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5406A - 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5406A
CN101385406A CN200680001766.5A CN200680001766A CN101385406A CN 101385406 A CN101385406 A CN 101385406A CN 200680001766 A CN200680001766 A CN 200680001766A CN 101385406 A CN101385406 A CN 101385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rtable terminal
closure state
open mode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17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5406B (zh
Inventor
河野一则
佐藤则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5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5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4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7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8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keyboard unit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可以整体减薄,并且可以减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台阶尺寸。便携式终端(10)在上壳体(第一壳体)(11)背面(11A)上包括设置在对应于显示部(16)的位置的第一突出部(27)和邻近第一突出部(27)的第一平坦部(28);并且在下壳体(第二壳体)(12)的表面(12A)上包括设置在对应于主操作部(22)的位置的第二突出部(31)和邻近第二突出部(31)的第二平坦部(32)。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第一突出部(27)面对第二平坦部(32),且第二突出部(31)面对第一平坦部(28)。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便携式终端,其能选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层叠,使得第一壳体背面和第二壳体表面彼此面对,在打开状态,第一壳体背面和第二壳体表面相对于彼此平行移动,从而布置在不同高度。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件1中的便携式终端中,在上壳体表面上设置有显示部(LCD)和子操作部,且在下壳体表面上设置有主操作部。主操作部包括大量的输入键和功能键。
通过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于彼此移动经过耦接部,该便携式终端可以选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上壳体和下壳体层叠,使得上壳体背面和下壳体表面彼此面对,而在打开状态,上壳体背面和下壳体表面相对于彼此平行移动,从而布置在不同高度(参见专利文件1)。
在这种便携式终端中,在打开状态时,上壳体的子操作部和下壳体的主操作部彼此靠近,使得子操作部和主操作部彼此联合操作。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No.324166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便携式终端中,基于厚度尺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为长方体(rectangular solid)形状,其中所述厚度尺寸基于容纳在层叠的第一壳体(上壳体)和第二壳体(下壳体)中的电子元件中最厚(或最高)的电子元件而确定,特别是基于显示部(LCD)或电池而确定。因此,限制了便携式终端整体厚度尺寸的减小,并且存在死区(dead space)。
而且,在该便携式终端中,当处于打开状态时,相应于第一壳体厚度尺寸的台阶产生在子操作部和主操作部之间。
由于这样的台阶在子操作部和主操作部联合操作时变成障碍,所以期望该台阶的高度尽可能小。
本发明正是为了满足前述需求,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其中,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对表面平行移动,该便携式终端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层叠的闭合状态转入打开状态,并且,该便携式终端的整体厚度可以减小,且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台阶的高度可以减小。
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耦接部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而展开。该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构造成,使得第一壳体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变为其打开状态时的运动方向上的端部的厚度大于相对侧的端部的厚度;第二壳体构造成,使得第二壳体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变为其打开状态时的运动方向上的端部的厚度小于相对侧的端部的厚度;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和第二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叠置;在打开状态,第一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和第二壳体在所述运动方向上的端部叠置;并且当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壳体的运动方向上形成间隙。
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耦接部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而展开。该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一部分厚;第二壳体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三部分厚;并且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并且第一壳体的第二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
通过在第一壳体的背面上设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背面形成为凹凸的。通过在第二壳体的表面设置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该表面形成为凹凸的。
由于用作子操作部的键片例如是相对较薄的电子元件,因此其布置在对应于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显示部是比键片厚的电子元件,所以显示部布置在对应于第二部分的部分。
因此,除了必需的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可以减薄,并且在第一壳体中不会产生死区。
与在第一壳体中类似,在第二壳体中,除了必需的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可以减薄,并且在第二壳体中不会产生死区。
