了突发干扰所造成的通信系统性能的降低、以及增强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当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通道通信为电力载波线通信系统时,效果尤为明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Claims (16)

1.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传输频谱上的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上进行发送;
接收端对所有通道的信号进行接收,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
识别传输有效信号的通道;以及
对经过所识别通道传输的采样信号进行解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多通道通信为电力线载波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上进行发送的步骤包括:
发送端从多个通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通道对调制后的传输数据进行发送,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未收到接收端的应答信号,则更换其他通道重新进行发送,直至收到接收端的应答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按照频率范围将传输频谱分为多个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数字带通滤波,识别发送端所采用的通道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从采样信号中提取出调制识别的相关信息,并基于该相关信息判断出发送端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进行模/数转换步骤之前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带通滤波或低通滤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模/数转换步骤的采样频率大于所述传输频谱带宽或其频率上限的两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模/数转换步骤与识别传输有效信号的通道之间还包括对所述模/数转换获得的采样信号进行数字带通滤波,以分离出不同通道的信号的步骤。
9.一种自适应多通道接收设备,包括:
模/数转换模块,用于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传输有效信号的通道;以及
解调模块,用于对经过所识别通道传输的采样信号进行解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识别模块包括通道识别模块和调制方式识别模块,其中:
所述通道识别模块,用于检测传输有效信号的通道;以及
所述调制方式识别模块,用于从采样信号中提取出调制识别的相关信息,并基于该相关信息判断出发送端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通道为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频段。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还包括带通滤波器或低通滤波器,用于在进行模/数转换之前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带通滤波或低通滤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采样频率大于所有通道的传输频谱带宽或其频率上限的两倍。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数字带通滤波器,用于对模/数转换模块获得的采样信号进行数字带通滤波,以分离出不同通道的信号。
15.一种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传输频谱上的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上进行发送;以及
权利要求9-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接收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适应多通道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发送设备从多个通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通道对调制后的传输数据进行发送,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未收到接收端的应答信号,则更换其他通道重新进行发送,直至收到接收端的应答信号。
CN201210187789.7A 2012-06-08 2012-06-08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0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7789.7A CN102710293B (zh) 2012-06-08 2012-06-08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7789.7A CN102710293B (zh) 2012-06-08 2012-06-08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293A true CN102710293A (zh) 2012-10-03
CN102710293B CN102710293B (zh) 2015-12-16

Family

ID=4690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778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0293B (zh) 2012-06-08 2012-06-08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02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685A (zh) * 2015-11-18 2016-04-13 张发平 多频段自适应通讯系统
CN106656900A (zh) * 2017-02-09 2017-05-10 武汉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道通信接收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8731193A (zh) * 2018-03-02 2018-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479A (zh) * 1999-12-28 2001-08-22 索尼株式会社 传送设备、接收设备、及接收方法
CN101388872A (zh) * 2007-09-10 2009-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479A (zh) * 1999-12-28 2001-08-22 索尼株式会社 传送设备、接收设备、及接收方法
CN101388872A (zh) * 2007-09-10 2009-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685A (zh) * 2015-11-18 2016-04-13 张发平 多频段自适应通讯系统
CN105490685B (zh) * 2015-11-18 2019-03-01 张发平 多频段自适应通讯系统
CN106656900A (zh) * 2017-02-09 2017-05-10 武汉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道通信接收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8731193A (zh) * 2018-03-02 2018-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US11609012B2 (en) 2018-03-02 2023-03-21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Communica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units,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293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0502B2 (en) Data delivery using acoustic transmissions
EP2975814B1 (en) Chirp Signal Processor
JP2008507164A5 (zh)
US8699595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modul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597958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前传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57642A (zh) 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帧格式设计
CN110572339B (zh) 发送器及其发送方法
US9479379B2 (en) Narrowband OFDM (NOFDM) transceiver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PLC)
US2007024929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based on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
US82704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band UWB communications
US20150146809A1 (en) Nc-ofdm for a cognitive radio
CN110324094B (zh) 声波通信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2710293B (zh) 自适应多通道通信接收设备、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JP469601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8206701B (zh) 宽带射频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与接收方法
JP2006519542A (ja) タイム・スロットで順序付けられたマルチバンドuwb通信システム
RU2562431C1 (ru) Способ параллельной многочасто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цифр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 параллельным разнесенным радиоканалам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гибридной модуляции данных
US11736128B2 (en) Channelizing a wideband waveform for transmission on a spectral band comprising unavailable channel segments
AU2015264909B2 (en) A Narrowband OFDM (NOFDM) Transceiver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PLC)
KR20150145114A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202737891U (zh) 分站、信号传输系统及网络拓扑结构
Wang et al. Design and exploitation of precoded in-band pilots for OFDM signal in cognitive radio
KR20080034252A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추가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Vijaya et al. FRFT based Method of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SDR
Breed Fundamentals of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9 Haidian District, West Third Ring Road North, No. 87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 block D, Beijing, 50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uxing Xiao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Haidian District, West Third Ring Road North, No. 87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 block D, Beijing, 50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uxing Xiao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