死区(dead space)指的是不能利用的无用空间。
从而,通过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使第二部分面对第三部分并使第四部分面对第一部分,可以整体减小便携式终端的厚度。
此外,可以将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的厚度限制到对应于相对较薄的子操作部的厚度。操作部(主操作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中。
因此,在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第一壳体的子操作部和第二部分的主操作部(操作部)之间的台阶的尺寸与常规尺寸相比可以减小。
从而,当第二壳体的主操作部和第一壳体的子操作部联合操作时,可以实现平滑操作。
此外,子操作部布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上,显示部布置在对应于第一突出表面的部分上。此外,在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上布置有操作部(主操作部)。
由于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第二部分面对第三部分且第四部分面对第一部分,所以显示部和第二壳体的主操作部在厚度方向上不重叠。因此,便携式终端的厚度可以整体减小。
在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部分被分别描述为第一平坦部(flat part)和第二平坦部,并且对应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部分被分别描述为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
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容纳在第一壳体中的第一电路板;容纳在第二壳体中的第二电路板;和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柔性布线构件,且特征在于,在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柔性布线构件布置在形成于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的间隙中。
在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柔性布线构件布置在形成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间隙中。
由于柔性布线构件布置在直到便携式终端处于打开状态才出现的间隙中,所以较之传统便携式终端可以减小死区。从而,可以实现便携式终端的尺寸减小和厚度减小。
相反,对于常规构造而言,不论是闭合状态还是打开状态,都要保证柔性导线可移动的空间。因此,该空间变成死区。
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覆盖前述间隙的侧部的壁部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一上。
由于覆盖间隙侧部的壁部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一上,所以该壁部可以防止便携式终端处于打开状态时柔性布线构件暴露,从而保护柔性布线构件。
此外,通过设置覆盖间隙侧部的壁部,可以保证使用者良好的抓握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表面上的显示部;和设置在第二壳体的表面上的操作部,其中,耦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背面和第二壳体表面之一上的导轨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背面和第二壳体表面中另一个上以与导轨接合的接合部;并且,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于彼此通过耦接部而运动,可以选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耦接部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而展开。该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一部分厚;第二壳体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三部分厚;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并且第一壳体的第二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并且导轨的端部容纳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一中。
由于在本发明中,导轨的端部容纳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一或两者中,因此导轨的全长可以设定为较大尺寸,使得当便携式终端置于打开状态时,可以保证足够的展开行程。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第一壳体的背面形成为凹凸的,第二壳体的表面形成为凹凸的,并且壳体的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彼此面对,由此便携式终端的厚度可以整体减小,并且可以减小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台阶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第一实施例中)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1B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3A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耦接部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3B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耦接部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中已拆卸的便携式终端的截面图。
图5A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的截面图,图5B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的截面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第二实施例中)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6B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8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第三实施例中)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8B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10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第四实施例中)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10B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第五实施例中)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11B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12是第五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第六实施例中)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13B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14A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改进示例1的截面图,图14B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改进示例2的截面图,图14C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改进示例3的截面图,图14D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的改进示例4的截面图。
10、50、55、60、70、90、100、110、120、130     便携式终端
11、71、102、112、122、133   上壳体(第一壳体)
11A   上壳体表面(第一壳体表面)
12、72、101、131    下壳体(第二壳体)
12A   下壳体背面(第二壳体背面)
13    耦接部
15      第一电路板
16      显示部
17      子操作部
21      第二电路板
22      主操作部(操作部)
25      柔性印制板(柔性布线构件)
27、74、107、116、126、138    第一突出部(第二部分)
28、75、106、115、125、139    第一平坦部(第一部分)
31、76、103、134  第二突出部(第四部分)
31A     第二突出部的背面(突出表面的背面)
32、77、104、135     第二平坦部(第三部分)
38      导轨
38B     导轨前端(导轨端部)
39      接合部
48      间隙
51、56  壁部
91、107、111、121、132  中间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
如图1A至3B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10包括上壳体(第一壳体)11;下壳体(第二壳体)12;耦接部13,该耦接部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滑动地耦接;第一电路板15,该电路板容纳在上壳体11中;设置在上壳体11的表面11A上的显示部(LCD)16、子操作部17和接收器18;第二电路板21,该电路板容纳在下壳体12中;设置在下壳体12的表面12A上的主操作部(操作部)22和麦克风23;以及连接第一电路板15和第二电路板21的柔性印制板(柔性布线构件)25。所述便携式终端10是滑动型的,其可以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通过耦接部13叠置在彼此之上,在打开状态,便携式终端10通过滑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而展开。
主操作部22和子操作部17包括大量的输入键和功能键。
尽管柔性印制板表示为柔性布线构件25的示例,但是柔性布线构件并不限于该示例,而是可以使用普通布线。
上壳体11在其背面11A上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部分)27和第一平坦部(第一部分)28,该第一突出部(第二部分)27设置在对应于显示部16的位置,该第一平坦部(第一部分)28邻近第一突出部27并设置在对应于子操作部17的位置。
在上壳体11中,在运动方向上的前端部的厚度大于相对侧的端部的厚度,其中便携式终端朝向所述运动方向从闭合状态变化到打开状态。
因此,在上壳体11的背面11A中,第一平坦部28形成为凹陷形状,而第一突出部27形成为凸起形状。
下壳体12在其表面12A上具有第二突出部(第四部分)31和第二平坦部(第三部分)32,该第二突出部(第四部分)31设置在对应于主操作部22的位置,第二平坦部(第三部分)32邻近第二突出部31。
在下壳体12中,在运动方向上的前端部的厚度大于相对侧的端部的厚度,其中便携式终端10朝向所述运动方向从闭合状态变化到打开状态。
因此,在下壳体12的表面12A中,第二平坦部32形成为凹陷形状,而第二突出部31形成为凸起形状。
第二部分31具有开口部34,该开口部34形成在面对第二平坦部32的部分。
上壳体11的第一突出部27和第一平坦部28以及下壳体12的第二突出部31和第二平坦部32这样构成,使得在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突出部27面对第二平坦部32,而第二突出部31面对第一平坦部28。
对于子操作部17,通常使用键片(key sheet)。由于用于子操作部17的键片是相对较薄的电子元件,所以键片布置在对应于上壳体11的第一平坦部28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显示部16是比子操作部17厚的电子元件,所以显示部16布置在对应于第一突出部27的部分。
因此,对应于子操作部17和显示部16的厚度尺寸,上壳体11的背面11A的形状不均匀,由此,可以使除了布置显示部16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变薄,并且可以从上壳体11去除死区。
类似于上壳体11,下壳体12除了必需的部分以外也可以变得细长,并且可以从下壳体12去除死区。
从而,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第一突出部27面对第二平坦部32,而第二突出部31面对第一平坦部28,从而便携式终端10的厚度可以作为整体得以减小。
而且,上壳体11的第一平坦部28的厚度尺寸可以限制到对应于相对较薄的子操作部17的厚度。因此,可以使上壳体11的子操作部17和下壳体12的主操作部22之间的台阶36的尺寸T1小于传统便携式终端中的尺寸。
从而,当下壳体12的主操作部22和上壳体11的子操作部17联合操作(operate in combination)时,可以实现平滑的操作。
而且,子操作部17布置在上壳体11的第一平坦部28上,显示部16布置在对应于第一突出部27的部分。而且,主操作部22布置在下壳体12的第二突出部31中。
在便携式终端10的闭合状态,第一突出部27面对第二平坦部31,第二突出部31面对第一平坦部28。
因此,显示部16和下壳体12的主操作部22在厚度方向上不会重叠。因此,便携式终端10的厚度可以整体减小。
如图3A至图5B所示,耦接部13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1的背面11A上的导轨38;接合部39,设置在下壳体12的表面12A上以与导轨38接合;和弹簧构件41,该弹簧构件使接合部39保持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
导轨38为近似矩形板,其中,导轨开口部38C形成于其前端38B(端部)附近;螺纹孔38D形成于其基端38A。
导轨38在其基端38A附接到上壳体11的背面11A的第一平坦部28。
具体地,紧固构件(例如,螺钉)42插入到上壳体11的背面11A上的第一平坦部28的附接孔(未示出)中,并且从该附接孔突出的螺钉部上紧到螺纹孔38D中,由此将导轨38的基端38A附接到第一平坦部28。
在该导轨38中,当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时,前端(端部)38B穿过第二突出部31的开口部34而容纳在第二突出部31中(参见图2)。即,在导轨38中,当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时,前端38B布置在第二突出部31的背面31A一侧(在内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31与下壳体(第二壳体)12一体形成,且导轨38穿过第二突出部31的开口部34而容纳在第二突出部31中。然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二突出部31与下壳体(第二壳体)12分开形成,且导轨38布置在预定位置,随后层压一对应于第二突出部31的构件并将其附接到下壳体(第二壳体)12上,从而使导轨38容纳在第二突出部31中。
接合部39与导轨38可滑动地接合,并且接合开口部39C形成在基端39B附近,螺纹孔39D形成在前端39A。
在接合部39,前端39A容纳在下壳体12的表面12A的第二突出部31中,从而附接到第二突出部31。
具体地,紧固构件(例如,螺钉)43插入到上壳体11的背面11A的第二突出部31的附接孔(未示出)中,并且从附接孔突出的螺钉部分上紧到螺纹孔39D中,由此使接合部39的前端39A附接到第二突出部31。
从而,在接合部39,前端39A容纳于第二突出部31的背面31A一侧。
在耦接部13的导轨38中,当便携式终端10处于图5A所示的闭合状态时,前端38B容纳在第二突出部31的背面31A一侧。
而且,在耦接部13的接合部39中,前端39A布置在第二突出部31的背面31A一侧。
从而,可以使导轨38的全长L(参见图5A和5B)较大,使得当便携式终端10展开时,可以充分地保证展开行程S(参见图5A和5B)。
如图3A和3B所示,弹簧构件41具有一对线圈形的弹簧构件44、45。利用线圈形弹簧构件44、45中之一44,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保持在闭合状态,利用另一弹簧构件45,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保持在打开状态。
可以选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彼此层叠,使得通过使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通过该耦接部13相对移动,而使上壳体11的背面11A和下壳体12的表面12A彼此面对,在打开状态中,通过使上壳体11的背面11A和下壳体12的表面12A平行地相对移动,而使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布置在不同的高度(level)。
在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图3A的状态)和打开状态(图3B的状态)时,导轨38的导轨开口部38C和接合部39的接合开口部39C保持叠置状态。
因此,当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时,导轨开口部38C和接合开口部39C形成通孔40。柔性印制板25穿入该通孔40中。
如图4至5B所示,第一电路板15容纳在上壳体11的显示部16的背面侧16A(即,在第一突出部27中)。
第二电路板21容纳在下壳体12的第二平坦部32中。
柔性印制板25的一端25A通过连接器46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5,而柔性印制板25的另一端25B通过连接器47连接到第二电路板21。
因此,第一电路板15和第二电路板21通过该柔性印制板25而连接。
如图5A和5B所示,当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时,柔性印制板25从第一电路板15沿着耦接部13的上侧延伸到通孔40,弯曲通过通孔40到达耦接部13的下侧,然后沿着耦接部13的下侧延伸到第二电路板21。
即,当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时,柔性印制板25近似弯曲成U形。
如图5B所示,该柔性印制板25布置在形成于第一平坦部28和第二平坦部32之间的间隙48中,从而当便携式终端10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转换时,其在间隙48中逐渐延伸,其中所述间隙48通过第一突出部27和第一平坦部28之间的台阶表面与第二突出部31和第二平坦部32之间的台阶表面相分离而形成。
由于柔性印制板25布置在间隙48中,该间隙在便携式终端10从闭合状态转换到打开状态时出现,所以与传统便携式终端相比可以减小死区。从而,可以实现便携式终端10的尺寸减小和厚度减小。
在前述便携式终端10中,如果耦接部13仅布置在上壳体(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部27和下壳体(第二壳体)12的第二平坦部32之间,则在打开状态中不能保证导轨38和接合部39之间充分的接合长度。因此,当在打开状态施加使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相对弯曲的外力时,难于保证强度。
相反,根据前述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10,由于构成耦接部13的导轨38和接合部39容纳在第二突出部31中,所以可以在打开状态中保证导轨38和接合部39之间充分的接合长度。从而,可以实现打开状态的充分强度。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6A至14D说明第二至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50。在第二至第六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元件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如图6A至7所述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0中,壁部51设置在下壳体12的两侧12B。其它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构造。
壁部51设置在下壳体12的两侧12B,并且导向部52设置在上壳体11的两侧11B。导向部52是用来引导壁部51的构件,使得便携式终端50可以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滑动。
通过在下壳体12的两侧12B设置壁部51,间隙48的侧部(图1B和5B)可以被相应的壁部51覆盖。
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0,由于覆盖间隙48侧部的壁部51设置在下壳体12上,所以当便携式终端51处于打开状态时,壁部51可以防止柔性印制板25露出,从而可以保护柔性印制板25。
而且,通过设置覆盖间隙48侧部的壁部51,可以保证使用者的良好抓握功能。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0,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在如图8A至9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5中,壁部56设置在上壳体11的两侧11B。其它构造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0的构造。
壁部56设置在上壳体11的两侧11B,并且导向部57设置在下壳体12的两侧12B。导向部57是用来引导壁部56的构件,使得便携式终端55可以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滑动。
通过在上壳体11的两侧11B设置壁部56,间隙48的侧部可以被相应的壁部56覆盖。
根据第三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5,由于覆盖间隙48侧部的壁部56设置在上壳体11上,所以当便携式终端55处于打开状态时,壁部56可以防止柔性印制板25露出,使得柔性印制板25可以受到保护。
而且,通过设置覆盖间隙48侧部的壁部56,可以保证使用者的良好抓握功能。
即,根据第三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5,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5的优点。
考虑到保证使用者的良好抓握功能,期望的是,如同第二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50中的那样,将壁51设置在下壳体12上。
第四实施例
在如图10A和10B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60中,上壳体11的背面11A形成为凸曲线形状,下壳体12的表面12A形成为凹曲线形状。其它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构造。
即,在便携式终端60中,在上壳体11的背面11A,第一突出部27和第一平坦部28形成为凸曲线形状;在下壳体12的表面12A,第二突出部31和第二平坦部32形成为凹曲线形状。
通过使上壳体11的第一平坦部28形成为凸曲线形状,可以使第一平坦部28的厚度尺寸T2小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厚度尺寸T1(参见图1B)。
因此,根据第四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60,在该便携式终端60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使由上壳体11的子操作部17和下壳体12的主操作部22形成的台阶61的尺寸T2小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厚度尺寸T1(参见图1B)。
从而,当下壳体12的主操作部22和上壳体11的子操作部17联合操作时,可以实现更为平滑地操作。
而且,根据第四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60,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优点。
第五实施例
如图11至12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70是旋转型的,其中上壳体71构造成,使得上壳体71可以相对于下壳体72沿箭头方向平行旋转。其它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构造。
上壳体71在背面71A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部分)74和第一平坦部(第一部分)75,第一突出部(第二部分)74设置在对应于显示部16的位置,第一平坦部(第一部分)75邻近第一突出部74。
因此,上壳体71的背面71A在第一平坦部75处形成为凹的,而在第一突出部74处形成为凸的。
下壳体72在表面72A上具有第二突出部(第四部分)76和第二平坦部(第三部分)77,第二突出部(第四部分)76设置在对应于主操作部22的位置,第二平坦部(第三部分)77邻近第二突出部76。
因此,下壳体72的表面72A在第二平坦部77处形成为凹的,而在第二突出部76处形成为凸的。
上壳体71的第一突出部74和第一平坦部75以及下壳体72的第二突出部76和第二平坦部77构造成,使得在便携式终端70如图11A所示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突出部74面对第二平坦部77,并且第二突出部76面对第一平坦部75。从而,便携式终端70的厚度可以整体减小。
另一方面,在上壳体71沿箭头方向旋转且便携式终端70处于如图11A所示的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74邻近第二突出部76,并且第一突出部74和第二突出部76形成高度不同的部分78。
由于第一突出部74面对变成下壳体72凹陷部的第二平坦部77,所以可以限制第一突出部74从第二突出部76突出的量。由此,可以使高度不同的部分78的尺寸T3小于传统便携式终端中的尺寸。
因此,在显示部16包括触摸板功能且用作子操作部的情况下,当下壳体72的主操作部22和上壳体71的子操作部(显示部16的触摸板)联合操作时,可以实现平滑的操作。
而且,根据第五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70,由于便携式终端70是旋转型的,所以在便携式终端70处于打开状态时,不会像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那样产生间隙48(参见图1B和5B)。
另外,根据第五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70,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优点。
第六实施例
如图13A和13B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具有三层结构,其中,中间壳体91置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其它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构造。
中间壳体91在其表面91A上具有第三突出部92和第三平坦部93,第三突出部92设置在对应于第一平坦部28的位置,第三平坦部93邻近第三突出部92并设置在对应于第一突出部27的位置。
而且,中间壳体91在其背面91B上具有第四突出部94和第四平坦部95,第四突出部94设置在对应于第二平坦部32的位置,第四平坦部95邻近第四突出部94并且设置在对应于第二突出部31的位置。
便携式终端90构造成,使得在便携式终端9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突出部27面对第三平坦部93,第三突出部92面对第一平坦部28,并且还使得第二突出部31面对第四平坦部95,第四突出部94面对第二平坦部32。
从而,在闭合状态,便携式终端90的厚度可以整体减小。
而且,根据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由于中间壳体91置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从而提供了三层结构,因此可以保证打开状态的大量滑动。
另外,根据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优点。
接下来,将参照图14A至14D说明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的改进示例。
改进示例1
在如图14A所示的第一改进示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0中,下壳体101和一对上壳体102层叠。
下壳体101具有设置在中心的第二突出部103和设置在第二突出部103两侧的一对第二平坦部104。显示部16设置在第二突出部103的表面上。
上壳体102具有:第一平坦部106,位于面对第二突出部103的位置;以及第一突出部107,位于面对第二平坦部104的位置。显示部16设置在第一突出部107上,操作部22设置在第一平坦部106上。
在便携式终端100展开的情况下,一对上壳体102沿箭头方向滑动并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便携式终端100,下壳体101的表面形成为凹凸的,并且上壳体102的背面形成为凹凸的。由此,在便携式终端100处于闭合状态时,壳体101、102的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彼此面对,从而可以使便携式终端100的厚度整体减小。
另外,根据第一改进示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00,可以获得类似于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的优点。
改进示例2
在如图14B所示的第二改进示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10中,下壳体101、中间壳体111和上壳体112层叠。
中间壳体111在面对第二突出部103的位置具有第三平坦部113,并在面对第二平坦部104的位置具有第三突出部114。显示部16设置在第三突出部114上,操作部22设置在第三平坦部113上。
上壳体112在面对中间壳体111的表面的位置具有第一平坦部115,且在面对下壳体101的第二平坦部104的位置具有第一突出部116。显示部16设置在第一突出部116上;操作部22设置在第一平坦部115上。
在便携式终端110展开的情况下,中间壳体111和上壳体112沿箭头方向滑动和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便携式终端110,下壳体101的表面形成为凹凸的,中间壳体111的背面形成为凹凸的,并且上壳体112的背面形成为凹凸的。从而,当便携式终端110处于闭合状态时,壳体101、111和112的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彼此面对,由此可以使便携式终端110的厚度整体减小。
另外,根据第二改进示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10,可以获得类似于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的优点。
改进示例3
在如图14C所示的第三改进示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20中,下壳体101、中间壳体121和上壳体122层叠。
中间壳体121在面对第二突出部103的位置具有第三平坦部123,并且在面对第二平坦部104的位置具有第三突出部124。显示部16设置在第三突出部124的两侧;操作部22设置在第三平坦部123上。
上壳体122在面对中间壳体121的第三平坦部123的位置具有第一平坦部125,并且在面对下壳体101的第二平坦部104的位置具有第一突出部126。显示部16设置在第一突出部126上;操作部22设置在第一平坦部125上。
在便携式终端120展开的情况下,中间壳体121和上壳体122沿箭头方向滑动和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便携式终端120,下壳体101的表面形成为凹凸的,中间壳体121形成为凹凸的,并且上壳体122的背面形成为凹凸的。从而,当便携式终端120处于闭合状态时,壳体101、121和122的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彼此面对,由此便携式终端110的厚度可以整体减小。
另外,根据第三改进示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20,可以获得类似于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的优点。
改进示例4
在如图14D所示的第四改进示例的便携式终端130中,下壳体131、中间壳体132和上壳体133层叠。
下壳体131具有第二突出部134和邻近该第二突出部134的第二平坦部135。显示部16设置在第二突出部134的背面上。
中间壳体132在面对第二突出部134的位置具有第三平坦部136,并在面对第二平坦部135的位置具有第三突出部137。在第三突出部137的背面上设置有显示部16,并且在第三突出部137的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部22。
上壳体133在面对第三平坦部136的位置具有第一突出部138,在面对第三平坦部137的位置具有第一平坦部139。显示部16设置在第一突出部138上,操作部22设置在第一平坦部139上。
在便携式终端130展开的情况下,下壳体131和上壳体132沿箭头方向滑动和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便携式终端130,下壳体131的表面形成为凹凸的,中间壳体132形成为凹凸的,并且上壳体122的背面形成为凹凸的。从而,当便携式终端130处于闭合状态时,壳体131、132和133的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彼此面对,由此便携式终端130的厚度可以整体减小。
另外,根据第四改进示例中的便携式终端130,可以获得类似第六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90的优点。
尽管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示例,即,在示例中,导轨38设置在上壳体11的背面11A上,并且接合部39设置在下壳体12的表面11A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示例。接合部39可以设置在上壳体11的背面11A上,而导轨39可以设置在下壳体12的表面12A上。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获得类似的优点。
在导轨38设置在下壳体12的表面12A上的情况下,前端38B在便携式终端10处于闭合状态时布置在第一突出部27中。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形成为长方体(rectangular solid)形状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相对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形成。从而,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以及在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形成台阶。但是,相对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可以形成为没有台阶的弯曲凸起,而该示例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合应用于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可选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层叠,使得第一壳体的背面和第二壳体的表面彼此面对,而在打开状态,第一壳体的背面和第二壳体的表面相对于彼此平行移动并布置在不同高度上。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便携式终端可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耦接部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而展开,其特征在于,
第一壳体构造成,使得第一壳体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变为其打开状态时的运动方向上的端部的厚度大于相对侧的端部的厚度;
第二壳体构造成,使得第二壳体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变为其打开状态时的运动方向上的端部的厚度小于相对侧的端部的厚度;
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和第二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叠置;
在打开状态,第一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和第二壳体在所述运动方向上的端部叠置;并且
当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运动方向上形成间隙。
2.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便携式终端可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耦接部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而展开,其特征在于,
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一部分厚;
第二壳体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三部分厚;并且
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并且第一壳体的第二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容纳在第一壳体中的第一电路板;容纳在第二壳体中的第二电路板;以及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柔性布线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便携式终端的打开状态,柔性布线构件布置在形成于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的间隙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间隙的侧部的壁部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一上。
5.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
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表面上的显示部;和
设置在第二壳体的表面上的操作部;并且
其中,耦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背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之一上的导轨,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背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中另一个上以与导轨接合的接合部;并且,可以选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于彼此通过耦接部而运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耦接部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而展开,
其特征在于:
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一部分厚;
第二壳体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三部分厚;
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并且第一壳体的第二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并且
导轨的端部容纳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一中。
CN200680001766.5A 2006-09-22 2006-09-22 便携式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54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18881 WO2008035441A1 (fr) 2006-09-22 2006-09-22 Terminal mobi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406A true CN101385406A (zh) 2009-03-11
CN101385406B CN101385406B (zh) 2013-01-23

Family

ID=39009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176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5406B (zh) 2006-09-22 2006-09-22 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009972A4 (zh)
JP (1) JP4031527B1 (zh)
CN (1) CN101385406B (zh)
WO (1) WO200803544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3542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1544A (ja) * 2006-11-24 2008-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
TWI372964B (en) * 2009-09-11 2012-09-21 Htc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5420486B2 (ja) * 2010-07-09 2014-02-19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5749075B2 (ja) * 2011-05-19 2015-07-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式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4955A (ja) * 2003-09-09 2005-03-31 Hitachi Ltd 携帯情報端末
JP4403830B2 (ja) * 2004-02-27 2010-01-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携帯情報端末
JP4344887B2 (ja) * 2004-10-13 2009-10-14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携帯情報端末
JP2006115144A (ja) * 2004-10-14 2006-04-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ライド式電子機器
JP5020067B2 (ja) * 2005-03-04 2012-09-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3542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423542B (zh) * 2013-08-26 2017-11-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8035441A1 (ja) 2010-01-28
WO2008035441A1 (fr) 2008-03-27
JP4031527B1 (ja) 2008-01-09
CN101385406B (zh) 2013-01-23
EP2009972A1 (en) 2008-12-31
EP2009972A4 (en)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7261B (zh) 折叠型便携装置和连接机构
US85765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purpose cowlings and co-axial cable grounding and fixture brackets
US79577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upporting frame for a display
CN101385406B (zh) 便携式终端
TW200531348A (en) Flexible 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circuit board and flexible board
US20100195296A1 (en) Slid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1583178A1 (en) Flexible 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lexible board to circuit board
JP2008311149A (ja) 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
JP531718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実装構造及びスライド式電子機器
US11425504B2 (en) Acoustic module and electronic product
JP2005207562A (ja) スライド機構
CN101394716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233796A (zh) 电子设备以及该电子设备用的框体
US20120231670A1 (en) Connector converting device
TW201206322A (en) Sli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896042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1916483B (zh) 一种显示屏体组件
JP2007181050A (ja) 携帯端末
CN103076844B (zh) 滑盖式电子装置
JP2008079292A (ja) 携帯端末
JP4660825B2 (ja) 電子装置及び電子装置における基板の収納方法
CN103137364B (zh) 按键结构
US73842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61839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実装構造及びスライド式電子機器
CN112512228B (zh)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2